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曾姓至今有多少年歷史
曾姓:最初發源於今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蒼山縣)西北一帶。夏王少康封地給小兒子曲烈作為子爵王國,稱為鄫子國。後鄫國被滅,鄫國太子巫出奔鄰近的魯國,用原國名"鄫"為姓氏,但除去了邑旁(阝),表示離開故城,不忘先祖,稱為"曾"。
全國曾姓人口目前有770多萬,排在第31位。湖南是曾姓第一大省。四川是曾姓第三大省份,大約有30萬人,排在全省姓氏人口的50多名。
『貳』 吳姓有多少年歷史了
吳姓的淵源由四大支組成:姜姓、吳回氏族、姚姓和姬姓。其中姜姓吳氏的歷史至少有5000年。第五支出自外族的改姓。
吳(wú)姓源出有:
源流一
源於姜姓,出自炎帝大臣吳權之後裔,屬於以氏族名稱或國名為氏。
源流二
源於姬姓,出自黃帝後裔古公亶父之子太伯(泰伯),屬於以國名為氏。
源流三
古代姓名典籍《姓氏 ·急就篇》:"周太王子太伯封吳,其後為氏。舜後封虞,吳、虞上古音相近,故舜後也有改姓吳。""吳"與"虞"上古音同音相轉諧音,且上古漢字字形相近,所以可以通用。因而部分吳氏由姚姓虞姓而來。
源流四
中國少數民族中的吳姓,以苗族最多,最突出。
源流五
源於滿族。
源流六
源於有虞氏,出自周文王時虞仲的封地虞國, 屬於以國名為氏。據有關資料記載,相傳虞仲的後代在周文王時曾被封於虞國(今山西平陸),公元前658年被晉所滅,其後子孫中有人便以國名為氏,姓虞。相傳遠古時有部落,名有虞氏,舜乃其領袖,姚姓,居於蒲阪(今山西永濟蒲州鎮)。金文中虞、吳字相通,其後亦有姓吳的,為山西吳氏。
源流七
源於其他少數民族。
『叄』 江姓的起源有多少年歷史
江氏始祖――江元仲
江姓起源有二:一出自嬴姓,是顓頊裔孫伯益的後代。傳說帝顓頊有個孫女叫女修,有一天,她撿到一隻燕子蛋,吃下去以後就懷孕了,生下兒子大業。大業娶少典氏女子女華為妻,生下子伯益。伯益因輔佐大禹治水有功,帝舜賜他嬴姓,這樣伯益就成為古代嬴姓各族的祖先。伯益傳到十幾代,經夏、商到西周時,伯益的後裔受封於江,成立江國。春秋時江國被楚國所滅,江國子孫以國名江為姓,遂有江姓。二出自姬姓,為翁氏所分。西周初年,昭王的支庶子孫受封於翁山(在今浙江定海縣東,一說在廣東省翁源縣東),後代以邑名「翁」為姓。宋初,有福建泉州人翁乾度,生有六子:分姓洪、翁、江、方、龔、汪六姓。其中次子處恭,分姓江,他的子孫也姓江。兄弟六人同列進士,被譽為「六桂聯芳」。
江姓的郡望、堂號主要有:濟陽郡,西漢置濟陽縣,治所在河南蘭考東北。晉惠帝時,置濟陽郡,治所在濟陽,相當於今河南蘭考東境、山東東明南境。東晉後被廢。這支江姓的開基始祖為東漢江德。淮陽郡,漢高帝十一年(公元前196年)置淮陽國,為同九國之一,建都於陳(今河南淮陽)。惠帝以後,有時為郡,有時為國。成帝時相當於今河南淮陽、鹿邑、太康、柘城,扶溝等地。東漢章和二年((公元88年)改為陳國。隋朝和唐朝又改陳州為淮陽郡。六桂,六桂乃「六桂聯芳」的譽稱,分布在古時的泉州。泉州,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改豐州始置州,治所在閩縣(今福州市),相當於今天福建全省,後改為閩州。唐景雲二年,改武榮州置州,治所在晉江(今福建泉州市)。
江姓以「濟陽」、「淮陽」、「六桂」為堂號。
江姓發源於今河南省。公元前623年江國被楚國滅後,其國人以國名「江」為姓,有的北上到淮陽(今屬河南),再往北遷到陳留圉縣(今河南杞縣於鎮),以後又遷到濟陽考城(今河南蘭考);有的逃到齊(今山東臨淄一帶)、陵陽(今安徽石棣縣東北)以及鄖陽。還有一支江姓族人,大約在西漢時在江貞的率領下遷往今山東濟水之南,以「濟陽」為郡號。晉時有陳留人江瓊,為馮翊(今屬陝西關中一帶)太守,「永嘉之亂」時,棄官逃奔,其子孫因居涼土(今屬甘肅),世傳家業。唐朝時,江姓已遍布北方地區。江姓南遷開始於唐朝初年,「安史之亂」後,江姓大舉南,到宋初,南方江姓人口發展壯大,出現了「六桂」堂號。南宋時濟陽郡江姓的確率領族人遷入江西都昌,傳到江曄(八郎),為閩、粵、贛江姓始祖。江曄生有三子:江萬里、江萬載、江萬頃。江萬里為宋度宗左丞相,抗元殉國。他的弟弟和子孫再由江西遷入福建寧化石壁村。明清以後,江姓遍布全國。
【江氏起源】
江氏起源有二,據《元和姓纂》所載,江氏源於贏姓,西周時顓頊子孫玄仲,被大禹封於江國,後被楚國所滅,子孫便以國為姓。另據《江氏族譜》記載,宋初時,福建泉州人翁氏有6個兒子,分別以洪、江、翁、方、龔為姓,次子子孫六兄弟同中進士,因而被譽為「六桂聯芳」,亦是江氏由來之一。
參考文獻:http://..com/questi
最早的應有近3000年了.
