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學生期待歷史課是什麼樣的

學生期待歷史課是什麼樣的

發布時間:2022-12-11 18:15:16

A. 中學生喜歡什麼樣的歷史課

我就是中學生,我比較喜歡開朗,幽默的老師,能把深沉的歷史講的有聲有色,知識儲備量最好豐富,也能夠讓我們在歷史課上舉辦一些活動最好。

B. 對初中歷史課的期望和建議

歷史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應當實現由重教師的「教」向重學生的「學」轉變。歷史教師必須「以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為核心,注重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過程和方法,使學生學會學習。教師要轉變教學方式,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念。在教學過程中要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多種方式的學習,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根本轉變,引導學生樂於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討歷史問題。例如學習完鴉片戰爭這一部分之後,可以全班分成6個學習小組,要求學生課後收集鴉片戰爭對中國社會影響的資料,第二次上課來討論「鴉片戰爭對中國社會的影響」。在討論課上形成了兩派,一派是傳統的觀點:鴉片戰爭給中國社會帶來了災難,是中國半殖民化的開端,這個觀點是書本上現成的觀點,也得到了大部分同學的贊同,但是有一個學習小組得出了一個結論「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化開始的標志」。當問他們為什麼的時候,他們講出了自己的觀點和理由,講的有理有據。應該對他們這種新觀點給予了肯定,進一步引導他們,「對待任何歷史事件要堅持兩分法的觀點,一分為二,不要只看一面,而忽視另一面,鴉片戰爭盡管給中國社會帶來了深重的災難,這是主要方面,但是它打破了中國閉關鎖國的局面,打破了封建社會這個真空瓶,有利於新事物的進入,加速了封建社會的瓦解,中國開始邁入近代化。」通過這個討論,學生學會了辨證的看待歷史問題,對以後學習和做人處世都大有裨益。

