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誠實,正直,清廉的小故事
三國時,胡質在魏國任州郡長官近三年,死後家無余財,只有朝廷賞賜的衣服和數箱書籍而已。對他的廉潔操守,人人稱道。胡質在荊州任刺史時,其家眷都在京都。一次他的兒子胡威到住所去看望他,等回家時,胡質拿出一匹絹給他,讓他路上做盤纏。胡威跪在父親面前說:「爹爹為官一向清正,不知此絹從何而來?」胡質說:「吾兒不必懷疑,此絹是我的俸祿所余。」胡威謝過父親的賞賜,遂騎驢上路。一路上,他在打尖住店時都是自己放驢,自己砍柴做飯。
後來胡威也官任刺史,政績卓著,清名遐邇。入晉以後,晉武帝接見了他。晉武帝談起當年胡質的生平事跡贊嘆不已,遂向胡威道:「你的清廉和你的父親比起來怎樣?」胡威答道:「不如吾父。」晉武帝問:「為什麼呢?」胡威說:「臣父清廉惟恐人家知道,臣清廉惟恐人家不知道,所以臣和家父相差甚遠。
海瑞(公元1514年~1587年)
海瑞一生剛直不阿,執法如山。他體察民情,革除弊政,積極反對貪污和奢侈;禁饋贈,懲貪官,秉公執法,鐵面無私,審理積抑,昭雪了許多冤獄。海瑞生前儉朴到一般人難以置信的地步。他的私章用泥巴刻成,夏天睡在一張破席上,蓋著夫人的舊裙……
海瑞不僅為官清廉,生活也十分儉朴,清苦之行舉朝第一。萬曆十五年(公元1587年)十月,七十四歲的海瑞以老病之身卒於官舍後,死後僅余葛幃舊衣,賴同僚捐治葬具才得葬殮。同鄉蘇民懷檢點其遺物,只有竹籠一隻,內有俸金八兩,舊衣數件而已。故海瑞深得百姓擁戴,發喪之日,市民送者夾岸,酹酒而哭者百里不絕,被百姓呼為「海青天」。時人王世貞以九字評:「不怕死,不愛錢,不立黨。」
春秋時,宋國司城子罕清正廉潔,受人愛戴。有人得到一塊寶玉,請人鑒定 後拿去獻給子罕,子罕拒不接受,說:「您以寶石為寶,而我以不貪為寶。如果我接受了您的玉,那我們倆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寶物。倒不如我們各有其寶呢?
東漢時,楊震在赴任途中經過昌邑時,昌邑縣令王密山來拜訪他,並懷金十斤相贈。楊震說:」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沒聽明白楊震的責備之意,說:「天黑,無人知曉。」楊震說:「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謂無知?」王密這才明白過來,大感慚愧,怏怏而去。
❷ 宋朝的劉溫臾是誰 有沒有他的生平簡介
劉溫臾
廉政的好典範
❸ 古代廉潔奉公的名人小故事
廉潔,漢語詞語,最早出現在戰國時期偉大的詩人屈原的《楚辭·招魂》中:「朕幼清以廉潔兮,身服義爾未沫。」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古代廉潔奉公的名人小故事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諸葛亮雖身為蜀國丞相和三軍統帥,軍政大權在握,卻是廉潔奉公的表率。他教育兒子要進行品行高尚的養成,即要用儉朴的生活來養德,用淡泊富貴來樹立大志,用靜心學習增長才幹,用振奮精神來革除享樂怠惰,等等。諸葛亮正是這樣做而實踐「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名言的。他在生命垂危之際寫給劉禪的信中說:「我在成都的家只有桑樹800棵,薄田15頃,子孫靠它生活還是挺富裕的。我在外面(老家以外的地方)再沒有別的財產,隨時的衣食,全部仗給於官家,不另外謀取生財之道來增加點滴私產。我死的時候,不使家屬內有多餘的布帛,外有多餘的財產。」諸葛亮在臨終前不但勸諫後主,規劃國事,而且有針對性地陳述家事,預先謝絕賞賜,以免後代因錢財而不成大器。高風亮節,這太難能可貴了!
