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蘇州的歷史文化多少年

蘇州的歷史文化多少年

發布時間:2022-02-16 06:06:06

A. 蘇州的文化

2009年末,蘇州全市有藝術表演團體15個,文化館12個,博物館27個,公共圖書館12個。全市累計6個項目列入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4個項目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8人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平江、山塘歷史街區分別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街和中國最受歡迎的旅遊歷史文化名街。 蘇州話,是吳語的一種,為漢語七大方言語系之一的吳語標准語,隸屬漢語—吳語—吳語太湖片。長期以來一直是吳語的主要代表方言之一。
蘇州話以優雅著稱,所謂吳儂軟語就是由此而來。一種方言好聽與否,主要取決於語調、語速、節奏、發音以及詞彙等方面。吳語是漢語各方言語系中形成最早的方言之一,古吳語融合古中原語構成現代吳語,因此吳語至今保留了相當多的古音。吳語的一大特點在於保留全部的濁音聲母,保留全部入聲,故具有八種聲調(平上去入各分陰陽),是為最正朔的平仄音。蘇州話語調平和而不失抑揚,語速適中而不失頓挫,蘇州話的發音有些低吟淺唱的感覺。
吳語至今已有3200年歷史,吳語區有前後1000年的經濟文化中心史。平上去入(有平仄音韻)、清濁對立、尖團(尖團音)分化、存古字詞,吳語保留眾多正統漢語因素,而蘇州話是吳語的核心。 蘇州現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五大宗教。
主要宗教場所有:道教宮觀有玄妙觀(位於觀前街)、玉皇宮(園區)、城隍廟(位於景德路)、穹窿山上真觀等;佛教有西園寺、寒山寺、北塔報恩寺(位於人民路)、文山寺、靈岩山寺(木瀆鎮)、包山寺(吳中區西山島)園區重元寺、來風寺、常熟虞山興福寺、張家港鳳凰山永慶寺、香山寺、雙杏寺、吳江平望鎮小九華寺、崑山海藏寺等寺廟;其他宗教的有聖約翰堂、使徒堂、楊家橋天主堂、石路太平坊清真寺等。 每年農歷六月初六,蘇州有曬書習俗。這一天將圖畫書籍曬於庭中,防蟲蛀腐蝕,收效尤大。各寺院廟宇將所藏經書搬出來曬一曬,僧人趁機召集鄉村老婦開「翻經會」,由她們在烈日下翻經曝曬,宣稱「翻經十遍,再世可轉男身」。又有民諺雲:「六月六,狗腐浴。」(蘇州方言將洗澡叫做腐浴)是日將狗、貓牽到河中沐浴,可避虱蚤。
每年農歷七月初七,是乞七節,又名女兒節。民間傳說這天晚上,喜鵲成群結隊飛向銀河,搭成鵲橋,讓牛郎和織女在銀河鵲橋上相會。民間習俗,在七夕之夜祭祖織女,並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叫做「乞巧」。七夕這天,家家戶戶用麵粉加糖拌和結實,切成2寸左右長條,扭成芒結形狀,經油煎後,鬆脆香甜,名日巧果,是乞巧節必備供品。吳地還有用茶杯盛鴛鴦水(井、河兩水的混合物),置於庭院中承接露水攪和,待日出後任其照曬,待水面生膜,姑娘們各將小針投入,使針浮於水面,視水底針影,若成雲龍花草狀,為「得巧」,如椎似杵者為「拙兆」。尚有用線穿針孔以辨目力好壞等節俗。 具有2500多年歷史的蘇州,無疑是吳地文化的主體。吳地繪畫歷史源遠流長。從五六千年良渚文化的玉、物上刻畫和描繪的裝飾圖案開始,到明代以吳門命名的「吳門畫派」,無不散發著藝術的光輝。
吳地繪畫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南朝已取得很大的成就,出現了顧愷之、陸探微,張僧繇、曹不興等書畫大家,這一時期的吳地繪畫在中國繪畫史上發出了耀眼的光輝。唐代最為突出的畫家有張璪、朱景玄、朱審。兩宋時期,蘇州一帶花鳥畫家的成績比較顯著,山水畫也達到了新的高度。到了元代,蘇州畫家們響應了趙孟頫的「文人畫」思想,用寫字的筆來繪畫山水、花鳥和人物,藉以抒發性情。此時的黃公望「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對後世影響深遠。他的巨作《富春山居圖》是世界美術史中不多見的傑作。受文人畫的發展,元代的花鳥畫也開始向水墨方向發展。
