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魯迅風波的主要內容
深刻的思想蘊涵,雋永的藝術魅力
——魯迅的《風波》賞析
辮子,曾是清王朝統治建立和消亡的標志之一;在魯迅眼裡,又是傳統文化和國民精神枷鎖的一種象徵,是國民革命與危機的一種徵兆.這篇小說通過對江南水鄉中一場辮子風波的描述,展示了辛亥革命後中國農村的真實面貌,揭示了缺乏精神信仰和追求的"無特操"的國民性弱點.
〇主題:
小說描寫1917所張勛復辟事件在江南某水鄉所引起的一場關於辮子的風波,以小見大,展示了辛亥革命後中國農村的封閉,愚昧,保守的沉重氛圍,帝制餘孽還在向農民肆虐,農民還處於封建勢力和封建思想的統治和控制之下,揭示了缺乏精神信仰的追求而陷於自私,苟活,麻木,冷漠,盲從狀態的"無特操"的國民性的弱點.說明辛亥革命並沒有給封建統治下的中國農村帶來真正的變革,今後的社會革命,若不能喚醒民眾,是難以成功的.
〇人物:
七斤:是當地著名的見過世面的"出場人物",甚至於受到眾人尊敬,有"相當的待遇"的.然而他聽到皇帝坐龍庭的消息後的垂頭喪氣,對妻子責罵時的隱忍,遷怒於女兒時的內心郁悶,實際上卻顯示著他是一個麻木膽怯,愚昧鄙俗,毫無民主主義覺悟的落後農民的典型.
作品通過這樣的人物形象地表明:辛亥革命後的中國,缺乏堅執信仰和殉道精神的民眾,與革命仍然極其隔膜,離革命實在還很遙遠;民眾這樣不覺悟,是辛亥革命及其他一切變革終將失敗的根本原因,也是類似辮子風波的悲劇不斷上演的現實基礎.
趙七爺:是一個不學無術,精神貧乏,空虛,善於韜晦且陰險兇狠,時刻夢想復辟的封建遺老.他的咄咄逼人的言語,恫嚇,欺騙的舉動,說明封建復辟勢力企圖卷土重來的慾望與野心.他雖與七斤等人處於不同的社會階層,但在一定意義上,他與七斤等人一樣,同是專制統治下無信仰,無特操的子民,他的被人尊敬,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了辛亥革命的不徹底性.
七斤嫂:潑辣粗俗,伶牙俐齒,"恨棒打人",出語刻毒;好勝壓人,強詞奪理,不為人後,並無一般農村婦女的誠厚.她與八一嫂,九斤老太等其它人物一樣,依然自私,落後,愚昧,麻木,生活在渾渾噩噩的不覺悟狀態之中.
〇藝術:
①結構特色:作品以辮子事件為中心線索,描述了事件的起因,發展和消解.風波是由"皇帝坐了龍庭了","皇帝要辮子",可七斤沒有辮子引起的.趙七爺的出場使風波驟然強化.趙七爺的盤在頭頂上象道士一般的辮子放下來了,且幸災樂禍地質問七斤的辮子哪裡去了,使七斤,七斤嫂感到如同受了死刑似的,引起一系列的矛盾沖突,事件驟變,發展.最後又以趙七爺的辮子又盤在頂上,"皇帝沒有坐龍庭"而矛盾消解.
②運用白描手法塑造人物.通過富有個性色彩和鄉土氣息的人物對話來刻畫人物性格,展開矛盾沖突,推動情節發展;選擇生動貼切且富有表現力的細節來揭示人物的內在心理,暗示深刻的主題內蘊;作品開頭的環境描繪和場面描寫,不僅是一幅充滿地方色彩和生活氣息的風景畫和風俗畫,而且以其場景的恬靜,與結尾相呼應,對辮子風波的波瀾起伏起到了對比襯托作用.
③作品在人物描寫上,善於藉助性格化的對話和特徵性的動作描寫,細節描寫,揭示人物潛在的心理活動,勾勒人物的精神特徵,展現復雜深微的人際關系.在環境描寫上,空間環境,自然環境的描繪,為事件的發生和主題的實現起了對照,映襯的作用;社會環境的描寫由借人物之間的矛盾,爭斗作了成功的展現,具有很強的典型性.
《社戲》全文原有前後兩個部分,課文節選自後一部分,描寫作者幼時一段看社戲的往事,表現對童年美好生活的回憶和留戀的心情。
童年對許多人來說,是快樂美好的,是一段難忘的體驗。在成人後回憶往事時,對當時的人和事,更是懷著一種浪漫的情感。本文作者塑造了一群淳樸可愛的農村孩子的形象,如雙喜、阿發、桂生等。這些小夥伴聰明活潑、膽大心細、熱情友愛。「我」看不成戲,「他們都嘆息而且表同情」;開船時「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艙中,較大的聚在船尾」以防萬一;看戲時桂生殷勤地為「我」買豆漿舀水;回家的路上阿發以「我們的大得多」為由,建議去「偷」自家的豆。這些都是他們純真童心的突出表現。
雙喜是小夥伴中「最聰明的」,好像小夥伴的小領袖一般,他的性格也表現得最為突出:他心細如發,聰明伶俐,當「我」看不成戲,「急得要哭」時,雙喜馬上能想出「好主意」,並且能舉出讓「外祖母和母親也相信」的理由;鐵頭老生夜晚不翻筋斗,「我」很失望,雙喜又用「誰肯顯本領給白地看」來安慰「我」,表現了大哥哥般的親切體貼;他能拿主意,當老旦唱個沒完沒了,大家都已經厭倦但又不好說回去的時候,又是他提議回家;回程時大家偷阿發家的豆,雙喜後又勸止大家「再多偷,倘給阿發的娘知道是要哭罵的」,說明他善於為他人著想。
本文的景物描寫極具特色。作者採用寫意筆法,從色彩、氣味和聲響等方面,描繪了月夜行船、船頭看戲、午夜歸航這幾個畫面,情景交融,充滿水鄉特色。色彩如豆麥的「碧綠」,遠山的「淡黑」,月光的「皎潔」,漁火、燈光的「紅」,航船的「白」;氣味如豆麥和水草的「清香」等;聲響如船行的「潺潺」聲,孩子們的笑聲,橫笛的「宛轉,悠揚」,諸方面寫得簡潔干凈,生動傳神。作者還運用各種比喻、擬人等手法,如表現船行之快,用遠山來陪襯,「淡黑的起伏的連山,彷彿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直接描寫船,「那航船,就像一條大白魚背著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躥」,化靜為動,增強了景物描寫的效果。
二、問題研究
1.作者為什麼說平橋村「在我是樂土」?
