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歷史上多少四皇子繼位

歷史上多少四皇子繼位

發布時間:2022-12-09 07:09:51

1. 歷史上的那個什麼,四阿哥和,十四阿哥,繼承皇位的事,我不清楚,麻煩說一下,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公元1722年12月20日),69歲的康熙皇帝玄燁,做了六十一年大清皇帝之後,在京西的暢春園去世。

七天後,皇四子胤禛繼承了皇位,第二年改年號為雍正。

不久,有關雍正篡位的傳說就悄悄開始流傳。隨著時間的流逝,雍正篡位的故事在民間演繹得越來越生動。野史中關於雍正篡位的傳說,歸納起來竟有五種之多。

一是「雍正改詔說」。康熙皇帝本來是把皇位傳給十四子允禵的,可是雍正卻暗地裡把詔書中的「十」字改成「於」字,這樣詔書就成了「傳位於四子」。

二是「隆科多改詔說」。隆科多是當時的步軍統領。在康熙病重時,本來發了一道諭旨,叫遠在西寧的十四子允禵緊急回京,要傳位給他,可是隆科多把遺詔捏在手裡,沒有發出去。等到康熙皇帝駕崩,隆科多假傳聖旨立了四子胤禛。

三是「隆科多改詔說」的另一版本。認為康熙剛咽氣,隆科多趕緊從「正大光明」匾的後面,取出康熙密藏在那裡的詔書,把「傳位十四子」改成「傳位於四子」。

四是「雍正投毒說」。康熙在暢春園病重時,皇四子胤禛進了一碗人參湯,康熙喝了就歸天了。

五是「年羹堯改詔說」。年羹堯是當年的川陝總督,傳說雍正的母親曾與他私通,入宮八個月就生下了雍正。所以雍正是年羹堯的私生子,改詔的事是年羹堯乾的。

史學家和檔案學者首先否定了民間那幾種雍正篡位傳說的真實性。

滿語是清朝的國語,康熙的詔書不可能只改漢文,不改滿文。滿文是豎寫的,把「十」改成「於」是不好改的。

清代的用語規范,檔案中凡寫到皇子時,都要寫成「皇某子」、」而不能寫成「某皇子」。僅將「十」字改成「於」字,豈不是將「傳位皇十四子」改成「傳位皇於四子」。
再說清代人寫「於」字是用繁體「於」,而不是現在簡體字「於」字,所以將「傳位十四子」改為「傳位於四子」,完全是憑主觀的想法編造出來的。

保存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的康熙遺詔里寫著:「雍親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僅從它的寫法來看,改成「傳位於四皇子」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再如,說「雍正進參湯下毒」,由於康熙對醫道頗有研究,曾經多次說過,人參對於南方人比較好,對北方人不合適。所以雍正要真想做手腳,也不會公然用進參湯這一招。

此外,說「隆科多從正大光明匾的後面取出詔書偷改」,同樣不合歷史事實。皇帝在世時不宣布誰是繼承人,只是把所選繼承人的秘密諭旨寫進詔書里,放在乾清宮正大光明匾的後面,到皇帝死後才當眾宣布,這種做法叫秘密立儲。這種制度是從雍正才開始的。

至於說,雍正是年羹堯的私生子,更是無稽之談。在雍正朝《起居注》中雍正明確的說過,事實上他比年羹堯還大呢。

學者們對雍正繼位問題的學術研究並沒有停止。他們的結論又分成兩種,一種認為雍正不是正常繼位的,也就是說,他可能是篡位或者是自己立自己為皇帝的;還有一種則認為雍正是正常繼位的。
我們先看看,認為雍正不是正常繼位的學者的說法。這派學者認為,雍正在康熙病逝前後,精心策劃了篡取皇位的陰謀 。步軍統領隆科多是雍正的心腹,當時他負責暢春園的保衛工作。在康熙病危昏迷的時候。雍正在隆科多的幫助下,偽造康熙遺詔,變相軟禁皇子們,編造七位皇子和隆科多一起聽到康熙口傳遺詔的重要情節,乘機篡取皇位。

這派學者認為,證明雍正合法繼位的關鍵問題,是康熙皇帝臨終前,是不是曾經詔見了七位皇子和隆科多,並且康熙給他們口授了傳位遺旨。這派學者通過對相關檔案研究後,得出的結論認為這個情節是雍正自己編造的。

康熙的孫子弘旺所編《皇清通志綱要》和康雍時期肖奭的《永憲錄》,是記載有康熙帝去世逝情況的兩本私人著作,在這兩本書中,都沒有記載康熙皇帝臨終前,召見七位皇子和下達傳位遺旨這件事。

康熙皇帝臨終前,詔見了七位皇子和隆科多,並聽到康熙的傳位遺旨這個情節,是雍正自己編造的。因此,康熙的遺詔也不是真的。按照雍正自己的說法,康熙是在駕崩當日「倉促之間一言而定大計」的,這句話就說明康熙沒有留下文字遺詔。從這兩方面來看,現在保存的這份遺詔中,關於傳位給雍正的內容不可能是康熙的遺願,更不是康熙親手所寫,而是雍正與親信們偽造的。

雍正及其支持者們編造了康熙傳位的情節又偽造了康熙遺詔,所以雍正坐上皇帝寶座之後,嚴厲懲處了包括允禵在內的一批自己的兄弟和前朝的寵臣,不是整死,就是打入大牢。收拾年羹堯和隆科多這樣的寵臣,是為了堵他們的嘴,打擊他的兄弟,是為了清算跟他爭皇位的競爭者。十四子允禵是與雍正競爭皇位最主要的對手,雍正繼位後,在回北京的途中,雍正將十四子允禵變相軟禁了,並一直囚禁了十幾年。

