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狡兔三窟和哪個歷史人物

狡兔三窟和哪個歷史人物

發布時間:2022-12-12 23:16:04

『壹』 狡兔三窟指的是哪個歷史人物的故事

狡兔三窟,語出《戰國策》的名篇《馮諼客孟嘗君》。指的是孟嘗君與他的門客的故事。

原文節選:

馮諼曰:「狡兔有三窟,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請為君復鑿二窟。」孟嘗君予車五十乘,金五百斤,西遊於梁,謂惠王曰:「齊放其大臣孟嘗君於諸侯,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強。」於是梁王虛上位,以故相為上將軍,遣使者黃金千斤,車百乘,往聘孟嘗君。

馮諼先驅,誡孟嘗君曰:「千金,重幣也;百乘,顯使也。齊其聞之矣。」梁使三反,孟嘗君固辭不往也。

齊王聞之,君臣恐懼,遣太傅齎黃金千斤、文車二駟,服劍一,封書,謝孟嘗君曰:「寡人不祥,被於宗廟之祟,沉於諂諛之臣,開罪於君。寡人不足為也。

願君顧先王之宗廟,姑反國統萬人乎!」馮諼誡孟嘗君曰:「願請先王之祭器,立宗廟於薛。」廟成,還報孟嘗君曰:「三窟已就,君姑高枕為樂矣。」

孟嘗君為相數十年,無纖介之禍者,馮諼之計也。

譯文:

馮諼說:「狡猾機靈的兔子有三個洞才能免遭死患,現在您只有一個洞,還不能高枕無憂,請讓我再去為您挖兩個洞吧。」孟嘗君應允了,就給了五十輛車子,五百斤黃金。

馮諼往西到了魏國,他對惠王說:「現在齊國把他的大臣孟嘗君放逐到國外去,哪位諸侯先迎住他,就可使自己的國家富庶強盛。」於是惠王把相位空出來,把原來的相國調為上將軍,並派使者帶著千斤黃金,百輛車子去聘請孟嘗君。

馮諼先趕車回去,告誡孟嘗君說:「黃金千斤,這是很重的聘禮了;百輛車子,這算顯貴的使臣了。齊國君臣大概聽說這事了吧。」魏國的使臣往返了三次,孟嘗君堅決推辭而不去魏國。

齊王聽到這些情況,君臣都驚慌害怕起來,就派遣太傅送一千斤黃金、兩輛彩車、一把佩劍(給孟嘗君)。

封好書信向孟嘗君道歉說:「我很倒霉,遭受祖宗降下的災禍,又被那些逢迎討好的臣子所迷惑,得罪了您。我是不值得您幫助的;希望您能顧念先王的宗廟,姑且回來統率全國人民吧!」馮諼提醒孟嘗君說:「希望您向齊王請來先王傳下的祭器,在薛地建立宗廟。」

宗廟建成了,馮諼回來報告孟嘗君說:「三個洞穴都已鑿成了,您可以暫且高枕而卧,安心享樂了!」。

孟嘗君做了幾十年相,沒有一點禍患,都是(由於)馮諼的計謀啊。

(1)狡兔三窟和哪個歷史人物擴展閱讀:

戰國策

《戰國策》是一部國別體史學著作,又稱《國策》。書中記載了西周、東周及秦、齊、楚、趙、魏、韓、燕、宋、衛、中山各國之事。記事年代起於戰國初年,止於秦滅六國,約有240年的歷史。《戰國策》分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記述了戰國時期的游說之士的政治主張和言行策略,也可說是游說之士的實戰演習手冊。

該書亦展示了東周戰國時代的歷史特點和社會風貌,是研究戰國歷史的重要典籍。《戰國策》一書的思想傾向,因其與儒家正統思想相悖,受到歷代學者的貶斥。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戰國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馮諼客孟嘗君

『貳』 狡兔三窟的主人公是誰

狡兔三窟:孟嘗君

【原典】

齊國有一個名叫馮諼的男子到相國孟嘗君門下當食客。由於沒有得到孟嘗君的重視,他先後三次彈劍唱歌,訴說自己沒有魚吃,沒有車坐,沒有錢贍養老母,孟嘗君知道後,一次又一次地滿足了他的要求。

