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竹笛的歷史有多長
黃帝時期,即距今大約4000多年前,黃河流域生長著大量竹子,開始選竹為材料制笛,《史記》記載:「黃帝使伶倫伐竹於昆豀、斬而作笛,吹作鳳鳴」,以竹為材料是笛制的一大進步,一者竹比骨振動性好,發音清脆;二者竹便於加工。秦漢時期已有了七孔竹笛,並發明了兩頭笛,蔡邕、荀勖、梁武帝都曾製作十二律笛,即一笛一律。笛在古代稱為「篴」。到了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有:「笛,七孔,竹筩也」的記載。1978年,從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了兩支竹篪,從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了兩支竹笛,出土的篪和古籍中記載的漢篪,除長度略有出入外,其他形制完全相同;出土的笛除與記載相同外,並在墓內的竹筒上寫有篪的字樣,顯然是古代竹笛,古代的篪和笛非常相似,歷來有人篪、笛不分,說成是同一樂器,實際是有區別的。從出土篪、笛可以看出:篪, 6孔,閉口,能奏五聲加一變化音,全身髹(xiū)漆;笛,7孔,開口,能奏七聲加兩個變化音,不髹漆。戰國時,篪是祭神或宴亭時演奏的主要旋律樂器之一,笛也非常流行,屈原學生宋玉的《笛賦》中也曾講到當時南方的笛,與今日之笛已十分相像。
竹笛的起源竹笛之由來其說不一:
伶倫說:
此說源於北宋李昉《太平御覽》卷五百八十·樂部十八·笛:「《史記》曰:黃帝使伶倫伐竹於昆溪,斬而作笛,吹之作鳳鳴。」查今本《史記》全書並無此文。
關於伶倫,史書上尚有其制律、制簫、制管、制筒、制筒的記載。此皆不足以為伶倫制笛之據。
查「伶倫制律」可見《漢書》。《漢書·律歷志》:「黃帝使泠淪自大夏之西,昆侖之陰,取竹之嶰谷,生其竅厚均者,斷兩節間而吹之,以為黃鍾之宮。制十二筒,以聽鳳之鳴,其雄鳴為六,雌鳴亦六,此黃鍾之宮,而皆可以生之。是為律本。」此記伶倫制律、制十二筒。又《太平御覽·卷五百八十一·樂部十九·簫》:「《丹陽記》曰:江寧縣南三十里有慈姥山。積石臨江,生簫管竹。王褒《洞簫賦》所稱,即此也。其竹圓致,異於眾處。自伶倫采竹嶰谷,其後惟此簳見珍,故歷代掌給樂府,而俗呼曰鼓吹。」此皆述伶倫采竹製律事,而不及作笛。
「伶倫制簫」可見南梁蕭統《文選·卷三十五·七下·張景陽七命八首》:「營匠斲其朴,伶倫均其聲。」下有注曰:「漢書曰:黃帝使伶倫取嶰谷之竹,斷兩節,間而吹之,以為黃鍾之宮。制十二簫,以聽鳳皇之音,以比黃鍾之宮。器舉樂奏,促調高張。」《文選·卷十七·音樂上·王子淵洞簫賦》:「原夫簫干之所生兮,於江南之丘墟。」注曰:「丹陽記曰:江寧縣慈母山臨江生 簫管竹。王褒賦雲:『於江南之丘墟』,即此處也。其竹圓,異眾處。自伶倫采竹嶰谷後,見此奇,故歷代常給樂府,而呼鼓吹山。」《文選·卷十八·音樂下·馬季長長笛賦》:「十二畢具,黃鍾為主。」注曰:「呂氏春秋曰:黃帝命伶倫為律。伶倫制十二簫,聽鳳鳥之鳴,以別十二律,以比黃鍾之宮。故黃鍾宮,律之本也。」此述伶倫制十二簫,不及「笛」。
「伶倫制管」可見《太平御覽·卷五百六十五·樂部三·雅樂下·律呂》:「《呂氏春秋》曰:黃帝詔伶倫作為音律,伶倫自大夏之西,乃之昆侖之陰,取竹於嶰谷,以生竅厚薄均者,斷兩節間,其長九寸,而吹之,以為黃鍾之宮,日含少,次制十二管。以昆侖之下,聽鳳之鳴,以別十二律。其雄鳴為六,雌鳴亦六,比黃鍾之宮,適合,皆可生之,而律之本也。」此為伶倫制管之說。查《呂氏春秋·卷五·仲夏記·古樂》:「昔黃帝令伶倫作律,伶倫自大夏之西,乃之阮腧之陰,取竹於嶰溪之谷,以生空竅厚鈞者,斷兩節間,其長三寸九分而吹之,以為黃鍾之宮,吹曰[舍少],次制十二筒,以之阮隃之下,聽鳳皇之鳴,以別十二律。其雄鳴為六,雌鳴為六,以比黃鍾之宮適合,黃鍾之宮,皆可以生之,故曰黃鍾之宮,律呂之本。」故呂氏春秋所記實乃「筒」。《說文解字》曰:「筒,通簫也。」又解「簫」曰:「參差管樂,像鳳之翼。」此亦非「笛」。
