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高中歷史主觀題萬能答題術語 怎麼答題好
歷史原因類:(1)原因廣度:原因=主觀(內因)+客觀(外因)(政治+經濟+思想)(2)原因深度:→直接→主要→根本根本原因:從歷史發展趨勢、生產力發展、和主觀需要等方面考慮。主觀原因:一般從領導某事件的階級、階層的主管目的、動機、決策或政策、方針等進行思考;客觀原因:一般從自然或社會環境、經濟狀況、政治現狀等方面進行思考。
1、歷史背景類=(國內+國際)(經濟+政治+文化+??)(1)經濟背景=生產力+生產關系+經濟結構+經濟格局+??(2)政治背景=政局+制度+體制+政策+階級+民族+外交+軍事+??(3)文化背景=思想+科技+教育+??歷史條件:與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側重於有利因素
2、歷史特點類從背景、時間、目的、過程、內容、措施、程度、范圍、性質、影響等方面考慮;
3、根本原因類:經濟現象:從生產力發展水平、生產關系(上層建築)的反作用考慮政治現象:從經濟方面考慮;思想文化: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從經濟方面考慮;
4、目的、動機:→直接→主要→根本(1)直接動機:解決當前面臨的種種危機或問題(2)主要目的:實現某一方面目標,求得穩定和發展等(3)根本目的:建立或鞏固統治,維護統治階級利益(根本利益)
5、比較類:首先要明確比較對象(是相同、是不同、還是異同),從背景、目的、內容、結果、特點、方式、性質、影響等方面考慮;組織共同點的答案時,首先要寫出比較點的提示語,例如:「特點:」,「方式:」,然後行文上為」都-----「;組織不同點的答案時,首先寫出比較點的提示語,然後行文上為」a.---b---c---」
一看:審題是關鍵
審題不可吝嗇,要想得高分而不是答非所問就必須在審題上下功夫。設問中的每個詞都是有用的。 題干解讀: 解題依據、答題要求、限定詞、求答項、 分值 、答案在哪裡、 怎麼答、 答題范圍、 答什麼、 答多少
(1)根據材料一、二並結合所學知識(解題依據),分別指出(答題要求)張謇和亨利·福特創辦實業(限定詞)的特點(求答項)。(8分)
答案在哪裡?在材料一、二和所學知識;
怎麼答?就是用簡明扼要的話把問題「分別」 解釋明白;
答題范圍?張謇和亨利·福特創辦實業的活動。不是他們的成長經歷、也不是他們的政治活動。
答什麼?創辦實業的特點,不是其他內容。
答多少?8分,至少4個要點,若材料找不到四個要點怎麼辦?肯定是所學知識上去找。這也是考試區分度的保證,看你能不能找到所學知識。
二找:怎麼從材料中找到有效的解題信息
(1)讀材料要讀導入語、正文、材料出處。讀正文,要關注標點符號:句號、分號、省略號、破折號、小括弧。小括弧一般就是解釋;要關注句子間的邏輯關系,特別是並列語、轉折語等;要關注材料的層次;材料出處往往告訴我們材料的主題。
(2)材料中的每一句話都是有用的,尤其是高考題。沒有用的都給省略了。
三想:回歸教材、回歸常識。
(1)回歸教材:學會整合教材、切忌死搬硬套,學會部分問題結合、多問題結合和相似相關問題結合的靈活回歸。比如「南京國民政府度量衡改革的意義」一題,要聯想到的相關知識是秦始皇統一度量衡。「張謇和亨利·福特創業一成一敗的原因」聯想到的相關知識就更多了。
(2)回歸常識:學習歷史不是死記一些歷史知識,而是把握歷史規律。比如要科學回答「張謇和亨利·福特創業一成一敗的原因」,我們就要知道一些影響創業成敗的因素。
❷ 高考歷史之史觀型主觀題答題分析,你掌握了嗎
一.什麼是史觀型歷史試題?
史觀型歷史試題是指必須使用一定的史學方法和新課標要求的史學觀點(史學範式)來解答的歷史試題。
二.主要可運用哪些歷史學方法、原則和步驟來解答高考歷史試題?
1.歷史史料(研究和認識歷史所依據的材料)的分類
(1)按內容分類:
①文獻史料:(以文字形式出現)例如:史書、檔案、地方誌、家譜、日記、筆記、近代以來的報刊、雜志等。
②實物史料:(以實物、物件的形式出現)例如:考古發現的遺址、墓葬、出土的文物、錢幣、飾品、傢具、近代的舊照片等。
③口述史料:(人們口口相傳的資料)例如:神話、傳說、史詩、民謠、近代以來的調查采訪、回憶錄、對話錄等。
2.歷史史料、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的運用
(1)史料解釋(對歷史原材料的解析、闡釋)。
(2)歷史敘述(對歷史人物的經歷、歷史事件的概況或發展過程的直接描述)。
(3)歷史評價(站在歷史的特定角度對歷史事件給予較客觀、公正的評價或議論)。
3.主要的史學研究方法
(1)史由論來、論從史出:這是歷史學科的基本研究方法;主要方式包括從材料出發、史實相互印證、甄別與辨偽、史論結合、左圖右史、從歷史材料中得出歷史結論等。
(2)孤證不立:只有一個例子不能證明某件事情成立。
(3)二重證據法:即文獻與考古相結合的研究方法。一方面運用「地下之新材料」與古文獻記載相印證,但不是任何結論都需要考古學證明,考古學主要適用於遠古時期沒有文獻資料的情況;另一方面,將正面史料與反面史料相互印證,從而得出符合實際的正確結論。
(4)「讀史徵信」:閱讀相關史料,發現歷史的真實。任何一個歷史結論都必須有史料的支撐,而運用史料論證歷史問題的前提是史料必須真實可靠。史料的有限固然成問題,而史料的真偽或時代性未規定清楚則危害更大,史料的不正確便會得出錯誤的結論,因而要做到「無信不征」。
(5)哲學思辨方法(即運用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相適應、事物聯系的普遍性、多因一果和一因多果、辯證評價、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偶然性和必然性、必要與可能、實事求是等一般性的哲學方法分析歷史事件)。
4.史學研究的基本原則
(1)史學根本原則與社會功能的統一。「求真」體現了史學的根本原則,「致用」體現了史學的社會功能。故強調史學根本原則與社會功能的統一。
(2)歷史研究要尊重人類不同的文明成果。英國史學家湯因比指出:「我們必須拋棄自己的幻覺,即某個特定的國家、文明和宗教,因恰好屬於我們自身,便把它當成中心並以為它比其他文明要優越。」對待人類文明,不能憑自己個人的幻覺,要尊重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的文明。
