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姓蕭的皇帝是哪個朝代
姓蕭的皇帝是南北朝時期的齊朝和梁朝,齊朝是南北朝的南朝第二個朝代,開國皇帝是蕭道成,蕭道成原本是劉宋將軍,宋明帝去世後,蕭道成權傾朝野,手握大部分實權,後來蕭道成平叛有功,加官進爵,與此同時劉宋斗爭不斷,蕭道成坐收漁翁之利,鏟除忠於劉宋政權的老臣,逼迫宋順帝禪位於他,最後蕭道成取而代之,建立南齊。
南梁是南北朝的南朝第三個朝代,開國皇帝是蕭衍,他逼迫齊朝最後一位皇帝齊和帝禪位,這樣他就能名正言順建立新政權,國號為梁,後來侯景之亂爆發,梁朝遭到毀滅性的破壞,國力漸漸削弱,最後被陳霸先篡位成功。
B. 古代什麼皇帝姓蕭
南齊(479年—502年),又稱蕭齊,是中國南北朝時期南朝的第二個朝代,為蕭道成(子姓蕭國後代)所建。史稱南齊或南朝齊(以與北朝的北齊相區別)或蕭齊。
帝蕭道成是南朝宋將領,在宋明帝在位期間擔任右軍將軍。宋元徽二年(474年),蕭道成平定江州刺史桂陽王劉休范的反叛,進爵為公,遷中領軍將軍,掌握了禁衛軍,督五州軍事,蕭道成逐漸掌握大權。宋元徽五年(477年),蕭道成立劉准繼位,被封齊王。齊建元元年(479年),蕭道成迫使宋順帝劉准禪位,滅宋建齊。改元建元,齊源於讖緯之說,民間有讖歌雲:「金刀利刃齊刈之」,意即「齊」將取代「劉宋」。
齊武帝蕭賾繼位後實施檢籍政策,那些被認為有假的戶籍,都須退還本地,稱為「卻籍」。檢籍政策雖然增加了賦稅,卻嚴重傷害了庶族地主的利益。齊永明三年(485年)富陽唐寓之為此起兵叛亂,齊永明八年(490年),齊武帝被迫妥協,宣布「卻籍」無效。齊武帝基本繼承了齊高帝的作風,對外崇尚節儉,並且與北魏保持邊界和平,使得南齊的國力大幅增強,史稱「永明之治」。齊武帝死後南齊骨肉相殘之事時有發生,國家政局動盪。
C. 中國古代有沒有哪個皇帝姓蕭
歷史上的蕭姓皇帝。
蕭道成(公元427~482年),字紹伯,小字斗將。南齊開國帝君,系蕭何第二十四世孫。生於公元427年(隆元嘉四年丁卯),祖籍東海蘭陵人(今江蘇常州西北),父蕭承之,在宋時為南泰山太守,右軍將軍。父病死,家乏余資,母陳氏,親持井臼以為生計,道成年少姿表英異,龍顏鍾聲,鱗文遍體。儒士雷次宋立學於雞籠山(今江蘇南京市)道成受業十三年,治禮及左氏春秋,成年出仕劉宗,初在宋武帝劉裕繼母蕭皇後內侄,雍州剌史蕭思話部下,鎮守襄陽。戌沔北,計樊,鄧諸山蠻,破其聚落,初為左軍中兵參軍,元嘉二十七年文帝使召宣旨授節度;二十九年領偏軍征仇池,擊二城皆破,文帝崩,乃率卒還京,襲爵晉興縣五等地。孝建初,除江夏王司馬參軍。隨府轉太宰,遷員外郎,值閣中書舍人,西陽王撫參軍,建康(今南京)令。明帝令為右軍,加進輔國將軍,率卒東討。晉陵一日破敵十二壘。平東賊還,又將南討,出次新亭,明帝聞賊渡淮,譴往救之,率軍破敵追至黯黲而還,封西陽縣侯,邑六百戶。明帝崩,譴詔為右衛將軍,領衛尉加五百人,元微二年加為持節史,都督征討諸軍,平南將軍加鼓吹一部。四年為尚書左僕射,位相國,進爵齊王。升明三年(公元479年)受宋禪位,為齊高帝,國號孜齊建元元年,都建康。史稱「南齊」或「蕭齊」。
