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徽班進京距今已有多少年歷史
1790年到現在是有218年。但京劇是在十九世紀中期才形成的。到今才一百五十多年的時間
㈡ 京劇至今已有多少年的歷史了
京劇的形成期在道光二十年至咸豐十年間(1840-1860),距今(2019年)已有約180年的歷史了。
徽劇是京劇的前身。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慶、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陸續進入北京。
道光二十年至咸豐十年間(1840-1860),經徽戲、秦腔、漢調的合流,同時又接受了崑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間曲調,通過不斷的交流、融合,最終形成京劇。
京劇形成後在清朝宮廷內開始快速發展,直至民國得到空前的繁榮。京劇走遍世界各地,分布地以北京為中心,遍及中國,成為介紹、傳播中國傳統藝術文化的重要媒介。在2010年11月16日,京劇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2)徽班進京距今已有多少年歷史擴展閱讀:
京劇的經典劇目:
1、《長坂坡》
《長坂坡》是京劇傳統劇目,選自《三國演義》第41回「……趙子龍單騎救主」,故事敘述: 劉備自新野撤走,在長坂坡被曹操夤夜率兵追及,與所屬部隊及家眷失散;
趙雲捨死忘生,單槍匹馬沖入曹營,屢涉險境,終於萬馬軍中救出簡雍、糜竺;後又奮力拚搏,保護甘夫人及劉備幼子阿斗,突出重圍。
2、《打漁殺家》
《打漁殺家》是京劇中著名的劇目。這個戲本是《慶頂珠》中的兩折,又名《討漁稅》,似取《水滸後傳》中李俊事改編而成,為京劇優秀劇目之一。
原劇講梁山老英雄阮小七易名蕭恩獲得一顆寶珠,頂在頭上入水,可以避水開路。後來成為蕭恩的女兒蕭桂英與花榮之子花逢春訂親的信物。蕭恩與眾兄弟分手後,帶女兒在江邊打魚為生。
遇故人李俊攜友倪榮來訪,同飲舟中。因天旱水淺,打不上魚,欠下了鄉宦丁士燮的漁稅,丁自燮遣丁郎催討漁稅,李、倪斥之,得罪了丁府。丁府派教師爺率家丁鎖拿蕭恩,蕭恩忍無可忍,將眾人打得落花流水。
而後蕭恩又上衙門,狀告漁霸丁士燮,但丁府與官衙勾結,縣官呂子秋反將蕭恩杖責四十,且逼其過江至丁處賠禮。蕭恩憤恨之下大發英雄神威,帶著女兒黑夜過江,以獻寶珠為名,夜入丁府,殺了漁霸全家。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京劇
㈢ 四大徽班是哪年進京的
四大徽班1790年進京。
徽班進京有四百年的歷史並有著輝煌的藝術創造與貢獻,最突出的是它吸納、融合、磨煉出一個佔了大半個中國和五十多個劇種的戲曲聲腔——皮黃,造就了一個偉大的劇種——京劇,成為「京劇之父」。
「徽班」既有歷史的輝煌,又有藝術的遺存,更有豐富的經驗。對其進行全面、系統而深入的研究,既是對歷史做出真實的反映,又可對現實提供很好的借鑒,也當對未來留下有益的思考。
啟示
200年前,北京劇壇是京腔、秦腔、崑曲等多種聲腔劇種爭勝並榮的局面。徽調的一個演出團體「三慶班」進京不久,很快便贏得了廣大觀眾的喜愛,榮獲「京都第一」的聲譽,出現了徽調壓倒崑腔、京腔、秦腔,各大戲院皆以爭演徽戲為主的新局面。
此後,經過「京劇鼻祖」程長庚和譚鑫培等一大批京劇名家以及無數演藝人員的近半個世紀的經營和發展,最終竟誕生了一個屬於中國的,也是世界的戲曲驕子——京劇。
㈣ 徽班進京的進京歷程