(3)歷史研究要與時代同行。李大釗在《史學要論》中指出:「一時代有一時代比較進步的歷史觀,一時代有一時代比較進步的知識;史觀與知識的不斷進步,人們對歷史事實的解喻自然要不斷的變動。」
(4)研究者的立場會影響其對歷史的解釋。很多材料對同一事件的記錄存在巨大差別,而導致雙方記錄差異的原因,不是因為歷史真相因年代久遠而變得模糊不清,而是因為記錄者站在不同的階級和時代立場上。
(5)置於特定的時空考察、評價歷史現象(歷史主義的方法)。歷史是不斷發展的,歷史評價也應按照發展的觀點與時俱進。同一歷史現象,在不同的時空條件下對當時當地社會的影響是不同的,因而對同一歷史現象與事件的評價在不同歷史時期是不一樣的。
5.史學研究的一般步驟
史學研究步驟一般包括問題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歷史解釋和評價等幾個環節,一是圍繞問題收集史料,二是針對問題解讀史料,三是根據史料論證問題,四是依託史料重現和評價歷史現象等。要求學生要學會辨析史料和具備對歷史問題的實證與想像能力,然後作出正確的判斷。
三.新課標要求的主要史觀(史學範式)及答題方法
(一)唯物史觀
1.唯物史觀的主要觀點
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史學的靈魂,是史學研究的理論依據和基本方法,這也主要使用了哲學思辨方法。
(1)生產力的推動作用:生產力包括勞動者、勞動對象和生產工具。進入工業社會,生產工具主要表現為科技的進步;科學技術是生產力,成為推動社會發展的關鍵。
(2)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經濟基礎是指與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相適應的,在一定歷史階段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各方面的總和。
上層建築是指建立在一定經濟基礎之上的社會的政治、法律、道德、哲學、藝術、宗教等觀點,以及同這些觀點相應的政治、法律等制度和設施的總和。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具有反作用。
(3)人民群眾及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推動歷史前進的決定性力量。傑出人物在歷史上的作用是以人民群眾的作用為基礎的。任何一個歷史英雄人物的產生都是時代造就的,是時代的必然,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時勢造英雄」。
任何一個歷史人物的活動及其作用都受著歷史發展規律即必然性的支配,而不能違背歷史發展潮流,個人的作用無法改變歷史發展的大趨勢,個人只能順應歷史的發展。
(4)繼承和發展:對待歷史文化遺產應該是批判地繼承,在繼承中發展:
第一,批判不等於對歷史文化遺產的全盤否定,之所以要批判地繼承,是因為歷史文化遺產往往存在時代和階級的局限;
第二,繼承是為了發展,批判地繼承和吸收傳統文化遺產與外來文化,推陳出新;
第三,以古鑒今,總結歷史,吸取歷史的經驗與教訓,聯系現實,面向未來,發展民族文化;第四,反對絕對的否定與絕對的肯定。
(5)原因和結果:①一因多果,即一種原因引起多種結果。②一果多因,即一種結果是由多種同時起作用的原因所引起的。③互為因果,即同時存在歷史整體中的多種因素的互相作用,更多地存在於歷史的橫向聯系中。
(6)現象和本質:現象是指事物的外在聯系和表面特徵,是事物的外在體現;本質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質,是組成事物的各要素之間的內在聯系。本質決定現象。
(7)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決定次要矛盾,在事物的發展過程中,主要矛盾解決了,次要矛盾也就迎刃而解。通過分析社會矛盾的存在以把握人類社會歷史的發展方向,全面理清一個歷史時期的社會主要矛盾,就能把握這一歷史時期的使命,就能把握這一歷史時期的發展方向。
(8)歷史的偶然性與必然性:所謂必然性,也稱規律性,是指在事物發生、發展的過程中註定要發生的、人的主觀意志無法改變的趨勢,必然性是由事物內部的根本矛盾決定的;偶然性是指在事物聯系和發展過程中的直接原因,不可能改變事物發展的總體趨勢。
2.唯物史觀題的答題方法
高考選擇題或者非選擇題中都隱性涉及運用辯證唯物史觀判斷、分析、評價歷史問題的能力考查。無論是顯性或者隱性的考查,都有將辯證唯物史觀作為分析評價歷史的一種方法和標准,運用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審清題意和解答要求,根據題目的命題角度和解答方向確定運用何種史學觀點和理論進行全方位的思考。
(2)平時學習中要多角度思考歷史現象,注意儲備常用的辯證唯物史觀理論觀點。
(3)注意看待歷史問題的幾種錯誤傾向:①否認人民群眾在歷史上的創造作用﹐把個別傑出人物誇大為歷史主宰的唯心主義歷史觀——英雄史觀;②任意誇大階級斗爭的作用,沒有從生產力發展的角度看待社會發展的進程;③完全肯定或者完全否定某一歷史人物或歷史現象,犯了全面論或以偏概全的錯誤等。
(二)革命史觀
1.革命史觀的主要觀點
所謂革命史觀,就是從現實革命斗爭的需要出發,從革命者的立場與視野來研究和品評以往革命斗爭史中的事件與人物的一種歷史觀。
革命史觀範式作為中國近現代史學界從20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占絕對主導地位的理論範式,其理論基礎源於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基本矛盾的學說。根據這一學說,在階級社會里,兩大對立階級之間的矛盾,最集中地反映了該社會發展階段的基本矛盾,考察和研究階級矛盾、社會基本矛盾的運動發展,便能把握住歷史發展中最本質的內涵,揭示歷史發展的內在規律性。
2.革命史觀題的答題方法:
解答此類試題,一是閱讀題干情境,明確考查主題,充分挖掘題干情境所蘊含的有效信息,明確考查的歷史事件或歷史現象;
