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浙教版九年級上《陳涉世家》的參考答案
1、文章主要表現了陳勝怎樣的作用和才能?主要用了哪些描寫方法? ①發動領導起義的作用,以推翻秦王朝②洞察時局,卓越的組織領導才幹。 語言、動作、神態 2、全文的線索是什麼? 以陳勝、吳廣的活動為線索。 3、「悵恨久之」「苟富貴,無相忘。」「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表現了陳涉怎樣的思想品格? ①不甘心受奴役②同情同命運的人③年少時就具有遠大抱負、志向 4、陳涉起義的有利歷史環境(有利歷史條件政治形勢)是怎樣的? ①天下苦秦久矣②統治集團內部發生矛盾斗爭③九百人被逼上絕路 5、「死國可乎」表現了陳涉什麼精神? 為國事敢於斗爭和犧牲 6、陳涉抓住了哪兩個有利於起義的敏感問題,提出了怎樣的起義策略? 扶蘇和項燕都下落不明,「或以為死,或以為亡」 詐稱公子扶蘇項燕 7、陳涉提出了怎樣的起義策略?這一策略效果怎樣?結合原文說一說。 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取得了成功的效果;①九百人敬受命②殺之以應陳涉③建立張楚政權,且發展迅速。 8、陳涉為起義做了什麼樣的輿論准備,效果怎樣? 輿論准備:①魚腹藏書②篝火狐鳴③詐稱公子扶蘇 項燕④行卜 效果:鞏固陳涉地位,堅定眾人起義信心。 9、發動起義的關鍵是什麼?陳涉是怎樣做的?表現了陳涉的什麼才能? 並殺兩尉,獲得眾人支持;「廣故數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眾。尉果笞廣。尉劍挺(劍拔出鞘),廣起,奪而殺尉。陳勝佐之,並殺兩尉」 ;機智勇敢。 10、陳涉是怎樣動員戍卒並發動起義的? ①堅定眾人起義的信心②為壇而盟,組成農民起義的隊伍 11、綜合全文來看,陳涉具有怎樣的性格和才能? ①發動領導起義的作用,以推翻秦王朝②洞察時局,卓越的組織領導才幹。 12、陳勝、吳廣的起義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根據本段內容,作簡要分析。 偶然性:(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 必然性:天下苦秦久矣,秦朝的殘暴統治使人們忍無可忍。 13、「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說明了什麼? 表明輿論宣傳工作取得了預期效果,人們對陳勝十分敬畏,表明起義爆發前人心緊張而興奮。 14、士卒為什麼能跟陳勝、吳廣一起舉事? ①敬畏陳勝,愛戴吳廣,願為他們效力 ②形勢所迫,因為「失期,法皆斬」,被逼上絕路。 15.起義的直接原因與根本原因分別是什麼? 直接原因:(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 根本原因:天下苦秦久矣。 16.「苟富貴,無相忘」表明陳涉什麼態度? 不甘貧困,有改變現實的願望,有福同享。 17.為起義而做的威眾准備:置書魚腹,篝火狐鳴, 18.司馬遷為什麼把陳涉歸入「世家」? 《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共一百三十篇,其中包括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十《表》、八《書》。《本記》是記載歷代帝王的政績,《世家》則是記載諸侯國和漢代諸侯、勛貴興亡,《列傳》是記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跡,主要敘人臣,《表》就是大年事表,《書》則是記各種典章制度記禮、樂、音律、歷法、天文、封禪、水利、財用。 但這僅僅是一個大略的劃分,對於某些歷史人物,作者有他的特殊考慮。例如項羽,他並未統一天下稱帝,但作者高度評價了他在反秦斗爭中的領導作用,說:「三年,遂將五諸侯滅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號為『霸王』,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所以將他列入本紀,可算一個特例。陳涉則是又一個特例,他出身低微,是所謂「瓮牖繩樞之子,隸之人」,起義後雖自立為王,但為時僅六個月。之所以列入世家,是因為在秦王朝的嚴密統治下首先發難,的確是非常之功。