明代的蘇州繪畫形成了文化修養和風雅生活相結合的繪畫藝術風氣,強調人品、學問、才情和思想等要素,作品多為即興抒情之作,提倡清新素雅而趨於平淡天真的藝術風格。這些近乎職業化的文人畫家又積極地推動了文人畫風氣的蔓延,到了正德、嘉靖時期,由於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的努力,最終形成了有著廣泛影響的「吳門畫派」,成為明代繪畫的主流形態。到了明代晚期,吳門畫派的畫家們重視繼承古人的筆墨傳統,把對風格的追求作為藝術的重要目的。而且,由於他們具有深厚的文化修養,有各自的美學追求,從而也具有很強的創造性。在這一時期,涌現出了一批師法自然,重視寫生的優秀畫家,張宏便是其中的佼佼者。明代蘇州畫家精湛的筆墨技法和師法自然的繪畫思想,對後世畫壇有著極為深遠的影響。吳門畫派引領畫壇至今,600年間從未中斷,人才輩出。 蘇州是昆劇和蘇劇的故鄉。
昆劇是中國首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興起於元末明初時蘇州的崑山、太倉一帶,自明代隆慶、萬曆之交,至清代康熙、嘉慶年間,昆劇由於得到革新而迅速興盛,其時在蘇州城鎮、鄉村,人們對昆劇迷戀到了如醉如狂地步,組織業余班社,舉行唱曲活動,一年一度的虎丘曲會,幾至「傾城闔戶」,「唱者千百」。在昆劇鼎盛時期,以蘇州為中心,其流布范圍幾乎遍及全國各大城市,獨霸劇坋二百餘年。昆劇的繁榮,涌現了一大批優秀的演員,也出現了一批著名的作家,為後人留下了一大批著名的傳奇劇本。如昆劇《牡丹亭》、《竇娥冤》,其中《牡丹亭》由著名作家白先勇於2004年4月重新主持製作,兩岸三地藝術家攜手打造的「青春版」崑曲《牡丹亭》至今已經在世界各地巡演一百多場,場場爆滿,並且登陸奧地利維也納金色大廳。
蘇劇有《醉歸》、《竇公送子》,京劇《李慧娘》,滑稽戲《滿意勿滿意》等。 蘇州是東部飲食文化中心,是三大飲食文化之一(京式、蘇式、廣式)——蘇式飲食文化的發揚地。
蘇州小吃是中國四大小吃之一(南京夫子廟小吃、上海城隍廟小吃、蘇州玄妙觀小吃和湖南長沙火宮殿小吃並稱為中國四大小吃)。「松鶴樓」是老字型大小的蘇式餐館;「老蘇州茶酒樓」以傳統蘇幫菜而聞名;「朱鴻興面館」和「綠揚餛飩」等物美價廉,比較適合大眾消費。遍布蘇州的麵店,表明澆頭品種很多、講究湯水的蘇式面條是廣受歡迎的小吃。 美食街:太監弄、十全街、學士街、李公堤、鳳凰街等,碧鳳坊、李公堤為中國餐飲文化名街。 蘇式招牌菜:松鼠桂魚、響油鱔糊、蟹粉蹄筋、清溜蝦仁、氽糟、母油整雞、太湖蒓菜湯、雪花蟹斗、櫻桃肉、醬汁肉、薰魚、(魚巴)肺湯、三件子、密汁火方、暖鍋、棗泥拉糕等。 蘇式糖果:輕糖松子、粽子糖、澆切片、三色松子軟糖、脆松糖、松子南棗糖等。 蘇式蜜餞:蘇州製作蜜餞的歷史可上溯到三國時代,清代是蘇式蜜餞的鼎盛時期,其中以「張祥豐」最為著名,歷來是「宮廷食品」。蘇式蜜餞現有160多個品種,以金絲蜜棗、奶油話梅、金絲金桔、白糖楊梅、九制陳皮最為著名。 蘇式小吃生煎饅頭 油氽緊酵 半緊酵小籠 半緊酵蟹粉小籠 小籠饅頭 縐紗湯包 蟹粉湯包 香菇青菜素包 鮮肉大包 鮮肉中包 豆沙饅頭 開花饅頭 荷花饅頭 壽桃包 秋葉包 素菜燒賣 鳳尾燒賣 蟹粉燒賣 蝦仁燒賣 金魚燒賣 鮮肉蒸餃 四喜蒸餃 青菜餃 蝴蝶餃 孔雀餃 雞冠三角餃 知了餃 沈永興饅頭 桂花糖油山芋 桂花糖芋艿 焐酥豆糖粥 桂花雞頭肉 八寶雞頭肉 桂花焐熟藕 鮮肉棕 灰湯棕 白沙棕 綠豆棕 豬油夾沙棕 三角棕 小腳棕 筆棕 棗泥麻餅 蜜汁豆腐乾 蝦子醬油 清湯魚翅 母油整雞 太湖蒓菜湯 翡翠蝦斗 松鼠桂魚 旅遊節中國蘇州國際旅遊節(每年4-5月)
中國蘇州國際絲綢旅遊節(9月20日—25日) 風俗節玄妙觀迎財神(2月上旬,農歷正月初五)
甪直水鄉服飾文化節(4月) 花樹節西山太湖梅花節(3月1日—10日)
虎丘花會(3月—5月)
拙政園杜鵑花會(3月—6月)
拙政園荷花節(7月—8月)
蘇州天平紅楓節(中國三大觀楓地之一,11月) 廟會節南浩街神仙廟會(5月)虎丘廟會(9月—10月)

