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黃鶴樓有多少年歷史了
相傳它建於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你可以算一下,2010-223=1787(年)距今已經有1700多年了哦!
『貳』 黃鶴樓有什麼歷史
黃鶴樓歷史:黃鶴樓原址在湖北省武漢市武昌蛇山黃鶴磯頭,始建於三國時代東吳黃武二年(223年)。唐代《元和郡縣圖志》記載:孫權始築夏口故城,「城西臨大江,江南角因磯為樓,名黃鶴樓。」為了軍事目地而建。唐代著名詩人崔顥在此題下《黃鶴樓》一詩,使它聞名遐邇。
黃鶴樓原址在湖北省武漢市武昌蛇山黃鶴磯頭,始建於三國時代東吳黃武二年(223年)。 唐代《元和郡縣圖志》記載:孫權始築夏口故城,「城西臨大江,江南角因磯為樓,名黃鶴樓。」是為了軍事目地而建。而據《極恩錄》記載說原為辛氏開設的酒店。
唐永泰元年(765年)黃鶴樓已具規模,然而兵火頻繁,黃鶴樓屢建屢廢 ,僅在明清兩代,就被毀7次,重建和維修了10次。有「國運昌則樓運盛」之說。最後一座建於同治七年(1868年),毀於光緒十年(1884年)。遺址上只剩下清代黃鶴樓毀滅後唯一遺留下來的一個黃鶴樓銅鑄樓頂。
黃鶴樓從北宋至20世紀50年代,還曾作為道教的名山聖地,是呂洞賓傳道、修行、教化的道場 。《道藏·歷世真仙體道通鑒》言:「呂祖以五月二十日登黃鶴樓,午刻升天而去。故留成仙聖跡。」《全真晚壇課功經》中稱其黃鶴樓頭留聖跡。
唐代詩人崔顥一首「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已成為千古絕唱,更使黃鶴樓名聲大噪。而李白的《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更是為武漢「江城」的美譽奠定了基礎。
至唐永泰元年(765年)黃鶴樓已具規模,使不少江夏名士「游必於是,宴必於是」 。然而兵火頻繁,黃鶴樓屢建屢廢。最後一座「清樓」建於同治七年(1868年),毀於光緒十年(1884年),此後近百年未曾重修。
1981年10月,黃鶴樓重修工程破土開工 ,1985年6月落成,主樓以清同治樓為藍本,但更高大雄偉。
關於黃鶴樓的得名,有「因山」、「因仙」兩種說法。 「因仙」一說曾有仙人駕鶴經此,遂以得名。一說是曾有道士在此地辛氏酒店的牆上畫一隻會跳舞的黃鶴,店家生意因此大為興隆。十年後道士重來,用笛聲招下黃鶴,乘鶴飛去,辛氏遂出資建樓。這些神話傳說很有趣,也很動人,但都不是黃鶴樓樓名真正的由來。歷代的考證都認為,黃鶴樓的名字是因為它建在黃鵠山上而取的。古代的「鵠」與「鶴」二字一音之轉,互為通用,故名為「黃鶴樓」。因山得名的說法為黃鶴樓得名奠定了地理學基石,因仙得名的說法卻令賞樓者插上了縱橫八極的想像翅膀,滿足了人們的求美情志和精神超越需求。兩種說法各具功能,以往並行不悖,相得益彰,今後必將彼此映照,共存於永久。
『叄』 武漢黃鶴樓有多少年歷史
巍峨聳立於武昌蛇山的黃鶴樓,享有「天下絕景」之稱,與湖南嶽陽樓,江西滕王閣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黃鶴樓始建於三國時期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傳說是為了軍事目的而建,孫權為實現「以武治國而昌」(「武昌」的名稱由來於此),築城為守,建樓以瞭望。至唐朝,其軍事性質逐漸演變為著名的名勝景點,歷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覽,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詩篇。唐代詩人崔顥一首「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已成為千古絕唱,更使黃鶴樓名聲大噪。
至唐永泰元年(公元765年)黃鶴樓已具規模,使不少江夏名士「游必於是,宴必於是」。然而兵火頻繁,黃鶴樓屢建屢廢。最後一座「清樓」建於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毀於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此後近百年未曾重修。
