❶ 歷史上八阿哥的結局如何
雍正即位後,為將八阿哥胤禩穩住,於雍正元年,任命他為總理事務,進封廉親王;雍正四年一月初五,將他從皇室宗籍中除名;一月二十八日,將其妻革去「福晉」,休回娘家,給房屋數間居住,嚴加看守;二月初七日,遭囚禁河北保定;三月初四日,令其改名。改姓「愛新覺羅」為「阿其那」(豬的意思);五月十七日,雍正帝召見諸王大臣,以長篇諭旨,歷數其與允禟等罪惡;六月初一日,雍正將其「結黨妄行」等罪共四十款頒示全國。九月初八日,因病身亡,年45歲。
愛新覺羅·胤禩 (1681-1726) 清康熙帝第八子,雍正帝異母弟,生於康熙二十年二月初十日(1681年3月29日)未時,卒於雍正四年九月初十日(1726年10月5日),享年45歲。母良妃衛氏。康熙自然喜愛,17歲,即被封為貝勒。後署內務府總管事。雍正即位,為穩定其情緒,命總理事務,進封廉親王,授理藩院尚書。元年,命辦理工部事務。四年,雍正以其結黨妄行等罪削其王爵,圈禁,並削宗籍,改名為「阿其那」,改其子弘旺名「菩薩保」。同年,亡。
❷ 歷史上真實八爺的結局是什麼
歷史上真實八爺的結局是被幽禁到死。最後因爭儲位被奪貝勒,並受拘禁。後胤礽獲釋,胤禩復為貝勒。後署內務府總管事。雍正即位,為穩定其情緒,命總理事務,進封廉親王,授理藩院尚書。元年,命辦理工部事務。
四年,雍正以其結黨妄行等罪削其王爵,圈禁,並削宗籍,改名為「阿其那」,改其子弘旺名「菩薩保」。同年,胤禩亦因嘔病卒於監所。
八爺身份:
是愛新覺羅·胤禩。愛新覺羅·胤禩(禩同祀,為祀異體字;1681年-1726年),清朝宗室,清聖祖康熙帝第八子,雍正異母弟,生母良妃衛氏。
少時為胤禔母惠妃撫養,諸臣奏稱其賢。胤禩自幼備受康熙喜愛,17歲的時候即被封為貝勒,是當時封爵皇子中最年輕的。康熙帝曾命其管理廣善庫,重建東岳廟,署理內務府總管等等。
❸ 愛新覺羅·胤禩是怎麼死的
愛新覺羅·胤禩是被雍正皇帝圈禁而死的。
愛新覺羅·胤禩是康熙的第八個兒子,而雍正皇帝則是康熙的第四個兒子。這兩個人都非常有能力,所以都在爭奪皇位。因此,組成了四爺黨和八爺黨,兩人誰都不相讓,因此兩人之間存在著巨大的,不可調和的矛盾。
後來,四爺成功登上了皇位。八爺當然不服了,但是,他也沒有做出什麼大逆不道的事情。可是,雍正依然不想放過他。
雍正程度之深,心眼之小,這是有目共睹的,也是有歷史記載的。因此,雖然八爺沒有作什麼事情,雍正皇帝還是在找八爺的茬。雍正經常將一些事情交給八爺做。但是,不管八爺做的好不好,最後雍正總是可以找出問題,然後懲罰八爺。
後來,雍正可能是整八爺整夠了,不想再和他這樣斤斤計較下去了。他就找了一個理由,不僅廢了八爺的王爺的位份,而且將他的名字也從愛新覺羅·胤禩改為了阿其那。並且將他終身圈禁於宗人府,直到老死。
❹ 雍正王朝的八爺最後怎麼了
