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歷史可用什麼成語來表達
【大江東去】長江的水往東奔流而去。後借用為詞牌名。多表示陳跡消逝,歷史向前發展。
【洞鑒古今】洞鑒:明察。深入透徹地了解歷史與現實世事。
【洞見古今】洞鑒:明察。深入透徹地了解歷史與現實世事。
【斷爛朝報】斷爛:形容陳腐雜亂;朝報:古代傳抄皇帝詔令和官員奏章之類的文件。指陳舊、殘缺,沒有參考價值的歷史記載。
【開天闢地】古代神話傳說:盤古氏開辟天地,開始有人類歷史。後常比喻空前的,自古以來沒有過的。
【名標青史】標:寫明;青史:古代在竹簡上記事,因稱史書。把姓名事跡記載在歷史書籍上。形容功業巨大,永垂不朽。
【名不常存】標:寫明;青史:古代在竹簡上記事,因稱史書。把姓名事跡記載在歷史書籍上。形容功業巨大,永垂不朽。
【名垂青史】青史:古代在竹簡上記事,因稱史書。把姓名事跡記載在歷史書籍上。形容功業巨大,永垂不朽。
【名書錦軸】錦軸:古代把歷史寫在帶軸的錦緞上,代稱歷史。將名字寫在史書上。
【暮史朝經】史:指歷史書籍;經:指舊時奉為經典的書籍。一天到晚誦讀經史。形容勤奮讀書。
【里程碑】路邊標志里數的碑。比喻歷史具有重大意義的事件。
【留芳千古】一個人在歷史上享有聲望或給後人留下美好的印象。
【留取丹心照汗青】丹心:赤紅的心,比喻忠心;汗青:指歷史書冊。留取這顆赤膽忠心,永遠在史冊中放光。
【盤古開天地】指人類開始有了歷史。
【青史標名】青史:史書。標:記下。在史書上記下姓名。比喻在歷史上留下好的名聲。亦作「青史留名」、「青史傳名」、「青史名留」、「青史流芳」。
【青史傳名】青史:史書。歷史上留下好名聲。
【青史垂名】青史:青指竹簡,古代在竹簡上記事,因稱史書。垂:流傳下去。指在歷史上留名,永垂不朽。
【青史流芳】指在歷史上留下好名聲。
【青史留芳】青史:史書。在歷史上留下好名聲。
【數典忘祖】數:數著說;典:指歷來的制度、事跡。談論歷來的制度、事跡時,把自己祖先的職守都忘了。比喻忘本。也比喻對於本國歷史的無知。
【時勢造英雄】時勢:一段時期內的客觀形勢。特定的歷史條件,如社會動盪,使人的聰明才智顯露出來,並相互作用,使之成為英雄人物。
【史無前例】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事。指前所未有。
【天地開辟】古代神話傳說:盤古氏開辟天地,開始有人類歷史。後常比喻空前的,自古以來沒有過的。
【永垂青史】光輝的事跡或偉大的精神永遠流傳在歷史上。
【以古非今】非:非難,否定。用歷史故事抨擊當前的政治。
【源廣流長】源:源頭;流:流程。源頭很遠,水流很長。比喻歷史悠久
【以古為鑒】借歷史上的成敗得失作為鑒戒。
【以古為鏡】借歷史上的成敗得失作為鑒戒。同「以古為鑒」。
【疑今察古】疑:疑問;察:考察。對於當世有所懷疑的事,通過考察歷史來尋求解決。
【源深流長】源:河流的源頭;流:流程。源頭很深,水流很長。比喻歷史悠久。
【以順誅逆】順:順應;逆:違反發展趨勢。順應趨勢,征伐逆歷史趨勢的勢力。
【源遠流長】源頭很遠,水流很長。比喻歷史悠久。
