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呼和浩特有多少年的歷史

呼和浩特有多少年的歷史

發布時間:2022-02-16 10:37:43

A. 呼和浩特歷史沿革

摘要 30~50萬年前,呼和浩特地區就有人類生息。夏商周三代,北方許多游牧部落在此活動。戰國趙武靈王於陰山河曲築雲中城(遺址在托克托縣古城村西),秦置雲中郡,治在雲中城。漢仍置雲中郡,高帝六年(前201)分雲中郡增設定襄郡,建成樂城為郡治(遺址在和林格爾縣上土城村北)。魏設雲中縣。魏齊王年間(240~254),鮮卑族拓跋部定都成樂城,改稱"盛樂",北魏建國後設為北都,北齊於此置紫河鎮。隋唐時期稱"白道川"和"哈羅川",先後為突厥人和回紇人據地,中央王朝與之時戰時和。隋於盛樂城置金河縣,並於城南築大利城,唐於此設單於都護府。唐神龍三年(707),邊將張仁願築東受降城(遺址在托克托縣城關鎮北),以扼突厥。遼、金、元三代稱"豐州灘",遼神冊年間(916~921)築豐州城(遺址在呼和浩特市東郊白塔村西南),金、元沿用。遼初又在東受降城置東勝州,金、元仍沿用。明洪武四年(1371)在東勝州舊址置東勝衛,並於南部置鎮虜衛(衛址在托克托縣黑城子)。明成化年間(1465~1487),蒙古達延汗統一蒙古諸部,領有此地;後其孫阿勒坦汗(俺答)率土默特部駐牧豐州灘,隆慶五年(1571)受明封為"順義王",次年築歸化城(今呼和浩特市老城)。清初為清王朝靖北據點。雍正元年(1723),置歸化城理事同知廳,直隸山西朔平府。雍正十三年(1735)議築綏遠城(今呼和浩特市新城),為八旗兵駐防城,乾隆四年(1739)築就,設將軍署,後增置綏遠同知廳。1912年改歸化廳為歸化縣,1913年合並綏遠廳為歸化縣,1914年改為歸綏縣。1928年綏遠省建立,以歸綏城區設歸綏市,為省會。1947年5月1日內蒙古自治區成立,1954年4月25日,撤歸綏省,並入內蒙古自治區;歸綏市改稱呼和浩特市,定為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蒙古語為"青色的城"。

B. 呼和浩特有多少年歷史急

大窯文化遺址位於呼和浩特市東北保合少鄉大窯村,距市區33公里,於1973年發現並發掘。該遺址包括了舊石器時代早期到新石器時代晚期五個文化期,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

清公主府,位於呼和浩特市北郊。府第共5進,有過廳、大廳和內院,門前立照壁,東部有假山、池沼 據抄本《公主府志》載,府中先後居住順治第四女靜宜公主、多爾袞的曾外孫女和碩格格、康熙第六女夠恪靖公主
清真大寺位於市區舊城北門外,始建於清乾隆年間,是呼和浩特市最大的一座清真寺。當年,大批回族居民自新疆遷到呼和浩特,在以後的年代裡,他們漸漸在這里站穩了腳跟,並建造了這座規模宏大的清真寺
綏遠城將軍衙署,位於呼和浩特市新城鼓樓西側。清雍正年間(1723—1735),清王朝為鞏固西北邊防,在呼和浩特舊城東北2.5公里處另築新城1座,駐屯滿洲八旗官兵。
白塔位於呼和浩特市東郊18公里的白塔村,據傳為遼聖宗時所建。該塔為樓閣式磚木結構,高約45米,雄偉壯觀,塔內有旋轉式樓梯,還有多層交錯搭接的木樑,攀至塔頂可遠眺山川景色。塔身外側有精美的磚雕,經塔各層有金、元、明、清各代遊人題記,其中有些還墨跡如新,題記除使用漢字外,還有契丹文字、女真文字、蒙古文字、古敘利亞文字及古波斯文字等,是研究該地區歷史文化的重要資料。
烏素圖召位於呼和浩特市區西北12公里大青山南麓。「烏素圖」為蒙語,意為「有水的地方」。烏素圖召主要由慶緣寺、法禧寺、長壽寺、廣壽寺和羅漢寺5個毗鄰的寺院組成。烏素圖為其總稱。
席力圖召是呼和浩特市規模最大的寺廟,位於舊城東興旺巷,距離大召僅為100米。該處原是一座小廟,後經清代的重修與擴建,才成了現在的規模。
昭君墓,又稱「青冢」,蒙古語稱特木爾烏爾琥,意為「鐵壘」,位於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南呼清公路9公里處的大黑河畔,是史籍記載和民間傳說中漢朝名妃王昭君的墓地。