《雍正王朝》中最慘的莫過於八爺胤禩了,他一向以八賢王自居,苦心經營幾十年,機關算盡,最終還是敗給了一向做人低調,做事高調的四爺,太子胤礽雖然早期被康熙看好,但是由於做了四十多年的太子,心態崩潰,後期犯了不可挽回的錯誤,先是勾搭了康熙的妃子,鬧出了宮廷丑聞,緊接著又被八爺黨陷害,鬧出病變逼宮,百口莫辯,電視劇中的胤礽十分懦弱,凡事沒有主見,只知道一味的斂財,但是歷史上的胤礽卻十分的優秀,不僅能文能武,而且非常像康熙皇帝,所以康熙皇帝對他寵愛有加,然而再穩固的位置也架不住八爺黨的虎視眈眈,為了將太子搞下去,八爺黨費盡心機。
八爺胤禩表面上寬容待人,實際上卻是處處算計,是一個十足的陰險小人,靠著好人緣在朝廷上廣播賢名,前期八爺黨爭取皇位的主要手段無非只有兩種,一種是打擊太子黨,一種是大范圍的籠絡人心,但是這兩種手段最終卻收效甚微,甚至被康熙嫌棄,康熙處處以歷史上的朋黨為鑒,而八爺黨勢力如此之大正好犯了康熙的大忌,所以八爺黨看似聰明,實際上非常的愚蠢。自己已經給自己挖了一個坑。其實在康熙去世之後,八爺黨還有兩次機會是完全可以依靠自身力量扭轉敗局,完美奪位的,可惜八爺黨人的腦筋實在轉的不太快,每次都是功虧一簣。
第一次奪位的最好時機應該是康熙駕崩時,此時宮內已經亂作一團,聽到康熙病重的消息,八爺黨本該早做安排,及時調兵,可是八爺黨卻只吩咐豐台大營和西山銳健營的心腹按兵不動,結果胤禛在進宮之前便做好了准備,雍正在得到康熙的傳位旨意之後,便用金牌令箭讓鄔思道放出了十三爺前去接管豐台大營和西山銳健營,殺了八爺黨的心腹,派兵包圍了暢春園,使得胤禛順利登基,在此次大變之中,八爺黨錯失良機,忽視了被囚禁十年的老十三,結果功虧一簣,只好對胤禛俯首稱臣。
第二次奪位則是八爺黨處心積慮想要推翻雍正政權,利用雍正急於推行新政的心理召集關外的四位旗主王爺進京,雍正的本意是為了讓他們幫助關內整頓旗務,結果沒想到八爺黨利用四位旗主王爺進宮的機會竟然奪了豐台大營和西山銳健營的兵權,雍正被八爺黨逼的差點就範,關鍵時刻,老臣張廷玉幫助雍正挽回一局,而真正幫助雍正挽回敗局的則是十三爺胤祥,胤祥此時已經是重病在身,或許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才會被八爺黨忽略掉,可萬萬沒有想到當初這個幫助雍正順利登基的拚命十三郎竟然在最關鍵的時刻又幫了雍正一把,再次奪了兵權,逼得四位旗主王爺就範。
八爺黨失去了兵權也就成了瓮中之鱉,只好束手就擒,如果沒有十三爺恐怕雍正的皇位難保,八爺黨雖然有一個能帶兵的十四爺,但是卻沒有發揮什麼作用,八爺黨和十四爺之間明爭暗鬥,面和心不和,早就分道揚鑣,黨羽雖多卻挑不出一個出類拔萃的干將,說到底只是一群烏合之眾,然而雍正皇帝身邊支持他的人雖然很少,但是張廷玉、李衛、田文鏡和十三爺都是敢幹事,不怕事的人,有這樣一群文臣武將輔佐,怎麼會敗給八爺黨呢?就連胤禩對雍正都非常佩服,稱贊他的用人之道,八爺黨百密一疏,如果能夠及時控制老十三,恐怕天下就盡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了,可惜太大意最終導致了全盤失敗!
