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想了解點歷史應該看什麼書
那你可以看看類似於《明朝那些事兒》這種類型的:
《漢朝那些事兒》《那時漢朝》
《晉朝那些事》
《南北朝那些事兒》
《唐朝那些事》《唐史並不如煙》
《五代那些事》
《如果這是宋史》
《明朝那些事兒》
……
需要注意的是,這種類型的書籍,作者主觀內容摻雜的比較多,不可全信,需要有自己的辨別力。
如果你想看個大概,看個更通俗易懂的,可以推薦你看混子哥的《漫畫中國史》系列,不過還沒出完,目前只到宋代。
2. 學歷史應該看什麼書
你好,我是一名學習歷史專業的准大二生,下面推薦你幾本我們講過的史書:
《資治通鑒》編年體通史,記事簡練,適於初學者
《史通》第一步史學史,學歷史,先要對歷史有一個學術上的概念
《文獻通考》一部政書體,主要記載上古至宋代嘉定末年的政治制度,是杜佑《通典》的續編本,記事更全面。
《史記》暫時不推舉,紀傳體的史書,特別是通史,記事前後分割。如果你對這段歷史不是很清楚的話,容易把自己搞混的。如要研究漢朝的歷史,建議看看《漢書》。
《三國志》第一步國別體史書,理解就可以了,有時間可以看看。
《通鑒紀事本末》看過《資治通鑒》的話,看這本書意義不大,因為袁樞(《通鑒紀事本末》作者)是照抄《資治通鑒》的。但可以感受一下「紀事本末」這種體例的特點。
3. 想了解歷史應該看什麼書
中國歷史嗎?那先看看上下五千年吧,《中國通史》等等,現在又很多歷史的國民讀本,以記事為主,基本上沒有討論,都是以一個個小故事,串聯起來的,最好選插圖本,比較有興趣,不枯燥。
以後,對於歷史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脈絡後,若想深入地探究歷史事件背後的本質所在,再看一些學術類的書籍。
《國史大綱》,精品。
4. 我想了解中國歷史要看什麼書
可以看《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資治通鑒》等。
1、《史記》
《史記》最初稱為《太史公》或《太史公記》、《太史記》,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
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馬遷開始了《太史公書》即後來被稱為《史記》的史書創作。該著作前後經歷了14年,才得以完成。
《史記》全書包括十二本紀(記歷代帝王政績)、三十世家(記諸侯國和漢代諸侯、勛貴興亡)、七十列傳(記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跡,主要敘人臣,其中最後一篇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書(記各種典章制度記禮、樂、音律、歷法、天文、封禪、水利、財用)。
《史記》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餘字,比《淮南子》多三十九萬五千餘字,比《呂氏春秋》多二十八萬八千餘字。《史記》規模巨大,體系完備,而且對此後的紀傳體史書影響很深,歷朝正史皆採用這種體裁撰寫。
2、《漢書》
《漢書》,又稱《前漢書》,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東漢史學家班固編撰,前後歷時二十餘年,於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後唐朝顏師古為之釋注。《漢書》是繼《史記》之後中國古代又一部重要史書,與《史記》、《後漢書》、《三國志》並稱為「前四史」。
《漢書》全書主要記述了上起西漢的漢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漢書》包括本紀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傳七十篇,共一百篇,後人劃分為一百二十卷,全書共八十萬字。
3、《後漢書》
《後漢書》是一部記載東漢歷史的紀傳體史書,由中國南朝宋時期的歷史學家范曄編撰。與《史記》、《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