C. 呼市的有多少年的歷史

「呼和浩特」是蒙古語,意為「青色的城」,因其歷史上召廟較多,故又稱「召城」。簡稱呼市,位於內蒙古自治區的中部,是自治區的首府,也是自治區的政治、經濟、科技、文化中心。呼和浩特是國務院確定的全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具有兩千多年文學記載、四百多年建城的歷史,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早在七八十萬年前就出現了「大窯文化」的人類文明的曙光。呼和浩特地處陰山南麓,地勢北高南低。中部和南部為沖積和洪積平原,俗稱土默川平原;北部有大青山,最高海拔2228米。黃河流經市南部,境內還有大黑河,槍盤河等。陰山山脈橫貫市轄境。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市區平均海拔1050米,年平均氣溫8℃左右,年降雨量350-500毫米,日照時數3000多小時,屬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夏無酷暑,冬無嚴寒,特別是每年的7、8、9月,綠樹成蔭,氣候涼爽,更是旅遊避暑的黃金季節.

D. 呼和浩特的來歷

內蒙古屬於超典型雙子省。由於內蒙古作為一個整體的一級行政區,並沒有多少年歷史。所以一直沒有一個強有力的中心城市。由於呼和浩特在歷史方面的原因,使其能成為首府。
內蒙古是中國東西跨度最廣的省份,對於許多偏遠地區,呼和浩特似乎也鞭長莫及。
內蒙古不算經濟大省,經濟的競爭也不算激烈,呼和浩特的首府地位坐的本來很舒服,不料半路殺出一個包頭,靠著內蒙古令人咋舌的經濟增長速度,一躍成為區內的第一大城市,不僅如此,靠著全民努力,包頭還贏得了「全國文明城市」的頭銜,一時風光無兩。呼和浩特現在也只好安於「中國乳都」的尷尬稱號,可算是最令人感慨惋惜的首府了

E. 呼和浩特簡介

呼和浩特是內蒙古自治區首府,是內蒙古的經濟、文化、科教和金融中心,呼包銀城市群核心城市,呼包鄂城市群中心城市。

呼和浩特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光輝燦爛的文化,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先秦時期,趙武靈王在此設雲中郡,故址在今呼市西南托克托縣境。

民國時期為綏遠省省會,蒙綏合並後,呼和浩特成為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呼市中心城區本是由歸化城與綏遠城兩座城市在清末民國合並而成,故名歸綏。1954年改名為呼和浩特,蒙古語意為「青色的城」。

(5)呼和浩特有多少年的歷史擴展閱讀:

風景名勝

1、呼倫貝爾大草原:中國保存最完好的草原,總面積一億四千九百萬畝,有「牧草王國」之稱。6月-9月是呼倫貝爾大草原的最佳旅遊季,尤其7、8月間大草原牧草茂盛,適合在大草原腹地騎馬、垂釣,或在西部的呼倫湖上泛舟。

2、響沙灣:地處鄂爾多斯達拉特旗境內,以沙漠景觀和響沙奇觀為主要特色,此外,還有沙湖、沙地綠洲、蒙古族風情等景觀。響沙灣是一個彎形沙坡,背依蒼茫大漠,面臨大川,高度近百米,沙坡斜度為45度,寬度400多米。