【一治一亂】治:太平盛世。在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中,太平盛世與亂世相間隔。
【屬辭比事】原指連綴文辭,排比事實,記載歷史。後泛稱作文紀事。
【朝經暮史】經:指舊時奉為經典的書籍;史:指歷史書籍。一天到晚誦讀經史。形容勤奮讀書。
B. 形容歷史上發生的很多事情也可以作為今天的鏡鑒的成語
古為今用[ gǔ wéi jīn yòng ]
吸收古代的優點,揚棄缺點,以使現代更進步。
我記得有個古為今鑒,但是沒找到這個成語,應該是個詞語吧,和你說的比較接近C. 含有歷史的成語
含有歷史故事的成語有:
完璧歸趙、圍魏救趙、退避三舍、毛遂自薦、負荊請罪、紙上談兵、一鼓作氣、千金買骨、諱疾忌醫、卧薪嘗膽、殺妻求將、驚弓之鳥、高山流水、一字千金、指鹿為馬、焚書坑儒、
圖窮匕見、懸梁刺股、四面楚歌、約法三章、孺子可教、背水一戰、破釜沉舟、手不釋卷、金屋藏嬌、暗渡陳倉、十面埋伏、
投筆從戎、馬革裹屍、多多益善、老當益壯、鞠躬盡瘁、三顧茅廬、煮豆燃萁、刮目相看、樂不思蜀、七步成詩、言過其實、七擒七縱等等。
D. 關於歷史故事的成語
1、望梅止渴
三國時,曹操帶兵長途行軍,士兵們都很口渴,曹操便說:「前面就是一大片梅林,結了許多梅子,又甜又酸,可以解渴。」 士兵們聽了,嘴裡都流口水,一時也就不渴了。後比喻願望無法實現,只好用空想來加以安慰。
2、三顧茅廬
漢末劉備三次到諸葛亮住的茅屋去邀請他出來幫助自己打天下,最後諸葛亮才答應出來。後喻指一再誠心地邀請。
3、四面楚歌
楚漢交戰時,項羽的軍隊駐扎在垓下,兵少糧盡,被漢軍和諸侯的軍隊層層包圍起來,夜間聽到漢軍四面都唱楚歌,項羽吃驚地說:「漢軍把楚地都佔領了嗎?為什麼楚人這么多呢?」比喻四面受敵,處於孤立危急的困境。
4、卧薪嘗膽
越國被吳國打敗,越王勾踐立志報仇。據說他睡覺睡在柴草上頭,吃飯、睡覺前都要嘗一嘗苦膽,策勵自己不忘恥辱。經過長期准備,終於打敗了吳國。形容人刻苦自勵,立志為國家報仇雪恥。
5、背水一戰
楚漢相爭的時候,劉邦命手下大將韓信領兵攻打趙國。趙王帶了二十萬大軍在太行山的井陘關迎擊。 當時,韓信只帶了一萬二千人馬。為了打敗趙軍,他將一萬人駐扎在河邊列了一個背水陣。另外派兩千輕騎潛伏在趙軍軍營周圍。
交戰後,趙營二十萬大軍向河邊的一萬漢軍殺來。漢軍面臨大敵,後無退路,只能拚死奮戰。這是潛伏的那兩千士兵乘虛攻進趙營。趙軍遭到前後夾擊,很快被韓信打敗。 戰後有人問韓信:「背水列陣乃兵家大忌,將軍為何明知故犯?」韓信笑著說:「置之死地而後生,這也是兵書上有記載的呀。」
E. 關於歷史故事的成語有哪些
戰國:完璧歸趙(藺相如)圍魏救趙(孫臏)
一鼓作氣(曹劌) 千金買骨(郭隗)
諱疾忌醫(蔡桓公) 卧薪嘗膽(勾踐)
殺妻求將(吳起)驚弓之鳥(更羸)
高山流水(俞伯牙、鍾子期)
秦 : 一字千金(呂不韋)指鹿為馬(趙高)
焚書坑儒(秦始皇) 窮圖匕見(荊軻)
懸梁刺股(蘇秦、孫敬)
漢 :一飯千金(韓信) 四面楚歌(項羽)
約法三章(劉邦) 孺子可教(張良)
背水一戰(韓信) 破釜沉舟(項羽)
手不釋卷(劉秀) 金屋藏嬌(劉徹)
暗渡陳倉(韓信) 十面埋伏(項羽)
投筆從戎(班超) 馬革裹屍(馬援)
多多益善(韓信) 老當益壯(馬援)