《雍正王朝》網路網盤高清免費資源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w7S-yVq_tXC0c8E3iZAt7g
❺ 歷史上真實八爺的結局是什麼
八爺一般指愛新覺羅·胤禩,結局是胤禩因嘔病卒於監所,民間認為是被毒死。
康熙五十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康熙帝在前往熱河巡視途中,經由密雲縣、花峪溝等地,胤禩(八阿哥)原該隨侍在旁,但因當時恰是其母良妃去世二周年的祭日,所以他前去祭奠母親,未赴行在請安,只派了太監去康熙處說明緣由,表示將在湯泉處等候皇父一同回京。
後來胤禩挑選了兩只上等的海東青派人送予康熙,卻不想等到了康熙手裡時卻變成了兩只奄奄一息的死鷹。這令他極為憤怒,認為這是胤禩對自己的詛咒,當即召諸皇子至,責胤禩「系辛者庫賤婦所生,自幼心高陰險。」胤禩遭此一舉,大受打擊,到處潛行,不願見人,並於翌年病倒。
人物生平
少時為胤禔母惠妃撫養,諸臣奏稱其賢。胤禩自幼備受康熙喜愛,17歲的時候即被封為貝勒,是當時封爵皇子中最年輕的。康熙帝曾命其管理廣善庫,重建東岳廟,署理內務府總管等等。一廢太子時,胤禩及其同黨躍躍欲試。
但是康熙帝對胤禩利用張明德相面為自己立嗣的行為深惡痛絕,導致胤禩在他心裡的形象大損。胤禩的個人威望和私黨勢力元氣大傷,但胤禩本人並不肯認輸,康熙朝的最後十年裡,他都沒有放棄對太子之位的爭奪。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玄燁駕崩,本以為自己的同黨胤禵能入承大統的胤禩,見胤禛嗣位如五雷轟頂,卻又無可奈何。雍正上位後,將其改名為允禩。
❻ 歷史上真實八爺的結局是什麼
歷史上真實八爺的結局是被幽禁到死。
雍正四年二月初七日,囚禁胤禩,將其囚禁於宗人府,圍築高牆,身邊留太監二人。二月十八日,先時皇三子弘時因事得罪,交與胤禩為子。
三月初四日,命胤禩、胤禟改名,禩在被數度催促逼迫後被迫改其名為「阿其那」,改其子弘旺名「菩薩保」。五月十七日,雍正召見諸王大臣,以長篇諭旨,歷數胤禩、胤禟、胤禵等罪。
六月初一日,雍正將胤禩、胤禟、胤禵之罪狀頒示全國,議胤禩罪狀四十款,議胤禟罪狀二十八款,議胤禵罪狀十四款。九月初八日,胤禩因嘔病卒於監所,民間認為他們是被毒死。
簡介:
愛新覺羅·胤禩(禩同祀,為祀異體字;1681年-1726年),清朝宗室,清聖祖康熙帝第八子,雍正異母弟,生母良妃衛氏。
少時為胤禔母惠妃撫養,諸臣奏稱其賢。胤禩自幼備受康熙喜愛,17歲的時候即被封為貝勒,是當時封爵皇子中最年輕的。康熙帝曾命其管理廣善庫,重建東岳廟,署理內務府總管等等。一廢太子時,胤禩及其同黨躍躍欲試。
但是康熙帝對胤禩利用張明德相面為自己立嗣的行為深惡痛絕,導致胤禩在他心裡的形象大損。胤禩的個人威望和私黨勢力元氣大傷,但胤禩本人並不肯認輸,康熙朝的最後十年裡,他都沒有放棄對太子之位的爭奪。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玄燁駕崩,本以為自己的同黨胤禵能入承大統的胤禩,見胤禛嗣位如五雷轟頂,卻又無可奈何。
雍正上位後,將其改名為允禩。為穩定人心,先進封其為和碩廉親王,命辦理工部事務,兼理藩院尚書。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帝坐穩根基後,找各種借口削其王爵,圈禁,改名為「阿其那」,改其子弘旺名「菩薩保」。
❼ 歷史上的清朝的八阿哥 最後是怎麼死的