又「伶倫制筒」可見東漢應劭《風俗通》曰:「昔皇帝使伶倫自大夏之西,昆侖之陰,取竹於嶰谷(以)生(空)其竅厚均者,斷兩節而吹之,以為黃鍾之管,制十二筒,以聽鳳之鳴。其雄鳴為六,雌鳴亦為六,天地之風氣正而十二律定,五聲於是乎生,八音於是乎出。」《晉書·律志上》引傳亦作「筒」。《呂覽》作「筒」,高注雲:「六律六呂各有管,故曰十二筒。」上引《漢書》所載亦為「筒」。《說文解字》曰:「筒,斷竹也。」故此「筒」亦不能斷為「笛」。
丘仲說:
北宋李昉《太平御覽·卷五百八十·樂部十八·笛》:「《風俗通》曰:笛,漢武帝時工人丘仲所造也。本出羌中。笛,滌也,所以滌邪穢,納之雅正也。長尺四寸,七孔。」《太平御覽·卷五百八十·樂部十八·笛》:「《樂書》曰:笛者,滌也,丘仲所作。可以滌盪邪氣,出揚正聲。是故列和善吹,裁十二之音應律。荀勖樞問,依三尺二調成均,剪雲夢之霜筠,法龍吟之異韻。三孔為龠,文舞執之,邠人吹也。五孔為笛,祴里衩,周師掌之。六孔為笛,羌人吹之。七孔下調,漢部用也。今之七星,古之長笛。一定為調,合鍾磬之均,各有短長,應律呂之度,雅樂部內咸用之。」
㈡ 中國笛子有多長歷史
從1971年新生的"口笛"(又名俞氏笛)到1977年浙江河姆渡出土的 "骨哨"、"骨笛",人們驚奇地發現二者之間竟有如此的相似.而這個相似卻走過了七千多年的歷程.笛子在這七千多年歷程中的沿革和發展不由令世界驚嘆:中國竹笛藝術是如此地魂麗多姿.歷代文人曾為它寫下了無數美妙的詩篇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促杜工部潸然腸斷,使喻成龍鬢發成霜。
近年來,隨著中國考古的發現:首先是浙江河姆渡出七千年前的骨哨,骨笛;美國華僑收藏的戰國時期七個按孔橫吹的銅笛;湖北隨縣出土的戰國初(公元前433年)曾候乙墓中的兩支橫吹的笛;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公元168年)中兩支橫吹笛;廣西貴縣羅泊灣一號墓(漢初期)一支用二節竹製成的七個按音孔橫吹的笛.這些文物雖是鳳毛麟角,但都是中國竹笛鼻祖有力的見證.從而推翻了原史料中記載為西漢張騫出使西域時把笛子傳入中國的說法。
㈢ 笛子產生於什麼時期
笛子,是我國一種吹管樂器,後來,人們在浙江餘姚河姆渡新石器時代出土文物中發現了骨笛,距今已有7000多年歷史。此外,還出土了一個原始時期橫吹的銅笛,這些都可以證實,笛子是產生於我國遠古時期的。
後來,人們又在河南舞陽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中發掘出16支豎吹骨笛,這些骨笛是用鳥禽肢骨製成的,已有7000餘年歷史。這些骨笛是豎吹的,它們的音孔由五孔至八孔不等,其中以七音孔笛居多,與後來人們所熟悉的笛子具有相同音階。值得注意的是,這些骨笛音孔旁刻有等分符號,有些音孔旁還加打了小孔,與後來笛子音調完全一致。
㈣ 中國笛子的歷史
遠古時代
中國笛子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那時先輩們點燃篝火,架起獵物,圍繞捕獲的獵物邊進食邊歡騰歌舞,並且利用飛禽脛骨鑽孔吹之(用其聲音誘捕獵物和傳遞信號),也就誕生了出土於我國最古老的樂器——骨笛。
1977年浙江餘姚河姆渡出土了骨哨、骨笛,距今約7000年。1986年5月,在河南舞陽縣賈湖村東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中發掘出16支豎吹骨笛(用鳥禽肢骨製成),根據測定距今已有8000餘年歷史。