1957年建武漢長江大橋武昌引橋時,佔用了黃鶴樓舊址,如今重建的黃鶴樓在距舊址約1千米左右的蛇山峰嶺上。1981年10月,黃鶴樓重修工程破土開工,1985年6月落成,主樓以清同治樓為藍本,但更高大雄偉。運用現代建築技術施工,鋼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結構。飛檐5層,攢尖樓頂,金色琉璃瓦屋面,通高51.4米,底層邊寬30米,頂層邊寬18米,全樓各層布置有大型壁畫、楹聯、文物等。樓外鑄銅黃鶴造型、勝像寶塔、牌坊、軒廊、亭閣等一批輔助建築,將主樓烘托得更加壯麗。登樓遠眺,「極目楚天舒」,不盡長江滾滾來,三鎮風光盡收眼底。
黃鶴樓的形制自創建以來,各朝皆不相同,但都顯得高古雄渾,極富個性。與岳陽樓、滕王閣相比,黃鶴樓的平面設計為四邊套八邊形,謂之「四面八方」。這些數字透露出古建築文化中數目的象徵和倫理表意功能。從樓的縱向看各層排檐與樓名直接有關,形如黃鶴,展翅欲飛。整座樓的雄渾之中又不失精巧,富於變化的韻味和美感。
『肆』 黃鶴樓到現在有多少年的歷史了
截止2020年,黃鶴樓始建於三國時期吳黃武二年1700多年歷史了,黃鶴樓位於湖北省武漢市長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巔,瀕臨萬里長江,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江南三大名樓」之一。
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樓「和「天下絕景」之稱,黃鶴樓是武漢市標志性建築,與晴川閣、古琴台並稱「武漢三大名勝」。
黃鶴樓始建於三國時代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三國時期該樓只是夏口城一角瞭望守戍的「軍事樓」,晉滅東吳以後,三國歸於一統,該樓在失去其軍事價值的同時,隨著江夏城地發展,逐步演變成為官商行旅「游必於是」、「宴必於是」的觀賞樓。
黃鶴樓坐落在海拔61.7米的蛇山頂,以清代「同治樓」為原型設計,京廣鐵路的列車從樓下呼嘯而過。樓高5層,總高度51.4米,建築面積3219平方米。黃鶴樓內部由72根圓柱支撐,外部有60個翹角向外伸展,屋面用10多萬塊黃色琉璃瓦覆蓋構建而成。
黃鶴樓樓外鑄銅黃鶴造型、勝像寶塔、牌坊、軒廊、亭閣等一批輔助建築,將主樓烘托得更加壯麗。主樓周圍還建有白雲閣、象寶塔、碑廊、山門等建築。
整個建築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散發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氣質、神韻。它與蛇山腳下的武漢長江大橋交相輝映;登樓遠眺,武漢三鎮的風光盡收眼底。
『伍』 黃鶴樓有多年的歷史
黃鶴樓位於武昌蛇山之上,以擁有號稱「天下江山第一樓」的美譽而聞名海內外,是國家AAAA級風景名勝區,也是武昌最著盛名的古跡和游覽地,黃鶴樓因其歷史悠久、文化厚重、地勢險要、規模宏大、氣勢雄偉而位居中國江南三大名樓之首。 黃鶴樓始建於三國時期吳黃武二年(223年),傳說是為了軍事目的而建,孫權為「以武而昌」,築城為守,建樓以瞭望。原址位於蛇山西麓下黃鵠磯上(武昌橋頭附近)。《元和郡縣志》載:「黃武二年城江夏,以安屯戍地也。城西臨大江,西南角因磯為樓,名黃鶴樓。」當時黃鶴樓是作戰守之用的瞭望樓。《南齊書》有許多與黃鶴樓有關的神話傳說,以至後代「事列神仙之傳,跡存述異之中」。 至唐朝,其軍事性質逐漸演變為旅遊觀光,歷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覽,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詩篇。文獻記載首推閻伯理於代宗永泰元年(765年)所撰《黃鶴樓記》:「觀其矗構巍峨,高標巃嵸,上依河漢,下臨江流,重檐翼舒,四闥霞敞,坐窺井邑,俯拍雲煙,亦荊吳形勝之最也。」唐代詩人崔顥一首「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已成為千古絕唱。據傳李白讀後,浩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為之擱筆。千古絕唱,文壇佳話,更使黃鶴樓名噪天下。 