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文水有多少年的歷史

文水有多少年的歷史

發布時間:2022-02-16 07:50:54

1. 文水都有那些歷史名人啊

劉胡蘭,武則天.這是最出名的拉.

2. 文氷縣歷史

以下摘自網路,僅供參考:

據從文水縣上賢、西峪口出土的石器及穴居房屋等考證,遠在新石器時代,文水縣就有人類定居。

文水為古冀並之域,在唐虞時為冀州轄地;堯為唐候時都平陶(文水縣平陶村)。後為並州轄地。

春秋時為晉國祁氏之田。

魯昭公二十八年(前514年),晉滅祁,為平陵大夫邑,晉司馬烏為平陵大夫。

戰國周安王二十六年(前376年),屬趙為大陵邑(大陵即大陸),邑治在文水縣武陵村北的大陵庄(原名大陵屯)。

秦朝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1年),始名大陵縣,屬太原郡。

新朝王莽-建國元年(9年),改大陵為大寧縣,屬太原郡。

東漢建武元年(25年),復名大陵縣。

三國、晉、南北朝一直稱大陵縣。

北魏真君九年(448年),移壽陽民於大陵縣,置受陽縣(亦名西壽陽),縣治在文水縣舊城庄。

隋開皇九年(589年),稱受陽縣,屬太原郡。隋開皇十年(590年),始名文水縣。文水舊縣志載:文水之名由來,蓋因縣境文峪河(舊稱文谷水、文水)水波多紋,故以文水名之。

唐武德三年(620年),隸汾州,武德六年(623年)屬並州,武德七年(624年)又屬汾州。唐貞觀元年(627年),屬太原郡。唐天授元年(690年),武則天稱帝,改唐為周,因文水縣是其故里,改文水縣為武興縣。唐神龍元年(704年),中宗復位,恢復原名文水縣。

五代、十國、宋,稱文水縣。宋元符年間(1098年至1100年),因避水患,文水古城遷於章多里之南,仍屬太原郡。

金、元,屬太原路,稱文水縣。

明、清、民國初,屬太原府。明朝時,文水縣編戶79坊都;清朝時,文水縣並為70坊都。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晉西事變後,文水縣成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地區,屬晉西區第八專員公署。