三慶班進京獲得成功後,又有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等徽班進入北京,並逐漸稱雄於京華的劇壇。這就是所謂的「四大徽班進京」。
四大徽班各有所長,有「三慶的軸子,四喜的曲子,和春的把子,春台的孩子」的說法,軸子指以連演整本大戲著稱,曲子指擅長演唱崑曲,把子指以武戲取勝,孩子指以童伶見長。
在捧旦之風十分火爆的京城,技藝不凡的高朗亭自然受寵。抵達北京後,他接替原三慶班班主余老四掌班,一做就是30多年,同時還擔任了京師戲曲界行會組織「精忠廟」的會首,通過精忠廟對北京的戲班、戲園實行行政管理,他也成為梨園領袖。繼高朗亭之後,程長庚、徐小香、楊月樓、劉趕三等人均任過此職。
至嘉慶初,徽班在北京戲曲舞台上已取得主導地位,據《夢華瑣簿》記載:「戲庄演劇必『徽班』。戲園之大者,如『廣德樓』、『廣和樓』、『三慶園』、『慶樂園』,亦必以『徽班』為主。下此則『徽班』『小班』『西班』,相雜適均矣。」
四大徽班進京獻藝,揭開了200多年波瀾壯闊的中國京劇史的序幕。
在京的各聲腔劇種的藝人,面對徽班無所不能、無所不精的藝術優勢,無力與之競爭,多半都轉而歸附徽班。他們中有京師舞台各聲腔劇種的名優,如加入春台班的湖北漢戲名優米喜子、李鳳林,加入四喜班的湖南亂彈(皮黃)名優韓小玉,加入三慶班的北京籍京腔演員王全福等,於是就形成了多種聲腔劇種薈萃徽班之勢。也因此,徽班在諸腔雜奏的過程中,從「兩下鍋」「三下鍋」到「風攪雪」,逐漸側重皮黃戲的演出。
㈤ 說一下京劇「徽班進京」的歷史
京劇的形成和發展,有一個里程碑事件,那就是徽班進京。
北京自金元開始,一直就是中國的政治中心,也是北方的戲曲中心。清朝初年,北京就已經是崑曲、高腔、梆子腔三大聲腔爭勝的場所。在爭勝過程中,各種聲腔又互相滲透,互相融合,形成了新的戲曲藝術。清朝中葉,傳奇和崑曲急劇衰落,花部地方戲劇卻蓬勃興起。花部地方戲又叫「亂彈」,它包括雅部崑曲之外的各種聲腔劇種。乾隆年間,便形成了花部地方戲的四大徽班,它們是三慶、四喜、和春、春台。這四大著名的徽班班社興起於安慶一帶,活躍在當時的戲劇中心揚州,以演唱徽調崑曲為主,徽調是指撥子、二簧、吹腔、四平調;除徽調和崑曲之外,還兼容其它聲腔。四大徽班就是把二簧戲帶進北京去,因此,這一事件就被人們稱為「徽班進京」。二簧是弋陽腔同安徽的某種曲調結合起來的四平調,又和湖北簧州一帶民歌結合。後又經過安徽、湖北藝人們的長期努力,使二簧戲出現了一個新面目。到北京以後,又吸取了其他劇種的優點,形成了京劇。到了近代,在無數藝人的再努力下,京劇更加發展,使之成為一種流行全國各地,影響最大的劇種。
那麼,徽班進京,具體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乾隆五十五年,即公元1790年,那年高宗八十歲大壽。為了給高宗祝壽,四大徽班便陸續開赴北京演出。在北京,它們演出了許多場次,觀看的人很多。徽班進京不但為高宗八十大壽增加了濃烈的氣氛,也給當時的北京市民帶來的豐富的文化生活。這一事件轟動了京城。
四大徽班班社又各具特點,各有所長:三慶擅長演出故事曲折的大軸子戲;四喜擅長演唱曲子;和春擅長武把子,其技藝令人叫絕;春台則是孩子演員的出色。四大徽班爭奇斗妍,各有絕招。今年已經是徽班進京216年了。
㈥ 徽班進京的介紹
何謂「徽班」顧名思義,當是徽人之戲班。 它有四百年的歷史並有著輝煌的藝術創造與貢獻,最突出的是它吸納、融合、磨煉出一個佔了大半個中國和五十多個劇種的戲曲聲腔——皮黃,造就了一個偉大的劇種——京劇,成為「京劇之父」。 「徽班」既有歷史的輝煌,又有藝術的遺存,更有豐富的經驗。對其進行全面、系統而深入的研究,既是對歷史做出真實的反映,又可對現實提供很好的借鑒,也當對未來留下有益的思考。