入宋,除大量詩文、碑記外,今有界畫一幅尚存。從畫面看,黃鶴樓已成建築群體;下瞰大江,雄峙在緊接城牆的高台之上;主樓屋頂單檐十字脊,周圍有小軒、曲廊、重檐華亭環繞。元初,有陳孚、馮子振、丁鶴年等詠及黃鶴樓的詩作;此外,有山西永樂宮混成殿壁畫一幅(殿完成於1359年)、上海博物館和故宮博物院藏夏永(元末明初)繪黃鶴樓圖各1幅。畫面所見,元末黃鶴樓典雅中更顯堂皇。 黃鶴樓歷盡滄桑,屢建屢毀,屢毀屢建。在明代嘉靖末年(1566年)、萬曆十七年(1590年)、崇禎癸未年(1643年)曾3次被毀;4次重建於洪武初年(1368年後)、成化年間(1465—1487年)、隆慶五年(1571年)、萬曆十七年(1590年)以後。弘治、正德年間整修之後,「光彩炫耀,盪摩天日」,形制也由宮殿式變成「下隆而上銳,望之如筍立」,「制方,而補四隅為園」的雋秀的樓閣式建築。不僅文字記載詳細、確切,且有上海博物館藏明初安政文《黃鶴樓雪景圖》,明謝時臣畫黃鶴樓圖、明末清初託名仇英的江漢覽勝圖可供參證。在清代267年間被毀四次,分別為康熙三年(1664年)、康熙二十年(1681年)、咸豐六年(1856年)、光緒十年(1884年);重建和大整修6次,分別為順治十三年(1656年)、康熙三年之後、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乾隆元年(1736年)、嘉慶十五年(1810年)、同治七年(1868年)。清樓的造型和風格雖有變化,總的形制仍為「其形正方,四望如一」。同治樓平面四方,經削嵌增補為12角,明三暗六層,攢尖頂,共出角36個、48柱、360朵斗拱、72條屋脊,是根據我國傳統天文、地理、宗教等數字和觀念而精心設計的。造型奇特,設計縝密,時為國內罕見。樓的周圍,有仙棗、石照、一覽、振衣、奇章、壓雲、擱筆和西爽亭、涌月台、白雲樓等亭台樓閣環繞。黃鶴樓自創建歷經1700多年,被譽為天下名樓,吸引歷代眾多著名文學家、詩人,僅舊志中收錄的詩文就多達近400篇(首)。光緒十年(1884年),黃鶴樓最後一次毀於大火後,世人曾將奧略樓稱為黃鶴樓。
『陸』 黃鶴樓有多少歷史了
黃鶴樓始建於三國時期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
距今已經快1800年了
詳細資料參見:
http://ke..com/view/1981.htm
『柒』 武漢黃鶴樓有多少年歷史
黃鶴樓的傳說有2000多年,但是現在的黃鶴樓是1980年修建的,也不在原址,因此是假古董
『捌』 黃鶴樓是幾幾年建成的,有多長的歷史有多長有多寬
黃鶴樓,原址在湖北武昌蛇山黃鶴礬頭,相傳它始建於三國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1700多年來屢建屢毀,最後一次毀於清光緒十年(1884年)大火,此後近百年未曾重修。1981年10月,黃鶴樓重修工程破土開工,1985年6月落成.1957年建長江大橋武昌引橋時,佔用了黃鶴舊址,如今重建的黃鶴樓在距舊址約1千米左右的蛇山峰嶺上。樓共五層,高50.4米,攢尖頂,層層飛檐,四望如一。在主樓周圍還建有勝象寶塔、碑廊、山門等建築。整個建築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黃鶴樓內部,層層風格不相同。底層為一高大寬敞的大廳,其正中藻井高達10多米,正面壁上為一幅巨大的「白雲黃鶴」陶瓷壁畫,兩旁立柱上懸掛著長達7米的楹聯:爽氣西來,雲霧掃開天地撼;大江東去,波濤洗凈古今愁。二樓大廳正面牆上,有用大理石鐫刻的唐代閻伯瑾撰寫的《黃鶴樓記》,它記述了黃鶴樓興廢沿革和名人軼事;樓記兩側為兩幅壁畫,一幅是「孫權築城」,形象地說明黃鶴樓和武昌城相繼誕生的歷史;另一幅是「周瑜設宴」,反映三國名人去黃鶴樓的活動。三樓大廳的壁畫為唐宋名人的「綉像畫」,如崔顥、李白、白居易等,也摘錄了他們吟詠黃鶴樓的名句。四樓大廳用屏風分割幾個小廳,內置當代名人字畫,供遊客欣賞、選購。頂層大廳有《長江萬里圖》等長卷、壁畫。
『玖』 黃鶴樓有著悠久的歷史,建於三國時代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距今已有1792年的歷史還有白雲閣鵝池等景區
對啊,這個我們都知道啊,所以你這個到底是想表達什麼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