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胡人是哪些地方的人古代說的胡人大多是現在的哪些地
漢人以華夏正統自居,對周邊的少數民族的叫法都是帶有侮辱性質的.南蠻,東夷,北胡.北方的少數民族都被叫做胡人.你要問分布,這可有點不好說.各個歷史時期的胡人都不一樣,勢力強弱也不一致,因此其地域分布也大不相同.比如匈奴和突厥.其鼎盛時期,所佔的地盤那是比當時的中國要大得多.
在南北朝時期,當時北方有十六國.那個時期也叫五胡亂華,就是匈奴、鮮卑、羯、氐、羌等五個少數民族.後來,在隋唐時期,是中國歷史上國際化程度最高的時期,當時的河西走廊有一半以上是外國人包括阿拉伯人、印度人、波斯人等等,他們以及他們同當地民族通婚的後代都叫胡人.
到了後來,元朝以後,基本上沒有胡人這個說法了,也是因為國家經濟中心的轉移,北方地區不再繁榮,國際交流也少了.胡人這個說法也就少了.
總的來說,在黃河以西(即河西走廊以及西域)黃河以北地區的少數民族都被漢人叫做胡人.
❷ 歷史上(東晉十六國時期)侵入中國的胡人今天都怎麼樣了具體民族分布區域滅絕與否
當時叫做「五胡亂華」
指匈奴、鮮卑、羯、羌、氐
匈奴沒有滅絕,一部分西遷進入歐洲境內;還有一部分南遷和漢族融合
大多數的古鮮卑人後裔都融入了漢族,還有少部分融入了契丹,更少的一部分演變為了錫伯族。
羯這個民族已經消亡了,南梁將領陳霸先帶珠江流域的兩廣軍隊准備充分後北伐江南,花了很大代價才滅悼這支萬人不到的好戰頑族,這一種族才真正從地球上消失。
羌這個民族就是現在的羌族,多居住在現在的四川省境內
氐族在唐代以後的活動即大為減少。有人以為氐族的一部分後裔在川甘交界處一直延續至今,還有一部分和漢族融合了
❸ 五胡十六國中那些胡人以及他們的後代去那裡了
五胡十六國,簡稱十六國(304年-439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時期。該時期自304年劉淵及李雄分別建立漢趙(後稱前趙)及成漢起至439年北魏拓跋燾(太武帝)滅北涼為止。范圍大致上涵蓋華北、蜀地、遼東,最遠可達漠北、江淮及西域。在入主中原眾多民族中,以匈奴、羯、鮮卑、羌及氐為主,統稱五胡。他們在這個范圍內相繼建立許多國家,北魏史學家崔浩取其中十六個國家來代表這段時期,稱這時期為「五胡十六國」。
在西晉時期,五胡居於西晉北方、西方的邊陲地區,對晉王朝呈現半包圍局面。由於晉廷的腐敗和漢官的貪污殘暴,五胡在八王之亂後紛紛舉兵,史稱五胡亂華。在西晉滅亡後,華北地區戰火紛飛,掠奪與屠殺不斷。經濟受到嚴重摧毀,影響了中國的民族、文化、政治、軍事等發展走向。永嘉之禍帶給人民巨大痛苦,大多逃難到涼州、遼東以及江南地區,使這些地區的經濟文化漸漸繁榮。在諸國混戰期間,前秦皇帝苻堅一度統一華北,但在南征東晉時,於淝水之戰慘敗。其後各族於關東及空虛的關中叛變,加上東晉北伐,前秦全面崩潰,北方再度混亂。北魏立國後,經過拓跋圭、拓跋嗣及拓跋燾的經營,最後於439年統一華北,進入南北朝時期。
北方各族的內徙促成民族大融合,在中國作為多民族國家的發展過程中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各國的君主為了增強實力,也在各自的根據地上實行一些發展生產的政策,使得各地區在華北動盪的背景下,形成局部穩定的局面。該時期的民族大融合持續到南北朝時期,最後於隋朝時期完全融合。
