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幫我介紹下尼康和佳能的型號、性能發展歷史,重點是性能方面
尼康比佳能的歷史要長上那麼幾十年,到今年已經91年了,尼克爾鏡頭也度過了75年的光輝歲月
1917年,東京計器製作所 的光學計量儀器部門和岩城玻璃製作所的反射鏡部門合並,成為一家更完善的光學企業,並命名為Nippon Kogaku K.K.(日本光學工業株式會社) 然後又兼並了藤井鏡頭製作所,這奠定Nikon日後的發展基礎,而Nippon Kogaku K.K.這一個名字一直沿用至1988年,只是它的知名度卻遠不及它的品牌——Nikon,因此,Nippon Kogaku K.K.早已改稱Nikon Corporation(這種只知有家不知有國的情況非常多,舉例來說,大家都知道Panasonic,很少有人知道松下其實叫Matsushita吧)。1917年,尼康向德國聘請了8名光學專家外加上自己的200名員工開張之後,早期產品以望遠鏡顯微鏡和光學測量儀器為主。1918年,Nippon Kogaku K.K.正式有了大規模的生產中心廠房,並且開始研究光學玻璃的生產,到1921年它們推出三支反射式望遠鏡,口徑分別為5㎝、7.5㎝及10㎝,還有mikron 4X ,6X這兩支棱鏡倒像的開普勒雙筒望遠鏡,這是尼康在光學器材領域叱吒風雲90年的開始,1920年,尼康從德國請來了光學工程師Heinrich Acht(上圖右)負責設計鏡頭,Heinrich Acht回國後改由日本工程師 Kakuya Sunayama 接手,他根據Acht的資料在1929年完成了Nikon 第一顆 120mm f/4.5鏡頭但是並未投入量產,用來證明實力的成分更多一些,到1932年,Nippon Kogaku K.K.生產出的攝影用鏡頭,並啟用Nikkor(尼克爾)商標(Nikkor其實是從顯微鏡上沿用下來的牌子),1937年尼康已經完成了50mm/f4.5、3.5和2.0 的Nikkor鏡頭光學設計工作,但當時尼康還沒有自己的機身。
到了1933年嘛,攝影愛好者,婦科大夫御手洗毅先生創立了佳能的前身,精機光學研究所。1933年也是個多事之秋,這一年美國大蕭條到了最嚴重的時候(1929-1933年經濟危機),德國發生了國會縱火案,隨後通過「授權法」授予希特勒全權,連共產主義之爹馬克思都死了50年了,相比這些,在東京麻布六本木悄悄成立的精機光學研究所根本就是如同塵埃一樣無關緊要的小事而已,誰又能料到它日後會生長成如此龐大的一個企業呢?佳能的技工們在掛牌之後埋頭苦幹,到了1934年,終於干出來一個小東西,這就是Kwanon(觀音),這也是佳能乃至日本第一部仿Leica的旁軸取景焦平面快門35mm相機,當時報紙上頗為興奮的報道了一番。不過觀音只有機身沒有配用鏡頭,剛剛我們似乎才講過一個光有鏡頭沒有機身的公司吧?這兩家稍一接觸就勾搭到一起去了,Nippon Kogaku K.K.提供Nikkor鏡頭和精機光研的仿Leica旁軸相機機身搭配著賣,做起了露水夫妻。
1935年對於CN兩家來說都是難以忘記的一年,這年中,精機光研推出35毫米焦平面快門照相機「Hansa Canon」(之前的觀音只是試制性質的,並沒有大規模投入量產,而且完全照抄萊卡,生產出來會吃官司的),連帶順手注冊了Canon的商標,而Nippon Kogaku K.K.則推出了Nikon推出50mm f/3.5 Nikkor插刀式鏡頭與之配合,堅固易用的機身外加素質優秀的Nikkor鏡頭使得這兩家新生的公司為世人(主要是日本人,還有一些西方駐日本的記者)所關注起來。佳能和尼康的蜜月期從此開始。
隨著日本軍隊的擴張,日本政府對尼康的軍品訂貨也增加了很多,尼康的生產重心已經基本投入到了軍用光學器材方面,那麼尼康抗槍打仗的時候,佳能有二心了。1937年,精機光研改了個名字叫精機光學株式會社,到了1939年,當尼康大包大攬的生產從用航空偵察相機到潛艇用潛望鏡的大部分日軍光學觀瞄器材,而佳能在這一年研發了自己的第一支鏡頭,取了個叫「Serenar」,的讀音頗像南汽菲亞特生產的小車「西耶那」的名,規格則是50mm/3.5。
1938年到1945年間,隨著侵華戰爭的全面爆發及太平洋戰爭的開始,Nippon Kogaku K.K.配合政府的需要,開設了一連串大型廠房,以生產軍需光學儀器,軍用望遠鏡什麼的都是小兒科,咱舉點高科技的例子,二戰期間日軍排水量最大(4.6萬噸),火炮口徑最大(460mm)的大和武藏兩艘戰列艦上所使用的光學測距儀就是尼康生產的,測距基線長15.8米(什麼叫測距基線,點擊此鏈接),性能極為出色,雖然是仿製的蔡司給德軍做的類似產品,不過就戰後的資料來看,其工藝和性能已與原型相差無幾了。
二戰的爆發給了尼康一個飛躍式發展的機會,大量的軍品訂單刺激尼康急劇的膨脹起來,到二戰中期,尼康旗下已經有了19家工廠和23000名員工,所生產的光學儀器包括望遠鏡,潛望鏡,航空偵查鏡頭,光學轟炸瞄準具等等,但是在現在尼康的歷史上,卻對這一段絕口不提。
但是不提不代表就能混過去,比如PE2008上展出的航空偵查鏡頭,還有上圖那個尼康打死也不肯透露詳細資料的生產於昭和17年也就是公元1942年,重達4.5KG的Simlar-F 180mm F1.5,這些東西都無言的訴說著那一段歷史。1945年日本挨了倆原子彈之後投降了,尼康也差點被美軍解散,不過聰明的尼康在戰爭結束前不久將一部分生產線由軍品改為生產民用產品,還算是保留下來了1家工廠和大約1400名員工,這也是尼康最困難的一年。由於日本戰敗,加上社會不景氣,一年之間,本來朝氣勃勃的Nippon Kogaku K.K.,只剩下原來的舊廠房和另一間小工廠而已。當然,尼康應該慶幸工廠都設在東京市區。而佳能似乎沒有怎麼太牽連進戰爭中,到了戰後的1946年,佳能,那時候的精機光株推出了可更換鏡頭的35mm螺口旁軸焦平面相機Canon SII配用的鏡頭就是自己開發的Serenar系列螺口鏡頭,Nippon Kogaku慘遭拋棄,隨即停止了和精機光株的合作。雖然失去了軍品訂單又沒了合作夥伴,但尼康依靠自己在光學設計上豐富的經驗和卓絕的才能,依然屹立不倒(苟延殘喘?)並且立即開始了自己的旁軸相機研發工作。此後尼康進展十分迅速,1946年推出第一部旁軸機身 Nikon 1(名字真簡潔),1948年上市銷售,這也是第一部以「Nikon」來命名的相機,不過市場表現平平,既有Nikon 1自身性能不是特別出彩,而市場類似產品很多的原因,也有日本當時還是一片廢墟,市場容量太小的原因。
Nikon 1 基本設計是根據戰前兩大最搶手品牌相機 Leica和Contax 的混合體,Nikon 精益求精成功的結合這兩類相機的優點開發出功能更強的相機。 Nikon One 採用了 Contax 相機有稜有角的外形、可拆卸機背、機頂快門控制轉盤盤、前對焦環以及鏡頭卡口;又採用了Leica相機 RangeFinder(測距) 取景器和焦平面快門。樣機在試制完成之後讓所有人都非常滿意,但是取名字讓大家想破了腦袋。當時用了很多名字被考慮作為新相機發表時使用,一些甚至今日聽來是熟悉的他牌稱號。據考證當時考慮的幾個名字,包括:BENTAX、PENTAX、PANNET、NICCA、NIKKA、NIKORET和NIKKORETTE。關鍵時刻一度 NIKKORETTE 這個名字將要勝出,最終時刻仍然選擇了尼康,日本貌似也有取個賤名好養活的說法,要是取個狗剩一號之類的名字就搞笑了。
到了1949年,尼康推出了Nikon M(幹嘛不叫Nikon 2?),1950年尼康推出了和M相差無幾的nikon S 新增加了閃光同步埠,也推出了五隻可更換鏡頭Nikkor-W 3.5cm f/3.5、Nikkor-O 5cm f/3.5、Nikkor-H 5.0 cm f/2.0、Nikkor-P 8.5cm f/2.0和Nikkor-Q 13.5cm f/4.0,鏡頭型號里的字母用來表示鏡頭的結構『U (Uns) 即是1片、B (Bini) 即是2片、T (Tres) 即是3片、Q (Quatour) 即是4片、P (Pente) 即是5片、H (Hex) 即是6片、S (Septem) 即是7片、O (Octo) 即是8片、N (Novem) 即是9片、D (Decem) 即是10片。』還有,Nikon鏡頭常刻上「Auto 自動」(指是光圈葉片會自動收縮)、焦距(以mm顯示)和流水號。
尼康M這部相機非常優秀,而且非常幸運,尼康因為它而一朝成名,天下皆知,這其中也有一個陳年的老八卦。1950年,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 )發表了一篇特稿,報導及介紹Nikon相機及 Nikkor鏡頭的高質素表現,是由著名攝影記者 Jacob Deschin執筆的,這個Jacob Deschin以報道朝鮮戰爭而聞名。當時紐約時報亞洲記者站設在日本,所有去朝鮮的記者都會先到東京報道一下再奔赴前線,Jacob Deschin在東京亂逛的時候偶然發現了Nikon M,當時記者中流行的是Leica M型,尼康M和萊卡M雖然很相似,但設計上另有出彩的地方,也更易使用,Jacob Deschin買了兩台背到戰場上去用完發現Nikkor鏡頭清晰銳利,Nikon M機身輕便堅固,性能十分出色,回去之後就大吹特吹(這種行為現在被稱為放毒),尼康從此名聲鵲起,成了新聞記者的寵兒。Nippon Kogaku K.K.對此視為無上光榮。分手快樂的佳能當然也沒有閑著,1947年又換了塊牌子,從「精機光株」改成了「佳能照相機株式會社」。到了1949年,佳能在東京證交所上市圈錢之餘,做出了Canon IIB,可惜的是Canon IIB雖然發布當年就獲得了舊金山全美照相機展覽會一等獎,但知名度和市場表現都平平,這充分說明了得獎再多,不如找個好槍手的道理,以鄙人陰暗的心理來推斷,佳能定下無償借用器材給著名攝影家和新聞記者的策略,跟50年受的那個刺激肯定不無聯系。尼康1952年的時候在美國成立了Nikkor Club,這個非政府組織主要作用是聯絡用戶,提高影響,這種做法在日後被很多公司效仿,比如華旗資訊就有個愛國者俱樂部(要是不熟悉情況的看到搞不好會以為是個政治團體),不過話又說回來,因為產品大受歡迎,尼康的機身及鏡頭被歐洲部分國家禁止進口了很長一段時間(具體哪些國家就不點名了,不過考考大家,蔡司,萊卡,施耐德,雷丁娜都是哪國的?),哦對了,這年Nikon S出世了。佳能在同年推出了世界首部帶閃光同步的35mm相機Canon IVSb,這個成就相當驚人而且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由於可以使用一個1/125秒的快門同步閃光,大大拓展了相機在新聞方面的應用。而尼康在旁軸系統上成績斐然,1954年推出了Nikon S的改進型 Nikon S2,內置100%的旁軸取景器,不過這只是個開始,到了1957年,Nikon推出了S2的後繼機種Nikon SP,它內置可以配合28mm,到135mm六個不同焦距定焦鏡頭使用的聯動取景框,而且可以自動調整視差,其功能之強悍遠遠超過了當時被看作是旁軸機王的萊卡M3,而萊卡直到1980年推出的M4-P上才具備類似性能。