歷史上清朝的八阿哥一般指的是愛新覺羅·胤禩,他是因為得了嘔病而死。
愛新覺羅·胤禩是清聖祖康熙帝第八子,雍正四年正月初五日,胤禩、胤禟及蘇努、吳爾占等被革去黃帶子,由宗人府除名。
正月二十八日,將胤禩之妻革去福晉,休回外家。二月初七日,囚禁胤禩,將其囚禁於宗人府,圍築高牆,身邊留太監二人。
二月十八日,先時皇三子弘時因事得罪,交與胤禩為子。三月初四日,命胤禩、胤禟改名,禩在被數度催促逼迫後被迫改其名為阿其那,改其子弘旺名菩薩保。
五月十七日,雍正召見諸王大臣,以長篇諭旨,歷數胤禩、胤禟、胤禵等罪。六月初一日,雍正將胤禩、胤禟、胤禵之罪狀頒示全國。
議胤禩罪狀四十款,議胤禟罪狀二十八款,議胤禵罪狀十四款。九月初八日,胤禩因嘔病去世於監所。
(7)歷史上的八爺怎麼死的擴展閱讀:
胤禩從小就懂得為人世故,所以就養成了待人和善的習慣。胤禩並非像有人傳言的那樣不受康熙的喜愛,相反胤禩從小就受到康熙的喜愛。
6歲時康熙讓他跟著哥哥們一起學習,當他寫字不好的時候,康熙還讓當時著名的書法家何焯為胤禩侍讀,教他書法。
而且每天胤禩寫完10幅字康熙都要看胤禩是否進步,所以如果康熙不喜歡這個兒子,會管胤禩寫字寫得好不好看嗎?胤禩年僅17就被封為貝勒了,當時他是封爵的皇子中最年輕的。
但是後來廢太子之後,胤禩利用同黨為自己爭奪皇嗣的行為,讓康熙非常的失望。但是胤禩後來的八爺黨一直在爭奪權力,因為他要推皇十四弟登上皇位。
可是後來因為康熙最後立胤禛為帝,胤禩人生中最不幸的時刻也由此開始。雍正登基後,雖然加封胤禩為親王。
但是開始對胤禩進行孤立,後來漸漸加大對胤禩的打壓,直到後來指責胤禩阻撓雍正的施政方針,並對他進行了監視,此後胤禩被關押在宗人府,直到1726年病逝。
❽ 歷史上八王爺是怎麼死的
愛新覺羅·胤禩(yìn sì)(1681-1726)清康熙帝第八子,雍正帝異母弟,生於康熙二十年,卒於雍正四年,享年45歲。其幼備受康熙喜愛,17歲,即被封為貝勒,是當時封爵皇子中最年輕者,康熙曾命其管理廣善庫,重建東岳廟,署理內務府總管等等,一廢太子時被朝中重臣保舉為皇太子。雍正即位後,為穩定人心,先進封其為廉親王,命辦理工部事務;四年,雍正打穩根基後,找各種借口削其王爵,圈禁,改名為「阿其那」,改其子弘旺名「菩薩保」。
雍正四年八月二十七日,胤禟因腹瀉卒於保定。未幾,九月初八日,胤禩亦因嘔病卒於監所。民間認為他們是被毒死。
❾ 八阿哥是怎麼死的
八阿哥胤禩死於「嘔病」,時間在雍正四年九月初八日,地點是宗人府的監所。史料記載:雍正四年(1726年)正月初五日,胤禩、胤禟及蘇努、吳爾占等被革去黃帶子,由宗人府除名。九月初八日,胤禩因嘔病卒於監所。而民間之於他死的猜測,則是他被毒死,在此分析一下他死的前後。
先是被康熙冷落。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康熙帝在前往熱河巡視途中,經由密雲縣、花峪溝等地,胤禩原該隨侍在旁,但因當時恰是其母良妃去世三周年的祭日,所以他前去祭奠母親,未赴行在請安,只派了太監去康熙處說明緣由,表示將在湯泉處等候父皇一同回京。這原也沒什麼,但壞就壞在他托太監送給康熙的老鷹打開來竟奄奄一息,令康熙極為憤怒,認為這是八阿哥對自己的詛咒,當即召諸皇子至,再責胤禩, 並說:「自此朕與胤禩,父子之恩絕矣。」史稱「斃鷹事件」。