蕭規曹隨(蕭何、曹參) 無顏見江東父老(項羽)
三國:鞠躬盡瘁(諸葛亮)三顧茅廬(劉備)
煮豆燃萁(曹植) 刮目相看(呂蒙)
初出茅廬(諸葛亮)樂不思蜀(劉禪)
七步成詩(曹植) 言過其實(馬謖)
七擒七縱(諸葛亮)寶刀不老(黃忠)
才高八斗(曹植) 一身是膽(趙雲)
封金掛印(關羽) 單刀赴會(關羽)
望梅止渴(曹操)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周瑜、諸葛亮)
晉: 入木三分(王羲之)聞雞起舞(祖逖)
東山再起(謝安) 洛陽紙貴(左思)
草木皆兵(苻堅) 鑿壁偷光(匡衡)
狗尾續貂(司馬倫)
南北朝:畫龍點睛(張僧繇)江郎才盡(江淹)
宋: 精忠報國(岳飛) 東窗事發(秦檜)
胸有成竹(文與可)
F. 過去和現在的成語
1、日復一日:復:再,又。過了一天又一天。比喻日子久,時間長。也形容光陰白白地過去。
2、撐船就岸:比喻主動湊過去同別人搭關系。
3、遺老遺少:遺老:舊稱前朝的舊臣;遺少:留戀舊時代的少年。改朝換代後仍效忠前朝的老人和青年。也泛指留戀過去、思想頑固陳舊的人。
4、秋去冬來:秋天過去,冬天到來。形容時光流逝。
5、門生故吏:故吏:過去的吏屬。指學生和老部下。
6、今昔之感:從今天的現實回憶過去的事。
7、故土難離:故土:出生地,或過去住過的地方,這里指故鄉、祖國。難於離開故鄉的土地。形容對家鄉或祖國有無限的眷戀之情。
8、唱對台戲:過去,兩個戲班子為了搶生意,有時候會硐一時間演同樣的戲,稱為唱對台戲。比喻採取與對方相對的行動,來反對或搞垮對方
【不達時務】:務:事物;時務:當前的重大事情或形勢.指不認識當前重要的事態和時代的潮流.現也指待人接物不知趣.
【不失時機】:失:耽誤,錯過.時機:具有時間性的機會.不錯過當前的機會.指辦事要抓住適宜的時間和有利的機會.
【不識時務】:時務:當前的形勢和潮流.指不認識當前重要的事態和時代的潮流.現也指待人接物不知趣.
【不曉世務】:不知曉當前重要的事態和時代的潮流.現也指待人接物不知趣.
【不知春秋】:不知道當前是什麼季節或局面.
【不知進退】:不知道應當前進還是應當後退.比喻無決斷.也形容言語行動沒有分寸.
【當今之務】:當前最緊急的任務.
【當務為急】:當務:當前最重要的事情.指當前最重要的事情是最急需處理的事.
【當務之急】:當務:指應當辦理的事.當前任務中最急切要辦的事.
【撫今懷昔】:撫:拍,摸,引申為注意,注視;懷:懷念;昔:過去.看看現在,想想過去.形容對當前的事物有所感觸而懷念過去的人事或景物.
【趕浪頭】:指跟在大眾後面做一些適應當前形勢的事.
【感今懷昔】:對當前的事物有所感觸而懷念過去的人、事物或景物.
【感今思昔】:對當前的事物有所感觸而懷念過去的人、事物或景物.
【感今惟昔】:對當前的事物有所感觸而懷念過去的人、事物或景物.
【切問近思】:切:懇切;近思:想當前的問題.懇切地問詢,多考慮當前的問題.
【時政利病】:時政:目前的政局;病:毛病,弊病.當前政治方面的優點和弊病.
【為今之計】:從當前的處境打算,從當前的情況出發,先解決眼前的急難.
【以古非今】:非:非難,否定.用歷史故事抨擊當前的政治.
【引古喻今】:徵引古代史實或文獻來喻說當前的現實.