司馬遷在這篇傳記的最後寫道:「陳勝雖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將相卒亡秦,由涉首事也。」尤其意味深長的是,他在傳後全文引用了賈誼的《過秦論》來代替自己下贊文。這種不尋常的做法,更足以說明司馬遷所看重的是功業,而不以成敗論英雄。後來班固寫《漢書》,幾乎完全照搬《史記·陳涉世家》原文,並去掉「世家」的名稱,將陳涉與項籍合為一傳,為「列傳第一」,其貶抑之意不言自明。史家對歷史人物態度之不同,於此可見一斑。 19.大澤鄉起義的直接原因(導火線)? 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 20.大澤鄉起義的根本原因? 天下苦秦久矣。 21.陳勝用來威眾的方式? 置書魚腹,篝火狐鳴。
㈡ 《史記》中的世家是給什麼人作的傳
諸侯王
具體來說:王侯是一個地區的實際統治者,世代保有其國,對全國政局有一定的影響,故其傳記稱「世家」。
但這僅僅是一個大略的劃分,對於某些歷史人物,作者有他的特殊考慮。例如項羽,他並未統一天下稱帝,但作者高度評價了他在反秦斗爭中的領導作用,說:「三年,遂將五諸侯滅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號為『霸王』,位雖不終,近指《史記》中諸侯的傳記,按著諸侯的世代編排。古以來未嘗有也。」所以將他列入本紀,可算一個特例。陳涉則是又一個特例,他出身低微,是所謂「瓮牖繩樞之子,隸之人」,起義後雖自立為王,但為時僅六個月。之所以列入世家,是因為在秦王朝的嚴密統治下首先發難,的確是非常之功。司馬遷在這篇傳記的最後寫道:「陳勝雖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將相卒亡秦,由涉首事也。」尤其意味深長的是,他在傳後全文引用了賈誼的《過秦論》來代替自己下贊文。這種不尋常的做法,更足以說明司馬遷所看重的是功業,而不以成敗論英雄。後來班固寫《漢書》,幾乎完全照搬《史記�6�1陳涉世家》原文,並去掉「世家」的名稱,將陳涉與項籍合為一傳,為「列傳第一」,其貶抑之意不言自明。史家對歷史人物態度之不同,於此可見一斑。世家都是描寫呃。。。用簡明的話來說就是很高級的人物(諸侯等),比帝王(用「本紀」)低一檔,比一般官員、游俠、奇士(用「列傳」)高一檔,史記里有世家30篇,如《孔子世家》、《蕭何世家》等,想想蕭何的身份地位就知道了,連韓信也不過是被列在「列傳」里的。司馬遷很看重陳涉,認為他的功勞很大,所以給了他很高的地位與評價,讓他歸入世家,因為他沒有成統一國家的王,所以沒能進入本紀。司馬遷在編寫《史記》的時候,全書共有本紀十二篇,表十篇,書八篇,世家三十篇,列傳七十篇。其中的「世家」講的都是侯伯皇親、至聖賢相的故事。「世家」在《現代漢語詞典》中的解釋其中有一條就是指《史記》中諸侯的傳記,按著諸侯的世代編排。要解釋一下的是孔子無侯伯之位,而稱世家者,是因為「太史公以孔子布衣傳十餘世,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宗於夫子, 可謂至聖」。
031.卷三十一·吳太伯世家第一
032.卷三十二·齊太公世家第二
033.卷三十三·魯周公世家第三
034.卷三十四·燕召公世家第四
035.卷三十五·管蔡世家第五
036.卷三十六·陳杞世家第六
037.卷三十七·衛康叔世家第七
038.卷三十八·宋微子世家第八
039.卷三十九·晉世家第九
040.卷四十·楚世家第十
041.卷四十一·越王句踐世家第十一
042.卷四十二·鄭世家第十二
043.卷四十三·趙世家第十三
044.卷四十四·魏世家第十四
045.卷四十五·韓世家第十五
046.卷四十六·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
047.卷四十七·孔子世家第十七
048.卷四十八·陳涉世家第十八
049.卷四十九·外戚世家第十九
050.卷五十·楚元王世家第二十
051.卷五十一·荊燕世家第二十一
052.卷五十二·齊悼惠王世家第二十二
053.卷五十三·蕭相國世家第二十三
054.卷五十四·曹相國世家第二十四
055.卷五十五·留侯世家第二十五
056.卷五十六·陳丞相世家第二十六
057.卷五十七·絳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