二是運用革命史觀的內涵,結合所學知識,找出符合題目要求的選項;
三是從一個國家民族精神與愛國主義角度理解歷史事件的作用和影響;
四是切忌錯誤地運用唯心史觀、英雄史觀看待歷史問題,犯以偏概全的錯誤,也不能任意誇大階級斗爭的作用,要立足於社會生產力的角度看待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
(三)全球史觀(整體史觀)
1.全球史觀的主要觀點
全球史觀是將人類社會的歷史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待的,又稱為整體史觀。它從世界歷史的整體發展和統一性方面考查歷史,認為人類歷史的發展過程是從分散向整體發展轉變的過程。
(1)人類歷史發展過程是從分散向整體發展轉變的過程。這一轉變開始於15世紀末16世紀初的新航路的開辟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形成,標志著其基本完成,當今經濟全球化趨勢迅猛發展則是世界整體發展的深入階段。
(2)生產力的發展和世界各地區交往的發展是人類歷史發展的兩條主線,建立在生產力發展基礎上的世界各地區交往的發展是推動人類社會從分散發展走向整體發展的決定因素。簡單地講,整體史觀就是要把握人類社會橫向發展的歷史進程,在這一進程中重視並強調交往在人類歷史發展進程中的作用。
(3)依據這一史觀,世界歷史絕不是所有國家、地區及民族和文化的總和,它所關注的是整個人類和全球整體,即要求從全球整體的大視角去研究世界歷史。這一史學理念,打破了以往「西歐中心論」和國別史拼湊世界史的傳統史學框架,從世界歷史的整體發展和統一性來考查歷史,全面探討世界歷史各個時期的時代特徵、發展主流和總體趨勢以及不同文明之間的相互關聯和滲透。
2.全球史觀題的答題方法
(1)高考對新史觀的考查多是隱性考查,對古今中外歷史上的政治、經濟、科技思想文化現象,從新史觀的角度考查學生對其新的理解、認識,強化學生客觀評價歷史問題的能力。
(2)高考命題多是運用圖文材料,創設問題情境,考查考生多元化視角認識歷史事物的能力;題型上,選擇題和非選擇題都有考查。
(3)涉及全球史觀的題型要注意中外歷史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的聯系,將中國的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置於世界大背景下思考。
(4)理解整體史觀、文明史觀的內涵,運用多種史觀解讀歷史主幹知識,掌握歷史的研究方法。
(四)文明史觀
1.文明史觀的含義及主要分類
文明史觀,通常被稱為文明史觀研究範式,是研究歷史的一種理論模式。文明史觀認為,一部人類社會發展史,從本質上說就是人類文明演進的歷史。人類文明的發展及人類自身的文明化是人類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人類創造、積累文明的過程及其所獲得的成果是歷史的基本內容。
(1)從橫向看,人類文明史的內涵包括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2)從范圍上,人文文明史可以分成古希臘與古羅馬文明、中華古代文明、西方資本主義文明、社會主義文明等若干文明。
(3)從縱向看,人類文明經歷了漁獵採集時代、農業文明時代(包括新石器時代、青銅時代、鐵器時代)、工業文明時代(包括手工工場時代、蒸汽時代、電氣時代和信息時代)。
2.文明史觀題的答題方法
(1)「文明史觀」構建中的正確態度:第一,文明史觀以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為依據;第二,重視至今仍有重大影響的文明成果;第三,要正確評價各種文明成果,正確認識人類文明成果與代價的關系;第四,以文明類型作為基本研究單位,承認文明的多元性;第五,正確把握不同文明之間的關系;第六,把中華文明納入到世界文明中進行考察。
(2)文明史觀下的文明是多方面的,既包括政治文明,也包括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不同國家、地區具有不同的文明特徵,決定了世界文明的多元化特點。復習備考時,一要注意不同文明類型的特點與主要成就,二要注意不同類型的文明之間的交流、借鑒、融合與碰撞。
(3)全部歷史就是一部人類文明演進史。這是一種境界和高度,也是一種歷史觀。從人類文明演進的角度看歷史是總綱;實事求是、注重實踐是基本原則;強調生產力是評價的根本准則;辯證地看待成果與代價是一條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尊重實踐檢驗的結果。
(4)正確把握不同文明之間的關系。各種文明雖有強弱之分和大小之別,但沒有優劣高低之別,都有不容忽視的歷史價值。各文明也不是封閉的、隔絕的,各文明之間多以和平往來與暴力沖突兩種形式發生交往,通過這兩種形式,加快了不同文明間的整合,促使世界文明由分散走向整體,從區域走向全球。
(五)近代(現代)史觀
1.近(現)代史觀的概念、線索及類型
(1)基本概念:通常情況下,現代化有時候也稱近代化。它是指由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變遷的過程(傳統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的變遷過程),包括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即從人治到法治、從專制到民主等;
經濟上的工業化,即從傳統農業到現代工業、從自然經濟到商品經濟等;思想文化上的科學化、理性化;社會生活的現代化。現代化是一場全方位的社會變革,其核心是經濟的工業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2)主要線索
①政治現代化主要指民主化和法制化進程,即從人治到法治、從專制政治到民主政治等內容。
②經濟現代化主要指工業化和市場化進程,即從傳統農業到現代工業、從自然經濟到市場經濟等內容。
③思想文化現代化主要是指科學化和大眾化進程。
④社會生活現代化主要是指城市化和社會組織整合化等。