G. 描寫歷史故事的成語
【關於歷史故事的成語】:
1、十面埋伏:意思是設伏兵於十面以圍殲敵軍。
2、單刀赴會:單刀:一把刀,指一個人。原指蜀將關羽只帶一口刀和少數隨從赴東吳宴會。後泛指一個人冒險赴約。有贊揚赴會者的智略和膽識之意。
3、才高八斗:比喻人極有才華。
4、初出茅廬:茅廬:草房。原比喻新露頭腳。現比喻剛離開家庭或學校出來工作。缺乏經驗。
5、驚弓之鳥:被弓箭嚇怕了的鳥不容易安定。比喻經過驚嚇的人碰到一點動靜就非常害怕。
6、鞠躬盡瘁:指恭敬謹慎,竭盡心力。
7、樂不思蜀:很快樂,不思念蜀國。比喻在新環境中得到樂趣,不再想回到原來環境中去。
8、多多益善:益:更加。越多越好。
9、手不釋卷:釋:放下;卷:指書籍。書本不離手。形容勤奮好學。
10、負荊請罪:負:背著;荊:荊條。背著荊條向對方請罪。表示向人認錯賠罪。
11、退避三舍:舍:古時行軍計程以三十里為一舍。主動退讓九十里。比喻退讓和迴避,避免沖突。
12、破釜沉舟:比喻下決心不顧一切地干到底。
13、投筆從戎:從戎:從軍,參軍。扔掉筆去參軍。指文人從軍。
14、三顧茅廬:顧:拜訪;茅廬:草屋。原為漢末劉備訪聘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誠意,一再邀請。
15、煮豆燃萁:燃:燒;萁:豆莖。用豆萁作燃料煮豆子。比喻兄弟間自相殘殺。
16、馬革裹屍:馬革:馬皮。用馬皮把屍體裹起來。指英勇犧牲在戰場。
17、蕭規曹隨:蕭何創立了規章制度,死後,曹參做了宰相,仍照著實行。比喻按照前任的成規辦事。
18、窮圖匕見:比喻事情發展到最後,真相或本意顯露了出來。
19、完璧歸趙:本指藺相如將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趙國。後比喻把原物完好地歸還本人。
20、刮目相看:指別人已有進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21、懸梁刺股:形容刻苦學習。
22、毛遂自薦:毛遂自我推薦。比喻自告奮勇,自己推薦自己擔任某項工作。
23、諱疾忌醫:諱:避忌;忌:怕,畏懼。隱瞞疾病,不願醫治。比喻怕人批評而掩飾自己的的缺點和錯誤。
24、一字千金:增損一字,賞予千金。稱贊文辭精妙,不可更改。
25、七擒七縱:三國時,諸葛亮出兵南方,將當地酋長孟獲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輸,不再為敵。比喻運用策略,使對方心服。
26、望梅止渴: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會流涎,因而止渴。後比喻願望無法實現,用空想安慰自己。
27、一飯千金:比喻厚報對自己有恩的人。
28、封金掛印:指不受賞賜,辭去官職。
29、卧薪嘗膽:薪:柴草。睡覺睡在柴草上,吃飯睡覺都嘗一嘗苦膽。形容人刻苦自勵,發奮圖強。
30、紙上談兵:在紙面上談論打仗。比喻空談理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也比喻空談不能成為現實。
31、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
32、言過其實:實:實際。原指言語浮誇,超過實際才能。後也指話說得過分,超過了實際情況。
33、殺妻求將:春秋時,吳起殺掉妻子以求得到魯國的信任和重用。比喻為了追求名利而不惜做滅絕人性的事。
34、千金買骨:意指十分渴望和重視人才。
35、約法三章:原指訂立法律與人民相約遵守。後泛指訂立簡單的條款。
36、一身是膽:形容膽量大,無所畏懼。
37、暗渡陳倉:渡:越過;陳倉:古縣名,在今陝西省寶雞市東。比喻用造假象的手段來達到某種目的。也隱喻男女私通。
38、圍魏救趙:原指戰國時齊軍用圍攻魏國的方法,迫使魏國撤回攻趙部隊而使趙國得救。後指襲擊敵人後方的據點以迫使進攻之敵撤退的戰術。
39、老當益壯:當:應該;益:更加;壯:雄壯。年紀雖老而志氣更旺盛,干勁更足。
40、一鼓作氣:一鼓:第一次擊鼓;作:振作;氣:勇氣。第一次擊鼓時士氣振奮。比喻趁勁頭大的時候鼓起干勁,一口氣把工作做完。