民風淳樸的鄉村,對一個在封建家庭中生長、受各種規矩束縛的孩子來說,確實是快樂自由的天堂。作者作為客人,「在這里」「得到優待」,釣到蝦「照例是歸我吃」,小夥伴們對「我」無微不至地體貼照顧,「看社戲」一節這種友愛和照顧表現得淋漓盡致;在這里「我」可以免念那些陳腐無用的經書,而且也沒有那麼多規矩可蹈,即使「打了太公」,全村「也決沒有一個會想出『犯上』這兩個字來」,對於自幼就壓抑在封建道德秩序中的「我」而言,這樣的自由是一種多麼寶貴的享受;而且在農村可以親近大自然,「掘蚯蚓」「釣蝦」「放牛」,相對於城鎮宅院中「我」那種受束縛的生活而言,無疑是新鮮有趣極具魅力的了。
2.六一公公是一個怎樣的形象?
六一公公是淳樸鄉民的形象。六一公公對於孩子們偷他的豆,只是責備「不肯好好的摘,踏壞了不少」,聽說摘豆是為了請客,馬上說「這是應該的」,他並不是吝嗇的人;後來他又親自送豆,表現了他熱情好客的性格。「我」誇了他一句,「竟非常感激起來」,體現了他的老實厚道的農民本色。至於他誇「我」「讀過書」「將來一定要中狀元」之類的話,只不過像今日誇某個孩子聰明,將來一定能考上好的大學一樣。也有觀點認為六一公公雖是個好人,但是有農民的局限。他誇「我」的話,表明他意識深處受封建禮教的影響,這在當時也是難免的。
練習說明
一、課文結尾說:「真的,一直到現在,我實在再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了。」對這個結尾應該怎樣理解?你在生活中有這樣的體會嗎?
此題意在讓學生了解作者在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其實那夜的戲,看得叫人「打呵欠」「破口喃喃的罵」,那夜的豆,第二天吃起來也實在平常。所謂「那夜似的好豆」「那夜似的好戲」,代表了作者對天真爛漫自由有趣的童年美好的回憶,充滿一種浪漫的理想色彩,表現對人生理想境界的渴望和追求。
二、夏夜行船、月夜歸航在寫景敘事上都非常精彩。夏夜行船通過哪些所見所聞所感來烘托「我」的急迫心情的?月夜歸航中「我」的心情與去看戲時有什麼不同?
此題意在讓學生了解本文情景交融的寫作特點。
所見:月色便朦朧在這水氣里。淡黑的起伏的連山,彷彿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漸望見依稀的趙庄,……還有幾點火,……
所聞:而且似乎聽到歌吹了,……那聲音大概是橫笛,宛轉,悠揚……
月下歸航寫了眾小夥伴去「偷」羅漢豆的趣事。去時「我」的心情很急迫,總「以為船慢」,而此時「我」和小夥伴們偷豆吃豆,心情無比歡暢。
三、揣摩下列詞語,回答括弧中的問題。
1.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輕鬆了,身體也似乎舒展到說不出的大。
(「輕松」和「舒展」表現了「我」什麼樣的心情?)
2.淡黑的起伏的連山,彷彿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
(山為什麼說「踴躍」?)
3.回望戲台在燈火光中,卻又如初來未到時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樓閣,滿被紅霞罩著了。
(「回望」表現了「我」怎樣的心情?「罩」表現了怎樣的情形?)
4.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來,將大拇指一翹,得意的說道……
(被人偷了豆,六一公公為什麼還要「感激」?)
此題意在讓學生品味語言的深層含義。
1.「輕松」和「舒展」與前文因看不成戲而沮喪形成鮮明對比,表現「我」歡喜輕快的心情。
2.以動詞「踴躍」寫山,把靜物寫活了。這個詞的含義與現在不一樣,作者在這里是創造性地賦予了這個詞以新的含義。
3.「回望」兩字,表現「我」依依的心情。「罩」通過視覺表現戲台如夢如幻的情景,與來時呼應。
4.因為城裡讀過書的「我」對他的豆子的誇獎。表現了六一公公淳樸厚道的性格。
四、△有人認為本文直接寫社戲的內容太少,而寫社戲以外的內容太多,因此建議把標題改為「平橋村一夜」之類的題目。你同意這一看法嗎?為什麼?如果大家對此有興趣,不妨開一次小組會討論一下這個問題。
此題意在讓學生發揮學習的主動性,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由學生根據自己的見解回答。
教學建議
一、這篇文章主要是回憶美好的童年往事,教學時要以此為重點。有觀點認為這篇文章有批判封建禮教、抨擊黑暗社會的內容,這種看法有些偏頗,教學時應避免。
二、有些問題,如小夥伴們「偷」豆,六一公公的「感激」,依現在的道德觀衡量,學生可能不理解,教學時要適當引導和講解。
三、可以學習本文為契機,適當引導學生關注自己家鄉的文化習俗,開展語文活動。
有關資料