『肆』 袁姓至今有多少年歷史
源流一
袁氏族徽
出自姚姓,即為舜帝姚重華後裔。舜帝姚姓媯姓的33世嫡長孫媯滿被周武王封為陳侯(建都宛丘——今河南淮陽)的陳胡滿,陳胡公媯滿的11世孫有個叫諸的,字伯爰,其孫濤塗,以祖父的字命氏,稱爰氏,春秋時世襲陳國上卿。由於當時「爰」字和「袁、轅、榬、溒、援」等字音同,所以後來的子孫就分別以這6個字為姓。正如《袁樞年譜》所雲「一姓有六字五族之異」。據《通志·氏族略·以字為氏》所載,「袁」亦作「轅」「爰」。陳胡公之裔。十八世孫庄伯生諸,字伯爰。伯爰之孫濤塗,以王父字為氏,稱「爰濤塗」。亦作袁濤塗。世代為陳上卿。其後有「袁」氏。史稱袁氏正宗,衍生出汝南袁氏與陳郡袁氏。陳郡袁氏從周朝就已世居我國北方,從魏晉南北朝汝南袁氏已經南遷,出自陳郡、汝南兩望族後裔早已散居江南許多地方,隋唐以前,袁姓的許多顯赫名人已出現在江南地區。明、清之際,袁姓已遍及全國。
源流二
出自軒轅黃帝,軒轅以德得天下。軒轅氏,又稱玄袁氏,為少典氏之子,因其族善製作大車轅,駕車周流天下,故而稱軒轅氏。其居住地又因黃帝軒轅氏而命名軒轅之丘,軒轅氏起兵革炎帝,以車帳相結為營,因是軒轅氏發明,世稱"行轅"。軒轅氏初都有熊之墟(鄭州或開封),所居之地,有以轅為名之邑,後稱為袁邑。上古時"爰"字和"袁、轅、榬、溒、援"等字音同意同,軒轅氏革炎成功,代炎帝而當天子,號黃帝。
源流三
出自少數民族。據《魏書·高車傳》雲:「高車,蓋古赤狄之種,初號為狄歷,北方以為敕勒,諸夏以為高車丁零,其語略與匈奴同而有小異,其種有狄氏、袁紇氏、斛律氏、解批氏、護骨氏、異奇斤氏……無都統大帥,當種各有君長,為性粗猛,黨類同心,至於寇難,翕然相依,斗無行陣,頭別沖突,乍出乍入,不能堅戰,其俗蹲踞褻黷,無所忌避,婚姻用牛馬納聘以為榮。俗無俗,不作酒,迎婦之日,男女相將,持馬酪熟肉節解,主人延賓,亦無行位,穹廬前叢坐,飲宴終日,復留其宿,明白將婦歸。頗諱娶寡婦而優憐之,其畜產自有記識,雖闌縱在野,終無妄取。俗不清潔,喜致雷震。其死亡葬送,掘地作坎,坐屍其中,張臂引弓,佩刀挾槊,無異於生,而露坎不掩,其遷徙隨水草,衣皮食肉,牛羊畜產,盡與蠕蠕同,唯車輪高大,幅數至多。」高車之種有六:狄氏、袁(韋)紇氏、斛律氏、解批氏、護骨氏、異奇斤氏。又有十二姓:一曰泣伏利氏,二曰吐盧氏,三曰乙旃氏,四曰大連氏,五曰窟賀氏,六曰達薄氏,七曰阿侖氏,八曰莫允氏,九曰俟分氏,十曰副伏羅氏,十一曰乞袁氏,十二曰右叔沛氏。(見《北史·高車傳》。)六種之袁紇氏,袁韋形近,韋回同音,實乃回紇部族。《唐書·回紇傳》雲:「回紇,其先匈奴之裔,在後魏時號鐵勒部落,依託高車,臣屬突厥,近謂為特勒,自突厥有國,東西征討,皆資其用,以制北荒。」此回紇,即高車六種之袁紇氏。在以回紇為本核心的漠北十五部大聯盟,其中就有蒙古土默特的先族和圖瓦共和國的先民。唐謂之「都播」或「都波」,《蒙古秘史》寫作「禿馬敦」「禿巴思」,《元史》寫作「吐麻」「禿馬」。第十一姓乞袁氏,實即成吉思汗之始祖「乞顏氏」,或稱「乞引氏」。袁、顏、引,大致同音,是史官按自己的方言所注音。乞袁氏與「元朝」中的「元」是一定根據的,其後裔自謂出自蒙古族王公顯貴乞袁氏家族,隨後人以袁為姓。
源流四
源於改姓,屬於長者賜姓為氏。據史書《明史》記載,明朝崇禎年間,山東東明人袁葵任洪洞縣令時,在災荒年收養數百個百姓遺棄幼兒。災荒過後,袁葵又讓百姓們把孩子領回。在袁葵離任時,這百姓紛紛抱著曾被袁縣令養育的親骨肉,請他賜予他們袁姓名字。
袁葵滿足了他們的要求。這些孩兒永記袁葵的恩德,世代稱己是袁氏。
源流五
源於鮮卑族,出自南北朝時期北魏王朝皇族拓拔氏族,屬於以氏族名稱漢化改姓為氏。鮮卑拓跋氏族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在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遷都洛陽後,大力推行漢化改革政策,其中即有胡姓漢化的內容。他將皇族姓氏「拓跋」改為漢姓元氏,成為朝中第一姓,自己就稱為元宏。到了隋朝時期,一些拓拔氏後裔已經分不清元、袁二姓的區別,故而有稱袁氏者,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六
源於蒙古族,出自元朝時期蒙古土默特部乞袁氏族,屬於以氏族名稱漢化改姓為氏。早在南北朝時期的漠北民族十五部大聯盟中,就有蒙古族土默特部,即今俄羅斯圖瓦共和國的先民。到了唐朝時期,稱之為「都播(都波)」,在史籍《蒙古秘史》中,記錄其後裔在宋、元時期的稱「禿馬敦(禿巴思)」,而在史籍《元史》則中記作「吐麻(禿馬)」。在都播(都波、禿馬敦、禿巴思、吐麻、禿馬)族人的蒙古化衍遷過程中,第十一姓即為乞袁氏,即成吉思汗鐵木真的始祖乞顏部姓氏,亦稱乞引氏、乞元氏。其後裔自謂源於蒙古族王公顯貴乞袁氏家族,多冠有漢姓為袁氏者。另外,在蒙古族古老的乞顏部中還有一個分支,即呼熱特氏族,在明朝時期即多冠漢姓為袁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七