㈦ 京劇四大徽班進京是什麼時候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為給高宗弘歷祝壽,從揚州征調了以著名戲曲藝人高朗亭為台柱的「三慶」徽班入京,成為徽班進京的開始。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為給高宗弘歷祝壽,從揚州征調了以著名戲曲藝人高朗亭為台柱的「三慶」徽班入京,成為徽班進京的開始。
此後又有四喜、啟秀、霓翠、和春、春台等安徽班相繼進京。在演出過程中,六班逐步合並成為著名的三慶、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
嘉慶、道光年間,漢調(又稱楚調)藝人進京、參加徽班演出。徽班又兼習楚調之長,為匯合二簧、西皮、昆、秦諸腔向京劇衍變奠定了基礎。
因此「四大徽班」進京,被視為京劇誕生的前奏,在京劇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清末宣統二年(1910),「四大徽班」已相繼散落。
(7)徽班進京距今已有多少年歷史擴展閱讀: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 四大徽班陸續進入北京,他們與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同時又接受了崑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
民間曲調,通過不斷的交流、融合,最終形成京劇。2010年,京劇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三慶班原成立於揚州,由江春、夏文洀、余老四等撮合,前身為三個安慶戲班組成。19世紀中期,在程長庚的領導下進入鼎盛時期,培養出了包括陳德霖、錢金福、張淇林、盧勝奎等名伶。
楊月樓、譚鑫培、汪桂芬等清末著名演員也均是三慶班出身。程長庚於1880年去世後,三慶班逐漸衰落,1890年楊月樓去世後正式解散。
四喜班是乾隆中期組建於安徽,進京前活躍於揚州、蘇州等地。嘉慶六年入京,當時以徽班兼演崑曲著名,道光以後所演漸純為京劇。
張二奎,王九玲,劉趕三,楊鳴玉,沈寶珠,梅巧齡,時小福,余紫雲,孫菊仙,穆鳳山等均屬此班。光緒中期庚子年散班。
後有人復組四喜班,不久於宣統二年散班。其中梅巧齡就是梅蘭芳的祖父。和春班於嘉慶八年(1804年)於李鐵拐斜街組建,道光十三年(1833年)解散。
四大班中成立最晚,而解散最早。解散時,京劇還在孕育期。雖然短壽卻對京劇發展作出了不容忽視的貢獻。和春班首開京劇武戲先河,並且編演了諸多的劇本。
庄親王王府當時注資了和春班,故時稱王府大班。清朝中葉,南方以春台命名的戲班有很多。普遍認為,四大徽班中春台班的主人,是揚州鹽商江春。江家是徽州人,只因喜愛唱戲。
他便組成一個家庭戲班。春台班於乾隆末年進京演出,並以童伶戲見長。素有三慶的軸子、四喜的曲子、和春的把子、春台的孩子的說法,京劇奠基人之一的餘三勝曾任春台班的班主。
㈧ 徽班進京的概況
