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時候開始就有「百里」這個姓了歷史上姓百里有名的有那些,並註明朝代。
您好! 很感謝您對歷史的追尋!
下面是一些史料記載,供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百里 姓源出有:
單一源流:源於姬姓,出自周朝時期秦國大夫百里傒,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西周初期,周武王 姬發 賜封 周太王 古公亶父的二兒子 虞仲 的子孫在虞國(今山西平陸),稱虞候。到了春秋時期,虞仲有個後人叫傒,曾出遊諸國。他曾至齊國,遭棄用,又至周王室,仍不為用。後入虞國,官為大夫,以佐虞侯,因其家居於虞國百里鄉(今山西平陸),稱其為「百里傒」,簡稱「百里奚」,字里,又字井百、子明,亦稱百里子或百里。
百里奚:春秋戰國時期秦國大夫。亦稱百里子或百里,名奚,宇里,又字井百、子明。
百里視:孟明視,春秋時期虞國(今山西平陸縣)人,姓百里,名視,字孟明,是百里奚的
兒 子。秦穆公的主要將領。
百里嵩:漢代徐州刺史。字景山,封丘人。相傳,當時天旱,百里嵩行仗所過之處,便有雨水降 下,號「刺史雨」。
Ⅱ 邯鄲有多少年的歷史
邯鄲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邯鄲是具有3000多年歷史的古城,春秋早期見於史籍,戰國時期是七雄之一趙國的都城.早在7300多年前,這里就孕育了新石器時代早期的磁山文化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386年,趙敬侯遷都邯鄲建王城於此,歷經8代國君,前後計158。這座古老都城的遺址位於邯鄲市區西南郊,總面積達505萬平方米,是目前保存最為完好的唯一戰國古城址。該城址由西城東城、北城三個小城組成,平面呈"品"字形。位居中部偏南的龍台,是趙王城的重要建築。西城近方形,邊長1420米,四面城牆保存完整,殘高3--8米,內有5座大夯土台。台基東西265米,南北285米,高16米,是國內同時規模最大的王宮基址。它與以北的夯土台,形成南北一條中軸線, 中軸線兩側保存有面積寬大的多處夯土建築基址.東城面積小於西城,南北最長處1442米,東西最寬處926米,四面城牆大部分完整,內有三座夯土台, 以南北兩個將台為大,傳為趙王閱兵點將之處,其它也是高大建築基址。北城面積大於東城,東西最寬處1410米,南北最長處1520米為不規整方形, 地面只保存了部分夯土牆址,地下牆壁址完整。遺址西部的夯土台, 面積僅次於龍台它與西牆外側的夯土台東西相對,也是一組高大的建築群基址。我國著名文學家劉邵在<<趙都賦>>中寫道,趙王城,"百里周回,九衢交錯,三門旁開,層樓疏閣,連棟結階.峙華爵以表甍,若翔鳳之將飛,正殿儼其 造天,朱欞赫以舒光碟虯螭之蜿蜒,承雄虹之飛梁"。由此可以想見當年趙王城的恢弘氣勢邯鄲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邯鄲是具3000多年歷史的古城,春秋早期見於史籍,戰國時期是七雄之一趙國的都城.早在7300多年前,這里就孕育了新石器時代早期的磁山文化,磁山先民們就在這一帶建立了自己的家園,創造了舉世聞名的「磁山文化」。
邯鄲興於殷商後期,繁榮於戰國和秦漢時期先屬衛後歸趙,戰國時為趙國都城,雄踞中原,為戰國七雄之一。它將中原農業文化與草原游牧文化融為一體,構築了趙文化豪放粗獷、慷慨悲歌的思想基調。漢代末期,曹操攻下鄴城後,修城擴地,使其成為北方軍事和政治中心。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等六個朝代相繼在此建都。唐朝時期,邯鄲境內的大名府逐漸崛起,成為「河北重鎮」、「畿輔八府之首」,宋代又晉升為京都開封的陪都。由此成為黃河以北地區的中心城市。伴隨著京漢鐵路的通車,邯鄲再度復興,使冀南的區域中心又回到了邯鄲城。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邯鄲真正走向復興,成為一座新興的工業城市。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為邯鄲人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也為邯鄲的文藝復興奠定了基礎。解放後,黨政府在恢復和發展經濟建設的同時,也十分重視對歷史文化的發掘和研究,並在此基礎上為發展社會主義新文化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中共邯鄲市委、市政府把加強文化建設列為整個城市建設的重要成分,做出了《關於振興邯鄲市文化事業的決定》。並採取有效措施,使邯鄲文化事業出現了百花爭艷、生機勃勃的可喜局面。邯鄲歷史悠久,留下豐富的文化底蘊,主要有以趙王城、武靈叢台為象徵的古趙文化,以「曹魏三台」和南北響堂為代表的魏齊文化和新石器早期文化的重要代表--磁山文化遺址。邯鄲還是全國著名的成語之鄉,擁有許多歷史典故。革命戰爭年代,也做出了巨大貢獻,現保存有晉冀魯豫烈士陵園、八路軍129師司令部等革命歷史遺址。