058.卷五十八·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
059.卷五十九·五宗世家第二十九
060.卷六十·三王世家第三十
㈢ 歷史人物評價
對曹操的評價
(1)曹操統一北方的積極作用。
前已敘及,東漢王朝後期,由於政治黑暗,社會生產遭到嚴重破壞,人民無法生活,終於爆發了轟轟烈烈的黃巾大起義。但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農民起義不可能取得最終的勝利,繼之而來的是東漢王朝的解體和軍閥混戰。在混戰中,不僅董卓、李傕等涼州軍閥到處屠殺人民,搶劫財物,就是打著勤王旗號的東方將領也「縱兵鈔掠」。因而普遍出現了「民人相食,州里蕭條」的荒涼景象。這種情況的造成,除了應當歸罪於東漢王朝的反動統治外,鎮壓農民起義和破壞社會生產的軍閥,自然也是不可饒恕的罪首。但相對的說,各軍閥之間,畢竟還是有所差別的。拿曹操來說,他雖然鎮壓過農民起義和濫殺過無辜人民,但從他在政治、軍事、經濟各方面的表現來看,他比被他消滅的那些軍閥還是勝過一籌的。比如他推行屯田,興修水利,實行鹽鐵官賣制度,對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經濟的整頓起了積極作用。這些都將在談論經濟時再介紹。
曹操一開始走上仕途就試圖用比較嚴格的法律改變當時權豪橫行的情況。但由於禍害根子在中央,操無法施展自己的意圖。到他自己掌握政權以後,才得全面推行抑制豪強的法治政策。他說:「夫刑,百姓之命也」;「撥亂之政,以刑為先」。他起用王修、司馬芝、楊沛、呂虔、滿寵、賈逵等地方官吏,抑制不法豪強。如果把袁紹和曹操在冀州先後推行的治術加以比較,就可以看出兩種不同的情況:「漢末政失於寬,紹以寬濟寬,故不攝」。在袁紹的寬縱政策下,「使豪強擅恣、親戚兼並,下民貧弱,代出租賦,炫鬻家財,不足應命」。這樣,自然不能使「百姓親附,甲兵強盛」。所以袁紹雖地較大、兵較多、糧較足,終為操所敗。操得冀州後,立即「重豪強兼並之法」,因而收到了比較能使「百姓喜悅」的效果。我們只要翻看一下《三國志·魏志》,就可以看出在操統治下,從中央到地方的政治面貌和社會風氣都與以前有所不同。朝中既少有傾軋營私的大臣;地方上恣意妄為而不受懲罰的官吏和豪強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司馬光說操「化亂為治」,並非無據。而且操用人不重虛譽,他選用的官員要「明達法理」,能行法治。操還提倡廉潔,他用崔琰、毛玠掌管選舉,「其所舉用,皆清正之士,雖於時有盛名而行不由本者,終莫得進。務以儉率人,由是天下之士莫不以廉節自勵,雖貴寵之臣,輿服不敢過度」。於是社會風氣有所好轉。
與推行法治政策相輔而行的是操力圖集權於己,不容許臣下有結黨行為。他下令說:「今清時,但當盡忠於國,效力王事,雖私結好於他人,用千匹絹,萬石谷,猶無所益」。操為了監視群臣,設置「校事」。這件事受到大臣反對,認為「非居上信下之旨」。操對此加以解釋說:「要能刺舉而辦眾事,使賢人君子為之,則不能也」。所謂「賢人君子」,主要指世家大臣,他們累世為官,枝連葉附,名望和勢力很大。操對之一方面不能不加以籠絡,使之居上位而不予實權;一方面也利用出身微賤的校事來檢查他們的行動。至於這樣做有無必要呢?我們可以用日後孫權的話來回答。孫權說:「長文(陳群字)之徒,昔所以能守善者,以操笮其頭,畏操成嚴,故竭心盡意,不敢為非」。孫權也仿效操設校事一職,可知在當時情況下,設置監視大臣行動的校事,以防漢末和袁紹集團內大臣結黨拉派的重演,還是不無道理的。從曹魏政權的內部結構看,世家大臣最多,潛在的危險也較重。曹操為自身及子孫計,設置校事以伺察大臣,雖有些苛刻和搞權術,但不這樣,是難以制服他們的。史稱:「曹公性嚴,掾屬公事,往往加杖」。操還令諸將家屬居鄴,以防其叛己外逃,都是操與屬下存在著隔閡與矛盾的反映。
總起來看,黃河流域在曹操統治下,政治有一定程度的清明,經濟逐步恢復,階級壓迫稍有減輕,社會風氣有所好轉。所以我們說操之統一北方及其相應採取的一些措施還是具有積極作用的。
(2)曹操是一位卓越的軍事家。