北方游牧民族南下,進入漢族農業區,必然為先進的社會所同化,這就是所謂漢化。它當然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匈奴及其他民族的漢化都是如此。
從東漢初年南匈奴進入山西,到西晉初年匈奴部眾的南遷,持續了二百多年,匈奴逐步漢化。以至於匈奴人建立的政權,稱之為「漢」,是「十六國」之一。大約在曹操晚年,匈奴貴族因上代是漢朝皇帝的外孫,而改姓劉。漢國的建立者劉淵,在學習漢族傳統文化方面很下功夫,他師事著名經學家崔游,學習《毛詩》、《京氏易》、《馬氏尚書》,尤其愛好《春秋左氏傳》。他能背誦孫、吳兵法,熟讀諸子百家以及《史記》、《漢書》,頗為自負,自命漢初辯士隨何、陸賈與名將周勃、灌嬰四人才幹集於一身。304年,他起兵反晉,為了爭取漢人的支持,宣稱自己是「漢氏之甥,約為兄弟」,因此他立國號為「漢」,自稱漢王,追尊蜀漢後主劉禪為孝懷皇帝,以示自己的政權是漢朝宗室的延續。劉淵建立漢國後,任用他的經學老師崔游為御史大夫,東漢大儒盧植的曾孫盧志則被任命為其子劉聰的太師。由此不難看出,十六國的第一個政權的建立者——匈奴人劉淵——漢化程度之深。
建立後趙國的羯族人石勒,漢化程度也很深。他認識到羯族力量有限,要鞏固後趙政權,必須爭取漢人合作,盡量利用漢人的治理方略。他重用「博涉經史」的漢人張賓為謀主,言聽計從,下令胡人不得凌辱衣冠華族(漢人),派官員到各地勸課農桑。他不識字,卻喜歡聽人講經、誦讀史書,雖在戎馬倥傯之中,也不稍懈怠。他設立太學和郡國學,用儒家經學培養包括羯族將領子弟在內的人才,並且建立秀才、孝廉試經之制,用儒學選拔官員。
氐族建立的前秦國的君主苻堅,重用漢族寒門士人王猛,按照漢法改革政治,發展經濟、文化,對王猛主張「宰寧國以禮,治亂邦以法」,十分欣賞與支持。他廣修學宮,親臨太學考試學生經義優劣,獎勵儒生,爭取漢族士大夫的支持。他對博士王寔說,朕一月之內三次親臨太學,發現人才,躬親獎勵。其目的在於,不使周公、孔子的微言大義在我手裡失傳,是不是可以追上漢武帝、漢光武帝了?王寔回答道,陛下神武撥亂,開庠序之美,弘儒教之風,漢武帝、漢光武帝不值得相提並論。
這樣的事例可以舉出很多。他們的共同之處在於,胡人漢化,中原的儒學起到了關鍵作用。魏晉南北朝史專家何茲全說:西晉末年,隨著士族上層的渡江南下,裝在他們頭腦里的玄學也被帶過江去,原先影響甚微的經學士族留在北方,他們保持著漢朝經學重禮儀的傳統。而胡族政權武力占據北方,要立國中原,必須熟悉儒學傳統,崇尚中原文化,以漢法治漢人。胡族君主與漢人士族在這種背景下,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儒學顯示了強大的生命力與同化作用。
民族的同化總是雙向進行的,胡人漢化的同時,就是漢人胡化。所謂漢人胡化,是在長期的交流中,漢人在生產、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吸收了胡人的習俗。這種變化,從東漢末年已經開始,《後漢書·五行志》寫道:「靈帝好胡服、胡帳、胡床、胡坐、胡飯、胡箜篌、胡笛、胡舞,京都貴戚皆競為之。」你看,皇帝對胡人的一切生活方式都很感興趣,包括胡人的服裝、胡人的帳篷、胡人的高足傢具、胡人的飲食、胡人的樂器、胡人的舞蹈等等。由於皇帝的倡導,京都的達官貴人都競相仿效,興起了漢人胡化的之風。這種風氣到五胡十六國時期達到高潮。