後來有一次,馮諼主動爭取到孟嘗君的封地薛邑去為孟嘗君收債。臨行時他問孟嘗君:「收完債可要為您買些什麼帶回來?」孟嘗君說:「先生看我家裡缺什麼就買點什麼吧。」

馮諼到薛邑後,召集那裡欠債的百姓一一核對債務,核完之後,他竟假傳孟嘗君的命令,宣布將應收的債款全部賞給欠債百姓,並當場燒掉了所有債券。欠債的老百姓對孟嘗君感激涕零,齊呼萬歲,稱頌孟嘗君的大仁大義。

馮諼回到都城向孟嘗君匯報。孟嘗君問他買了些什麼好東西回來。馮諼回答說:「我見相國家裡什麼都不缺了,只是缺『義』,所以就以相國的名義把全部債券燒掉,為相國買回了『義』。」孟嘗君聽了,哭笑不得,卻也不好說什麼。

一年後,孟嘗君被齊王免去了相國的職位。馮諼建議他到薛邑去住,孟嘗君同意了。當他們離薛邑還有一百多里時,薛邑的老百姓就扶老攜幼前往迎接了。孟嘗君見了非常感動,他對馮諼說:「先生為我買的『義』,今天見到了!」馮諼說:「狡兔有三窟才得以免死,您現在只有這一窟,還不能高枕無憂。請允許我再為您鑿兩個窟吧。」孟嘗君依計而行。馮諼西去魏國對魏王說:「齊王已經免了孟嘗君的相國職位,這正是諸侯們用他的好時機。

憑著他的才乾和聲望,誰用他誰便會因此而國富民強。」魏王聽了連忙派高級使節帶著厚禮前往薛邑聘請孟嘗君去做魏國的相國。馮諼趕在使者的前面回到薛邑,告誡孟嘗君堅辭不受。事情的發展果然不出馮諼所料,齊王知道魏王來請孟嘗君後,非常焦急和恐懼,忙派大臣帶著重金到薛邑,並親自寫信一封道歉,懇請孟嘗君重新回到首都,擔任相國。馮諼又為孟嘗君出謀說:

「您可趁此機會請齊王把齊國先王的宗廟建在薛邑,這樣,齊王就會派兵保護這里,使它不受到侵襲,永保安寧。」孟嘗君仍然依計而行,齊王答應了他的請求。宗廟建成後,馮諼才對孟嘗君說:「現在三窟已經鑿成,您可以高枕無憂了!」