C. 請問如何培養學生對歷史課產生興趣

在歷史教學中,經常會碰到這樣的學生群體。他們認為歷史課可聽可不聽,內容枯燥,講解乏味,不如自己學。結果自學後發現事倍功半,效率不佳。學生不想學,老師不想教,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不高,積極性幾乎為零。於是出現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也就不足為奇?那麼,是不是歷史教學真的就如他們觀念中認為的那樣象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其實並非如此。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何讓學生真正動起來?活學歷史活用歷史,轉變傳統的枯燥歷史課堂為生動有趣的互動課堂已勢在必行。
一、 設置形象有趣的導課。
歷史課重在引和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每堂課能設計出精彩的導言,是激發學生興趣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導入語新奇、有趣,能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才能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導入語平淡、刻板,往往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導入語應簡潔,在設計上沒有固定格式,不同內容不同特點選用不同的方式,只要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是好方式。一般說,可以採用如下方式:故事傳說導入法、熱門話題導入法、提出疑問、設置懸念導入法、詩詞導入法,另外還有對聯、名人名言導入法、圖片、地圖分析導入法、聯系國家時事政策導入法等。例如:地圖分析法導入:運用地理觀念導入新課,有利於促使學生形成准確的時空觀念,並可從中挖掘許多隱含的知識,從而提高歷史學科能力,所以也值得重視。例如,中國近代前期的借師助剿,我先讓學生比較兩次鴉片戰爭的形勢圖,提問:第二次鴉片戰爭中開放的通商口岸同第一次鴉片戰爭中開放的通商口岸比較有哪些變化?通過提示、啟發,讓學生得出結論:第二次鴉片戰爭中開放通商口岸由東部沿海滲透到內地,由東南沿海延伸到遼東半島。再問:這些口岸是否都在清政府統治區域?學生回答:不,有的是在太平天國活動區域。問:這預示著什麼?小結:列強要在這些口岸行使特權,必須先讓它們回復到清統治區域,這就預示著中外反動勢力即將勾結,共同鎮壓太平天國運動。
二、探究課堂教學技巧,提升課堂教學藝術,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和愛好,讓歷史課堂樂起來。
1、巧妙設置懸念:在課堂教學中巧妙設置懸念,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集中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探求知識的慾望,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同時,由於它把無意注意轉為有意注意,久而久之,可以增強學生分析問題的積極性,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快樂中逐步提高成長。它既可以在導入新課時、教材過渡時設置,也可以在一堂課結束前設置。總之,這是課堂教學的一種技巧,只要設置合理巧妙,就會吊足學生的胃口,在高漲的求知慾中快樂學習。
例如在講到《中國古代經濟重心的南移》這一課中的貨幣一欄內容時,我就從我們現在使用的人民幣談起:大家在使用人民幣的過程中會發現它非常方便,那麼你知道世界上最早的紙幣是什麼?它是怎樣產生的?又有什麼好處呢?這樣的設置,從學生身邊的具體事物入手,更具有吸引力,使學生們急切地想知道答案,弄清疑問,好奇心大增,使整堂課效果良好。
2、恰當適時地運用多媒體:多媒體教學形象、直觀、快捷,它可以選擇優美的圖片、翔實的史實資料、精心剪輯的錄像、生動的歷史故事來教學,能化靜為動,化虛為實,能形象地再現歷史事件和人物,重現氣勢恢宏的歷史場面和美妙絕倫的藝術珍品,使學生身臨其境。它既增強了歷史的可信性,縮短了現實與歷史的距離,又能啟發思維,促進理解,同時滲透德育和美育,陶冶情操。它表現力豐富,信息呈現性強,能顯著地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因而在現實教學中被廣泛採用。
例如在《新民主主義革命與中國共產黨》一課中,給學生播放一段有關南京大屠殺的錄像,學生們相互交流自己找到的這方面的資料,明白了日本侵略者的殘忍以及對中華民族所犯下的滔天罪行,表達了對日本法西斯的無比痛恨,增強了自己的民族危機感,要警惕日本右翼勢力的復辟,要決心通過自己的努力學習振興中華民族,使祖國更加強大,不再重蹈歷史覆轍
3、歷史故事的多方巧用:中華民族五千年悠久的歷史,傳說故事層出不窮,精彩紛呈。學生愛聽故事,愛講故事。巧妙利用這一歷史寶貴資源,可以使我們的課堂流光溢彩,增色許多。我們可以在課前利用傳說故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講課中穿插故事,加深印象。課堂結束前用故事留給學生一個思考的空間,同時還可以為下節課做一個鋪墊。
4、走進學生的心靈:良好的師生關系和愉快的教學氛圍是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必不可少的因素。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有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和愉悅的教學氛圍,才使整堂課在一個輕松歡快環境下進行。袁騰飛老師的課大受學生歡迎,是他長得帥嗎?不是。在於他用精彩的語言,生動翔實的歷史情景帶學生走進歷史,了解歷史,理解歷史,還歷史本來面目。因此,多了解學生,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在教學過程中多用鼓勵性的語言,努力提高對每個學生的關注度,讓每個同學知道老師很在意他們,期待他們成功,可使學生很自然喜歡自己,熱愛這門課,自然就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達到很好教學效果。
三、重視歷史的情感教育和人文精神培養,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
歷史本身是一門內容豐富、趣味性很強的學科。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每個歷史人物、每個歷史事件,都包含生動感人的真實故事。要深入挖掘教材,補充必要的情節,以生動的故事,感人的形象,饒有風趣的語言,進行情感引導,不僅可以潛移默化地陶冶學生情操,而且能使學生更熱愛這門學科,將學生引入樂而忘返的勝境。
例如,在學習《新航路的開辟》這一課時,就要涉及到哥倫布、麥哲倫等著名航海家。如果不注意審美教育,便會就事論事把哥倫布西航美洲,麥哲倫環球航行描繪成西方航海史上的兩起探險活動;但如果從審美的角度出發,對哥倫布、麥哲倫等人在航行探險中表現出來的堅強的意志,勇往直前的開拓精神進行形象性的描述和贊賞,分析和評價,不僅可以使新航路開辟的歷史復活,使學生們身臨其境,感受到開辟新航路的艱險,而且還可以從這些航海家身上汲取現代社會所需的一些東西,如進取精神、開拓精神、創新精神、科學精神等等。
總而言之,興趣是引導學生學習歷史、認識歷史、熱愛歷史的燈塔。學生只有有了興趣才會更好的學習歷史,而興趣的背後是教師對學生積極性、主動性的激發。在教學中,只要教師把握住歷史學科的特點,充分利用各方面有利因素,積極培養學生興趣,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那麼,興趣之樹就會常青,歷史教學的春天就會常在。