四大徽班,清代乾隆年間活躍於北京劇壇的四個著名徽班:三慶、四喜、和春、春台的合稱。徽班,是以安徽籍(特別是安慶地區)藝人為主,兼唱二簧、崑曲、梆子、啰啰等腔的戲曲班社。開始多活動於皖、贛、江、浙諸省,尤其在揚州地區,更以「安慶色藝最優」(《揚州畫舫錄》)。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為給高宗弘歷祝壽,從揚州征調了以著名戲曲藝人高朗亭為台柱的「三慶」徽班入京,成為徽班進京的開始。此後又有四喜、啟秀、霓翠、和春、春台等安徽班相繼進京。在演出過程中,六班逐步合並成為著名的三慶、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當時正是地方戲曲勃興、花雅爭勝的時期,一些新興的地方劇種,如高腔(時稱京腔)、秦腔等已先行流入北京。徽班在原來兼唱多種聲腔戲的基礎上,又合京、秦二腔,特別是吸收秦腔在劇目、聲腔、表演各方面的精華,以充實自己。同時適應北京觀眾多方面的需要和發揮各班演員的特長,逐漸形成了四大徽班各自不同的藝術風格,表現為:「三慶的軸子(指三慶班以連演整本大戲見長);四喜的曲子(指四喜班以演唱崑曲戲著稱);和春的把子(指以擅演武戲取勝);春台的孩子(指以童伶出色)」。出現了「四徽班各擅勝場」的局面(據《夢華瑣簿》)。嘉慶、道光年間,漢調(又稱楚調)藝人進京、參加徽班演出。徽班又兼習楚調之長,為匯合二簧、西皮、昆、秦諸腔向京劇衍變奠定了基礎。因此「四大徽班」進京,被視為京劇誕生的前奏,在京劇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清末宣統二年(1910),「四大徽班」已相繼散落。
「軸子」(讀「咒」),意思是說三慶班擅長演有頭有尾的整本大戲。
「曲子」是指崑曲,意思是說四喜班擅長演崑腔的劇目。
「孩子」指的是童伶,意思是說春台班的演員以青少年為主,生氣勃勃。
「把子」是指武戲,意思是說和春班的武戲火爆,最受歡迎。
㈨ 徽班進京距今已有多少年歷史
徽班進京距今已有218年歷史
1790年(乾隆五十五年)秋天,為慶祝乾隆帝八旬壽辰,揚州鹽商江鶴亭(安徽人)在安慶組織了一個名為「三慶班」的徽戲戲班,由藝人高朗亭率領進京參加祝壽演出。這個徽班以唱二黃調為主,兼唱崑曲、吹腔、梆子等,是個諸腔並奏的戲班。北京的祝壽演出規模盛大,自西華門到西直門外高粱橋,每隔數十步設一戲台,南腔北調,四方之樂,薈萃爭妍。或弦歌高唱,或抖扇舞衫,前面還沒有歇下,後面又已開場叫人左顧右盼,目不暇接。真是群戲薈萃,眾藝爭勝。在這場藝術競賽當中,第一次進京的三慶徽班即嶄露頭角,引人矚目。
三慶班進京,原本只為進宮祝壽演出而來。由於徽戲曲調優美,劇本通俗易懂,整個舞台演出新穎而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故而受到北京觀眾的熱烈歡迎。這樣,三慶班演完祝壽戲欲罷不能,就留在北京繼續進行民間演出。三慶班的班主高朗亭是安徽安慶人,入京時才三十歲,演旦角,擅長二黃腔,技藝精湛。《目下看花記》稱他:「體干豐厚,顏色老蒼,一上氍毹,宛然巾幗,無分毫矯強。不必征歌,一顰一笑,一起一坐,描摹雌軟神情,幾乎化境」。因此三慶班在北京越演越火。徽班在進京演出的過程中又吸收了崑曲、弋陽腔、梆子腔等劇種的表演技藝,使自己更加豐富,不久成了當時最受歡迎的劇種。三慶班進京獲得成功後,又有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等徽班進入北京,並逐漸稱雄於京華的劇壇。這就是所謂的「四大徽班進京」。他們各有所長,有「三慶的軸子,四喜的曲子,和春的把子,春台的孩子」的說法,軸子指以連演整本大戲著稱,曲子指擅長演唱崑曲,把子指以武戲取勝,孩子指以童伶見長。徽班進京開始了我國國劇――京劇的孕育期。
㈩ 急!京劇的形成與發展史!從四大徽班進京開始!