音孔由五孔至八孔不等,其中以七音孔笛居多,有些音孔旁還加打了小孔,與現代中國音調完全一致,1987年河南省舞陽縣賈湖遺址出土了7孔賈湖骨笛(距今約9000年),是世界最早的可吹奏樂器。
黃帝時期,即距今大約4000多年前,黃河流域生長著大量竹子,開始選竹為材料制笛,《史記》記載:「黃帝使伶倫伐竹於昆豀、斬而作笛,吹作鳳鳴」,以竹為材料是笛制的一大進步,一者竹比骨振動性好,發音清脆;二者竹便於加工。秦漢時期已有了七孔竹笛,並發明了兩頭笛,蔡邕、荀勖、梁武帝都曾製作十二律笛,即一笛一律。
1978年,從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了兩支竹篪,而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兩只笛,吹孔平面與按音孔平面相交約為90度的夾角,這與曾侯已墓笛 (篪) 的吹孔位置極其相似。在時間上,兩者相隔幾百年;在空間上,湖南長沙和湖北隨縣相距數百里之遙,而吹孔位置幾乎-致,由此可見先秦到漢初橫吹笛或篪的普遍形制。戰國時,篪是祭神或宴亭時演奏的主要旋律樂器之一,笛也非常流行,屈原學生宋玉的《笛賦》中也曾講到當時南方的笛,與現代的笛已十分相像。 [1]
漢晉
笛在古代稱為「篴」。到了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有:「笛,七孔,竹筩也」的記載。
漢代以後,橫吹笛已在宮廷、軍隊的鼓吹樂中佔有非常重要的位置。這個事實提醒了人們,中國笛的發展,已經脫離了它的早期原始形態,有可能在吸取了其他民族笛的合理成分後,在音律、形制等方面更加合理和更加完善,並與樂隊中其它樂器日益配合與協調。在河南鄧縣出土的南北朝時期畫像磚上,我們能清楚地看到鼓吹樂隊協調行奏的歷史圖像。橫吹笛演奏者的持笛方向、角度,左右手弄笛姿勢與現代笛演奏完全一樣。 [1]
漢服與笛子
笛在漢代前多指豎吹笛,秦漢以來,笛已成為豎吹的簫和橫吹的笛的共同名稱,並延續了很長時期。漢武帝時,張騫通西域後傳入橫笛,亦稱「橫吹」。它在漢代的鼓吹樂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兩支竹笛,都屬橫吹類的笛樂器。
在晉時已有豎笛,吹頭加一木頭,使氣從縫隙中通過,射向兩哨孔邊陵發音。
北朝時,笛子不僅極為普遍,而且有所發展,形制、長短、粗細變化較大。到了北周和隋代,開始有了「橫笛」之名。隋朝後期,出現了能演奏半音階的十孔笛。
唐宋
隋唐時期鼓吹樂的「大橫吹部」和「小橫吹部」均用橫吹笛。在供人欣賞、娛樂的隋唐「燕樂」樂種中,橫吹笛(當時稱橫留)廣泛活躍於樂隊里,在敦煌隋代壁畫和唐伎樂人圖上,也能看到橫吹笛的演奏。在其它一些歷史圖畫里我們還會發現兩個方向的吹笛姿勢。
唐代已出現有關著名笛演奏家的記載,如李謨、孫楚秀,尤承恩、雲朝霞等。其中李謨曾師從西域龜茲樂手,因笛演奏不同凡響,技藝出人頭地,開元年間在笛吹才能上號稱「天下第一」。
陳晹《樂書》卷148 :「唐之七星管古之長笛也,其狀如篪而長,其數盈導而七竅,橫吹,旁有一孔系粘竹膜者,籍共鳴而助聲,劉系所作也……。」也許至少從唐代開始,具有中國膜笛音色特點的笛就出現了。笛上帶膜,是中國笛最獨特的標志之一。 [1]
從唐代起,笛子還有大橫吹和小橫吹的區別。同時,豎吹的篪才被稱為簫,橫吹則稱之為笛。唐朝呂才,制「尺八」,豎吹,並傳入日本;在古都奈良的正倉院中,珍藏著我國盛唐時期製作的4支橫笛。其中有牙和雕石橫笛各一支,竹質的兩支,它們長短不同,但都開有7個橢圓形音孔。劉系作七星管笛,蒙膜助聲,是為笛加膜的第一人。從7世紀開始,笛子又有了改進,增加了膜孔,使它的表現力有了很大的發展,並且演奏技術也發展到相當高的水平。
宋笛 制多樣,有叉手笛、龍頸笛、十一孔的小橫吹、九孔的大橫笛、七孔玉笛等等,隨著宋詞元曲的崛起,戲曲蓬勃發展,笛子成為很多劇種的伴奏樂器,並按伴奏劇種不同分為兩類:梆笛和曲笛。在民間戲曲以及少數民族劇種的樂隊里,笛子也是不可缺少的樂器。