道成即位後,深知帝位來之不易,頗悉封建王朝興衰滅險,為了穩定社會,鞏固統治,高談廣泛採納群臣建議,廢除暴政,實行「土斷」政策,減免賦役,安撫流民,整理戶籍。對從軍征戰、未被錄用和鄉士論陷的土庶,下令量才任用,修建學校,精選儒館,廣延國胄。並還帶頭提倡節儉,連自己衣冠上的異玉也令人摘掉,擊碎,常說「使我治天下十年,當使黃金與土同價」。「自己出生布衣素族」。採取這些措施,對推動社會進步起到了積極作用。道成在位四年,於建元四年四月(公元482年)崩於臨光殿,終年五十六歲,葬江蘇武進縣泰安陵。謚高帝,廟號太祖。
道成遺詔:喪事從儉,立下「三不準」:1不準另制新衣;2不準金玉陪葬;3不準州郡官員進京弔孝,各守本土。
齊武帝──蕭賾
蕭賾(公元440~493年),字宣遠,小名龍兒,道成長子,南朝齊武皇帝,南蘭陵人。生於公元440年元嘉十七年庚辰六月,建康清溪宅。建元元年(公元479年)六月立為太子。建元四年道成病故即皇帝位為齊武皇帝。
賾21歲任贛郡太守;平叛立功後升任鎮西史兼江夏內史,鎮守郢州(今湖北江陵)。升明二年三月,受賜聞喜縣侯。同年為侍中,領軍將軍;中軍大將軍,進為公爵。建元四年四月高帝崩,即皇帝位。大赦天下,造先帝遺訓,詔論各州郡剌史將軍,不準進京弔祭,就地哀悼。軍隊嚴加戒備,守衛邊境,日夜巡邏。嚴守高帝臨終遺訓,委任賢才,崇尚節儉,留心政事,不殺諸弟,恢復百官,祿田俸秩,功課農桑,減免賦役,注重學校,修建孔廟等等,使南朝民眾得以休養生息,社會安定。
賾執政至永明十一年(公元493年)正月,長子長懋駕崩,終年35歲,武帝很為悲痛,謚以文惠。追尊為文帝,廟號世宗。七月,賾病重駕崩,臨終下詔曰:自今之後,仍務節儉,不得護建宮殿,珠玉玩物,傷俗尤重,嚴加禁絕,喪禮從儉,州郡官員,不得進京弔祭,各宜職守。後妃、公主、大官人等不需進駕山陵。今後不論官民男女,不得出家為僧尼,不準修建佛寺佛塔。是日,崩於延昌殿,在位十一年,終年五十三歲。謚武皇帝,廟號世祖。九月丙寅葬景安陵。由太孫昭業即位。
南齊帝──蕭昭業
昭業(公元474~494年),字元尚,小名法身,齊文帝長懋之長子。生於宋元微二年(公元474年)。齊武帝即位,封為南郡王,永明十一年(公元493年)正月,長懋崩,被武帝賾立為皇太孫,同年七月武帝駕崩,以皇太孫即皇帝位。
昭業自幼深居宮中,矯情希詐,常在武帝面前表現柔順,深受武帝喜愛。當武帝病時,大臣王融曾諫以武帝次子,昭業叔父蕭子良繼承皇位,但武帝決計立昭業未遂。後昭業知道,懷恨蕭王二人。即位後不僅僅防備子良,而且將王融收獄。指使人誣告,以誹謗朝政之罪,賜死在獄中,子良也憂郁而死。
昭業在位期間,很少過問朝政,大小事均由西昌侯蕭鸞決斷。自己常在宮後,尋歡作樂,遊走市裡,在其父崇安陵隧中擲塗,賭跳,高興時亂加賞賜,動輒百數億萬錢。武帝時國庫中積錢五億萬,宮府庫三億多萬、金銀布帛等不計其數,昭業任情揮霍,毫不吝惜。常攜帶皇後何氏及寵姬入宮中主衣庫內,取出各種金銀玉器,讓何氏等相與投擊以此取樂。