這派學者認為,康熙晚年最喜歡的是十四子允禵,是有意把皇位傳給他的,讓他去西北打仗是為讓他建功立業,樹立威信。皇十四子允禵到前線兩年就指揮部隊進入了西藏,立了大功,為此清政府還繪有允禵進入西藏的畫,來紀念這件事。
康熙想讓這個十四子,實際上也是雍正的親弟弟,讓他首先打西藏,進軍西藏。為什麼他那麼做呢,實際上是想讓他兒子將來做皇帝,因為北京的兒子很多,爭得厲害,在外面立了大功,那回來就不得了了。康熙六十年,皇十四子允禵回來了一趟,按道理應該給他立位,康熙覺得還不夠,他想,過一年,到康熙六十一年再立吧。讓他去打准噶爾,如果他把准噶爾打敗了,那不得了,康熙計劃著想往這樣的方向發展。

康熙不但特意安排十四子允禵去西北打仗,讓他有建功立業的機會,同時康熙對十四子允禵,在擔任撫遠大將軍期間,是非常關心的。

皇十四子允禵在擔任撫遠大將軍期間,康熙皇帝在給他的朱諭、硃批中說了很多意味深長,寄予厚望的話,比如有一次康熙在硃批中寫道:「人心最為重要,你要時刻把這件事放在心上」,類似這樣的話語,在這些滿文硃批奏摺中是非常多的,可以說是隨處出可見。

關於年齡問題,他們認為也有疑問,在競爭皇位的皇子們當中,皇四子胤禛,也就是雍正,在年齡上處於劣勢。

根據《庭訓格言》中的記載,康熙帝有一次在和皇太後的談話中表示,在他看來皇三子允祉和皇四子胤禛都已經年過四十,快要進入老年了。康熙帝不大可能,選一位在他看來年齡已經過大的皇子來接班。

至於因為康熙非常喜歡皇四子胤禛,也就是雍正的兒子弘歷,就是後來的乾隆皇帝,所以增加給傳位於皇四子胤禛的砝碼,是比較牽強的,而且是片面的。

事實上根據滿文檔案等材料的記載看康熙帝對皇孫們都是非常喜愛的,特別是對廢太子胤礽的兒子和允禵的兒子更加喜愛,這些皇孫中有不少人從小被康熙帝帶在身邊,得到康熙帝的言傳身教。
根據以上種種懷疑,這部分學者還進一步推論:正因為雍正篡權皇位心裡有鬼,在陰間都怕受到父親和祖先責罵。所以才沒有遵循「子隨父葬」的習俗,安葬在清東陵來陪伴父親和祖父,卻把自己的陵墓選在相隔數百里外的清西陵。

近代史學界,關於雍正是非正常繼位的觀點,起源於20世紀30年代,歷史學家孟森在他的代表作《清世宗入承大統考實》一文,他認為康熙本擬傳位給皇十四子允禵,是雍正偽造遺詔,奪得皇位。這也是雍正繼位問題,由民間傳說成為學術研究課題的重要標志。

(CCTV《探索·發現》供稿,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2. 雍正皇帝老四,弟弟老十四是誰果郡王是誰

老十四是愛新覺羅·胤禵,果郡王是愛新覺羅·胤禮,雍正的十七弟。

1、愛新覺羅·胤禵

愛新覺羅·胤禵(1688年—1755年),又名允禵,清聖祖康熙帝第十四子,清世宗胤禛同母弟,清高宗乾隆帝皇叔,生母為孝恭仁皇後,於雍正元年(1722年)改名為允禵。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作為西征統帥領兵出征,為保衛西藏和平作出了重要貢獻。

胤禵雖為雍正帝的同母弟弟,但其卻是以胤禩為首的八爺黨重要的一員,所以雍正帝胤禛登基後將胤禵遠派守皇陵幽禁,雍正四年(1725年)改為圈禁。直至乾隆帝弘歷即位後,允禵才恢復了自由。

2、愛新覺羅·胤禮

愛新覺羅·允禮(1697年—1738年),原名愛新覺羅·胤禮,滿洲正紅旗人,清康熙帝第十七子,雍正帝異母弟,母純裕勤妃。生於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卒於乾隆三年(1738)。其初行次為第二十七。

允禮九歲以後常隨康熙帝出塞外,雍正元年被封為果郡王,管理藩院事。雍正帝認為他實心報國,操守清廉,於雍正六年進親王,七年管工部事,八年總理戶部三庫,十一年管戶部。

十二年赴泰寧送達賴喇嘛回西藏,順路問視各省駐防及綠營兵;十三年還京師,辦理苗疆事務。雍正帝臨終時,命允禮輔政。

乾隆即位,允禮任總理事務,主刑部事務,由於身體較弱,雍正帝命其在私邸中辦事,隔幾天進宮一次即可,這在當時是一種不同尋常的特殊照顧。

他秉性忠直,深受乾隆帝賞識;乾隆元年因事罷雙俸,三年二月薨。乾隆帝萬分悲痛,親臨其喪。二月初九日,乾隆令給允禮加祭一次,謚曰「毅」。

因允禮無子,故以雍正帝第六子弘曕為繼子。因允禮彼時年幼未參與康熙晚期奪嫡之爭,故在康熙帝諸多皇子中算是下場較好的一個。

(2)歷史上多少四皇子繼位擴展閱讀:

雍正的其他兄弟:

1、愛新覺羅·胤禩

愛新覺羅·胤禩(1681年-1726年),清朝宗室,清聖祖康熙帝第八子,雍正異母弟,生母良妃衛氏。少時為胤禔母惠妃撫養,諸臣奏稱其賢。

胤禩自幼備受康熙喜愛,17歲的時候即被封為貝勒,是當時封爵皇子中最年輕的。康熙帝曾命其管理廣善庫,重建東岳廟,署理內務府總管等等。一廢太子時,胤禩及其同黨躍躍欲試。