首先,操善於馭將;如建安十九年(214年)曹操東擊孫權,退軍時,留下張遼、樂進、李典三將及護軍薛悌鎮守合肥。次年,操於出軍西擊張魯前,派人給薛悌送去教令,封面寫明:「賊至乃發」。不久,孫權親自率領大軍十萬來攻合肥,薛悌等開函看教,乃是:「若孫權至者,張、李將軍出戰,樂將軍守,護軍勿得與戰」。這時合肥守軍總共才七千餘人。敵眾我寡,如果分兵出戰,是否上策,諸將疑惑。張遼曰:「公遠征在外,比救至,彼破我必矣。是以教指及其未合逆擊之,折其盛勢,以安眾心,然後可守也。成敗之機,在此一戰,諸君何疑!」李典聞言,當即表示贊同。於是遼、典當夜招募敢從之士八百人,殺牛犒饗。次日天亮,遼被甲持戟,先登陷陣,殺數十人,斬二將,大呼己名,直沖至孫權麾下。權見遼來勢兇猛,大為驚恐,其左右亦不知所措,只好走登高冢,以長戟自守。遼呼權下戰,權不敢動,望見遼所將兵少,聚眾圍遼數重。遼一再突圍,權人馬皆披靡,無敢當者,自早戰至日中,吳人奪氣。遼等乃還修守備,眾心遂安。權軍經此一戰,銳氣頓失,守合肥十餘日,即撤軍退。大眾既去,權和數將尚留逍遙津北。張遼從高望見,即率步騎前來捉權,極將甘寧、呂蒙、凌統等竭死格鬥,權始乘駿馬逃去,幾被活捉。史家對操教令,頗為贊揚,胡三省認為操以「遼、典勇銳,使之戰;樂進持重,使之守。」孫盛認為操之本意是勇怯調配,「參以同異」。我以為:張遼作戰固極勇銳,樂進也以「驍果」顯名,常先登陷陣,「奮強突圍,無堅不陷」。如果把樂進說成是「怯」者或僅能「持重」的人,恐怕是不妥的。操的本意,料知孫權來時必自恃人馬眾多,合肥守兵寡少,必然驕忽輕敵。正可乘此給以迅雷不及掩耳的突然襲擊。即如張遼所說「及其未合,折其盛氣」,如此而已。蓋兵貴神速,掩其不備,操之知將料敵,固極高明。
由於孫權經常進兵侵犯合肥,所以曹魏一些靠近合肥的州刺史也帶兵屯戍於此。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操令屯戍在合肥的兗州刺史裴潛等作好行軍准備。因這時合肥方面並無軍事氣氛,故裴潛等動作不速。揚州刺史溫恢暗自對裴潛說:「此必襄陽之急,欲赴之也。所以不為急會者,不欲驚動遠眾。一二日必有密書促卿進道,張遼等又將被召。遼等速知王意,後召先至,卿受其責矣!」於是裴潛趕緊作好快速行軍准備。果然不久接到快速進軍的命令。接著張遼等也收到詔書。說明操對諸將約束甚嚴,不容有忽慢詔令和動作遲緩的事。
由上可知,操善於用將,對之要求也很嚴格,但能得到他們的擁護。甚至連孫權都說操之「御將,自古少有」。證明操是善於御將的。
曹操還富有韜略、足智多謀,在戰略、戰術方面,常能應付裕如。操在戰斗時,常能根據敵我情況,臨機決策,變化多端。如前所述。操在對於毒農民軍、呂布、張綉、袁紹、馬超、韓遂等一系列戰爭中,常用聲東擊西、避實就虛、埋伏、包抄、突襲、離間、劫糧、攻彼救此、棄物誘敵等方法,譎敵致勝,轉弱為強。在戰略方面,操能集中部屬智慧,擇善而從,少有失誤。例如當操與呂布爭奪兗州,相持不下時,徐州牧陶謙病死,操欲乘機襲取徐州,然後再擊呂布。荀彧勸阻之。操乃改變主意,以全力擊敗呂布,平定了兗州。接著徐州也歸附了。建安六年(201年),即官渡戰後下一年,操因糧少,不足略定河北,欲因紹新破,以其間擊劉表。荀彧說:「今紹敗,其眾離心,宜乘其困,遂定之;而背兗、豫,遠師江、漢,若紹收其餘燼,承虛以出人後,則公事去矣」。操從之,終究平定了冀州。
由上可知,荀彧在戰略決策方面屢次糾正操的疑誤想法,因而對操的成敗存亡起了很關鍵的作用。其他謀臣如荀攸、郭嘉等亦有同樣功勛,為操所稱譽。足證操對戰略部署極為重視,事先都與群僚仔細商討。他能採納別人的正確策略,說明他的判斷力是很強的。
當操與袁紹起兵討伐董卓時,紹問操:「若事不輯,則方面何所可據?」操曰:「足下意以為何如?」紹曰:「吾南據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眾,南向以爭天下,庶可以濟乎?」操曰:「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無所不可」。操又對別人說:「湯、武之王,豈同土哉?若以險固為資,則不能應機而變化也」。操之所以能克敵致勝,主要原因之一是如同他自己所說的「任天下之智力」,即充分發揮臣下的智慧和將士的戰斗積極性。所謂使「賢人不愛其謀,群士不遺其力」。
無論曹操在戰略、戰術上做得怎樣出色,如果其軍隊沒有較強的戰鬥力還是不行的。呂布的軍隊號稱勇悍;袁紹的軍隊人數最多,經過多次較量之後,都為操所敗,說明操軍的戰鬥力是很強的。操軍戰鬥力之所以強,乃由於操一貫採取精兵、簡政、重視糧食生產及運輸等措施。操曾說:「孤所以能常以少兵勝敵者,常念增戰士,忽餘事,是以往者有鼓吹而使步行,為戰士愛馬也;不樂多署吏,為戰士愛糧也」。操自言當官渡會戰時,袁紹有鎧甲一萬領,他只有二十領;袁紹有馬鎧三百具,他連十具都不到。操軍人數雖少,裝備雖差,但操治軍帶兵,比較重視紀律,賞罰比較嚴明,結果打敗了袁軍。一次在行軍途中,操傳令不得讓馬踐踏麥地。如有違犯,一律斬首。於是士兵皆下馬步行,惟恐踏壞了麥子。可是操自己所騎的馬卻因吃驚而踏了麥田。於是操即拔劍割下自己一撮頭發,做為處罰,這雖只是做做樣子,但也可說明操在軍中持法是比較認真的。操起兵初期,打過不少敗仗,但軍隊始終沒有潰散,就是因操治軍嚴整,而且在政治、經濟各方面也能較好地配合和支持軍事。所以終能轉危為安、變弱為強。其他軍閥如袁紹則「御軍寬緩,法令不立」;呂布則「勇而無計」、「輕狡反復」;劉表則「不習軍事」、只「保境自守」;袁術則「奢淫放肆」、「無纖介之善」。所以操終能將他們各個擊破。