蕭鸞數諫,多不聽從,在隆昌元年(公元494年)七月,鸞與蕭諶等人發兵,將其謚死於延德殿西衛徐龍駒宅,廢為鬱林王,年僅21歲,在位不及年。
南齊帝──蕭昭文
昭文(公元480~494年),字季尚。長懋次子,南蘭陵人,生於公元480年,永明四年(公元486年)封為監汝公,鬱林王即位後封新安王,隆昌元年七月,尚書令西昌侯蕭鸞廢鬱林王立他為帝,即皇帝位,時年僅十五歲。
昭文即位後,授蕭鸞為驃騎大將軍,錄尚書事,兼領楊州刺史,晉封宣城郡公。鸞位高權重,借機殘殺高帝、武帝子孫,把高帝子鄱陽王蕭鏘、江夏王蕭鋅、南平王蕭銳、宣都王蕭堅,把武帝子廬陵王蕭子卿、安陸王蕭子儀、晉安王蕭子懋、隨郡王蕭子隆、建安王蕭子真、西陽王蕭子明等數十人所殺害。延興元年(公元494年)十月鸞又自為大將軍,領楊州牧;進爵宣城王,權威益重,昭文為帝,但一切事均聽從蕭鸞,連起居飲食也要向蕭鸞報告,等鸞同意後才得行動。一次,昭文想吃蒸魚菜,飭太宮令進陳,太宮令回答說,沒有宣城王命令,竟不供應。不久,鸞以皇後名義頒布一道勒令,將昭文廢為海陵王,自立為皇帝。
昭文僅在位四個月,被廢除宮別居,鸞遣御醫視乃殞,時年十五歲。
齊明帝──蕭鸞
蕭鸞(公元452~498年),字景棲,小名玄度。南齊明帝。南蘭陵人。是齊高帝蕭道成之次兄道生之子。生於公元452年,他從小失去父母,由齊高帝撫育,恩過諸子,劉宋泰豫之(公元472年)為吉安令,有嚴能之名。累遷淮南,宣城二郡太守。進號輔國將軍。高帝即位後,封西昌侯。位郢州刺史(今湖北江陵),後遷尚書左僕射,(即付相之職)領右衛將軍。立昭業為皇太孫時,武帝令蕭子良輔政。鸞總管尚書事,獨攬朝政。隆昌中進爵大將軍,加中書監,開府儀同三司(丞相職)。海陵王昭文即皇帝位,進都督中外諸軍事,太傅領大將軍揚州牧,宣城王。
建武元年(494年)癸丑十月即皇帝位。蕭鸞一年內連廢二帝,大殺高、武二帝諸子,自立為帝。由於他閱歷較深,有一定的治國安邦經驗,採取了一些有益於民的措施,把武帝新建林宛佔用土地還給農民。對百姓有生子者蠲父母調役一年,賜米十斛。對新婚者蠲夫役一年。自己也比較崇尚節儉,曾將永明年間造作與輦舟乘的金銀剔去,存於宮中庫內。宮中御食有一種叫蒸食品,他吃時也要破成四片,余充晚食。
永泰元年(498年)七月駕崩,正福民,終年47歲。葬於興安陵,謚明帝,廟號高宗。
南齊帝──蕭寶卷
蕭寶卷(公元483年~501年),字智艾,南齊皇帝,明帝蕭鸞二子。生於公元483年,建武元年(公元494年)立為皇太子。
永泰元年(公元498年)七月明帝架崩,即皇帝位。由始蕭遙光尚書令徐老嗣沿書僕射江佑、右將國蕭坦之,侍中江祀、衛尉劉暄同輔政,時稱「六貴」。並有掌機要茹如珍,梅蟲二等所謂「八要」。因寶卷個性殘暴。為他輔國安邦「六貴」、「八要」都相繼被他殺光,還殺了大臣陳顯光、崔慧景等。他利用宗室蕭順之長子蕭懿為尚書令執政,幾個月後,也被殺掉。他的暴政行為,激起朝野怨恨。
永元二年(公元500年)十二月,雍州刺史蕭衍起兵襄陽,永元四年三月立齊明帝蕭鸞第八子蕭寶融為帝於湖北江陵,率兵攻入建康(南京),寶卷被侍中張稷入殿所弒,斬首送給蕭衍,終年19歲,追封為東昏侯。