D. 想想你心裡的歷史課堂是什麼樣

上完一堂歷史課每個學生成了軍事家、政治家、評論家。這就是我心裡的歷史課堂。

E. 如何激發中學生對歷史課的學習興趣

一、上好起始課,誘發興趣
良好的開端意味著成功的一半。「歷史是副科」,不少學生尚未學習就有此認識,帶著這樣的心態去學習怎麼能有起色呢?所以說要使初中歷史教學有一個好的起點和基礎,上好起始課顯得尤為重要。教師要精心准備,在課堂上要深入地討論和講述學習歷史的目的和意義,糾正學生對歷史這門課程的不正確的認識,引起學生應有的重視,這是誘發學生興趣的奠基性的工作。事實證明,如果教師能把起始課上得扣人心弦,妙趣橫生,容智怡情,賞心悅目的話,那將能抓住學生的求知心理,把學生的心緊緊地栓住,使他們懷著無限的期待和渴望投入到歷史學習中去。我上起始課時,往往用圖片和錄像把學生有所了解的歷史人物展示出來,讓學生自由地討論和評價,然後我再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去正本清源,幫助學生去偽存真,使學生深深地認識到「歷史並不是死記硬背的」。因此,一節精彩的起始課將會起到一錘定音的作用。
二、 幽默的語言,觸發興趣
語言是最普遍,最直接的教學手段,語言的魅力是一堂課的關鍵。一句幽默的話語,既像「興奮劑」一樣調動學生積極性,又像「調料」一樣調節學生情緒,活躍課堂氣氛。如講鴉片戰爭清朝的腐敗無能時,用幽默的語言講述「奕山馬桶御洋兵」的故事,既可以吸引學生聽講,又深刻地揭露了清朝的腐敗無能,官僚的愚昧無知,中國的封建落後。教師應有目的地藉助幽默地語言傳授歷史知識,啟迪思維,打破課堂的沉悶,讓學生在會心的笑聲中主動學習和思考。
三、 質疑設問,引發興趣
學起於思,思源於疑。學習新知識,實際上就是設疑、解疑的過程。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設置一些疑問,把它擺在學生的面前,使他們先感到「山重水復疑無路」,後激勵他們去尋求「柳暗花明又一村」。當學生找到「又一村」後,就會產生一種成功的快感,這種快感又能引發學生進一步學習的興趣。只有當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問題時,才能引起他們的思維的積極性,巧妙地質疑設問,能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打開學生心靈之窗,從而引發學習的興趣。
四、運用歷史故事,激發興趣
歷史是一門有血有肉,內容豐富,同時趣味性又很強的學科。它包括一定時間,一定地點,一定條件下人物的動態和事件的發展。因此,它是有情節有過程的,是有善惡是非和喜怒哀樂的,歷史本身就含有構成故事的各種因素。初中歷史教材中涉及的史實往往只是梗概,如果教師照本宣科,只有條條框框,不見情節和過程,那麼學生會感到枯燥乏味的。初中生活潑好動,求知慾強,對新鮮事物尤其感興趣。根據這一興趣特點,
教師應根據教材內容,將歷史知識揉入故事情節中,把史實故事化,在教學過程中巧妙地穿插一些與教材相關的典型短小有趣的故事,這樣會使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注意力集中,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最終將學生引入樂而忘返的勝境。例如在講授《春秋五霸》時,我插入了「老馬識途」、「退避三舍」和「卧薪嘗膽」等成語故事,在講《戊戌變法》時,我穿插了「康有為如何擺脫慈喜太後追捕的」那段驚險刺激的歷史,學生興趣相當濃厚,從而輕松地掌握了這些內容。值得注意的是,運用歷史故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其最終目的是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歷史知識。因此在歷史教學中歷史內容忠於歷史的真實,不能隨意編制一些情節內容,以虛構和編造來換取學生的興趣。
五、 貼近生活,聯系現實,深化興趣
由於歷史學科所講述的內容大都遠離現實生活,而初中生知識范圍狹小,抽象思維能力較低,所以許多歷史問題是很難理解的,時間久了,他們總感到歷史教學老是陳年老帳,盡放馬後炮,中看不中用,會產生厭煩情緒。事實上歷史與現實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歷史是過去的現實,現實是歷史的延伸,是正在譜寫的歷史。作為初中歷史教師,應及時捕捉歷史教學與現實聯系的契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思維能力的發展。事實證明,一旦歷史與時事和現實生活相聯系,學生的情緒馬上會高漲起來,興趣被激發,學習氣氛變得非常活潑。