近現代
20世紀六十年代, 趙松庭 發明排笛,將2至4根不同調的笛子扎在一起,音域可擴大三個八度以上,音樂富於變化,易於演奏。
㈤ 中國竹笛是從什麼時候有的
長期以來,對於中國竹笛是從什麼時候才有的這個問題一直眾說紛紜。近年來在浙江餘姚河姆渡出土的文物中就有與我們今天的六孔笛十分相似的骨笛,距今已有七千年的歷史,應該說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古老的樂器。另外還有美國華僑收藏的戰國時期七個按音孔橫吹的銅笛;湖北隨縣出土的戰國初(公元前433年)曾侯乙墓中的兩支橫吹的笛;湖南長沙馬王堆出土的三號漢墓(公元前168年)中的兩支橫吹的笛;廣西貴縣羅泊灣
出土的一號墓中一支用二節竹製成的七個按音孔橫吹的笛,都足已證明笛子是比其它任何樂器都早幾代的、最原始的樂器。根據《呂氏春秋》、《玉海》等文獻中記載的黃帝命伶倫伐昆侖之竹為笛的傳說,以及從隨縣出土的兩根竹製的橫吹笛子推測,我國最遲在黃帝時代(公元前2400年)就已經有了竹製的笛子,到了漢、晉時期,根據音律學的理論製成了長短不同的笛子。晉書中載有笛子演奏家列和的一段話:「每合樂時,隨聲之清濁,用笛有長有短。假令聲濁者用三尺二笛,因名曰此二尺九調。漢魏相傳。施行皆然……」。同時期的蔡荀、梁武帝等人,都曾作十二律笛。一根笛子一個律,於是「被以八音、施以七音、莫不和」。晉時已經有了「順笛」(豎吹、管子里塞一塊有槽的木頭,一吹就會發音)和「手笛」(長九寸,類似當今的高音笛)。隋朝後,為了解決十二律笛過於繁瑣的弊病,就出現了能演奏半音階的笛子。唐朝的呂才,製成「尺八」豎吹,在當時很流行。它隨著唐朝的雅樂,流傳到日本。與此同時,劉系製作了七星管,貼上笛膜以助發聲,他也是最早談論笛子貼膜的人。到了宋朝又出現了吹孔在中間,兩手交叉演奏的「叉手笛」。據宋史記載:此笛足以仂、十二旋相為宮,亦可通八十四調,其制如雅笛而小,長九寸與黃鍾管等,其竅有六,左四右二,樂人執,掛兩手相交有拱揖之狀,請名曰拱辰管。「這種笛類似今天的大口笛」。在宋朝之後,竹笛的形制就和現在的六孔竹笛完全一樣了。由於戲曲盛行,竹笛成了戲曲伴奏的重要樂器。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各個兄弟民族的音樂都有各自的特點和風格。單就漢族來說,也都有不同地區的不同特色。
㈥ 關於笛子的歷史以及知識
笛子
別稱雅號:竹笛;橫笛;"橫吹"
應用譜號:低音譜號,不移調記譜。
結構組成:是一根比手指略粗的長管,上面開有若干小孔。 常見的六孔竹製 膜孫笛 由笛頭、吹孔(1個)、膜孔 (1個)、音孔(6個)、後出音孔(1個)、 前出 音孔(2個,又名筒音)和笛尾組成。
使用材質:笛身一般為竹製。笛膜(演奏時貼於膜孔處的一個小薄片)一般用嫩蘆葦桿中的內膜製成。
樂器特色:屬於木管樂器家族中的吹孔膜鳴樂器類。是典型的中國民族樂器。據傳說,笛子已有兩千年以上的歷史。笛子的表現力十分豐富,可演奏出連音斷音、顫音和滑音等色彩性音符;還可以表達不同的情緒; 無論演奏舒緩、平和的旋律,還是演奏急促、跳躍的旋律,其獨到之 處都可從中領略。此外,笛子還擅長模仿大自然中的各種聲音,把聽眾帶入鳥語花香或高山流水的意境之中。
從1971年新生的"口笛"(又名俞氏笛)到1977年浙江河姆渡出土的 "骨哨"、"骨笛",人們驚奇地發現二者之間竟有如此的相似.而這個相似卻走過了七千多年的歷程.笛子在這七千多年歷程中的沿革和發展不由令世界驚嘆:中國竹笛藝術是如此地魂麗多姿.歷代文人曾為它寫下了無數美妙的詩篇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促杜工部潸然腸斷,使喻成龍鬢發成霜.