但是康熙帝對胤禩利用張明德相面為自己立嗣的行為深惡痛絕,導致胤禩在他心裡的形象大損。胤禩的個人威望和私黨勢力元氣大傷,但胤禩本人並不肯認輸,康熙朝的最後十年裡,他都沒有放棄對太子之位的爭奪。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玄燁駕崩,本以為自己的同黨胤禵能入承大統的胤禩,見胤禛嗣位如五雷轟頂,氣急敗壞,卻又無可奈何。

雍正上位後,將其改名為允禩。為穩定人心,先進封其為和碩廉親王,命辦理工部事務,兼理藩院尚書。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帝坐穩根基後,找各種借口削其王爵,圈禁,改名為「阿其那」,改其子弘旺名「菩薩保」。

雍正四年(1726年)九月薨,享年45歲。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以胤禩無悖逆之實,下旨復原名胤禩,恢復宗室,並錄入玉牒。

2、愛新覺羅·胤祥

愛新覺羅·胤祥(1686年4月16日—1730年5月4日),清聖祖康熙帝第十三子,生母敬敏皇貴妃章佳氏。胤祥與雍親王胤禛關系最親密,雍正帝待他也非尋常。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四皇子胤禛繼位,胤祥被封為和碩怡親王,又出任議政大臣,處理重要政務。雍正元年(1723年),命總理戶部。

自此即全力輔佐胤禛治理國家,胤禛亦對其十分信任。雍正三年(1725年),總理京畿水利營田事務。雍正七年(1729年)因准噶爾部竄擾邊陲,命其辦理西北兩路軍機,敘協贊功待詔增儀仗一倍。

因胤祥對雍正朝的治績助力甚大,遂得世襲罔替的許可,為鐵帽子王。清朝有史以來第九位鐵帽子王。

雍正八年(1730年)五月初四日(陽歷6月18日)去世,時年45歲。配享太廟,上謚號為「賢」,另賜有匾額「忠敬誠直勤慎廉明」冠於謚前。

將其名「允祥」的「允」字改回「胤」字,這成為有清一代臣子中不避皇帝諱的唯一事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愛新覺羅·玄燁

3. 歷史上康熙究竟傳位給誰了

康熙傳位給了四子愛新覺羅·胤禛,即清世宗(雍正皇帝),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後第三位皇帝。母為孝恭仁皇後,即德妃烏雅氏,生於北京紫禁城永和宮。

(3)歷史上多少四皇子繼位擴展閱讀:

從雍正年間時,對雍正繼位的談論便不絕於耳。雖然史學界對皇位合法性尚無定論,但流傳的把"十改於"的改詔之說是不成立的,因為現存於遼寧省檔案館的康熙遺詔是雍正登基後擬就並頒布天下,並非康熙真跡,所以遺詔不能說明問題。

主張篡位說的學者中,有的認為康熙去世過於突然,未來得及留下任何傳位遺詔,而雍正和隆科多等合謀搶佔了先機;有的認為康熙生前兩立兩廢太子,對立儲君一事勞心傷神,直到臨終前才屬意皇十四子為儲君。

按照正統繼位說學者觀點,如果沒有實在的證據證明其他皇子為康熙所屬意,雍正的即位是有理由的。並且在詔書中一般都是加上個皇字的,比如傳位於皇四子,假如這樣」十「改為」於「是沒有根據的。

關於雍正之死,史書記載非常簡單,只是說,前一天,雍正在圓明園行宮病重,第二日下午病危,急召大臣,當晚即死掉了。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雍正的死亡,史料沒有記載。張廷玉的私人記錄,當時雍正七竅流血,令他「驚駭欲絕」。

雍正暴卒,官書不記載其原因,這自然就引起人們的疑惑,再加上當時關於他為人的傳說和評論頗多,就更容易引起人們的猜疑,於是就產生了各種說法。

4. 康熙皇帝傳位給了第四個兒子還是第十四個兒子

康熙皇帝駕崩,皇位傳給了四皇子允禎,年號雍正。但許多人認為雍正不是繼位而是篡位。說法有三:一、胤禛(雍正)利用獻葯的機會毒死父親;二、康熙原定十四皇子繼位,但隆科多假傳諭旨,傳位給胤禛;三、多爾袞偏袒胤禛,將諭旨「傳位十四皇子」改為「傳位於四皇子」。雍正究竟是繼位還是篡位?宮廷斗爭錯綜復雜,至今仍是史學界爭論不休的問題。首先,這派學者認為,傳位遺詔是根據康熙的遺願寫的,這件康熙遺詔,畢竟是清朝留下來的原始檔案,在沒有發現確鑿證據前,不能輕易否定。 康熙遺詔是兩派學者爭論的焦點之一。持正常繼位的學者們認為,說雍正的即位過程搞了陰謀,卻又拿不出過硬的、令人信服的證據,而現存的康熙遺詔,則十分明確說是要傳位給雍正。康熙遺詔有兩大部分,一部分講康熙六十年的業績,這部分內容在康熙五十六年就已經寫好了,另一部分,也是最關鍵的,就是講要把皇位傳給他的第四個兒子。如果就因為遺詔不是康熙的親筆,是別人寫的,就推論遺詔是假的,那麼有些問題就很難解釋了。因為歷朝歷代皇帝的遺詔,一般都是別人代筆或者是老皇帝死後,按照他的遺願來寫的。比如說乾隆帝的,雍正的兒子,康熙皇帝的孫子。他繼位之後,也有個繼位詔書。那個詔書里頭就對他父親的那個時代的政治,提出了好多改革的意見。可是如果我們要來分析的話一下,這個遺詔書,實際上是新皇帝寫的,也不是老皇帝雍正帝親筆寫的啊,但是我們並沒有人懷疑說乾隆皇帝他不是合法繼位的。 從《康熙實錄》的記載來看,康熙臨終前召見了皇子們和隆科多等人,下達了傳位給皇四子胤禛(雍正)的遺命,這個事應該是真實的。康熙皇帝他在位的第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凌晨病危了,就緊急召見了他這些兒子。當時召見的有六個皇子,都是年齡比較大的,到了他的寢宮,同時還有一個就是國舅,叫隆科多,當時任是步軍衙門統領,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北京衛戍區司令,當時在場的是六個人,加上隆科多就是七個人。此外,康熙的三十歲以下的兒子,就像十五子、十六子、十七子都在寢宮的門外聽候。這時康熙帝就傳下遺言,遺言里就是皇四子雍親王,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能繼承我的事業,因此讓他繼我的位。 1985年,南開大學歷史系馮爾康教授出版的《雍正傳》;1986年,中國人民大學韋慶遠教授發表了《論封建皇權和皇位繼承問題》;1999年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研究員李國榮、張書才合著的《實說雍正》,;2000年,海外學者楊啟樵教授在《揭開雍正帝隱秘的面紗》都指出:雍正屬於正常繼位。

