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十七孔橋的歷史是什麼

十七孔橋的歷史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12-14 03:20:10

⑴ 跟隨的旅行——建水十七孔橋

跟隨的旅行——建水十七孔橋

20200316

        在朋友圈了看見有人發了幾張照片,寫的是「明建水十七孔橋」,有些味道,想著多了解一些,就網路了一下,果然不錯,但是我卻看到一個明顯的不足,就是這座橋不是明的,而是清的,先修於乾隆,後擴建於道光。

        其實也無意於糾錯,只是還真的多知道了一些。

        建水,地處南部邊陲,是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下轄縣,位於紅河北岸,正地方是少數民族的聚居地。

        按照大的范圍來說,建水處在雲貴高原的范圍,按照小的范圍來說,處在滇東高原的南緣,因此這裡面的平均海拔都在1300米左右。感覺與其他的高原城市一樣,建水的位置,也是在高山中的一片窪地。在谷歌地圖上看,大體上東面有一座山系,西面有兩座山系,三座山系之間形成了一個倒卧的T字形,而建水就在這個交匯點上。

        在橫穿建水的東西方向,是雞石高速G323,從北向南止於建水的,是通建高速,這里的交通還是方便。

        建水的周邊,都是一些耳熟能詳的地方,不論對於什麼人,隨便拿出來一個,都是響當當的。對於吸煙的人,紅河,玉溪,就在建水附近,對於喝茶的人,普洱也據此不遠,而對於旅遊的人,則更是難以細說,昆明的石林,元陽的梯田,等等。

        單說十七孔橋,建水的,不如北京的,不論從建制和規模,都是如此,但是從獨有的特點來看,卻是不多見的。

        建水的十七孔橋,也叫雙龍橋,並不是單一建築,也不是原有的形態,是一種變化之後的折中的結果。網上說雙龍橋因塌沖河與瀘江河而得名,對於兩條河流的進一步的資料沒有詳細的搜索,從感覺上看,雙龍橋應該是位於瀘江河上。

        早年間的瀘江河或許很是纖細,因此小竹橋或是木橋就可以使用了。但是後來瀘江河的水量增加,亦或是山洪的原因,人們開始改用石頭造橋,也就是石橋。也是由於瀘江河的河面不寬,開始的石橋只有三孔,這個橋的建造時間是在乾隆年間。

        現在,在瀘江河上也還有很多的三孔石橋,想來與雙龍橋前期的狀態一致。在黎明新視界的「雲南建水瀘江河上的古橋」中,對此有詳細的描述,同時也可以看出,建石橋,是當地的常態。

        如果一切如舊,或許也就不會有後來的雙龍橋了,而改變發生在道光初年,那一時期,由於山洪,塌沖河改道而匯入瀘江河,使得在雙龍橋附近的水面陡然加寬百餘米,使得原來的三孔石橋成了擺設,而無法使用。為此當地的居民只能再建十四孔橋,與原來的三孔石橋連成一體,便成了今天的模樣。

        如果資料上說的屬實,那麼是否可以判定,原來的塌沖河與瀘江河是有兩個獨立的河道的,至少其匯合點,不在建水,而正是道光初年的山洪,使得原本分流的兩條河,過早的匯合了。

        在現在的地圖上,還能過依稀可見一點原來的面貌。

        顯然,東西走向的是瀘江河,其流經的區域,正是兩山之間,而在高營與白家營之間的,就該是塌沖河了,這是一條支流。

        再看現在谷歌地圖上的雙龍橋,也依稀可以看到一些舊時的影子。

        可以看到,現在的雙龍橋,更多的是一種景觀的存在,而不是必要的存在了。同時,也是可以想像的是,在雙龍橋跨越的一片水域的西側,與塌沖河交界之間的區域,是原來塌沖河匯入瀘江河的河道,只是由於塌沖河水量的減少,河道變窄,使得這一區域被人侵佔,畢竟這個地方土地不多。而現在的雙龍橋所在的水域,與其說是一個河道,還不如說是一個湖泊,而橫跨水面之上的雙龍橋,更成為其中的一景。

        分析雙龍橋的俯瞰圖,上部較寬的部分,是原來的三孔石橋,橋下的一片像小島的土地,該是原來河道的南堤岸,也就是說在這里與上部的陸地之間,是原來河道的位置。從那裡向下,窄的部分,直到現在的南岸,是新修的部分,兩部分一起構成了現在的雙龍橋,也就是十七孔橋。