自此以後,孟嘗君擔任齊相幾十年,果然沒有遭到什麼禍害。馮諼「狡兔三窟」的計謀收到了實效。

『叄』 狡兔三窟 樂不思蜀一字千金的主人公是誰

樂不思蜀主人公是劉禪,三國時期,劉備占據蜀地,建立蜀國。他死後,兒子劉禪繼位,又稱劉阿斗。劉禪昏庸無能,在那些有才能的大臣死後,公元263年,蜀國就被魏所滅。劉禪投降後,魏王曹髦(máo)封他一個食俸祿無實權的「安樂公」稱號,並將他遷居魏國京都許昌居住。 魏王自己也無實權,掌大權的是司馬昭。在一次宴會上,司馬昭當著劉禪的面故意安排表演蜀地的歌舞。劉禪隨從人員想到滅亡的故國,都非常難過,劉禪卻對司馬昭說:「此間樂,不思蜀。」他一點兒也不想念蜀國。
狡兔三窟主人公是馮諼,戰國時期,齊國相國孟嘗君叫門客馮諼去薛地收債並順便買回家裡缺的東西,馮諼假借孟嘗君的命令把債契全部燒毀,借債的百姓對孟嘗君感激涕零。馮諼回來說:「狡兔有三窟,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
一字千金,典故一:
戰國末期,大商人呂不韋作了一筆中外歷史上最大的投機生意。他不惜巨資,把作為人質的異人立為秦國國君。異人當了秦王之後,為報答呂不韋的恩德,封呂不韋為丞相。由一個商人搖身一變,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顯赫人物,成了進退百官的權威,朝中的大小官員嘴上不說,心裡卻很不服氣。呂不韋也知道他的政治資望太淺,人們可能在私下議論,他覺得提高聲望是讓人們服氣的最好辦法。但怎樣才能迅速提高呢,他一時竟想不出什麼好辦法來。呂不韋為這件事大傷腦筋,召集門客進行商議。
有的門客建議呂不韋統兵出征,滅掉幾個國家,立下赫赫戰功,以此來樹立威信。有人立即反對說:「這辦法有百害無一利,即使把仗打勝了,回來也升不了官,因為沒有比丞相還高的職務了。重要的是戰爭風險大大,誰也沒有必勝的把握,萬一戰爭失利,結果會適得其反。」
有人說:「我們知道孔子的名聲很好,那是因為他寫了部叫《春秋》的書,孫武能當上吳國的大將,是因為吳王先看了他寫的《孫子兵法》,我們為什麼不能寫部書,既能揚名當世,又能垂範後代呢?」
呂不韋認為這個辦法很好,命令門客立即組織人員撰寫。
呂不韋當時有三千門客,很快寫出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文章,書名提作《呂氏春秋》。書寫成後,呂不韋命令把全文抄出,貼在咸陽城門上,並發出布告:「誰能把書中的文字增加一個或減少一個,甚至改動一個,賞黃金千兩。」
布告貼出許久,人們畏懼呂不韋的權勢,無人來自討沒趣。於是「一字千金」的佳話便留傳至今。
典故二:
南北朝時,梁朝有個叫鍾峻的人。他寫了一部評論詩歌的著作,名為《詩品》。在書中他寫道:「文溫以麗,意悲而遠,驚心動魄,可謂幾乎一字千金。」意思是好的文章一字不能多,也不能少。每個字的作用價值一千兩黃金。這是來產戰國末期一個故事。
課文翻譯:
在那時楚國有春申君,趙國有平原君,齊國有孟嘗君,他們都禮賢下士,結交賓客,並在這方面要爭個高低上下。呂不韋認為秦國如此強大,把不如他們當成一件令人羞愧的事,所以他也招來了文人學士,給他們優厚的待遇,門下食客多達三千人。那時各諸侯國有許多才辯之士,像荀卿那班人,著書立說,流行天下。呂不韋就命他的食客各自將所見所聞記下,綜合在一起成為八覽、六論、十二紀,共二十多萬言。自己認為其中包括了天地萬物古往今來的事理,所以號稱《呂氏春秋》。並將之刊布在咸陽的城門,上面懸掛著一千金的賞金,遍請諸侯各國的游士賓客,若有人能增刪一字,就給予一千金的獎勵。
典故三:
西安碑林內有塊《大唐三藏聖教序碑》,是件隔代合寫一碑的奇事:晉代大書法家王羲之竟然寫了200年後的唐朝文章!不少行家驗看了碑上的每一字,確是王羲之的手筆;誦念碑文內容,也確是唐太宗為玄奘和尚撰寫的《聖教序》。
怪事自有根由,這座《大唐三藏聖教序碑》,是玄奘和尚從印度帶回的佛經,由他精心譯成後,請唐太宗作序文,再加上太子李治作述記及玄奘的謝表,通稱《三藏聖教序碑》。此碑立於唐高宗咸亨三年(公元672年),當時朝廷要把它用晉代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字體來刻碑。長安洪福寺高僧懷仁知道此事後,感到是佛教界的光榮,因此,下決心承擔此任。經過懷仁和尚到處尋覓,終於按序文把王羲之的字一個一個地搜集起來,成了這塊王羲之字體的《聖教序碑》。
傳說懷仁在集字過程中,有幾個字怎麼也找不到,不得已奏請朝廷貼出告示,誰獻出碑文中急需的一個字,賞一千金。這就是「一字千金」的來由,也是文壇上的佳話。後人把此碑的拓本稱作《千金貼》。

『肆』 狡兔三窟相關歷史人物有哪些

狡兔三窟相關歷史人物有馮諼與孟嘗君。

狡兔三窟指的是狡猾的兔子會准備好幾個藏身的窩。用來比喻隱蔽的地方或方法多,但在現代漢語中,該成語具有貶義色彩,通常在表示某人工於心計為人狡猾的時候使用;該成語在句中作賓語、定語。

典故:

春秋時代,齊國的孟嘗君非常喜歡與文學家、俠義之士交朋友。為了能與他們常討論國家大事,孟嘗君經常邀請這些人到家中長住。其中有位叫馮諼的人,常常住很長時間,但卻什麼事都不做。孟嘗君覺得很奇怪,但是好客的他仍然熱情招待馮諼。