邯鄲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邯鄲是具有3000多年歷史的古城,春秋早期見於史籍,戰國時期是七雄之一趙國的都城。早在7300多年前,這里就孕育了新石器時代早期的磁山文化。
Ⅲ 甘肅平涼靈台縣百里鄉唐槐的歷史
唐槐為唐代著名征蕃武康郡王李元諒所栽。李元諒本為伊朗人,隨父入中國,姓「安」,後因拒敵有功,賜李姓。
Ⅳ 百里鄉密須國國王墓在那裡
百里鄉密須國國王墓在甘肅省靈台縣百里鄉一帶。
密須國(前?——前1057年)。
黃帝的後裔姞姓密須氏,遷徙至甘肅靈台繁衍生息,後遷徙至河南新密。
遠在唐虞夏三代時,在今甘肅靈台縣有叫密須古地,至殷商時商武丁王時期,正式封賜密須國。
商末時,聯合崇國,侵佔鄰邦阮部落。公元前1057年,密須國為周文王所敗。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紂,建立周朝,封同姓諸侯,經歷了周成王、周康工、周昭王、周穆王四朝後,被周恭王派兵所滅,建立姬姓密國。
後密須氏遷至河南新密境內,重建密國,古城邑在大隗鎮,春秋時,密國被鄭國所滅,成為鄭的附庸。
Ⅳ 百里鄉的歷史沿革
百里歷史悠久,自古地靈人傑,人文薈萃,文化積淀深厚。早在商朝殷紂時,就有密須國立都,文王伐密滅其國,其地屬周,武王克商,封同姓為諸侯,建密國都密城,據考證,今百里中學所在的二層台地,就是當年密須國和密國的立都之地。此處之南、北是有名的南將台和北將台,此地向東約三百米處,陰密古城牆殘跡猶存。
Ⅵ 百里鄉的經濟發展
改革開放20多年來,勤勞淳樸的百里人民團結拼搏,艱苦創業,銳意進取,全鄉經濟發展突飛猛進,城鄉面貌日新月異,精神文明建設取得豐碩成果。特別是二00四年以來,隨著鄉鎮行政區劃的調整,鄉黨委、政府帶領全鄉群眾,居弱圖強,勵精圖治,立足鄉情實際,按照「抓農業產業化經營、草畜產業上水平、增效益;抓項目建設,尋求鄉域經濟的支撐點和增長點;抓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改善山區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的思路,團結帶領全鄉廣大人民進行了不懈地努力,取得了較為顯著成效。草畜立鄉的主導地位得到了進一步鞏固提升,葯材、林果產業向規模化發展。
Ⅶ 百里鎮的歷史沿革
古時是太湖縣通往湖北英山縣的主要驛站,沿長河而下,至太湖100華里而得名「百里」。1961年建百里公社,1984年改鄉。1992年2月,百里、耿家2個鄉和共和鄉的4個村合並為百里鄉,面積95.72平方千米,人口25364人,轄方沖、葉螃、響水、東沖、東口、太平、葉河、大竹、杜山、南斗、雙峰、茂山、張河、同盟、青畈、花園、柳青、葉青、團嶺、象獅、吳畈、羅家共22個行政村,鄉政府駐原百里鄉址(百里墩)。
1997年,面積95.7平方千米,人口2.5萬,轄團嶺、象獅、吳畈、羅家、方沖、葉河、太平、東沖、東口、響水、葉青、柳青、青畈、同盟、花園、茂山、雙峰、張河、南斗、大竹、獨山等22個行政村。2001年8月,撤銷百里鄉,設立百里鎮,增設鎮居委會一個。2004年,面積96平方千米,人口24894人。轄22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391個自然村莊,278個村民小組。
2005年村級調整:吳畈村(羅家、吳畈)、共和村(象獅、團嶺)、葉河村(方沖、葉河)、葉榜村(葉榜、響水)、東口村(東沖、東口)、大竹村(大竹、杜山)、南斗村(南斗、張河、雙峰)、松泉村(茂山、同盟、花園)、柳青村(青畈、柳青、葉青)。
Ⅷ 武清有多少年的歷史
武清縣是華北平原上最古老的縣份之一。早在八、九千年前的新石器時期,先人們就在這里生產、放牧。據考古學者發現,今白古屯鄉小韓村西南一公里處,有新石器時期遺址,文化層0.8米厚,現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戰國時期,武清縣有廣袤千里的雍奴藪①,「有魚、鹽、棗、栗之饒」。當時雍奴藪屬燕國管轄,燕人在今豆張庄鄉青坨村西築長城,綿延百里,至今有跡可尋。