近年來,隨著中國考古的發現:首先是浙江河姆渡出七千年前的骨哨,骨笛;美國華僑收藏的戰國時期七個按孔橫吹的銅笛;湖北隨縣出土的戰國初(公元前433年)曾候乙墓中的兩支橫吹的笛;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公元168年)中兩支橫吹笛;廣西貴縣羅泊灣一號墓(漢初期)一支用二節竹製成的七個按音孔橫吹的笛.這些文物雖是鳳毛麟角,但都是中國竹笛鼻祖有力的見證.從而推翻了原史料中記載為西漢張騫出使西域時把笛子傳入中國的說法.
中國竹笛的種類及名稱極為豐富多彩.如以形制為名:飾龍謂: "龍頭笛".樂師在皇帝面前將雙手交叉作拱手之意來演奏謂:叉手笛;以尺寸為名的如截竹一尺八寸的洞簫渭:"尺八".唐代傳入到日本仍謂"尺八".我國福建南中常用的洞簫即為"尺八";以典故為名如:漢代音樂家蔡邕,拆"柯亭"第十六根竹製笛,其音色優美,後人贊好笛子謂:"柯亭笛".《史記》記載伍子胥曾吹簫乞食於吳市中,後人謂"子胥簫"。;以材料為名,如:"銅笛"、"鐵笛"、"玉笛"、"鷹笛"、 "猿臂笛"等顧名思義,以取材而得名;以地域為名如:四川姜笛的"姜笛"、廣西侗族的"侗笛";以劇種為名的如:崑曲的"曲笛"、梆子戲的"梆笛"、雅樂中的"雅笛"、能樂的"能笛"等等。由於中國的民族.民間音樂十分豐富,在此不能一一例舉。
中國笛子具有強烈的民族特色,發音動人、婉回。古人謂"盪滌之聲", 故笛子原名為「滌」,日本至今還保留有"滌笛",後演變為如今的笛。笛子是中國民族樂隊中重要的旋律樂器,多用於獨奏,也可參與合奏。笛子實際上是一類樂器的通稱,如果從音高上分類,笛子一般分為曲笛 (笛身較為粗長,音高較低,音色醇厚,多分布於中國南方)、梆笛(笛身較為細短,音高較高,音色清亮,多用於中國北方各戲種)和中笛(形狀、發音特點介於曲笛和梆笛之間)。
在強盛的唐朝也是竹笛的興旺時期,笛曲豐富,人材輩出,隨著唐朝歌舞音樂和大麴的盛行,出現了許多盛名的演奏家,如李暮、孫夢秀、 尤承恩、許雲封等一代神笛.漢代和晉代的馬融、蔡邕、桓尹、綠株等演奏家. 曲目有《武溪深》、《落梅花》、《梅花三弄》、《紫雲回》、《雲州曲》等,遺憾的是歷代眾多的笛曲卻沒有譜子能留傳下來,就現在演奏《梅花三弄》即晉代桓尹的笛曲,也只能從古琴譜的《梅花三弄》中去翻版演奏了.
滔滔江河,滾滾長江.自五十年代以來中國竹笛再次掘起,更放異彩.以北派馮子存、劉管樂,南派趙松庭、陸春齡為代表的南、北二派笛風均以深厚的民間音樂功底譜寫及改編了一大批笛曲,為以後幾十年的笛曲和笛藝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在笛子的發展史上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長江後浪推前浪,到了六十年代.七十年代人材輩出無窮。無論從演奏技法和曲目更是脫穎、創新,使笛子藝術推向一個新的高度, 並逐漸擺脫了南、北之分的概念。樂曲的內容從強調地方風格到追求意境的刻畫, 廣泛吸取其它藝術品種及姐妹樂器的技法而融匯貫通,大大豐富了笛子本身的表現力,1991年朱踐耳先生為竹笛和22件弦樂器而作的室內交響樂《第四交響曲》榮獲瑞士瑪麗.何塞皇後國際交響樂大賽獎.國外評贊為"具有如此奇妙的音響及不可替代的民族性",可見中國竹笛的可容性及它的廣泛性正以它那不可抗拒的能量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