中國京劇是中國的"國粹",已有200年歷史。京劇之名始見於清光緒二年(1876)的《申報》,歷史上曾有皮黃、二黃、黃腔、京調、京戲、平劇、國劇等稱謂,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進京後與北京劇壇的崑曲、漢劇、弋陽、亂彈等劇種經過五、六十年的融匯,衍變成為京劇,是中國最大戲曲劇種。其劇目之豐富、表演藝術家之多、劇團之多、觀眾之多、影響之深均為全國之冠。京劇是綜合性表演藝術。集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舞(舞蹈)為一體、通過程式的表演手段敘演故事,刻劃人物,表達"喜、怒、哀、樂、驚、恐、悲"思想感情。角色可分為:生(男人)、旦(女人)、凈(男人)、丑(男、女人皆有)四大行當。人物有忠奸之分,美醜之分、善惡之分。各個形象鮮明、栩栩如生。
形成與傳播:京劇前身是清初流行於江南地區,以唱吹腔、高撥子、二黃為主的徽班。徽班流動性強,與其他劇種接觸頻繁,在聲腔上互有交流滲透,因此在發展過程中也搬演了不少崑腔戲,還吸收了啰啰腔和其他一些雜曲。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以高朗亭(名月官)為首的第一個徽班(三慶班)進入北京,參加乾隆帝八十壽辰慶祝演出。《揚州畫舫錄》載:"高朗亭入京師,以安慶花部,合京秦二腔,名其班曰三慶。"刊於道光二十二年(1842)的楊懋建《夢華瑣簿》也說:"而三慶又在四喜之先,乾隆五十五年庚戌,高宗八旬萬壽入都祝匣時,稱'三慶徽',是為徽班鼻祖。"伍子舒在《隨園詩話》批註中則更具體指出是"閩浙總督伍納拉命浙江鹽商偕安慶徽人都祝厘"。隨後還有不少徽班陸續進京。著名的為三慶、四喜、春台、和春四班,雖然和春成立於嘉慶八年(1803),遲於三慶十三年,但後世仍並稱之為"四大徽班進京"。
乾隆、嘉慶年間,北京文物薈萃,政治穩定,經濟繁榮,各劇種藝人麇集。北京舞台崑腔、京腔、秦腔三足鼎立、相互對峙。徽班到京,首先致力於"合京秦二腔"。當時秦腔、京腔基本上同台演出,"京秦不分"(《揚州畫舫錄》),徽班發揚其博採眾長的傳統,廣泛吸收秦腔(包括部分京腔)的劇目和表演方法,同時繼承了眾多的崑腔劇目(還排演了崑腔大戲《桃花扇》)及其舞台藝術體制,因而在藝術上得到迅速提高。
徽班本身的藝術特色,是它能夠在爭衡中取勝的主要原因。在聲腔方面,除了所唱二黃調以新聲奪人而外,它"聯絡五方之音,合為一致"(《日下看花記》);在劇目方面,題材廣闊,形式多樣;在表演方面,純朴真切,行當齊全文武兼重,因此適合廣大觀眾的欣賞要求。
在演出安排上,據《夢華瑣簿》載,四大徽班"各擅勝場"。三慶以"軸子"取勝(連日接演新戲),四喜以"曲子"取勝(善唱崑曲),和春以"把子"取勝(善演武戲),春台以"孩子"取勝(以童伶為號召)。在藝術和經營上備有側重點,能夠發揮專長,取得較快進展。至道光後期,徽班已在北京占據優勢。《夢華瑣簿》說:"今樂部皖人最多,吳人亞之,蜀人絕無知名者矣。"又說:"戲庄演劇必徽班。戲園之大者,如廣德樓、廣和樓、三慶園、慶樂園,亦必以徽班為主。"徽班成長發展的過程,也就是它向京劇擅變的過程。這一嬗變的完成,主要標志為徽漢合流和皮黃交融,形成了以西皮、二黃兩種腔調為主的板腔體唱腔音樂體系,使唱念做打表演體系逐步完善。最早隨同徽班進京的漢調演員是米應先(又名米喜子),湖北崇陽人(一說安徽人),生於乾隆四十五年(1780),約於嘉慶年間加入春台徽班進京演唱,演正生,擅紅生戲,聲望極隆(見《夢華瑣簿》及李登齊《常談叢錄》)。被視為著名漢調演員餘三勝的先驅(當時曲藝唱詞有"亞賽當年米應先"之句)。道光年間(1821-1849),漢調演員至京加入徽班演唱的逐漸增多,著名的有王洪貴、李六。粟海庵居士《燕台鴻爪集》(約作於道光十二年以前)說:"京師尚楚調。