有一次,馮諼替孟嘗君到薛地討債,但他不但沒跟當地百姓要債,反而還把債券全燒了,薛地人民都以為這是孟嘗君的恩德,對他充滿感激。

後來,孟嘗君被齊王解除相國的職位,前往薛地定居,受到薛地人熱烈的歡迎,孟嘗君這才知道馮諼的才能。這時,不多話的馮諼才對孟嘗君說:「通常聰明的兔子都有三個洞穴,才能在緊急關頭逃過獵人的追捕,而免除一死。但是你卻只有一個藏身之處,所以你還不能高枕無憂,我願意再為你安排另外兩個可以安心的藏身之處。」

於是馮諼去見梁惠王,他說如果梁惠王能請到孟嘗君幫他治理國家,那麼梁國一定能夠變得更強盛。於是梁惠王派人邀請孟嘗君到梁國,准備讓他擔任治理國家的重要官職。

可是,梁國的使者一連來了三次,馮諼都叫孟嘗君不要答應。梁國派人請孟嘗君去治理梁國的消息傳到齊王那裡,齊王一急,就趕緊派人請孟嘗君回齊國當相國。馮諼要孟嘗君向齊王提出希望能夠擁有齊國祖傳祭器的要求,並將它們放在薛地,同時興建一座祠廟,以確保薛地的安全。

祠廟建好後,馮諼對孟嘗君說:「現在屬於你的三個安身之地都建造好了,從此以後你就可以墊高枕頭,安心地睡大覺了。」

『伍』 狗盜」,「狡兔三窟」的歷史事件與哪個歷史人物有關系

它來自《戰國策》的名篇《馮暖客孟嘗君》,主人公即馮暖和孟嘗君

『陸』 《狡兔三窟》的主人公是誰

《狡兔三窟》的主人公是孟嘗君和馮諼。

齊國國相孟嘗君門下有個食客名叫馮諼,他足智多謀聰明善辯,被孟嘗君派往薛地收債。馮暖問孟嘗君,收債之後買些什麼東西回來?主人答道:「你看我缺少什麼就買什麼好了。」

馮暖到了薛地,他見欠債者都是貧苦庄戶,立即以孟嘗君名義宣布債款一筆勾銷,將各戶的債務契約燒掉了。孟嘗君見到馮暖後,問他給自己買了什麼,馮暖說:「你財寶馬匹美女應有盡有,我只替你買了『仁義』回來。」當孟嘗君知道馮暖以他的名久免除了薛地債務,此即」買了仁義「之後,又氣又怒,但是已無法挽回,十分無奈。

後來,齊國國君廢除了孟嘗君相位,他只好退居薛地生活。薛地百姓聽說孟嘗君來此的消息,扶老攜幼走出數十里路去夾道歡迎孟嘗君。此時他才恍然大悟,馮暖為他買的仁義價值所在,連連感謝馮燴。馮暖說:「狡兔三窟,僅得免其死耳。今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意思是狡兔三窟才免去死亡危險,你只有一處安身之所,不能高枕無憂啊!

成語寓意

狡兔三窟指的是狡猾的兔子會准備好幾個藏身的窩。用來比喻隱蔽的地方或方法多。這個成語其實就是告訴我們要學會留退路。給自己留一個退路,就多了一個發展的空間,多了一份希望,是一種謀生之道。為自己留一條退路,就等於給成功更多的機會,給自己更多的選擇。

『柒』 狡兔三窟的典故

狡兔三窟的典故 孟嘗君,戰國時齊國的貴族,他承襲其父田嬰的封爵,被封於薛地,人稱薛公,號孟嘗君,戰國四公子之一。他在齊國擔任相國時,門下有數千名食客。他曾聯合韓國和魏國,大敗了秦、燕、楚 三國 ,因此聲名遠播,威震一方。

孟嘗君門下有個名叫馮諼的食客,雖然沒有什麼名望,卻多次提出過分的要求,孟嘗君都滿足了他。一次,孟嘗君詢問門客中誰能替他到薛地去收債,馮諼自告奮勇接受了這個任務。臨行時,他問孟嘗君回來需要買些什麼。孟嘗君隨口說缺什麼就買什麼。馮諼到薛地後,把百姓欠債的借據全都燒毀,說這是孟嘗君的 命令 ,於是百姓對孟嘗君感激涕零。