齊和帝──蕭寶融
蕭寶融(公元488~503年),字智昭,南齊和帝,蕭鸞第八子,生於公元488年。
建武元年(494年)封隋郡王,永元元年改封南康王,東昏侯蕭寶卷在位,大殺高帝武帝諸子及朝中大臣。
永元二年十一月,蕭衍於襄陽起兵征討蕭寶卷。次年三月寶融即皇帝位於江陵是為齊和帝。後於中興元年十二月率兵進入建康,使人佯請蕭寶融入京,寶融行至姑熟,被阻不能進。蕭衍即在中興二年四月以受禪名義即位稱帝,是為梁武帝,至此南齊滅亡。
寶融死後尊為齊和帝,葬泰安陵。南齊結束。
南梁高祖武帝──蕭衍
蕭衍(公元464~549年),字叔達,小名練兒,南梁開國君主。蕭順之第三子,蕭何第二十五世孫,南蘭陵人(今江蘇常州市西北)。生於孝武大明八年(公元464年)甲辰。晉陵縣同夏里蕭家村三橋宅,生時祥光滿屋。身體奇異,兩髓駢骨,頂上隆起,文在右手曰「武」字。有文武才幹,長博學。少年時曾以文學游齊。在競陵王蕭子良門下號稱「競陵八友」。初為齊衛軍王儉東閣祭酒,深受器重。後為左衛將軍。五廣之部下為偏帥。在與北魏軍戰斗中,以功封建陽縣丞,後為司州刺史。甚有威名。齊明帝駕崩時,遺詔為都督,雍州刺史,鎮襄陽。
南齊末年,東昏侯為政暴虐,肆意殺齊高帝、齊武帝諸王及大臣。蕭衍兄懿被殺,遂起兵襄陽,與荊州長史蕭疑胃聯合反對。並在永元三年(公元501年)三月擁立南康王蕭寶融為帝於江陵。繼而東下,進取江州,包圍建康。同年十二月,入城殺害東昏侯。次年進位相國,總百揆,進封梁王。
中興二年(公元503年)四月以禪代名,即皇帝位於建康。國號梁,號為梁武帝。即位後曾採取積極措施。
[一]、在農業方面
1、鼓勵農耕、曾行籍田。並命「廣辟良疇,公私畎畝,務層地利」。
2、允許流民回鄉,恢復原有田宅。
3、荒田廢宅沒收為公。除官府已墾種外,余者都分給農民。
4、禁止豪強佔取。開放封建政府占土地。
[二]、在賦稅方面
曾多次減免稅租調二或調三。並免去貧之家三調,逃亡他鄉以後復業者「梁五年停具役」。又進行土改,整理戶籍。
[三]、政治方面
盡量選用充吏。並分遣使者巡視而不見州郡,察訪官吏良惡。同時命州、郡、縣、置郡望宗、鄉壕各一人,專門擁羅和推薦人才。對皇族內部採取了生活優裕、政治上嚴防他所的動向,保持統治穩定。還極力提提倡儒學與佛教。
太清元年(公元547年)東魏大將侯景投降,次年與蕭正德勾結,舉兵反叛渡江進攻建康。而蕭衍子孫各有爭奪皇位野心,妄想保存實力,故不肯發軍平叛,太清(公元459年)三月,侯景與蕭正德攻破建康,將蕭衍軟禁台城(今南京雞鳴山南干河北),五月,被餓死於台城內文德殿。終年八十五歲,謚武帝,廟號高祖,葬修陵(今江蘇丹陽縣陵口鎮東南陽蕭塘河)。
蕭衍從小愛讀書,曾招納文士,辯論儒佛義蘊,議定「五禮」會讀「通史」。長於文學精樂律,曾創制准音器四具,各「通」。又制長短不同的笛十二支以應十二律。並善長書法,原有集已秩。今僅存梁武帝御制集。
簡文帝──蕭綱
蕭綱(公元503~551年),字世贊,小字六通。
南梁簡文帝。梁武帝蕭衍第三子。生於天監二年(公元503年)。丁未十月,建康城顯陽殿。天監五年封晉安王,食邑八千戶。為雲麾將軍、宣毅將軍、宣惠將軍、平西將軍、安北將軍、驃騎將軍。景遷持節使,都督南北褒青徐冀五州和荊,雍刺史與丹陽尹。