B. 蘇州歷史文化遺址

1、蘇州治平寺遺址
位於蘇州市郊上方山東麓,東臨石湖,隔水與越城遺址相對,地屬市郊橫塘鄉,1963年被列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1956年調查時發現該處有古文化層暴露。1965年進行過小范圍試掘,出土並採集到銅輥和紅衣陶、細泥紅陶、印紋硬陶片等新石時代晚期至春秋時代的遺物。

蘇州博物館於1983年試掘位於磨盤山上的吳城遺址,在土城夯土層中也出土了同一時代的類似遺物,可以認為春秋吳城遺址的下層亦屬治平寺古文化遺址范圍。治平寺遺址對考古研究具有較大的價值。
2、蘇州園林
蘇州是我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因山水秀麗,古典園林嫵媚多姿,享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之美稱。
1985年,蘇州園林被評為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
蘇州是水鄉,引水便利,附近盛產太湖石,適合堆砌玲瓏精巧的假山,加之舊時蘇州文人薈萃,一些官僚地主及文人學士又追求「雖居鬧市而有山林之趣」,這樣大大促進了蘇州園林的發展。
據地方誌記載,蘇州城內大小園林將近200處,為全國之冠。
蘇州園林,在布局、結構、風格上都有自己的藝術特色,被稱為蘇州四大古典園林的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和留園分別代表著宋、元、明、清四個朝代的藝術風格。

3、滄浪亭
位於蘇州城南三元坊內,是蘇州最古老的一所名園,為宋代詩人蘇子美所築。
滄浪亭造園藝術不同尋常,未進園門,已是綠水回環,垂柳迎風。
憑欄依岸,臨水山石嶙峋,復廊蜿蜒如帶,廊中的漏窗把園林內外山山水水融為一體。
園內以山為主,山上古木參天,著名的滄浪亭即隱蔽在山頂上。
南面的明道堂是園內最大的建築物,牆上懸有三塊宋碑石刻拓片,分別是天文圖、宋輿圖和宋平江圖(蘇州城市圖);五百名賢祠壁中嵌有與蘇州歷史有關的五百多個人物平雕石像。
園中西南有假山石洞,名印心石屋;山上有小樓名看山樓,登樓可覽遠近蘇州風光。
4、獅子林
在蘇州城東北婁門內園林路,是元代園林的代表。
獅子林原為菩提正宗寺的後花園,它以太湖石堆砌的假山巧妙著稱,很多石峰形像獅子,因而得名。
假山內外上下盤旋曲折,穿洞越谷宛入迷宮,咫尺之間可望而不可即,只有循山路而行才可出洞。
由於它原是寺之後花園,所以獅子林假山便是佛的象徵,與一般的假山不能相提並論。
山腹中 空靈曲折,宛如迷宮的洞穴即象徵佛的法力無比。
另外園內還有「燕譽堂」、 「卧雲室」、「問梅閣」、「真趣亭」等建築。
園內長廊四面貫通,廊壁上嵌有書條石刻,皆為名家書法佳作。

5、拙政園
拙政園是蘇州園林的代表作,始 建於明正德年間,圓主王獻臣取 晉代潘岳<<閑居賦>>中「築室種 樹,灌園鬻蔬,是亦拙者之為政 也」之意而命名。
拙政園又分東園、中園、西園三部分。
東園山池相間,點綴有秫香館、蘭雪堂等建築。
西部水面迂迴,布局緊湊,依山傍水建以亭閣,其中主體建築鴛鴦廳是當時園主人宴請賓客和聽曲的場所,廳內陳設考究。
晴天由室內透過藍色玻璃窗觀看室外景色猶如一片雪景。