尼康Nikon 也沒有放棄 RF 機種,1959年3月,Nikon 更新改款了 S4 企圖延續 S 系列的命脈。單反相機的興起必然伴隨著旁軸相機的衰落,1960年 Nikon 發表最後一款測距連動相機S3M之後就停止了S系列旁軸測距相機的開發和生產。Sp是尼康旁軸取景35mm相機的巔峰,2005年尼康曾經出過一批限量的SP復刻版,幾乎還沒開始生產就被預定一空。
時間到了1959年,尼康和佳能這對曾經的露水夫妻心有靈犀一般的同時發現了135單鏡頭反光相機的巨大潛力,開始相關產品的研發。
佳能對於市場的判斷顯然有些失誤,研發的首部35mm單反相機Canonflex市場反應平平,並沒有引起人們太多的關注,倒是同期開發的旁軸相機Canon 7比較受市場歡迎,雖然在機身上比較疲軟,但在鏡頭上佳能風頭正健,1961年開發的旁軸鏡頭50/0.95,62年推出的用於單反的R58/1.2,63年推出第一支變焦鏡頭R55-135/3.5,64年推出當時光圈最大的超廣角單反鏡頭FL19/3.5都是開一時風氣之先的優秀作品。
1959年,Nikon推出它們第一部35mm單鏡頭反光相機nikon F。這年,距離世界第一部SLR的發明已22年,但距離發明棱鏡眼平取景的設計,則只有九年,距離1955由Asahiflex(還記得是誰開發出來的不?點擊這里回顧一下)率先使用的立刻回彈反光鏡結構機身,只有四年。所以,1959年推出的Nikon F,基本走在了技術潮流的前列,而且具備當時最頂尖的性能。
Nikon F採取模塊化的設計,圍繞著機身,尼康提供了大量不同的配件,以切合不同需要,如取景器、對焦屏及馬達等都可以更換。Nikon F,在推出的第一日,已成為專業SLR的設計典範,這種模塊化按需搭配的設計思想一直延續到其後70年代的F2、80年代的F3及90年代的F4身上,每代尼康頂級機身都衍生出了大量的型號,以滿足各種不同攝影師的需求,可以說,直到佳能EOS 1發布之前,Nikon在135單反高端專業市場上的優勢都是壓倒性的。
總計從1959起到1972年 F2 推出為止,Nikon F 這個產品持續生產了13年,不管在產量還是生命周期上,至今罕逢與之匹敵的對手。而 Nikon F 也經歷了多次小改款,並推出衍生機型,例如: 1962年 推出的 Nikon F Photomic(就是我們俗稱的大頭F),首次採用外置的Cds(硫化鎘)原件測光,就是腦門上的那個大大的F旁邊的那個圓圓的白眼,測量范圍為EV 2~17;1965年 Nikon F Photomic T,採用了TTL式的Cds測光組件,測光顯示為指針式,測光方式為平均測光;1967年 Nikon F Photomic TN 是 T 的改量版,測光方式將原來的平均測光改成中央重點測光;1968推出的 Nikon F Photomic FTN 則是F系列的最後一款,實現了最大光圈指示,並可以在觀景窗內可以看到快門速度。一轉眼就到了1971年,離佳能開發的第一台相機Canon Flex(1959),已經12年了,在被尼康壓在頭上10多年之後,佳能終於憋出來了一台專業級135單反機F1型,以及配套的FD鏡頭數支(到底是多少支我手頭的資料也沒提……)這款以結實耐用著稱的高級專業照相機,能適合在-30℃和60℃的環境下使用,而這款照相機的快門經受了十萬次無故障的考驗,並採用先進的超薄型鈦金屬橫走式簾幕快門。這架設計精良的專業照相機一上市,轟動了整個攝影界。 下圖就是Canon F1,上面裝的就是佳能第一支量產的非球面鏡頭FD 50/1.2 AL SSC,AL表示非球面鏡,SSC表示多層鍍膜。和尼康F的設計思想類似,F1也採用了可更換的取景器,這一點在135單反相機身上被證明其實不是特別必要的。Canon F1是FD系統的組成部分之一,另一個很重要的部分是FD鏡頭,佳能在新材料和新工藝上的研發熱情很高,成效也很卓著,比如1969年就推出了使用螢石鏡片來矯正色差的長焦鏡頭FL-F300/5.6和FL-F500/5.6,從此樹立了「長焦的佳能」這一至今也無法逾越的鐵律(量產的民用長焦鏡頭中佳能EF 200/1.8L是世界頂級水平的,性能指標無人能及,這個結論是哈蘇實驗室做出來的)。尼康用以對抗佳能F-1的武器是F-2(怎麼看起來像哥倆……),也是在1971年推出的,尼康的F2和前代的F區別不大,最高快門速度提高到了1/2000s,以方便新聞記者使用,尼康主推的是F2的一個衍生型號F2 photomic,與基本型號的區別就是F2 photomic是有測光系統的(F和F2都沒有,需要用外置測光表),配備DP-1測光取景器,測光模式為中央重點加權平均,觀景窗內可顯示快門速度、光圈,測光范圍為EV 1~17。不過F2的運氣真的不能算是太好,主要面向72年慕尼黑奧運會的F2推出之後結果碰上了慕尼黑慘案,而到了1978年,尼康又推出了特別版的F2H准備競爭莫斯科奧運會的體育記者用機市場的時候,發生了蘇聯入侵阿富汗,美洲國家一致抵制80年莫斯科奧運會,尼康無奈之下把F2H面向社會出售。F2H只有501台,除了全鈦機身之外,還配備了MD100馬達和MD100電池包,實在是F2全系列之中最具收藏價值的產品。1973年 Nikon 推出 F2 Photomic S,配備改良DP-2測光取景器,也簡稱為F2S,測光用LED顯示,代替原來的指針式指示,另可以附加DS-1進行快門優先自動曝光;1976 Nikon 再推 F2 Photomic SB:配備全新的 DP-3測光取景器,採用SPD作為測光組件; 1977年 Nikon F2 Photomic A,配備又一新 DP-11測光取景器,但測光組件換回成本較低的Cds,主要是配合當時剛出來的Ai系列鏡頭,是F2 Photomic的Ai版本;同年 Nikon 還有 F2 Photomic AS,配備DP-12測光取景器,採用SPD測光組件。1972年,Nikon推出第一部自動曝光的Nikon相機——Nikkormat EL,這是一部全新設計的Nikon相機,Nikkormat EL有光圈先決自動曝光,有十/一兩級曝光補償,曝光記憶鎖,閃燈熱靴(第一部有內置閃燈熱靴的Nikon相機),除了不能自動對焦。其他功能現今自動相機區別不大——但它早在35年前就出世了。不過相比起同時代佳能的成就,尼康顯得有些黯淡無光了。1976年,Canon一馬當先,以AE-1將單反相機帶入了電子化的新天地,並通過改進生產線,採用新材料(就是工程塑料),引入「價值工程」,出色地控制了成本。Canon A系列單反機以方便的功能、合理的價格而空前暢銷,整個A系列產量超過八百萬台,從1976到1984,連續八年Canon單反相機銷量居於榜首,尼康雖然在頂級單反市場仍然占據壓倒性的優勢地位,但已然疲態初現了。這一時期佳能的動作迅速而又高效,而尼康的應對策略則十分混亂,給人以手忙腳亂勉力支撐的感覺,為了應對佳能出色的A系列的挑戰,尼康改進了F卡口,成為AI卡口(Automatic Maximun Aperture Indexing,AI卡口可以實現光圈優先曝光)之後發布了NIKKORMAT ,FE, EL等多個系列的機身,但市場反響十分糟糕,在頂級135單反領域尼康F2As對佳能F-1也幾無優勢可言。跌跌撞撞的折騰到了1979年,尼康發布了輕量化的小型135單反相機機EM(Economic Model經濟型),配用數支E系列鏡頭(28mm f/2.8,35mm f/2.5,50mm f/1.8,100mm f/2.8,135mm f/2.8,135mm f/2.8,及一支70~150mm f/3.5),由於EM和尼康機身一貫的堅固用料十足的傳統相左而受到市場惡評,一樣以失敗而告終(不過後來有不少人專門2手搜集E系列鏡頭把玩,聲稱有一種特殊的味道雲雲……)。時間進入了80年代,尼康率先發布了F系統第三代旗艦機F3,這台相機由著名的保時捷家族設計,性能十分強勁而且衍生型號和附件之多之復雜到現在也無人能超越,單單可更換對焦屏就有15中型號,中央裂像的,微棱鏡的,高倍放大的,高亮的,網格的,等等,取景器也可以更換,其中有一種是類似於120相機所用的腰平取景器,使用起來極為方便,有了它,還要個鳥的直角取景器。F3的測光系統也是非常精巧的,它的反光鏡經過特殊的工藝處理,18%的光線可以透過主反光鏡射到輔助反光鏡上,再被反射到反光鏡箱底部的光敏電阻上實現測光,所以F3更換機頂不影響測光系統F3的鈦快門標稱使用壽命15萬次,實際壽命應該超過此數的至少兩倍以上,小編曾經見過一台外觀已經磨的慘不忍睹的裝了MD4卷片馬達的F3T,主人聲稱從88年買到手用到現在,一直是主力相機,鑒於主人的工作性質(丫是個記者)稍加推算就知道快門可能早已經超過標稱壽命了,不過據我親手用反轉片試拍的情況來看,曝光依然精準,快門動作也乾脆俐落,聲音略帶一點尼康式的金屬尾音,實在令人嘆為觀止。
㈡ 請內行人士介紹CPU和顯卡的發展歷史(包括系列 具體型號和主頻等)