⑤除物質生活的改善和提高外,其他還涉及教育現代化、軍隊與國防現代化、信息傳播現代化、人口控制化、社會福利化等。其中,政治民主化進程和經濟工業化進程是兩個主要內容。
(3)近(現)代化模式的類型
近(現)代化模式是指各國現代化的發展道路或發展類型,具有多樣性的特點,按照不同標准,可劃分為不同的類型。
①從現代化的動因和起步時間看,可分為:內源型現代化模式,即現代化起步的主要原因是該國或該地區社會內部經濟、政治和文化自然發展的結果,如英、法等國的現代化。外源型現代化模式,即現代化起步是在外部因素的刺激下開始的,如美國、日本和亞、非、拉第三世界國家的現代化。
②從經濟體制的特點看,可分為:市場經濟模式,如英、法等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現代化;計劃經濟模式,如蘇聯的現代化;混合經濟模式,其特點是國家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在現代化過程中都起重要作用,如印度等國的現代化。
③從社會經濟的性質看,可分為資本主義現代化模式和社會主義現代化模式。社會主義現代化模式,又可分為蘇聯模式(即斯大林模式)和中國模式(即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模式)。
2.近(現)化史觀題的答題方法
(1)准確理解近(現)代化
①現代化有西化內容,但不是完全西化。正確的心態是既要保留民族特色,又要向西方學習。
②現代化是一種歷史進程,是動態的。只要在工業經濟時代,現代化就在進行、就在變化。
③現代化是一種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④現代化並不等同於社會進步。作為一種歷史進程,它也有消極的一面,需要人類在探索中糾正失誤。
⑤建立民族獨立國家是現代化的前提,民族獨立是現代化的產物。
(2)如何運用近(現)代史觀分析理解歷史問題
①是運用近代史觀從宏觀角度認識歷史發展進程。主要按照政治現代化、經濟現代化和思想文化現代化的縱向發展歷程認識歷史發展進程。
②是從微觀角度運用其基本觀點分析重大歷史事件。以中國近代歷史上的重大事件為例,從現代化的角度分析認識通商口岸、洋務運動、總理衙門、維新運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等事件。
可從是否有利於中國的工業化、市場化、民主化、法制化、城市化、科學化、教育普及化等方面進行分析,分析時應突出相應事件的主要方面,不必面面俱到。
(六)社會(民生)史觀
1.社會(民生)史觀的內涵及運用
(1)社會(民生)史觀的內涵
①社會史範式主要指從社會的角度觀察歷史,著重研究歷史的結構和進程,研究人類歷史發展進程中人們的日常生活變遷的歷史,有廣義與狹義之分,狹義的社會問題主要是指人們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社會習俗、思想觀念等的變化;廣義的社會問題包括政治問題、經濟問題、文化問題等所有問題。
②社會問題的核心是社會保障或社會福利及其相關問題。社會問題具有廣泛性、綜合性和階段性等特點。其研究領域主要包括社會變遷史、社會日常生活史、社會習俗史、家庭婚姻史、城市進化史和人口流動史、社會保障史、社會政策史、人與環境關系史等。
它認為歷史應該是「所有人的歷史」或稱「社會習俗的歷史」,強調歷史研究不僅要「眼光向上」,關注「大人物」和「大事件」,還要「眼光向下」,關注「小人物」,關注與芸芸眾生息息相關的「小事」,其本質是大眾化、生活化。
(2)社會(民生)史觀的運用
①理解社會問題的范疇,明確當今世界面臨的重大社會問題。如就業、社會保障、扶貧、教育、醫療、環保和安全等問題。
②梳理中外歷史上有關社會問題:嚴重自然災害時期的社會(即人與自然環境關系)問題;動亂或戰亂時期的社會問題,涉及人口遷移、社會動盪、政治動亂等;社會轉型時期的社會問題;城市化歷程、人口暴增、環境污染問題等;近現代社會生活變遷及習俗的變化,如與之相關的社會日常生活史、社會習俗史、家庭婚姻史、人口流動史等。
③分析歷史上解決社會問題的主要措施及影響。如統治者穩定社會的改革措施:美國羅斯福新政、蘇聯新經濟政策、中國60年代初國民經濟的調整等。
④重視歷史上的社會問題與現實生活中的社會問題的內在聯系。研究歷史上的社會問題要突出如何借鑒或吸取歷史上解決社會問題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來解決現實社會問題。
2.社會(民生)史觀題的答題方法
(1)高考命題特別重視對中外政治、經濟、科技思想文化引發的社會政治問題、經濟問題、文化問題等問題的考查,特別突出的是對下層社會諸多社會問題的考查,如社會變遷史、社會日常生活史、社會習俗史、家庭婚姻史、城市進化史、人口流動史、社會保障史、社會政策史、人與環境關系史等。
(2)命題方式上多以原始材料、個人所見所聞的記載等為載體,考查對政治、經濟、科技思想文化領域的變動引發的社會問題的理解認識,說明史學界研究的對象從帝王將相、才子佳人到普通百姓的社會生活的轉變。
(3)歸納古今中外歷史發展進程中諸多歷史事件或現象對社會政治、經濟、思想文化及日常生活的影響,分析人類文明進程中涉及人類的衣食住行、社會習俗、人與人之間關系等領域的變化,如古今中外服裝的演變史、婚姻演變史、人口繁衍遷移史等。
(4)注意正確運用新史學觀點、史學研究方法,特別注意從社會發展角度理解歷史發展進程中的社會問題。
❸ 高考歷史主觀題有哪些答題技巧
高考歷史答題技巧
第一步,審題型。高考歷史主觀題主要有敘述、分析、比較、論證、評價等類型。不同類型的試題各有不同的要求。熟悉和掌握歷史試題的不同類型和要求,有針對性地回答問題是取得較好成績的前提。
第二步,審范圍。所謂「范圍」,指的是問題所涉及的時間、空間、人物、事件以及在分析論述時應涉及的論點、論據。換言之,就是要審清試題的具體要求,找到歷史答題的廣度和深度,否則便容易跑題。
第三步,審重點。就是分析歷史試題的設問指向。試題所問的方式、角度、側重點不同,回答的重點也不同。
第四步,審字詞。就是從語法修飾的角度分析句子成分,找出歷史試題的中心詞,然後再找出哪些是修辭或補充中心詞的附加成分和連帶成分,特別是要把握住那些表示時間概念、地域范圍、程度高低、數量多少的帶限制性的關鍵詞。
❹ 高考歷史大題題型怎麼回答急!!!!