41、四面楚歌:比喻陷入四面受敵、孤立無援的境地。
42、寶刀不老:比喻雖然年齡已大或脫離本行已久,但功夫技術並沒減退。
H. 反映歷史故事的成語
完璧歸趙(藺相如):本指藺相如將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趙國。後比喻把原物完好地歸還本人。
圍魏救趙(孫臏):原指戰國時齊軍用圍攻魏國的方法,迫使魏國撤回攻趙部隊而使趙國得救。後指襲擊敵人後方的據點以迫使進攻之敵撤退的戰術。 退避三舍(重耳):舍:古時行軍計程以三十里為一舍。主動退讓九十里。比喻退讓和迴避,避免沖突。
毛遂自薦(毛遂):毛遂自我推薦。比喻自告奮勇,自己推薦自己擔任某項工作。
負荊請罪(廉頗):負:背著;荊:荊條。背著荊條向對方請罪。表示向人認錯賠罪。
紙上談兵(趙括):在紙面上談論打仗。比喻空談理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也比喻空談不能成為現實。
一鼓作氣(曹劌):一鼓:第一次擊鼓;作:振作;氣:勇氣。第一次擊鼓時士氣振奮。比喻趁勁頭大的時候鼓起干勁,一口氣把工作做完。 千金買骨(郭隗):意指十分渴望和重視人才。
諱疾忌醫(蔡桓公):諱:避忌;忌:怕,畏懼。隱瞞疾病,不願醫治。比喻怕人批評而掩飾自己的的缺點和錯誤。
卧薪嘗膽(勾踐):薪:柴草。睡覺睡在柴草上,吃飯睡覺都嘗一嘗苦膽。形容人刻苦自勵,發奮圖強。
殺妻求將(吳起):春秋時,吳起殺掉妻子以求得到魯國的信任和重用。比喻為了追求名利而不惜做滅絕人性的事。
驚弓之鳥(更羸):被弓箭嚇怕了的鳥不容易安定。比喻經過驚嚇的人碰到一點動靜就非常害怕。 高山流水(俞伯牙、鍾子期):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
I. 關於歷史故事的成語,與意思(原指什麼,現指什麼)
出自歷史故事的成語
故事出自《左傳·僖公二十二年》。成語「退避三舍」比喻不與人相爭或主動讓步。
故事出自《國語·吳語》。成語「如火如荼」,形容某種人群或事物陣容之大,氣勢之盛。
故事見於《資治通鑒·唐則天皇後天授二年》。成語「請君入瓮」,比喻用某人整治他自己。
故事出自《晉書·文苑·左思傳》。成語「洛陽紙貴」,稱頌傑出的作品風行一進。
故事出自《世說新語·假譎》。成語「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或他人。
故事出自《列子·湯問》。成語「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樂優美。
故事出自《史記·孟嘗君列傳》。成語「雞嗚狗盜」比喻卑下的技能或具有這種技能的人。
故事出自《晉書·苻堅·載記》。成語「草木皆兵」,形容神經過敏、疑神疑鬼的驚恐心理。
故事見於《莊子列禦寇》。成語「探驪得珠」,比喻寫文章能緊扣主題,抓住要點。
故事出自北宋蘇軾《文與可yún dāng谷偃竹記》。「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作好充分准備,對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又比喻遇事不慌,十分沉著。
故事出自《晉書·杜預傳》。成語「勢如破竹」,形容戰斗節節勝利,毫無阻擋。
故事出自明朝楊慎的《藝林伐山》。成語「按圖索驥」,比喻機械地照老辦法辦事,不知變通;也比喻按照某種線索去尋找事物。
故事見於《莊子·秋水》。成語「望洋興嘆」,比喻要做某事而力量不夠,感到無可奈何。
故事出自《左傳·僖公五年》。成語「唇亡齒寒」,比喻雙方關系密切,相互依存。
故事出自《晉書祖逖傳》。·「枕戈待旦」出自劉琨《與親故書》,形象地寫出了劉琨隨時准備殺敵報國的決心。後來用作成語,形容時刻警惕敵人,准備作戰。
故事出自《史記·汲鄭列傳》。成語「後來居上」,往往指後起的可以勝過先前的。和汲黯說這話的原意,大不相同。
故事出自《呂氏春秋·自知》「掩耳盜鍾」被說成「掩耳盜鈴」,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飾行為。
故事出自《晉書·祖逖傳》。成語「聞雞起舞」,形容發奮有為,也比喻有志之士,及時振作。