5. 康熙所有皇子的名字

愛新覺羅·承瑞、愛新覺羅·承祜、愛新覺羅·承慶、愛新覺羅·賽音察渾、愛新覺羅·胤禔 、愛新覺羅·長華 、愛新覺羅·胤礽、愛新覺羅·長生、愛新覺羅·萬黼 、愛新覺羅·胤祉、愛新覺羅·胤禛。

愛新覺羅·胤禶、愛新覺羅·胤祺、愛新覺羅·胤祚、愛新覺羅·胤祐、愛新覺羅·胤禩、愛新覺羅·胤禟、愛新覺羅·胤礻我 、愛新覺羅·胤礻禹 、愛新覺羅·胤禌、愛新覺羅·胤祹 、愛新覺羅·胤祥。

愛新覺羅·胤禵、愛新覺羅·胤禨、愛新覺羅·胤禑 、愛新覺羅·胤祿、愛新覺羅·胤禮、愛新覺羅·胤祄、愛新覺羅·胤禝 、愛新覺羅·胤禕、愛新覺羅·胤禧、愛新覺羅·胤祜、愛新覺羅·胤祁、愛新覺羅·胤秘 、愛新覺羅·胤禐。

1、愛新覺羅·胤禔

愛新覺羅·允禔()(1672年-1735年),原名愛新覺羅·胤禔,清朝宗室、康熙帝庶長子,雍正帝長兄。母為惠妃納喇氏,排行第五,因康熙前四子皆幼殤未齒序,故為皇長子。

曾從征厄魯特蒙古噶爾丹。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為直郡王。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因魘咒太子允礽,謀奪儲位,被削爵囚禁。

2、愛新覺羅·胤礽

愛新覺羅·胤礽(1674年6月6日-1725年1月27日),清朝宗室,清朝以及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經過公開冊立的皇太子。

乳名保成,清聖祖玄燁第二子,清世宗胤禛異母兄,母為仁孝皇後(孝誠仁皇後)赫舍里氏。除康熙早殤諸皇子外序齒為皇次子。

因其胞兄、嫡長子承祜幼殤,在胤礽剛滿周歲時即被確立為皇太子。胤礽自幼即聰慧好學,文武兼備,不僅精通諸子百家經典、歷代詩詞,而且熟練滿洲弓馬騎射。

長成後代皇帝祭祀,並數次監國,治績不俗,在朝野內外頗具令名,這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康熙的負擔。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二月,清聖祖康熙帝北征噶爾丹,特命胤礽監國,後清聖祖北征都讓胤礽監國理政。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九月,胤礽侍駕南巡,以病留德州而止。四十二年正月,仍侍駕南巡。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胤礽以罪廢拘系於咸安宮,同年十二月被釋放。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三月,胤礽被復立為皇太子。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十月,再以罪被廢黜,仍禁錮於咸安宮。此後多次有推薦其復立的建議,但康熙帝始終未再立胤礽。

雍正帝繼位之後將其改名為「允礽」,雍正二年(1724年)十二月十四日(公歷1725年1月27日)幽死於紫禁城咸安宮,享年五十一歲。後被追封為和碩理親王,葬於黃花山(今天津薊縣)理親王園寢,謚曰密。

3、愛新覺羅·胤禛

愛新覺羅·胤禛(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即清世宗,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後第三位皇帝,蒙古尊稱為納伊拉爾圖托布汗。康熙帝第四子,母為孝恭仁皇後,即德妃烏雅氏,生於北京紫禁城永和宮。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貝勒;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胤禛被封為和碩雍親王。在二廢太子胤礽之後,胤禛積極經營爭奪儲位。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暢春園病逝,他繼承皇位,次年改年號雍正。雍正帝在位期間重整機構並且對吏治做了一系列改革。

如為加強對西南少數民族的統治,實行改土歸流。為改善民生,實行攤丁入畝,使中國人口的暴增。並且大力整頓財政,實行耗羨歸公,建立養廉銀制度等。

特別是雍正七年(1729年)出兵青海,平定羅卜藏丹津叛亂。雍正一朝,整頓吏治,在中央創立密折制度監視臣民,並廢除議政王大臣會議,設立軍機處以專一事權。

而且改善秘密立儲制度,這樣使得皇位繼承辦法制度化,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康熙帝晚年諸皇子互相傾軋的局面。雍正帝在位期間,勤於政事,自詡「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

雍正帝的一系列社會改革對於康乾盛世的連續具有關鍵性作用。雍正十三年(1735年)去世,廟號世宗,謚號敬天昌運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寬仁信毅睿聖大孝至誠憲皇帝,葬清西陵之泰陵,傳位於第四子弘歷。

