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哪些關於清朝歷史的書值得推薦
作為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的歷史還是非常有趣的。而想要熟悉那個階段的歷史,就可以去研讀一些在那個方面的歷史書去增加對於清朝的認知。比如說《清史稿》這本正史講的就很全面,畢竟對於歷史還是要循序漸進的去學習的。如果覺得正是太過枯燥無味,那麼也可以去看比較有趣的小說《康熙王朝》,若是對清朝在經濟領域想要有更多的認知,還可以去讀《乾隆皇帝的荷包》。
三、《乾隆皇帝的荷包》這本書的書名就非常的有意思,也是一本很有象徵性的書。討論的還是乾隆皇帝通過運用自己的行政權力如何去統籌全國各地的經濟,並且在間接地建立自己的小金庫。通過這類的措施,再去控制底下的百姓。也從經濟層面指出了,當時社會的弊端以及皇帝的御下之術。
⑵ 最近想研究清朝的歷史,請問應該看什麼書
1、《清實錄》
《清實錄》是中國現存歷代實錄中最完整的一部。它是官修清朝歷代皇帝統治時期的大事紀。《清實錄》告成後,精寫五部,其中四部為滿、蒙、漢三體文本,另外一部為滿、漢兩體文本,藏於盛京宮殿。
2、《清朝興亡史》
《清朝興亡史》是一部多卷本歷史學著作,對清代很多重要問題闡發了言之有理、持之有據的見解,並對一些重要問題的現有學術觀點進行了商榷。
著作以嚴謹的態度、詳實的考據、客觀的筆觸,全面記錄了清朝自開國、興盛至衰落的歷史。著作多方面、多角度地對清朝的歷史進行了總結,既包括清朝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方面的詳細論述,也對重要歷史人物的功過進行紀要、評說。
同時對當今史學界的一些錯誤觀點予以反駁、糾正,還歷史以本來面目,也為規范現代清史教學及課題研究提供了大量珍貴、嚴謹的資料。
3、《清史稿》
《清史稿》是中華民國初年由北洋政府設館編修的記載清朝歷史的正史——「清史」的未定稿。
全書五百三十六卷,其中本紀二十五卷,志一百四十二卷,表五十三卷,列傳三百一十六卷,以紀傳為中心。所記之事,上起1616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建國稱汗,下至1912年清朝滅亡,共二百九十六年的歷史。
《清史稿》編修工作歷時十餘年,至1927年,主編趙爾巽見全稿已初步成形,擔心時局多變及自己時日無多,遂決定以《清史稿》之名將各卷刊印出版,以示其為未定本。
因尚無依中國傳統正史體例編寫的清朝史書加上《清史稿》本身史料豐富,其價值仍不可忽視。
4、《滿文老檔 》
《滿文老檔 》是清代皇太極時期以滿文撰寫的官修史書(檔冊)。記載天命紀元前九年至天命十一年(1607~1626)、天聰元年至六年(1627~1632)和崇德元年(1636)共27年史事。
後金汗皇太極於天聰三年(1629)四月設文館,命儒臣分為兩直,翻譯典籍,記注政事。巴克希庫爾纏等奉命用老滿文纂修史書,遂以為制。
天聰六年改用有圈點滿文(新滿文)修撰,歲歲相繼,至崇德年間蔚為巨帙。原本37冊,用明代舊公文紙或高麗箋書寫,各冊長短不齊,厚薄各異。
乾隆六年(1741)內閣大學士鄂爾泰、徐元夢奉命將無圈點字檔冊中難以辨識的無圈點老滿文撿出,附註新滿文,按十二字頭序列編成《無圈點字書》一部,存於內閣。
5、《星源集慶》
《星源集慶》為《愛新覺羅宗譜》嘉慶二十二年(1817)以後記載皇室本支世系的漢文本譜牒。
清制,每年例修十六房皇室宗支滿文男女橫格譜牒一份,送大內收存。
嘉慶二十二年奉旨著玉牒館按照每年宗人府所進十六房滿文男女橫格譜牒式樣,增修清仁宗本支及十六房皇帝宗支漢文男女橫格譜牒各一份。
玉牒館當即遵旨修畢呈進大內,並奏明今後每年於封印時從內領出舊本,將應加添改之處,於另繕之新本內添改畢,再於明年開印後,仍行送入大內收存。而以前每年例修之滿文橫格譜牒,則不再另行繕寫。