一、《社戲》二題(宋聚軒)
魯迅先生的小說《社戲》中有兩個問題,由於種種原因,一直無人涉及。筆者教學過程中查閱了一些資料,現整理出來,以作參考。
關於看社戲的時間
《社戲》中寫道:「我們魯鎮的習慣,本來是凡有出嫁的女兒,倘自己還未當家,夏間便大抵回到母家去消夏。那時我的祖母雖然還康健,但母親也已分擔了些家務,所以夏期便不能多日的歸省了,只得在掃墓完畢之後,抽空去住幾天,這時我便每年跟了我的母親住在外祖母的家裡。」又說,趙庄之所以要演戲,「現在想,那或者是春賽,是社戲了。」課文注釋雲:春賽即「春天舉行的賽會」。據此,一般人認為,看社戲的時間是在春天。其實,這是不確切的。看社戲的時間應該是在初夏。其理由有三:
第一,《社戲》中說,我到外祖母家去,是在「掃墓完畢之後」。那麼,浙江紹興一帶的掃墓是在什麼時間呢?據《越諺·風俗部》雲:鄉下墓祭一年間共有三次,一是「拜墳歲、上元之前,兒孫數人,香燭紙錠謁墓」;二是「上墳,即掃墓也,清明前後,大備船筵鼓樂,男女兒孫盡室赴墓,近宗晚眷助祭羅拜,稱謂上墳市」;三是「送寒衣,十月祭墓之名,亦數人而已。」《越諺》的作者范嘯風,別號扁舟子,紹興城附近皇甫庄人。魯迅的外祖父魯晴軒中舉後遷居皇甫庄,租賃的就是范嘯風的房屋。他的話是可信的。另據周作人回憶:「周家墓祭的規矩,拜墳歲和送寒衣都只有男子前去」,而「清明上墳,規模就要大多了,不但是婦女同去,還因為要舉行三獻禮,有些舊排場。」把以上這些材料綜合起來分析,《社戲》中所說的掃墓,是指清明上墳無疑了。又據顧鐵卿所著《清嘉錄·卷三》雲:所謂清明上墳,並非僅僅指清明節那一天,而是「以清明前一日至立夏日」。那麼,小說中所說的「在掃墓完畢之後」,當然應該是在夏初了。
第二,從《社戲》所描寫的自然景物看,也是在初夏。「碧綠的豆麥田地」,「羅漢豆正旺相」,這被稱為「羅漢豆」的蠶豆,在浙東一帶,是越冬植物,清明以後才開始結果,到夏季才能收割。能剝了煮著吃的時候,當然是在初夏了。另外,小說中還寫道,看社戲的那些土財主的家眷們,「多半是專到戲台下來吃糕餅水果和瓜子的」,水果當然也只能到夏季才有。
第三,周作人在《魯迅小說里的人物·地方戲》中明確寫道:「本文(指《社戲》——引者注)中說:『當時我並不想到他們為什麼年年要演戲,現在想,那或者是春賽,是社戲了。』這是題目的說明,但實際上這種演戲大抵是在夏天。」
根據以上理由,我認為,看社戲的時間應該是在初夏,而不是在春天。
社戲演出的內容
關於社戲演出的內容,小說中是這樣記述的:首先是「一個黑的長鬍子的背上插著四張旗,捏著長槍,和一群赤膊的人正打仗」,幾個赤膊的人翻了一陣筋斗,都進去了,「接著走出一個小旦來,咿咿呀呀的唱」,然後是「一個紅衫的小丑被綁在台柱子上,給一個花白鬍子的用馬鞭打起來了」,最後是老旦出台慢慢地唱。這究竟是一出什麼戲呢?據徐淦《魯迅和紹興戲》一文考證,這是紹興戲《游園吊打》。該戲敘述的是唐朝宰相盧杞陷害忠良,縱子作惡,終於被懲的故事。盧杞的兒子(劇中稱為惡少)帶了幫閑家丁到忠良朱文光家搶親,被朱文光抓住打了一頓,直到寫了服辯(悔過書)方才罷休。服辯詞雲:惡少——搶姣姣;家丁——惹禍苗;惡少——下遭再來搶姣姣;家丁——變豬變狗變阿貓。小說中被綁在台柱上的紅衫小丑就是盧杞的兒子,那個花白鬍子的就是忠良朱文光。
另據周作人回憶,小說中所寫的社戲的內容,「是紹興戲中精彩內容之一」,「幫閑引了公子去搶姣姣,結果吊打了寫服辯了事,……看過的人都不能忘記,……雖然他不曾說出是什麼戲文來」。這段回憶,與《游園吊打》的情節也是完全吻合的。
② 《風波》所描寫的內容具有甚麽重大的歷史涵義
——魯迅的《風波》賞析
辮子,曾是清王朝統治建立和消亡的標志之一;在魯迅眼裡,又是傳統文化和國民精神枷鎖的一種象徵,是國民革命與危機的一種徵兆.這篇小說通過對江南水鄉中一場辮子風波的描述,展示了辛亥革命後中國農村的真實面貌,揭示了缺乏精神信仰和追求的"無特操"的國民性弱點.
〇主題:
小說描寫1917所張勛復辟事件在江南某水鄉所引起的一場關於辮子的風波,以小見大,展示了辛亥革命後中國農村的封閉,愚昧,保守的沉重氛圍,帝制餘孽還在向農民肆虐,農民還處於封建勢力和封建思想的統治和控制之下,揭示了缺乏精神信仰的追求而陷於自私,苟活,麻木,冷漠,盲從狀態的"無特操"的國民性的弱點.說明辛亥革命並沒有給封建統治下的中國農村帶來真正的變革,今後的社會革命,若不能喚醒民眾,是難以成功的.
〇人物:
七斤:是當地著名的見過世面的"出場人物",甚至於受到眾人尊敬,有"相當的待遇"的.然而他聽到皇帝坐龍庭的消息後的垂頭喪氣,對妻子責罵時的隱忍,遷怒於女兒時的內心郁悶,實際上卻顯示著他是一個麻木膽怯,愚昧鄙俗,毫無民主主義覺悟的落後農民的典型.
作品通過這樣的人物形象地表明:辛亥革命後的中國,缺乏堅執信仰和殉道精神的民眾,與革命仍然極其隔膜,離革命實在還很遙遠;民眾這樣不覺悟,是辛亥革命及其他一切變革終將失敗的根本原因,也是類似辮子風波的悲劇不斷上演的現實基礎.