可以說Intel公司的歷史就是一部CPU的發展史,下面以Intel為例簡單說一下CPU的歷史。
1971年。世界上第一塊微處理器4004在Intel公司誕生了。它出現的意義是劃時代的,比起現在的CPU,4004顯得很可憐,它只有2300個晶體管,功能相當有限,而且速度還很慢。
1978年,Intel公司首次生產出16位的微處理器命名為i8086,同時還生產出與之相配合的數學協處理器i8087,這兩種晶元使用相互兼容的指令集。由於這些指令集應用於i8086和i8087,所以人們也這些指令集統一稱之為X86指令集。這就是X86指令集的來歷。
1979年,Intel公司推出了8088晶元,它是第一塊成功用於個人電腦的CPU。它仍舊是屬於16位微處理器,內含29000個晶體管,時鍾頻率為4.77MHz,地址匯流排為20位,定址范圍僅僅是1MB內存。8088內部數據匯流排都是16位,外部數據匯流排是8位,而它的兄弟8086是16位,這樣做只是為了方便計算機製造商設計主板。
1981年8088晶元首次用於IBM PC機中,開創了全新的微機時代。
1982年,Intel推出80286晶元,它比8086和8088都有了飛躍的發展,雖然它仍舊是16位結構,但在CPU的內部集成了13.4萬個晶體管,時鍾頻率由最初的6MHz逐步提高到20MHz。其內部和外部數據匯流排皆為16位,地址匯流排24位,可定址16MB內存。80286也是應用比較廣泛的一塊CPU。
1985年Intel推出了80386晶元,它X86系列中的第一種32位微處理器,而且製造工藝也有了很大的進步。80386內部內含27.5萬個晶體管,時鍾頻率從12.5MHz發展到33MHz。80386的內部和外部數據匯流排都是32位,地址匯流排也是32位,可定址高達4GB內存,可以使用Windows操作系統了。
1989年,Intel推出80486晶元,它的特殊意義在於這塊晶元首次突破了100萬個晶體管的界限,集成了120萬個晶體管。80486是將80386和數學協處理器80387以及一個8KB的高速緩存集成在一個晶元內,並且在80X86系列中首次採用了RISC(精簡指令集)技術,可以在一個時鍾周期內執行一條指令。它還採用了突發匯流排(Burst)方式,大大提高了與內存的數據交換速度。
1971 年,Intel 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微處理器 4004,它是一個包含了2300個晶體管的4位CPU。
1978年,Intel推出了具有 16 位數據通道、內存定址能力為 1MB、最大運行速度 8MHz 的8086, 並根據外設的需求推出了外部匯流排為 8 位的 8088, 從而有了 IBM 的 XT 機。隨後,Intel 又推出了 80186 和 80188,並在其中集成了更多的功能。
到1982 年的時候, Intel 在8086 的基礎上推出了80286,IBM 則採用80286 推出了AT 機並在當時引起了轟動,進而使得以後的 PC 機不得不一直兼容於PC XT/AT。
到了1985 年,Intel 推出了80386, 但並沒有引起IBM 的足夠重視,反而是 Compaq 率先採用了它。可以說,這是 P C 廠商正式走「兼容」道路的開始,也是AMD 等 CPU 生產廠家走「兼容」道路的開始和 32 位 CPU
的開始,直到今天的 P4 和 K7 依然是 32 位的 CPU(局部64位) 。
1989 年,80486 橫空出世,它第一次使晶體管集成數達到了 120 萬個,並且在一個時鍾周期內能執行 2 條
指令。
隨後,AMD、Cyrix 等陸續推出了 80486 的兼容CPU,於是人們只知有 386 和 486 之分而不知有 Intel 和非Intel 之分。 鑒於這種情況, Intel 沒有將486 的後一代產品稱為 586,而是使用了注冊商標 Pentium,Pentium 一經推出即大受歡迎,正如其中文名「奔騰」一樣,其速度全面超越了 486CPU。盡管有浮點運 算錯誤的干擾,但對手的 5X86 更像是一個超級 486,就算是後來的 AMDK 5 也因為推出較晚和浮點運算不夠強勁而大敗於Pentium。在Pentium 家族中,早期的 50MHz、60MHz 為P5,而75MHz~200MHz的產品則為P54C。隨後,Intel將MMX技術應用到 Pentium 中 ,這一代產品從 133MHz到233MHz,即P55C。其中的Pentium 166 MMX 的產品被玩家們親切地稱為 「黑金剛」 ,從此張口不離超頻二字。 其實在 P55C 之前,Intel 早就推出了Pentium Pro,但是當時微軟的Windows95 尚未推出,徹底拋棄了 16 位代碼的Pentium Pro在運行DOS時甚至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 因而Pentium Pro只能在高端的32 位運算中一展風采。但正是Pentium Pro奠定了P6架構,甚至我們可以說PentiumⅡ= Pentium Pro + MMX。
後來的事兒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了: Intel 用來對付對手的Slot 1 架構成了自己的絆腳石,於是便有了
Celeron、Celeron A、Celeron Ⅱ,而AMD則趁機在Socket7 架構上改進廣受好評的 K6 並命名為 K6-2, 一時間,Celeron 和K6-2 成了窮人的寶馬。隨後,為了應戰隻手遮天的Intel,AMD推出了利齒K6-3,但這並沒有咬動Intel分毫, 畢竟Celeron太好用了!真正讓Intel大敗的應屬K7,加上 Intel 接連的失誤,AMD 毫無疑問地坐在了高端的寶座, 尤其是Duron的推出使得AMD成為高性價比的代名詞,此時的 AMD 除了兼容性外,應該說是已漸入佳境。真希望AMD 的大錘(K8)能狠狠地砸在P4 上,如此我等消費者又收漁翁之利了,呵呵。
在了解了 CPU 的成長史後,我們再來看一下 CPU 的選購。作為 DIY 一族,選購一個合適的 CPU 無疑是相當
重要的,而這其中我們要遵循「老二主義」 。這是什麼意思呢?一般說來,一個產品剛剛推出時雖然囊括了
許多新技術,但由於沒有經過市場的檢測,這個技術未必就一定會流行。加上新產品處於廠商的暴利期,軟體
的支持也跟不上,所以如果你不是專業的評測人員或發燒的溫度尚淺,大可不必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等該CPU 的更高頻率出來並大規模降價後,通常可以以初期價格的一半甚至1/4或更低買到幾個月前天價的CPU。打
個比方說, K7-500 初出時要賣 3000 多大洋,可等 K7-650 出來不久以後它就只賣 1000 多。另外,在高頻CPU流行時我們完全沒有必要為追逐潮流而多花數百甚至上千元多買幾十兆赫茲,因為實際使用過程中我們是感覺不出這點差距的。一般而言,只要兩個 CPU 主頻差不超過20%,不用測試軟體是不容易分辨得出速度差距的。就拿小生的CPU 來說,從366 超到 550,雖然有50% 的差距,但在運行像 Word 之類的軟體時根本就體現不出這種差距,因為 366 已經足夠快了!就目前來看,AMD 的 Duron 無疑是最佳性價比的CPU,低於Celeron 的價格高於 Celeron 的性能,普通家用完全足夠。但如果你是專業應用的話,小生還是推薦使用 P Ⅲ,因為像Solid Works 99 之類的專業軟體會不認AMD K7 家族的CPU, 此時可以把注冊表中的 CPU 類型改為 Intel 的 X86 即可。當然,如果十分在意速度的話,雷鳥(Socket A Athlon)是當之無愧的最快的CPU(要知道,雷鳥1G比PⅢ1G曾經便宜到1萬多大洋) 。又或者你既重視兼容性又沒錢並且還愛超頻,Celeron Ⅱ無疑是更好的選擇,最後,如果你確實沒有錢,用VIA的CPU好了。
小鳥知識點:
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 中央處理器,它是計算機的心臟,主要由運算器和控制器組成,CPU 的速
度用MIPS (百萬個指令 / 秒)表示,XT 機採用的 8088速度為0.75MIPS, 而超頻至 450MHz 的Celeron 速度為1000MIPS 左右。 通常地,我們更喜歡用 CPU 的主頻來衡量它的快慢:CPU主頻=外頻×倍頻其中外頻即系統匯流排頻率,現在常用的有 66MHz(Celeron) 、100MHz(Duron) 、133MHz(新 P Ⅲ) ,至於倍頻大多已被CPU廠家鎖定,可以不用理會它。通過提升外頻我們可以對 CPU 進行超頻(Over Clock) ,比如 300MHz的 Celeron 外頻 66Hz,倍頻為4.5,當把外頻調到 100MHz時 CPU 主頻即為100MHz × 4.5=450MHz,這可是 1999 年一個近乎神話的超頻。調整外頻可以通過修改 BIOS 設置或者跳線、撥動DIP開關來實現,這一點請參考主板的說明書, 不過CPU的超頻帶有一定的危險性, 不可盲目試之。
MMX(MultiMedia Extensions) :多媒體擴展指令集,曾被玩家們戲稱為麻麻叉。 它是Intel針對日益發展的多媒體處理需要在1996年發布的,它一共包括57條多媒體指令,這些指令可以一次處理多個數據,目前的主流CPU都支持它(新 P Ⅲ帶有支持更多指令的 MMX2) 。
3D Now!:由AMD公司推出的類似於MMX的多媒體指令集,AMD 以及 VIA 的 CPU 支持該功能。
nVIDIA-從失敗開始的NV1、NV2
談起nVIDIA公司,很多人都會想到當代顯卡市場的霸主,但是你是否知道,曾經的nVIDIA公司只是一個無名小卒,從失敗到成功,到底nVIDIA公司是如何勵精圖治達到頂峰?讓我們來真正的體會一下nVIDIA公司的那段不尋常的故事!