孟嘗君得知此事後,問他為何如此,馮諼說,他見相國什麼都不缺,就缺一個“義”字,因此就以相國的名義將債契全燒了,把“義”買了回來。孟嘗君聽了不高興,但也沒有公開責備他,只是漸漸疏遠了他。

一年後,孟嘗君遭人誹謗,被齊王免除了相國的職務,只好回到薛地去。離薛地還有一百多里路時,百姓就前來迎接。孟嘗君此時才知道馮諼給他買的“義”的珍貴。但馮諼對他說:“聰明的兔子有三處洞穴,才能免於獵人的獵殺和猛獸的追捕。如今你只有一個洞穴,還不能高枕無憂,讓我幫你再鑿兩個洞穴吧。”

於是,孟嘗君按馮諼的要求給了他五十輛車子、五百兩黃金,前往魏國。馮諼見到魏王後就開始稱贊孟嘗君才識出眾,受百姓愛戴,讓惠王深感孟嘗君是個有才之人,便馬上派使臣去齊國聘請孟嘗君來魏國當相國。齊國聽到這個消息,十分擔心孟嘗君為別國效力,便恢復了孟嘗君相國的職位,還親自向他謝罪。這樣,馮諼為孟嘗君鑿成了第二“窟”。

之後,馮諼又建議孟嘗君向齊王請求賜給自己先王的祭器,在薛地建造宗廟供奉。這樣一來,齊王就會派兵來保護,而薛地在齊國的地位就非同尋常了。宗廟在薛地建成後,馮諼對孟嘗君說:“三個洞穴已經鑿好,今後你可以高枕無憂了。”
狡兔三窟的解析
【注音】jiǎo tù sān kū

【出處】狡兔有三窟,僅得兔其死耳。 《戰國策·齊策四》

【解釋】窟:洞穴。狡猾的兔子准備好幾個藏身的窩。比喻隱蔽的地方或方法多。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指人狡猾

【近義詞】移花接木、掩人耳目

【 反義詞 】瓮中之鱉、坐以待斃
狡兔三窟的 造句
1、盡管這幫歹徒狡兔三窟,但最終還是難逃法網。

2、盡管犯罪分子狡兔三窟,但仍然被幹警們一網打盡。

3、如今罪犯都是狡兔三窟,我們必須嚴加防範,多布幾個點嚴陣以待。

4、那些毒梟狡兔三窟,到處流竄,讓警方經常撲空。

5、我能夠在動亂中逃脫出來,全靠平時有準備,所謂狡兔三窟,就是這個道理。

6、狡兔三窟,我們得再仔細搜一搜,看有沒有其他窩點。

7、你一下說住台中,一下又說住台北,究竟住在哪裡呢?人家說狡兔三窟,我看你大概不只吧!

8、在舊社會,官僚政客們常常八面玲瓏,為自己多留後路,正所謂狡兔三窟。

9、所謂狡兔三窟,如果不出意外,鶴姊姊說的西南方,也還有個一模一樣的。

10、濕潤的泥土裡,可見一隻只小洞,那是招潮蟹的“狡兔三窟”,稍一碰它們,立即縮下去逃之夭夭。

11、狡兔三窟,這是劉羽的第一反應。

12、風少明不由對黃上更加的佩服了,這傢伙還真是狡兔三窟,密室如此之多,就算白帶著士兵們沖進來檢查,也是查不到任何蛛絲馬跡的。

13、可見自己狡兔三窟的一年換好幾個老窩,充其量也就只能糊弄個日本人與漢奸而已,對人家楊家,便是萬萬也隱瞞不住的了。

14、中南王,你到底是狡兔三窟呢?還是我聰明反被聰明誤呢?