《後漢書》中分十紀、八十列傳和八志(取自司馬彪《續漢書》),全書主要記述了上起東漢的漢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下至漢獻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共195年的史事。
《後漢書》大部分沿襲《史記》、《漢書》的現成體例,但在成書過程中,范曄根據東漢一代歷史的具體特點,則又有所創新,有所變動。
《後漢書》結構嚴謹,編排有序。如八十列傳,大體是按照時代的先後進行排列的。最初的三卷為兩漢之際的風雲人物。其後的九卷是光武時代的宗室王侯和重要將領。
《後漢書》的進步性還體現在勇於暴露黑暗政治,同情和歌頌正義的行為方面,一方面揭露魚肉人民的權貴,另一方面又表彰那些剛強正直、不畏強暴的中下層人士。例如,在《王充王符仲長統傳》中,范曄詳細地收錄了八篇抨擊時政的論文。
4、《三國志》
《三國志》,二十四史之一,是由西晉史學家陳壽所著,記載中國三國時期的魏、蜀、吳紀傳體國別史,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當時魏、吳兩國已有史書,如官修的王沈《魏書》、私撰的魚豢《魏略》、官修的韋昭《吳書》,此三書當是陳壽依據的基本材料。
蜀國無史官一職,故自行採集,僅得十五卷。
陳壽開始在蜀國任職,受宦官排擠不得志。蜀降晉後,歷任著作郎,晚年多次被貶,屢次受人非議,歷經十年艱辛,完成了紀傳體史學巨著《三國志》。
三國志最早以《魏書》、《蜀書》、《吳書》三書單獨流傳,直到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三書才合為一書。而最終成書,因此《三國志》是三國分立時期結束後文化重新整合的產物。此書完整地記敘了自漢末至晉初近百年間中國由分裂走向統一的歷史全貌。
5、《資治通鑒》
《資治通鑒》(常簡作《通鑒》),由北宋司馬光主編的一部多卷本編年體史書,共294卷,歷時19年完成。主要以時間為綱,事件為目,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寫起,到五代後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筆,涵蓋16朝1362年的歷史。
在這部書里,編者總結出許多經驗教訓,供統治者借鑒,宋神宗認為此書「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即以歷史的得失作為鑒誡來加強統治,所以定名為《資治通鑒》。《資治通鑒》全書294卷,約300多萬字,另有《考異》、《目錄》各三十卷。
《資治通鑒》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在中國官修史書中佔有極重要的地位。
5. 學中國歷史看什麼書好~
首先最好的,最客觀最直接的當然是讀正史也就是二十四史,現在算二十五史或二十六史,不管怎麼算吧,正史這東西是一些或在朝或在野的學者所編纂的,當然其中也包括一些起居注之類的官員的記載、協助寫成。
然後成書經過皇帝同意入正史的史書,才算正史,而史書一般都是時間越靠近當時那個年代越靠譜的,所以二十四史擁有著足夠的權威性。
然後我國古代文人向來有秉筆直書的傳統,據說魏惠王為了保證自己兒子,做太子時兄弟相爭的事不被史官記錄,在病危榻上讓史官寫成自己下令,史官卻寧死不屈,並且聲稱死了自己還有天下文人。
而當年司馬遷寫出《史記》後漢武帝還看過,對於把自己先祖寫成痞子這事兒,雖然很生氣,但也無話可說,而北魏時期更是爆發了著名的國史之獄,因為崔浩的秉筆直書加上鮮卑族和漢人的來年爭斗,主筆的崔浩以及其姻親、高門士族范陽盧氏、太原郭氏、河東柳氏都受到了族誅,所以中國歷史讀古典最可靠。
所以,中國歷史文化源遠流長,故事波譎雲詭,歷史人物也是毀譽參半、各執一詞,要想讀懂歷史還是選擇自己喜歡的類型來,讀書嘛,自己喜歡就好。
6. 想要了解中國真正的歷史,該看什麼書呢
最基礎的就是《史記》。
史記講述了上古黃帝時代,到漢武帝時代的歷史,上下3000多年的歷史,而且作為通史名著,史記裡面的很多歷史事件記錄十分完整具體,可以很好的了解歷史。