1.從失敗開始NV1、NV2
談起nVIDIA公司的歷史,那麼至少要追溯到1993的1月,當時nVIDIA的總裁兼首席執行官Jen-Hsun Huang還是LSI Logic的「system-on-a-chip」的核心軟體主管。nVIDIA的首席技術長官Curtis Priem則是構建過第一塊 PC 圖形處理器,IBM專業圖形適配器的技術師。而Chris Malachowsky,硬體工程副總裁,則是 Sun Microsystems 的資深高級工程師,也是GX圖形體系的核心設計者。三個人在當時3D顯卡剛剛興起的時代一拍即合,開始努力研發nVIDIA的第一款3D圖形加速晶元。
經過2年多的不懈努力,在1995年5月,nVIDIA的第一代產品NV1終於推出,這也是nVIDIA第一次開始向3D晶元領域進軍。在當時,許多3D標准尚未建立,多邊形還沒有成為3D游戲的標准,nVIDIA選擇的3D實現方式是二次方程紋理貼圖而不是多邊形。就是這樣,它還是擁有了完整的2D/3D核心,而且nVIDIA的第一件產品NV1也不只是一個單純的圖形加速器,它整合了一個具有350MIPS的聲音「單放」處理核心,這使得它有 32 路並行音頻通道,16位CD音質和實現簡單的 3D音效的硬體相位調整,NV1實際上比許多第一代PCI音效卡更加引人注目。 並且首次在顯卡上採用VRAM做顯存儲器。NV1的游戲埠遠遠勝過傳統的15針游戲埠,它直接支持世嘉土星游戲手柄和游戲操縱桿,可以用在支持直接輸入的游戲中。
但是由於當時微軟在Windows 95系統開發中制訂了Direct3D API規范(一個以多邊形填充為基礎的3D加速方案,使用多邊形、三角形成像技術),允許開發人員編寫代碼使得它能夠在默認的晶元上運行。要命的是nVIDIA採用了和Microsoft的Direct3D API不同的標准,雖然 NV1 擁有透視畫法、二次方程紋理貼圖等出色的技術,但是它還是無可挽救的被宣判了死刑。不管 nVIDIA 和 Diamond 怎麼努力,開發者都不再願意為 NV1 開發產品了。為了爭取用戶,Diamond 大幅度消減了 Edge 3D 的價格,並且捆綁附送一個世嘉的游戲手柄,但一切都無濟於事。 又因為運作開發方面的原因,它沒能打開主流市場。不過其中提供的二次方程紋理映射功能還是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那時候起,nVIDIA逐漸在很多人心目中樹立起技術派先驅的形象。
由於微軟的Direct3D,nVIDIA差一點就扼殺在初始階段。兵器PC OEM廠商也拒絕接受不兼容Direct3D的晶元,這時的nVIDIA清楚,他們短時間內不可能拿出一件全新的支持 Direct3D 的圖形加速器投放市場。公司從公眾熱點中撤退了,被迫解僱部分員工。
nVIDIA不得不把希望寄託在世嘉的土星游戲機晶元製造上,由於世嘉公司的資助,nVIDIA公司開始研製NV2晶元。這個晶元促進了世嘉土星游戲機附件的銷售,世嘉的程序員也熟悉了二次方程曲面。更重要的是,Direct3D 還不是非常流行,只要能獲得更好的性能,許多日本游戲機程序員都打算並樂意採用非傳統的二次方程曲面。在這個時期當中,世嘉斥資用於NV2的研究工作,這一點對 nVIDIA 來說其意義之重大,是我們現在不能想像的,也許,如果沒有世嘉對NV2的支持,nVIDIA也活不到今天。但是,世嘉最終放棄了 NV2,並和PowerVR簽訂了合同,NV2徹底失敗了!
不幸失敗的NV1
nVIDIA-初顯身手的NV3-RIVA128
2、初顯身手的NV3-RIVA128
NV1、NV2的失敗使得nVIDIA公司元氣大傷,是繼續延續與游戲機廠商的合作,還是轉向pc圖形晶元的研究,成為了當時nVIDIA公司不得不仔細考慮的一件大事,而這也成為了公司成功的轉折點!公司最終選擇了後者,於是,nVIDIA將精力全部投入到pc圖形晶元的研製當中。不久之後,工程師開發出了針對DirectX的NV3也就是後來為大家熟知的RIVA 128。這也是第一個提供硬體三角形引擎的圖形晶元,雖然RIVA 128的圖像質量比不上3dfx Voodoo,但是憑借100M/秒的像素填充率和優良的性價比RIVA 128還是迅速贏得了用戶和OEM廠商的心。
而且Riva128也是當時最早的支持AGP1x規范的顯示晶元之一,因為1997年的8月底Intel正式發布了支持第一款支持AGP1x的LX晶元組,將AGP規范引入了主流,這次nVIDIA做出的選擇非常明確。1997年底,Dell、Gateway和Micron相繼使用了RIVA 128顯卡。零售市場上,Diamond、STB、ASUS、ELSA和Canopus等等都相繼推出了基於此晶元的產品。久戰不勝的nVIDIA也在NV3的帶領下取得了一場難得的勝利,而當時如日中天沒有人認為會有別的廠商能超過的3Dfx卻依然固守著PCI和GLIDE。
但是Riva 128顯示核心最大僅僅支持4MB顯存,這一點使得它的最大3D解析度只能支持960x720或者800x600。為此在六個月之後,nVIDIA推出了NV3的加強版本—RIVA 128ZX。與NV3相比增強版本的RIVA 128ZX在於這顆晶元所支持的幀緩沖從4MB增加到8MB,增加了對OpenGL的支持,並開始支持2x AGP模式,整合了250MHz RAMDAC所以可以最大支持真彩1280x1024解析度桌面。從總體性能上,RIVA 128ZX同Riva 128依然處於同一個水平,因此,當時的Voodoo、Voodoo2、Verite 2x00和i740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但正是這款NV3使nVIDIA搶佔先機,也正是憑借著NV3的出色性能,nVIDIA得以走上正軌為後來的發展奠定了資本基礎
㈢ AK47的發展歷史是怎樣的
阿夫托馬特.卡拉斯尼科夫47(AK-47)
口徑:7.62x39毫米 蘇制彈葯
彈夾容量:30/40發
動作方式:導氣式
射速:600發/分
槍管:6膛線 右旋
槍口初速:600米/秒(2350英尺/秒)
有效射程:400米(1320英尺)
外形尺寸:870毫米(槍長);415毫米(槍管)
質量:4.3千克(空槍);AKM---3.14千克(空槍)
它的歷史開始於1944年,自從卡拉斯尼科夫軍士從戰場上負傷歸來後,在就醫的過程中他就開始進行輕武器的研究.在1945到1946年之間他設計出了一支突擊步槍,並於1946年用它參加蘇聯的第一次武器試驗.那支槍沒有被採用.
1947年間,第二次試驗開始,他的設計以"7.62毫米 Automat Kalashnikova,Obraztsa 1947 Goda"的名字被採納了,無需多言,這種武器開始了它成為全世界最知名的武器的傳奇歷史----AK-47.
1951年,在進行了一些小的改進之後一種新的型號出現了----AKS-47,一種更短的,有可折疊槍托的新型AK-47.
1959年,AK再次進行了改進,這次以故障更少的沖壓機匣代替了原來的銑制機匣,並被命名為"Automat Kalashnikova Modernizirovannyj",意思是一種"現代化後的AK-48型號,附上了所有能加上的附件,包括一個可拆卸的槍口消焰器.其他的改進如下:1,重新設計的槍托和小握把;2,可調準星現在范圍變為100米到1000米之間,高於AK-47 800米的有效射程.
它是一種十分有效的單發點射式武器,即使在最艱苦的條件下,第一發子彈的精度仍然值得信賴.即使機匣中塞滿了沙子它一樣能開火射擊,同時雖然它製造起來非常便宜和簡單,卻是十分的可靠和優秀.