故事出自《史記·魏世家》。成語「抱薪救火」比喻用錯誤的方法去消滅禍害,結果反而使禍害擴大。
故事出自《莊子·秋水》。成語「邯鄲學步」,比喻生搬硬套,機械地模仿別人,不但學不到別人的長處,反而會把自己的優點和本領也丟掉。
故事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成語「指鹿為馬」比喻故意顛倒是非,混淆黑白。
成語「守株待兔」,比喻亡想不勞而得,或死守狹隘的經驗,不知變通。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這則成語出自《史記·李將軍列傳》,比喻為人真誠,嚴於律已,自然會感動別人,自然會受到人們的敬仰。
回答者:wahhltt - 同進士出身 六級 2-7 11:49
--------------------------------------------------------------------------------
出自歷史故事的成語
故事出自《左傳·僖公二十二年》。成語「退避三舍」比喻不與人相爭或主動讓步。
故事出自《國語·吳語》。成語「如火如荼」,形容某種人群或事物陣容之大,氣勢之盛。
故事見於《資治通鑒·唐則天皇後天授二年》。成語「請君入瓮」,比喻用某人整治他自己。
故事出自《晉書·文苑·左思傳》。成語「洛陽紙貴」,稱頌傑出的作品風行一進。
故事出自《世說新語·假譎》。成語「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或他人。
故事出自《列子·湯問》。成語「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樂優美。
故事出自《史記·孟嘗君列傳》。成語「雞嗚狗盜」比喻卑下的技能或具有這種技能的人。
故事出自《晉書·苻堅·載記》。成語「草木皆兵」,形容神經過敏、疑神疑鬼的驚恐心理。
故事見於《莊子列禦寇》。成語「探驪得珠」,比喻寫文章能緊扣主題,抓住要點。
故事出自北宋蘇軾《文與可yún dāng谷偃竹記》。「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作好充分准備,對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又比喻遇事不慌,十分沉著。
故事出自《晉書·杜預傳》。成語「勢如破竹」,形容戰斗節節勝利,毫無阻擋。
故事出自明朝楊慎的《藝林伐山》。成語「按圖索驥」,比喻機械地照老辦法辦事,不知變通;也比喻按照某種線索去尋找事物。
故事見於《莊子·秋水》。成語「望洋興嘆」,比喻要做某事而力量不夠,感到無可奈何。
故事出自《左傳·僖公五年》。成語「唇亡齒寒」,比喻雙方關系密切,相互依存。
故事出自《晉書祖逖傳》。·「枕戈待旦」出自劉琨《與親故書》,形象地寫出了劉琨隨時准備殺敵報國的決心。後來用作成語,形容時刻警惕敵人,准備作戰。
故事出自《史記·汲鄭列傳》。成語「後來居上」,往往指後起的可以勝過先前的。和汲黯說這話的原意,大不相同。
故事出自《呂氏春秋·自知》「掩耳盜鍾」被說成「掩耳盜鈴」,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飾行為。
故事出自《晉書·祖逖傳》。成語「聞雞起舞」,形容發奮有為,也比喻有志之士,及時振作。
故事出自《史記·魏世家》。成語「抱薪救火」比喻用錯誤的方法去消滅禍害,結果反而使禍害擴大。
故事出自《莊子·秋水》。成語「邯鄲學步」,比喻生搬硬套,機械地模仿別人,不但學不到別人的長處,反而會把自己的優點和本領也丟掉。
故事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成語「指鹿為馬」比喻故意顛倒是非,混淆黑白。
成語「守株待兔」,比喻亡想不勞而得,或死守狹隘的經驗,不知變通。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這則成語出自《史記·李將軍列傳》,比喻為人真誠,嚴於律已,自然會感動別人,自然會受到人們的敬仰。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3526974.html