樂工中如王洪貴、李六善為新聲稱於時。"楚調即漢調,也就是西皮調。可見當時北京已流行西皮調,王洪貴、李六"善為新聲",又推動了西皮調的革新發展。在徽、漢演員的共同努力下,逐步實現了西皮與二黃兩種腔調的交融。開始不同的劇目,根據不同的來源,分別唱西皮或二黃;後來,有些戲就兼唱西皮和二黃,甚至在同一唱段中先唱二黃,後轉西皮,並能相互協調,渾然一體。《羅成叫關》(源出徽調《淤泥河》)就是一個例子。聲韻方面,形成"中州韻、湖廣音"的格律,字聲間雜京音、鄂音,兼用北京、湖北兩種四聲調值,分別尖團字音,按照"十三轍"押韻。二黃的伴奏樂器,幾經反復,終於在咸豐、同治年間(1851-1874)廢笛,而與西皮統一使用胡琴(定弦不同),但唱吹腔時仍按徽班傳統用笛伴奏。
道光末年,西皮戲大量涌現,徽班中皮黃並奏習以為常。據刊於道光二十五年的楊靜亭《都門紀略》載,三慶班程長庚、四喜班張二奎、春台班餘三勝和李六、和春班王洪貴等常演的劇目,如《文昭關》、《捉放曹》、《定軍山》、《擊鼓罵曹》、《掃雪打碗》等,與嗣後京劇舞台常見的傳統劇目已大體相同,徽班向京劇的擅變到此已基本完成(雖然當時還不稱京劇)。另一種說法,認為譚鑫培成名後(19世紀末、20世紀初)京劇才算形成。理由是到那時皮黃戲從音樂、表演,到唱念的字音、聲韻,才具備了嚴格的規范;而在此以前,即程長庚時代,仍屬徽調范疇。
同治六年(1867),京劇傳到上海。新建的滿庭芳戲園從天津約來京班,受到觀眾歡迎。同年,丹桂茶園通過北京的三慶班,又約來大批著名京劇演員,其中有老生夏奎章(夏月潤之父)、熊金桂(熊文通之父),花旦馮三喜(馮子和之父)等。他們都在上海落戶,成為以上海為中心的南派京劇世家。嗣後,更多的京角陸續南下,知名的有周春奎、孫菊仙、楊月樓、孫春恆、黃月山、李春來、劉永春以及梆子花旦田際雲(想九霄)等,從而使上海成為與北京並立的另一個京劇中心。
在這之前,約在咸豐初年,上海已有昆班和徽班演出。京劇進上海後,也出現了京徽同台、京昆同台以及京梆(梆子)同台的局面。這對南方京劇特點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徽班傑出演員王鴻壽(三麻子)到滬後,經常參加京班演出,並把一些徽調劇目如《徐策跑城》、《掃松下書》、《雪擁藍關》等帶進了京班,把徽調的主要腔調之一"高撥子"納入到京劇音樂里,還把徽班的某些紅生戲及其表演方法吸收到京劇中。這對擴大京劇上演劇目和豐富舞台藝術起了一定作用。此外,梆子藝人田際雲在上海的藝術活動,對南派京劇的發展也有所影響。他的"燈彩戲"《鬥牛宮》等,實為後來"機關布景連台本戲"的濫筋。從光緒五年(1879)起,譚鑫培六次到滬,後來梅蘭芳等名演員也經常到滬演出,促進了北派、南派京劇交流,加速了京劇藝術的發展。
京劇在進入上海之前,即咸豐十年(1860)之後,隨商旅往來及戲班的流動演出,很快傳播到全國各地。如天津及其周圍的河北一帶為京劇最早的傳播地區之一。道光末年,餘三勝即在天津活動(他和他父親死後都葬在天津);丑角演員劉趕三先在天津的票房活動,後來才到北京"下海"。老生演員孫菊仙也曾經是夭津的票友。山東是徽班進出北京的必經之地,山東幫商人又是北京經濟活動的重要力量,因而山東很早就有京劇演出。曲阜孔府早在乾隆時就有安徽藝人入府演戲。京劇的較早流布地區還有安徽、湖北和東北三省。至20世紀初,南至閩、粵,東至浙江,北至黑龍江,西至雲南,都有京劇活動。抗日戰爭期間,京劇在四川、陝西、貴州、廣西等地也有了較大發展。
1919年,梅蘭芳率劇團赴日本演出,京劇藝術首次向海外傳播;1924年,他再度率劇團到日本演出,1930年,梅又率由二十人組成的劇組到美國訪問演出,取得很大成功。1934年,他應邀去歐洲訪問,在蘇聯演出,受到歐洲戲劇界的重視。此後,世界各地把京劇看成中國的演劇學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