4、愛新覺羅·胤禩

愛新覺羅·胤禩(禩同祀,為祀異體字;1681年-1726年),清朝宗室,清聖祖康熙帝第八子,雍正異母弟,生母良妃衛氏。少時為胤禔母惠妃撫養,諸臣奏稱其賢。

胤禩自幼備受康熙喜愛,17歲的時候即被封為貝勒,是當時封爵皇子中最年輕的。康熙帝曾命其管理廣善庫,重建東岳廟,署理內務府總管等等。一廢太子時,胤禩及其同黨躍躍欲試。

但是康熙帝對胤禩利用張明德相面為自己立嗣的行為深惡痛絕,導致胤禩在他心裡的形象大損。胤禩的個人威望和私黨勢力元氣大傷,但胤禩本人並不肯認輸,康熙朝的最後十年裡,他都沒有放棄對太子之位的爭奪。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玄燁駕崩,本以為自己的同黨胤禵能入承大統的胤禩,見胤禛嗣位如五雷轟頂,氣急敗壞,卻又無可奈何。雍正上位後,將其改名為允禩。

為穩定人心,先進封其為和碩廉親王,命辦理工部事務,兼理藩院尚書。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帝坐穩根基後,找各種借口削其王爵,圈禁,改名為「阿其那」,改其子弘旺名「菩薩保」。

雍正四年(1726年)九月薨,享年45歲。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以胤禩無悖逆之實,下旨復原名胤禩,恢復宗室,並錄入玉牒。

5、愛新覺羅·胤祥

愛新覺羅·胤祥(1686年11月16日-1730年6月18日),清聖祖康熙帝第十三子,生母敬敏皇貴妃章佳氏。 胤祥與雍親王胤禛關系最親密,雍正帝待他也非尋常。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四皇子胤禛繼位,胤祥被封為和碩怡親王,又出任議政大臣,處理重要政務。雍正元年(1723年),命總理戶部。自此即全力輔佐胤禛治理國家,胤禛亦對其十分信任。

雍正三年(1725年),總理京畿水利營田事務。雍正七年(1729年)因准噶爾部竄擾邊陲,命其辦理西北兩路軍機,敘協贊功待詔增儀仗一倍。

因胤祥對雍正朝的治績助力甚大,遂得世襲罔替的許可,為鐵帽子王。清朝有史以來第九位鐵帽子王。

雍正八年(1730年)五月初四日(陽歷6月18日)去世,時年44歲,配享太廟,上謚號為「賢」,另賜有匾額「忠敬誠直勤慎廉明」冠於謚前。

將其名「允祥」的「允」字改回「胤」字,這成為有清一代臣子中不避皇帝諱的唯一事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康熙帝皇子

6. 康熙帝有幾個兒子,第幾個當了皇帝

康熙帝有35個兒子,序齒的兒子有24個,其中有9個參與了皇位的爭奪,皇四子胤禛當了皇帝。

九子奪嫡:大阿哥愛新覺羅·胤禔、二阿哥愛新覺羅·胤礽、三阿哥愛新覺羅·胤祉、四阿哥愛新覺羅·胤禛、八阿哥愛新覺羅·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愛新覺羅·胤䄉、十三阿哥愛新覺羅·胤祥、十四阿哥愛新覺羅·胤禵。最後四阿哥胤禛勝出,在康熙帝去世後繼承皇位,成為雍正帝。

康熙十四年(1675年),康熙立時年兩歲的二阿哥胤礽為皇太子,日後皇太子變得驕縱與蠻橫並結黨營私。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殺索額圖,父子關系趨於緊張。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在木蘭圍場的布爾哈蘇行宮,康熙皇帝以皇太子胤礽「不法祖德,不遵朕訓,惟肆惡虐眾,暴戾淫亂」的理由,宣布廢除太子。之後眾多阿哥開始了對於皇位的覬覦。

(6)歷史上多少四皇子繼位擴展閱讀

大阿哥胤禔是庶長子,一向不被康熙喜歡,自知無望,向康熙提議八阿哥胤禩,理由是「術士張明德嘗相胤禩必大貴」,又說要替父殺掉胤礽,讓康熙極為寒心,嚴加訓斥,同時對胤禩嚴加提防。胤禩小時候被大阿哥的母親惠妃撫養,故大阿哥對他感情較好。

這時三阿哥胤祉揭發大阿哥搞魘鎮加害胤礽之事,康熙將大阿哥囚禁。康熙厭胤禩勾結胤禔,也將其關押,後又釋放。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三月恢復胤礽太子地位。康熙五十年末被告與刑部尚書齊世武、步軍統領托合齊、兵部尚書耿額結黨營私。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九月再次下詔廢太子。從此廢太子一直被圈禁到死。三阿哥胤祉見此亂局,主動退出競爭。

胤礽再度被廢之後,八阿哥胤禩轉而支持十四阿哥胤禵(四阿哥同母弟),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附庸八阿哥胤禩。十三阿哥胤祥附庸四阿哥胤禛。胤禛在太子首次被廢後,敢於為胤礽說好話,屬太子黨。胤礽二度被廢之後,胤禛看到胤礽絕無復立之可能,開始結黨營私,窺視儲位。這時形成了以胤禛為首的四爺黨和以胤禩為首的八爺黨兩大勢力。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帝病故於暢春園,當時八爺黨支持的十四阿哥胤禵遠在西北,四阿哥胤禛留京。康熙近臣步軍統領隆科多(清聖祖孝懿仁皇後之弟)宣布康熙遺囑宣胤禛繼承皇位,是為雍正皇帝。日後八爺黨人遭到清算舊賬。九子奪嫡以雍正取勝告終。