由此,我們說曹操可以稱得上古代卓越的軍事家。
(3)曹操的為人和作風。
操在中國歷史上是為人熟知的人物之一,人們對他的看法紛紜錯雜,毀譽不一。毀者把他說成白臉的奸臣、專門玩弄權術、「寧我負人,勿人負我」的極端利己者:譽者則目之為命世英雄、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有關史書記載,既善惡錯出,真假難辨。我們如果片面地依據某些記述,斷章取義,縱然再多發表評論文章,亦無濟於事。評論歷史人物,應當從有關的可靠記述中歸納出居於主流的東西(如德、才、功、過、善、惡、作用、影響等),從而得出確切的結論。不僅要把這一人物與他同時的人相比較,也要放在歷史的長河中與同一類型的人相比較,這樣便不難估計其在各方面的價值,以確定其歷史作用。比如曹操的忠與奸的問題,我們在前面已經做過分析,曹魏政權是曹操在農民起義的影響下,自己苦心經營出來的。當時尺土一民,皆非漢有,漢朝還有什麼可供曹操篡奪呢?曹操確實是玩弄了一套「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把戲,但這樣做,還是為漢朝延長了二十餘年的名義上的國柞。假若操是奸臣的話,那末,二袁、劉表、劉備、孫權……誰是忠臣呢?如果找不出一個能維護漢政權的忠臣來,還能說操是奸臣嗎?
至於曹操對人是否奸詐?專門傾人利己呢?傳說中曹操所說「寧我負人,毋人負我」的話是否真實呢?據《三國志》卷1《武帝紀》注引《魏書》:
太祖以卓終必覆敗,遂不就拜,逃歸鄉里,從數騎過故人成皋呂伯奢,伯奢不在,其子與賓客共劫太祖,取馬及物,太祖字刃擊殺數人。
《武帝紀》注又引《世語》:
太祖過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備賓主禮。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圖己,手劍夜殺八人而去。
《武帝紀》注又引孫盛《雜記》:
太祖聞其食器聲,以為圖己,遂夜殺之。既而凄愴曰:「寧我負人,毋人負我!」遂行。
根據《魏書》的說法,操殺人系於被劫之後,這種殺人,不能說是負人,而只是懲罰歹徒的行為。《雜記》所說操夜殺人,乃是怕別人殺害自己,所以先下手為強,這還可以說是「寧我負人,毋人負我」的行為。但操過後,還是很快就感到凄愴傷懷,說明這次殺人是屬於誤會,並非操本性即安於做負人之事。而且,「寧我負人,毋人負我」之語,只見於此書,其他二書均未道及。可知這話是不可靠的。從當時實際情況論,操恐懼出奔,方逃命之不暇,安能輕易做殺人惹禍之事。他當時如畏人圖己,就應趁人無備時逃走,何必殺人以增罪累而稽行期?以上三書所記大相徑庭,陳壽既不採用,裴注雖引出,但未置評,僅備遺聞。所以我們不宜視之為真實材料,與其在這個問題上多做糾纏,遠不如從操許多比較確鑿的行事中尋找答案。比如:陳宮,原來是擁戴操為競州牧的有功大員,操「待之如赤子」。但後來陳宮趁操東征徐州牧陶謙之際,叛操而迎呂布為兗州牧,使操幾遭滅頂之災。後來陳宮與呂布一起被操禽獲,「宮請就刑,操為之泣涕」,頗有故人依戀之情。宮死後,「操召養其母終其身,嫁其女,撫視其家,皆厚於初」。又如建安十九年(214年),蒯越病死前,托操照料其家,操報書曰:「死者反生,生者不愧,孤少所舉,行之多矣,魂而有靈,亦將聞孤此言也」。可見操對死者的囑托,並無背負之事。王粲的兒子因參與魏諷謀反,為曹丕所誅,操聞嘆息曰:「孤若在,不使仲宣無後。」操以金璧從南匈奴贖回蔡文姬之事更為人所熟知。操還自言:「前後行意,於心未曾有所負」,可知他是怕負人的,似不可能說出「寧我負人,毋人負我」的話。呂思勉謂:「操之待人,大致尚偏於厚」。這種講法,是符合事實的。那些述說操詐騙傾人的傳聞、軼事,多非歷史的真實。但這種講法從何而來呢?首先,操用兵善「因事設奇,譎敵制勝」,呂布與操作戰時,曾告誡部屬:「曹操多譎」。因此,有人就把操用兵時的「多譎」,擴大到其為人和作風上;其次,陳壽說操「少機警,有權術」。「挾天子以令諸侯」,就是他在政治上搞的權術,趙翼言操用人系以權術相馭。操在用人上,確實有用權術的地方,但說他用人全靠權術,就以偏概全了。封建政治首腦有幾個不用權術的?有幾個沒有濫殺過人?袁紹早就讓操殺楊彪、孔融、梁紹。就以孔融為例,他何嘗不隨意殺人!當他任北海相時,僅因「租賦少稽」,就一朝殺五部督郵。孔融既不能自力保境,又不肯同鄰近州郡合作,因此,左承祖勸他「自托強國」,僅因這個建議,就被孔融殺害。至於歷代開國帝王,因鏟除異己,而濫殺錯殺的更史不絕書,如果只責操譎詐負人,是不公允的。