J. 形容「古今」的成語有哪些
博覽古今 博:廣博。廣泛閱讀古今書籍,通曉古今學識。形容學問淵博。
出處:《漢書·成帝紀贊》:「博覽古今,容受直辭。」
超今冠古 冠:超出眾人。超越古今。
出處:唐,韓愈《賀冊尊號表》:「眾美備具,名實相當,赫赫巍巍,超今冠古。」
超今絕古 指超越古今。
出處:明·李贄《與管登之書》:「細讀佳刻,字字句句皆從神識中模寫,雄健博達,真足以超今絕古。」
超今越古 指超越古今。
出處:明·無名氏《桃園結義》二折:「憑著我壯志能,膽氣粗,博一個黃閣標名,超今越古。」
達士通人 通人:學識淵博貫通古今的人。指心胸豁達,學識淵博的人。
出處:宋·陸游《雍煕請機老疏》:「伏望尊官長者,達士通人,共燃續慧命燈,不惜判虛空筆,起難遭想,結果勝緣。」
洞鑒古今 洞鑒:明察。深入透徹地了解歷史與現實世事。
亘古亘今 亘:橫貫。指貫串古今,從古到今。
出處:明·王守仁《傳習錄》上卷:「若解向里尋求,見得自己心體,即無時不是此道,亘古亘今,無終無始。」
古今中外 指從古代到現代,從國內到國外。泛指時間久遠,空間廣闊。
出處:茅盾《子夜》九:「翻遍了古今中外的歷史,沒有一個國家曾經用這種所謂示威運動而變成了既富且強。」
極古窮今 指窮盡古今。
講古論今 談論古今事情,形容話題廣泛。
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恆言·錢秀才錯占鳳凰儔》:「錢青見那先生學問平常,故意譚天說地,講古論今,驚得先生一字俱無。」
今愁古恨 愁:憂愁;恨:怨恨。古今的恨事。形容感慨極多。
出處:唐·白居易《題靈岩寺》詩:「今愁古恨入絲竹,一曲涼州無限情。」
今月古月 指月亮古今如一,而人事代謝無常。
出處:唐·李白《把酒問月》詩:「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邁古超今 指超越古今。
出處:元·湯式《哨遍·新建構欄教坊求贊》:「方位里都按著郭景純經天緯地陰陽訣,規矩上不離了魯公邁古超今造化機。」
披古通今 披:翻閱。通:通曉。研究歷史,通曉古今。
熔古鑄今 指融會貫通古今知識。
出處:清·王士禛《池北偶談·談藝二·滄溟蔡姬》:「葆真履素,取則先民,熔古鑄今,蔚為代寶。」
熔今鑄古 指融會貫通古今知識。
出處:明·陳汝元《金蓮記·彈絲》:「那曾見熔今鑄古五車饒,冰繭花生玉粟嬌。」
鎔古鑄今 融會貫通古今知識。同「鎔今鑄古」。
鎔今鑄古 融會貫通古今知識。
書囊無底 指古今書籍不可勝數。
出處:宋·黃庭堅《送王郎》詩:「連床夜語雞戒曉,書囊無底談未了。」
鑠古切今 猶言融貫古今。形容學識淵博。
援古刺今 引述故事古義以諷刺今事。
出處:明·楊慎《升庵詩話》卷六:「援古刺今,箴戒得失,謂之箴。」《天討·豕韋之裔〈普告漢人〉》:「述懷詠史,不過詞人之習態,不可以為援古刺今。」
援古證今 援:引。引述古事來證明今事。
出處: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事類》:「事類者,蓋文章之外,據事以類義,援古以證今者也。」
越古超今 超越古今。同「超今冠古」。
出處:宋·朱敦儒《洞仙歌·贈太易》詞:「這功名富貴,有也尋常,管做得、越古超今神妙。」
知往鑒今 鑒:借鑒。了解過去作為今天的借鑒。
酌古參今 指斟酌古今之事,互相參照。
出處:清·馮桂芬《邵步青醫學三書序》:「步青先生著有《四時病機溫毒病說》,重訂《萬氏女科三書》,發揮經旨,無奧不顯,酌古參今,易施於用。」
酌古沿今 指斟酌古今沿革,以明源流。
出處:唐·長孫訥言《〈切韻箋注〉序》:「此制酌古沿今,無以加也!」
酌古斟今 指斟酌古今之事,互相參照。
出處:明·楊慎《詞品·填詞用韻宜諧俗》:「此詞連用數韻,酌古斟今,尤妙。」
酌古准今 擇取古代之事,用來比照今天的情況。
出處:明·張居正《請專官纂修疏》:「今既匯為一書,固當深究本原,備詳因革,酌古准今,以定一代之章程,垂萬年之典則。」
尊古卑今 尊崇古代的,鄙薄現在的。
出處:《莊子·外物》:「夫尊古而卑今,學者之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