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為啥歐洲很多歷史都是由阿拉伯人記載的呢
阿拉伯人記載歐洲歷史主要是在羅馬帝國崩潰時期,歐洲蠻族混戰,到處破壞文明,使歐洲文明出現很長真空期,那時歐洲文明遭遇空前浩劫,文明大多被破壞,阿拉伯人經常和歐洲蠻族做生意,經常以日記形式記錄了不少事情,他們的日記中記載最出名的就是關於維京人的!
B. 古代歐洲沒有紙,為什麼歷史記錄得比中國都詳細
在紙傳播到西方之前,西方人使用莎草紙和羊皮卷。莎草紙誕生於古埃及,流傳於古希臘等國的莎草紙。使用比中國得竹簡方便很多。
其實莎草紙並不是「紙」,而是將紙莎草的莖切成薄片浸泡後,再平攤捶打後形成的薄片。與中國人的造紙術,完全是兩回事。這種莎草紙可以在乾燥環境下保存,主要出口到歐洲。
歐洲是因為有了好用的羊皮卷和莎草紙,比我國的竹簡好用很多,所以才會在記錄歷史時,會比中國記錄的還詳細許多,人們更願意記錄,是因為書寫比較的方便,比在竹子上刻字方便許多。
C. 西方歷史是怎麼記錄的
古埃及的紙莎草書莎草紙是為古埃及人廣泛採用的書寫介質,它用當時盛產於尼羅河三角洲的紙莎草的莖製成。大約在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人就開始使用莎草紙,並將這種特產出口到古希臘等古代地中海文明的地區,甚至遙遠的歐洲內陸和西亞地區。
歷史:
莎草紙一直使用到8世紀左右,後來由於造紙術的傳播而退出歷史舞台。在埃及,莎草紙一直使用到9世紀才被從阿拉伯傳入的廉價紙張代替。在此之前,羊皮紙和牛皮紙已經在很多領域代替了莎草紙,因為它們在潮濕的環境下更耐用,而且它們在任何地方都能生產。在歐洲,教會直到11世紀左右依然在正式文件中使用莎草紙。現在留存下來最近的具有確切年代的莎草紙實物文件是一份1057年的教皇敕令和一卷書寫於1087年的阿拉伯文獻。拜占庭帝國直到12世紀依然在使用莎草紙,但是沒能留下實物。
莎草紙消亡以後,製作莎草紙的技術也缺乏記載而失傳。後來跟隨拿破崙遠征埃及的法國學者雖然收集到古埃及莎草紙的實物,但也沒能復原其製造方法。直到1962年,埃及工程師哈桑拉賈(Hassan Ragab)利用1872年從法國引種回埃及的紙莎草,重新發明了製作莎草紙的技術。
製作與使用:
古代的莎草紙以下是哈桑拉賈重新發明的莎草紙製法。
生產莎草紙的原料是紙莎草的莖。先將莎草莖的硬質綠色外皮削去,把淺色的內莖切成40厘米左右的長條,再切成一片片薄片。切下的薄片要在水中浸泡至少6天,以除去所含的糖分。之後,將這些長條並排放成一層,然後在上面覆上另一層,兩層薄片要互相垂直。將這些薄片平攤在兩層亞麻布中間趁濕用木槌捶打,將兩層薄片壓成一片並擠去水分,再用石頭等重物壓(現在一般用機器壓制),乾燥後用浮石磨光就得到莎草紙的成品。由於只使用紙的一面,在書寫的一面要進行施膠處理,使墨水在書寫時不會滲開。
古埃及人最初是將紙捲成卷軸使用的,後來為了方便,就裁為一張張的以便製成抄本,這樣,書本就出現了。現在莎草紙偶爾還用於繪畫,但水質的顏料會使紙張變形。
D. 古代西方用什麼記載歷史
在人類歷史上,隨著人們交往的發展,僅用口耳相傳的簡單有聲語言已不能適應思想交流和行動上的需要。有一些重要的事情需要記錄下來,迫切需要一種記事的工具和方法。在文字發明之前,曾先後有過結繩為約、堆石記事和刻木為契的傳說。文字是記錄語言的符號體系,是語言最重要的輔助工具,文字的出現突破了有聲語言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局限性。文字的發展大約經歷了實物文字——圖畫文字——象形文字——書寫文字和拼音文字等幾個發展階段。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有:蘇美爾文、埃及文、印度梵文、埃蘭文和中國漢文等。文字來源於圖畫,最初的文字是可以讀出來的圖畫。後來,又由圖畫文字逐漸變成書寫文字。書寫的文字,不需要逼真的描繪,只要把特點寫出來,大致不錯,使人能認識就夠了。早期的文字是書契,書是由圖畫來的,契是由記號來的。文字是文明發展的重要條件之一,有了文字,人類知識才能記錄下來,得以在空間和時間上廣為傳播。當蘇美爾人在兩河流域建立起奴隸制城邦時,他們就發明了文字。開始是一種象形文字,後來為書寫方便而演變成了楔形文字,楔形文字在兩河流域使用了幾千年之久。在文字的書寫方式上,他們以濕軟的泥板為文字載體,用一根小木棒或蘆葦桿在上面斜壓上一些筆劃組成文字。因為這些筆劃都呈楔形,故稱楔形文字。把泥板曬干或烘乾之後,即可長期保存。據說,當時官府和寺廟里都藏有很多這樣的泥板書。至今還保存有大約3萬塊。現代學者已能認讀泥板書上的楔形文字。