園中「與誰同坐軒」乃為扇亭,扇面兩側實牆上開著兩個扇形空窗,一個對著「鴛鴦廳」,而後面面山的那一窗中又正好映入山上的笠亭,而笠亭的頂蓋又恰好配成一個完整的扇子。
「與誰同坐,明月、清風、我」,所以一見匾額,就會想起蘇東坡,並立時感到這里可賞水中之月,可受清風之爽。
中園是拙政園的精華部分,其總體布局以水池為中心,亭台樓榭皆臨水而建,有的亭榭則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鄉的特色。
主體建築遠香堂位於水池南岸,隔池與主景東西兩山島相望,池水清澈廣闊,遍植荷花,山島上林蔭匝地,水岸藤蘿紛披,兩山溪谷間架有小橋,山島上各建一亭,西為雪香雲蔚亭,東為待霜亭,四季景色因時而異。
遠香堂之西的「倚玉軒」與其西面船舫形的「香洲」遙遙相對,兩者與其北面的「荷風四面亭」成三足鼎立之勢,都可隨勢賞荷。
倚玉軒之西有一曲水灣深入南部居宅,這里有三間水閣「小滄浪」,它以北面的廊橋「小飛虹」分隔空間,構成一個幽靜的水院,而香洲即位於這一水灣口之兩側。
拙政園中園的布局以荷花池為中心,遠香堂為其主體建築,池中兩島為其主景,其他建築大都臨水並面向遠香堂,從建築物名稱來看,也大都與荷花有關。
王獻臣之所以要如此大力宣揚荷花,主要是為了表達他孤高不群的清高品格。

6、留園
坐落在蘇州市閶門外,原為明代徐時秦的東園,清代歸劉蓉峰所有,改稱寒碧山莊,俗稱劉園。
清光緒二年又為盛旭人所據,始稱留園。
留園佔地約30畝,以水池為中心,池南涵碧山房與明瑟樓為主要觀景建築。池北為假山小亭,林木交映。
池西假山上的聞木樨香軒,則為俯視全園景色最佳處,並有長廊與各處相通。
東區以麴院迴廊見勝,由林泉耆碩之館、冠雲冠雲樓圍成庭院,院內池後立有三座石峰,居中者為名石冠雲峰,兩旁為端雲、岫雲兩峰。
北區有新辟盆景園。西區是全園最高處。

7、虎丘
虎丘在蘇州城西北3千米處,風景優美,古跡眾多,有「吳中第一名勝」之譽。

虎丘正門是斷梁殿,入內經試劍石、真娘墓就可到達「千人石」。
千人石後「別有洞天」內有劍池,其四周還有白蓮池、點頭石、雲岩寺、冷香閣、第三泉、孫武子亭及虎丘塔等古跡。

虎丘自古就為游覽勝地,山上一石一木都有美麗的傳說。

8、寒山寺
以一首詩而聞名中外的寺廟,要數蘇州寒山寺。
唐朝詩人張繼寫了一首《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

很多到蘇州游覽的人,都把寒山寺列入日程,以便親自體驗一下詩中的意境。

寒山寺在蘇州城西5公里外的楓橋鎮,始建於梁,原名「妙利普明塔院」。據傳,因唐代高僧寒山曾在寺內主持,故名寒山寺。
1000多年內寒山寺先後5次遭到火毀(一說是7次),最後一次重建是清代光緒年間。

歷史上寒山寺曾是我國十大名寺之一。

寺內古跡甚多,有張繼《楓橋夜泊》詩的石刻碑文,寒山、拾得的石刻像,文徵明、唐寅所書碑文殘片等。寒山寺最著名的是那口鍾已流落到日本,但不知下落,現在的鍾是1906年日本人士募鑄的。