之後就可以看《漢書》《後漢書》《三國志》,講述漢朝以及之後的歷史,後續的歷史書籍,很多都是明朝整理的,在清朝又有了《名史》。
歷史上有總共「二十五史」,也是比較公認的正史。
7. 一個歷史盲想徹底了解歷史,該看什麼書
如果只是作為一個基本的了解,我覺得《上下五千年》就夠了,這套書相對比較淺顯,且基本是以歷史重大事件因素為主線,對於初學者且只是了解的話,相信是夠了的。至於《二十四史》一類,除非你對歷史有著濃厚興趣且想深入研究,否則還是算了吧,畢竟一套正版的沒個上千塊搞不定不說,又都是文言文,詞語有些枯燥深邃,一般人估計看不下來。
如果是想著重了解,可以選擇些朝代史。鑒於你是歷史上的初學者,以前對歷史一竅不通,開始時最好選些淺顯且吸引人的作品,比如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兒》這一類輕松幽默型。這類作品既講述了歷史的事件,行文也輕松簡單,即使對歷史不感興趣也能讀下去。
等到培養了對歷史的興趣,再看些比較嚴肅的作品,如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錢穆的《秦漢史》等等。再往後就是《二十四史》這類古文體的了。
想注重了解一個朝代的歷史,建議你多看些不同學者的作品,包括古文。畢竟一個學者只能代表一種看法,無法代表真正的歷史。多看些,在接受他們的看法時,逐漸形成自己的一些想法,這才算是開始理解歷史了。
以上都是我個人的一些看法,不當之處還見笑了。
8. 想要了解中國歷史,有哪些好的書籍推薦
不建議閱讀歷代《實錄》類的史書,太多的古語,需要很強的耐心和大量的經歷,適合研究歷史的人閱讀。《二十四史》是不錯的,是中國的正史官書,可以幫助你系統、全面的了解中國歷史的博大精深。還有一部分斷代史著作。如《國語》、《戰國策》、《左傳》寫前秦春秋戰國時代的歷史。還有很多著作是當代作家寫的,例如,袁騰飛老師的著作《歷史是個什麼玩意》、《戰爭就是這么回事兒》、《明朝那些事全套》。寫作風格幽默,語言通俗易懂,很有意思,引入入聖。
9. 想學歷史,看什麼書好
先了解遠古時代的人們,再讀史記,再讀四書五經再讀資治通鑒,再讀二十四史,然後,隨你去了解,唐詩宋詞元曲啊,諸子百家啊,什麼的,民國時期的什麼的,這是中國史,還有世界史!
要是說正史類的,還要看《二十四史》,你可以先看白話版的。要是實在看不下來可以先挑幾本看看,然後再參考參考《資治通鑒》《左傳》這些,這對你學習語文也是很有幫助的。然後可以再看看《中國通史》《全球通史》和《中華上下五千年》等等。
然後要是說歷史小說呢,你最好慎選吧,有的書真不咋的,還有穿越版的,特別容易誤導你。我個人覺得《隋唐演義》,《說唐》和《三國演義》只有參考價值
還有一些現在的歷史書,比如說《歷史是什麼玩意兒》《明朝的那些事兒》都不錯,還有百家講壇的《蒙曼說唐》《正說清朝十二帝》等等。
唉,多著呢,慢慢了解吧,計謀策略的也有,孫子兵法,吳子兵法,韜略什麼的,慢慢研究吧!謝謝,望採納!
10. 學習歷史最好看哪些書
《二十四史》、《史記》這些書一般人看不懂,你暫時先別想了,以後如果有能力再說,《明朝那些事兒》和百家講壇那些書,屬於「文化快餐」,「快餐」吃多了也不好。
我向你推薦兩本書,你肯定看得懂,而且很有思想,很專業。一本是呂思勉先生的《呂著三國史話》;另一本是黃仁宇先生的《萬曆十五年》。
歷史方面的書籍,包括《史記》、《二十四史》這些習慣上我們認為比較權威的史書由於種種原因都有一些記載失實的地方,呂先生在其《呂著三國史話》中對於歷史記載的深刻分析有助於我們在歷史書籍閱讀過程中更准確的把握史實,去偽存真。
思勉先生和黃仁宇先生在他們的這兩本著作中對歷史都有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和研究方法,很專業而且也不難掌握,黃仁宇先生的《萬曆十五年》還被很多美國高校選為歷史科的教材。我覺得你應該好好讀一下這兩本書,作為你以後讀其它史書的理論基礎。有了這個基礎以後你再讀其它的歷史書籍,就不是在盲目的填鴨式的讀書,而是能在讀史的過程中有所思考,並能從中得到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