嘉慶二十二年封印時,玉牒館從大內領出了新修漢字橫格譜牒,准備添改另繕,發現在其卷帙簽上有仁宗御筆「星源吉慶」 四字,以後遂以此四字作為新修文宗以後歷朝皇帝本支及十六房漢字男女玉牒的名稱。
⑶ 我想問問想具體了解清代歷史看什麼書最好
1、《清史稿》比起《史記》《漢書》來,好懂多了。它是不可替代的。至於你想省事,退而求其次,那就是看看民國時期,肖一山的《清史》,和近人戴逸的《簡明清史》,都無不可。
2、二十四史清史演義蕭一山的清史戴逸的簡明清史這些都有白話文版本的,至於清十二帝,夢回大清這種純粹的野史性質的書,沒必要去深究。清史演義正說清朝12帝.二月河的、雍正皇帝、康熙大帝、爝火五羊城;
3、二月河新作《胡雪岩》光緒皇帝乾隆皇帝乾隆十二大貪案(歷史反貪小說)他寫的書不光是簡簡單單的呈現歷史,故事,感情也十分的好,看著一點也不枯燥,高中的時候就是這么被感動過來的。還有蕭一山的《清朝通史》,孟森的《清史講義》也不錯,以及帝國的背影:解讀大清王朝的另類歷史》《細說清朝十二帝》《歷史真相:透過細節看清朝》。
更多關於想具體了解清代歷史看什麼書最好,進入:https://m.abcgonglue.com/ask/9d63511615832468.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⑷ 想要了解中國清朝的歷史,有哪些書籍推薦
推薦看一下清石稿,因為《清史稿》比起《史記》《漢書》來,好懂多了,它是不可替代的,至於你想省事,退而求其次,那就是看看民國時期,肖一山的《清史》,和近人戴逸的《簡明清史》,都無不可,二十四史清史演義蕭一山的清史。
⑸ 有哪些關於清朝正史的書能讓人更直接的了解大清朝。
1、《清史十六講》。《清史十六講》是2009年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鍾翰。本書主要是從王鍾翰先生論著中選出十六篇代表性作品。
2、《清實錄》,全稱《大清歷朝實錄》,四千四百八十四卷,《清實錄》系清代歷朝的官修編年體史料匯編。
3,《清史稿》,《清史稿》是中華民國初年由北洋政府設館編修的記載清朝歷史的正史——「清史」的未定稿。
4,《清朝的皇帝》,《清朝的皇帝》是2008年6月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高陽。
5,《正說清朝十二帝》,是2004年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閻崇年。
1、《清史十六講》,王鍾翰先生是著名的清史和滿族史研究專家,很多文章發前人所未發,對清史滿族史研究做出了開拓性貢獻。
《清史十六講》從王鍾翰先生論著中選出十六篇代表性作品,大致包含了作者的主要研究方向:歷史人物研究方面,如《論袁崇煥與皇太極》《柳如是與錢謙益降清問題》;滿族史研究方面,如《釋瑪法》《釋阿其那與塞斯黑》等;清代官制方面,如《清代官制簡述》《談軍機處》等。
2,《清實錄》是清代歷朝官修史料的匯編,內容涉及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外交及自然現象等眾多方面,是研究清代歷史必須憑借的重要文獻。
由於歷史的原因《清實錄》存有多個版本,而且各版本在不同程度上有過明顯被篡改的痕跡,對照各版本對同一事件不同的記述有助於研究人員進一步深入了解清代重大歷史事件發生的背景和後世當權者對待某些具體歷史事件的真實態度。
3,《清史稿》編寫的體例大致取法《明史》,但又有所創新。如本紀部分不僅逐年記載了皇帝的軍國大事,而且在前代遜君還健在、無謚可稱時,創了「宣統紀」的新格局;各志、表中除記錄天文、選舉、藝文、食貨及皇子、封臣等各方面活動外,新修的交通志、邦交志及表中的軍機大臣、理藩院,都是前史所未有的。