15、另外正所謂狡兔三窟,陳豪這個未來的成年人怎會不知道這個道理,所以他也在卧室挖了一條通往外界的通道。

猜你喜歡:

1. 狡兔三窟的典故

2. 狡兔三窟的歷史典故

3. 狡兔三窟的故事

4. 狡兔三窟的故事

5. 狡兔三窟成語故事

6. 狡兔三窟的意思是什麼

『捌』 狡兔三窟相關歷史人物

狡兔三窟相關歷史人物是孟嘗君。出自出《戰國策》的名篇《馮諼客孟嘗君》。馮諼說:「狡兔三窟,僅得免其死耳。今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意思是狡兔三窟才免去死亡危險,你只有一處安身之所,不能高枕無憂啊!此即成語「狡兔三窟」和「高枕無憂」的來歷。

狡兔三窟歷史典故

春秋時代,在齊國有位名叫孟嘗君的人,他非常喜歡與文學家還有俠客風范的人交朋友,為了能與他們常討論國家大事,總喜歡邀請這些人到家中長住,他在家裡一共養了三千個客人。由於人實在太多,孟嘗君把這些人分成上、中、下三種等級!上等的客人每天都可以吃到大魚大肉、出門的時候還有車子可以坐;中等的客人每天只有吃到魚和菜;下等的客人每天吃到的就只有蔬菜而已。雖然很多人對此感到不滿意,但是也沒有人提出反對意見,畢竟人的才能是有差異的,待遇不同是理所當然的。

後來,有一個朋友給孟嘗君介紹一個叫做馮諼(音:宣)的人,孟嘗君問他的朋友:「這個叫馮諼的人有什麼專長呀?」朋友想了很久說:「好像也沒什麼專長!」孟嘗君聽了之後也沒有說什麼,但還是把他留下了。因為孟嘗君覺得馮諼沒有什麼專長,所以就不怎麼理會他,家裡的傭人看到孟嘗君不理馮諼,以為主人瞧不起馮諼,通通把馮諼當下等的客人招待。

馮諼心裡很不高興,天天發牢騷:「既然大家都瞧不起我,我乾脆離開算了!」孟嘗君知道以後,就把馮諼由下等的客人升為上等的客人,還送給馮諼的媽媽吃的和用的東西。但是,馮諼卻什麼事都不做,孟嘗君雖然覺得很奇怪,但是好客的他還是熱情招待馮諼。

有一天,孟嘗君派馮諼到薛地去討債。馮煖問孟嘗君,收債之後買些什麼東西回來?主人答道:「你看我缺少什麼就買什麼好了。」

馮煖到了薛地,他見欠債者都是貧苦庄戶,立即以孟嘗君名義宣布債款一筆勾銷,將各戶的債務契約燒掉了。薛地人民都以為這是孟嘗君的恩德,而心裡充滿感激。孟嘗君見到馮煖後,問他給自己買了什麼,馮煖說:「你財寶馬匹美女應有盡有,我只替你買了『仁義』回來。」當孟嘗君知道馮煖以他的名久免除了薛地債務,此即買了仁義之後,又氣又怒,但是已無法挽回,十分無奈。

直到後來,孟嘗君被齊王解除相國的職位,前往薛地定居。馮煖為他買的仁義價值所在,連連感謝馮煖。

孟嘗君問馮煖:你為什麼會看得這么長遠呢?

馮煖說:「狡兔三窟,僅得免其死耳。今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大意是:一隻兔子要有三個洞藏身,才能免除被獵人獵殺的危險。您住在薛地,就好像兔子只有一個洞,是很危險的!萬一齊國的國君對您不滿意要殺您,您連其他躲的地方都沒有呢!所以,您還不能把枕頭墊高,安心地睡覺!

孟嘗君一聽:那我該怎麼辦呢?

馮諼:這件事就交給我去辦!我會讓您象狡兔一樣,有三個安全的洞藏身!

於是馮諼去見梁惠王,他告訴梁惠王說,如果梁惠王能請到孟嘗君幫他治理國家,那麼梁國一定能夠變得更強盛。梁惠王聽了之後立刻派人帶著一千斤黃金、一百輛馬車去請孟嘗君到梁國做相國。可是,梁國的使者一連來了三次,馮諼都叫孟嘗君不要答應。梁國派人請孟嘗君去治理梁國的消息傳到齊王那裡,齊王一急,就趕緊派人請孟嘗君回齊國當相國。

同時,馮諼又叫孟嘗君在薛地建立宗廟,用來保證薛地的安全。等到薛地的宗廟建好以後,馮諼就對孟嘗君說:屬於你的三個安身之地都建造好了,從此以後你就可以墊高枕頭,安心地睡大覺了。