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在今滿族、瑤族、彝族、白族、朝鮮族、藏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袁氏族人分布。例如今廣西壯族自治區隆安縣丁當鄉及雲南省富寧縣的瑤族袁氏,在當地皆屬大族。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袁氏,相傳至今。
『伍』 黃姓有多少年歷史
據《史記·秦本紀》中記載:帝舜時,東夷部落首領伯益(一作伯翳),因幫助大禹治水有功,又因「佐舜調訓鳥獸,鳥獸多馴服」被帝賜姓嬴氏。
伯益後裔有徐氏、郯氏、莒芪、終黎氏、遠奄氏、奐裘氏、將梁氏、黃氏、江氏、修魚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趙氏,合稱嬴姓十四氏。黃氏先人大約在商末周初在河南潢川建立黃國,被周天子封為子,又稱黃子國。
黃姓是當今中國第七大人口姓氏,總人口達3079萬人,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南地區。廣東、四川、湖南、廣西、江西五省區黃姓約佔全國黃姓人口的56%。據《黃氏淵源》載:宋代江夏人黃震,官至煥章閣左司馬尚書,在重修江夏家譜時,呈奏皇帝,得御書「黃氏忠孝兩全,江夏無雙,歷代簪纓」。
一、以國為姓及黃國歷史的演變
今日的黃姓按古代的嚴格意義來說,只是氏不是姓。因為,遠古時代,有姓有氏,姓氏一分為二。姓是大的氏族部落集團的團徽,氏是從姓分出來的小氏族支系的標志。黃氏是從嬴姓中分離出來的,只是氏不是姓。嬴姓的始祖是東夷集團的大首領少昊,黃氏也以少昊為遙遠的始祖,姓氏合二為一是秦漢時期才開始的。那麼,黃氏是怎樣來的?黃氏是由黃國而來的,黃國雖立國久長,但地方小,勢力弱,在先秦經典著作中僅有一鱗半爪的記載。它的歷史演變,朝代盛衰,風雲變化等情況,一直鮮為世人知曉。在司馬遷的《史記》中已肯定黃國為嬴姓國,是伯益後代所建,是毫無疑義的。最早記載黃國歷史的《竹書紀年》一書也是認為黃國為伯益後代所建。至於黃國的始創者是伯益的哪一位後代,不同的黃氏族譜有不同的說法,博鰲黃氏族譜認同福建邵武黃氏族譜的說法,認為古黃國的始創者是黃帝——顓頊——陸終系族與少昊——伯益族系的共同子孫所建。認為伯益是黃帝——顓頊族的女華之子,而陸終則是出自嬴姓的伯益之後,南陸公是陸終的次子(陸終有六子),名參胡又名惠連。相傳遠古時期,洪水為患,百姓遭殃。大約在堯、舜之際,大禹治水有功,繼承舜位。南陸公佐禹治水有功,受封於黃,創建黃國,以後,子孫遂以國為姓,即黃氏或黃姓。因此,南陸公是黃國的始創者,在族譜的黃氏歷代相傳世系中,南陸公是第一世,就是這個道理。其遠祖族系就是黃帝——顓頊——伯益——陸終——南陸系統。
在古代歷史上黃國有三個,即汾水之黃(山西)、漢東之黃(湖北)和潢川之黃(河南)。前兩個黃國的歷史都湮沒無聞,後嗣衰微不昌。惟有潢川黃國之後一支,子孫人丁興旺,族姓繁昌,在今日中華十大姓中排名第七的黃姓,人丁數千萬之眾,絕大部分黃姓族人都自稱是潢川黃國的後裔,那麼,潢川黃國在哪裡呢?在《史記正義》引《括地誌》中,關於古黃國都城位置所在早有記載。說:「黃國故城,漢弋陽縣也。秦時黃都嬴姓,在光州定城縣四十里。」宋代人的《太平寰宇記》卷127「光州定城」條目中說:「黃國故城在(定城)縣西十二里」。明朝人宋濂《諸暨孝義黃氏族譜序》也有同樣的記載,類似的記載也見於大量的方誌和族譜中。總之,漢代弋陽縣和宋元時期的光州定城縣,即今河南省潢川縣。據考古調查和考證,古黃國都城位於今河南省潢川縣西北六公里,淮河之南,潢河西岸的隆古鄉。其都城遺址至今仍在,是信陽地區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春秋時期諸侯國都城,是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黃國自公元前21世紀,夏代初年受封建國,歷經夏、商、周三個王朝,一直頑強地生存了1400餘年。其歷史概況是這樣的:由於伯益是被夏啟所殺,伯益的後代同夏王朝進行了長期的斗爭。公元前16世紀原屬東夷集團的殷商部落在首領成湯領導下迅速崛起,最後滅了夏朝,建立了強大的殷商帝國。黃國同商族都屬於東夷集團,一直受夏王朝壓迫。因此,商族興起後,黃國便投奔到商人一邊,成為商的小盟國,許多黃國人參加商朝政府,在政府中任職。公元前11世紀,周王朝取代商王朝,對黃國採取承認的政策,容許其繼續存在。到兩周之際,黃國勢力有所發展,它與淮河流域的同族,臬陶、伯益的後裔、原東夷集團的江、道、柏、弦等嬴姓諸國結成同盟,並成為東夷嬴姓小國的盟主。同時,又通過與周王朝的同族姬姓小邦國聯姻等方式,改善與周王朝及中原各國的關系,成為親中原、華夏集團淮河流域嬴姓小國的代表。後來,南方的荊蠻楚國日益強大不斷向四周擴張勢力,淮水、漢水流域的諸小國都面臨著被吞並、消滅的威脅。因此,黃國加強了同嬴姓諸小國的聯盟並與周王朝在漢東的代表隨國結成同盟,始終不屈服於楚國的壓力並共同抵抗楚國的威脅和侵略。據《春秋》記載,僖公二年(公元前658年)黃國與相鄰的同姓小邦江國一道參加齊侯主持的貫(今山東曹縣東南十里處)之盟會,次年又參加陽谷(今山東陽谷縣)之盟。從此,與中原的齊、宋、鄭、衛、魯等諸侯國結成反楚同盟。公元前656年黃國便與齊、魯、宋、衛、江等同盟國一道,攻打親楚國的陳國,惹惱了楚國。楚國隨就進行報復,決定滅掉黃國。經過充分的准備後,楚國於公元前648年,以黃國不向楚國納貢為借口,大舉入侵黃國,古黃國至此滅亡。