諸葛亮的這種精神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
岳飛是中國古代將帥中廉潔奉公,為人師表的楷模。他從嚴治軍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嚴以律己。岳飛提出過國泰民安的兩個著名口號:「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他身體力行,嚴守一不貪財,二不愛色,三不娶妾,四是山河未復滴酒不進的「四不」規定。他個人的日常生活極其清苦。他平常的飯菜大多是主食加一個菜。有一次,岳飛吃到一種名叫「酸餡」的食品,他覺得味道不錯,嘗了幾個以後,就叫隨從收起來留到下頓再吃,以免浪費。岳飛在16歲時娶的一位劉姓夫人,因他從軍遠離,家鄉淪陷後,生活無著,被迫轉嫁。南渡以後,岳飛另娶了一位李姓夫人,夫妻之間的`感情甚篤。他的部屬同事們曾出於對岳飛這位主帥的尊敬,出錢買了一個年輕美貌的土族女子,送給他做姬妻。岳飛未曾見面就婉言謝絕了。在當時的南宋士大夫社會官吏多是三妻六妾和「西湖歌舞幾時休,直把臨安作汴京」的環境中,岳飛能如此潔身自好,真是清淡如水,廉潔為鏡,高風亮節,實在難得!
宋時,劉溫臾在朝中身居要職,一個自稱他門生的人送給他一車糧草,劉溫臾推辭不掉,當即答謝回贈他一套華麗的衣服,其價值高於一車糧草的數倍,那人見達不到送禮行賄的目的,只好將糧草拖了回去。
東晉西征大將軍陶侃做潯陽縣吏時,曾主管縣衙魚肉及精美食品供應。有一回,他派人送一瓦鍋魚製品給母親諶氏。諶氏原封未動讓人退回,並附信一封:「你做縣吏,送給我公物,不但不能使我受益,還會增加我對你的擔憂。」她規勸兒子要公私分明,為政清廉。在母親的教導下,陶侃反思自己,改過自新,後來以政績顯著聞名於世。
古時,東關臨池司馬孟宗在外做漁官時,因妻子愛吃魚,他便把腌魚寄給妻子。其妻卻將魚如數退回,並附言說:「你做漁官,卻把腌魚寄給我,別人如何看呢?」為此,她三年不吃魚,司馬孟宗從此也恪守清廉。
清順治年間,侯抒愫任濰縣知縣時,操守清正。大商人郭某遭了官司,有十多個官員為其說情,侯抒愫都閉門不見。侯抒愫為官清正與其哥哥的勸導是分不開的。當初,侯抒愫任知縣時,其哥哥侯抒惲就勸戒說:「我們家世代清白,你如果貪一文錢回來,我就不認你這個弟弟了。」
明朝有個兵部尚書叫王廷相。有一次,他給新上任的御史講了這樣一件事:一天,他坐轎外出,走到半路下雨了。雨後再上路時,一個穿著新鞋的轎夫小心翼翼,後來還是一不小心踩到了水窪里,鞋面被弄臟了。於是,這個轎夫便不再顧惜新鞋,再遇到泥水,便滿不在乎地踩上去。御史是負有彈劾、糾察官員過錯之責的人,王廷相講的這個故事,其中的寓意很深,是勸戒御史引以為戒,堅持防微杜漸,以保清廉本色。
金海陵王執政時,劉煥任任丘縣縣尉。任丘縣縣令是個貪財的人,劉煥遇事就提醒他「收斂貪財之心,少干貪占之事」。這個縣令還能聽進他的勸告,與劉煥共事期間真的多干實事,不搞貪占。後來,朝廷考核官員時,縣令受到獎賞。縣令置酒感謝劉煥:「你有廉慎之德,使我獲得了獎賞,感謝你的提醒和規勸。」
春秋齊景公時,齊國的良相晏嬰一生崇尚節儉。他平日粗茶淡飯,妻室只著布衣,從不奢望絲綢。晏嬰自己有一狐裘,一直穿了三十年,別人譏笑他,他卻泰然處之。景公稱贊他勤政廉潔,並賜給他千金之裘,但他卻堅辭不接受。