F. 如何培養歷史學科的興趣

看這篇論文
談歷史教學如何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增強自主學習能力
作者 彭中東
新課程改革的主題是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突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能力的培養。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新課程改革以來許多教師一直在思考的問題,也是關繫到教改成功的關鍵。教學實踐證明,學習興趣是培養學習能力的最大動力。一位心理學家說過:學習最好的刺激是對所學教材的興趣。因而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是把自主學習引向深入的重要工作之一。實踐證明,只有學生感興趣的東西,他才樂意學,只有樂意學才有主動性。因而歷史學科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一、巧設導語,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開頭是激發學生求知慾和學習興趣的關鍵,決定一節課的成敗。因此教師應特別注重新課導入的科學性和藝術性,要根據學生思想實際和教學內容,巧設教學情景渲染氣氛,使學生覺得聽課有意思,越聽越想聽,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之進入最佳求知慾的亢奮狀態,使他們懷有無限的期待和渴望投入到歷史學習當中去。如在講授《領先世界的科學技術》(七年級上冊)一課時我是這樣引入的:同學們,我們今天先來做個智力游戲,給你三根小棍,你能拼出一個比三大比四小的數嗎?有的同學已知道答案面帶微笑,有的同學則拿起筆在桌子上比畫,等到最後公布答案是「∏」時才恍然大悟。課堂氣氛被很好的調動起來,由此引出祖沖之,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參與到學習當中去。
二、構建和諧民主的課堂環境,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 和諧民主的課堂環境最主要是師生關系的和諧民主。學生對歷史課是否感興趣與學習積極性常常體現在對教師的情感上。教師能夠創設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學生就能從情感上認同這個 教師。和諧民主的課堂環境中,學生的心態是開放的,主體性能得以凸現,個性得以張揚,創造性得到解放。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生的心靈是安全和舒適的,學生對學習是充滿樂趣的。而傳統的教學模式是師教生學,師講生聽,課堂上 教師講得「頭頭是道」,學生聽得「暈頭轉向」,可謂「你講你的道,我睡我的覺」。這種「一言堂」的方式極大地扼殺了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不僅使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難以調動和發揮,而且會使學生逆反心理,更談不上學習歷史的興趣了。因而歷史教師要善於創設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由學生充當教學活動的「主角」,讓課堂充滿和諧民主氣氛,變「一言堂」為「群言堂」,這樣使學生的心理需求驅使思想動機產生積極效應,使歷史課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學貴知疑,教貴設疑」。歷史學科是基礎性教育較強的一門學科,它所涉及的知識和內容包羅萬象,具有廣泛性、綜合性的特點和功能。它涉及到人類社會古往今來的各個時期,又涉及人類社會的各個領域。歷史教師應抓住這些有利條件提出和精心設計一些難易適度,並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思考的問題進行啟發誘導,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培養學生的餓自主學習能力。
在教學《匈奴的興起及與漢朝的和戰》時,先進行了這樣的描述:秦漢末年,中原長期戰亂,匈奴乘機奪取河套地區並繼續南下。西漢初年限於國力,對匈奴實行和親政策,漢朝每年還送給匈奴大量穀物和紡織品,並開放邊境市場。但匈奴仍然年年揮兵南下。然後提問:1.這對黃河流域的人民有什麼影響?2.為什麼當時漢朝不出兵反擊呢?3.什麼時候漢朝政府才具備了反擊的條件呢?這樣引起學生的內部認知沖突,學生的學習慾望被激發出來。學生積極的討論並發表自己的觀點,既掌握了知識又活躍了思維。所以說只有當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問題時,才能引起他們的思維積極性,精心巧妙的設疑,能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打開學生心靈之窗,從引發學習的興趣。
三、適當的利用歷史故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歷史學科不同於其它學科就在於它是有血有肉、內容豐富,趣味性又很強的學科。它包括一定的時間,一定的地點,一定的條件下人物的動態的事件的發展。因此它是有情節有過程的,是有善惡是非和喜怒哀樂的,歷史本身就含有構成故事的各種因素。初中歷史教材中涉及的史實往往只是梗概,如果教師只是照本宣科,一堂歷史課盡是大一、二、三,小1、2、3,只有條條框框,不見情節和過程,那麼學生會感到枯燥乏味。初中學生活潑好動,求知慾強,對新鮮事物尤為感興趣。根據這一特點,教師
應根據教材內容,將歷史知識糅入故事情節中,把史實故事化,在教學過程中巧妙地穿插一些與教材有關的典型短小有趣的故事,這樣會使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注意力集中,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最終將學生引入樂而往返的勝境。例如在講授《春秋五霸》時我插入了「老馬識途」、「退避三舍」和「卧薪嘗膽」等成語故事,講《百日維新》時,我穿插了「康有為如何擺脫慈禧太後追捕的」那段驚險刺激的歷史,學生學習興趣相當濃厚,從而輕松地掌握了這些內容。值得注意的是,運用歷史故事激發學生興趣,其目的是讓學生更好的掌握歷史知識。因此在歷史教學中歷史內容要忠於歷史的真實,不能隨意編制一些情節內容,以虛構和編造來換取學生的興趣。 四、聯系現實,貼近學生生活,深化學生學習的興趣 初中生知識范圍小,抽象思維能力較低,而歷史學科所講述的內容大多又離現實太遠,學生會覺得學歷史沒有用,不免會產生厭學情緒。事實上歷史與現實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歷史是凝固的現實,現實是流動的歷史。因此作為歷史教師,應及時捕捉歷史教學與現實的聯系的挈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如在介紹秦漢兩位名醫張仲景和華佗時,發現如果按教材的順序講授,可能比較乏味。為了既能讓學生了解兩位名醫的特色又在講課形式上出新,激起學生的興趣,我問:如果這兩位名醫開專家門診的話,我們應該找哪個醫生看什麼病?「專家門診」一詞一下子縮短了與歷史的距離,學生紛紛討論起來,積極舉手發言,起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再比如在講「造紙術的發明」時,我聯系現實生活,請一位學生背著許多竹片吃力地走進教室,使學生認識到:假如沒有發明紙的話,我們今天上學來將要有多麻煩,從而使學生理解當時紙產生的原因和意義。事實證明,一旦歷史與現實生活相聯系,學生的情緒馬上會高漲起來,興趣被激發,學習氣氛變得非常活潑