很多日本人士對寒山寺很熟悉,能背誦《楓橋夜泊》詩。

寒山寺每年都要接待成千上萬的日本旅遊者。

C. 蘇州的歷史背景

園林、城門、運河、水鄉、塔、寺、觀

D. 關於蘇州的歷史故事

蘇小小 與 鮑仁

江南自古多名妓,錢塘的秀山媚水就曾經育出過不少才貌俱佳的青樓紅顏,南齊蘇小小就是其中的一個。蘇小小出身於錢塘一戶殷實人家,她家先世曾在東晉朝廷為官,晉亡後舉家流落到錢塘。蘇家利用隨身攜帶的金銀珠寶為本錢,在錢塘作買賣。到了蘇小小父母這一代,已成為當地的富商。蘇小小是父母的獨生女兒,所以自小被視為掌上明珠,因長得玲瓏嬌小,就取名小小。蘇家雖是商賈之家,但沿襲了祖上香書遺風,聰明靈慧的蘇小小深受薰染,自小能書善詩,文才橫溢。可惜好景不長,蘇小小十五歲時,父母就相繼謝世,蘇小小失去了依靠,仍住在城中舊院里,睹物思人,易引起傷感的情緒,於是變賣了在城中的家產,帶著乳母賈姨移居到城西的西冷橋畔。事情傳開後,錢塘的仕宦客商、名流文士都慕名來西冷橋畔造訪.然而蘇小小卻愛上一個名門公子阮郁,倆人如膠似漆,形影不離。萍水姻緣畢竟缺乏根基,半年之後,阮郁的父親在建康聽到兒子在錢塘與妓女混在一起的消息,立即派人把阮郁叫了回去,嚴加看管在家中,不許他外出半步。阮郁走後,蘇小小在家閉門不出,整日仰頭企盼,等待情郎的歸來。一個月過去了,不見情郎的蹤影;一年過去了,連一點音信也沒有。蘇小小由渴望、失望到絕望,終於病倒在床上。此時卻遇一書生--鮑仁,上京赴考,無奈盤纏短缺,無法成行.蘇小小變賣首飾,傾囊相助.就在次年春上,蘇小小受了些風寒,因調治不及,加之心境憂郁,年僅二十四歲的她竟就這樣香消玉殞,魂飄九霄了。這時鮑仁已在京城金榜題名,奉命出任滑州刺史,赴任時順道經過錢塘,專門趕到西冷橋畔答謝蘇小小,誰料卻正趕上她的葬禮。鮑仁白衣白冠撫棺大哭,繼而遵照蘇小小對賈姨的囑托,把她安葬在離西冷橋不遠的山水極佳處,墓前立碑,上刻「錢塘蘇小小之墓。」
後來,諸多到錢塘的文人騷客都自願到蘇小小墓前憑吊,於是當地人在她的墓前修建了一個「慕才亭」,為來弔唁的人遮蔽風雨,亭上題著一副楹聯: 千載芳名留古跡,六朝韻事著西冷。
曾任杭州刺史的白居易為蘇小小賦詩:「蘇州楊柳任君誇,更有錢塘勝館娃。若解多情尋小小,綠楊深處是蘇家。」

干將莫邪、唐伯虎點秋香、

E. 蘇州的古老文化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沒有哪些園林比歷史名城蘇州的四大園林更能體現出中國古典園林設計的理想品質。咫尺之內再造乾坤,蘇州園林被公認是實現這一設計思想的典範。這些建造於16~18世紀的園林,以其精雕細琢的設計,折射出中國文化中取法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深邃意境。

◎概 況

中國東部江蘇省的蘇州是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這里素來以山水秀麗,園林典雅而聞名天下,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的美稱。根據記載,蘇州城內有大小園林將近200處。其中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和留園分別代表著宋(公元960~1278年)、元(公元1271~1368年)、明(公元1368~1644年)、清(公元1644~1911年)四個朝代的藝術風格,被稱為蘇州「四大名園」,網師園也頗負盛名。

滄浪亭位於蘇州城南,是蘇州最古老的一所園林,始建於北宋慶歷年間(公元1041~1048年),南宋初年(公元12世紀初)曾為名將韓世忠的住宅。滄浪亭造園藝術與眾不同,未進園門便設一池綠水繞於園外。園內以山石為主景,迎面一座土山,滄浪石亭便坐落其上。山下鑿有水池,山水之間以一條曲折的復廊相連。假山東南部的明道堂是園林的主建築,此外還有五百名賢祠、看山樓、翠玲瓏館、仰止亭和御碑亭等建築與之襯映。

獅子林位於蘇州城內東北部,始建於元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因園內石峰林立,多狀似獅子,故名「獅子林」。獅子林平面呈長方形,面積約15畝,林內的湖石假山多且精美,建築分布錯落有致,主要建築有燕譽堂、見山樓、飛瀑亭、問梅閣等。獅子林主題明確,景深豐富,個性分明,假山洞壑匠心獨具,一草一木別有風韻。

留園坐落在蘇州市閶門外,始建於明代。清代時稱「寒碧山莊」,俗稱「劉園」,後改為「留園」。留園佔地約50畝,中部以山水為主,是全園的精華所在。主要建築有涵碧山房、明瑟樓、遠翠閣曲溪樓、清風池館等處。留園內建築的數量在蘇州諸園中居冠,其在空間上的突出處理,充分體現了古代造園家的高超技藝和卓越智慧。

拙政園位於蘇州婁門內,是蘇州最大的一處園林,也是蘇州園林的代表作,明正德年間(公元1506~1521年)修建。現存園貌多為清末時(公元20世紀初)所形成,佔地面積達62畝。拙政園的布局主題以水為中心,池水面積約占總面積的五分之一,各種亭台軒榭多臨水而築。主要建築有遠香堂、雪香雲蔚亭、待霜亭、留聽閣、十八曼陀羅花館、三十六鴛鴦館等。拙政園建築布局疏落相宜、構思巧妙,風格清新秀雅、樸素自然。

網師園位於蘇州城東南部。始建於南宋時期(公元1127~1279年),當時稱為「漁隱」。清代乾隆年間(公元1736~1796年)重建,取「漁隱」舊意,改名為「網師園」。網師園佔地約半公頃,是蘇州園林中最小的一座。園內主要建築有叢桂軒、濯纓水閣、看松讀畫軒、殿春簃等。網師園的亭台樓榭無不臨水,全園處處有水可依,各種建築配合得當,布局緊湊,以精巧見長,具有典型的明代風格。