戰國時期魯國國相公儀休愛吃魚,有人投其所好送魚給他,公儀休不收。問其原因,他說:「正因為喜歡吃魚,所以不能接受,現在我作為國相,能夠用自己俸祿買魚吃,如果現在收了魚而丟了官,誰又會送給我魚呢?所以我不能接受啊。」公儀休「好魚而不貪魚」,實乃其深知「貪贓、枉法、丟官、受懲罰」之間的內在聯系,願每位領導幹部任前任中都時刻不忘認真算一算政治帳、經濟帳、家庭帳。
北宋時期有位州官,為人極其廉潔。一天晚上,有人從京城送來一封上司的來信。他猜想這一定是朝廷有什麼重要指示,馬上命令公差點上蠟燭閱讀。誰知讀了一半,他又命令把官家的蠟燭吹滅,把自己買來的蠟燭點上,繼續往下看。公差很納悶,難道官家買的蠟燭不及他自己出錢買的亮嗎?後來才知道,那封信有小半是關於他留在京城家屬的情況,他認為這是私事,不能點官家的蠟燭。在有些人看來,為了半封家書,竟然換燭再讀,實在有點「小題大做」。但正是這樣的小事,卻更能從細節上表現出一個人的品質,更足以讓當今存在公「話」私打、公車私用、公請私吃、公費私游等等凡此種種揩公家油的一些領導幹部汗顏。
東漢時,羊續曾多次任廬江太守,從不請托受賄、以權謀私。其府丞焦儉為人也很正派,有一天,他見羊續生活太清苦,便給他送了一條活鯉魚來。面對這條「禮魚」,羊續左右為難。無奈之下只好暫且收下。但等焦儉一走,他就讓下人把魚掛在庭檐下,再也不去碰它。這件事傳開之後,府吏們為羊續的高風亮節所折服,也都不敢禮賄他了。因此當地老百姓都敬稱其為「懸魚太守」。
東漢劉寵曾任會稽(今浙江紹興)太守,為百姓做了許多好事,且清廉儉朴。在他離任時,當地百姓湊了一批金銀相贈。劉寵雖堅拒不收,卻又不忍令父老鄉親過於失望,只好拿一文錢作為紀念,故被時人譽為「一錢太守」。百姓還修了「一錢太守廟」來紀念這位清官。後人有詩贊道:「劉寵清名舉世佳,至今遺廟在江邊。近來仕官多能者,世學先生揀大錢」。
西晉時期的山濤既是大文學家,又是著名清官。陳郡人袁毅曾做鬲縣令,送給山濤100斤上等蠶絲。山濤不願獨自違抗當時的風氣,就收下來藏在閣子上。後來袁毅惡跡敗露,被送到廷尉治罪。山濤把絲拿出來交給官吏,上面積有多年灰塵,但印封卻完好如初。眾人不禁欽佩山濤為官清廉,因而人尊稱其為「懸絲尚書」。文學家王戎曾這樣評價山濤:「他就像未經雕琢的玉石、未經提煉的礦石(即『璞玉渾金』),人們都喜愛它的珍貴,卻不能估量它的真實價值。」
南朝蕭梁時期,徐勉被任命為吏部尚書,主管全國組織人事工作。這下他家可熱鬧了,有事沒事來套近乎的人不曉得有多少。某天晚上,徐勉邀請友人相聚。席間有個叫虞暠的人,仗著和徐勉關系比較好,竟獅子大開口「求詹事五官」。徐勉正色道:「今夕只可談風月,不宜及公事。」虞暠討了個沒趣,只得訕訕告辭。故時人贊其為「風月尚書」,「止談風月」也成了歷史典故。
隋朝袁律修一生經歷了北魏、東魏、北齊、北周、隋5個朝代,官至尚書郎、太常少卿。為官50餘載,卻兩袖清風,連升酒薄禮也不收,人們皆呼他為「五代清郎」。
明代的范景文歷任兵部侍郎、工部尚書、內閣大學士等職。他位高權重,很多人來求他辦事。為杜絕紛至沓來的親朋好友求他,范景文特地在府門上寫下6個大字:「不受囑,不受饋」,故被百姓美稱為「二不尚書」。
清康熙初年,原廣西羅城縣令於成龍,被兩廣總督金光祖舉薦為全省唯一「卓異」,升任合州知州。其子從山西老家來看他,他僅有一隻還捨不得吃的咸鴨,乃割下一半作為讓兒子帶回老家的禮品,因此人稱「半鴨知縣」。離開羅城時,堂堂一位縣令,竟然連赴任的路資也沒有。當地百姓聽到於成龍離去的消息,一片哭號,依依不捨,相送數十里。後來他出任堂堂兩江總督,赴任途中只住旅館不住公館。在總督府每餐只吃青菜,時人稱之「於青菜」。當他逝世後,南京「士民男女無少長,皆巷哭罷市。持香楮至者,日數萬人」。康熙帝破例親為撰寫碑文,稱他是「天下第一廉吏」。