古埃及人早期也是用象形文字,後來,他們又發明了拼音文字,對西方文字的發展產生過很大的影響。居住在地中海東岸的腓尼基(約在現在的黎巴嫩和敘利亞沿地中海一帶)人,以海上貿易和殖民著稱。大約在公元前13世紀,他們主要依據由古埃及演變出來的北閃光特字母制定了歷史上第一批由22個輔音字母(無母音)組成的字母文字,被稱為腓尼基字母。後來腓尼基字母文字傳入古希臘就產生了希臘字母。以後又從希臘字母櫱生出拉丁字母和斯拉夫字母,成為歐洲各種文字字母的共同來源。在文字的書寫方式上古埃及人發明了草紙書。在尼羅河三角洲地帶,盛產一種形似蘆葦的植物——紙草,人們把紙草切成長度合適的小段,將其剖開壓平,拼排整齊,連接結片,曬干以後即成為一種草紙。他們用蘆葦桿之類的東西作筆,蘸上油菜汁和黑煙未調制而成的墨,即可以在草紙上書寫文字。英國大英博物館內至今還保存著古埃及抄寫家阿摩斯(約公元前1650年左右)在草紙上抄寫的數學論文:《揭露事物一切奧秘之指南》。這此草紙書上的文字現代學者已能譯讀。以上這些保留下來的為數不多的泥板書和草紙書為我們提供了許多極為寶貴的古代信息,對研究人類文明的發展史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
1900年,英國考古學家亞瑟·約翰·伊文思在克里特島克諾索斯古代宮殿廢墟上,發現一些泥版殘片,上面顯然刻著一些文字。
最古老的泥版殘片的文字,約刻於公元前2000—1650年間。較為近代的泥版殘片的文字,約刻於公元前1750—1450年間.當然也有刻在石頭上的文字。
古希臘使用的書寫工具是用一種硬皮植物Phragmytis communis造成的。這種筆尖堅硬,用途廣泛。這種新筆具有與鐵和木製尖筆一樣的硬度,便於在蠟板上寫字,所以廣被採用。又叫:蘆葦筆
公元前2世紀,莎草紙在地中海國家中一直是流行的書寫紙。這一時期,除了希臘和小亞細亞的諸國外,羅馬帝國對莎草紙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導致了莎草紙的短缺和價格上漲。波利尼長老告訴我們大約在公元前197-156年,埃及的托勒密(Ptolemy)王朝為了阻止其敵對者小亞細亞的白加孟(Pergamon)的尤米尼斯二世(Eumenesll)建立世界第一大圖書館,便切斷廠了其莎草紙的供應。羊皮紙「parchment」一詞即源於白加孟,是一種由皮革製造的、書寫面光滑、莎草紙的替代品。事實上,皮革用於書寫的歷史早在公元前2500年就開始了,白加孟人再改進了加工程序,造成光滑、潔白、可雙面書寫的皮革紙。
從中世紀到公元19世紀,羽毛筆作為書寫工具記錄廠歐洲文明進程的每一階段。 (以動物的羽毛做成的筆)
中國人紙的製造和使用漸漸隨著絲綢之路的商貿活動向西北傳播開去。公元793年在波斯的巴格達建成了一座造紙廠。在隨後的一百年裡紙迅速傳遍整個歐洲。人們在15世紀就開始研究金屬筆(鋼筆),直到1800,鋼筆才得到大批量的生產。
E. 歐洲歷史的簡介
早在公元前4000年-前2500年歐洲就出現了巨石文化,現在還留有歐洲巨石建築遺跡。公元前2000年左右,古希臘人的祖先就定居在愛琴海的克里特島,它也成為了古希臘文明的發源地。繼希臘後,古羅馬帝國建立,成為了一個統治半個歐洲的大帝國,義大利半島是當時歐洲政治和經濟的中心地區,與中國文明互相輝映。3世紀後,羅馬帝國逐漸衰弱,北歐的日耳曼人及東歐的斯拉夫人相繼興起,直至476年滅了羅馬帝國,西歐進入中世紀,但帝國的東半部(東羅馬帝國)則持續發展至1453年被土耳其人所滅。中世紀時期,許多王國相繼而立,實行封建采邑制,戰爭不斷。查理曼大帝(公元732-814年),法拉克國王,是羅馬帝國的奠基人。公元962年,德意志國王、薩克森王朝的奧托一世在羅馬由教皇約翰十二世加冕稱帝(962~973在位)成為羅馬的監護人和羅馬天主教世界的最高統治者。從1157年起,帝國被稱為神聖羅馬帝國(Holy Roman Empire),帝國極盛時期的韁域包括近代的德意志、奧地利、義大利北部和中部、捷克、斯洛伐克、法國東部、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瑞士,但到後期,它只剩下一個名號。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等許多國家的雛型都是在這一時期形成建立起來的。天主教教會握有極大力量,所有知識傳承都在修道院中進行,宗教迫害和十字軍東征給歐洲,尤其中東歐人民帶來了很大的災難,這一時期被啟蒙時代的學者稱為黑暗時代。源起於中國北方阿爾泰山巴里坤,被中原皇朝擊敗的漢藏語系阿爾泰人匈奴、突厥則在此時期進入歐洲,代表東亞人稱雄於世界的歐亞貿易交接地區-古代陸上絲綢之路之要沖!