趙七爺:是一個不學無術,精神貧乏,空虛,善於韜晦且陰險兇狠,時刻夢想復辟的封建遺老.他的咄咄逼人的言語,恫嚇,欺騙的舉動,說明封建復辟勢力企圖卷土重來的慾望與野心.他雖與七斤等人處於不同的社會階層,但在一定意義上,他與七斤等人一樣,同是專制統治下無信仰,無特操的子民,他的被人尊敬,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了辛亥革命的不徹底性.
七斤嫂:潑辣粗俗,伶牙俐齒,"恨棒打人",出語刻毒;好勝壓人,強詞奪理,不為人後,並無一般農村婦女的誠厚.她與八一嫂,九斤老太等其它人物一樣,依然自私,落後,愚昧,麻木,生活在渾渾噩噩的不覺悟狀態之中.
〇藝術:
①結構特色:作品以辮子事件為中心線索,描述了事件的起因,發展和消解.風波是由"皇帝坐了龍庭了","皇帝要辮子",可七斤沒有辮子引起的.趙七爺的出場使風波驟然強化.趙七爺的盤在頭頂上象道士一般的辮子放下來了,且幸災樂禍地質問七斤的辮子哪裡去了,使七斤,七斤嫂感到如同受了死刑似的,引起一系列的矛盾沖突,事件驟變,發展.最後又以趙七爺的辮子又盤在頂上,"皇帝沒有坐龍庭"而矛盾消解.
②運用白描手法塑造人物.通過富有個性色彩和鄉土氣息的人物對話來刻畫人物性格,展開矛盾沖突,推動情節發展;選擇生動貼切且富有表現力的細節來揭示人物的內在心理,暗示深刻的主題內蘊;作品開頭的環境描繪和場面描寫,不僅是一幅充滿地方色彩和生活氣息的風景畫和風俗畫,而且以其場景的恬靜, 與結尾相呼應,對辮子風波的波瀾起伏起到了對比襯托作用.
③作品在人物描寫上,善於藉助性格化的對話和特徵性的動作描寫,細節描寫,揭示人物潛在的心理活動,勾勒人物的精神特徵,展現復雜深微的人際關系.在環境描寫上,空間環境,自然環境的描繪,為事件的發生和主題的實現起了對照,映襯的作用;社會環境的描寫由借人物之間的矛盾,爭斗作了成功的展現,具有很強的典型性.
魯迅從事文學創作是以「改造國民精神,喚起人們的覺醒」為創作的指導思想。他重視的是思想革命,因此他的作品更側重於揭示人物精神上的創傷,刻畫人物的靈魂極為深刻。魯迅先生認為辛亥革命的失敗是因為中國國民的愚昧,他們的精神沒有被喚醒。《風波》以張勛復辟為背景,寫了江南小村裡的人們是怎樣表現出自己的精神狀態的。用一群人物形象從不同的側面來表現。趙七爺是一個鄉村酒店裡的主人,所謂的遺老,有學問的人。他總是靠假學問來騙人。塑造這個人物是為了表現長期以來封建勢力對人民的統治之嚴酷,毒害之深,造成了國民的愚昧。九斤老太的口頭禪「一代不如一代」不是簡單的寫她不滿的情緒,而是要揭示出陳舊腐朽的保守觀念,從中也能看出農民的狹隘性。作者把國粹家「一代不如一代」的論調折射九斤老太的身上,表現了對復古家、國粹家的一種諷刺。七斤嫂是一個欺善怕惡,不分是非,努力把自己打扮成一貫正確的人。從她的身上也可以看到國民的劣根性。七斤是《風波》中的主要人物,他的辮子在進城時被人剪掉了,因此成為人們議論的中心。七斤沒有頭腦,不加分析的相信趙七爺的謊話,被趙七爺弄得神志恍惚。村裡的人都躲著他,甚至有的幸災樂禍。文章圍繞著張勛復辟,描寫了不同的人的反映,表現了人們的是非之心被私心和愚昧所吞沒,人與人之間沒有善良的溝通,感覺到國民的自私愚昧,革命要取得勝利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結尾救救孩子,實際上就是救救民生.這篇小說沒有中心人物,而是通過一群人物表現作者的創作宗旨。 ①結構特色:作品以辮子事件為中心線索,描述了事件的起因,發展和消解.風波是由"皇帝坐了龍庭了","皇帝要辮子",可七斤沒有辮子引起的.趙七爺的出場使風波驟然強化.趙七爺的盤在頭頂上象道士一般的辮子放下來了,且幸災樂禍地質問七斤的辮子哪裡去了,使七斤,七斤嫂感到如同受了死刑似的,引起一系列的矛盾沖突,事件驟變,發展.最後又以趙七爺的辮子又盤在頂上,"皇帝沒有坐龍庭"而矛盾消解. ②運用白描手法塑造人物.通過富有個性色彩和鄉土氣息的人物對話來刻畫人物性格,展開矛盾沖突,推動情節發展;選擇生動貼切且富有表現力的細節來揭示人物的內在心理,暗示深刻的主題內蘊;作品開頭的環境描繪和場面描寫,不僅是一幅充滿地方色彩和生活氣息的風景畫和風俗畫,而且以其場景的恬靜,與結尾相呼應,對辮子風波的波瀾起伏起到了對比襯托作用. ③作品在人物描寫上,善於藉助性格化的對話和特徵性的動作描寫,細節描寫,揭示人物潛在的心理活動,勾勒人物的精神特徵,展現復雜深微的人際關系.在環境描寫上,空間環境,自然環境的描繪,為事件的發生和主題的實現起了對照,映襯的作用;社會環境的描寫由借人物之間的矛盾,爭斗作了成功的展現,具有很強的典型性. 七斤:是當地著名的見過世面的"出場人物",甚至於受到眾人尊敬,有"相當的待遇"的.