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歷史上的包青天是什麼樣的
包拯是進士出身,之後從知縣到知府,再到中央官員,當然,還有他最著名的官職——開封府尹。無論官大官小,包拯都清正廉明、秉公執法、不畏權貴、剛直不阿,是當時官場的豐碑式或標桿式的人物,他也因此得到了各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都稱呼他為「包青天」。
包青天的青天之名可不僅僅是後世傳說的,他一生的德行作為都足以擔得起「青天」之名。端州盛產端硯,歷任端州知府除了上貢都私自斂取大量端硯,或據為己有,或送給朝中的達官貴人。包拯任端州知府時,嚴格控制端硯的產量,除上貢外,他從未向百姓索取一方硯台,直至他離任之時,手中竟然沒有一方端硯,因此有歌謠說他是「端州一年任,不持一硯歸」。包拯之清正廉潔可見一斑。
包拯不僅嚴格要求自己,對那些違法作惡的權貴大臣更是法不容情。他擔任開封府尹期間,朝中權貴和世家望族私築園林樓榭的現象嚴重,甚至侵佔了惠民河,導致河道堵塞不通。包拯就帶人將那些園林樓台全部搗毀,絲毫不管是哪個王公大臣家的。還有一次包拯的舅舅犯罪了,包拯也是毫不留情地按照律法處罰了自己的舅舅。對於朝中的奸佞邪惡之人,包拯同樣不留情面,他直言彈劾販賣私鹽牟取暴利的淮南按察使張可久、私自役使士兵為自己織造綢緞的汾州知州任弁、監守自盜的仁宗親信太監閻世良,以及殘害百姓、盤剝百姓財物的轉運使王逵等人。包拯也因此使朝臣貴族感到害怕,再不敢輕易觸犯法律。當然,關於包拯懲治奸惡權貴最有名的故事就是《鍘美案》,這雖然是後世文人編造出來的故事,但是流傳甚廣,非常有力地表現出了包拯的嫉惡如仇、鐵面無私、不畏權貴。
⑵ 歷史上真實「包青天」是個怎樣的人呢
在我國兩千多年漫長的封建社會中,歷朝歷代都有過清官。然而,在人們的心目中,北宋的包拯是最有名的一位清官。在古今小說戲曲和現代影視劇中,包公被塑造的面如黑炭、額頭長有一彎月牙,一副與眾不同、非常奇異的長相。他廉潔公正,不畏權貴,鐵面無私,英明決斷,敢於替百姓伸張正義,被老百姓尊稱為“包青天””、“包公”。
包拯這種不避權貴,甚至敢於對皇帝直諫的正直作風,在小說、戲曲中經過人們的想像、發揮,成為許多動人的故事,人們最熟悉的《鍘美案》、《打龍袍等劇》,就是這樣產生出來的。
包拯做官三十多年,一直以剛嚴的態度,來執行封建國家的法紀,對於強宗豪族的專橫不法,按公處斷,絲毫不留情面。他彈劾和壓制豪門貴族,雖然為了維護和鞏固宋王朝的封建統治制度,但對於廣大人民群眾是有好處的。
⑶ 包公的性格特點
包公(北宋清官包拯)一般指包拯,包拯平生整治吏治、注重生產、鞏固國防、舉賢任能、為民請命,頗有政績,是中國歷史上的名臣,傑出的清官代表。包拯之名,成為清廉的象徵。
包拯性情嚴峻剛正,憎惡辦事小吏苟雜刻薄,務求忠誠厚道,雖然非常憎恨厭惡,但從來沒有不施行忠恕之道的。他跟人交往不隨意附和,不以巧言令色取悅人,平常沒有私人信件,連朋友、親戚都斷絕來往。雖然地位高貴,穿的衣服、用的器物、吃的飲食跟當百姓時一樣。
據此可見,包拯的為人已清正剛直得近乎執拗,甚至還有些不近人情,然而,這也正是他與一些庸吏的根本不同。
⑷ 歷史上的包拯究竟是什麼樣的人是真正的清官嗎
我們知道的「包青天」,實指北宋名臣--包拯。
三、「笑比黃河清」
包拯一生為官清廉,兩袖清風。他雖地位顯貴,衣服、器用、飲食卻同百姓一樣。在端州當官的時候,端州盛產硯台,過往太守經常借進貢之機敲詐端硯數量,包拯下令只造足夠進貢數目的端硯。任期一年滿後,他沒拿過端州一方硯台。他還經常囑咐家人「我的後代子孫當官,如果有貪污犯罪,就不得回老家,死了也不許葬在祖紋中。」
包拯在做三司戶部副使時,免除了向百姓徵收的船橋重稅,並讓百姓耕種漳河地區肥沃的土地,廢除了解州鹽法。
《宋史·包拯傳》對包拯給出了高度的評價,「拯性峭直,惡吏苛刻,務敦厚」,「與人不苟合,不偽辭色悅人」,比較的貼切,無愧於「青天」之名。
⑸ 歷史上包公是個什麼樣的人物
歷史上的包公以剛正不阿著稱,他不畏權貴,懲處貪官贓吏,成為清廉的象徵。包公性情嚴峻剛正,以其政績和品行為人愛戴,因為包公在社會享有盛譽,所以人們廣泛傳誦他的事跡,衍生出許多軼聞傳說。
包公的介紹
包公就是包拯,其別稱還有包青天、包龍圖、包中丞等。包拯因其鐵面無私,且英明決斷,敢於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師有「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之語。後世將他奉為神明崇拜,認為他是奎星轉世,由於民間傳其黑面形象,亦被稱為「包青天」。