AK家族在AKM形成後真正達到了全盛,同時基型AK-47開始成為收藏家追逐的珍貴藏品,AKM彈匣上的凹槽是區分AK和AKM的顯著標志,1951年後的AK和1959年後的AKM上都有.
㈣ 請問有沒有寶馬8系,是停產車嗎它的歷史是怎樣的
一、BMW的前身是一家飛機工廠,成立於1916年3月7日,最初以製造流線型的雙翼偵察機聞名於世,這家公司的名字叫BFW(Bayerische FlugZeug-Worke),「巴伐尼亞飛機製造廠」,公司始創人名吉斯坦·奧托(Gustan Otto),其父是鼎鼎大名的四沖程內燃機的發明家。
吉斯坦在航空的高度成就,使他懷著很大的野心製造汽車,他這一決定,為汽車歷史寫下了光榮的一頁,那就是受到今天萬千車迷愛戴的德國BMW車廠了。
1917年7月20日,吉斯坦·奧托退休後,BFW公司便開始重組,正式名為BMW(Bayerische Motoren Werke),英文是人們熟識的Bavarian Motor Works,車廠有了兩位新老闆,第一位是積及「莎柏奴(Jacok Schapiro),另一位是甘美路·卡斯丁哥尼(Camilo Castigloni),兩人都是日後BMW車廠發展史舉足輕重的人物,積及這位大商家更是當年戴姆勒一賓士(Daimler-Benz)車廠股東之一。受制的戰敗國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德國成為戰敗國,他們的飛機被「凡爾塞條約」列為「戰爭武器」禁止生產,而寶馬車廠要直到1923年方可生產汽車。
五年之癢,BMW終於可為將來而努力奮鬥了,他們先賣出舊的廠房,然後購入BFW的工廠、存貨,把BFW的商標注冊,那個原身是BFW的商標沿用至今,最後購入希利奧士(Helios)摩托車廠的製造權,但後來發覺Helios的摩托車一無是處,差點把BMW拖垮,幸而他們在飛機工程的卓越成就,在飛機總工程師菲力土(Max Fritz)的協助下,扭轉了劣勢,自始帶領BMW公司邁向輝煌成就的開始。
1922年,BMW研製了第一台的摩托車發動機,雖然不被採納,但已為車廠定下了重要的方向,之後在紐靈堡(Nuremberg)的Victoria-Worke廠房重新製造了一台氣冷500ml的兩汽缸摩托車發動機和R32摩托車,正式展開了他們的業務。1923年末,他們特約在慕尼克(Munich)生產摩托車,而掛有BMW商標的R32摩托車則首次在市場中銷售。1925年,BMW開始研製汽車,雛型也同時建成,它為日後進軍汽車壇打下了基礎。這時,老闆積及要對BMW未來前途作出一次重要的決定,積及在德國北方的艾遜力(Eisenach)省Thurngia城市,那裡是他的工業王國所在地,其實他早在1899年便生產汽車,名為艾遜力運輸工業,最初他們生產的汽車名字叫華特堡(Wartburg),後改名為迪斯(Dixi),當時迪斯的汽車銷售欠佳,所以向英國柯士甸(Austin)車廠申請在德國製造7型的權利,1927年正式投入生產,德國制的柯士甸7型改名為Dixi 3/15 DAI(DA即德國版),那款受到德國顧客歡迎的英德混血兒,令車廠轉換生機,在這位商家眼中,艾遜力和BMW合並是一次品牌提高的最佳良機,終於於1928年兩家合並了。
1929年7月,BMW推出首輛汽車,是將年初生產的Dixi 3/15轉名來的,但專家不同意DiXi 3/15是BMW第一輛汽車,他們認為303才是真真正正屬於BMW的。無輪如何,BMW的3/15一直生產至1932年末,歷時近6年。1932年3月,廠方從DA23/15改良而成的3/2O誕生了,它是配備一台782ml頂汽閥式(由L氣缸頂改過來)發動機,新車並用上新的後支架浮動軸懸掛系統,前後輪距2,115mm。新車開始有自己的個性和方向,制動功率由11增至15kW。1933年,在德國的柏林車展上,BMW展示了他們最新的303型,它是由工程師費迪拿(Fritz Peidler)協助下完成,車款是從3/20演變過來,配用一台並列6氣缸、雙化油器,氣缸容積1,173ml,制動功率可發出22kW的高性能雙門四座位驕車,車頭蓋佔了車身的一半,兩邊通風隔設計相同,以中線分開,前後輪距2,365mm,車廂空間充足和舒適。303型之後再延伸至315,319,320及3231型,BMW的創作源泉正在長流不息間。另外,似乎BMW對跑車情有獨鍾,他們的315型經過改良後,制動功率增至29kW,外型更像一輛跑車,極速達130km/h,此車還以耗油量低、安全和容易操控而馳名於世。
1936年,外型和舊款一樣,增大了汽缸容積至1911ml的319型面世,功率提高至40kW,極速也增加至140km/h,壓縮比為5.6:1。1937年,人們看見BMW開始製造遊客車(Touring Car)市場,也就是今天統稱為三廂式四門房車,並獲得成功,她是一款4/5門房車,名326型,對象是中上階層的家庭,326也採用雙化油器,功率37kW,這款車共生產了1萬6千輛,在二戰前是一個難能可貴的數字。戰前,BMW的生產線是在艾遜力的廠房,而慕尼克是寫字樓,只負責設計及機械研究工作。如果說到BMW的賓車鼻祖,要算是315型和319型,BMW車系中的十位數字往往反映其氣缸容積,例如315代表1.5升,319則代表1.9升。
1936年,BMW的4氣缸發動機設計全線改為6氣缸發動機設計,而採用4氣缸發動機的309型也同時間停產。326型不久成為BMW6氣缸房車的主力,那裡還包括銷量不佳的320型(1937-1938)及321系(1939-1941)。
二戰前最後一款房車是325型和加長版的326系,後者配上一台3.5升發動機,但只製造了410輛。在二戰期間,325型和326型均被納碎黨徵用在軍事上,而在大戰期間,所有民用的汽車都停止生產。但戰前令人最回味是327型和328型跑車,最有歷史性代表是那輛富有獨特跑車風格的319型,此車曾勝出1936年6月在德國紐堡倫舉行的大賽,甚至在戰後,此車仍生產了好一段日子。
BMW的成功,327型和328型跑車是功不可抹的,兩車的車身非常纖幼,雙座位設計,是從319型改良過來,前後軸距僅775kg,最高功率有59kW之多,而極速也高達160km/h,堪稱是一輛純正血統的跑車,也是隨時可以下場比賽的一匹寶馬。
1939年的夏天,325型跑車推出市場,使「年青」的寶馬更聲名大噪,可惜人類史上最殘酷的戰爭在歐洲大陸正在上演,雄心壯志的寶馬在大戰前一年成立了科技中心,利用他們在飛機工程學上的優勢,准備將此帶進汽車工業里,他們正努力擴展在空氣動力學(Aerodynamic)上的研究工作,他們跟據Kamm教授的理論發展出一台極為流線型汽車的雛型,事實上,那雛型被世界公認為第一輛真正符合空氣動力學的汽車設計,令當時BMW汽車設計傲視同群,可是一場無情的戰火,什麼都被摧毀了。分裂成東西德國1945年,二戰結束,德國接受無條件投降,又再加上戰敗國的身份,土地慘遭分割,分裂成東西德兩國,艾遜力士成為東德的一部份,自然是管轄范圍;至於在慕尼黑的研究中心,所有設施都遭受盟軍炸得支離破碎,這次重創下必須好幾年時間才能復原,第二度經歷過戰爭的BMW,但這次的復原期要長達7年之久,方能再次投入生產,其時BMW的生命力仍顯得很脆弱。
戰後,盪然無存的西德受到發動戰爭的懲罰,國民上下努力和沉默地掙扎求存,當時西德的物資嚴重短缺、汽油短缺,製造摩托車和三輪車是車廠當務之急,它們是符合當代德國國民的低購買力。但人們渴望能再見到BMW的汽車,各方面都努力為BMW再燃亮生命,首先是前BMW工程師在Baden·Baden重建工場振興BMW的汽車工業,再造328型跑車。另外,奇怪的是,英國人也愛戴328型跑車,他們等不及BMW的復原,對其予以發展。
1945年,英國重建328型,326型亦得以復甦,同樣地奇怪是美國人也很喜愛328型,他們從英國購入發動機,重新設計車身和加大功率至97kW,然後運往美國市場銷售。
BMW在全面復興前,在1945--1947年期間,曾為一家美國公司做了三年飛機發動機研究和開發工作。1948年,籌集了足夠資金,現在可以開始重建一間摩托車工廠了,同時著手開發和研製R51摩托車的工作,在不斷的努力下,車廠在短短5年間便生產了10輛摩托車,因此他們可以開始再向汽車之夢狂奔了。
1952年10月,BMW終於再投產汽車,製造的汽車是戰前的501系四門房車,沿用那台6汽缸2升發動機,單化油器,功率48kW,至於其他設備則是全新,其性能和耐用性獲得一致好評。
1954年,BMW推出由501型改良的502型四門自車,沿用一台全新V-8汽缸發動機,是車廠戰後的一次突破,復原後的寶馬立志要在豪華客車和轎跑車和摩托車上創一番事業。BMW振興工業行動終於又泛起一片曙光來……
寶馬汽車公司創建於1916年,原為飛機生產廠家,1928年開始生產汽車,當時叫迪克西牌(DIXI),二戰期間廠房被摧毀,戰後重建,並將飛機技術應用到轎車上,因而發展很快。目前,寶馬轎車在品質上已與賓士轎車並駕齊驅,在發動機等許多領域方面甚至超過賓士公司。寶馬與賓士已共同成為德國轎車的驕傲。
1916BMW最初是一家航空發動機廠創建於慕尼黑。1917年Rapp Motor公司更名為BMW。
1919航空先驅Zeno Diemer創下了9760米的世界爬高記錄。採用寶馬製造的航空發動機打破記錄的Franz Zeno Diemer(中間)以及他駕駛的飛機。
1923首輛BMW摩托車誕生於慕尼黑生產線上。
1924採用寶馬發動機進行第一次飛行。至Persia20年代,飛機極大地縮短了世界空間距離。
1926飛行員Walter Mittelholzer採用寶馬航空發動機,連續七次打破世界記錄。
1936世界上所有系列生產的跑車中,寶馬328型速度最快。Rudolf Schleicher是這一傳奇般汽車的設計師。