清代古田縣人陳濱,居官清廉,政績顯著。他常對人說:「貪不在多,一二非分錢,便如千百萬。」後來巡撫湖南、福建。當官20餘載,獨身在外,沒有攜帶過家眷。兒子想去探望他,竟苦於缺路費。在衙門里,他吃的是瓜果素菜,安於清貧,終生不變,受到百姓稱贊。康熙皇帝稱他為「苦行老僧」,此名不脛而走。
清代嶺北道道台湯斌,為官多年,竟毫無苟取,堅持以清貧為本,每日以豆腐湯為餚,許多百姓便敬稱他為「三湯道台」。意思是說他:為政像豆腐湯那樣清廉,生活像黃連湯那樣苦澀,對世道人心像人參湯那樣滋補。
清道光年間,曾國藩正任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有一次受到政敵的惡言,逼上樑山,別無選擇,老曾為表清白,堵住敵人之嘴,竟當著眾人的面,挺身而出,把自己脫得精光,露出瘦削、文弱、矮小的身子,光著屁股走進銀庫清點現銀,從而查清了國庫虧空的真相,揪出了真正的國家蠹蟲。堪稱古往今來真正的第一「裸官」。
張瀚初任御史時,曾去參見都台長官王延相。王延相沒有大談為官之道,只給張瀚講述了自己的一次乘轎見聞:一天,乘轎進城,路遇大雨。一轎夫腳穿新鞋,從灰廠到長安街,小心翼翼擇地而行,生怕弄臟了新鞋。進城後,路面泥濘漸多,轎夫一不小心,踩入泥水坑中,由此便高一腳低一腳地隨意踩去,不復顧惜了……王延相說:「為官之道,亦猶是耳,倘一失足,將無所不至矣?!」張瀚聽了這個「新鞋踩泥」的故事後,「退而佩服公言,終生不敢忘」。此後多年,他嚴謹從政,廉潔為官,後來升任被稱為「朝中第一官」的吏部尚書,建樹頗多,名留青史。
❹ 清正廉潔小故事
清正廉潔小故事:
一、包拯
包拯以公廉著稱,剛直不阿,執法如山。他在晚年為子孫後代制定了一條家訓,共三十七字,其下押字又雲:「仰珙刊石,豎於堂屋東壁,以詔後世。」
「珙」者即包拯的兒子包珙。包拯的這則家訓是他生前對子孫的告誡,並讓其子包珙鐫刻在石上,豎於堂屋東壁,以照後世。這寥寥數字,凝聚著包公的一身正氣、兩袖清風,足為世人風范。
二、楊震
東漢時,楊震在赴任途中經過昌邑時,昌邑縣令王密山來拜訪他,並懷金十斤相贈。楊震說:」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沒聽明白楊震的責備之意,說:「天黑,無人知曉。」楊震說:「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謂無知?」王密這才明白過來,大感慚愧,怏怏而去。
三、吳隱之
晉代人吳隱之任廣州太守,在廣州城外,見一池泉水名「貪泉」。當地傳說飲了貪泉之水,便會貪婪成性。他信這些,照飲不誤,飲後還寫了一首詩:「古人雲:此水,一歃懷千金。試使夷齊飲,終當不易心。」他在任期間,果然廉潔自律,堅持了自己的操守。
四、王義方
王義方被任命為晉王府參軍,弘文館特進。魏徵特別賞識他,想將自己內侄女許配於他。以魏公盛德之人,赫赫之光,苟有得其鑒拔,鮮不震而驚之以為奇遇?而王義方卻出人意料,竟然婉言辭謝。沒兩年,魏徵病逝,王義方十分悲痛,又主動去就這門親事。