審題四步驟
審題是取得理想成績的關鍵。審題就是審閱推敲試題的含意,從題目本身的文字中了解題目的內容和要求,從而判斷試題的類型,確定答題的中心和選擇答題的材料。如何審題,概括地說就是細心閱讀、認真理解、開拓思路、反復推敲、組織要點。具體要按照以下四步走:
第一步,審題型。高考歷史主觀題主要有敘述、分析、比較、論證、評價等類型。不同類型的試題各有不同的要求。熟悉和掌握歷史試題的不同類型和要求,有針對性地回答問題是取得較好成績的前提。例如:「結合19世紀晚期的有關背景,分析甲午戰爭爆發的必然性。這場戰爭對中國國內政局和遠東國際局勢產生了哪些重大影響?」這是一道敘述分析類型的主觀題。重點考查考生對甲午戰爭的背景和影響的理解,要求考生分析的也是背景和影響。試題的要求是敘述加分析,這是試題的重點。
第二步,審范圍。所謂「范圍」,指的是問題所涉及的時間、空間、人物、事件以及在分析論述時應涉及的論點、論據。換言之,就是要審清試題的具體要求,找到答題的廣度和深度,否則便容易跑題。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戰是怎樣爆發的?」此題從原因上分析有遠因、有近因、有根源;時間跨度為1919~1939年;內容分析有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形成、20年代的國際關系、1929~1939年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危機及其影響、英法美對德意日的綏靖政策、歐洲兩個戰爭策源地形成等五項。
第三步,審重點。就是分析試題的設問指向。試題所問的方式、角度、側重點不同,回答的重點也不同。例如:「19世紀末的科技革命對資本主義世界產生了什麼影響?」和「19世紀末資本主義的發展趨勢以及對中國社會的影響。」前者的重點在於回答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後出現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以及這種不平衡引起的矛盾,圍繞著矛盾形成兩大軍事集團引起戰爭危機等。後者的重點是外國資本主義對中國的侵略及其後果等。
第四步,審字詞。就是從語法修飾的角度分析句子成分,找出試題的中心詞,然後再找出哪些是修辭或補充中心詞的附加成分和連帶成分,特別是要把握住那些表示時間概念、地域范圍、程度高低、數量多少的帶限制性的關鍵詞。例如:「結合法國資產階級革命中三次起義,分別說明人民群眾在革命中發揮的作用。」這道論述題要求考生以具體的史實論述人民群眾在法國資產階級革命中的作用。「結合」就是要用具體事實,即三次起義的時間、原因、經過、結果來論述;「分析」就是要把三次起義分開說明。審題要冷靜、細致,保持清醒的頭腦,迅速梳理知識,抓住要點,然後精心作答,才能取得優異的成績。
要點不可少
在動筆答題時,考生心裡要清楚答題的格式和得分要點。具體來說,書寫一定要字跡端正、排列整齊、疏密得當;語言要通順、平實、准確;格式上要做到「三化」,即段落化(一問一段,簡明直觀)、要點化(一個得分點一句話)、序號化(不同的段和不同的句子標出序號),做到條理分明,一目瞭然。
盡管不同題型有不同的得分點,但歷史主觀題的得分點分布有較強的規律性,下面的規律需要考生掌握:
1. 「歷史背景」的范圍通常包括國內和國際,內容包括經濟、政治、文化。而經濟背景包括生產力、生產關系、經濟結構、經濟格局等內容;政治背景包括政局、制度、體制、政策、階級、民族、外交、軍事等環節;文化背景包括思想、宗教、科技、教育等要點。
2. 「歷史條件」的分析,與歷史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側重於有利因素。
3. 「事件原因」要從主觀原因(內因)和客觀原因(外因)兩方面分析。主觀原因包括事件發起、參與者、內在經濟、政治、思想諸方面因素;客觀原因包括自然、社會環境、外在各方面經濟、政治、思想因素等要點。答題時,可依據「直接原因→主要原因→根本原因」的思路依次敘述。直接原因即直接引發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導火線、借口等);主要原因包括引發事件的主觀、客觀各方面重要因素;根本原因即歷史趨勢(生產力發展、時代要求等)、主觀需要等。三層原因層層遞進,相互聯系滲透。例如,「五四」運動爆發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主要原因涉及當時國內外各種矛盾,包括帝國主義侵略、北洋軍閥黑暗統治、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無產階級壯大、十月革命影響、馬克思主義傳播等因素;根本原因則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層的因素。
4. 「矛盾分析」主要涉及的項目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矛盾、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矛盾、階級矛盾、階級內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團矛盾等。
思路要理順
針對不同類型的試題,考生要制訂答題策略,理順思路,做到胸有成竹,從容不迫。近幾年歷史高考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1. 比較式問答題
比較式問答題包括外顯比較和內隱比較兩類。外顯比較式問答題的特點是比較的范圍具有確定性。解答時要認真審清比較對象、比較項、限制條件,分析試題要求與課本知識的關系,然後按設定的項目之間的邏輯關系回答。答內隱比較式問答題的關鍵是根據題意,對比較對象做具體分析,自己設法確定比較項。屬於歷史人物類型的要列出國籍、時代、稱謂、主要活動、評價等要素。屬於歷史事件類型的可分解為背景、時間、空間、主體、經過、意義等要素。屬於歷史制度類型的可分解為背景、時間、制定者、主要內容、評價等因素。屬於歷史革命類型的可分解為革命任務、組織與領導、斗爭綱領、主力、方式、性質結果等因素。
2. 分析中國古代社會經濟發展原因
分析社會經濟發展的原因,一般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是生產力因素,包括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的改進,水利的興修,天文歷法的進步,勞動力的投入等;二是生產關系因素,包括新的生產方式的確立,土地政策的調整,農民起義對地主階級的打擊;三是上層建築的因素,包括中央集權制度,重農抑商政策的保護與鼓勵,宗教、文化制度對經濟發展的反作用等;四是看對外關系與民族關系是否有利於經濟的發展;五是看社會環境因素,國家是否統一與安定;六是地理條件的因素等。
3. 分析經濟特徵
分析經濟特徵要注意三點:第一,從復雜的經濟現象中揭示基本特徵;第二,分析特徵形成的原因及影響;第三,揭示特徵時語言要精闢,高度概括,要源於教材、高於教材。
4. 開放性問答題
解答開放性問答題必須明確:重要的不是持何種觀點,而是能有理有據地論證自己的觀點,即論證是否符合邏輯,是否嚴密,材料與觀點是否統一,理由是否充足。要堅持「從歷史中來,到歷史中去」的原則。「從歷史中來」,就是從史實中提煉觀點,「到歷史中去」就是由觀點駕馭史實,做到觀點與史實的統一。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確定觀點。其次,要通過對史實的概括提煉,充分支持觀點,盡量少漏觀點的支持點。再次,可以將母觀點(即總的觀點)分解成若干個子觀點,用所掌握的史實進行論證,做到史論嚴密結合。觀點的展開要有層次性,做到由表及裡,有淺入深,環環相扣,邏輯嚴密。最後,論述要全面,在肯定積極作用的同時,要指出消極作用,切忌絕對化。還要適當小結,升華觀點。
5. 某失敗事件「說明了什麼」
回答某某事件「說明了什麼」,實際上是考查考生把握歷史本質,揭示歷史發展規律的能力。回答可以按照這樣的思路進行:首先,某某事件的目的是什麼?有何進步或倒退的意義;其次,該事件的失敗是一種歷史的必然還是一種偶然;最後,該事件的失敗如果是偶然,說明斗爭的曲折復雜,而且要進一步創造條件,如果是必然,則要說明該事件的政治或經濟訴求根本無法實現,是空想。
6. 評價歷史人物
評價歷史人物,實際上是要評價其一生的功過是非。要正確評價一個歷史人物,首先,必須全面把握其歷史活動;其次,要按一定的標准和原則把這些活動分為積極(或進步、功績)和消極(或反動、過錯)兩方面,對於有些歷史人物,其活動呈現明顯階段性,所以還要分階段評價;再次,評價的標准和原則有:(1)生產力標准;(2)人民群眾和英雄人物對歷史發展的不同作用的唯物主義原則,不要誇大英雄人物的作用;(3)階級的觀點;(4)時代的觀點,即要把歷史人物放到特定的歷史條件下評價,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則肯定,反之則否定,同時注意不要用現代人的標准評價古人;(5)不要以偏概全;(6)客觀公正,不要帶感情色彩;(7)注意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
❺ 高考歷史論述題解題步驟
最近幾年,歷史論述題作為一種較新的題型,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越來越引起師生的關注。下面是我為大家推薦的高考歷史論述題解題步驟,僅供大家參考!