蘇州園林在有限的空間范圍內,利用獨特的造園藝術,將湖光山色與亭台樓閣融為一體,把生意盎然的自然美和創造性的藝術美融為一體,令人不出城市便可感受到山林的自然之美。此外,蘇州園林還有著極為豐富的文化底蘊,它所反映出的造園藝術,建築特色以及文人騷客門留下的詩畫墨跡,無不折射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髓和內涵。

◎文化遺產

蘇州古典園林的歷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紀春秋時吳王的園囿,私家園林最早見於記載的是東晉(4世紀)的辟疆園,歷代造園興盛,名園日多.明清時期,蘇州成為中國最繁華的地區,私家園林遍布古城內外.16--18世紀全盛時期,蘇州有園林200餘處,現在保存尚好的有數十處,並因此使蘇州素有"人間天堂"的美譽。

作為蘇州古典園林典型例證的拙政園、留園、網師園和環秀山莊,產生於蘇州私家園林發展的鼎盛時期,以其意境深遠、構築精緻、藝術高雅、文化內涵豐富而成為蘇州眾多古典園林的典範和代表。

F. 詢問蘇州的歷史以及具體的文化背景、地理等。

蘇州歷史

春秋戰國秦漢隋唐宋元明清……兩千多年的蘇州,雖然已經很老,但當她跨進 20世紀門檻的時候,人們卻發現,她依然是那樣楚楚動人,充滿了古樸典雅的風韻。20世紀初葉的中國,充滿風韻的古城又何止蘇州一座。很多很多的古都古城 ,都以它獨特的歷史文化風貌,在向世人訴說著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然後,整整一個世紀,先是由於戰爭和動亂,後來又由於空前的經濟建設和城市發展,許多古城就在這社會大動盪和大變革中,漸漸地面目全非,漸漸地失去了往日的神韻。如今,20世紀即將過去,再回首,蘇州卻依舊古意盎然風情猶在!還是那城牆敵樓,運河古道;還是那水陸相鄰,河街並行。兩千多年前的格局,兩千多年前的位置,盡管風風雨雨,卻都遺存到了今天。蘇州的命運其實也很坎坷。天下名郡,江南雄州,早在唐宋時候就已經出類拔萃,可惜金兵南侵、蒙古人入主、張士誠兵敗、清軍屠城、咸豐戰亂……,每一次劫難過後留下的都是瓦礫焦士,後來雖得以恢復,但風光卻很難再繼。
遠離了王者和霸氣的古城,從此默默地藏匿在小巷深處,終日與文人和庶民為伍,倒也變得平淡質朴,溫文爾雅。於是,蘇州就有了她別具特色的恬靜娟秀、古樸淡雅的風骨。是的,古城飽經滄桑,已經斑駁不堪,但她卻是吳地文化的淵源之地。一代一代的人在這小巷裡出現,一代一代的人又在這小巷裡消失。雖說大浪淘沙,物是人非,可古城卻就此有了遍布街巷各個角落的文物古跡,有了足以讓後人瀏覽鉤沉的史志書籍。世代沉澱之後的蘇州文化,都是這樣變得深沉濃郁,令後人回腸盪氣銘心刻骨。世紀之末回望古城,這一百年坎坷曲折伴著時光就要流去。然而歷史不會忘記,我們是怎樣從過去一步步走來。一百年的時間不算太長,因為古城已經有了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然而一百年的時間也不能算太短,因為幾代人的生命就曾在這里凝聚!
蘇州古代名稱有勻吳、吳、會稽、吳州、吳郡、平江等,隋置蘇州,延稱之今。蘇州別稱有吳都、吳會、吳門、東吳、吳中、吳下、姑蘇、長洲、茂苑等。夏商有干族建於干國。太伯奔吳,建句吳國,是天之始。越王勾踐來吳後,曾置國都於吳五年,至越王翳,又遷都於吳,直至越國滅亡。漢高祖六年(公元前 201)以東陽、鄣、會稽三郡五十三縣置荊國,國治蘇州。元末,張士誠自稱吳王、改平江府為隆平府,都治蘇州。歷史上的蘇州,一度為省會所在地:唐時的江南東道、浙江西道,元時的江淮行中書省,明時的應天巡撫署,清時的江寧巡撫署、江蘇巡撫署、江蘇布政使,太平天國的蘇福省省會,民國時期的江蘇都督行署,日偽時期的江蘇省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蘇南蘇州行政專員公署等。
蘇州是我國的歷史文化名城和重要的風景旅遊城市,是長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蘇州位於江蘇省東南部,東臨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長江。蘇州市區中心地理坐標為北緯 31°19',東經120°37'。
全市面積 8488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1650平方公里。全市人口590.97萬人,其中市區216.87萬人。下轄張家港市、常熟市、太倉市、崑山市、吳江市,吳中區、相城區、平江區、滄浪區、金閶區,以及蘇州工業園區、蘇州高新區.虎丘區。1993年,蘇州被國務院批准為「較大的市」。
全市現有市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 487處, 其中國家級15處、省級101處。 保存完好的古典園林60餘處,其中拙政園、留園、網師園、環秀山莊、滄浪亭、獅子林、藝圃、耦園、退思園等9座園林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虎丘、盤門、石湖、靈岩、天平、虞山等處,都是著名風景名勝。太湖絕大部分景點、景區分布在蘇州境內。崑山周庄、吳江同里、吳中木瀆等千年古鎮,充滿江南水鄉風情。 1998年,蘇州被評為全國優秀旅遊城市。
歲月永遠向前,古城又將跨進 21世紀的門檻。