雍正為防止再出現兄弟間爭奪皇位的慘劇,從此實行秘密建儲制度,不再公開設立太子,由皇帝寫詔書並放置於乾清宮正大光明匾額後,直到皇帝駕崩後人才能打開並宣布繼承人。

7. 九子奪嫡中各個阿哥的結局是什麼四阿哥是怎麼當上皇帝的

九子奪嫡,是指清朝康熙皇帝的兒子們爭奪皇位的歷史事件。關於四子胤禛的繼位傳言很多(文末有相關分析),都沒有史實根據,胤禛早年韜光養晦,扶植黨羽,在奪嫡之戰前期保持中立,博得康熙的賞識,最後憑借自己的智慧當上皇帝這是毫無疑問的。


康熙帝8歲登基,坐殿61年,生了50多個小孩,24個兒子,參與奪嫡的九個兒子分別是:大阿哥愛新覺羅·胤禔、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誐、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名字都夠生僻的,找都找不出來)。

九子結局,老四胤禛就不用說了,後來的雍正帝,在位13年是歷史上最勤政的皇帝,其它八個的結局往下看。

雍正帝

老大胤褆
在太子廢立中得罪皇父,被奪封爵,幽於府第。康熙帝派貝勒延壽等輪番監守,並嚴諭:疏忽者,當族誅。胤褆已成為一隻不再見天曰的死老虎。雍正十二年(1734年)死,以貝子禮殯葬。
老二即廢太子胤礽
被禁錮在咸安宮。雍正仍不放心,一方面封其為理郡王,另一方面又命在山西祁縣鄭家莊蓋房駐兵,將胤礽移居幽禁。雍正二年(1724年),胤礽死去。
老三胤祉
本不太熱心皇儲,一門心思編書,但也受到牽連。雍正即位後,以「胤祉與太子素親睦」為由,命「胤祉守護景陵」,發配到遵化為康熙守陵。胤祉心裡不高興,免不了私下發些牢騷。雍正知道後,乾脆將胤祉奪爵,幽禁於景山永安亭。雍正十年(1732年),胤祉死。
老五胤祺
曾領正黃旗大營,後被封為恆親王。胤祺沒有結黨,也沒有爭儲。雍正即位後,借故削其子的封爵。雍正十年(1732年),胤祺死。
老七胤佑
雍正八年(1630年)死。
老八胤禩
是雍正兄弟中最為優秀、最有才能的一位。但是,「皇太子之廢也,胤禩謀繼立,世宗深憾之」。雍正繼位後,視胤禩及其黨羽為眼中釘、肉中刺。胤禩心裡也明白,常怏怏不快。雍正繼位,耍了個兩面派手法:先封胤禩為親王——其福晉對來祝賀者說:「何賀為?慮不免首領耳!」這話傳到雍正那裡,命將福晉趕回娘家。不久,借故命胤禩在太廟前跪一晝夜。後命削胤禩王爵,高牆圈禁,改其名為「阿其那」。「阿其那」一詞,學者解釋有所不同,過去多認為是「豬」的意思,近來有學者解釋為「不要臉」。 胤禩又被幽禁,受盡折磨,終被害死。
老九胤禟
因同胤禩結黨,也為雍正所不容。胤禟心裡明白,私下表示:「我行將出家離世!」雍正哪能容許胤禟出家!他借故命將胤禟革去黃帶子、削宗籍,逮捕囚禁。改胤禟名為「塞思黑」。「塞思黑」一詞,過去多認為是「狗」的意思,近來有學者亦解釋為「不要臉」。不久給胤禟定28條罪狀,送往保定,加以械鎖,命直隸總督李紱幽禁之。胤禟在保定獄所備受折磨,以「腹疾卒於幽所」,傳說是被毒死的。
老十胤誐
因黨附胤禩,為雍正所恨。雍正元年(1723年),哲布尊丹巴胡圖克圖來京病故,送靈龕(kān)還喀爾喀(今蒙古共和國),命胤齎(jī)印冊賜奠。胤稱有病不能前行,命居住在張家口。同年借故將其奪爵,逮回京師拘禁。直到乾隆二年(1737年)才開釋,後死。
老十一胤祹
康熙末年任鑲黃旗滿洲都統,很受重用,也很有權,但沒有結黨謀位。雍正剛即位,封胤祹為履郡王。不久,借故將其降為「在固山貝子上行走」,就是從郡王降為比貝勒還低的貝子,且不給實爵,僅享受貝子待遇。不久,又將其降為鎮國公。乾隆即位後被晉封為履親王。這位胤祹較之其他兄弟氣量大,一直活到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享年78歲。
十四胤禵
雖與雍正一母同胞,但因他黨同胤禩,又傳聞康熙臨終前命傳位「胤禎」而雍正黨篡改為「胤禛」,所以二人成了不共戴天的冤家兄弟。雍正即位,先是不許撫遠大將軍胤禵進城吊喪,又命其在遵化看守皇父的景陵,再將其父子禁錮於景山壽皇殿左右。乾隆繼位後,將其開釋。


歷史記載

九子奪嫡發生在康熙末年廢黜太子後,眾皇子看到了自己成為皇帝的希望,接連兄弟相殘的事。眾所周知,皇帝只有一個,九子奪嫡後,其餘的皇子的下場就悲慘了,死的死,被驅逐的驅逐,幾乎沒有人能安全的度過九子奪嫡。


康熙十五年(1675年),康熙立二阿哥胤礽為皇太子(2歲),日後皇太子變得驕縱與蠻橫並結黨營私。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殺索額圖,父子關系趨於緊張。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在木蘭圍場的布爾哈蘇行宮,康熙皇帝以皇太子胤礽「不法祖德,不遵朕訓,惟肆惡虐眾,暴戾淫亂」的理由,宣布廢除太子。之後眾多阿哥開始了對於皇位的覬覦。