        關於雙龍橋的具體細節,就不再描述了,可以看後面附的圖片。

        在建水,還有很多的景觀和文物,建水的朝陽樓,也就是東城門樓,建於明代,早於天安門,其形式與天安門可比。還有建水的文廟,也是我想去看的,只可惜,只能在地圖上看看。有資料說,建水的陶器,也是很有名的,了解的不多,只能提一下,帶過。

        關於建水,關於雙龍橋,就說這些了。

附錄:《建水旅遊形象研究》摘錄

        建水縣地處雲南省中南部,紅河中游北岸,滇東高原的南緣,面積3789KM,隸屬於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994年1月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建水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因為城池築在水邊,所以叫建水。明(1368-1644年)清(1644-1911年)時為臨安府首邑,『故又稱臨安。

        早在漢唐時期,建水已成為滇南的交通要道,溝通「安南通天竺道」,為南方絲綢之路的又一通道。現今,建水在昆明通往滇南、滇東南的交通要道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建水縣內地質構造較復雜,具有典型的雲南地質特徵,主要構造體系為雲南山字形構造。建水縣處於滇東高原的南緣,地處兩大地形區的接合部。縣境地形復雜,地勢南高北低,地貌多樣,以高原岩溶地貌為主,全縣喀斯特地貌發育強烈。境內有丘陵、盆地、中低山、河谷等。全縣最高點為南部的五老峰,海拔2515米;最低點位於紅河河谷的阿土寨,海拔僅230米,相對高差為2285米,這些立體式景觀都對建水旅遊的開發帶來新的思路。

        建水縣境內河流呈掌葉狀,主要河流26條,縣內流程363.8公里,分屬南盤江水系和紅河水系。南盤江流經縣境36KM,一級支流為滬江、曲江、大清河、岔科河等,其中滬江在建水壩子和面甸沖的石灰岩分布地帶,先後注入著名景區顏洞和燕子洞,兩度成為地下伏河,伏流約3km,表現出典型的喀斯特特徵,建構起建水喀斯特洞穴旅遊的水體景觀。紅河流經建水縣南部邊緣,成為建水與元陽之界河。建水位於低緯度地帶,北回歸線橫穿南境,太陽終年高度角大,光照時間長,無霜期長,熱量條件好。長夏無冬,秋春相連,這些氣候特徵為全年旅遊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建水境內的自然植被以針葉林(雲南松)、灌木中的常綠種類和常綠闊葉林為多,由於受地形影響,植被的分布呈垂直地帶性特徵,同時也為各種生物的生存,特別是鳥獸的生長繁衍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全縣森林覆蓋率約為33.1%,經濟林木以核桃、油菜、柿、棗、板栗、棕樹及各種果樹為主,為開展建水綠色生態旅遊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建水歷史悠久,唐元和年間(公元806—820年)築惠歷城,明、清兩朝為臨安府所在地,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年的歷史。建水自元代以來,就是滇南政治、軍事、文化交通中心。1994年同時被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①朝陽樓,即建水東門城樓,雄踞縣城中心,是建水縣城的標志。朝陽樓建成於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至今六百餘年,是滇南重鎮建水歷史悠久的主要標志之一,祖國邊陲老重鎮的象徵。唐元和年間南詔政權在此築惠歷城,城系土城。明洪武二十年,明軍平定雲南後設臨安衛,築臨安衛城,在原有土城的基礎上拓地改建為磚城。城有四門,東叫迎暉門,南叫阜安門,西為清遠門,北為永貞門。明末,西南北三樓毀於戰火,僅存東城樓。

        ②建水文廟,此文廟完全依曲阜孔廟的風格規制建造,採用南北中軸線對稱的宮殿式,東西兩側對稱布置多個單體建築。原主要建築有包括一池、二殿、二廡、二堂、三閣、四門、五亭、五祠、八坊等共37個,現除杏壇、射圃、尊經閣、文星閣、敬一亭和齋亭被毀外,其餘31個建築都得到較為完好的保存。整個建築宏偉壯麗,結構嚴謹,給人以庄嚴肅穆之感,為建水這個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增添了極其豐富的傳統文化內涵。

        ③朱家花園,在建水古城內的建新街,有一組規模寵大的清代民居建築,這就是有「滇南大觀園」之譽的朱家花園。朱家花園是清末富紳朱渭卿兄弟建造的家宅和宗祠,始建於清光緒年間,前後歷經約30年,於宣統年問終於落成。該建築佔地2萬多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5000多平方米,主體建築呈「縱四橫三」布局,為建水典型的並列聯排組合式居民建築群體。