二、黃氏的沉淪與復興
公元前648年黃國滅亡後,有一部分黃國遺民仍留在潢川故地,堅守已經殘破不堪的家園,成為楚國異族統治下的臣民;一部分黃氏族人開始了背井離鄉的大逃亡,他們紛紛逃至中原的諸侯國避難。其中,有一支內遷至楚都郢(今江陵荊州),形成秦漢時期著名的江陵黃氏。另一支遷至江夏安陸一帶(今湖北雲夢縣東南至武漢市一帶),後裔發展成為漢代最著名的江夏黃氏。還有一批批黃氏族人遷徙至廣大的江南地區,特別是湖湘地區。一些黃國遺民甚至逃至新羅(今朝鮮),其後裔形成朝鮮民族中的黃姓。在大逃亡中,博鰲黃氏祖先是在湖北江夏安陸一帶落腳、生根、繁衍和生息的。總之,楚人滅黃國是黃姓歷史的轉折點,從此黃姓從王族國姓淪落為普通的姓氏,黃姓族人開始了新的征途。
黃國滅亡,散居各方的黃氏族姓一度衰落,在中國歷史上銷聲匿跡達300餘年之久。到戰國末年,第74世孫黃歇的出現又重振了黃姓宗族的聲威。司馬遷寫的《史記》特為黃姓宗族史上這位傑出人物單獨立傳。但黃歇的許多生平事跡,在族譜上有記載,正史卻沒有。如福建禾坪鸛藪譜上說,黃歇生性豪獷多智,年輕時從新羅游學歸江夏祖居地,常游說諸侯各國,先在晉國做官,但仕途發展不合意願,轉而仕楚。在楚國,黃歇的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最後掛印封侯,稱雄諸侯,成為戰國四君之一。他官至楚相,封春申君。封地原在黃國故地淮北12縣,後改封於吳國故圩(即今江蘇常州、蘇州至上海一帶)。後來,黃歇被刺身亡,葬於封地吳圩,江蘇省江陰縣北門外,墓廬至今仍在,且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蘇州城內還建有春申君廟,供後人紀念、瞻仰。黃歇娶2位妻子,生有13個兒子。黃歇被刺後,黃姓這支最興盛的後裔或遭殺戮,或逃難異鄉,或改姓穩居,從此黃姓宗族又各奔東西,散居四方,族姓的發展進入低潮。但黃姓不愧是一個具有強大生命力的優秀族姓,到秦漢之際又有一些著名的黃姓子孫重振了黃姓的聲威。尤其是到西漢中期以黃霸為代表的黃氏族姓迅速崛起,其影響是很大的。
黃霸是南陸公的第81世孫,是黃歇直系的第7世孫。據譜載:黃霸自幼學習法律之學,有大志,喜歡做官,年輕時就成為鄉里豪傑。漢武帝末年,他當了一名200石的卒史,後因為官廉正,又精明能幹,足智多謀,富有領導才能,升為河南太守丞。為政時期,處議當法持法寬平,深得民心。漢宣帝聞其名,升為延尉。在延尉中,又以公平正直聞名。後因夏侯勝批評皇帝詔書,犯不敬罪。黃霸因同情夏侯勝,被捕入獄。出獄後,漢宣帝任命黃霸為揚州太守,旋即升為穎川太守。公元前56年,漢宣帝下詔,封黃霸為關內侯,賜黃金百斤,旋拜為太子大傅,遷御史大夫。公元前55年黃霸代丙吉為丞相,改封建成侯(河南永城縣)食邑600戶。公元前51年,黃霸在丞相位上去世,謚號定侯。黃霸娶3位妻子,生有8個兒子,後裔人丁興旺,族姓興盛不衰。到漢魏時期,江夏黃氏發展成為地位最尊、影響最大、族姓最發達的宗族,臻至極盛。時人稱:江夏黃氏,天下無雙。
三、江夏黃氏的空前繁榮
江夏黃氏發展到第81世孫黃霸之後,族姓興盛不衰,尤其是發展到黃霸的第7世孫黃香、第8世孫黃瓊和第l0世孫黃琬時期,江夏黃氏族姓空前繁榮,人丁興旺,聲威大震。因此,後世黃姓都尊稱黃香為江夏黃氏始祖,有天下黃姓出江夏的說法。
黃香字文強,出身官宦世家。但據史稱:江夏黃氏世家傳到黃香父輩時,已家境貧寒,養不起奴僕婢妾。又稱黃香命中多劫,幼遭苦難,年僅九歲,痛失慈母,他因愛母極深,為子極孝,母死後哀思過度,鄉人稱為至孝;當時江夏太守劉護聞名召見,題字「門下孝子」贈之。從此,黃香博學經典,精研道術,以文章聞名京師,時人稱:「天下無雙江夏黃童」。黃香以儒學入仕,初任郎中,漢章帝詔見黃香,讓他入東觀(國家圖書館)讀盡皇家藏書。後官拜尚書郎。永元四年(92年)升為左丞相,兩年後又升為尚書令,增秩至2000石,賜錢30萬。譜載漢章帝曾以「江夏黃香忠孝兩全,天下無雙」的御書賞賜給黃氏家族,經漢章帝、和帝兩朝,黃香一直受皇家親重。至安帝即位(106年),黃香出任魏郡太守。幾年後,因郡內水災牽連,被免職。不久去世歸葬家鄉江夏安陸源口。
黃香後裔,備極繁昌。他娶妻4位,生子8個,其中長子黃瓊最為突出。班固在《後漢書》中為其立傳。據記載:黃瓊自幼隨父在京師台閣,熟知朝廷政界故事,達練官場,父親在世時和去世後,多次辭謝不受官職。至漢順帝永建年間(127—131年),因公卿中很多人的推薦,黃瓊始公車應征,入官拜議郎後又累遷為尚書僕射,歷任尚書令、司空、太僕、司徒。漢恆帝永興元年(155年)任太尉之要職時,因與大臣梁冀政見不合被免職,延熹二年(159年)梁冀被誅,族黨被消滅,黃瓊復出,仍任太尉之職,取代梁冀自居公位,封為邟鄉侯(今河南穎川縣),食邑千戶。至此,江夏黃姓更加榮耀一時。黃瓊去世後,被贈為車騎將軍,謚號忠侯,史稱邟鄉忠侯,歸葬江夏。黃瓊娶妻3位,生子14個,傳至黃瓊之孫黃琬時,江夏黃氏更臻至極盛。
