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安徽風情小鎮的徽州西遞
西遞位於黟縣東南部;四面環山,兩條溪流從村北、村東經過村落在村南會源橋匯案。村落以一條縱向的街道和兩條沿溪的道路為主幹,構成以東向為主、向南北兩側延伸的街巷系統。所有的街巷都以名為「黟縣青」的青石板鋪地,木構古建築、磚牆環繞、素樸淡雅,木雕石雕、磚雕豐富多彩;巷道、溪流、建築布局嚴謹和諧。空間變化韻味十足,建築色調淡雅,表現出皖南古村落的獨特風味。
西遞村是胡姓聚族而居的村落,源於11世紀,14~19世紀發展到鼎盛。由於過去很少遭到戰亂破壞,也沒有受到現代經濟發展的沖擊,村落始終保持完整。目前保存的明、清古民居124四棟,祠堂三棟。2000年11月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西遞舊稱西川,因為村子西邊大約點五公里處是清代的「鋪遞所」,西遞村因此而得名。
根據當地胡氏族譜記載,西遞的胡氏始祖為唐昭宗李曄之子。1465年之後,西遞人口劇增,財富迅速積累,大量的住宅、祠堂、牌坊開始興建。1573~1620年間西遞村重修了會源橋和古來橋,並在兩橋之間沿河渠建造了一批住宅,從此西遞的中心逐漸向東邊移至會源,西遞的發展達到鼎盛階段。
西遞村依山傍水,遵循中國傳統的天人合一思想,強調人與自然環境的和諧,村落與所在地的地形、地貌、山水等自然風光融為一體。西遞村以敬愛堂、追慕堂為中心,沿前邊溪、後邊溪呈帶狀布局。約3米寬的正街、橫路街、前邊溪街、後邊溪街構成主要道路骨架。「親水」是徽州古村落的共同特色;大街小巷兩側都砌有排水明溝、臨水渠而建的住宅,街頭巷尾的石凳、水井、池塘,溪流上的石板橋,營造出人與水的親密關系。
西遞村的古建築在布局形式、建築手法等各方面都有鮮明的徽州特色。民居建築基本結構是抬梁或穿斗的人字形坡頂,外牆圍護採用山牆隔離。底部以黟縣青石做為基礎,頂部做成迭落形或凸弧形,以青瓦做堞,端部形似馬頭。基於防盜安全的需要,牆面對外窗戶很小,大多以黟縣青石鏤空雕成花卉和幾何圖案裝飾。大門用黟縣青石做框,上部鑲嵌門罩,磚石雕刻裝飾以花鳥蟲魚或歷史場景為題,各有不同的吉祥寓意。
以明清建築為主體的宏村、西遞古建築群,不僅承襲了本地區千百年形成的歷史建築成就,又因為徽商及徽籍官員的影響,吸取了其他地方建築藝術的精華,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在「天人合一」思想的影響之下,西遞的建築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色彩樸素淡雅;山牆高低錯落,天井緊湊而通暢,光線柔和、靜謐舒適;梁架恢弘精緻、型制規整;雕刻精細的確是令人嘆為觀止的建築藝術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