從15世紀開始,在南歐和西歐的一些國家中,特別是西班牙、葡萄牙、和英國,資本主義開始萌芽,通過地理大發現和對海外的冒險,足跡遍及了非洲、美洲和亞洲,荷蘭也在隨後的貿易中雄霸一時。由於西班牙、葡萄牙對資本的原始積累過盛,也由於缺乏進一步發展,反而使英國先一步獲得了更好的機會得到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在伊麗莎白時期,英國戰勝了西班牙的海軍。同一時期歐洲開始發生文化的大量精進,被稱為文藝復興,這也引發了宗教革命,許多國家脫離天主教教會的管轄而改奉新教,政教合一的各國常因教派不同而引發政爭,甚至有許多的宗教戰爭。在西歐的政教紛擾之際,東方信奉東正教的俄羅斯則在彼得大帝及隨後的幾位沙皇領導下逐漸強盛。
17世紀末,英國政治上發生了光榮革命,18世紀英國開始了工業革命,隨即影響了歐洲大陸,也促進了民族國家的興起,北美十三州從英國殖民地的地位獨立建國,歐陸上的法國則發生法國大革命及拿破崙稱帝;德國、義大利則在19世紀完成統一,隨著科技的進步、對外界的不斷探索及進化論的提出,歐洲成為帝國主義的搖籃,撂奪全世界的資源。
20世紀初,帝國主義的極度擴張終於導致歐洲變為戰爭策源地,發生兩次世界大戰,使歐洲遭受了很大的創傷。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是歐洲各國間的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除了中國、日本與美國之外,歐洲還是主要的戰場。其間,出現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二戰後,在蘇聯的影響下,又出現了一批社會主義國家。從1950年代開始,出現了以美國為首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員國及以蘇聯為首的華沙條約締約國兩個集團對峙的局面。歐洲被劃分為兩個主要的政治經濟陣營:東歐的共產主義和西歐的資本主義,直到1990年左右,隨著蘇聯解體,冷戰結束,歐洲的政治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
F. 歐洲古代史的劃分
1、古希臘時期
歐洲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00年開始的古希臘,直到公元前750年左右,也就是我國的西周時期,古希臘文明開始出現,眾多的城邦涌現於古希臘世界,古希臘文明便是城邦文明。公元前336年,在兩年的時間內,亞歷山大一統底比斯、雅典和斯巴達,整個希臘成為馬其頓的一部分。
2、古羅馬時期
古羅馬文明直到公元前5世紀才開始繁榮起來,這時候相當於中國的春秋末期和戰國初期。公元前27年,元老院授予屋大維「奧古斯都」稱號,建立元首制,羅馬進入帝國時代。
3、拜占庭帝國
公元395年,狄奧多西一世將羅馬帝國分給兩個兒子,從此羅馬帝國一分為二,實行永久分治。西羅馬帝國在公元476年滅亡,歐洲古代史正式結束。
(6)古代歐洲歷史是怎麼記載的擴展閱讀:
公元前800年左右,此時的歐洲還沒有羅馬這個概念,唯一的文明就是巴爾干半島的古希臘。此時的中國處於春秋戰國時期,而歐洲大陸則一片蠻荒,只有古希臘處於文明時期。
當時間到了公元前後,亞平寧半島的羅馬崛起,古希臘和歐洲各地一樣,都變成了古羅馬帝國的一部分,羅馬帝國基本上全部接收了古希臘的文化。
與漢王朝需要面對匈奴相似,羅馬也需要面對北方日耳曼人的進攻,漢帝國將匈奴打成了兩部分,南匈奴內附,北匈奴西遁,西遁的北匈奴逃至歐洲,與日耳曼人一起滅掉了羅馬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