然而他聽到皇帝坐龍庭的消息後的垂頭喪氣,對妻子責罵時的隱忍,遷怒於女兒時的內心郁悶,實際上卻顯示著他是一個麻木膽怯,愚昧鄙俗,毫無民主主義覺悟的落後農民的典型. 作品通過這樣的人物形象地表明:辛亥革命後的中國,缺乏堅執信仰和殉道精神的民眾,與革命仍然極其隔膜,離革命實在還很遙遠;民眾這樣不覺悟,是辛亥革命及其他一切變革終將失敗的根本原因,也是類似辮子風波的悲劇不斷上演的現實基礎. 趙七爺:是一個不學無術,精神貧乏,空虛,善於韜晦且陰險兇狠,時刻夢想復辟的封建遺老.他的咄咄逼人的言語,恫嚇,欺騙的舉動,說明封建復辟勢力企圖卷土重來的慾望與野心.他雖與七斤等人處於不同的社會階層,但在一定意義上,他與七斤等人一樣,同是專制統治下無信仰,無特操的子民,他的被人尊敬,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了辛亥革命的不徹底性. 七斤嫂:潑辣粗俗,伶牙俐齒,"恨棒打人",出語刻毒;好勝壓人,強詞奪理,不為人後,並無一般農村婦女的誠厚.她與八一嫂,九斤老太等其它人物一樣,依然自私,落後,愚昧,麻木,生活在渾渾噩噩的不覺悟狀態之中. 辮子,曾是清王朝統治建立和消亡的標志之一;在魯迅眼裡,又是傳統文化和國民精神枷鎖的一種象徵,是國民革命與危機的一種徵兆.這篇小說通過對江南水鄉中一場辮子風波的描述,展示了辛亥革命後中國農村的真實面貌,揭示了缺乏精神信仰和追求的"無特操"的國民性弱點,七斤是一個勤勞、朴實的船夫,「沒有讀過書」,但由於每天幫人撐船進城,所以很知道些時事,成為村裡一名「出場人物」。他曾罵趙七爺是「賤胎」,說明他對封建勢力是不滿的。七斤面對反革命的復辟,完全看不清自己的敵人是誰,對事件的性質和危害不認識,他們所焦慮的僅僅是沒有辮子就當不成順民的問題。而當風波過去以後,他們又如釋重負,照舊生活,絲毫沒有想到從復辟事件中吸取什麼教訓。這說明,麻木、軟弱、不覺悟,仍是七斤的主要特徵。趙七爺復辟之心不死而又善於韜晦,貌似鄉村學問家,實是心胸狹、睚眥必報.風波》是魯迅的代表作之一,體現出魯迅精心的構思藝術,他巧妙地將大與小、生活真實與藝術虛構、庄與諧的關系統一起來,使得作品不僅含蘊深刻而且結構嚴謹巧妙,成為現代文學史上的典範之作。嚴家炎先生在《魯迅小說的歷史地位》一文的開頭這樣說道「在世界文學史上,像魯迅這樣以為數不多的小說作品取得了不朽的地位,恐怕並不多。這當然不是由於歷史對這位作家特別寵幸,而是由於魯迅小說本身思想和藝術所取得的高度成就,由於魯迅小說對中國文學現代化所做出的無與倫比的貢獻。」的確,在遠離魯迅所處時代的今天,翻閱魯迅先生的小說作品,仍讓人難以不為其作品思想和藝術的魅力所折服。在溫情脈脈的面紗掩蓋之下,小小的風波就能暴露出人性的醜陋心靈。封建禮教虛偽的光環,包裹著的是一團團扭曲的靈魂。對此,魯迅藝術地,也是悲涼地揭示了「田家樂」畫面下的真實底蘊。魯迅《風波》中七斤一家的重量人名是其小說中常用的數字人名之一種。作者結合秤的度量標準的變化和人的生理規律,經過仔細推算確定、使用的重量人名,在表面的民俗現象之下,暗示出辛亥革命時期社會經濟凋敝,民眾飽受通貨膨脹之苦的生存現實。這與小說反映的民眾的精神意識相輔相成,完整勾勒了辛亥革命時期的社會風貌,從而在經濟狀況這一層面表達了魯迅對社會變革的深重憂慮。七斤因經常往返城裡,消息靈通,因此頗受魯鎮人尊敬。他被革命黨剃了光頭,剛開始還覺得沒什麼不好,可過不久,又惶惶不安起來,因為聽說皇帝又坐了龍庭。「趙七爺是鄰村茂源酒店的主人,又是這30里方圓以內的唯一的出色人物兼學問家;……革命以後,他便將辮子盤在頂上,像道士一般;……七斤嫂眼睛好,早望見今天的趙七爺已經不是道士,卻變成光滑頭皮,烏黑發頂;伊便知道這一定是皇帝坐了龍庭,而且一定須有辮子……」 這一筆可謂光彩照人。趙七爺的一條辮子,活靈活現地展示了時代的變革和那個時代特有的氣象;趙七爺的一條辮子,也生生道出了所有小人物的無奈:變革是上頭的事情,小人物沒有自主的權利,一個不小心還要人頭落地,只能取中庸之道,明哲保身。其實在現實社會,我們很多人依然是「趙七爺」,或多或少有趙七爺的因子。小說的結尾也很有意思:七斤又從城裡回來了,而且氣色不錯。七斤嫂問他,皇帝坐了龍庭沒有?咸亨酒店有人說什麼沒有?七斤說他沒去咸亨酒店,但皇帝一定是不坐龍庭了,因為他經過趙七爺的店前時,看到他的辮子又盤在頂上了…小說著力刻畫了七斤、 七斤嫂、趙七爺等人的形象,非常傳神地表現了七斤的愚昧、本分而又老實,七斤嫂的潑辣、敏感及靈牙利齒,趙七爺的頑固守舊、不學無術等性格特徵。作者往往通過對話來刻畫人物性格,如當七斤得知「皇帝坐了龍庭」 時, 七斤在和七斤嫂的對話時顯得非常不安, 這一切的緣由是:「皇帝要辮子」 ,而「咸亨酒店裡的人,都說要的」,這體現了七斤的愚昧和本分;而在同一場景下,七斤嫂聽說「皇帝坐了龍庭」馬上想到的是「皇恩大赦」,當七斤告訴她他沒有辮子時,她先是有些急,繼而又有些恨,最後告訴七斤:「還是趕快吃你的飯罷!