黃琬,字子琰,是黃瓊第四子黃儲之子,黃香的第4世孫子。生於公元141年,早年葬父,由祖父撫養長大。黃瓊當司徒時,黃琬便以才思敏捷聞名於京師。初任為五官中郎將,後因政黨之爭失敗,被免職棄官近20年。至光和末年(184年)始復出,拜議郎,升青州刺史、侍中,不久又拜為將作大匠、少府、太僕、豫州牧等職。時值東漢末年,河南豫州一帶農民暴動風起雲涌,黃琬為政,將境內農民暴動起義鎮壓平定,黃琬因此聲威大震,政績突出,為東漢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受到重賞,封為關內侯。董卓入洛陽後,征黃琬為司徒,隨即升為太尉顯職,改封為陽泉鄉侯(今安徽霍丘縣),江夏黃氏宗族的顯赫聲威至此臻於至極,如日中天。後董卓挾漢獻帝遷都西安,黃琬反對董卓專權,於公元192年與司徒王允合謀誅殺了董卓。不久,董卓部將李傕等人攻陣長安,黃琬被捕處死。享年52歲,歸葬於江夏孝行里黃氏祖墓側。黃琬娶妻5位,生子11個。黃瓊、黃琬之後,江夏黃氏的子孫們,紛紛散居四方。
四、江夏黃氏的分流
隨著江夏黃氏家族的繁衍壯大,家族中有一些富有開拓進取精神的優秀子孫,便離開家園故土,到異地去另謀新的發展。江夏黃氏先後分析出幾個分支:
(一)南陽分支。南陽黃氏的開基始祖是黃香的孫子,
黃瓊長子黃守亮。黃守亮,字子廉,官任南陽太守,他的家室也隨遷到此。子孫定居落籍,遂形成後來的南陽黃氏。發展到第5世孫時,出了一個聞名三國的老將軍黃忠。其侄子黃自溟遷居江西豐城。到南北朝時後裔又遷湖南、廣西。
(二)閬中分支。閬中分支始祖是黃琬的兒子黃權、黃保兄弟。譜載:當年黃琬被殺,為躲避追捕迫害,黃琬的第十、第十一子黃權、黃保兄弟相牽逃難入巴,落籍四川閬中,在《三國志》中有黃權的事跡。此外黃琬次子椿壽一支,子孫傳至第1O世後遷至延陵(今江蘇常州、無錫—帶),第五子黃江壽一支傳至第6世後遷居江西廬陵。
(三)湖北沔陽分支。始祖是黃香之子黃理。沔陽分支是三國時期很著名的家族,因出了個黃承彥父女而名傳千古。黃承彥是黃理的孫子,傳見陳壽的《三國志注》。史籍上說:黃承彥為人直爽開朗,豪放不羈,是當時沔南大名士,與諸葛亮交遊甚密。他生了一個頭黃面黑、長相很難看的醜女,但她很有內才,品德也極佳,附近青年都不敢娶她,諸葛亮卻娶她為妻。當地人都把這件事當作笑料傳開,並編了一句諺語:「莫作孔明擇婦,正得阿承醜女」。孔明娶了這個醜女為妻,受益匪淺,後來封侯掛印成就偉業,都得力於黃氏的內助。因此,孔明擇婦的故事,千百年來一直在民間廣泛流傳。
(四)江西信州分支。據《樟峰黃氏宗譜》和四川武隆縣黃龍光手抄本《黃氏族譜》記載,信州(今江西上饒市一帶)的始遷祖是東漢末年黃香的第7世孫黃廣。黃廣又名仁傑,字濟芳,東晉時官任蘇州總兵大元帥。兩晉之際,江北戰火連綿,黃廣便將家族從江夏祖居地渡江南遷,落籍信州,在禾坪斟頭村開基拓業。到黃香的第13世孫黃志又從信州遷徙到福建邵武32都,成為邵武黃氏中又一重要支派。
(五)盱江黃氏。據族史記載:盱江黃氏是江夏黃香曾孫黃琬的一支後裔。其遷徙始祖是黃孟僯,是黃香的第16世孫。黃孟僯,字德崇,生於唐高宗儀鳳丙子(676年),原籍江夏安陸(今武昌一帶),唐玄宗天寶丙戌年(746年)黃孟僯以70歲高齡考中進士,官任西台御史之職,奉命南巡江南臨汝府,在途中病逝,就近安葬。為了守護祖先的陵墓,黃孟僯的子孫後代沒有再回到江夏祖居地,都落籍盱江,以後便形成了有名的盱江黃氏。其後裔不斷裂變、分流,先後徙居福建邵武、江西金溪、浙江金華、江西余江、河南淮陽等地。
(六)金華黃氏。公元四世紀初,五胡亂華,中原殘破,晉室南遷,江北中原的世家大族也隨東晉政權南下而紛紛向東南遷移至江浙一帶。黃香的第9世孫黃積也隨遷至安徽新安郡歙縣黃家墩(今安徽歙縣黃墩)另拓基業。東晉建立後第三年(320年)黃積官任新安郡太守,家室隨遷新安,黃積是新安黃氏始祖。不久,黃積的次子黃苾又遷至婺州金華府浦陽開基。後裔形成江夏黃氏的最大分支——金華黃氏。金華黃氏的始祖為黃香的第l0世孫黃苾。
(七)固始黃氏。固始黃氏始祖是黃姓總始祖南陸公的第92世孫,江夏黃氏始祖黃香的第5世孫黃侃,漢陽泉鄉侯黃琬的第六子。據譜載:黃侃字荊茂,少好勇,喜歡《孫子》、《吳子》兵書。東漢末年,他因司徒王久的推薦補為宿衛。當時,關東多亂,黃侃請求帶兵平亂獲准,被朝廷官授騎都尉之職,帶兵出征。之後,黃侃便從江夏遷家於光州固始。後裔人丁興旺,形成歷史上著名的固始黃氏。日後,隨著江夏黃氏名揚四海,大多數固始黃氏都追宗江夏,博鰲黃氏族譜的封面上都寫著「江夏堂」就是這個道理。
(八)從固始到邵武。黃侃遷入固始後,其第5世孫黃必福在晉室東渡後(遷都建康),親自進京獻策,請求恢復社稷之計。得到晉元帝賞識,被任命為江州刺史,後屢建戰功,死後封為平遠侯。他育有三子,即裳、張、聰。黃裳字以綉,號錫傳,是江夏始祖黃香的第11世孫,他是遷入福建邵武的始祖。史稱:「永嘉二年(308年)中州板盪,衣冠始入閩者八族,林、黃、陳……是也。」黃裳家族遷入福建邵武縣和平鄉鸛藪林(即邵武市和平鎮坎頭村黃家林)。最後形成歷史上又一個堪與金華黃氏相比肩的巨族——邵武黃氏。黃裳是遷入福建邵武黃氏的始祖。但在博鰲黃氏族譜卷一第5頁「宋朝遺譜敘」一文,卻把黃志當作遷入邵武黃氏的始祖,這是沒有根據的。黃志是黃香的第13世孫,他是從江西信州遷入邵武黃氏中的一個重要支派,不是遷入邵武黃氏的始祖。