大阿哥胤禔是庶長子,一向不被康熙喜歡,自知無望,向康熙提議八阿哥胤禩,理由是「術士張明德嘗相胤禩必大貴」,又說要替父殺掉胤礽,讓康熙極為寒心,嚴加訓斥,同時對胤禩嚴加提防。胤禩小時候被大阿哥的母親惠妃撫養,故大阿哥對他感情較好。這時三阿哥胤祉揭發大阿哥搞魘鎮加害胤礽之事,康熙將大阿哥囚禁。康熙厭胤禩勾結胤禔,也將其關押,後又釋放。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三月恢復胤礽太子地位。康熙五十年末被告與刑部尚書齊世武、步軍統領托合齊、兵部尚書耿額結黨營私。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九月再次下詔廢太子。從此廢太子一直被圈禁到死。三阿哥胤祉見此亂局,主動退出競爭。

胤礽再度被廢之後,八阿哥胤禩轉而支持十四阿哥胤禵(四阿哥同母弟),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祺附庸八阿哥胤禩。十三阿哥胤祥附庸四阿哥胤禛。胤禛在太子首次被廢後,敢於為胤礽說好話,屬太子黨。胤礽二度被廢之後,胤禛看到胤礽絕無復立之可能,開始結黨營私,窺視儲位。這時形成了以胤禛為首的四爺黨和以胤禩為首的八爺黨兩大勢力。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帝病故於暢春園,當時八爺黨支持的十四阿哥胤禵遠在西北,四阿哥胤禛留京。康熙近臣步軍統領隆科多(清聖祖孝懿仁皇後之弟)宣布康熙遺囑宣胤禛繼承皇位,是為雍正皇帝。日後八爺黨人慘遭迫害。九子奪嫡以雍正取勝告終。

雍正為防止再出現兄弟間爭奪皇位的慘劇,從此實行秘密建儲制度(當然自他之後的大清王朝逐漸衰落,到最後連個兒子都生不出來,所以這個制度也沒怎麼實施),不再公開設立太子,由皇帝寫詔書並放置於乾清宮正大光明匾額後,直到皇帝駕崩後人才能打開並宣布繼承人。


康熙帝的24個兒子

康熙共有三十五子、二十女。其中只有24個兒子、8個女兒活到成年。康熙諸子初隨「承」、「保」、「長」等字、後均隨「胤」字。之後雍正帝胤禛即位後為避帝王諱,諸皇子名中「胤」字改為「允」字。怡親王允祥逝後其名改回胤祥。


長子胤禔(1672年-1735年),惠妃生,皇長子,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被封為直郡王,「大千歲黨」之首。


太子胤礽(1674年-1725年),孝誠仁皇後生,皇太子,「太子黨」之首。


三子胤祉(1677年-1732年),榮妃所生,皇三子,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被封為誠郡王,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九月因在敏妃喪百日中剃頭,降貝勒。康熙四十八三月,晉誠親王,「三爺」。


四子胤禛(1678年-1735年),德妃生,皇後佟佳氏(隆科多之姐)撫養,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被封為貝勒,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被封為雍親王。四爺黨之首。


五子胤祺(1680年-1732年),宜妃生,皇太後孝惠章皇後撫養,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被封為恆親王。


六子胤祚(1680年-1685年),德妃生,六歲夭折。


七子胤祐(1680年-1730年),成妃生,惠妃撫養,身有殘疾,康熙四十八年三月晉淳郡王。


八子胤禩(1681年-1726年),良妃(?-1711年)生,惠妃撫養,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受封為多羅貝勒,雍正元年(1723年)被封為為廉親王,「八爺黨」之首。


九子胤禟(1683年-1726年),宜妃生,康熙四十八年三月被封為貝子,八爺黨。


十子胤䄉(1683年-1741年),溫僖貴妃(孝昭仁皇後之妹)生,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封敦郡王,八爺黨。


十一子胤禌(1685年-1696年),宜妃生,十二歲早亡。


十二子胤祹(1686年-1763年),定妃生,蘇麻喇姑撫養,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被封為貝子。雍正元年(1723年)被封為履親王。


十三子胤祥(1686年-1730年),敏妃生,(德妃撫養),雍正元年(1723年)被封為怡親王,四爺黨。


十四子胤禵(1688年-1755年),德妃生,康熙四十八年三月封固山貝子,雍正元年五月封多羅郡王,八爺黨。


十五子胤禑(1693年-1731年),王密嬪(漢人)生。


十六子胤祿(1695年-1767年),王密嬪(漢人)生。


十七子胤禮(1697年-1738年),陳勤妃(漢人)生。


十八子胤祄(1701年-1708年),王密嬪(漢人)生,八歲夭折。


十九子胤禝(1702年-1704年),高襄嬪(漢人)生,三歲夭折。


二十子胤禕(1706年-1755年),高襄嬪(漢人)生。


二十一子胤禧(1711年-1758年),陳熙嬪(漢人)生。


二十二子胤祜(1712年-1744年),謹嬪生。


二十三子胤祁(1714年-1785年),石靜嬪(漢人)生。


二十四子胤秘(1716年-1773年),陳穆嬪(漢人)生。


胤禛繼位幾種說法的分析

第一種,修改遺詔說。在單田芳的《童林傳》,梁羽生的《彈指驚雷》等作品中,都把雍正的繼位寫成由國舅隆科多將正大光明匾後康熙遺詔中的「傳位十四皇子」改成「傳位於四皇子」。隨著電視劇的熱播,這種說法在民間形成了絕對的權威。但是細細想來,這簡直純屬胡編亂造。首先,繁體中「於」作「於」,以十改於具有絕對的難度。而且這里可以將紀連海推翻紀曉嵐諷刺和珅家「個個草包」的故事作為佐證。有故事說,和珅建一亭子,請紀曉嵐題字,紀題曰「竹苞」。於是便有了贊美紀曉嵐聰明絕頂,罵和珅家個個草包(將竹苞拆開)的傳說。但是繁體個作個,竹字拆開不是字,可見兩個故事一樣,只是今人的主觀臆斷。其次,根據道光帝立儲詔書「皇四子奕寧立為皇太子,皇六子奕??封為親王.」詔書以漢滿兩種文字書寫。所以,在清代「十四皇子」稱呼不對,而應是「皇十四子」,但如果稱呼皇十四子,遺詔便無從改起,更重要的是,滿文的十和於沒法互該。再次,據清史稿記載「雍正元年八月,世宗御乾清宮,密書上名,緘藏世祖所書正大光明匾額上」:「雍正十三年八月,帝崩,庄親王允祿等啟雍正元年立皇太子[即乾隆]密詔,宣詔即位。」這是最早秘密立儲的記載,——將立儲遺詔置於正大光明匾後始於雍正,至於是否這種做法更早始於康熙末年,沒有任何文字記錄。至此,可以毫無疑問的說,修改詔書說,純屬子虛烏有。