操的污點,首先是他參與鎮壓黃巾起義,關於此事,前面已多處提及,不再詳述。其次是他有過屠殺徐州人民的罪行,此事前面也說過。關於操攻徐州牧陶謙的原因,各書說法不一。即使操父真為陶謙所殺,操也不該大量屠殺無辜人民。陳壽於《三國志》中敘述曹操之事,從不做過分的貶抑,對操攻徐州的暴行,所述亦較他書為簡,然亦不能不承認:「所過多所殘戮」。操還曾有「圍而後降者不赦」的法令,操及其手下諸將常有「屠城」之事,這是不應寬恕的。其他如當操攻圍呂布於下邳時,關羽屢向操求取布將秦宜祿之妻杜氏,操「疑其有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在此事稍前,操在宛收降張綉時,亦曾納張綉的從叔母,以致引起張綉的叛變。諸如此類的事,在當時雖算不上什麼很壞,但總是欠缺的。陳壽在評論曹操時,極稱贊其謀略、權變、法術和用人、創業的功績,從無一語贊及他的品德。陳壽論到劉備時,認為備「機權於略,不逮魏武」。可是極力稱頌劉備的「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說明陳壽是善於抓住曹、劉在德才上各自特色的。
許多人認為曹操是我國古代卓越的軍事家,我很同意。有些人還認為曹操是我國古代卓越的政治家,我覺得有點偏高。因為曹操有過濫殺無辜人民的暴行。一個卓越的政治家應當不這樣。另外,在個人品德作風上,曹操也有些欠缺,不足為後世法。既然稱作歷史上的政治家,就應當對後世能起榜樣作用,曹操在這方面還不夠規格。
㈣ 司馬遷的《史記》有哪些對人物的評價
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魯迅
太史公司馬遷的《史記》一書,留給後人許多啟示;這些啟示大多同具體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結合在一起,這是《史記》之所以受到後人傳誦、崇敬的主要原因。這里所舉出的三個方面的啟示,著重於人們為什麼要重視歷史、認識歷史、記住歷史上的經驗教訓,歷史演進的法則何在,在歷史演進中人應當有什麼作為等問題。這些問題,不僅在司馬遷時代,在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是帶有根本性質的問題;就是在當今,也仍然是帶有根本性質的問題。總起來說,任何時代的人們,在認識與處理歷史與現實的關繫上,在對待史學與社會及人生的關繫上,都可以從《史記》中得到必要的啟示。
㈤ 為什麼司馬遷對霍去病的評價不高
《史記》是二十四史中文學性最強的一部,被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而作為《史記》的作者,司馬遷的史學素養也是被歷史所承認的。「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是對他公正的評價。
二十四史中,把枯燥的歷史寫得可以當小說讀的,大概只有司馬遷的《史記》了。也正因此,《史記》中對歷史人物的評價,有些可能混了作者主觀情感的因素,對於寫歷史來說,這可能是忌諱,因為歷史的記錄必須是客觀公正,不帶感情色彩。後世的史家寫歷史的時候,都是過去的事情,做到盡量客觀相對容易些。而司馬遷寫的歷史,是從遠古寫到他自己所處的時代。到最後,他所寫的歷史,就是他的當代史,而他自己就是那段歷史的參與者或見證者。因為自己置身其內了,對人物的評判就難免會受主觀情感的左右。這恐怕是誰也免不了的。也正因此,才使我們看到的《史記》有了情感,有了溫度,有了人情味,比那些站在客觀立場上乾巴巴的敘述要好看得多。
而且司馬遷與李陵交好,他造受宮刑,就是因為替李陵說了幾句公道話。李陵的祖父李廣,被衛青責難而自殺。李陵的叔叔李敢,被霍去病射死。
這樣的深仇大恨,司馬遷無力報復。只好在《史記》里用春秋筆法對付衛青霍去病了。
㈥ 為什麼司馬遷把陳勝列入「世家」作記這體現了他怎樣的歷史觀