人們困惑不解,便問王義方:宰相在世時,權位顯赫,別人巴結唯恐不及,而他主動向你提親,這是千載難遇的上進機會,你卻堅決辭謝。今日宰相去世,魏家門庭冷落,你卻去就這門親事,這是為什麼呢?王義方感嘆地說:「過去不娶,是我不願依附宰相的權勢;現在娶了,是我感謝他對我的知遇之恩。」
五、姚崇
唐朝開元年間,吏部尚書魏知古要去洛陽一帶考察官員政績。宰相姚崇有兩個兒子在那兒當官,離京前,魏知古特地到姚府辭行,不料姚崇對他十分冷淡。魏知古是姚崇一手提拔起來的,他到洛陽之後,私下接見了姚崇的兩個兒子。姚崇之子請求他在皇上面前為自己美言。
玄宗皇帝接到魏知古的奏摺,見他極力贊揚姚崇的兒子,便宣姚崇進殿,對姚崇說:「你的兩個兒子很有才幹,政績不錯,朕有意提升他倆。」姚崇坦然地說:「我這兩個兒子才識平平,又不善理政,不足以提拔。」
唐玄宗見姚崇能秉公處事,十分高興地說:「魏知古徇私妨礙公事,辜負了你對他的教導,我也不能原諒他。看來只有罷了他的官以正朝綱。」姚崇復奏道:「我教子不嚴,罪該受罰。如果陛下因此事貶謫魏知古,那人們就會說他是當了我的替罪羊了。」
唐玄宗聽後十分贊許,遂令魏知古改任工部尚書。姚崇歷任武則天、唐睿宗、唐玄宗三朝宰相,有「救時宰相」之稱,是中國歷史上的名相。個性是在玄宗時期,對「開元之治」貢獻尤多,影響極為深遠。
❺ 我國為官清廉的人有哪些 主要事跡
1 明時,周新擔任司法按察使後,一天,有人給他送來一隻烤鵝,他堅決不受,但送禮人已經搶先出門了。於是,周新叫家人把烤鵝掛在屋子後面,以後凡是送禮者,他就讓家人領著去看那隻已經風幹了的烤鵝。從此,再沒人自討沒趣了。 立檄拒禮 康熙19年,於成龍改任直隸巡撫。大名縣縣官遵循舊習,在中秋節前給他送了一份「中秋禮」。於成龍嚴詞拒收,還特地頒布了《嚴禁饋贈檄》,通報了大名縣縣官的送禮行為,並明令所屬官員,今後如果發現逢年私送者,「決不寬恕」。 棒打送禮 南北朝時,南朝的中書通事舍人顧協,雖位高權重,但為政清廉。他曾說:「送禮納賄,必然徇情枉法,吏治怎能清明?」有一次,他以前的一位門生因有事相求,送禮向他行賄。顧協怒不可遏,責令將這個門生重打二十大板,趕出了門外。 厚謝婉拒 宋時,劉溫臾在朝中身居要職,一個自稱他門生的人送給他一車糧草,劉溫臾推辭不掉,當即答謝回贈他一套華麗的衣服,其價值高於一車糧草的數倍,那人見達不到送禮行賄的目的,只好將糧草拖了回去。
2 司馬遷的標準是:行教、清廉、守法。在崇尚法家政治的戰國、秦及漢初,守法是最主要的好官標准。到了"獨尊儒術"時期,推行教化又成為好官的標准。但因教化的成效很難考核,從三國未年開始,根據司馬懿的思想,清、慎、勤成為正式的為官標准化,清官也就逐漸成為好官的代名詞。�
封建社會的清官,其實都是統治階級的代表,都是為維護封建統治服務的。只是,比之於貪官而言,他們畢竟對人民有益,為人民做過一些好事,對社會歷史起過一定的作用,也更為人民所稱道;他們廉潔奉公、公正執法的一面,對今天的法治建設與廉政建設,仍不乏學習、借鑒意義。因此,我們從中國古代的清官中,選取了其中最具代表意義的十人作一簡要介紹。
3 西門豹,春秋戰國時期魏國人。當時鄴地是魏都的重要門戶,且是戰略要地,但天災人禍不斷,民不聊生。魏王特派西門豹擔任鄴縣令,治理鄴地。西門豹到鄴地後,微服私訪,詢查百姓疾苦,利用「河伯娶媳婦」事件,智懲三老、廷椽和巫婆,用事實教育百姓,破除迷信。同時,修建漳河十二渠,治理漳河水患,發展農業生產,使鄴地百姓逐步富庶起來。西門豹為官一生,清正廉明,造福百姓,死後,鄴地百姓專門為他在漳水邊建造了祠堂,四季供奉。�
4 趙廣漢,字子都,西漢時期涿郡蠡吾縣人。曾任守京兆尹、潁川郡太守、京兆尹。在潁川郡任太守期間,是趙廣漢前期治理的最佳階段,他不畏強權,精明強干,剛到任的幾個月時間,就做了兩件大事:一是打擊豪門大族的勢力,緩和社會矛盾;二是加強地方管理,轉變當地的不良風氣。其威名由此流傳,《漢書》本傳中就把擅長處理政務說成是他的天性。趙廣漢在擔任京兆尹時,表現出高度的責任心,處理各項公務,往往通宵達旦。並且善於思考,講究辦事效率。在其治理期間,京兆地區政治清明,官屬和百姓無不交口稱贊。但京兆尹的職責在於管理京城,因在天子腳下,日常處理政務容易得罪皇親國戚和當朝顯貴,所以,雖然趙廣漢算得上是一位京城行政官中的佼佼者,也仍然落得被腰斬的下場。趙廣漢任京兆尹期間,為官廉潔清明,威制豪強,深得百姓贊頌。�
5 黃霸(?-公元前51),字次公,西漢時期淮陽陽夏(今河南太康)人。史學家班固評論說:「自從漢朝建立以來,要講治理百姓的官吏還是數黃霸第一。」黃霸還在年少時,就立下了做一名好官吏的志向。由於漢時並無科舉制度,漢武帝為緩解財政困難,發布詔令,凡是向國家貢獻財產的給官做。黃霸便用糧食換了一個卒史。從政後,奉公守法,以廉為本;體察民情,以勸課農桑為重。特別是黃霸斷案,崇尚仁政,反對酷刑;對疑案堅持從輕處理;主張對犯罪實行外寬內明,教化為先,把重點放在防患於未然上,所以,黃霸為官,百姓擁護,朝廷滿意,屬下悅服。黃霸也因此從一年俸二百石的小史,一直升到了朝廷的丞相。其中,以在當時的大郡--潁川郡任太守的政績最為突出。此前,潁川郡是一個豪強地主稱霸一方,百姓流離失所的地方,他到任後,大刀闊斧,布施恩德,安置流民,重視農桑,施行教化,經過幾年的精心治理,潁川出現了太平安定,吏治清明,生產發展,「田者讓畔、道不拾遺」的太平景象,皇帝因此下詔稱頌黃霸是良吏中的最優秀者。�
6 徐有功(?-702),本名徐弘敏,唐朝長安人,是唐代最著名的專司審案的官吏。在古代,大多數官職都是行政司法混一的,只有在朝廷才有專門的審案官,但在官僚體系中地位極低,也難有作為。徐有功雖長期擔任專職審案官,卻因敢於嚴格守法,犯顏直諫,執正、平反成百上千冤案,救活人命多達萬人以上而名留青史。徐有功先後任過蒲州司法參軍、司刑寺(即大理寺)司刑丞、秋官(即刑部)員外郎、郎中侍御史司刑少卿等職。徐有功為官之時,正值武周時期,上有武後作亂,下有酷吏網羅,執法守正彼為不易。由於徐有功前後執正大案六七百件,救活人命數以萬計,因而難免得罪酷吏、奸臣,頻遭彈劾、推審,但最終皆因找不出他貪贓或徇私枉法的證據,使他三次被控死罪,三次被赦,兩次被罷官又兩次復出,盡管如此,他仍持志不渝,不阿諛奉承,一心執法守正。也正因如此,使徐有功能成為歷史上罕見的一位名留青史的專職"法官",被當時人譽為"自古無有"的好官。�
7 狄仁傑(公元607-700),字懷英,唐朝並州太原(今山西太原市西南)人,應試明經科(唐代科舉制度中科目之一),從而步入仕途。從政後,經歷了唐高宗與武則天兩個時代。初任並州都督府法曹,轉大理丞,改任侍御史,歷任寧州、豫州刺史、地官侍郎等職。狄仁傑為官,如老子所言"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為了拯救無辜,敢於拂逆君主之意,始終保持體恤百姓、不畏權勢的本色,始終是居屆堂之上,以民為憂,後人稱之為"唐室砥柱"。他任掌管刑法的大理丞,到任一年,便處理了前任遺留下來的17000多件案子,其中沒有一人再上訴伸冤,其處事公正可見一斑,後人據此編出了許多精彩的傳奇故事,連荷蘭也有人以此為題材,編了一本《大唐狄仁傑斷案傳奇》。