其實,1、福建的《禾坪黃氏大成宗譜》(清光緒十五年版),此譜成書雖在清晚期,但它是由黃峭山公故鄉的嫡宗後裔所修,資料價值高,也較准確,在此譜中,遷入始祖是黃裳而不是黃志。2、在博鰲黃氏族譜卷一「黃氏歷代相傳世系」中,黃峭山公的前輩就沒有黃志此人,黃香的第13世孫中也沒有黃志。3、唐、宋時期的族譜有請名人作序的慣例,但作者對族譜的內容是否清楚是不關緊要的。例如,黃峭山公是否中過進士,博鰲譜「宋朝遺譜敘」和「明朝重修譜序」都說:「公登祥符戊申三甲第九名進士」,「峭公者登宋祥符進士」,這兩種說法都是沒有根據的。在「黃氏歷代相傳世系」中,在峭山公名下就沒有進士出身的記載,而且峭山公是在後周廣順三年(953年)十一月去世,公元960年趙匡胤才建立宋朝,峭山公怎麼會在宋朝中過進士呢?這是不可能的。這些情況說明早期序文中的一些說法是錯誤的。
(九)邵武黃氏的發展壯大。遷入邵武後,曾有黃裳長子黃果任揚州刺史,第4世孫黃大文任張掖刺史,第7世孫黃政任永嘉縣丞的歷史記載。到第14世孫出了個黃愷,又名黃愷康,字意祥。據記載,他自少孔武有力,而又性極嫻靜,隨父去太原,被唐太宗李世民重用。一日,黃愷以輕車到上郡,途中被一強盜攔路搶劫。哪知卻不是黃愷的對手,黃愷三次把強盜打翻在地。強盜起來謝罪說:「我今日知道麟是有角的了。」黃愷大笑說「豈止我是麟,君也有角,只是不頂觸自己罷了,君也為麟啊。」強盜大為感動,後來改節從良,便是唐初名將徐勛。黃愷初任渭州太守,後官至上柱國金紫光祿大夫。之後,第16世孫黃襄任潮州太守,第17世孫黃謙任虔州太守,第18世孫黃賓任靈武太守。邵武黃氏發展至第22世孫時出了中國黃姓歷史上最富有傳奇色彩而至今仍為黃氏族姓家喻戶曉的大始祖黃峭山公。今日,無論是台灣、港澳、國外還是大陸各地的黃姓,絕大多數都自稱是峭山公的後裔,黃峭山就成為海內外黃姓萬派共宗的大顯祖。
據寶安坪山譜和鸛藪譜記載:黃峭山是固始入閩始祖黃裳的第22世孫,父黃錫。黃峭山,字岳,號一郎又稱十郎。黃峭山生於唐懿宗咸通十三年(872年)農歷四月十五日戌時,卒於後周廣順三年(953年)十一月初十日,享年82歲。黃峭山生活的時期正是唐末五代農民起義此伏彼起,軍閥割據愈演愈烈,天災人禍連綿不絕的大動亂時期。傳說黃峭山公是一個勇猛仗義的儒生,當兵荒馬亂之時,他召集宗族同鄉,組織起禦寇自衛的鄉勇民兵隊伍,保衛了鄉里和宗族的安全,從此聞名當地。唐末隴西郡王李克用聽說了黃峭山的事,很賞識他的干將之才,便召募他入伍,當了一名小小的千夫長。他因屢建戰功,被王朝封為工部侍郎,奎章閣學士兼刑部尚書,千戶侯。公元907年朱溫滅唐,建立梁朝。李克用之子李存勖建立後唐,黃峭山對連年戰亂感到失望,不願再捲入李、朱之爭。因此便在五代初年解甲歸田,告老還鄉。他回鄉後息武興文,創辦和平書院,教育族中子弟,勸導鄉中後人,直到逝世。黃峭山娶妻3位,共生有21個兒子,孫子、孫女、曾孫子孫女若干個(因多種族譜記載不同,難統一準確數字)。俗諺說:樹大分枝,人多分家。年已81歲的黃峭山決定化整為零,除三位夫人名下各留長子一房奉養老母外,其餘18房子孫,不許戀此一方故土,令其各自信步天下,擇木而棲,並將祖產分成21份,新修《黃氏族譜》21套,每人分得一份,卜占離家吉日一並出行。臨行前,黃峭山又口吟七言古詩一首與諸子作別,詩曰:「信馬登程往異方,任尋勝地立綱常。年深外境猶吾境,日久他鄉即故鄉。朝夕莫忘親命語,晨昏須薦祖宗香。惟願蒼天垂保佑,三七男兒總熾昌。」要求子孫念誦此詩,牢記心中,作為他日子孫認祖相親的憑證。這就是黃氏歷史上著名的「認祖詩」。黃峭山去世後,葬在邵武府禾坪鄉鸛藪黃家林祖塋。死後於宋治平四年(1082年)二月追贈少保,謚號文烈。墓廬今仍在,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陸』 福州的歷史有多少年
福州,福建省省會,位於福建省東部閩江下游,是全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全省水、陸、空交通樞紐。三山傲首挺立,閩江穿流城區,白塔、烏塔,兩塔對峙,構成榕城獨特的「三山兩塔一條江」的城市格局,天造神設、山水靈秀、氣勢非凡,素有「東南都會」」福地寶城」之美譽。 福州,現轄五區二市六縣(鼓樓、台江、倉山、晉安、馬尾五個區,福清、長樂兩市,閩候、羅源、連江、平潭、閩清、永泰六個縣)全市總面積11968平方公里,人口580萬,其中市區面積1043平方公里,人口143萬。 福州是座有2200多年歷史的古城。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越王勾踐後裔無諸(受封為閩越王)在此築城建都,稱為「冶城」。唐開元十三年(725年)因「州北有福山」,始稱「福州」。唐末五代時,閩王王審知擴建夾城將風景秀麗的於山、烏石山、屏山圍在城中,從此福州成為「山在城中,城在山中」的獨特城市,「三山」也就成了福州的別名。因王審知受封閩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五代十國」中的「閩國」,定都於福州,從此,福州便有了「閩都」之稱。北宋治平三年太守張伯玉,發動市民廣植榕樹後「綠蔭滿城,暑不張蓋」,又得「榕城」之美稱。 福州素有「海濱鄒魯」之美譽。悠久的歷史文化孕育著歷代英才。他們中有五代開閩的王審知,南宋愛國名相李綱,近代民族英雄林則徐,啟蒙思想家嚴復,文學家林紓,辛亥革命烈士林覺民,海軍元老薩鎮冰,「二七」革命烈士林祥謙等等,
『柒』 有誰知道吳姓大概有多少年的歷史了大概在公元前什麼時候有吳姓的人出現急!!!萬分感謝!!!!