陳勝在中國歷史上有著不尋常的地位,超乎我們的想像!首先他是第一個揭竿而起反對封建剝削統治的(當然你不能指望他有多高的覺悟)農民階級領導人,作為一個毫無政治背景及斗爭經驗的農戶,用賈誼《過秦論》的話講就是:瓮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既沒有聖賢的才能也沒有良將的調度,能夠率老弱殘兵的烏合之眾挑戰強秦(至少在陳涉起義時秦的戰鬥力還非同一般),足以證明他無尚的勇氣!司馬遷為他作傳,並編入世家,是對他的一種肯定,作為一個歷史學家,也是他對農民起義的一種認可和預見性,無論以後的黃巢還是張士誠陳友諒他們都值得歷史的肯定。司馬遷明白歷史潛規則,他的歷史觀及價值觀在《報任安書》中都有所體現,他不僅僅滿足看到事情的表面現象,而是洞達表裡,很有預見性的表達自己的見解!農民起義者是值得肯定的,他們推動著社會的進步,歷史的發展,無論成功與否,都是值得後人景仰的!
㈦ 「焚書坑儒」被罵了幾百年,結果坑的不是儒,後來的史家為何喜歡黑秦始皇
史學家對一個歷史人物的評價,更側重於人品與朝代的限制,而對於歷史人物的功績卻不太側重。說起秦始皇,離不開說他血腥,無人性。而背負著最大罵名的則是焚書坑儒的事情,正巧儒學從漢之後基本就徹底變成了歷朝歷代的核心價值觀。秦始皇之所以被黑。根據魯迅所言,是因為秦朝在第二個皇帝在位的時候就被滅了,統治的朝代太短,那麼自己的歷史只能任由漢朝以及之後的朝代書寫。
再來講一講所謂的坑儒事件。這里的儒並不是我們所想的儒家學子,而是當年,秦始皇為了追求長生不老葯,找了一些占星學家和術士。然而卻有兩個術士,拿著皇帝的錢假裝忠心,卻在私下裡說秦始皇為人反面。秦始皇知道之後非常生氣,下令讓御史大夫查辦,所以後面才有坑殺術士,然而卻被曲解為坑儒,而且始皇被黑的原因,主要在於後市的輿論主導權掌握在儒家的手裡。
㈧ 史家對馬謖失街亭這一過錯上有不同評價,你認為過錯在誰身上為什麼
過錯自然在馬謖的身上。
馬謖自恃讀過基本兵書,過度自信,一致剛愎自用,不聽王平的勸告,執意屯兵山上,而不在當道駐扎,是導致街亭失守的根本原因。
有人認為街亭失守的罪責在諸葛,言諸葛用人適當,此等要地居然派馬謖鎮守,實屬用人不當。然西蜀正是缺人之際,"蜀中無大將,廖化充先鋒"正是當初蜀國人才短缺的最好寫照。在這等人才奇缺的情況下,任諸葛何等巧婦,亦難為這無米之炊!使用讀過兵書戰策的馬謖,實是諸葛在缺人情況下的無奈之舉,安排王平為副將佐之,則是諸葛無奈之下的小心之作。
歸根結底而論,街亭失守罪在馬謖。
㈨ 《陳涉世家》教學設計
《陳涉世家》教學設計
陳涉世家這是一篇敘事性很強的文言文,可通過反復地讀,來疏通字詞句義、理清敘事脈絡、分析記事手法。下面是我整理的《陳涉世家》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參考。
〖教學步驟〗
一、誦讀──疏通字詞句義
1、聽讀。聽課文錄音或老師范讀,標記不熟悉的字的讀音和長句的斷句。
如:
讀准下列字音:
陽夏、輟耕、悵恨、鴻鵠、謫戍、罾、烹、篝、恚、笞、社稷……
2、自讀。學生各自自由的朗讀課文,辨析有關字詞的詞義。
如:
⑴古今異義:亡、等、間、嘗、往往等;
⑵一詞多義:次、數、書、王、為等;
⑶重點虛詞:之、以等;
⑷通假字:謫、唱、以、被等。
3、點讀。點幾名學生分段朗讀課文,教師評價、指導。
4、譯讀。學生根據課下注釋逐句翻譯課文,遇有不理解的字句師生共同指正。
要求讀通譯順重點句子。
如:
⑴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⑵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謫戍漁陽九百人。
⑶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
⑷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
⑸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
⑹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二、理讀──理清敘事脈絡
1、再讀課文,試將文中的故事情節用「四字詞語」概括出來。
明確:「少時佣耕」→「胸懷大志」→「謫戍漁陽」→「遇雨失期」→「陳吳謀劃」→「行卜念鬼」 →「魚腹藏書」→「篝火狐鳴」 →「激怒將尉」→「並殺二尉」 →「召令徒屬」→「為壇而盟」 →「所向披靡」→「隊伍壯大」→「陳縣稱王」→「應者如雲」。
2、結合以上內容,回答下面問題。
⑴陳勝、吳廣起義的原因是什麼?