8 陳希亮,字公弼,北宋時期眉州青神(今屬四川)人,原籍京兆(今陝西西安市)。他從進士及第開始,為官30餘年,先後任過知縣、知州、知府、轉運史等地方官,也曾到首都開封府及朝廷任職,不論是在地方還是京城為官,陳希亮嫉惡如仇,不考慮個人的禍福進退,為平民百姓稱頌,使王公貴人害怕。後因辛勞過度而逝世,享年64歲。著名文學家蘇軾,自稱平生不為人作行狀墓碑,但他十分敬佩陳希亮的為人,擔心陳希亮的事跡失傳於後世,而破例寫下了《陳公弼傳》。�
9 包拯(公元999-1062),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是歷史上最有名的清官。他從青少年時代起,就開始立志要為國家出力,「竭忠死義」。包拯仕途的起點是知縣,後歷任知府、轉運使等地方行政長官;擔任過監察御史等監察大臣、戶部副史等掌理國家財政的高級官員、都部署等軍事要職;當過外交使節出使遼邦;最有名的是做過天章閣待制、龍圖閣直學士,所以後人稱他為包待制、包龍圖、包學士。他在開封任知府雖僅一年多的時間,但死後,開封百姓卻在開封府署旁邊建了一座包公祠,以紀念和供奉他。包拯一生清廉簡朴,從不講究排場,即使做了大官,穿著仍與布衣時一樣;對貪污深惡痛絕,在給仁宗的奏疏《乞不用贓吏》中說「廉者,民之表也;貪者,民之賊也。」 他一生嚴於律己,身體力行,他在端州任知州,整頓吏治,打擊貪污,深受百姓歡迎,離任時當地精製一好硯相送,他都婉言謝絕,「不持一硯歸」;他一生鐵面無私,不避權貴,執法如山。對皇親國戚、宦官權貴的不法行為,一律極力主張繩之以法。大力平反冤獄,是包拯生前與死後深為百姓所贊揚和稱頌的主要內容。
包拯在當時和後世都享有盛名,特別在死後,作為清官的典型形象,被不同體裁的文藝作品大肆渲染,使之帶有神奇色彩。隨著國際上文化交流的進展,包拯這個歷史人物和藝術形象還贏得了世界的聲譽。雖然史料中的包拯與藝術作品中的形象相差懸殊,但包拯的一生,既能得到封建最高統治者的賞識,也受到處於水深火熱中的下層人民的擁護和愛戴,作為清官確實是非常典型的。
10 況鍾(公元1383-1442),字伯律,號如愚,明朝江西靖安縣龍岡州人。況鍾一生出色政績在蘇州知府任上,他直接減輕官糧,實行折征的辦法減輕百姓負擔,穩定和發展經濟。同時,整肅吏治、端正風氣,注意清理冤獄,為民伸冤。他排了一個日程表,每天勘問一個縣的案,周而復始,從不間斷。在剛到任的八個月中,就清理了1500多件案子。經他審理過的案子,無論大小,都能基本做到百姓不叫冤枉,土豪不敢再為非作歹。現在,只要一提起況鍾,人們立即就會想到《十五貫》故事裡那位甘冒風險、敢於伸張正義、為民伸冤的清官。除此之外,他還做了興修水利、舉辦學校、推薦賢才等造福一方的好事。況鍾任職十三年間,三次離任三次留任,替蘇州百姓辦了不少實事,最後積勞成疾,病逝於蘇州任上。當地百姓為紀念況鍾,在他死後,蘇州和七個縣都建立了祠堂。