吳 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十位的大姓,人口眾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二。
尋根溯源
1、《通志•氏族略》、《史記•周本紀》、《元和姓 纂》《丹陽吳氏族譜》等有關資料所載,出自姬姓,以國為氏,為黃帝軒轅氏的直系後裔。
2、據有關資料所載,出自古帝顓頊時期吳權之後裔。
3、據有關資料所載,出自遠古時代部落有虞氏的後裔。
4、出自夏代少康時著名弓箭手吳賀的後代。5、少數民族與漢族融合,產生吳姓。錫伯族、柯爾克孜族、朝鮮族、赫哲族等均有為吳姓者。
得姓始祖
泰伯。三千多年前,陝西岐山一帶,有一周族部落,首 領被稱為周太王。周太王生有長子泰伯,次子仲雍和小兒子季歷。季歷的兒子昌聰明早慧,深受太王寵愛。周太王 想傳位於昌,但根據當時傳統應傳位於長子,太王因此鬱郁寡歡。泰伯明白父親的意思後, 就和二弟仲雍一起逃到荒涼的江南,自創基業,建立了勾吳古國。商朝滅亡後,周朝建立, 周武王封泰伯第三世孫周章為侯,遂改國號為吳。春秋時期,吳國被越國所滅,其王族支庶 子孫不忘亡國之恨,便以國名「吳」為姓,泰伯也就成為了吳姓的得姓始祖。
繁衍播遷
吳姓發源於我國南方,在秦漢時期,是得姓以後第一個發 展時期。吳亡國後,吳姓後人流亡到江西婺源、安徽歙縣一帶,並有北遷至山東、山西等地者。在秦末漢初,吳 姓族人參加起義,因功,多被封王,出現多個名門望族,如南陽吳氏、陳留吳氏、河南吳氏 等,榮極一時,為吳姓發展史上一個重要時期。到魏晉南北朝時期,吳姓族人得以進一步發 展,由於吳姓有女在漢末嫁於吳國君主,成為皇族,生孫權、孫策等人,並在吳亡後,入仕 於兩晉,屢出名人,知名於世。南朝時,「延陵季子」之後的吳姓人發展至湖北中部一帶,逐漸興旺,同時形成了著名的武昌郡望。在秦漢時期遷居山東等地的吳姓族人,有一部分遷 居四川成都一帶,仕蜀後逐漸成為當地名門。至隋唐時期,吳姓先後出現了陳留、濮陽、渤 海三支著名家族,陳留望族起源於遷居山東吳姓一支,東漢末年以後,雖歷經戰亂,但仍作 為當地的大族得以不斷發展,並出現了以《貞觀政要》的作者吳兢為代表的一批名人。濮陽 吳姓為東漢大司馬吳漢之後,歷漢魏兩晉南北朝,由於始終為皇親,名人佳人輩出,所以濮 陽吳姓盛極一時,地位一直顯赫。同時渤海吳姓也由於名人不斷而著稱於世。到了宋元時期 ,吳姓族人由於各種原因,出現了北方吳姓大量南遷並在南方大發展的情況,因此北方吳姓 漸衰,南方漸旺,並且在此時期,「延陵季子」的後人,咸陽吳姓、紹興吳姓等一大批族人 ,逐漸顯貴,歷代為官,家族不斷擴大興旺,並在以後逐漸分出安徽寧國,浙江嘉興等望族 。到明清及近現代時期,吳姓名人大量涌現,家族分布進一步廣泛,人口增多,還出現了除 大陸以外,向東南亞及海外廣泛遷徙的現象。吳姓分布極廣,現以江南一帶為多,華東各省吳姓人口比率均占各省人口百分之二以上,尤 以福建省為高,約佔全省人口的百分之五。
郡望堂號
吳姓在漫長的繁衍過程中,形成了許多郡望,據有關資料 所載,主要有八個:
1、延陵縣,治所在今江蘇丹陽西南;
2、濮陽郡,治所在濮陽(今河南濮陽縣西南);
3、渤海郡 ,治所在浮陽(今河北滄州);
4、陳留郡,治所在陳留(今河南開封東南);
5、吳興郡,治所在烏程(今浙江吳興南);
6、汝南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省上蔡縣西南);
7、長沙郡,治所在臨湘(今長沙市);
8、武昌郡,治所在今湖北省武漢。
堂號:
「源遠」、「至德」、「思敬」、「怡德」、「有秩」、「三讓」、「崇禮」、 「讓德」、「思讓」、「均安」、「履成」、「敦厚」、「德讓」、「源德」、「樹德」、 「世德」、「觀樂」、「雙合」、「思源」、「崇本」、「瑞本」、「聽彝」、「種德」、 「延陵」等。
宗族特徵
1、歷代吳姓族人地位都比較顯赫,高官眾多,且名人輩出。
2、吳姓族人皇親較多 ,從而使得本族有一個良好發展環境,繁衍播遷到全國各地。
3、各支吳姓字行輩份排列有序 。浙江嵊縣吳姓一支字行派語為:「天地君親師,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湖南 岳陽吳姓一支字行為:「祥肇起文新世澤,先勛自古遠騰芳,傳家之道惟仁讓,懋德千秋載 寵光。」據吳漠修《吳世族譜》,湖南洞庭吳姓一支字行為:「嘉時永定,克紹景從,懋光 必應,繼禮承宗。」據《永定吳氏族譜》,福建永定思賢村吳姓派語為:「念萬仕譚志,國 以毓瑞集,其子仁光裕,乃昌宜宗禮,讓德永振世,嘉興紹賢良,衍慶發文武,顯達。」
名人精粹