⑵陳勝對當時的形勢進行了怎樣的分析?提出了什麼口號?
⑶陳勝為起義作了哪些輿論准備?又是怎樣發動起義的?
⑷起義初期的迅猛發展形勢是怎樣的?
三、析讀──分析寫作手法
作者在文中很注意材料詳略的安排,如寫陳勝、吳廣謀劃,用了一百多字,而有的卻只寥寥數語,如「攻大澤鄉,收而攻蘄,蘄下」,兩場戰爭只用了十字。課文中還有沒有這樣的例子?作者這樣安排有什麼用意?
明確:詳寫,如少時佣耕、陳吳謀劃、召令徒屬等;略寫,如謫戍漁陽、行卜念鬼、魚腹藏書、篝火狐鳴、並殺二尉、為壇而盟、所向披靡、應者如雲等。作者這樣安排詳略是為了突出人物性格與命運的關系,也是寫作人物傳記類文章的需要。
四、比讀──探討人物性格
1、對比一:《史記·陳涉世家》和《漢書·陳勝項籍傳第一》
陳涉出身低微,起義後雖自立為王,但歷時僅六個月。司馬遷在《史記》中將他列入世家;而後來班固寫《漢書》,卻將他歸為「列傳」,其貶抑之意不言而喻。
比較:史家對歷史人物的評價為什麼不同?
2、對比二:《史記·陳涉世家》和《資治通鑒·卷第七·始皇帝下元年》
《史記》寫陳涉「陳縣稱王」,帶有擁立和贊同的意味;而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卻著重記寫賢士勸阻他「稱王」,但陳涉一意孤行,「自立為王」。
比較:史家對歷史材料的`取捨為什麼不同?
3、對比三:《史記·陳涉世家》和《大澤鄉》
閱讀現代作家茅盾根據這篇課文改寫的短篇小說《大澤鄉》。
比較:兩文在內容和寫法上有什麼不同?
【備選創意·探討人物形象】
〖創意說明〗
本文是一篇人物傳記,可通過讀人物語言、說人物事例、比人物變化來完成對人物形象的分析。
〖教學步驟〗
一、演讀人物語言──在文中畫出陳勝的語言,說說應讀出怎樣的語氣
如:
1、「苟富貴,無相忘。」──讀出因失望而嘆恨、而又有所祈願的語氣;
2、「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讀出自己的心志不為人知的感嘆語氣;
二、評說人物事例──結合課文中的事例,說說陳勝是一個怎樣的人
如:
1、「少時佣耕」的事例,可以看出他是一個不甘受壓迫受奴役、胸懷大志的人;
2、「陳吳謀劃」的事例,可以看出他是一個關心天下大事,對時局有清醒的認識和深刻洞察力的人;
3、「發動起義」的事例,可以看出他是一個有膽識、有謀略、有傑出組織領導才能的人;
三、對比人物變化──閱讀課後練習三,談談你對陳勝的看法
如:
1、言而無信:少時言稱「苟富貴,無相忘」;稱王後卻是「得富貴,全相忘」。
2、其他如:貪圖享樂,居功自傲,淫威驕奢……
;㈩ 史書中史家對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的評論形式是由誰誰創建的
最早的史書是嚴格按照第三者原則來寫作的,即作者只是作為一個歷史事件的記錄者,忠實記錄事實,並不對事件本身做出任何評論。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春秋戰國孔子之前的年代,孔子編寫的史書《春秋》,第一次改變了傳統,站在道德高點的位置上對於一些不符合他心目中道義原則的人和事加以批判,後世總結為「孔子著春秋,而亂臣賊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