1983巴西人Nelson Piquet採用寶馬渦輪增壓發動機,榮獲「一級方程式」賽車世界冠軍稱號。這是寶馬賽車運動史上輝煌的一頁。
公司介紹:寶馬汽車股份公司是世界上以生產豪華汽車、摩托車和高性能發動機聞名的汽車公司,名列世界汽車公司前20名。公司始創於1916年,創始人是卡爾·拉普和馬克斯·弗里茨。原名寶馬飛機股份公司,1918年8月正式命名為寶馬汽車股份公司。總部設在德國慕尼黑,職工5萬人。汽車年產量在50萬輛左右,摩托車年產量3萬輛左右。
寶馬汽車公司是以生產航空發動機開始創業的,因此標志上的藍色為天空,白色為螺旋槳。藍白標記對稱圖形,同時也是公司所在地巴伐利亞州的州徽。和賓士汽車公司一樣,寶馬汽車公司以汽 車的高質量、高性能和高技術為追求目標,汽車產量不高,但在世界汽車界和用戶中享有和賓士汽車幾乎同等的聲譽。寶馬汽車加速性能和高速性能在世界汽車界數一數二,因而各國警方的警車首選 的就是寶馬汽車。寶馬的摩托車在國際市場上最為昂貴,甚至超過了豪華汽車,售價高達3萬美元左右。由於寶馬產品以賽車風格設計,因而在世界賽車活動中寶馬汽車經常大出風頭。
寶馬公司目前在13個國家設有子公司和生產廠,國內有10家子公司。銷售的汽車產品有寶馬新3、新5、新7和新8系列豪華小轎車。寶馬850i是最新推出的最為豪華的小轎車。
馬力,力矩高達490牛頓米。
寶馬標志的含義
有一種解釋是:「寶馬標志中間的藍白相間圖案,代表藍天,白雲和旋轉不停的螺旋漿,喻示寶馬公司淵源悠久的歷史,象徵該公司過去在航空發動機技術方面的領先地位,又象徵公司一貫宗旨和目標:在廣闊的時空中,以先進的精湛技術、最新的觀念,滿足顧客的最大願望,反映了公司蓬勃向上的氣勢和日新月異的新面貌。」因為這個解釋很泛濫,而聽起來也很讓人信服,不過誤人子弟沒商量。可惜德國人沒那麼浪漫!「寶馬」一詞是香港人想像力發揮到極至的結果,不可否認這樣的名字在中國用在一個汽車品牌上絕對蓋帽。而B.M.W.就是就是巴伐利亞汽車製造廠的意思,而標志的分割和色彩更和藍天、白雲、螺旋槳無關,這種色彩和組合來自寶馬所在地巴伐利亞州的州徽(在前面寶馬標志的旁邊)。
轎車:3系,5系,7系
旅行車:1系3門,1系5門,3系TOURING,5系TOURING
兩門兩座跑車:Z4 COUPE
兩門四座跑車:3系COUPE,6系
四座敞蓬跑車:3系CABRIOLET,6系CABRIOLET
兩座敞蓬跑車:Z4
SUV:X3,X5
高性能:M3,M3 COUPE,M3 CABRIOLET,M5,M6,Z4M,Z4M COUPE
型號後面的:
20d,20i,25i,30d,30i,35i,50i,60i,30Li,50Li,60Li,20si,30xi
兩位數字為大致的排量
D代表柴油發動機
I代表普通版
LI代表加長版
SI代表運動型
XI代表四輪驅動版
二、其他意思
1)別摸我——電影《瘋狂的石頭》里的無厘頭解釋。
2)Be My Wife(嫁給我吧)——經典的求婚用語。求婚時如果送一輛寶馬並把它按這個意思來解釋,很少有女孩能當場拒絕。
㈤ 「AK—47」的歷史是怎樣的影響又是怎樣的
AK47是卡拉什尼柯夫在參考了二戰期間德國的MP-44突擊步槍設計出來的第一支大規模裝備的制式突擊步槍.1947年定型並裝備部隊隨後開始裝備華約成員國AK47以可靠性高操作簡便威力大而聞名於世你可以把它從樓上仍下然後在被汽車碾過揀起來仍然可以使用而且作戰環境對AK-47沒有多大的影響到現在也沒有幾支槍能達到AK-47這么高的可靠性普通人只要花上1-2個小時就能學會AK-47的使用和不完全分解.其有效射程大於600M最大射程超過了800M1000M以外AK-47射出的子彈仍然可以傷人不難看出AK47威力有多大吧?前蘇聯也大量的出口AK47全球也有不下30個國家仿製過AK47AK47也是第一支以"槍族"出現的自動步槍;標准型傘兵型(槍托可折疊)班用輕機槍狙擊步槍甚至還有無托型如果嚴格的說現在俄軍裝備的AK-74系列也是AK47家族中的一份子.
在蘇聯解體後大量庫存的AK47外流這支價格便宜可靠性高操作簡便威力大的步槍自然也就很受恐怖份子的歡迎,恐怖份子也就無形中給AK-47擴大了影響力
AK47畢竟是半個多世紀前設計出來的武器現在AK47已經無法滿足士兵的作戰要求現在很多國家都對其部隊中的AK47進行了改進來彌補AK47精度差附件通用型不好等缺點在今後5-10年的時間里AK47依然會活躍在很多國家的軍隊中同樣還會是恐怖份子手中最理想的武器之一
㈥ CPU的發展歷史是怎樣的各個時期的CPU的特點是什麼
CPU 的發展及相關產品技術
CPU 的發展及相關產品技術
C P U (C e n t r a l P r o c e s s i n g U n i t),即中央處理單元,也稱微處理器,是整個系統
的核心,也是整個系統最高的執行單位。它負責整個系統指令的執行、數學與邏輯運算、數據存儲、傳送以
及輸入輸出的控制。因為C PU 是決定電腦性能的核心部件,人們就以它來判定電腦的檔次,於是就
有了4 86 、5 8 6 (P e n t i u m)、P Ⅱ、P Ⅲ、P4 之分。C PU 既然關系著指令的執行和數據的處理,
當然也關系著指令和數據處理速度的快慢,因而C PU 有不同的執行功能,不同的處理速度。一般C PU
的功能和處理速度,我們可以從它的型號和編號來判斷,如P e n t i um 系列是5 86 機種的C PU,型號
後的數字即為它的工作頻率(時鍾頻率),單位是M Hz 。
第一節 CPU 的歷史
CPU 從最初發展至今已經有20 多年的歷史了,這期間,按照其處理信息的字長,C PU 可以分為
4 位微處理器、8 位微處理器、16 位微處理器、32 位微處理器以及64 位微處理器等等。在風起雲
涌的IT 業界,PC 機CPU 廠商主要以I n t el 、AMD 和V I A(威盛)三家為主,我們將以他們的產品為介
紹重點。
一、Intel 陣營
I n t e l(英特爾)公司大家已經是如雷貫耳,不管你是否為計算機高手,也不管你是否是業內人
士,只要你知道計算機這個詞,對I n t el 就一定不會陌生。I n t el 是全世界硬體行業的老大,是世
界上最大的晶元生產商和製造商。提到I n t el 公司就不能不談談I n t e l C PU 晶元的發展歷程。按照
國際上目前比較能夠得到業內認同的說法,I n t el 的CPU 晶元主要經歷了以下幾個發展階段:
1 .I n t e l 4 0 04
1971 年,Intel 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微處理器4004 。這是第一個用於個人計算機的4 位微處
理器,它包含2 3 00 個晶體管,由於性能很差,市場反應冷淡。
2 .I n t e l 8 0 8 0 /8 0 85
在4 0 04 之後,I n t el 公司又研製出了8080 處理器和8 0 85 處理器,加上當時美國M o t o r o
la 公司的M C 6 8 00 微處理器和Z i l og 公司的Z80 微處理器,一起組成了8 位微處理器家族。
3 .I n t e l 8 0 8 6 /8 0 88
16微處理器的典型產品是I n t el 公司的8086 微處理器, 以及同時生產出的數學協處理器,即8087
。這兩種晶元使用互 相兼容的指令集,但在8 0 87 指令集中增加了一些專門用於對 數、指數和三角函數等
數學計算的指令。由於這些指令應用於 8 0 86 和8 0 87,因此被人們統稱為x 86 指令集。此後I n t el
推出新一代CPU 產品均兼容原來的x 86 指令集。
1979 年I n t el 公司推出了8 0 86 的簡化版——8088 芯 片,它仍是16 位微處理器,內含2 9 0 00
個晶體管,時鍾 頻率為4 .7 7 M Hz,地址匯流排為20 位,可以使用1MB 內存。 8088 的內部數據匯流排是16
位 ,外部數據匯流排是8 位。1981 年,8 0 88 晶元被首次用於I B M PC 機當中,開創了個人電 腦的新時
代。如果說8080 處理器還不為大多數人所熟知的話,那麼8 0 88 則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了,P C(個人電腦)機
的第一代C PU 便是從它開始的。
4 .I n t e l 8 0 2 86
1982 年的I n t e l 8 0 2 86 雖然是16 位晶元,但是其內部已包含了1 3 .4 萬個晶體管,時鍾頻率
也到了前所未有的2 0 M Hz 。其內、外部數據匯流排均為16 位,地址匯流排為24 位,可以使用1 6 MB 內
存,工作方式包括實模式和保護模式兩種。
5 .I n t e l 8 0 3 8 6 D X /8 0 3 8 6 SX
32 位微處理器的代表產品首推I n t el 公司1 9 85 年推出的 8 0 3 86,這是一種全32 位微處理器芯
片,也是x86 家族中第一款 32 位晶元,其內部包含了2 7 .5 萬個晶體管,時鍾頻率為1 2. 5MHz,後逐步
提高到3 3 M Hz 。8 0 3 86 的內部和外部數據匯流排都是 32 位,地址匯流排也是32 位,可以定址到4 GB 內
存。它除了具有 實模式和保護模式以外,還增加了一種虛擬3 86 的工作方式,可 以通過同時模擬多個8 0
86 處理器來提供多任務能力。
1 9 89 年,I n t el 公司又推出准32 位處理器晶元8 0 3 8 6 SX 。它 的內部數據匯流排為32 位,與8