秦漢初年(公元前221年至前206年)始設泉州、雍奴二縣。泉州縣城遺址,在今楊村鎮南的城上村北500米處,今為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雍奴縣范圍大體在今運河以東,渤海灣以北,香河、寶坻縣以南的廣大地區。雍奴縣城在今後巷鄉大宮城村東側,在一次海浸中,人走城空,故名大空城。後人覺得不雅,改名大宮城。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撤掉泉州縣,並入雍奴縣。此時雍奴縣城已遷到今泗村店鎮舊縣村,該村南尚有稱「四方檯子」的縣城遺址。古人雲:水之北為陽,水之南為陰。雍奴縣城在雍奴大澤之北,故稱「雍陽」。
唐朝天寶元年(公元742年),雍奴縣更名武清縣。
Ⅸ 百里鄉的民俗文化
百里境內文物古跡遺存豐富,古城牆為均勻堅實的夯土層,密須遺址土台上有棵唐代遺留下的古槐,至今枝繁葉茂。李元涼料馬洞山,白起遷徙陰密等歷史事件赫然載入歷史,境內發現仰韶、齊家、周文化遺址20多處。古遺址最有代表性的是洞山、蘆子集安定仰韶文化遺址,蒙家莊,蔣家咀,崖灣齊家文化遺址、周文化遺址,蔣家咀文化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西周古墓眾多,古墓葬有洞山西周古墓,洞山東周墓群,密康公墓,溝門西漢墓,崖灣西周墓群,三女墓,陳家山西漢墓,殷感墓。已發掘出土的文物達數百件,其中洞山出台西周大銅鼎重達43公斤,有銘文、鑄造工藝精湛,為本縣最早青銅器。1982年在南將台出土的一批窖藏文物共84件,其中珍貴瓷器38件,有北宋中、晚期分景德鎮瓷器,宋代龍泉窯產品,還有金代渾塬窖產品,可謂稀世珍品。遺存古遺跡有古密須城與陰密城,李元諒料馬台,古城唐槐,「密城秋望」乃「靈台八景」之一。
Ⅹ 北海公園有多少年的歷史
北海公園是中國現存歷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之一,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
北海園林的開發始於遼代,金代又在遼代初創的基礎上於大定十九年(1179年)建成規模宏偉的太寧宮,太寧宮沿襲中國皇家園林"一池三山"的規制、並將北宋汴京艮岳御園中的太湖石移置於瓊華島上。
至元四年(1267年),元世祖忽必烈以太寧宮瓊華島為中心營建大都,瓊華島及其所在的湖泊被劃入皇城,賜名萬壽山、太液池。
永樂十八年(1420年)明朝正式遷都北京,萬壽山、太液池成為紫禁城西面的御苑,稱西苑;明代向南開拓水面,形成三海的格局。清朝承襲明代的西苑,乾隆時期對北海進行大規模的改建,奠定了此後的規模和格局。
全園佔地68公頃(其中水面39公頃),主要由瓊華島、東岸、北岸景區組成。它繼承了中國歷代的造園傳統,博採各地造園技藝所長,兼有北方園林的宏闊氣勢和江南私家園林婉約多姿的風韻,並蓄帝王宮苑的富麗堂皇及宗教寺院的庄嚴肅穆,氣象萬千而又渾然一體,是中國園林藝術的瑰寶。
(10)百里鄉有多少年歷史了擴展閱讀
北海開辟之傳說
北海是根據我國古代神話故事《西王母傳》中描寫的仙境建造的。戰國時還傳說,渤海東面有"蓬菜"、"瀛洲"、"方丈"3座仙山,山上住有神仙,藏有長生不老葯。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派方士徐福等帶童男女數千人,渡海找3座"仙山",尋長生不老葯,未果;便在蘭池宮建百里長池,築土為蓬菜山,刻石為鯨,長200丈。
到了漢朝,漢武帝重蹈覆轍,仍未找到仙山,於是降旨在建章宮後挖一個大水池,取名"太液池"。將挖出的泥土的池中堆了3座山,象徵蓬菜、瀛洲、方丈3座仙山。
此後歷代皇帝都在宮殿附近建"一池三山",北海林也是繼承這個傳統而建的。北海和中南還是太液池,瓊化島如"蓬菜",團城為"瀛洲",中海犀山台似"方丈"。
北海原為一片自然湖泊
遼代以前北海是一片自然湖泊,遼代把湖泊加以開鑿,又在靠近湖泊東岸的地方,堆築了一個峙立如山的島嶼。這開鑿後的湖泊,就是現在的北海,湖中如山的島嶼就是現在北海中的白塔山,正式的名稱是瓊華島。
從地質史上來看,這一帶湖泊原是古代永定河的故道,河流遷移之後,殘余的一段河床,積水成湖,並有發源於今紫竹院湖泊的一條小河———高梁河,經今什剎海(也同樣是古代永定河故道的殘余)分流灌注其中。
大約從很早的時候起,附近居住的勞動人民就已經利用這一區湖泊,辟治水田,種稻植荷。天長日久,終於在北國的原野上,開辟出一片富有江南風光的水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