哭喪著臉,就會長出辮子來么?」在表現了七斤嫂愚昧一面的同時,也將她的潑辣性格活靈活現地展現出來。特別是當八一嫂揭穿她的老底時,她的一段話將她的潑辣粗蠻更為充分地表現出來: 「阿呀,這是什麼話呵!八一嫂,我自己看來倒還是一個人,會說出這樣昏誕胡塗話么?那時我是,整整哭了三天,誰都看見了;連六斤這小鬼也都哭, ……」「誰要你來多嘴!你這偷漢的小寡婦!」這種富有個性的人物對話將人物性格活靈活現地凸現出來,讓讀者如聞其聲,如見其人。諷刺是本文的另一特色。如寫七斤是村裡的「一名出場人物」,這似乎是褒義,但當將這與七斤之所以受人尊敬的原因結合起來時,卻令人啞然失笑:「他很知道些時事:例如什麼地方,雷公劈死了蜈蚣精;什麼地方,閨女生了一個夜叉之類。」這樣褒語變成了它的反面。在塑造趙七爺的形象時也是這樣,作者先是寫趙七爺是「這三十里方圓以內的唯一的出色人物兼學問家」 ,接下來卻寫他時常坐著「一個字一個字的讀」 《三國志》,「還知道黃忠表字漢升和馬超表字孟起」,將清初入關以後推行的 「留發不留頭,留頭不留發」政策說成是「長毛」的時候,這樣,在不動聲色之中便將一個對學問一竅不通的偽道學的假面撕破了,加在他頭上的「學問家」的頭銜也成了一種絕妙的諷刺。環境描寫與小說的主題交相輝映,構成了一組富有深意的畫面。小說的開頭二個自然段給讀者展示了一幅夕陽西下、炊煙裊裊、蚊子飛舞、孩子在土場上玩耍、老人男人坐在矮凳上閑談的風俗畫卷,這一場景和它的封閉落後、傳統守舊的生活方式有機地結合起來,有力地配合了小說的主題展現。魯迅小說的藝術特色:(1)魯迅小說真實地再現了現實生活,塑造了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充分體現了現實主義特徵。魯迅的作品在人物塑造上採用生動的細節描寫,「畫眼睛」的方法、白描、漫畫的筆法,使人物生動、真切,個性鮮明。(2)魯迅對現代小說民族新形式的創造:魯迅小說藝術上又一特點是結構章法的民族化。
③ 風波中的趙七爺..
趙七爺:是一個不學無術,精神貧乏,空虛,善於韜晦且陰險兇狠,時刻夢想復辟的封建遺老.
他的咄咄逼人的言語,恫嚇,欺騙的舉動,說明封建復辟勢力企圖卷土重來的慾望與野心.他雖與七斤等人處於不同的社會階層,但在一定意義上,他與七斤等人一樣,同是專制統治下無信仰,無特操的子民,他的被人尊敬,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了辛亥革命的不徹底性.
《風波》是魯迅先生所寫,小說描寫1917所張勛復辟事件在江南某水鄉所引起的一場關於辮子的風波,以小見大,展示了辛亥革命後中國農村的封閉,愚昧,保守的沉重氛圍,帝制餘孽還在向農民肆虐,農民還處於封建勢力和封建思想的統治和控制之下,揭示了缺乏精神信仰的追求而陷於自私,苟活,麻木,冷漠,盲從狀態的"無特操"的國民性的弱點.說明辛亥革命並沒有給封建統治下的中國農村帶來真正的變革,今後的社會革命,若不能喚醒民眾,是難以成功的.
④ 讀魯迅《風波》
少年時讀魯迅,那真是干啃饅頭,不得不吃,又吃得沒滋沒味,有時候還是囫圇吞棗。因此,那時,一看見魯迅先生的文章就有點頭大。隨著年歲的增長,尤其是在安營紮寨以來,寫來寫去,這個讀書的水準也水漲船高。雖沒有高多少,但有一個尺度是,我看魯迅文章能深入下去了。
學會魯迅的思考。但凡寫文章的,無不去積極思考,所謂想得好,方能寫得好。想得出來,才能寫出來並且寫得流利,寫得有深度。
《風波》是魯迅於1920年創作的短篇小說,那個時代距今有一百多年了,但其塑造的典型人物,至今仍有強烈的現實意義。而且,依然栩栩如生立在眼前。
我在少年時讀魯迅的文章,盡管不甚解其意,但對其文中的人物卻是印象深刻。無論是《孔乙己》中的孔乙己,還是《葯》中的華老栓、康大叔,《祝福》中的祥林嫂,《故鄉》中的閏土、豆腐西施楊二嫂,無不如見其人,如聞其聲。那時我記得同學們之間,還往往拿他們的話來進行打趣調侃,足見其多麼生動鮮活了。
究竟原因,是人物所代表的一種典型性中的普遍性,它好像隨手可觸可感。而他們身上體現的一種社會意義,不僅具有顧後性,更有瞻前性,因此,在什麼時候都不會過期。
《風波》的社會意義更勝一籌,塑造的兩個最具典型性的代表人物:趙七爺和九斤老太,我敢斷言,再過一百年也不會過期。
九斤老太的口頭禪是」一代不如一代「,不是簡單地寫她不滿現實的情緒,而是要展示出陳舊腐朽的保守觀念。雖然有分析家指出這是農民 的狹隘性,但我以為,那不僅僅是指農民,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是指我們這個民族中的某種頑固的保守觀念。
也可是說是我們的「國粹」。我們是不是在身邊有許多這樣的人?動輒就是過去那時候,天是多麼的藍,水是如此的清,山是多麼的綠,人是多麼的好?果然如此么?