1949後,新設汾陽專區,文水縣歸汾陽專區。

1951年3月至1954年5月,文水縣屬榆次專區。

1954年至1958年,文水縣屬晉中專區。

1958年11月,汾陽、文水、交城三縣合並為汾陽縣,文水縣改稱文水鎮,設汾陽縣文水鎮辦事處。

1959年9月,汾陽、文水、交城三縣分置,恢復文水縣建置,屬晉中行政專員公署。

1971年5月1日,呂梁地區革委會(後改稱呂梁地區行政公署)成立,文水縣屬之。

2004年3月,呂梁市成立,文水縣屬之。

3. 文水縣的來歷

因境內有文峪河水而得名。
春秋屬晉,稱平陵縣,戰國為大陵。西漢設大陵縣,別置平陶縣,北魏廢大陵縣置受陽縣,平陶縣徙往今平遙,隋開皇十年改受陽為文水縣,唐天授元年(690年)因文水是武則天故里,改名武興縣,神龍元年(705年)改稱文水縣。1958年並入汾陽縣,1959年復置縣。
2000年,文水縣轄7鎮11鄉:城關鎮、南安鎮、開柵鎮、南庄鎮、劉胡蘭鎮、下曲鎮、孝義鎮、溝口鄉、宜兒鄉、南武鄉、西城鄉、南白鄉、上曲鄉、南齊鄉、北張鄉、西槽頭鄉、馬西鄉、蒼兒會鄉。總人口401641人,各鄉鎮人口: 城關鎮 64800 開柵鎮 31213 南庄鎮 21455 南安鎮 17531 劉胡蘭鎮 31201 下曲鎮 26829 孝義鎮 27914 溝口鄉 2289 宜兒鄉 27893 南武鄉 22372 西城鄉 25725 南白鄉 16903 上曲鄉 13027 南齊鄉 14265 北張鄉 26791 馬西鄉 12435 西槽頭鄉 15323 蒼兒會鄉 3675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2000年12月至2001年4月,文水縣基本完成撤並鄉鎮工作。經山西省人民政府2001年1月12日晉政函(2001)16號函《關於文水縣調整鄉鎮行政區劃的批復》批准,文水縣鄉鎮調整情況如下:一、將溝口鄉和宜兒鄉並入城關鎮,設立鳳城鎮。以原溝口鄉、宜兒鄉及城關鎮的行政區域為鳳城鎮的行政區域,鎮人民政府駐城內大陵街118號原城關鎮辦公樓內。二、將蒼兒會鄉並入開柵鎮,設立新的開柵鎮。以原蒼兒會鄉和開柵鎮的行政區域為新的行政區域,鎮人民政府駐開柵村。三、將上曲鄉並入劉胡蘭鎮,設立新的劉胡蘭鎮,以原上曲鄉和劉胡蘭鎮的行政區域為新的劉胡蘭鎮的行政區域,鎮人民政府駐劉胡蘭村。四、將南白鄉並入南安鎮,設立新的南安鎮,以源南白鄉和南安鎮的行政區域為新的南安鎮的行政區域,鎮人民政府駐南安村。五、將南齊鄉並入下曲鎮,設立新的下曲鎮,以原南齊鄉和下曲鎮的行政區域為新的下曲鎮的行政區域,鎮人民政府駐下曲村。六、原南庄鎮、孝義鎮、西城鄉、南武鄉、北張鄉、馬西鄉、西槽頭鄉建制保持不變。
2001年,文水縣轄7鎮、5鄉:城關鎮、南安鎮、開柵鎮、南庄鎮、劉胡蘭鎮、下曲鎮、孝義鎮、南武鄉、西城鄉、北張鄉、西槽頭鄉、馬西鄉。

4. 文水的歷史名人

狄青,劉胡蘭,武則天。

劉胡蘭,原名劉富蘭,1932年10月8日出生於山西省文水縣雲周西村的一個中農家庭。母親早亡,父親劉景謙續娶胡文秀為妻。胡文秀將劉富蘭名中的「富」字改為自己的姓氏「胡」,從此更名劉胡蘭。繼母積極投身於婦救會工作,並非常支持劉胡蘭參加革命。
劉胡蘭8歲上村小學,10歲起參加兒童團。1945年10月,劉胡蘭參加了中共文水縣委舉辦的「婦女幹部訓練班」。學習了一個多月,回村後她擔任了村婦女救國會秘書。1946年5月,劉胡蘭調任第五區「抗聯」婦女幹事;6月,劉胡蘭被吸收為中共預備黨員,並被調回雲周西村領導當地的土改運動。
1946年秋,國民黨軍大舉進攻解放區,文水縣委決定留少數武工隊堅持斗爭,大批幹部轉移上山。當時,劉胡蘭也接到轉移通知,但她主動要求留下來堅持斗爭。這位年僅14歲的女共產黨員,在已成為敵區的家鄉往來奔走,秘密發動群眾,配合武工隊打擊敵人。
雲周西村的反動村長石佩懷,為閻錫山軍派糧派款、遞送情報,成為當地一害。1946年12月的一天,劉胡蘭配合武工隊員將其處死。閻錫山匪軍惱羞成怒,決定實施報復行動。1947年1月12日,閻軍突然襲擊雲周西村,劉胡蘭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她鎮靜地把奶奶給的銀戒指、八路軍連長送的手絹和作為入黨信物的萬金油盒——三件寶貴的紀念品交給繼母後,被氣勢洶洶的敵人帶走。劉胡蘭在威逼利誘面前不為所動,被帶到鍘刀前眼見匪軍連鍘了幾個人,怒問一聲:「我咋個死法?」匪軍喝叫「一個樣」後,她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劉胡蘭犧牲時,尚未滿15周歲。

5. 山西文水縣過去什麼樣

歷史沿革

因境內有文峪河水而得名。
春秋屬晉,稱平陵縣,戰國為大陵。西漢設大陵縣,別置平陶縣,北魏廢大陵縣置受陽縣,平陶縣徙往今平遙,隋開皇十年改受陽為文水縣,唐天授元年(690年)因文水是武則天故里,改名武興縣,神龍元年(705年)改稱文水縣。1958年並入汾陽縣,1959年復置縣。

?年,文水縣轄7鎮11鄉:城關鎮 南安鎮 開柵鎮 南庄鎮 劉胡蘭鎮 下曲鎮 孝義鎮 溝口鄉 宜兒鄉 南武鄉 西城鄉 南白鄉 上曲鄉 南齊鄉 北張鄉 西槽頭鄉 馬西鄉 蒼兒會鄉