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胡床」——胡人發明的高足座椅。中原漢人一向的習慣是席地而坐,或是跪坐,或是盤腿坐,並無坐椅子、凳子的習慣。所以竹林七賢雙腳前伸的坐法被稱為「箕踞」,是極不恭敬的失禮舉動。胡人發明的座椅,被漢人稱為「胡床」,它還有這樣一些別稱:繩床、交椅、交床、逍遙座、折背樣、倚床。胡床自北而南廣為流行,促使高足傢具的興起,終於改變了漢人席地而坐的習慣。「筵席」一詞與席地而坐的習俗緊密相連,舉行宴會時,在地上鋪上大的「筵」,再鋪上小的「席」,作為座墊,中間有矮足的稱為幾、案的桌子。這種筵席方式,至今在日本、韓國依然可以見到。胡床及高足傢具流行後,人們不再席地而坐,宴飲搬到了高高的桌子上,但「筵席」的說法一直沿用下來,不過已經失去了它的本意。
❹ 古代說的唐朝胡人是現在的哪裡人
指現在的內蒙,新疆,甘肅,寧夏,蒙古及中亞各國。
唐朝時期的胡人泛指北方游牧民族和西域各民族,又專指粟特人。粟特人是居於中國新疆和中亞的少數民族,在中國古籍中被稱為「昭武九姓」和「九姓胡」,或者直接簡稱為「胡人」,他們是絲綢之路上最重要的使者。
粟特人的故鄉在中亞地區阿姆河和錫爾河之間的粟特地區,在粟特地區以「撒馬爾干」(位於今烏茲別克)為中心,分布著九個綠洲王國,著名的如康國、安國、石國和米國。
粟特人使用的語言是粟特語,是東伊朗語系的一支,所以粟特人是被歷史學家看作是伊朗文化系統的一部分。
(4)歷史上的胡人到哪裡去了擴展閱讀:
胡人的主要民族血統
1、鮮卑:主體被漢族同化,剩餘的演化為柔然,柔然後被突厥擊敗,分化為室韋(蒙古)和契丹。
2、突厥:匈奴的一支,後滅亡了柔然,其自身的主體被回鶻人和漢族人所滅,剩餘的向西逃竄,形成了今天的土耳其人。
3、契丹:主體被女真族和漢族同化,剩餘的西逃到中亞,與當地人融合,成為中亞人的一部分。
4、回鶻:主體由丁零人構成,融入了鐵勒和高車人的一部分,在唐朝時期,突厥主體滅亡。回鶻生存到現在,即今天的維吾爾族。
5、室韋:為先秦時東胡的一部分,是由鮮卑族演化而來,一直生存到現在,也就是今天的蒙古族。
❺ 五胡十六國時候的「五胡」的最終去了哪裡
其實他們並沒有走遠,只是融入中華各民族的血脈之中。草原民族的驍武憑陵,其他各族的睿智堅貞都在中國人的骨血中混為一體。
1、匈奴入中原,百年了恩怨
眾所周知,自先秦到南北朝,漢匈恩怨不絕。魏武帝將南匈奴遷入內地,以便壓制利用。但人算不如天算,八王之亂後西晉瓦解。匈奴終於入主中原。
羯、匈奴別部,後趙石勒,五胡第一位雄主,在漢臣相佐下,北國初現一統局面,但是後繼之君,背民族融合潮流而動,最終羯與匈奴共運,在歷史中消失,融化在中華大地的各民族中。
羌,至今中華各族中依然能找他們的身影,它和其它四族一樣在華夏各族經歷千年恩怨,最終和諧共融,血肉難分。綜上,就是所謂五胡血脈共融中華。
❻ 歷史上的胡人怎麼徹底消失了
情況復雜,比如匈奴,被幾次攻擊,最終逃到歐洲去了,間接導致了羅馬帝國的崩潰。突厥也是,現在的土耳其,就認為是突厥的後代,也是到西亞去了。
其他的,也有漸漸消亡的,比如契丹族,因為契丹族英勇善戰,所以被金國、元朝大肆征調,用於戰爭,最終男丁在戰場上損失殆盡,幾乎滅亡。(據說雲南有契丹人的後裔,無疑,是隨著元朝的軍隊去了雲南。因為善戰,所以被大肆征調)
或者融合,比如匈奴王族的一支,就被賜姓為劉,融入了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