F. 呼和浩特市歷史資料

敏感詞較多發不了,都可以在網路中的歷史沿革下找到

G. 呼和浩特歷史的變遷

「呼和浩特」是蒙古語,譯成漢語是「青色的城」,所以呼和浩特簡稱「青城」。作為內蒙古自治區的首府,呼和浩特是內蒙古自治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同時這里還被譽為「中國乳都」、「北方葯都」。呼和浩特是一座具有400多年歷史的塞外名城,關於其名稱的由來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呼和浩特在建城時,明朝政府曾派人來這里幫助燒磚,當時燒出的都是青磚,用青磚蓋起來的城市遠遠望去泛著青色,所以把它叫做「青城」;另外還有一種說法,呼和浩特南臨黃河、北依陰山,陰山又稱之為大青山,所以呼和浩特就因北面的青山而得名「青城」。歷史上的呼和浩特主要有新城和舊城兩大部分組成,這兩座城市大部分修建於明清之際,呼和浩特的舊城史稱「歸化城」,是蒙古族土默特部的首領阿拉坦汗主持修建的,關於阿拉坦汗修建呼和浩特,在當地有許多傳說,它印證了一個特殊的歷史時期,也開拓了呼和浩特的歷史。據史書記載,在公元16世紀初,也就是明朝時期,蒙古族著名的領袖阿拉坦汗率部駐牧在豐州灘,並把這一地區改稱「土默川」。公元1579年(明萬曆七年)阿拉坦汗和他的妻子三娘子(名字叫鍾金)主持修建了弘慈寺(現在的大召)。1581年明朝政府批准了他建城的請求,並派來了大批能工巧匠,援助了大量物力,幫助阿拉坦汗修建城池。竣工後明朝給這座城市賜名為「歸化城」,意思是歸順、化一。蒙古族則習慣稱之為庫庫和屯(即呼和浩特的諧音)。在阿拉坦汗去世後,他的妻子三娘子堅持同明朝的友好互市關系,交換雙方所需物資。為穩定大局,按照當時的婚俗繼續下嫁,此舉深受明政府推崇和欣賞,於是把她封為「忠順夫人」。三娘子當時居住在呼和浩特,她勤政為民,深得百姓愛戴,所以後人又把歸化城(舊城)稱為「三娘子城」,目的是用以紀念這位蒙古族的巾幗英雄。關於這位具有傳奇色彩的女性,我們如果有機會參觀一下城寺結合的「美岱召」,就會有更多的了解。明朝中後期滿族在東北崛起後,清軍迅速入關,蒙古諸部對於歸順清朝的問題上,政見不一。康熙年間,漠西蒙古的准葛爾部逐漸強大起來,其首領葛爾丹發動兵變,嚴重威脅清政權。康熙皇帝親征葛爾丹,在征戰期間康熙曾駕臨呼和浩特,在這里他認識到呼和浩特在軍事防務上的重要性。後來在雍正十三年,大臣們積極上奏,要求在呼和浩特修一座新城,被稱之為「綏遠城」,意思是綏靖遠方。因為綏遠城在歸化城東北部,修建年代晚於歸化城,所以老人們習慣上把歸化城稱之為舊城,把綏遠城稱之為新城加以區別。歸化城和綏遠城相距約5公里。但是新城和舊城之間沒有直接到達的交通道路,從新城去舊城,必須向西直走現在的新華大街,然後轉到姑子板巷,折向西南,才能到達舊城。在1913年,北洋軍人張治任綏遠將軍時,認為舊城與新城交通不便,於是開辟了一條直通舊城與新城的大馬路,就是今天的中山路,現在這條路是呼和浩特的商業中心,老牌的民族商場、天元商廈、新興的商業精英--維多利商廈、維多利購物中心,王府井商廈,即將崛起的海亮大廈也在這條路上。後來在歷史的變遷中,逐漸把新舊兩個城市統一起來,於是又有了歸綏市的稱謂。抗日戰爭期間,日寇為欺騙和擾亂人心,將其改名為厚和市,抗戰勝利後恢復原名歸綏市,知道新中國成立後,在1954年恢復了舊稱「呼和浩特」的稱謂,並作為內蒙古自治區的首府。如今的呼和浩特市下轄有一旗(土默特左旗)、四縣(托克托縣、和林格爾縣、清水河縣和武川縣)、四區(新城區、回民區、玉泉區和賽罕區)和一個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金川開發區,總面積1.7224萬平方公里。