4,《清朝的皇帝》是高陽的作品,勾輯了愛新覺羅的祖先及太祖、太宗、世祖、聖祖、世宗、高宗、仁宗、宣宗、文宗、穆宗、德宗等清朝歷代天子的相關史實。
5,《正說清朝十二帝》該書講述了我國漫長的封建社會的最後一頁清朝在二百多年的漫長歲月中,為中華民族做出了的重大貢獻,也為中華民族留下了大量的失敗與屈辱的辛酸記錄。
敘述了二百多年間,從努爾哈赤到溥儀。無論是英明的康熙帝,還是短命的同治帝,都對它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正說清朝十二帝,就是正說一個王朝的興衰沒落,正說一個時代的歲月變遷。
⑹ 關於清朝歷史的書
1、《清史稿》
《清史稿》是中華民國初年由北洋政府設館編修,記載了清朝歷史的正史——「清史」的未定稿。全書五百三十六卷,其中本紀二十五卷,志一百四十二卷,表五十三卷,列傳三百一十六卷,以紀傳為中心。
所記之事,上起1616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建國稱汗,下至1912年清朝滅亡,共二百九十六年的歷史。
《清史稿》自1914年設立清史館起,編修工作歷時十四年,先後參加編寫的有柯劭忞等一百多人。至1927年,主編趙爾巽見全稿已初步成形,擔心時局多變及自己時日無多,遂決定以《清史稿》之名將各卷刊印出版,以示其為未定本。
趙爾巽在《發刊綴言》中指出,本書是「作為史稿披露」的「急救之章」,並非視為成書「。但因尚無依中國傳統正史體例編寫的清朝史書,加上《清史稿》本身史料豐富,其價值仍不可忽視。
2、《清史講義》
《清史講義》是2010年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孟森。該書是孟森先生早年在北京大學授課時的講稿,是有關清史問題研究的代表性作品。
孟森先生利用《清實錄》和Ⅸ清史稿》,又兼采清廷檔冊及《朝鮮李朝實錄》等鮮為人用的史料,以乾嘉學派扎實細密的功夫考訂清之先世源流,揭示八旗制度原貌,剖析了清代歷史的諸多核心問題。
本書主要分為《開國》、《鞏固國基》、《全盛》、《嘉道守文》、《咸同之轉危為安》五章,對清朝前期二百年之政治、經濟、文化進行了全面的簡要敘述,為研習清史者之入門必讀書。
3、《清實錄》
《清實錄》,全稱《大清歷朝實錄》,四千四百八十四卷,《清實錄》系清代歷朝的官修編年體史料匯編。主要是選錄各時期上諭和奏疏,皇帝的起居、婚喪、祭祀,巡幸等活動亦多載入,已編成的十二朝實錄,篇幅不等,若十種之間相差頗為懸殊。
各朝實錄記事細目多寡不均,但主要類別大多相同,舉凡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外交及自然現象等眾多方面的內容皆風羅包納,篇幅較《明實錄》多一千四百餘卷,字數多一倍半,可稱鉅帙。
4、《大清十二帝》
《大清十二帝》是2007年4月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思平。《大清十二帝》選取在清朝近300年歷史中出現的全部12位帝王來切入歷史。
他們有的具有開創之功,有的具有守成之力,有的經歷了民族大發展的高峰,有的奮起於國家危亡的低谷,有的消沉在無奈悲歌中,有的墮落在盛世贊歌里,有的具有雄才大略,有的平庸無能。在中華民族走過千年興盛、百年屈辱歷史後的今天,研究這些帝王無疑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5、《清代通史》
《清代通史》,蕭一山所編,記史從乾隆述至同治期。作者稱「本書參考書籍,不下六七百種」,「所述為清國史,亦即清代之中國史,而非清朝史或清室史也」,以史事敘述為主,還收錄了一定數量的歷史傳說,卷首有清代外交條約章表。
本書作者將文化置於重要的地位,內容涉及政治、經濟、社會等諸多領域,學術思想也佔有相當大的篇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