G. 什麼樣的歷史課學生才喜歡

——淺談我的歷史教學觀龍泉七中裴勝娟關健詞:教活歷史學習興趣學習習慣自主學習摘要: 「歷史」,光從字眼來理解,就給人以神秘、遙遠、深不可測的印象,這也恰好印證了這一學科的復雜性和可塑性。每次看著新踏入校門的初一學生對歷史是那樣的充滿興趣和期待,就覺得教這個學科是多麼榮幸、而又任重道遠。可是隨著教學的開展,一些學生的熱情開始大不如前,透出的眼神也從曾經的光彩明亮變成了暗淡木然。不得不說這是教學的莫大失敗。所以我在思考,到底什麼樣的歷史課才是學生喜歡的,或者說能夠讓學生不那麼快就陷入乏味枯燥之中。我認為老師除了要用心,耐心地研究教材,研究學生,研究教法以外,也要積極適應當今教育改革,嘗試著讓學生參與到歷史課堂中來。 正文:作為老師,學生喜歡上你的課就是最大的快樂,但這並不是一件易事。而對於歷史學科來說更是難上加難。教過歷史的老師都知道這是一門非常龐雜的學科,即使你已經教了很多年,你仍然會發現以前的備課中有很多不足,仍然有很多知識需要學習和更新。更何況我們面對的學生和社會要求也在不斷的發生變化。但是我認為不管時代怎樣變遷,學生發生怎樣的變化,只要我們所上的課是學生喜歡的,那就是成功的。不過怎樣教好這門課,怎樣讓學生喜歡歷史學科,是一個很值得大家去思考和研究的問題。雖然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自己也進行了不少嘗試和努力,但離我們的預期還有一定的差距。我認為要讓學生喜歡上歷史課還要從以下兩點多花功夫:第一,在教學中教師要教活歷史,使歷史課堂充滿情趣,充滿活力,而不是一些死板的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的推砌。第二,在教學中老師要懂得去放手,給學生思維的空間,自主學習的機會。當然要做到這兩點,並不是一件易事。下面我就這兩方面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和實際情況淺談一下我的看法和觀點。 第一:仔細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中可以利用的一切資源。 歷史課從內容上來講,一般分為政治類,經濟類,文化類,科技類,人物類等等,那我們在上課的時候,就要去研究每種課學生的興趣點在那裡? 怎樣講學生才更願意去聽,效果才會更好。政治史初中學生一般會覺得比較僵硬,死板,如果老師不注意教學方式那就更加枯燥無趣,我的做法是首先讓學生掌握基本的學習方法,比如在講一個王朝的政治史時,知道建立,鞏固統治,影響等要素。時間久了學生自然就會學習。但光是這一點教學還是無趣的。我一般的做法是穿插相關人物,相關事件的故事來豐富內容,提升興趣。比如我們在學《開皇之治到貞觀之治》這一課的時候,如果只是講建立,治國措施,影響,教學任務是完成了,但學生肯定不喜歡聽,如果在教學過程中,講講隋文帝如何治國,隋煬帝如何奪取皇位及奢侈生活的故事,學生不僅聽得津津有味,還明白了不少治國的道理。還比如我們可以利用課本中的圖片,詩詞,史料等展開理解和講述,使教學的內容更加豐富。經濟類,文化類的教學教師就要在課外多收集資料,最好是圖片或者視頻介紹,學生不僅了解了課本知識,還能大大豐富課外知識,拓展他們的視野。這樣的歷史不僅生動,還充滿了詩情畫意。 第二:靈活教學,採用多種教學措施和手段。 針對不同的課型,不同的知識教師要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而不是一個模子,千篇一律,例如在課堂教學開始時的導入,我應運多種多樣的方法,復習式導入、問題式導入、圖片導入、故事導入、播放樂曲導入等等,由導入創設情境拉近教師與學生的距離,拉近學生與歷史的距離,使學生盡快投入到歷史學習的情境中。在教學過程中要打破教師一講到底的教學模式,採用多種教學手段,比如我們在講初中歷史第一課《中國境內的遠古人類》時,可以設置一個環節讓學生發揮想像,以他們現有的認知水平,說說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樣度過的,他們穿什麼衣服,吃什麼,住什麼等,學生的興趣一下子就被激發起來了,比如在講《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這一課時,我們可以開展一個故事大比武活動。在講《宋代的社會生活》這一課時,把教學過程設計成「東京一日游」,讓學生來做小導游。在講有關明朝的歷史時,我下載了一段非常好的視頻資料,讓學生大開眼界,興趣大增。