大通三年(公元531年),昭明太子死。五月立綱為皇太子。太清三年(公元549年)梁武帝崩於台城,立綱為皇帝。後於公元551年遭侯景所害。時年四十八歲,葬於庄陵。
南梁皇帝──蕭棟
蕭棟(公元503~552年),字元吉,南梁皇帝(公元551年即位),蕭衍曾孫,昭明太子蕭統之孫,豫章王蕭歡之子。父死襲為豫章王。
太寶二年(公元551年)八月,侯景廢簡文帝蕭綱,而立其為帝,當時他正與妃張氏鋤葵,而法駕奄至,一時不知所為。哭著登上輦車,即位後改元天正。至十一月,侯景又將他廢,自立為帝。被廢後,侯景將他封為淮陰王,與其弟蕭嬌、蕭鷚一起鎖於密室。後侯景敗走始得出。未久被梁元帝蕭繹著人沉入水中而死,在位四個月。
梁元帝──蕭繹
蕭繹(公元508~554年),字世誠,南梁元帝。梁武帝第七子,南蘭陵人。公元508年生於建康城。初封相東王,歷任會稽太守,侍中江刺史,兩度為荊州刺史。侯景叛,受武帝密詔為大都督,以討伐侯景用兵不當,專對付爭帝位的諸王,又派王僧自尋陽(今江西九江)進軍江陵。即位於江陵。公元554年,西魏攻破江陵,繹也被魏軍俘殺,時年四十七歲。
南梁帝──蕭紀
蕭紀(公元507~535年):字世詢,為南梁皇帝。梁武帝蕭衍第八子,南蘭陵人。蕭紀少年勤學,有文才,很有骨氣。天監十三年(公元514年)封武陵王,食邑二千戶。歷任寧遠將軍,琅邪、彭城二郡太守,輕車將軍,丹陽尹。出為會稽太守節。加持節使,車中朗將,征為侍中領石頭戌軍事,出為宣惠將軍、江州刺史。後改授持節,都督益州、梁州等十三州軍事,字西將軍、益州刺史加彭城一部,大同十一年授騎常侍,征西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天正元年(公元552年)四月,侯景之亂,梁武帝崩。蕭紀乘機稱帝於四川成都,改號為「天正」。立園照為皇太子,十一月,湘東王蕭繹稱帝於江陵,紀為爭奪帝位,次年發兵向江陵進攻,兵敗。遣人向江陵求和,元帝不允,派兵追殺,遇難於峽口,時年四十六歲,稱帝不到一年。
南齊帝──蕭寶寅
蕭寶寅(公元?~530年),字智亮,北魏大臣,割據自稱齊帝。南蘭陵人,南齊高帝蕭道成次兄蕭道生之孫,齊明帝蕭鸞的第六子,東昏侯蕭寶卷的弟弟。蕭鸞即位後,封建安王。寶卷即位,為車騎將軍,開府領石頭戌軍事。齊和帝寶融即位,其為衛將軍,南徐州刺史,改封鄙陽王。梁武帝即位後,投奔北魏,受北魏重用為持節使都督楊、南、徐三州諸軍事,鎮東將軍,楊州刺史,丹陽郡開國公,封齊王,配兵一萬,正始(公元504年)率兵戰敗姜,因功,封梁郡開國公。
永平四年(公元511年)為持節使,車騎將軍,徐州刺史。正光二年(公元521年)征為車騎大將軍,尚書左僕射,在任期間勤於政事頗有聲譽。孝昌三年(公元527年),北魏朝庭對蕭寶寅產生懷疑,派曹元為關中大使考察。寶寅自感不受信任,而將誘殺,謊稱義軍所為,即反叛北魏,自立為帝。改元隆慶設置百官。永安三年(公元530年),與北魏戰敗被俘,於洛陽被殺。
南梁皇帝──蕭淵明