『玖』 狡兔三窟這個成語跟哪個歷史人物有關

狡兔三窟這個成語,它出自《戰國策·齊策·馮諼客孟嘗君》,具體的我給你們解釋一下這個詞語的來源。

馮諼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戰國四君子孟嘗君田文門下的一個門客,在吃這一方面,他可是挑剔的很。要求很高,不僅要求餐餐有魚有肉,外出還要有專車接送,但一直也沒做出什麼實事來。有一天,孟嘗君受不了了,便讓馮諼出去辦事,任務就是去收債,馮諼滿口答應,說老闆您就等著吧,我絕對幫你收回來,一分都不少。

但最終馮諼沒有帶回來一分錢,孟嘗君當時一聽腦袋都大了,急忙問馮諼到底發生了什麼。馮諼說這些貸款我都拿回來了,但我走的時候問過您,您這錢收回來之後要怎麼辦,您叫我置辦些用品。我覺得您什麼都不缺,就是缺點德,所以我就為您多買了些品德回來。孟嘗君一聽火冒三丈,你這不是罵我缺德嘛!漸漸地,孟嘗君就冷落了馮諼。後來齊國政治上的人物換了一批,孟嘗君被罷官清退了。當孟嘗君回到家鄉,迎接他的並不是冷言冷語,而是家鄉人們的夾道歡迎,酒肉款待。孟嘗君覺得很奇怪,忽然才想起當年馮諼為他買德行的事情,這時他才明白馮諼確實是目光長遠。便找到了還在身邊的馮媛表示感恩,並向其進行請教。

『拾』 狡兔三窟的典故出自於哪裡

狡兔三窟出自《戰國策·齊策四》:「狡兔有三窟;僅得其免死身;今君在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請為君復鑿二窟。」

狡兔三窟的意思

狡猾的兔子有三個洞。比喻避禍藏身的地方多或藏身的計劃周密。《戰國策·齊策四》:「狡兔有三窟,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請為君復鑿二窟。」窟:洞穴。

窟是指洞穴,狡兔三窟的原意為「狡猾的兔子有三個洞穴」,原比喻藏身的地方特別多,用來躲避災難禍患,現多比喻掩蓋的方法多,隱身的計劃周密,意思相近的詞語有移花接木、掩人耳目等。

狡兔三窟歷史典故

春秋時代,在齊國有位名叫孟嘗君的人,他非常喜歡與文學家還有俠客風范的人交朋友,為了能與他們常討論國家大事,總喜歡邀請這些人到家中長住。在這些人當中,有位叫馮諼的人,他常常一住就是住上很長一段時間,但是卻什麼事都不做,孟嘗君雖然覺得很奇怪,但是好客的他還是熱情招待馮諼。

有一次,馮諼替孟嘗君到薛地這地方討債,但是他不但沒跟當地百姓要債,反而還把債倦全燒了,薛地人民都以為這是孟嘗君的恩德,而心裡充滿感激。直到後來,孟嘗君被齊王解除相國的職位,前往薛地定居,受到薛地人熱烈的歡迎,孟嘗君才知道馮諼的才能。

一直到這時候,不多話的馮諼才對孟嘗君說:「通常聰明的兔子都有三個洞穴,才能在緊急的時候逃過獵人的追捕,而免除一死。但是你卻只有一個藏身之處,所以你還不能把枕頭墊得高高地睡覺,我願意再為你安排另外兩個可以安心的藏身之處。」於是馮諼去見梁惠王,他告訴梁惠王說,如果梁惠王能請到孟嘗君幫他治理國家,那麼梁國一定能夠變得更強盛。

於是梁惠王派人邀請孟嘗君到梁國,准備讓他擔任治理國家的重要官職。可是,梁國的使者一連來了三次,馮諼都叫孟嘗君不要答應。梁國派人請孟嘗君去治理梁國的消息傳到齊王那裡,齊王一急,就趕緊派人請孟嘗君回齊國當相國。

馮諼要孟嘗君向齊王提出希望能夠擁有齊國祖傳祭器的要求,並且將它們放在薛地,,同時興建一座祠廟,以確保薛地的安全。祠廟建好後,馮諼對孟嘗君說:「現在屬於你的三個安身之地都建造好了,從此以後你就可以墊高枕頭,安心地睡大覺了。」

閱讀全文

與狡兔三窟和哪個歷史人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9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4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0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5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6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7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7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0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6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