G. 蘇州古城的歷史沿革

據文獻記載,從泰伯至壽夢歷十九世,周靈王十二年(前560),吳王諸樊徙國都至今蘇州一帶。又經諸樊、余祭、余昧、王僚四朝四十六年之後的周敬王六年(前514),闔閭登基。周元王三年(前473),吳國被越國所滅。約周赧王九年(前306),越國被楚國所滅,春申君黃歇被封於吳。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天下分三十六郡,在吳越之地置會稽郡,以吳縣為郡治。東漢永建四年(129)置吳郡。三國時期孫權據吳郡十多年,開創了東吳基業。陳禎明元年(587),置吳州,吳郡隸吳州。吳州、吳郡、吳縣三級治所同駐一城。隋文帝楊堅統一江南,開皇九年(589)廢吳郡,改吳州為蘇州,以城西有姑蘇山而得名。開皇十一年(591),越國公楊素以蘇州地處平原,非設險之地,遂於蘇州今城西南橫山下另建新城,至今尚有新郭的地名,至唐武德七年(624)又將州治遷回舊城。隋煬帝開通江南運河,憑借這條黃金水道,江南經濟迅速發展,蘇州成為東南沿海水陸交通要沖,南來北往的貨物在此集散,甚至還遠涉重洋。大歷十三年(778),蘇州升為江南唯一的雄州。至宋代,「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諺語已不脛而走。明清時期,蘇州更成為全國經濟、文化的中心。鴉片戰爭後,隨著上海的崛起、太平天國的戰亂、滬寧鐵路的開通,蘇州的地位急劇下降。辛亥革命後,廢蘇州府,改吳縣,長洲、元和兩縣並入吳縣。北洋政府時期,吳縣為蘇常道治所。1928年由吳縣城區析置蘇州市,1930年又裁入吳縣,至1949年5月,又由吳縣城郊析置,屬蘇南行政區。民國期間,蘇州經濟停滯不前,以消費城市為特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蘇州在曲折中發展,改革開放以來,經濟開始突飛猛進,文化教育再度發達,城市面貌也有了很大變化。
蘇州建城以來,迭遭兵火,數度興廢。越滅吳,楚滅越,城池幾毀。公元前514年吳都建城,公元前473年越軍大破吳師,吳國滅亡,城池被毀。南朝梁太清二年(548)侯景之亂,叛軍三進郡城,大肆燒掠,殺人無數,三吳地區千里絕煙,人跡罕見,白骨成聚,一片蕭條。唐末年藩鎮割據,楊行密、孫儒等數次佔領蘇州,大肆擄掠,並放火焚燒,城池又遭劫難。南宋建炎四年(1130)金兵南侵,劫奪官府民居,廩庫積聚,擄掠子女金帛,縱火延燒,煙焰二百里,凡五晝夜,蘇州成為廢墟。元至元十二年(1275),元軍南下江南,城池悉命夷堙,民雜居城堞之上,城池又遭破壞。元末張士誠據蘇,至正二十七年(1367),朱元璋部圍城十個月,日夜以炮轟擊,當張士城兵敗,又縱火齊雲樓,子城、大城俱毀。清順治二年(1645),清軍南下,總兵土國寶率兵從盤門進入,城南慘遭屠戮。清咸豐十年(1860)清軍與太平軍作戰,閶門內外頓成焦土,城內外寺觀名勝也遍遭摧殘。朝代興亡,兵災人禍,然而在城池屢遭毀滅之後,後人又都屢屢重建重修,遂使古城至今巍然屹立,可見蘇州堅忍不拔的城市精神。

H. 蘇州有多少年的歷史(具體的)

蘇州古時稱吳。蘇州城始建於公元前514年,已歷經2500多年的滄桑。古城基本保持著古代"水陸並行、河街相鄰"的雙棋盤格局、"三縱三橫一環"的河道水系和"小橋流水、粉牆黛瓦、古跡名園"的獨特風貌。歷史上,這里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是傳統文化發達、園林風景秀美的城市,被譽為"人間天堂"。