第二種,參湯弒父說。有一種說法,康熙染疾,養病暢春園,後四皇子胤禛進參湯一碗,康熙服用後,不久便駕崩。但是據記載,頗懂醫術的康熙生前並不愛食人參,他曾說過,人參對南方人合適,對北方人並不適合,[見康熙《起居注》]江寧織造曹寅病重之時,蘇州織造李熙曾上奏康熙代請賜葯。康熙在奏摺中就曾批示道:「曹寅元肯吃人參,今得此病亦是人參中來。」康熙不喜人參對於暗中關注著父皇的雍正來說. 不可能不知,俗話說,送其所愛,投其所好,故參湯弒父之說也無法立足。

第三種,年羹堯遺子說。一種說法是,雍正之母德妃入宮八月即產下雍正,因而有人懷疑年羹堯曾與德妃私通,所以雍正是年羹堯的私生子,改詔的事是年羹堯乾的。對於這種說法,也是後人胡編亂造的一段風流韻事。首先,當雍正還只是親王時,就曾在信中大罵年羹堯是個惡少。試想,兒子怎會罵父親惡少呢?更加有力的證據是在雍正《起居注》一書中曾有言「朕長於年羹堯…..」因此斷言,從雍正是私生子說到年羹堯助其繼位說純屬後人主觀臆斷。

8. 九子奪嫡是哪九個皇子

一、九子奪嫡,是指清朝康熙皇帝的兒子們爭奪皇位的歷史事件。當時康熙皇帝序齒的兒子有24個,其中有9個參與了皇位的爭奪。

二、九子分別是:大阿哥愛新覺羅·胤禔、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誐、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最後四阿哥胤禛勝出,在康熙帝去世後繼承皇位,成為雍正帝。

三、參與皇位爭奪的九子結局:

1、大阿哥愛新覺羅·胤禔:胤禔奪嫡失敗時只有三十七歲,他被囚禁在高牆內達二十六個春秋,直至雍正十二年十一月初一日被幽死,終年六十三歲。

2、二阿哥胤礽:胤礽剛滿周歲時即被確立為皇太子。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胤礽以罪廢拘系於咸安宮,同年十二月被釋放。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三月,胤礽被復立為皇太子。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十月,再以罪被廢黜,仍禁錮於咸安宮。此後多次有推薦其復立的建議,但康熙帝始終未再立胤礽。雍正帝繼位之後將其改名為"允礽",雍正二年(1724年)十二月十四日(公歷1725年1月27日)幽死,享年五十一歲。

3、三阿哥胤祉:雍正即位後,將其改名為允祉,以他與廢太子向來親睦為由,將胤祉發配到遵化的馬蘭峪為康熙守陵。胤祉私下發牢騷,又對怡親王胤祥之死缺少哀悼之情。雍正帝知道後,將胤祉奪爵,幽禁於景山永安亭。 雍正十年閏五月十九日(1732年7月10日),胤祉病逝於景山禁所。

4、四阿哥胤禛:清朝第五位皇帝。在二廢太子胤礽之後,胤禛積極經營爭奪儲位,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暢春園病逝,他繼承皇位,次年改年號雍正。

5、八阿哥胤禩:雍正即位,為穩定其情緒,命總理事務,進封廉親王,授理藩院尚書。元年,命辦理工部事務。四年,雍正削其王爵,圈禁,並削宗籍,改名為"阿其那",改其子弘旺名"菩薩保"。同年,亡。

6、九阿哥胤禟:雍正元年(1723),奉命赴西寧駐扎。雍正三年(1725年)七月革爵。雍正四年(1726年)初,革去黃帶子,削除宗籍。 同年八月,定罪狀二十八條,送往保定,加以械鎖,暫交直隸總督李紱監禁,令改名塞思黑。胤禟在獄中被折磨而死, 也有傳說是被毒死的。享年四十三歲。

7、十阿哥胤誐:因黨附胤禩,雍正二年(1724年)四月,被雍正帝圈禁革爵。乾隆二年被釋放,授輔國公品級,乾隆六年(1741年)九月初九,胤䄉病死,年五十九歲。

8、十三阿哥胤祥:四皇子胤禛繼位,胤祥被封為和碩怡親王,又出任議政大臣,處理重要政務。雍正元年(1723年),命總理戶部。自此即全力輔佐風根治理國家,胤禛亦對其十分信任。雍正三年(1725年),總理京畿水利營田事務。雍正七年(1729年)因准噶爾部竄擾邊陲,命其辦理西北兩路軍機,敘協贊功待詔增儀仗一倍。因胤祥對雍正朝的治績助力甚大,遂得世襲罔替的許可,為鐵帽子王。清朝有史以來第九位鐵帽子王。雍正八年(1730年)五月初四日(陽歷6月18日)去世,時年45歲。

9、十四阿哥胤禵:雍正帝登基後將允禵遠派守皇陵幽禁,雍正四年改為圈禁。直至乾隆即位後,允禵才恢復了自由。

閱讀全文

與歷史上多少四皇子繼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9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4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0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5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6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7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7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0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6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