總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於動腦筋,也要多方面的去收集資料來充實你的教學知識。 第三:歷史與現實結實,使歷史課充滿現實意義,拉近與學生的距離。 學史以為鑒,學習歷史是為了更好地服務於現實生活,在教學中我們要善於去發現,去利用這樣的空間。比如我們講《商鞅變法》這一課時,聯系中國當今改革,使學生認識到改革是一個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推動力。我們在學習《孝文帝改革》時,與今天的少數民族聯系起來,有利於學生理解民族融合。我在講隋唐盛世時都讓學生去總結這種盛世局面出現的原因,也結合現代說說我們該怎麼做。其實我們現有教材中的大部分課程都有可以拓展和聯系現實的地方。關健是看老師如何去引導和理解。如果長期以往的堅持下來,學生就自然會明白學習歷史的意義到底在哪裡,也就不會再把歷史當作是過去了的陳年往事來學習了。貼近社會,貼近現實,貼近人生,貼近學生,這樣的歷史課才會更具有生命力。 第一:從學習習慣,學習方法的培養開始。 從初一開始,要特別注意學生習慣的培養。這里的習慣我認為應該分為課堂紀律方面的習慣和學習歷史課程的學習習慣。從紀律上一定要嚴格要求學生,從坐姿到狀態,到動嘴、動手、動腦,老師都要進行教育。當然最重要的是學習習慣的培養,比如閱讀的習慣, 歷史課程的特點就是知識涵蓋量大,縱貫古今中外。所以閱讀能力是學習歷史最基本的能力。 教師要幫助學生對課本知識進行解讀,培養學生掌握行之有效的閱讀方法。 在這一基礎習慣形成以後,要注意學生記筆記的要求和訓練。在閱讀的基礎上對知識點進行標注,分解,必要的時候做補充。這些習慣的養成需要老師耐心地輔導,訓練。 其次,培養歷史思維的習慣在教學中也極其重要,老師應從初一開始教給學生這些思維方法。比如評價歷史人物或事件時要讓學生明白任何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都應放在特定的歷史時空下思考,才能客觀地認識和評價。脫離了時代,認識評判一個歷史人物或一個歷史事件,是不準確的,也是不公平的。只有走進特定的歷史時空,才能真切地認識一個歷史人物為何有這樣或那樣的選擇,亦或有這樣那樣的觀點。 就學習方法而言,老師要教給學生學習歷史的基本規律和方法,政治史,經濟史,應該從哪些方面學習,人物該怎樣評價?怎樣學習重大歷史事件?某一類型的課用什麼方式更容易弄清知識,比如列表格的方式,按時間列舉大事的方式,類似事件對比的方式等等。在每中不同類型課時的學習中不僅要讓學生了解某一歷史知識,還要讓學生掌握學習它的基本方法和規律。只有當學生形成了一定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以後的教和學才能越變越輕松。當學生已經掌握了對歷史學習的基本規律和方法以後,學生的自主學習也才有可能實現,否則一切都是空談。 第二:嘗試讓學生自主學習。 在習慣培養起來以後,老師就可以放手大膽地讓學生來做課堂的主人了,比如很多課堂學生通過閱讀教材自己就可以理清本課的知識點,要點,並在書上做好相應的筆記。老師完全沒有必要再大講特講,而是將精力和時間放在重難點問題上。當然在這些問題的解決上我們也絕不能一手包辦,應該先把問題的思考權,話語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在小組里進行談論,交流,然後讓學生來發表看法,老師適當的點拔,引導,評價。但是這個效果的出現就需要老師做好前期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的培養。此外,為了讓學生更多地參與到課堂中,老師要發動學生參於資料的收集,比如故事,視頻,圖片,史料等等。有了充分的學習准備學生才能更加容易投入到課堂中來,學生講故事,開展小辨論才能有的放矢。這樣的課堂既生動活潑,又輕松自如,課堂真正地變成了學生的舞台。當然這一結果的出現並不容易,我們要在前期的教學中花大功夫。但是,學生的自主學習並不代表老師就可以放任自流,或者乾脆不講或少講。有些歷史課型老 師的講授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小學和初中學生的認知水平還停留在感性階段。我們要讓學生喜歡歷史課,除了就教學方面用心以外,還要從教師自身做起。加強自身師德修養,以人格魅力感化學生。教無定法,一樣的課題、一樣的課堂,不同的老師,影響力絕對不一樣。總之,作為一名老師,學生喜歡你,喜歡你的課堂,從而喜歡你所教的學科,並通過學習對他們的人生產生重要影響,不正是我們作為老師畢生所追求的嗎?