蘇州,位於江蘇省南部,大運河流貫境內,太湖在市郊以西,多湖盪河流,而西郊又多山丘,益增勝概。

春秋時吳王闔閭元年(前514年),命伍子胥築闔閭城,以為國都,是為蘇州建城之始。秦漢為會稽郡治所,因原為吳地,故名吳縣。秦末項梁、項籍在此起義反秦,蓋當時江南風俗頗尚武勇,與後世絕異。東漢永建四年(129年),分浙江以西(包括建德以下的浙江東岸地)為吳郡,以吳為治所。漢末孫策、孫權初據江東,亦以吳為駐地,後乃移治京(今鎮江),再移秣陵(今南京)。孫吳東晉南朝時,與吳興、會稽(一說為丹陽)合稱「三吳」,為東南富饒之區。梁末改吳郡為吳州。隋開皇九年(589年)滅陳,改吳州為蘇州,以城西南的姑蘇山得名。大業時仍為吳州,又改吳郡。唐武德四年(621年)改為蘇州。州(郡)名稱雖幾經變更,治所則均在吳。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696年),分吳縣置長洲縣,自此一城遂有兩縣。唐代後期,吳中人口增加,經濟文化都有明顯發展,名詩人白居易、韋應物、劉禹錫都擔任過蘇州刺史。

唐末蘇州曾遭嚴重兵禍。光啟二年(886年),牙將張雄襲踞吳城,次年被逐走。龍紀元年(889年),錢謬取蘇州。次年,即大順元年,楊行密取蘇州於錢氏,不久又為孫儒奪去。孫儒軍從河南流竄長江南北,到處焚殺,極富破壞性。大順二年,孫儒焚城而去,錢繆收復甦州。乾寧三年(896年),楊行密軍再奪蘇州。錢氏大舉反攻,於乾寧五年奪回蘇州。此十餘年間,吳城八次易手,遭禍甚酷。

後梁開平二年和三年(908—909年),淮南楊氏部將周本圍蘇州七個月而去。此後吳與吳越休戰,江南戰禍始歇。吳越自動納土於宋,事在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年),與周本圍城之役相去近七十年。在此期間,吳中承平,錢氏於太湖旁置「撩淺軍」,專事興水利、防水害,農業常獲豐收。錢謬之子元瓊在蘇州造金谷園,即環秀山莊前身。著名的虎丘山雲岩寺塔亦建於錢氏統治時的後周顯德元年(954年)。

宋政和三年(1113年),升蘇州為平江府,以吳、長洲二縣為治所。徽宗用朱勵興「花石綱」,蘇州頗受其害。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金完顏宗弼軍陷平江,擄掠焚城,是為五代初年以後蘇城所遭的唯一的一次兵禍,破壞極為嚴重。

南宋立國江南,將相士大夫多喜卜居吳中。名將韓世忠的住宅即舊為北宋詩人蘇舜欽所有的滄浪亭,韓氏夫婦身後亦埋骨於靈岩山麓。余如、范成大之與石湖,史正志之與石卷堂,均為著例。經濟亦在五代北宋的基礎上,續有發展。范成大著《吳郡志》,謂:「諺曰:天上天堂,地下蘇杭。又曰:蘇湖熟,天下足。」蓋南宋之時,蘇杭富庶實甲於天下。

元改平江府為平江路。元末,張士誠取平江,改稱隆平府,居此十一年。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軍破蘇州,攻圍近一年,戰禍亦復不輕。明初,太祖恨吳人附張氏,賦稅特重,並多次迫遷富民赴臨濠(鳳陽)。宣德年間,周忱、況鍾屢請減免,戶部均不肯執行。正統元年(1436年),方有所改。明以吳縣、長洲為蘇州府治所。清雍正二年(1724年),復分長洲縣設元和縣,自此一城遂有三縣。辛亥革命後,並三縣為一,只設吳縣。解放後為蘇州市。

宋元明清四代均倚江南漕糧為命脈,蘇州所供,冠於各地。文化尤稱發達,前後曾出進士二千四百人、狀元三十六人。自北宋范仲淹以來,名賢輩出,而尤盛於文藝。明代繪畫有吳門派,以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為代表。晚明清初評點小說蔚成風氣,評《三國演義》的毛宗崗為長洲人,評《水滸》的金聖嘆為吳縣人。

蘇州園林甲於天下。今之所存多為明清士大夫所建,即源遠流長如滄浪亭、環秀山莊等,亦經明清兩代增修,余若拙政園、留園、藝圃、怡園、西園等,均明清名園,為國家瑰寶。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1875626.html

閱讀全文

與蘇州的歷史文化多少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3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09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5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7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4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1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8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2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2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0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7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