2000年,文水縣總人口401641人,各鄉鎮人口: 城關鎮 64800 開柵鎮 31213 南庄鎮 21455 南安鎮 17531 劉胡蘭鎮 31201 下曲鎮 26829 孝義鎮 27914 溝口鄉 2289 宜兒鄉 27893 南武鄉 22372 西城鄉 25725 南白鄉 16903 上曲鄉 13027 南齊鄉 14265 北張鄉 26791 馬西鄉 12435 西槽頭鄉 15323 蒼兒會鄉 3675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2000年12月至2001年4月,文水縣基本完成撤並鄉鎮工作。經山西省人民政府2001年1月12日晉政函(2001)16號函《關於文水縣調整鄉鎮行政區劃的批復》批准,文水縣鄉鎮調整情況如下:一、將溝口鄉和宜兒鄉並入城關鎮,設立鳳城鎮。以原溝口鄉、宜兒鄉及城關鎮的行政區域為鳳城鎮的行政區域,鎮人民政府駐城內大陵街118號原城關鎮辦公樓內。二、將蒼兒會鄉並入開柵鎮,設立新的開柵鎮。以原蒼兒會鄉和開柵鎮的行政區域為新的行政區域,鎮人民政府駐開柵村。三、將上曲鄉並入劉胡蘭鎮,設立新的劉胡蘭鎮,以原上曲鄉和劉胡蘭鎮的行政區域為新的劉胡蘭鎮的行政區域,鎮人民政府駐劉胡蘭村。四、將南白鄉並入南安鎮,設立新的南安鎮,以源南白鄉和南安鎮的行政區域為新的南安鎮的行政區域,鎮人民政府駐南安村。五、將南齊鄉並入下曲鎮,設立新的下曲鎮,以原南齊鄉和下曲鎮的行政區域為新的下曲鎮的行政區域,鎮人民政府駐下曲村。六、原南庄鎮、孝義鎮、西城鄉、南武鄉、北張鄉、馬西鄉、西槽頭鄉建制保持
概況

【位置面積】
文水縣位於太原盆地西緣,呂梁山脈東麓,東靠汾河,與祁縣、平遙相望,西依呂梁山,與離石交界,北與交城、清塗相鄰,南與汾陽接壤。東經112°03′,北緯37°27′。總面積1064平方千米。
【人口民族】
總人口41萬人(2002年)。
【地形氣候】

【駐地郵編】
縣人民政府駐鳳城鎮。郵編:032100。行政區劃代碼:141121。區號:0358。拼音:Wenshui Xian。
要是還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直接去文水網站看看:
http://www.xzqh.org/quhua/14sx/1121ws.htm
http://www.wensui.com/
http://www.wshtrade.com/
http://www.xhcoke.com/

6. 文水在線的發展歷程

到2000年底,文水企業名錄、文水產品錄、文水旅遊景點錄等已初具規模,成為文水在線的主打欄目,也多少為文水企業走出文水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期間,2003年,文水在線加入了外接論壇,並實現了網頁嵌入。使文水在線具有了交互功能。2004年,網站購買了動態空間,有了自己的論壇,提升了人氣。
2007年,文水在線通過自主創新,在LEADBBS論壇源碼的基礎上,開發出了基於論壇的博客程序,並得到了廣大網民的認可,到2011年2月11日,日誌總數達到2672篇,成為文水網民業余寫作的平台。
2009年,文水在線跟蹤時代潮流,自主開發出了微博程序,並很快投入運行,成為文水網民記錄日記的一個本土化工具,截止2011年2月11日,微博消息:123篇。
此外,文水在線作為LEADBBS論壇程序的二次開發應用實例,也承擔了研發解決論壇程序問題,發展論壇程序功能的任務,開辟有三個討論論壇程序問題的欄目,並得到了廣大LEADBBS程序愛好者的好評。