H. 讓歷史課堂充滿趣味與夢想

讓歷史課堂充滿趣味與夢想 「帶著夢想走進課堂,課堂將成為實現你夢想的天堂。」這是一句我在「開心課堂」上提出來的很受同學們歡迎的一句「名言」。多少年來,聽到鈴聲走進課堂也成為約定俗成的戒律,為了考試走進課堂這是不用言語的共識。於是,課堂成為求學者的牢籠,厭學者把他它看作地獄。如何改變這種狀況,把地獄變成天堂呢?這是課改所提出的問題,所關注的問題。我想,如果能讓同學們帶著夢想走進課堂,那課堂就可以成為實現夢想的天堂了。為此,我作了一些嘗試,創建了一種課堂教學的新模式,並美其名曰「開心課堂」。所謂「開心課堂」,簡單的說就是模仿中央電視台「開心辭典」欄目,並在此基礎上加以發展和創新使之可以適用課堂教學的一種教學模式。下面,我就此談談個人一些體會。
一、窮則思變,課堂教學新理念
長期以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中學歷史教學被打入冷宮,學生把歷史課看作是加在他們身上的「徭役負擔」,他們不願意承當這種徭役,在課堂上學習起來自然就很被動,沒精打采了。雖然,現在我們的中考、高考制度都將做很大的改革,但歷史的學科地位難以有很大的提高。面對中學歷史教學的困境,我們必須窮則思變,尋找出路。
「揚湯止沸,莫若去薪。」要想讓中學歷史教學注入活力,就必須激活學生的學習動力。那麼到哪裡去尋找學習歷史的動力呢?試想,如果把學生每一天學習生活中的想法、願望匯集起來,將它編織成「夢想」帶入課堂,然後通過課堂的學習活動來實現這些夢想,那學習的動力不就找到了源頭活水了嗎?因此,讓學生帶著夢想走進課堂就成了我課堂教學的新理念,其核心就是讓學生從夢想中尋找學習的動力,化被動厭學為主動樂學。孟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如果學生能夠做到樂於去學,那在學習的過程中,他就有無窮的動力和精力,他的每一根神經都會投入近來,達到最佳的學習狀態。
二、他山之石,開心課堂新模式
那麼,如何讓學生編織夢想走進課堂,又如何通過課堂教學實現學生的這些夢想呢?這個不難,他山之石可以功玉嘛,中央電視台的「開心辭典」為我們提供了基本模式,在此基礎上加以改造創新就可以創建出「開心課堂」的教學模式。下面我就談談這種教學模式的.具體操作。
1.選拔選手,組建「親友團」。
2.編織夢想。
3.精心製作試題。
4.組織課堂,開心教學。
三、打造精品,原來歷史課堂「大有可觀」
「開心課堂」前期需要做大量的准備工作,特別是在試題的精選上,因此它不可能每節課都這樣上。它可以是幾個星期一次,或者是一個月一次。但前提是一定只要能把這堂課上好,上活,將其打造成為精品,成為歷史課堂的品牌,成為學生的一個期待。這樣,它就可以大放其光彩了。1.尊重學生願望,體現人文精神。
傳統的課堂教學把學生當作學習的工具,泯滅了學生的天性和創造力。而「開心課堂」讓學生帶著夢想走進課堂,學生可以在快樂活潑的學習環境中學到知識,又可以通過學習實現「課堂夢想」。這就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人性,個性,體現了人文精神
2.學習過程中有了成功的情感體驗。
新課標強調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傳統的課堂教學往往忽視了學生的情感價值觀,長期的壓抑導致了學生學習興趣的下降和學習信心的散失。開心課堂克服了這個弊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實現自己的課堂夢想,可以在同學們的掌聲和羨慕中真真切切地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和幸福。這對其他同學也是一種激勵和誘惑,使在課堂上沒有體驗到成功的同學也具有強烈的成功慾望。
3.知識有價,顯而易見。
答對題目就可以實現課堂夢想,體驗成功的快樂,這樣學生就可以立桿見影地感受到知識是有價,久而久之,知識有價觀念就根深蒂固了,這樣還可以幫助他們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
4.推動平時歷史課堂的教學。
雖然開心課堂可能要每個月一次,但只要是精品,只要學生喜歡,它就能走進學生的心中,那就有很多同學的關注。他們關注自己的夢想,關注他人的夢想,關注擂主能否坐穩寶座,關注新選手會是誰,等等。而這些關注,本身就會吸引更多同學的注意力到歷史課堂中,增強他們學習歷史的興趣,從而也就能夠促進整個歷史的教學。也就是說,幾節的精品「開心課堂」可以輻射到平時的課堂教學,起推動和帶頭作用。
四、患得患失,新模式的幾點注意
要上好一堂課難,而要打造一種龍頭品牌課更難。開心課堂,它不是單純的一節課,而要成為一種課堂教學模式,因此,在實踐中還要注意幾點:
1.要有計劃性。
作為一種教學模式,開心課堂不是簡簡單單的一節課,它應該具有持續性。當成功地舉辦了一節開心課堂的時候,就要向學生預告下一節開心課堂活動的有關時宜,使學生有期待,有準備。
2.要有趣味性。
開心課堂,顧名思義要讓學生在開心快樂中學習,因此課堂要具有趣味性。如果沒有了趣味,學生就不能夠喜歡,那它與傳統的課堂教學無異。因此在課堂的形式設計,課堂的場景布置,試題的選擇設計上都要新穎獨特,具有情趣。
3.要具有知識性。
當然,課堂教學除了讓學生開心,讓學生實現夢想,體驗快樂的同時,更主要的還是要學習知識,培養能力。因此,開心課堂,在以「開心」「夢想」作為手段的同時,不能背離教學的根本目的。
4.要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要讓一堂課融知識性與趣味性為一體,這就必然離不開現代教學手段的運用,要藉助多媒體手段來組織課堂,包裝課堂。 ;