11 海瑞(公元1514-1587),字汝賢,海南瓊山縣人。他生活的年代,正是明王朝由盛及衰的轉折時期。表面一片昇平,其時危機四伏。海瑞年青時,便對社會問題表現了極大的關注。在戶部供職時,出於對國家財力的憂慮,為進諫迷信道教、一心求仙而縱容各地大興土木修建廟壇道觀的嘉靖帝,以六品小官身份抱著必死決心毅然上疏。這次他呈上的奏疏便是有名的「直言天下第一事疏」,後人稱為《治安疏》。奏疏遞上後,海瑞即被入獄,好在不久嘉靖病逝、新帝在丞相徐階的勸說之下,才得以獲赦,官復原職,並逐步升至應天十府巡撫等職。之後,他為匡正時弊,嚴肅法紀,主持制定了貪污滿「八十貫絞」等嚴刑。他鐵面無私,對一直有恩於他的老丞相徐階也毫不留情,將徐家仗勢多佔的40萬畝良田退還原主,將欺壓良民的徐階的兩個兒子及20多個家人依律問罪。縱觀海瑞為官,歷經嘉靖、隆慶、萬曆三朝,多次冒死進諫,雖是為了維護封建統治的根本利益,但他嚴於執法,除暴安良,生活清廉,同情百姓,招撫流亡,注意發展生產,興修水利,限制大地主無止境的盤剝,改革落後的風俗習慣,等,得到了百姓的廣泛擁護,其行為具有不可否認的歷史進步作用。
12 湯斌(公元1627-1687),字孔伯,別號荊峴,晚又號潛庵,祖籍保南睢州(今睢縣)。主要政績在康熙朝,官至內閣學士、江寧巡撫、禮部尚書等。湯斌為官一生,除著書立說,發展理學學說外,幾乎所有精力都集中在河務和漕運的治理上,並注意為百姓減輕負擔、賑災救施、興利除害,從而始終躬身實踐儒家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民本」思想,為變「滿目榛荒,人丁稀少」為「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賦」做出了一定貢獻,其為官清廉,至死僅遺俸銀八兩,連買棺材的錢都不夠,真正可謂是一代清官。
❻ 唐朝 李家
唐朝有一個名叫李畲的人,他母親學識淵博,教子很嚴。李畲很小的時候,母親就很注意對他進行教育,既抓他的學業,又重視他的品德修養。
後來,李畲在朝廷里做了監察御史,專門負責檢查官員們在軍事、政務等各方面的情況。李畲當了官後,母親更注意教育他:要行為端正,莫謀私利。
一天傍晚,李畲高高興興地回家了,他身後跟著一輛大馬車。
李畲到家沒來得及見母親,便呼家僕打開倉門,又指揮著他們卸車,把一袋袋糧食往倉房裡搬。
「踏踏」的馬蹄聲和雜亂的說話聲,驚動了正在房間里看書的母親。她走到院中,看發生了什麼事情。
李畲迎上前去,告訴母親:「這是我從官家倉庫里領回的薪水糧。」說話間,李畲臉上掛滿了得意的神色。
李母沒吭聲,她在倉房和馬車旁靜靜地轉了一遭,發現一個月的薪水糧似乎有些多,便問衙役:「送來的糧食是多少?」
衙役說:「三十斗。」
「何止三十斗,我看只多不少。」李母量過之後,把兒子叫到一邊,問是怎麼回事。
李畲滿不在乎地回答:「我是當御史的,裝糧時,他們可能沒量。」
李母又問:「你雇的這輛馬車,車錢是多少啊?」
「當御史嘛,雇馬車是不用付錢的。」李畲還是那樣滿不在乎。
「畲兒!」李母一下變了臉色,怒氣沖沖地說,「你身為監察御史,檢查的就是那些貪贓受賄的不法行為,怎麼你自己還這樣做呢?」
李母喘了幾口粗氣,接著又說:「我們李家幾代為官,沒有像你這樣的。想當年,有人牽來成群的馬和牛獻給你的曾祖父,他老人家只不過喝了人家的一杯敬酒,一匹馬、一頭牛也沒要。你父親在世的時候,也最討厭那些貪贓受賄的人,多次揭發他們,難道你今天……」
沒等母親說完,李畲「撲通」一聲跪在母親的跟前:「娘,您別說了,孩兒知錯了!」
隨即,李畲帶著人把多餘的糧食一粒不少地送回了官庫,並照付了馬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