高考歷史論述題解題步驟
(1)提煉觀點。主要是弄清幾個問題:評論的客觀對象是什麼?評論者的主觀認識是什麼?有幾個觀點?各觀點之間是什麼關系?
(2)判斷表態。這又分四種情況:正確的,錯誤的,對中有錯的,錯中有對的。
(3)揭示真相。客觀對象的真相是什麼?用事實說話,最有說服力。
(4)認識升華。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主觀認識?上升到理論層次。
歷史觀點是指人們對歷史事件、歷史現象、歷史人物的評價。它是人們對客觀對象的主觀認識。由於歷史觀點是人們主觀思維活動的產物,必然會受到階級、時代、環境和個人素質等方面的限制,從而導致與客觀事實有所偏差。從歷史觀點產生的根源來講,大致可以歸結為社會偏見、態度傾向、階級立場、方法論等幾個方面,甚至還會可能混淆事實,顛倒黑白。
高考歷史論述題解題步驟高考題組
(一)(2010年新課標)40.(37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三 包含著整個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萌芽的僱傭勞動是很古老的;它個別地和分散地同奴隸制度並存了幾百年。但是只有在歷史前提已經具備時,這一萌芽才能發展成資本主義生產方式。 ——恩格斯:《反杜林論》 根據材料並結合所學再結合所學知識,闡述對恩格斯所說「歷史前提」(要求:以對歷史前提 的認識為中心;觀點明確,史論結合的認識。(13分)
答案: 試題中恩格斯所述構成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歷史前提」的要素主要有4個方面: ①生產方式:家庭手工工場發展;社會分工擴大;工廠出現;新興行業出現;機械化生產(含大機 器生產)的出現,大機器生產。 ②資本積累:商品經濟發展;商人階級出現;重商主義;資本原始積累;新航路開辟;殖民擴張;海外貿易、海外市場的建立;國家政策扶植。 ③僱傭勞動:僱傭關系;僱傭勞動;自由勞動力;圈地運動;勞動力不被束縛於土地之上;機戶出資、機工出力。 ④意識形態:思想解放運動;文藝復興;宗教改革、新教倫理;人文主義、以人為本、自由平等觀念;啟蒙思想;打破封建(神學)思想束縛 樣卷一 恩格斯所說「歷史前提」是指包含著整個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萌芽的僱傭勞動是很古老的,只有在歷史前提已經具備時,這一萌芽才能發展成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就像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樣卷二 恩格斯所說的「歷史前提」是英國最先發展起來的工業革命,不僅讓人對自然、社會有新認識,更加推動了工業的發展,手工業被機器大工業所代替,人們的生活水平有很大的提高。人們認識到科學技術對社會發展變北的巨大作用,推動了工業的迅速發展,推動了資本主義的發展,成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萌芽。
樣卷三 歷史前提也就是時代背景。1、整個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萌芽的僱傭勞動是古老的,這是因為人們還沒有接觸到科技的生產水平,也只是停留於手工工場,手工完成簡單的生產環節。2、個別地分散地同奴隸制並存幾百年,這是政治制度還很古老,沒有適應當前的經濟體制,還有各地區仍屬於孤立狀態,沒有聯合起來,所以還不能形成有制度性的資本主義方式。只有在科技的進步,社會意識形態完善和政治制度合理化的條件下才能把萌芽發展起來,所以歷史前提是非常重要的。
樣卷四 歷史前提是針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產生的條件。條件包括:1、制度:資本主義制度取代封建社會,社會安定統一。2、思想解放:思想解放,即受到新文化運動和啟蒙思想的影響。3、資本:有原始的資本積累,可使其提供資金支持。4、市場:有廣闊的市場要求,需求量大。5、 勞動力:勞動力豐富,英國的圈地運動解放了勞動力。6、有
新的僱傭關系產生。7、交通工具的發明,各地聯系加強。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前提條件。 樣卷五 如英國。這一歷史前提表現為:1、英國最早產生資產階級革命,為資本主義發展掃清障礙。2、早期的殖民掠奪為其提供大量的資本原始積累。3、圈地運動為其提供大量羊毛及自由勞動力。4、早期商業革命為其奠定良好基礎。5、大批農村剩餘勞動力湧入大城市促進工業化進程。6、自然科學的發展為其奠定科學理論基礎。以上的歷史前提為英國資本主義發展創造條件,促進第一次工業革命率先在英國爆發。再如中國,在明清時期出現資本主義萌芽,但由於當時政府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和海禁,抑制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而當時商人經營商業掙來的錢多用來買田置地,沒有繼續擴大資本,也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中國的「歷史前提」沒有促進中國的發展。綜上,資本主義的發展需要經濟、政治、社會多方面條件的共同存在,這樣的「歷史前提」才能促進資本主義的發展。
(二) (2011年新課標高考).(12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 西方的崛起曾被視為世界歷史中最引人入勝的歷程之一。這一進程起始於民主與哲學在古希臘和古羅馬的出現,繼之以中世紀歐洲的君主制和騎士制度,經過文藝復興和大航海時代,結束於西歐和北美對全世界軍事、經濟和政治的控制。非洲、拉丁美洲和亞洲的人們只有在遭遇歐洲探險或被殖民時才會被提到,他們的歷史也就是從歐洲的接觸和征服才開始的 然而,在過去的十多年中,一些歷史學家對上述概括提出了顛覆性的認識。他們認為在1500年前後的經濟、科學技術、航海、貿易以及探索開拓方面,亞洲與中東國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領者,而那時歐洲剛走出中世紀進入文藝復興時期。這些歷史學家認為,當時的歐洲要遠遠落後於世界其他地方的許多文明,直到1800年才趕上並超過那些領先的亞洲國家。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較晚近才突然發生的,這在很大程度上都歸功於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僅僅取決於歐洲本土發生的事情。 ——摘編自傑克•戈德斯通《為什麼是歐洲?——世界史視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 評材料中關於西方崛起的觀點。(12分) (要求:圍繞材料中的一種或兩種觀點展開評論;觀點明確,史論結合。)