吳起:衛國左氏(今山東曹縣)人,戰國時著名的兵家,善於用兵,曾 為魯將與魏將,在楚國主持變法促進了楚國的發展。吳廣:秦末農民起義領袖,陽夏(今河南太康)人,於秦二世元年在蘄 縣率隊起義,建立張楚政權,後被害。吳芮:西漢初諸侯王,秦時任番陽(今江西波陽東)縣令,秦末率兵起 義,因助漢高祖稱帝有功,被封長沙王。吳漢:南陽宛縣(今河南南陽)人,東漢大司馬,為南陽吳氏代表人物,因助漢光武帝平叛有功,被封為廣平侯,使其家族成為東漢初吳姓中最為顯赫的家族。吳均:吳興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時文學家,官奉朝請。通史 學,其文工於寫景,尤以小品書札見長,文辭清拔,時稱「吳均體」。 吳兢:汴州浚儀(今河南開封)人,唐代史學家,官至衛尉少卿兼修文 館學士,著有《武後實錄》、《貞觀政要》等書。吳道子:河南陽翟(今河南禹州)人,唐代著名畫家。他所作人物、鬼 神、鳥獸、台閣都冠絕於世。後人奉為「畫聖」。吳鎮:嘉興(今屬浙江)人,元代傑出畫家,以山水、墨竹而著稱,為 「元四家」之一。吳承恩:明代山陽(今江蘇淮安縣)人,以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 而著稱於世。吳三桂:江蘇高郵人,清代平西王,明末任總兵駐防山海關,因引清兵 入關被封為平西王,後在康熙年間因叛亂被殺。吳敬梓:清代安徽全椒人,以小說《儒林外史》著稱於世的傑出諷刺作 家,其書從多方面揭露當時社會丑惡,為我國古典諷刺小說中的傑出作品。吳昌碩:浙江安吉人,清代著名篆刻家、書畫家,工詩和書法,尤精篆 刻。吳沃堯:廣東南海(今廣州)人,清代著名小說家,所著小說影響最大 的是《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吳有訓:江西高安人,我國著名的物理學家,參與了近代量子物理學誕 生和發展,歷任清華大學教授、中科院副院長、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常委等職。
『捌』 南橫口村在什麼地方擁有多少年歷史有什麼特別之處么
北京是一座聞名世界的古都,歷史上更是曾經古代的辦公都城,在北京有很多特別古老的古建築,除了這些以外,這里還有很多的皇家寺廟,而且很多寺廟都被完整無損的給保存了下來。有的很多寺廟,現在更是成為了很知名的旅遊景點。這些景點的名氣甚至都很好地給在第一時間內保存下來,並且也有很多都發展成了非常知名的景點。但是,在北京卻是有一座寺廟,它特別的神秘,寺廟建造在人群最多的鬧市,但是按道理應該香火旺盛,寺廟卻從來不接待香客、遊客、施主。
福佑寺廟據悉以清朝順治年間早已經建成了,康熙帝小時候因為長痘,曾經在這里避痘,康熙當上皇帝之後,這里就成了很著名的避痘勝地。雖然這座寺廟曾經無數次地進行翻修,但是卻每次都是被作為特別很重要的皇家寺廟,由此可以推斷之所以不對外開放,主要是因為它是因為是皇家寺廟。
福佑寺廟處在鬧市的街頭,但是卻沒有一點點地受到任何商業化的腐蝕氣息,這里目前仍然是在閉門謝客,可以說,是鬧市當中很難得的安靜之地。而且現在仍然保留了這一種的神秘感,讓很多遊客都會對此非常好奇,因此前往的人更多了。
『玖』 歷史 氏族距今多少年
公元前五六千年前後 只會早 不會晚 但是一樓說的4萬年前還是不至於。
『拾』 郝氏族有多少年歷史
起源
出自子姓,其始祖為帝乙。相傳契為商的始祖,他曾助禹治水有功,被舜任為司徒,掌管教化,居於商(今河南商丘南)。相傳其母因吞玄鳥(燕)卵而生下他,故被賜姓子。商族後來不斷的壯大,終於在契的14代孫湯的領導下,推翻了夏桀的統治,建立商朝。據《通志·氏族略》及《名賢氏族言行類稿》所載,殷商在第27代天子帝乙即位時,將他的兒子子期封於太原郝鄉(今山西太原),其後子孫也以地為氏,稱郝氏。一說郝鄉在今陝西西矮附近,史稱郝氏正宗。至於郝氏何時得姓,據有關史料所載,大致是在商朝被周朝滅亡(前11世紀)之後。按當時的習慣,子期的後裔便有的以地為氏稱郝氏,有的以國為史稱商氏,是為山西郝氏或陝西郝氏。
出自復姓。據《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相傳炎帝神農氏有稱郝骨氏者,為太昊(伏羲氏)的輔佐,其後郝氏中可能就有源自郝骨氏這一支的。為古代南方少數民族姓氏。據《舊唐書·南蠻傳》所載,唐代南蠻有郝、楊、劉三姓。
為古代烏桓國姓氏。古代烏桓國以太陽為圖騰,其都城後來也以赤色為記,即今內蒙赤峰一帶。烏桓國後來與其他民族融合,接受漢文化,其人有以圖騰顏色起漢姓稱赤或赫,有以地為姓稱郝,其中赫、郝又多誤記誤傳,混淆起來。
直系初祖
據《史記》記載可推知郝氏的初祖為軒轅氏黃帝,但疑點太多,而經現代研究可推定郝氏初祖為契(xie4)。「子期」父為「帝乙」,「帝乙」先祖為「天乙(湯)」相隔16代,雖經父子、兄弟交替傳承王位,但子期的直系祖先清晰可辨,每代都有據可考:28世子期,27世帝乙,26世帝太丁,25世帝武乙,24世帝庚丁,23世帝祖甲,22世帝小乙,21世帝祖丁,20世帝祖乙,19世帝河亶甲,18世帝太戊,17世帝太庚,16世帝太甲,15世太丁(未立而卒),14世天乙(帝湯名履)。
與夏朝並列發展的是先商時期的殷契的世系,「契」,在「堯」時即入朝為官。「舜」時「禹」為司空,「皋陶」為大理,「契」為司徒(相當於後來的「聖人」)……。「契」封於商,其後世孫「相土」被封於商,「冥」官為司空,也受商人祭祀。所以歷史對湯的世系的記載也比較詳細,從「契」到「湯」歷14世曾未間斷,「湯」的直系祖先為「契」是確定的,所以郝姓的祖先可追溯到「契」。14世湯,13世主癸,12世主壬,11世報丙
,10世報乙,9世報丁,8世微(上甲),7世振(王亥),6世冥,5世曹圉(糧圉yǜ),4世昌若
,3世相土,2世昭明,1世契。據此可知郝姓之直系祖先為「契」,而不能簡單的認為初祖是帝乙或子期。至於初祖是否為黃帝或啟昆,有侍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