H. 呼和浩特的歷史沿革


呼和浩特文明起源於大窯文化,大窯文化遺址位於呼和浩特市東北保合少鄉大窯村,距市區33公里,在1973年發現並發掘。該遺址包括了舊石器時代早期到新石器時代晚期五個文化期。
呼和浩特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光輝燦爛的文化,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是胡服騎射的發祥地,是昭君出塞的目的地,是鮮卑拓跋的龍興地,是旅蒙商家互市之地,是游牧文明和農耕文明交匯、碰撞、融合的前沿。
公元前306年,趙武靈王在陰山下築長城,並設雲中郡,郡治故址在今呼和浩特市西南托克托縣境。
西漢漢武帝時,在河套地區興建了一批軍市,今呼和浩特市新城區的塔利村(舊稱「塔布陀羅亥」,蒙古語譯音)就留有西漢時期的土城遺址。
魏晉南北朝時期,鮮卑族拓跋部在北方興起(其早期都城「盛樂」即在今呼和浩特南面40千米的和林格爾縣上土城村北,盛樂經濟園區西)。
唐代呼和浩特一帶是突厥人的活動范圍。唐太宗貞觀年間,唐軍大敗突厥於白道(今名蜈蚣壩,在呼和浩特市北)。
708年(唐中宗景龍二年),唐王朝在今呼和浩特周圍地區設立了東、中、西3個「受降城」。公元10世紀初,遼國在此設天德軍及豐州。豐州故址在今呼和浩特東南約20千米的白塔村附近。
1572年(明隆慶六年),蒙古土默特部領主阿勒坦汗(即俺答汗)來豐州一帶駐牧,不久統一了蒙古各地和漠南地區。
1581年(明萬曆九年),阿勒坦汗和他的妻子三娘子在這里正式築城,城牆用青磚砌成,遠望一片青色,「青城」之名由此而來。蒙古語為庫庫和屯。明王朝賜名為「歸化」。長城沿線的人們為紀念三娘子,將此城稱作「三娘子城」。
清初,三娘子城焚毀。
1694年(康熙三十三年),在原三娘子城外增築了一道外城,包圍了原城東、南、西三面。後又在距舊城東北2.5千米處另建一駐防城即新城,命名為「綏遠城」。新城(綏遠城)城內主要是軍營;舊城(歸化城)內則聚居著居民。清朝末年,將歸化和綏遠合並,稱歸綏。
1928年,綏遠建省,以歸綏縣城區設立歸綏市,作為省會。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侵略者將歸綏市改為「厚和特別市」。日寇投降後,復稱歸綏市。
1949年9月19日,時任國民黨綏遠省政府主席的國民黨將領董其武,接受中國共產黨和平解決綏遠問題的主張,率部起義,綏遠省及省會歸綏獲得和平解放。
1950年1月20日,成立歸綏市人民政府。
1954年3月5日,內蒙古人民政府、綏遠省人民政府委員會、綏遠軍政委員會、綏遠省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協商委員會在歸綏市聯合召開擴大會議,綏遠省建制和省人民政府同時撤銷,原綏遠省轄區並入內蒙古自治區,由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領導。同時,從1954年4月25日起,將歸綏市改名為呼和浩特市,為內蒙古自治區的首府。
1960年原屬烏蘭察布盟的土默特旗(駐察素齊)劃歸呼和浩特市領導。
1963年將土默特旗劃歸烏蘭察布盟。
1970年烏蘭察布盟所屬土默特左旗(駐察素齊)、托克托縣劃歸呼和浩特市。
1995年11月21日,國務院批准將烏蘭察布盟的和林格爾縣、清水河縣劃歸呼和浩特市管轄。
1996年5月18日,國務院批准將烏蘭察布盟的武川縣劃歸呼和浩特市管轄。
2000年5月14日,國務院批准調整呼和浩特市市轄區行政區劃,郊區更名為賽罕區。