I. 什麼是一節好的歷史課

一節好的歷史課是什麼樣的?
我們能見到的評價標准有很多。有的面面俱到,從課前預習到課後檢測每個環節都有一定的目標要求;有的突出特色,或者強調自主學習,或者強調研究學習,或者強調情境學習……。眾說紛紜,很難有統一的完美方案。其實這個問題不應該讓老師來回答,去問問學生,一個學校那麼多歷史老師,你喜歡哪個?為什麼?通過學生的回答,我們就能總結出學生需要什麼樣的課堂,老師該如何去做。據調查,學生喜歡歷史課的理由有:好玩、不枯燥;老師人很幽默,長得帥;能學會思考,增長認識;能解決學習的困難等等。這些話看起來很平常,但它揭示了學生眼中一堂好課的標准:引起學生興趣;贏得學生喜歡;提高學生能力;教給學生方法。做到了這幾點,一節好的歷史課就不在話下了。
一、引起學生興趣
「歷史都是過去的事情」,距離學生年代比較遠,按照課本講出來往往變得很枯燥。不能身臨其境、設身處地的感受,引不起學生興趣是導致學生厭惡學習歷史的重要原因。歷史課堂教學如果能夠合理創設有效的歷史「情境」,幫助學生通過具體形象的感知和歷史場景的體驗,實現歷史的「重演」,就能激起積極的學習情感,進而達到落實歷史知識的學習和歷史思維的培養目標。
我校宿春娣老師在《鴉片戰爭》一課就運用了情境創設的方法來引起學生的興趣。在講到《鴉片戰爭前的中國和英國貿易狀況》時,她是這樣說的:
英國欲將大機器生產出的商品打入中國市場,當面對著新奇的洋貨,一個中國家庭出現了這樣的對話:
兒子:爹爹,街上賣洋布了,可好看了。
父親:好看管什麼用?結實才行。
兒子:那洋布又細又結實。
父親:光結實管什麼用,便宜才行。
兒子:那洋布可便宜了。
母親:再便宜也要花錢,媽媽給你織,咱一文錢都不用花。
宿老師通過創設一個中國普通家庭關於英國輸入洋布的對話場景,生動再現了鴉片戰爭前中英正當貿易的狀況。這種教學方法符合了學生的實際認知和生活體驗,彷彿就是他們自己家庭每天都會發生的關於社會問題討論的再現,一下就拉近了距離。通過這段簡短的對話,把「鴉片戰爭前中英正當貿易受到中國自然經濟的頑強抵制,英國處於入超地位,不得不通過罪惡的鴉片走私來扭轉貿易逆差」的歷史結論讓學生在興趣中輕松地接受了,避免了傳統教學糾纏於「自然經濟」、「出超」、「入超」、「貿易逆差」等概念的枯燥教學。
我校欒艷老師在《太平天國》一課的講述時也運用了這樣的方法來突破難點。她是這么講的:
李富貴是個廣西桂平的農民,今年18歲。前幾年,他和同村的幾個夥伴一起加入了「拜上帝教」,又跟隨太平軍參加起義。到天京的那年冬天,《天朝田畝制度》頒布了,李富貴和夥伴們十分高興。
李富貴家裡一共五口人,他是家中的老二。還有一個姐姐和一個12歲的弟弟。他很想知道,按照制度規定,他們家裡可以分多少田土?
一晃收獲的季節到了,不用交租給東家了,全家都很興奮,但又聽說除了留足吃的糧食,其餘的通通要交到天國的國庫去。娘發愁了,大姐年底該出嫁了,拿什麼去辦嫁妝呢?卒長說不用愁,這些費用都由國庫統一開支。
《天朝田畝制度》頒布沒多久,大夥的高興勁兒過了,很多人開始懶散,你說這是怎麼了?
看完「研習材料」和「情景再現」後,想一想,怎麼理解李富貴一家「高興、興奮、發愁、高興勁兒過了」這些心情?
對《天朝田畝制度》的認識是本課的一個難點,傳統講法就是引用《天朝田畝制度》的歷史資料,從太平天國的土地分配製度和產品分配製度來說明太平天國這個改造國家方案的革命性、局限性和空想性,進而證明這個方案行不通。這種教法對於難點的突破沒有太大的問題,但學生需要具備一定的歷史知識和歷史思維能力,不容易引起學生共鳴,從而使課堂變得枯燥乏味,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欒老師發揮她文字能力強的特點,合理創設歷史情境,帶著學生像閱讀故事一樣分析一個普通太平軍戰士的心路歷程,這符合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認知水平,引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通過學習,學生認識到李富貴「高興」是因為分到了土地,「興奮」是因為不用交租了,滿足了農民渴望得到土地,支配勞動果實的願望,證明了方案的革命性,可以調動農民參加革命;「發愁」是因為除了口糧外要統統上繳國庫,姐姐的嫁妝沒法置辦,這超出了農民的願望,證明了方案的局限性;「高興勁兒過了」是因為農民並沒有真正得到多少好處,不能調動農民的積極性,所以「很多人開始懶散」,證明了方案的空想性。
這種教學方法避免了生硬的說教,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太平軍戰士的心情變化,不斷解答各種心情變化帶來的疑問,進而形成對《天朝田畝制度》的認識,在合理的歷史再現中實現了對難點的突破。
創設合理的歷史情境,符合學生認知水平和思維能力,引起學生興趣是一堂好的歷史課必備的條件。
二、贏得學生喜歡
通過創設情景的辦法可以引起學生的興趣,但如何使學生把對歷史課的注意力保持下去,直至愛上歷史課呢?那就需要真正贏得學生的喜歡。
老師靠個人魅力可以贏得學生的喜歡。比如擁有或瀟灑或優雅的教態,能夠運用生動幽默的語言,把枯燥的課本進行通俗易懂的講解,能夠用多種手段和全面而扎實的專業知識去構建和諧的師生互動關系,營造出輕松活躍的課堂氣氛等等。這些都是上好一節歷史課的重要前提。
「現實是凝固的歷史,歷史是流動的現實。」歷史課講的是過去的事,但如果能夠貼近時代,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貼近學生的水平,做到引起學生的時代共鳴,增強學生現實的直觀感受,發揮符合學生水平基礎上的參與,更能贏得學生的真正喜歡。比如立足於本區由「大拆遷、大改造」階段轉向「大建設,大發展」階段的熱門話題來講述改革開放的歷程,運用本區作為山區、老區、礦區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來結合課堂知識學習,發掘這些時代和生活的資源開展多種形式的校本課程來調動學生參與的熱情等等,做到歷史與時代相結合、歷史與現實相結合、歷史與研究相結合。

J. 一節好的歷史課是什麼樣的

生動形象,讓學生記住知識是次要的,關鍵在於讓學生領悟歷史的內涵,以史為鑒

閱讀全文

與學生期待歷史課是什麼樣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9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4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0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5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6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7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7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0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6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