        ①燕子洞緊靠雞街至建水的公路旁。洞前古木參天,綠蔭鋪地,石芽叢生,石骨磷峋。「到山不知門何處,洞口白雲自吞吐。」這是古人對洞口風光的描述,至今仍保留過去的風貌。沿著新修的水泥石階,經過林木前綴的小道宛轉前行,便可到達燕子洞的入口。洞似大廳,四面透光,寬敞明亮。洞壁上刻有「境絕人寰」,「勝景無雙」,「靈谷涵春」等題詞。其中「洞鎖三天」四字頗有奇趣。千百萬年的漫長歲月里,地下水、雨水的溶蝕,使這里的石灰岩產生了奇異的變化,洞內不僅曲折幽深,奇幻美觀;而且洞中有洞,天外有天;站在洞中三個不同的地點,可以看見三塊不同形狀的天。燕子洞以古洞奇觀、春燕雲集、鍾乳懸匾、采燕窩絕技著稱於世。

        ②顏洞景區地處縣城東部約八公里的山腳盲谷處,為建水壩子的泄水口,佔地約十平方公里左右。這里有巨大的石灰岩溶洞群,有內涵深厚的天柱塔,有天然形成的地漏天坑,有建於清代的東山古寺,是一塊自然資源與人文資源富集的風水寶地。

        顏洞為喀斯特地貌的石灰岩溶洞群,開發於明代,歷史上號稱「西南第一洞天」,也是整個景點的核心區域。分為前、中、後三洞,貫穿於山脈。前洞稱為水雲洞,瀘江河至此注入洞內成為伏流,洞口有明清地方名流題寫的摩岩石刻,洞內的鍾乳石造型奇特,千姿百態。洞口危崖峽谷的一側,有建水人紀念清代封疆大吏鄂爾泰治理瀘江河的「少保祠」遺址。中洞稱為雲津洞,距前洞約1.5公里,在山澗一座斷崖之下,洞口有無數摩崖刻石。其龐大的氣勢,徐霞客慕之數十年,曾足履其間,並留有游記的古溶洞。是著名的旅遊勝地,也是科考、探險的首選。

漢族祭孔樂舞和洞經音樂,哈尼族「硭鼓舞』』和「長街宴」,哈尼刀,彝族花燈和煙盒舞,苗族踩花山,以及傣族的生活方式、風俗習慣等,異彩紛呈,展現了建水濃郁的民族風情。

參考資料:

黎明新視界:《雲南建水瀘江河上的古橋》

高偉 《建水旅遊形象研究》,研究生論文

⑵ 十七孔橋的歷史

北京地區流傳著一句歇後語:盧溝橋的獅子——數不清。其實,頤和園里的十七孔橋,雕刻了五百多隻石獅子,比盧溝橋的獅子還多好幾十隻呢!
這十七孔橋,是頤和園里最大的一座橋,全長一百五十公尺,東連八方亭,西接南湖島。那十七個券洞上邊,是雕刻著石獅子的漢白玉石欄桿,它就像是一道虹,把人世間和蓬萊仙島連接起來了。
相傳,在乾隆年間修十七孔橋的時候,請來了許多能工巧匠。那晶瑩潔白的漢白玉,是石匠們一斧一鑿從房山的大石窩開採的,流著汗水一步一步把它運來的。有一天,修橋工地上來了一個七八十歲的老頭兒,頭發長的過耳根檯子,臉上的土有一個銅子厚。他背著工具箱子,一邊走一邊吆喝:「誰買龍門石!誰買龍門石啊!」工地上的人看他那骯臟勁兒,都以為他是瘋子,誰也沒搭理他。
老頭子在工地上轉遊了三天,也吆喝了三天,還是沒人理他。
這個老頭,背著工具箱子離開了工地,往東走到六郎庄一棵大槐樹底下,呆住不走了。他夜裡就睡在樹底下,每天雞叫頭遍起身,掄起鐵錘,叮叮當當鑿那塊龍門石。
一天傍黑兒,下起了瓢潑大雨,風吹雨潲迷得老頭睜不開眼睛。他雙手抱頭,蹲在樹底下背雨。正好,村西住的王大爺打這兒路過,見那個老頭畏畏縮縮的樣子,挺心疼,就讓他搬到自個兒家裡來住。
老石匠搬到王大爺家,有房子住,還管飯吃。他整整住了一年,也叮叮當當一天不停地鑿了一年龍門石。一天早晨,他對王大爺說:「今天我要走了。我吃你的飯,住你的房,你的恩情我一輩子也忘不了。我也沒有什麼報答的,就把這塊石頭留給你吧!」王大爺瞅了瞅漢白玉的龍門石,對老頭說:「你也別說報答不報答。為這塊石頭,你勞累了一年,還是你帶走吧!我要它也沒用。」老頭說:「我這塊石頭,真要到節骨眼上,花一百兩銀子還買不到呢!」說完,背起工具箱,順大道往南去了。
頤和園里修建十七孔橋的工程快完工了。聽說乾隆皇帝還准備前來「賀龍門」呢!沒料想到,橋頂正中間最後那塊石頭,怎麼也鑿不好、砌不上。這可急壞了工程總監!這時候,有人想起了那個賣龍門石的老頭子,提醒了總監,就派人四面八方去找他。
工程總監打聽到那個老石匠在六郎庄住過,就親自來到王大爺家。他一眼看到窗底下那塊龍門石,就蹲下來量了量尺寸,結果是長短薄厚一分不差,就好像專為修橋琢磨的一樣。總監高興得合不攏嘴,對王大爺說:「這是天上下來神人專為修橋鑿的,可救了我的急啦!你張口吧,要多少銀子我支付多少。」王大爺說:「你也別多給,那老石匠在我家吃住了一年,你就給我一年的飯錢吧!」總監聽說,留下一百兩銀子,就把龍門石運走了。
這塊龍門石砌在十七孔橋上,不偏不斜,嚴絲合縫,龍門合上了!
那些石匠、瓦匠們,人人都吐了一口氣:總算把石橋修成了呀!要不然,皇上怪罪下來,還有大夥的活路嗎?正當大夥高興的時候,有個老石匠忽然醒悟過來,對大夥說:「諸位師傅現在該明白了:這是魯班爺下界,幫咱們修橋來啦!」
從這以後,魯班爺幫助修建十七孔橋的故事,就流傳開啦。

⑶ 北京頤和園十七孔橋的簡介和故事

十七孔橋是頤和園中著名的景點之一。它東連廓如亭,西接南湖島,長150米,堪稱中國園林中最大的橋梁。十七孔橋是一座聯拱石橋。橋面下寬14.6米,橋面上寬6.56米,高7米。

整座橋給人以一種雄偉高大之感。這座橋共有17個橋洞,所以叫十七孔橋。在這17個橋孔中,第9孔最大,由中間向兩端逐漸小下來,對稱排列。水面未凍結時,橋洞與水中的倒影成紡錘形,十分美麗。

魯班爺幫助修建十七孔橋的故事

相傳,在乾隆年間修十七孔橋的時候,請來了許多能工巧匠。那晶瑩潔白的漢白玉,是石匠們一斧一鑿從房山的大石窩開採的,流著汗水一步一步把它運來的。有一天,修橋工地上來了一個七八十歲的老頭兒,頭發長的過耳根檯子,臉上的土有一個銅子厚。他背著工具箱子,一邊走一邊吆喝:"誰買龍門石!誰買龍門石啊!"工地上的人看他那骯臟勁兒,都以為他是瘋子,誰也沒搭理他。

頤和園里修建十七孔橋的工程快完工了。聽說乾隆皇帝還准備前來"賀龍門"呢!沒料想到,橋頂正中間最後那塊石頭,怎麼也鑿不好、砌不上。這可急壞了工程總監!這時候,有人想起了那個賣龍門石的老頭子,提醒了總監,就派人四面八方去找他。

這塊龍門石砌在十七孔橋上,不偏不斜,嚴絲合縫,龍門合上了!

那些石匠、瓦匠們,人人都吐了一口氣:「總算把石橋修成了呀!要不然,皇上怪罪下來,還有大夥的活路嗎?」正當大夥高興的時候,有個老石匠忽然醒悟過來,對大夥說:"諸位師傅現在該明白了:這是魯班爺下界,幫咱們修橋來啦!"

從這以後,魯班爺幫助修建十七孔橋的故事,就流傳開啦。

閱讀全文

與十七孔橋的歷史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2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8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11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9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7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6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7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5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9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9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3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01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8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