0 3 86 相同,外部數據匯流排為16 位。 也就是說,8 0 3 8 6 SX 的內部處理速度與8 0 3 86 接近,也支持
真正 的多任務操作,並且可以使用為8 0 2 86 開發的輸入/輸出介面晶元。8 0 3 8 6 SX 的性能優於8 0 2
86,而價格只及8 0 3 86 的1/3 。386 處理器沒有內置數學協處理器,因 此不能執行浮點運算指令,如果
需要進行浮點運算,必須額外購買昂貴的8 0 3 87 數學協處理器。
6 .I n t e l 8 0 4 8 6 D X /8 0 4 8 6 SX
1 9 89 年,8 0 4 86 處理器面市,它集成了125 萬個晶體管,時 鍾頻率由25MHz 逐步提升到33MHz 、
4 0 M Hz 和50MHz 。80486 內含 80386 和數字協處理器80387 以及一個8KB 的高速緩存,並在x 86 系列中
首次使用了RISC(精簡指令集)技術,可以在一個時鍾周期 內執行一條指令。它還採用了突發匯流排方式,大大
提高了與內 存的數據交換速度。由於這些改進,8 0 4 86 的性能比帶有8 0 3 87 數學協處理器的8 0 3 86
提高了4 倍。
早期的486理器分為有數學協處理器的486DX 和無數學協處 理器的4 8 6 SX 兩種,其價格也相差許多。
隨著晶元技術的不斷發,C PU 的頻率越來越快,而PC 機外部設備受工藝限制,能夠 承受的工作頻率有限,
這就阻礙了CPU 主頻的進一步提高,在這種情況下,出現了C PU 倍頻技術,該技術使C PU 內部工作頻率為
處理器外頻的2 ~3 倍,4 8 6 D X2 、 4 8 6 D X4 的名字便是由此而來。以後的日子裡,C PU 開始了突
飛猛進的發展。
7 .I n t e l P e n t i u m C l a s s i c(經典奔騰)
代號54C
發布時間:1993 年
核心頻率:60 ~200MHz
匯流排頻率:50 ~66MHz
工作電壓:3.3V
製造工藝:0.8 ~0.35 μm
晶體管數目:310 ~330 萬個
晶元面積:191mm 2
緩存容量:16KB L1 Cache
指令內置:x 86 指令集、x 86 解碼器、80 位浮點單元
介面類型:Socket 7
早期的Pentium 處理器(主要是Pentium 60 和Pentium 66)存在浮點運算錯誤的問題,Intel 為此
花4 億美元回收了大批有問題的CPU,這在當時是十分冒險的行為,但Intel 的這一做法最終贏得了用
戶的信任,P e n t i um 再度成為市場上最暢銷的產品。
8 .I n t e l P e n t i u m P r o(高能奔騰)
代號6
發布時間:1995 年
核心頻率:150 ~200MHz
匯流排頻率:60 ~66MHz
工作電壓:3.1V/3.3V
製造工藝:0.5 ~0.35 μm
晶體管數目:550 ~700 萬個
晶元面積:196mm 2
緩存容量:16KB L1 Cache 、256KB/512KB/1MB L2 Cache
指令內置:x 86 指令集、x 86 解碼器、80 位浮點單元、分支預測功能
介面類型:Socket 8
9 .I n t e l P e n t i u m M MX
代號55C
發布時間:1997 年
核心頻率:166 ~233MHz
匯流排頻率:60 ~66MHz
內核電壓:2.8V
I/O 電壓:3.3V
製造工藝:0.35 μm
晶體管數目:450 萬個
晶元面積:128mm 2
緩存容量:32KB L1 Cache
指令內置:x 86 指令集、x 86 解碼器、80 位浮點單元、M MX 多媒體指令集
介面類型:Socket 7
P e n t i u m M MX 有1 6 KB 數據緩存、 1 6 KB 指令緩存和4 路寫緩存,並增加了 從Pentium Pro
而來的分支預測單元和從 Cyrix 6x86 而來的返回堆棧技術。新增 的57 條M MX 指令用來處理音頻、視頻和
圖像數據,使C PU 在多媒體應用上的能 力大大增強。
1 0 .I n t e l P e n t i u m Ⅱ 代號:K l a m a t h (1 9 97 年上市)、 Deschutes(1998 年上市)
核心頻率:233 ~333MHz(66MHz 外頻)、350 ~450MHz(100MHz 外頻)
匯流排頻率:66 ~100MHz
製造工藝:0.35(Klamath)/0.25(Deschutes)μm
核心電壓:2.8V(Klamath)/2.0V(Deschutes)
晶體管數目:750 萬個
晶元面積:130.9mm 2
緩存容量:32KB L1 Cache 、512KB L2 Cache
介面類型:Slot 1
Pentium Ⅱ是在Pentium Pro 的基礎上將內置的L2 Cache 移出,與C PU 焊在同一塊電路板上,然後封
裝成卡匣形式而 成。外置L 2 C a c he 的容量為5 1 2 KB,以C PU 速度的一半運行。
1 1 .I n t e l C e l e r o n(賽揚)
代號:Covington
發布時間:1998 年
核心頻率:266 ~300MHz
匯流排頻率:66MHz
製造工藝:0.25 μm
晶體管數目:750 萬個
晶元面積:153.9mm 2
緩存容量:32KB L1 Cache
介面類型:Slot 1
1 2 .I n t e l C e l e r o n M e n d o c i n o(新賽揚)
代號:Mendocino
發布時間:1998 年
核心頻率:300 ~533MHz
匯流排頻率:66MHz
製造工藝:0.25 μm
晶體管數目:1900 萬個
晶元面積:153.9mm 2
緩存容量:32KB L1 Cache 、128KB L2 Cache
介面類型:Slot 1 、Socket 370
由於具有和Pentium Ⅱ一樣的核心,所以Celeron 的浮點能力依然強勁,在游戲和3D 圖形處理方面與
P e n t i u m Ⅱ一樣出色。但沒有了L 2 C a c he,C e l e r on 的整數性能大打折扣,Celeron 266 的
整數運算能力甚 至還不及Pentium MMX 233,在與K6-2 的爭斗中一敗 塗地。所以I n t el 又加入了1 2 8
KB 全速L 2 C a c he,此為新賽揚。
新賽揚只有128KB L2 Cache,雖然比 起P e n t i u m Ⅱ的5 1 2 KB 少得多,但其性能 並不比P e n
t i u m Ⅱ差。因為新賽揚的緩存 速度與C PU 核心頻率相同,而P e n t i u m Ⅱ 的緩存速度只有C PU
核心頻率的一半。
正因為如此,新賽揚不但具有同頻 P e n t i u m Ⅱ的高性能,並且具有很強的超 頻能力,部分
300MHz Celeron A 能超到令 人吃驚的5 0 4 M Hz 甚至更高。
1 3 .I n t e l P e n t i u m Ⅲ
代號:K a t m ai 、C o p p e r m i ne
發布時間:1999 年
核心頻率:450MHz 以上
匯流排頻率:100 ~133MHz
CPU 核心電壓:1.8V
製造工藝:0.25(Katmai)/0.18(Coppermine)μm
晶體管數目:950 萬個
晶元面積:153.9mm 2
緩存容量:32KB L1 Cache 、512KB L2 Cache
指令內置:MMX 指令集和SSE 指令集
Pentium Ⅲ處理器增加了70 條SSE 指令,並具有惟一的處理 器序列號。
二、AMD 陣營
在CPU 市場的多年較量中,與Intel 始終相執不下的就是 CPU 晶元的另一霸主——同是美國公司的AMD
了。從K5 起,AMD 就一 直致力於與Intel 爭奪在低端應用領域的市場份額。
1 .A M D K5
代號:5K86
發布時間:1996 年
核心頻率:75 ~133MHz
匯流排頻率:50 ~66MHz
CPU 核心電壓:3.52V
製造工藝:0.35 μm
晶體管數目:430 萬個
晶元面積:181mm 2
緩存容量:24KB L1 Cache(16KB 數據Cache 、8KB 指令Cache)
介面類型:Socket 7
K5 是AMD 公司第一塊自行設計的處理器,時鍾頻率有90MHz 、100MHz 、120MHz 等幾款。AMD 也採用
P-Rating 系統,該系統本身就是與Cyrix 協作開發出來的。盡管K5 的浮點運算能力比6x86 稍強一些,
但也好不到哪裡去。同時由於K5 的時鍾頻率比不上Cyrix,所以它在CPU 市場並不成功。但是1 年以後,
分別比90 、100 和116.66MHz 更快的120 、133 和166MHz AMD P-Rating 處理器又殺了回來。由於推出
的時間較晚,因此剛一推出就面臨著被Intel 公司淘汰出局的悲慘命運。
2 .A M D K6
發布時間:1997 年
核心頻率:166 ~300MHz
匯流排頻率:66MHz
CPU 核心電壓:2.9 ~3.2V
I/O 電壓:3.3V
製造工藝:0.35 ~0.25 μm
晶體管數目:880 萬個
晶元面積:68/162mm 2
緩存容量:64KB L1 Cache
指令內置:MMX 多媒體指令集
介面類型:Socket 7
這是AMD 公司並購NexGen 公司之後製造的第一代K6 處理器, 性能基本達到了低頻P Ⅱ處理器的水平,
缺點是發熱量較大。K6 和Cyrix 6x86/MX 性能相當。第一代1 6 6 M Hz 和200MHz K6 處理器的內核電壓是