答案: 我認為,西方的崛起首先歸功於自身的創造,但同時在一定程度是受惠於其他文明的成果。故此,材料中關於西方崛起原因的表述不完全准確。
論據及說明如下: 西方的政治文明傳統和思想文化成功為後來的崛起產生了積極的影響,西方不是「突然崛起」 的。如古希臘的民主制度、完備的羅馬法體系,為後世資產階級民主代議制度提供了借鑒來源。再如中古__文化傳統奠定了後世西方思想文化的基調。 近代西方通過自身的全方位社會革命而加速了崛起的過程,最終實現了全球霸權的建立。通過大航海和一系列殖民擴張,形成了以西方為中心的世界體系。通過資產階級革命和民主制度的建立,實現了政治文明的現代化。通過兩次工業革命,實現了生產力質的飛躍。通過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實現了思想解放和文化繁榮。
肯定西方文明的同時,也不應否定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傳統文明的成果,尤其是其對於西方崛起的貢獻。東西方文明交流自古有之。尤其是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指南針、火葯、印刷術和造紙術,分別為近代西方的大航海事業、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和近代思想的傳播,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西方在近代崛起的過程中同樣離不開非西方國家。通過殖民擴張,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從亞非拉獲得了大量的廉價勞動力、原料和市場,可以說,沒有上述支持,就沒有西方的繁榮。
綜上所述,強調西方完全以自身力量實現崛起,是一種狹隘的「西方中心論」,而將西方崛起納入到更廣闊的世界背景來看,重視亞非拉文明對西方的影響,則體現了「全球史觀」。因此可以說材料中的觀點有片面性,應當具體分析。
例題:
1.(12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19世紀英國政治家威廉·格菜斯頓對美國1787年憲法贊賞有加,說「這是迄今為止,在特定的歷史 時期人類智慧和意志所創造出的最美妙的傑作」。
材料二美國特拉華州的代表馬丁·路德在制憲會議上評論道:「一個向上帝要求賦予自由的民族,沒有邁出 同時給予非洲人自由的第一步是不應該的。」革命導師恩格斯則認為:「可以表明這種人權的特殊資產階級性質的典型表現是美國憲法,它最先承認了人 權,同時確認了存在於美國的有色人種奴隸制。」
評材料中關於美國1787年憲法的觀點。(12分)(要求:圍繞材料中的一種或兩種觀點展開評論;觀點明確, 史論結合)
【參考答案】 威廉·格萊斯頓對美國1787年憲法贊賞有加,基本持肯定態度;馬丁·路德基本持否定態度;恩格斯對其既有肯定又有否定。(2分)關於美國17871年憲法,我們既要看到其進步性,又要看到其存在的不足或局限性。說它是「人類智慧和意志所創造出的最美妙的傑作」是因為:它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成文憲法,奠定了美國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礎;它是西歐的啟蒙思想與美國實際相結合的產物,促進了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其「分權與制衡」原則有利於防止專制獨裁,維護了資產階級民主制度;地方與111央形成和諧統一的關系,既維護了國家的統一與穩定,又調動了地方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說它「沒有邁川同時給予非洲人自由的第一步」「確認了存在於美周的有色人種奴隸制」是因為:它沒有完全反映維護群眾權益的《獨立宣言》的內容;它承認黑人奴隸制 和黑奴貿易,留下了種族歧視和壓迫的烙印;婦女、印第安人、 黑人的選舉權被剝奪。(10分.言之有理即可)
2.(12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日本學者福澤諭吉在《文明論概略》中就社會轉型這一問題說:「汲取歐洲文明,必須先其難者而後其易者,首先變革人心,然後改變政令,最後達到有形的物質。按照這個順序做,雖然有困難,但是沒有真正的障礙,可以順利達到目的。倘若次序顛倒,看似容易,實際上此路不通,恰如立於牆壁之前寸步難行,不是躊躇不前,就是想前進一寸,反而後退一尺。」 評材料中福澤諭吉關於學習西方文明的觀點。(12分)(要求:圍繞材料中的觀點展開評論;觀點明確,史論結合)
【解析】 首先從材料中提煉福澤諭吉關於學習西方文明的觀點。其次,引用東方學習西方的史實加以評論,如中國、日本學習西方一敗一成就是很好的例子。
【參考答案】福澤諭吉認為學習西方必須從變人心(觀念和思想等)、變政令(制度和法律等)到變物質(先進的工具)依次進行才可成功,否則行不通。(2分)日本汲取中國鴉片戰爭失敗的教訓,在思想上樹立「脫亞入歐」觀念;接著進行明治維新,實行君主立憲,擺脫列強的控制,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再次,兩次工業革命交叉進行,日本迅速過渡到帝國主義階段。(10分,言之有理即可)
3.(12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夏、商、周、漢封建(分封)而延,秦郡邑而促(短促)。
材料二秦有天下„„不數栽而天下大壞,其有由矣。亟役萬人,暴其威刑,竭其貨賄„„咎在人怨,非郡邑 之制失也。
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你對秦朝滅亡的認識(12分)(要求:圍繞材料中的一種或兩種觀點展開討論 史論結合)