I. 呼和浩特的歷史

呼和浩特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且不論距今50萬年前的"大窯文化"就已掀開了呼和浩特人類文明的歷史。自戰國建城、秦時建郡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戰國時,趙武靈王在今托克托縣境內始建"雲中"城,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封建城池之一。至今大青山依稀可辨的趙長城遺址,依舊在向人們訴說著趙武靈王在呼和浩特大地"變俗胡服,習騎射"的歷史。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滅六國統一中國,曾在中國建立36郡,雲中郡就是其中一郡。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各族人民又曾建立北魏的"盛樂",遼代的"豐州"城。1572年,明代蒙古族首領阿拉坦汗率土默特部駐牧呼和浩特,並在今玉泉區境內「庫庫和屯」城。明廷曾賜名為"歸化城",是今日呼和浩特市的雛型。之後,清朝又在此基礎擴城屯兵開市,修建了綏遠城,呼和浩特開始成為中國北部邊疆的軍事重鎮及商品集散地。

呼和浩特是一座具有鮮明民族特點和眾多名勝古跡的城市。這里有各種召廟50多座,最為著名的是大召、席力圖召、烏素圖召、喇嘛洞召。另有昭君墓、萬部華嚴經塔、金剛座舍利寶塔、哈素海、清公主府、綏遠城將軍衙署等。城郊有不少草原旅遊點,那裡芳草萋萋,牛羊遍地,鳥語花香,富有濃郁的塞外風情。

J. 誰知道呼和浩特的歷史

30~50萬年前,呼和浩特地區就有人類生息。夏商周三代,北方許多游牧部落在此活動。戰國趙武靈王於陰山河曲築雲中城(遺址在托克托縣古城村西),秦置雲中郡,治在雲中城。漢仍置雲中郡,高帝六年(前201)分雲中郡增設定襄郡,建成樂城為郡治(遺址在和林格爾縣上土城村北)。魏設雲中縣。魏齊王年間(240~254),鮮卑族拓跋部定都成樂城,改稱"盛樂",北魏建國後設為北都,北齊於此置紫河鎮。隋唐時期稱"白道川"和"哈羅川",先後為突厥人和回紇人據地,中央王朝與之時戰時和。隋於盛樂城置金河縣,並於城南築大利城,唐於此設單於都護府。唐神龍三年(707),邊將張仁願築東受降城(遺址在托克托縣城關鎮北),以扼突厥。遼、金、元三代稱"豐州灘",遼神冊年間(916~921)築豐州城(遺址在呼和浩特市東郊白塔村西南),金、元沿用。遼初又在東受降城置東勝州,金、元仍沿用。明洪武四年(1371)在東勝州舊址置東勝衛,並於南部置鎮虜衛(衛址在托克托縣黑城子)。明成化年間(1465~1487),蒙古達延汗統一蒙古諸部,領有此地;後其孫阿勒坦汗(俺答)率土默特部駐牧豐州灘,隆慶五年(1571)受明封為"順義王",次年築歸化城(今呼和浩特市老城)。清初為清王朝靖北據點。雍正元年(1723),置歸化城理事同知廳,直隸山西朔平府。雍正十三年(1735)議築綏遠城(今呼和浩特市新城),為八旗兵駐防城,乾隆四年(1739)築就,設將軍署,後增置綏遠同知廳。1912年改歸化廳為歸化縣,1913年合並綏遠廳為歸化縣,1914年改為歸綏縣。1928年綏遠省建立,以歸綏城區設歸綏市,為省會。1947年5月1日內蒙古自治區成立,1954年4月25日,撤歸綏省,並入內蒙古自治區;歸綏市改稱呼和浩特市,定為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蒙古語為"青色的城"。

閱讀全文

與呼和浩特有多少年的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3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09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5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7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4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1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8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2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2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0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7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