包拯有奏議十五卷,今存《包孝肅公奏議》(《包拯集》)十卷,收入《四庫全書》「史部·詔令奏議類」第427冊,歷朝都有翻刻本出版行世,深受後世研究者的重視。
⑹ 歷史上的包公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物
包公本名,字希仁,死後謚號為「孝肅」,生於北宋咸平二年(999年),自幼聰穎好學,深受父母的寵愛。
包拯廉潔公正、立朝剛毅,不附權貴,鐵面無私,且英明決斷,敢於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師有「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之語。後世將他奉為神明崇拜,認為他是
文曲星
轉世,由於民間傳其黑面形象,亦被稱為「包青天」。
⑺ 鐵面無私,廉潔公正的包拯,他是個什麼樣的人
前言:說起包拯,我想大家應該都非常熟悉吧。他以鐵面無私,廉潔公正而聞名於天下。宋朝的百姓都知道他是一個非常正直的清官。百姓也非常的愛戴他。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他。
個人小結:包拯是一個鐵面無私,清廉正直的人。他敢於向皇帝諫言,即使皇帝不聽他的他也依舊會繼續諫言。他就是這么一個一心只為百姓的好官。難怪包青天的故事可以流芳百世。
⑻ 歷史上的包公是什麼樣的人
包拯廉潔公正、立朝剛毅,不附權貴,鐵面無私,且英明決斷,敢於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師有「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之語,後世將他奉為神明崇拜,認為他是奎星轉世,由於民間傳其黑面形象,亦被稱為包青天。
包拯生於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於宋仁宗天聖五年(1027年)考中進士,被授任為大理評事,出任建昌縣(今江西永修)知縣。
因父母年邁,包拯請求在合肥附近就職,遂改授和州(今安徽和縣)監稅,父母又不想讓他離開,包拯就辭去官職,回家贍養父母。幾年之後,他的父母相繼去世,包拯在雙親的墓旁築起草廬,直到守喪期滿,還是徘徊猶豫、不忍離去,同鄉父老多次前來勸慰勉勵。直到景祐四年(1037年)包拯才赴京聽選,獲授天長(今屬安徽)知縣。
(8)歷史上包拯是個什麼樣的人擴展閱讀:
包拯以廉潔著稱,他執法嚴峻,不畏權貴。任監察御史及知諫院時,為肅正綱紀,懲處貪官贓吏,他彈劾販賣私鹽以牟取暴利的淮南轉運按察使張可久、役使兵士為自己織造一千六百餘匹駝毛緞子的汾州(今山西汾陽)知州任弁及監守自盜的仁宗親信太監閻士良等,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彈劾王逵。王逵曾數任轉運使,巧立名目盤剝百姓錢物。
激起民變後,又派兵捕捉,濫用酷刑,慘遭其殺害者不計其數,因而民憤極大。但王逵與宰相陳執中、賈昌朝關系密切,又得宋仁宗青睞,故有恃無恐。為此,包拯連續七次上章彈劾,最後一次更直接指責仁宗說:「今乃不恤人言,固用酷吏,於一王逵則幸矣,如一路不幸何!」其言激切剛直,朝野震動,輿論洶洶,朝廷終於罷免了王逵。
⑼ 包拯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包拯是剛正不阿和清正廉明的人.
包拯(999—1062),漢族,宋廬州合肥(今屬安徽)人,字希仁.天聖朝進士.累遷監察御史,建議練兵選將、充實邊備.奉使契丹還,歷任三司戶部判官,京東、陝西、河北路轉運使.入朝擔任三司戶部副使,請求朝廷准許解鹽通商買賣.改知諫院,多次論劾權幸大臣.授龍圖閣直學士、河北都轉運使,移知瀛、揚諸州,再召入朝,歷權知開封府、權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職.嘉裕六年(1061),任樞密副使.後卒於位,謚號「孝肅」.包拯做官以斷獄英明剛直而著稱於世.知廬州時,執法不避親黨.
⑽ 歷史上的包公到底是什麼樣的人
歷史上的包拯是「包青天」,是大理寺卿,類似於現在社會的法官。包青天意思是公正不阿,不畏權貴,不包己私,是法律的化身。
並不是,包拯的許多斷案都是在後人的加工附會上形成的。
1,包拯有斷案的才能,他曾經破獲過如牛舌案這類的案子,證明包拯的斷案能力還是很不錯得,但沒演義中那麼誇張。
2,包拯的名聲主要來自他的鐵面無私。在他擔任開封府任職的一年半間,鐵面無私,不畏權貴,幫助百姓出頭,所以才深受百姓愛戴,民間聲望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