7. 文水鈲子的歷史淵源

文水鈲子流傳於山西省中部文水及其周邊地區,是一種古老而獨特的民間音樂藝術,因表演中使用一種當地人俗稱「鈲子」的特製打擊樂器銅質小鈸而得名,又因起源於山西文水縣鳳城鎮岳村,當地民眾習慣上稱之為「岳村鈲子」。
口述材料顯示,岳村鈲子原作為當地祈雨儀式音樂流傳。由於祈雨儀式在當地民眾生產、生活中的獨特地位,「鈲子」音樂一方面隨著祈雨文化代代傳承,並被當地百姓作為祭祀音樂,而保持其作為儀式音樂的庄嚴性;另一方面逐漸與民眾的生活習俗結合,成為迎神賽社和日常迎賓的儀仗音樂。
文水鈲子是先民與大自然、與命運抗爭的獨特表現形式,是根植於黃土地上的一種特有文化,因惡劣的自然生存環境和氣候條件,生活時常處於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的悲慘境地。愚昧、無知使他們將豐收的一線希望寄託於冥冥的神靈,祭神祈雨自然而然地成為先祖們祈盼美好生活、追求國泰民安的一種活動。在古代祭祀活動中,除供奉祭品外,還要敬獻樂舞,以愉悅神靈。岳村鈲子是祈雨儀式中最重要的部分。文水有一座麻衣仙姑廟,供奉著一位神女——任靈巧。傳說靈巧乃龍女轉世,投生於桑村一任姓農家,因不堪忍受繼母虐待和反抗父母包辦婚姻,逃婚出走,由麻子地里騎一麻桿騰空而去,飛至汾陽石室山黃蘆嶺靈泉洞修煉成仙,世稱「麻衣仙姑」。成仙後的仙姑廣施甘霖造福百姓,文水人便想請仙姑回鄉。請仙姑回鄉需選拔18村民間藝術精品組成迎神隊伍。據公元1771年(清乾隆三十六年)《汾州府志》及廟中碑文記載,仙姑生於627年(唐貞觀元年)農歷七月二十六,每逢仙姑壽辰或遇旱災,文水人便「齋潔易服」,集18村的民間藝術精品,前往靈泉洞「求聖水,肩聖像而來」。每次盛典,因岳村鈲子是當地祭祀祈雨文化的主要載體,因此古老的祭祀祈雨文化與民間迎祀麻衣仙姑的活動巧妙地融為一體。據清末《文水縣志》記載,1545年(明嘉靖二十四年)4至8月文水境內遭受到了百年不遇的大旱,莊稼乾枯、土地荒蕪,久旱盼雨的文水人,為了擺脫這種狀況,於農歷的七月二十六麻衣仙姑壽辰之日,於全縣18個村組織了規模大、規格高的祭祀祈雨儀式,祭祀祈雨由縣令親自主持。當時迎祀麻衣仙姑的儀式空前隆重,文水鈲子作為傳統的祭祀祈雨的儀仗隊伍,所經之地的百姓熱情禮待,搶盡了風頭。仙姑廣施甘霖,造福桑梓,家鄉百姓為其築廟塑像,世代供奉。

8. 文水古代

文水縣城歷史上曾兩次遷移,最初在大陵城,後遷至現舊城庄處,史稱「文水古城」。 文水古城在今城東5。5公里之舊城庄,建於北魏時期。《後魏風土記》曰:「太平真君九年(448),遷山戎外出,徙壽陽民三千戶於大陵城南十里,置受陽縣」,移縣治於此城。《讀史方輿紀要》記載,「城甚寬大,約三十里,百姓於城中種水田。」宋元豐七年(1804)汾文二水漲溢,毀於水患,基址不存。現在在舊城庄是一個人口不足千人的小村,文峪河從不遠處流過,雨天仍然是比較泥濘的小村,已經完全見不到當年的輝煌。