2 .9V,輸入/輸出電壓為3.3V,而第二代2 33 、2 66 和3 0 0 M Hz 的K6 都為3 .2V 。A MD K6 和C y r i
x 6 x 8 6 MX 的整數運算能力接近3 年前的P e n t i u m P ro,但它們的浮點運算速度仍然不快。
3 .A M D K 6 -2
代號:Chomper
發布時間:1998 年
核心頻率:266 ~550MHz
匯流排頻率:66 ~100MHz
CPU 核心電壓:2.2V
製造工藝:0.25 μm
晶體管數目:930 萬個
晶元面積:68mm 2
緩存容量:64KB L1 Cache
指令內置:3 D N o w!指令集、M MX 多媒體指令集
介面類型:Socket 7
K6-2/3DNow!採用了和K6 一樣的內核,支持MMX 指令和 3DNow!指令。隨著DirectX 和 OpenGl 等應用程
序介面提供對 3DNow!的支持,K6-2 處理器在游戲和圖形應用領域的表現比其上一代產品有了質的提高。
4 .A M D K 6 -3
代號:Sharptooth(利齒)
發布時間:1999 年
核心頻率:350 ~550MHz
匯流排頻率:66/100MHz
CPU 核心電壓:2.2V/2.4V
CPU I/O 電壓:3.3V
製造工藝:0.25 μm
晶體管數目:2130 萬個
晶元面積:135mm 2
緩存容量:64KB L1 Cache 、256KB L2 Cache
指令內置:3 D N o w!指令集、MMX 多媒體指令集
介面類型:Socket 7
K6-3 是AMD 公司最後一款支持Super 7 架構的CPU,其特 點是內置了256KB 全速L2 Cache(超過新賽揚
的128KB),並持主板上的512KB ~2MB 三級Cache,支持MMX 和3DNow!指 令集,性能不錯,但成品率較低,
與上一代產品相比價格 偏貴。
5 .A M D A t h l on
代號:K7
發布時間:1999 年
核心頻率:500MHz 以上
匯流排頻率:200MHz
CPU 核心電壓:1.6(K7 核心)或1.7V/1.8V(K75 核心)
製造工藝:0.18/0.25 μm
晶體管數目:2130 萬個
晶元面積:120mm 2
緩存容量:128KB L1 Cache 、512KB ~8MB L2 Cache
指令內置:3DNow!指令集、MMX 多媒體指令集、部分SSE 指令
介面類型:Slot A
AMD Athlon 採用了E V6 匯流排架構,可以上到2 0 0 M Hz 的 外頻,同樣支持M MX 指令集和3 D N o w!
指令集。為了在C PU 上集成更多的緩存,A MD 不得不從Socket 架構轉變到S l ot 架構。集成在CPU 電路
板上的L 2 C a c he 最大可達到8 MB 。
Athlon 有兩種規格,一種採用0.25 μm 工藝製造,使用K7 核心,工作電壓為1 .6V,緩存速度為內核速
度的一半。另 一種採用0 .18 μm 工藝製造,使用K75 核心,緩存速度為 內核速度的1/3 或2/5,工作電壓
為1 .7V 或1 .8V 。AMD 的 Slot A 架構與Intel 的Slot 1 架構在物理上完全兼容,但
電氣性能不兼容,因此,用戶不能在P e n t i u m Ⅱ主板上安裝A t h l on,反之亦然。
Athlon 處理器還採用大容量緩存提高性能,在CPU 核心中集成了128KB 一級緩存,其容量為Pentium
Ⅱ處理器的4 倍,而二級緩存則採用類似Intel Xeon 的配置,標准版本的二級緩存為512KB,工作在處
理器主頻速度一半的狀態下。A t h l on 還具備3 個並行的超標量結構,在一個時鍾周期中可以處理比
Pentium Ⅲ更多的指令。
除了上述C PU 市場的兩大霸主外,幾年來,由於眾多的廠商都看好C PU 晶元這個市場,於是便
有了以下的內容。
三、非I ntel 、AMD 「I nsi de 」一派
1 .C y r i x 6 x 8 6 /6 x 8 6L
發布時間:1995 年
核心頻率:100 ~150MHz
匯流排頻率:50 ~75MHz
CPU 核心電壓:3.3V/3.52V(6x86)/2.8V(6x86L)
I/O 電壓:3.3V/3.52V(6x86)/3.3V(6x86L)
製造工藝:0.65 μm(6x86)/0.35 μm(6x86L)
晶體管數目:300 萬個
緩存容量:16KB L1 Cache
介面類型:Socket 7
美國Cyrix 公司是第一家膽敢與P e n t i u m P ro 一較高低的公司,就像其將CPU 命名為6 x 86 一
樣, 多少有點瞞天過海的味道,這是試圖超越I n t el 高性能處理器的第一次嘗試。不幸的是,6 x 86 並
沒 有擊敗P e n t i u m P ro 。汲取了以前的教訓,C y r ix 決定改變它的市場策略,轉而用6x86 與P e
n t i um 競爭。6x86 的運行速度比同頻率的P e n t i um 要快一個級別,如時鍾頻率為1 3 3 M Hz 的
6x86 與166MHz 的P e n t i um 相當。也因為這個成就,C y r ix 和A MD 讓用戶們明白了在較慢的時鍾頻
率下,處理器的 速度可以更快。於是,一種名為「P -R a t i ng 」(性能評級)的處理器評級系統出現了
(也是後來AMD 公 司所採用的方式)。
「P-Rating 」簡單衡量了6 x 86 處理器相對於Pentium 的性能。133MHz 的6x86 之所以叫做「Cyrix
6x86 P166+」,是因為它的速度和Pentium 166 相差無幾。但6x86 的浮點運算能力很差,6x86 P166+
的浮點能力僅與Pentium 90 相當。
由於6 x 86 的發熱量很大,所以C y r ix推出了一款採用雙電壓設計的6 x 8 6L,核心電壓為2 .8V,
大大降低了發熱量。不過6x86 和6 x 8 6L 都存在一定的兼容性問題,有些軟體需要安裝特定的補丁程序才
能正常運行。在 I n t el 推出P e n t i um MMX 以後,Cyrix 也推 出了6x86MX,其整數 性能在當時是最
高 的,但浮點運算能力 依然沒有多大改觀。
2.Cyri x M Ⅱ 發布時間:1998 年
核心頻率:225 ~300MHz
匯流排頻率:66 ~100MHz
CPU 核心電壓:2.8V
I/O 電壓:3.3V
製造工藝:0.35 ~0.25 μm
晶體管數目:650 萬個
緩存容量:64KB L1 Cache
介面類型:Socket 7
在推出6x86後,為了進一步與Pentium MMX 爭奪市場,Cyrix沿用C y r i x 6 x 8 6 MX 的設計模式,
生產出了名叫 C y r i x M Ⅱ的新型處理晶元。從6 x 86 到M Ⅱ的變化,不僅在於其M MX 指令集的改變,
整個處理器 的設計工藝也有所變化。如果配合Cyrix 專用的散 熱晶元和風扇,M Ⅱ不再燙得可怕,同時F
PU (F l o a t P o i n t U n it,浮點運算單元)的性能也大 幅提高了。但它的總體性能仍比P e n t i u
m M MX 低, 甚至在A M D K6 之下。
3.Cyri x Medi aGX 發布時間:1997 年
核心頻率:120 ~233MHz
匯流排頻率:60 ~66MHz
晶體管數目:240 萬個
緩存容量:16KB L1 Cache
C y r i x M e d i a GX處理器由於將聲音、PCI 控制、I/O和圖像處理整合於一體,直接焊在主板上,
使得成本相當低廉。雖然C y r i x M e d i a GX 開了整合處理器的先河,但市場反響平淡。
4.Wi nChi p C6
發布時間:1997 年
核心頻率:180 ~240MHz
匯流排頻率:60 ~75MHz
電壓:3.3V/3.52V(單電壓)
製造工藝:0.35 μm
晶體管數目:540 萬個
緩存容量:64KB L1 Cache
指令內置:MMX 多媒體指令集
介面類型:Socket 7
IDT(Integrated Device Technology,集成設備技術)公司開發了一款名為WinChip C6 的處理 器。這款
處理器體積小、售價低、耗電量少,卻能完成當時典型處理器所能完成的工作。I DT W i n C h i p C6 瞄
准了1000 美元以下台式機市場和2000 美元以下筆記本市場 。W i n C h ip 的工作頻率在 1 8 0 M Hz 以
上,當然也包括了新的M MX 指令集。W i n C h ip 採用了R I S C (精簡指令集計算)設計。盡管指 令簡
單,性能卻不差。通過使用大容量片內緩存和緩存及轉換索引表(T L B)演算法,提高了內存的使
用效率,緩解了系統匯流排的瓶頸問題。W i n C h i p C6 最大的缺點就是浮點運算能力不強。
在相同時鍾頻率下進行浮點運算時,WinChip C6 的FPU 遠不及P e n t i um 的速度快。由於MMX 性
能取決於F PU 性能,所以它仍然落後於P e n t i um 。1998 年5 月,I DT 又發布了W i n C h i p 2 和
WinChip 2 -3D,在W i n C h ip 的基礎上改進了MMX 單元並加強了浮點運算能力,兩者的區別是後者帶有3
D N o w!指令集。I DT 處理器的一大特點是發熱量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