蕭淵明:字靖通,亦作蕭明,南梁武帝之侄,蕭懿之子。淵明從小受武帝親愛,封靈陽侯。太清元年為豫州刺史,侯景投降後,大舉進攻東魏,淵明請求帶兵出征,武帝讓他帶兵五萬,進攻彭城(江蘇徐州)牽制東魏,支援侯景。但淵明帶兵沒有實戰經驗,在彭城十八里寒山堰一戰中,被東魏大將蔡客紹擊敗被俘。東魏讓他寫信給梁武帝說:只要南朝消滅侯景,北朝就放他和將士回梁。後被東魏授以散騎常侍。
大寶四年,元帝被西魏俘殺。王僧、陳霸先把他迎至建康擁立為帝,改元天成,以晉安王蕭方智為太子,王僧為大司馬。蕭淵明稱帝後,不久陳霸先殺了王僧,廢掉蕭淵明,於天成元年(公元555年)立蕭方智為皇帝,稱梁敬帝。
梁敬帝──蕭方智
蕭方智(公元542~557年),字慧相,小名法貞,南朝梁皇帝。公元555年在位,蕭方智是元帝蕭繹第九子。太清三年(公元549年)封興梁侯。承聖元年封晉安郡王,次年為江州刺史。承聖三年(公元554年)十一月,西魏攻克江陵,元帝兵敗被俘殺。太尉王僧、陳霸先議定以蕭方智為梁王,並從江州奉迎至建康。後王僧被北齊慫恿,迎立武帝之侄貞陽侯蕭淵明為帝,以方智為太子,不久,陳霸先殺了王僧,廢掉蕭淵明,於公元555年九月立蕭方智為帝,稱梁敬帝。
公元557年,陳霸先廢掉蕭方智,自立為帝。南梁結束。
後梁孝宣帝——蕭詧
蕭詧(公元518年~公元562年),字理孫,蘭陵人,梁武帝衍孫,昭明太子統三子。幼好學,善屬文,尤長佛義。特為梁武帝所嘉賞。梁普通六年(公元525年),封曲江縣公。中大通三年(公元531年),進封岳陽郡王。歷官宣惠將軍,知石頭戍事,琅邪、彭城二郡太守,東揚州刺史。
魏恭帝元年(公元554年),太祖令柱國於謹伐江陵,詧以兵會之。及江陵平,太祖立詧為梁主,居江陵東城,資以江陵一州之地。是年,詧稱帝於江陵(今湖北江陵),國號「後梁」,建元「大定」。追尊其父統為昭明皇帝,廟號高宗,統妃蔡氏為昭德皇後。又尊其生母龔氏為皇太後,立妻王氏為皇後,子巋為皇太子。
詧在位八載,年四十四,保定二年二月(公元562年),薨。其群臣等葬之於平陵,謚曰宣皇帝,廟號中宗。
後梁孝明帝——蕭巋
蕭巋(公元541年~公元585年),字仁遠,詧三子。機辯有文學。嗣位元年(公元562年),尊其祖母龔太後曰太皇太後,嫡母王皇後曰皇太後,生母曹貴嬪曰皇太妃。其年五月,其太皇太後薨,謚曰元太後。九月,其太妃又薨,謚曰孝皇太妃。二年,皇太後薨,謚曰宣靜皇後。
開皇二年(公元582年),隋文帝備禮納巋女為晉王妃。又欲以其子瑒尚蘭陵公主。由是罷江陵總管,巋專制其國。
巋在位二十三載,年四十四,開皇五年(公元585年)五月薨。其群臣葬之於顯陵,謚曰孝(文)〔明〕皇帝,廟號世宗。
後梁孝靖帝——蕭琮
蕭琮(公元558年~公元?年),字溫文,後梁明帝長子,初封東陽王,隋開皇五年(公元585年)繼位,七年(公元587年)為隋廢,隋封莒國公,公元607年賀若弼被誅後受累憂郁而卒。史稱後主。妹蕭氏為隋煬帝皇後(公元604~617)。其弟蕭瑀為唐太宗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