【參考答案】觀點一:秦朝滅亡是由於採取了郡縣制。(2分)理由:沒有沿用原來的分封制,王室失去了保護的屏障。(10分,言之有理即可)
觀點二:秦亡是由於秦朝的暴政激起人民反抗,而不是由於採用了郡縣制。(2分)理由:秦朝滅亡是由多種因素決定的;制度創新能促進社會進步,採用何種制度必須符合當時的社
會實際。(10分,言之有理即可)
4.(12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l‘西方據優勢地位時的世界,1763一1914年」中寫道:從1763年至1914年的一 個半世紀,作為歐洲獲得對世界大部分地區的霸權時期,在世界歷史進程中據有顯著地位。1763年時。歐洲僅在非洲和亞洲有一些沿海據點,還遠遠不是世界的主人。然而到1914年時,歐洲諸強國已吞並整個非洲,並有效地建立了對亞洲的控制„„歐洲之所以能進行這種前所未有的擴張,是因為其現代化進程一直在繼續和加速。這一進程早在文藝復興、宗教改革、技術發展、資本主義企業的建立、國家建設和海外擴張以前就已開始。上述這些引起了以__的形式表現出來的連鎖反應;__——科學革命、工業革命和政治革命給了歐洲以不可阻擋的推動力和力量。
評材料中關於歐洲發展的推動力的觀點。(12分)(要求:圍繞材料中的觀點展開評論;觀點明確,史論結合)
【解析】 首先從材料中提煉關於歐洲發展推動力的觀點。如 1914年歐洲已經成為世界的主人,吞並整個非洲,建立了對亞 洲的控制,其原因是現代化進程在繼續和加速。其次,用歐洲 霸主地位確立的情況及其原因進行證明,要史論結合。
【參考答案】 1763年至1914年,歐洲在世界上確立了霸主地 位。其主要推動力是__,即科學革命、工業革命和政治革命。(2分)歐洲在世界上確立霸主地位的主要表現:政治上.19世紀末20世紀初,歐洲諸強國已吞並整個非洲,並有效地建立了對亞洲的控制,亞非拉許多國家和地區淪為其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經濟上,以歐洲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最終形成,亞非拉國家成為它們的經濟附庸或原料產地和銷售市場;思想上,資本主義的重商主義、民主自由思想、生活觀念等 在亞非拉地區得到迅速傳播。
科學革命主要指在天文學、物理學和生物學領域取得的成就動搖了神學統治的理論基礎。工業革命是指第一、二次工業 革命,它們極大地提高了資本主義國家的生產力,資產階級實力不斷壯大,開始確立對世界的統治;造成東方的貧窮和落後, 使東方從屬於西方。政治革命主要指1640年爆發的英國資產 階級革命、1789年爆發的法國資產階級革命、1870年義大利的 統一、1871年德意志的統一等,標志著資本主義制度在歐洲廣 泛建立。值得一提的是,這__並不是平行或獨立地進行的,它們相互依賴、相互促進,共同推動了歐洲社會的快速發 展。(10分,言之有理即可)
5.(12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國文明’’中寫道:「與印度文明的不統一和間斷相比,中國文明的特點是統一 一和連續。中國的發展情況與印度在雅利安人或穆斯林或英國人到來之後所發生的情況不同,沒有明顯的突然停頓。當然,曾有許多游牧部族侵入中國,甚至還取某些王朝而代之;但是,不是中國人被迫接受入侵者的語言、習俗或畜牧經濟,相反,是入侵者自己總是被迅速、完全地中國化。」
評材料中關於中國文明的觀點。(12分)(要求:圍繞材料觀點展開評論,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
【參考答案】 中國文明的特點是統一和連續;游牧部族在侵人中原後,其語言、習俗和畜牧經濟會被迅速中國化。(2分) ①統一和連續史實:中華文明史源遠流長,若從黃帝時代算起,已有5000多年;在漫長的歲月中,
❻ 歷史主觀題答題技巧
主觀題(材料題為主)
1、總體思路:聯(聯系課本、筆記內容,尋找是否有依託的內容和觀點,然後迅速簡單記下稿子上)→→找(找回材料,印證材料是否有課本提及的觀點,逐一標示出)→→聯(對材料與課本吻合的觀點,答題時盡量聯系用上課本觀點、專有名詞)
2、具體步驟:明(明中心)→→審(審問題)→→劃(劃材料)→→聯(聯答題)
(1)明(明中心):無論題目有多少問,都總是環繞一個中心設題的。明確中心後,每問都必須環繞此中心作答,不能脫離。明確中心方法有四:①瀏覽全部的問題,看從哪一板塊、哪一具體問題設題;②緊盯材料的出處:標題、注釋(尤其是時間、人物、著作等);③抓住中心句:通常在段或句的首、尾、中;④根據材料大意自己提煉。
(2)審(審問題:三審一挖不分割):
①審清題目能力要求(論?述?比?評?析?尤其是比,技巧性最高)
②審全求答項及分值,依此定分點及觀點(答點≥分值)。尤其要注意結合**(如背景)列舉(或評價)**(如措施)此類問法,別忘記要答結合後的求答項;
③審准答案來源及答題的范圍(如時間)、方向(政治?經濟?文化?),以防止答非所問。答案來源有以下三種情況:a、根據材料﹡﹡回答,則答案從材料中即可提煉完整;b、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則答案既要從材料又要結合課本所學提煉;c、請回答,則答案來源同②。
④挖:盡量挖掘題乾的有效信息,答題時務必將之變為答案。例:07年廣東高考29
要求用不同的符號將求答項、能力要求、答題范圍及方向在題干中一一標示出。
⑤不分割:要將各問當作一個有機整體思考,因各問環繞一個中心設題的。
(3)劃(劃材料):根據問題中的求答項,在材料中用不同的序號及線條將各求答項觀點分別標示出來。要求:必須要逐段、逐句分析提煉觀點,尤其是短材料更應該如此,一句話往往包含一個或一個以上的觀點。(一般以句號、分號、省略號為依據;尤其是要注意省略號兩側的語句;部分答案可能就是句子的縮寫)
(4)聯(聯答題)
①運用好「聯→→找→→聯」公式
②因各問環繞一個中心設題的,所以注意前後問是否有遞進關系,前面的問往往為後面的問提供答題的思維方向(或許,回頭就是答案)
③簡潔作答:點多、面廣、話短(答案組織:a、擇錄材料中的某些短句、字詞,但不宜過多抄襲長句;b、聯系利用課本的經典結論或觀點;c、自己歸納、提煉,盡量用上專有名詞、習慣用語。)
④先概括(多用專有名詞、習慣用語),後分析;史論結合;
⑤注意格式及版面:點化,標號,求答項等;整潔
⑥不要串題(隨意對換題號);不要留空。
❼ 如何解答高考歷史主觀題
觀察此題,根據題目理出要點,猜測出題人的意圖,根據要點逐一回答,盡量全面,答出一個要點就會得到相應的分數。答全了就得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