然後雖然關系轉好,但卻無緣儲位。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正月二十九日,康熙又停胤禩及屬官俸銀俸米、執事人等銀米。胤禩不久大病一場。康熙表現十分冷漠。之後胤禩病癒,康熙命將其所停之俸銀米仍照前支給,父子之間關系轉好。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三月十二日,九卿等以請立皇太子之名上折請安。康熙帝手書諭旨,予以駁斥。
再來是雍正繼位對他的先禮後兵。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皇帝駕崩 ,經隆科多一人口頭傳達,胤禛繼位,是為雍正帝。雍正尚未正式登基,即命胤禩與胤祥、馬齊、隆科多共四人總理事務,示以優寵。十二月十一日加封為和碩廉親王,並將兄弟的胤字改為允字,胤禩被改為允禩。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二月十三日授為理藩院尚書,次年二月十七日命辦理工部事務。
最後是雍正對他的評價。雍正即位以後,曾多次說過:「胤禩較諸弟頗有辦事之材,朕甚愛惜之」;「論其才具操守,諸大臣無出其右者」。平心而論,雍正和胤禩都夠格當皇帝。他們都有理想、有抱負、有能力。雍正的能力,有他執政十三年的政績可以為證。胤禩的能力,則可以在雍正那裡得到證明。
總的來說,他的死是儲位之爭後的必然結局。如果他在雍正即位之後甘於輔政,那麼他也是有善終的,但是壞就壞在雍正即位後他表現得並非甘於平凡,所以雍正對他忌諱也實屬正常。
❿ 歷史上真實八爺的結局是什麼
歷史上的八阿哥是被雍正囚禁後折磨致死。
據史料記載,八阿哥於雍正四年(1726年)二月被雍正削去宗籍降為民王,圈禁於高牆之內。同年三月,雍正還下令將其改名為「阿其那」(滿語中「狗」之意)。雍正四年九月初十(1726年10月5日),受盡牢獄之苦的八阿哥飢寒交迫,胃中已沒有任何食物,嘔吐物中僅剩鮮血,最終慘死於禁所。
康熙末年參與奪嫡的九位皇子,除皇長子、皇次子(廢太子)是被康熙囚禁而死外,只有皇十三子允祥得到重用,最後善終,其他皇子的命運都不好,特別是皇八子、皇九子被賜名阿其那、塞思黑,受盡折磨而死。
愛新覺羅·胤禩(康熙的第八子)
愛新覺羅·胤禩(禩同祀,為祀異體字;1681年-1726年),清朝宗室,清聖祖康熙帝第八子,雍正異母弟,生母良妃衛氏。
少時為胤禔母惠妃撫養,諸臣奏稱其賢。胤禩自幼備受康熙喜愛,17歲的時候即被封為貝勒,是當時封爵皇子中最年輕的。康熙帝曾命其管理廣善庫,重建東岳廟,署理內務府總管等等。一廢太子時,胤禩及其同黨躍躍欲試。
但是康熙帝對胤禩利用張明德相面為自己立嗣的行為深惡痛絕,導致胤禩在他心裡的形象大損。胤禩的個人威望和私黨勢力元氣大傷,但胤禩本人並不肯認輸,康熙朝的最後十年裡,他都沒有放棄對太子之位的爭奪。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玄燁駕崩,本以為自己的同黨胤禵能入承大統的胤禩,見胤禛嗣位如五雷轟頂,卻又無可奈何。雍正上位後,將其改名為允禩。為穩定人心,先進封其為和碩廉親王,命辦理工部事務,兼理藩院尚書。
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帝坐穩根基後,找各種借口削其王爵,圈禁,改名為「阿其那」,改其子弘旺名「菩薩保」。雍正四年(1726年)九月薨,享年45歲。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以胤禩無悖逆之實,下旨復原名胤禩,恢復宗室,並錄入玉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