春秋時為晉國祁氏之田,公元前514年(魯昭公二十八年),晉滅祁,為平陵大夫邑,(晉平陵大夫世襲之地)。 前376年(戰國周安王二十六年),韓、魏、趙共廢來靖公,三分其地,屬趙為大陵邑,邑治在該縣西北二十五里武陵村之北大陵庄(原名大陵屯)。《史記》載:前344年趙肅候游大陵,即此地,其後310年趙武靈王亦游之。大陵庄在公元1621年(明天啟年間),即劃歸交城縣。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五年)滅趙並六國,郡縣天下,始名為大陵縣,屬太原郡。前221年至8年(西漢初始元年)的229年中,一直為大陵縣。
前202年~9年(西漢)時,於大陵縣境南部別置平陶縣,包括後來的平遙縣西北境。縣治在文水縣平陶村。
公元9年,王莽稱帝,改漢為新,改大陵為大寧縣,屬太原郡,從公元9年(新莽建國元年)至24年(更始二年),歷時16年間,為大寧縣。
公元25年東漢立,從25年(建武元年)又復名為大陵縣。在東漢,三國時屬太原郡,西晉屬太原國。從東漢,三國、晉到南北朝、公元447年(北魏真君八年)422年間,一直稱為大陵縣。
北魏省大陵,公元448年(真君九年)移壽陽民於大陵縣,置受陽縣(亦名西壽陽)縣治在文水縣城東十里之舊城庄。從北魏至589年(隋開皇九年),歷經141年,名受陽縣,屬太原郡。
590年(隋開皇十年)始名為文水縣。文水之名由來,蓋因縣境文峪河自管涔龍門而下,至於峪口,其水波多紋,故以文水名之。
620年(唐武德三年)隸汾州,六年屬並州,七年又屬汾州。公元627年(貞觀元年)又屬太原郡,至公元689年(永昌元年)歷時99年名為文水縣。
690年(天授元年)武則天稱帝,改唐為周,因文水縣是其故里,改文水縣為武興縣,至公元七704年(長安四年)歷時15年,名武興縣。
704年(唐神龍元年)中宗復位,又恢復原名文水縣。後經五代、十國、宋、沒稱未變。
1098年到1100年(宋元符年間),文水古城,因避水患,將城遷於章多里之南,即後來的文水城,仍屬太原郡。 金、元時,仍名文水縣屬太原路。明、清至民國初,屬太原府。
1939年晉西事變後,文水縣完全成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地區,屬晉西區第八專員公署。
1949後,新設汾陽專區,歸汾陽專區。1951年3月至1854年5月屬榆次專區。
1954年5月至1958年屬晉中專區。1958年11月,汾陽、文水、交城三縣合並為汾陽縣,改稱文水鎮,設汾陽縣文水鎮辦事處。1959年9月,三縣分置,恢復文水縣建置,屬晉中行政專員公署。
1971年5月1日,呂梁地區革委會(後改稱呂梁地區行政公署)成立,文水縣屬之管轄。2004年3月,呂梁市成立,文水屬之。

9. 文水縣有什麼歷史背景

據從文水縣上賢、西峪口出土的石器及穴居房屋等考證,遠在新石器時代,文水縣就有人類定居。
文水為古冀並之域,在唐虞時為冀州轄地;堯為唐候時都平陶(文水縣平陶村)。後為並州轄地。
春秋時為晉國祁氏之田。
魯昭公二十八年(前514年),晉滅祁,為平陵大夫邑,晉司馬烏為平陵大夫。
戰國周安王二十六年(前376年),屬趙為大陵邑(大陵即大陸),邑治在文水縣武陵村北的大陵庄(原名大陵屯)。
秦朝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1年),始名大陵縣,屬太原郡。
唐初文水交城地圖
唐初文水交城地圖
新朝王莽-建國元年(9年),改大陵為大寧縣,屬太原郡。
東漢建武元年(25年),復名大陵縣。
三國、晉、南北朝一直稱大陵縣。
北魏真君九年(448年),移壽陽民於大陵縣,置受陽縣(亦名西壽陽),縣治在文水縣舊城庄。
隋開皇九年(589年),稱受陽縣,屬太原郡。隋開皇十年(590年),始名文水縣。文水舊縣志載:文水之名由來,蓋因縣境文峪河(舊稱文谷水、文水)水波多紋,故以文水名之。
唐武德三年(620年),隸汾州,武德六年(623年)屬並州,武德七年(624年)又屬汾州。唐貞觀元年(627年),屬太原郡。唐天授元年(690年),武則天稱帝,改唐為周,因文水縣是其故里,改文水縣為武興縣。唐神龍元年(704年),中宗復位,恢復原名文水縣。
五代、十國、宋,稱文水縣。宋元符年間(1098年至1100年),因避水患,文水古城遷於章多里之南,仍屬太原郡。
文水政務大廳
文水政務大廳
金、元,屬太原路,稱文水縣。
明、清、民國初,屬太原府。明朝時,文水縣編戶79坊都;清朝時,文水縣並為70坊都。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晉西事變後,文水縣成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地區,屬晉西區第八專員公署。

10. 文水的歷史有多久

文水縣歷史悠久,據從該縣上賢、西峪口出土的石器及穴居房屋等考證,遠在新石器時代,先民就在這里定居。

閱讀全文

與文水有多少年的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3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09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5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7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4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1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8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2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2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0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7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