在那個荒唐的年代裡,知識分子成了臭老九,被批倒批臭;大家都以爭當大老粗為榮。有些人更是理直氣壯氣放言,俺就是大老粗,好像沒文化沒知識無教養多麼榮耀似的。
現在的人們,一提起過去的住房等等社會福利,羨慕不已,認為那是個公平的時代,可是,那是一種什麼樣的住房?更別提飢餓如幽靈一般在人們之間徘徊。
其實,人們總是喜歡把歷史按照自己的需求去放大它好的一面,從而掩蓋了惡的一面,正因為如此,這些九斤老太們才層出不窮。
趙七爺則更是社會發展的阻力。如果說九斤老太們是處於普通大眾之列,只是在輿論上吐吐槽無傷大雅罷了,那麼,像趙七爺此類的人物,當真是不容忽視的,理應堅決予以鏟除。
《風波》中的趙七爺是鄰村茂源酒店的老闆,又是一個封建遺老;不學無術,懂得韜晦,時刻夢想復辟。因為是個酒店主,又」有學問「,使他成為」這三十里方圓以個的唯一的出色人物兼學問家「。
但其「學問」又恰恰顯示了其淺薄——他只能是一個字一個字的讀」《三國志》和「能說出五虎將姓名,甚而至於還知道黃忠表字漢升和馬超表字孟起」。
「革命以後,他便將辮子盤在頂上」,」皇帝坐了龍庭「的消息傳來,他不但立即放下辮子,而且立即穿上那件」於他有慶,於他的仇家有殃「的寶藍色竹布長衫,得意洋洋地跳將出來,聲色俱厲地恫嚇農民,並荒唐地為復辟製造「張大帥就是燕人張翼德的後代」之類的輿論。常常嘆息「倘若趙子龍在世,天下便不會亂到這種地步了」。
我們將趙七爺這個人所代表的一種勢力,在即使是如此現代化的今天,對對號,入入座,是不是很眼熟?只要現在到網上看一看那些文章,看看評論區里的一眾喧嘩,你就會從心底發出一聲哀嘆:卧槽!這現代的趙七爺真TM的多。
魯迅之所以偉大,是偉大在他的思想的超前性、批判性、深刻性和永不過時性。他的筆鋒直入一個民族的劣根性,如一把手術刀,將這劣根性解剖得那樣纖毫畢現。
但有人就看不過去了,盲目的自信和自戀,已空前的高漲,竟昏了頭,逐一開始了去魯迅化,實在是一種悲哀。人類社會的歷史,正確的方向是永遠不斷修正自身的錯誤,向前向前的,
可是,我們的歷史卻在走著怪圈,劃著一個圓,進行不斷的破壞——建設——再破壞——再建設,循環往復,以至無窮,由此帶來的國貧民弱,嚴重阻礙了社會的發展。從當初項羽的對阿房宮的」楚人一炬,可憐焦土「,到西漢時期的強盛,再由東漢末年的三國鼎立,戰亂無窮,人民流離失所,到盛唐,再衰敗,扳著指頭數一數,無不如此,無不如斯,令人扼腕。
《風波》是圍繞辮子的有無而展開故事情節的。時隔一百年了,腐朽的大清王朝早已灰飛煙滅,可是,那種劣根性的辮子,在有些人頭上卻仍未徹底剃除,在他們的思想中,還留著烏黑粗壯的辮子,時不時從頭頂上拖曳下來,跳將出來如趙七爺一樣得瑟得瑟。但願已快速進入新時代的我們對此保持足夠清醒的認識。
⑤ 魯迅《風波》的賞析
小說通過一場由辮子引起的風波,反映了辛亥革命的不徹底性,這次革命既沒能啟發農民的覺悟,也沒給封建統治下的農村帶來真正的變革,從而表明沒有廣大農民的覺悟,就不會有民主革命。
《風波》的開篇是一般景物環境描寫,由遠及近、由大到小的空間順序描繪了江南小鎮鄉村的風貌特點,同時奠定了小說的社會基調,即不是繁榮、先進的大城市,不是北方地區,而是江南的一個小小的鄉村。這段自然場景的細節描寫,正是揭示了辛亥革命的失敗在於沒有深入群眾,深入農村,沒有根除封建主義在民間的思想殘留。
藝術特色
線索分明
小說以辮子事件為主線。小說中有兩條辮子,一條是七斤已剪掉的辮子,另一條是趙七爺的辮子。前一條實際不存在的辮子貫穿全文,後一條則輔助性地說明了故事背景的變化。風波是由辮子引起的——在第一部分的後面,辮子預示了風波即將來臨。
第二部分所寫的這場風波的發生、發展、高潮,也集中在辮子上;在第三部分里,趙七爺「辮子又盤在頂上了」——這條辮子的盤起,宣告張勛復辟的失敗,於是風波平息了。總之,小說的三個主要部分,故事的開端、發生、發展、結束都是以辮子為事件的中心貫穿起來的。
善於通過富有個性色彩和鄉土氣息的人物對話來刻畫人物性格,展開矛盾沖突,推動情節發展
七斤和七斤嫂等人的愚昧、落後,趙七爺的夢想復辟、不學無術都在對話中鮮明地表現了出來。這些對話都富有個性色彩和鄉土氣息,小說矛盾沖突和情節的展開也常通過對話來實現。
如第一部分最後,七斤和七斤嫂關於「皇帝要辮子」的對話,預示了風波的來臨,第三部分二人關於皇帝「不坐龍庭」的對話則表示了風波的平息。又如趙七爺「這些留發不留頭,留頭不留發」、「大兵是就要到的」的恫嚇,七斤嫂的指桑罵槐,這些都把風波的發展推向了高潮。
通過環境描寫來渲染氣氛、烘托主題
小說開頭描繪了江南農村的一個生活場景:臨河的土場,太陽收了光線,烏桕樹葉、花腳蚊子、小桌矮凳、大芭蕉扇、烏黑的蒸乾菜和松花黃的米飯……這是一個封閉、傳統而又寧靜的環境,以至於引得文豪說:「無思無慮,這真是田家樂呵!」這一環境描寫告訴人們,雖然辛亥革命已經完成了,可是農村卻沒有任何變化,一如其舊。
另外這個傳統寧靜的環境也為下文一場風波的出現提供了一個反襯的背景,從而,突出了那場風波的不平靜。小說的結尾,再次出現了「仍舊在自家門口的土場上吃飯」的場景,這個結尾與開頭呼應,說明一切恢復原樣。不管是那次革命,還是這場風波,對農村都沒有產生多大的影響。小說中的環境描寫有力地渲染了氣氛、烘託了主題。
(5)風波描述了哪個歷史時期的事情擴展閱讀:
《風波》是現代文學家魯迅於1920年創作的短篇小說,收錄於小說集《吶喊》中。小說通過對在江南某水鄉發生的一場由辮子引起的風波的描寫,反映了辛亥革命的不徹底性,揭示了當時封建帝制還在統治著農村、農民愚昧落後、缺乏民主和自由思想的狀況;並由此說明今後的社會革命若不徹底改變民眾的觀念就難以成功。
《風波》這篇小說圍繞「辮子」的有無展開情節,事件的起伏跌宕。人物的感情變化,在結構上完整地遵循著開端、發展、高潮、結局、餘波的程序演進,而且既突出主要人物,又「注彼而寫此」,場面不大,個個人物鮮靈生動。小說最後寫「新近裹腳」的六斤一瘸一拐的樣子,更深化了小說的主題思想,並且留下深長的餘味,其精警深刻,發人深思。
1917年7月1日,封建軍閥張勛擁溥儀復辟,復辟時要求百姓留辮子。魯迅在他的一篇雜文《病後雜談之餘》中說:「然而辮子還有一場小風波,那就是張勛的『復辟』,一不小心,辮子是又可以種起來的,我曾見他的辮子兵在北京城外布防,對於沒辮子的人們真是氣焰萬丈。幸而不幾天就失敗了……」「……我曾在《風波》里提到它……」這篇小說即取材於張勛復辟的歷史事件。
這篇小說寫於1920年8月(據《魯迅日記》),最初發表於1920年9月《新青年》雜志第8卷第1號,後收入短篇小說集《吶喊》。
《風波》充分體現了魯迅清醒、嚴峻的現實主義精神。《風波》中所描繪的浙東農村生活場景,地方色彩鮮明,具有充分的民俗學價值,更重要的是給活動其聞的人物提供了地道的、真實的典型環境。《風波》中的人物描寫簡約精練,白描中寓有很濃的幽默諷刺色彩。
魯迅(1881~1936),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者。原名周樹人,字豫山、豫亭,後改名為豫才,浙江紹興人。1918年5月,首次以「魯迅」作筆名,發表了中國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他的著作以小說、雜文為主。
代表作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散文集《朝花夕拾》;文學論著《中國小說史略》;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墳》、《熱風集》、《華蓋集》等18部。毛澤東主席評價他是偉大的無產階級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也被稱為「民族魂」。
⑥ 風波是以什麼為線索展開敘述,全文以什麼歷史事件為背景
《風波》是短篇小說,作者是魯迅,寫於1920年8月5日,最初發表於1920年9月《新青年》第8卷第1號,後收入魯迅的第一部小說集《吶喊》。
她不是向前看,而是向後看,總覺得今不如昔,一切都是過去的好。明明是年老抵抗能力弱了,卻說過去的天氣沒現在這般熱;明明是自己老掉了牙,卻說現在的豆子硬;明明是她用加重的私秤稱後代出世的體重,卻說後代出世時的體重越來越輕了,整天嘮叨著「一代不如一代」。這說明封建保守思想是封建復辟活動的社會基礎。
⑦ 魯迅《風波》一文反映了當時什麼樣的社會問題《兔和貓》文中議論的句子表達了作者的什麼思想
魯迅《風波》把握住了剪辮子這一具有歷史特徵的細節,並寫出了人物的心理真實沒辮子還怎麼生活?怎麼見人?留辮子時代的社會心理秩序被打亂了,剪了辮子,心理上有了恐慌,需要重新建立新的秩序,這就推動了新的社會秩序、道德、審美標準的誕生。
《兔和貓》里,魯迅熱愛生命,同情、扶持弱小者,並甘願為之報仇、抗爭的思想得到了充分的表現。魯迅由可愛的小白兔死在大黑貓的爪下,聯想到那膏於鷹吻的鴿子、在奔跑的馬車下軋死的小狗、在蠅虎口中死於非命的蒼蠅以及一切在生物史上不著一些痕跡,人不知鬼不覺地斷送生命的弱小者,這些都觸動著作者的感情,引起了作者深廣的憂憤。他寫道:「假使造物也可以責備,那麼,我以為他實在將生命造得太濫,毀得太濫了。」這正是魯迅偉大的人道主義精神的體現。魯迅對生命的無限博大的愛和對任意踐踏生命者的深深的責備,能喚起有良知的人們廣泛的共鳴。錢理群先生對小說中的這一段文字可謂鏤骨銘心,他說:「每次讀到這段文字,總要受到一種靈魂的沖擊,以至於流淚。」
《兔和貓》寫的雖是動物,但含義深遠,就象童話決不僅僅是為了表現動、植物界的虛幻式的生活一樣,它們往往是現實社會生活的投影。在《兔和貓》里,魯迅展示的仍然是強者和弱者、吃人者和被吃者的尖銳矛盾。
《明天》是魯迅著力反映婦女悲慘命運的小說之一。單四嫂子喪夫之後,恪守婦道,「夫死從子」,把兒子看做自己的希望。三歲的兒子—寶兒得了病,單四嫂子為他四處求醫,盼望著「明天」寶兒的病就能好,還有就是寡婦單四嫂子痛失獨子後在辦喪事時,凡動過手,開過口的人都吃了單四嫂子一頓飯,對她無異於雪上加霜,而明天,等著單四嫂子的又是什麼?作者雖然沒有明說,實際上卻通過種種跡向,把一個殘酷的世界,擺在了讀者面前——美的事物被毀滅,丑的事物甚囂塵上,而眾人對此漠然處之。這里美的事物實質正是被丑的事物的冷漠所殺。
陳士成的悲劇命運,不僅僅是知識分子的悲劇命運,更是壓抑的中國社會之中人被眾意毀滅的過程。
⑧ 魯迅的《風波》的原文是什麼
原文:臨河的土場上,太陽漸漸的收了他通黃的光線了。場邊靠河的烏桕樹葉,乾巴巴的才喘過氣來,幾個花腳蚊子在下面哼著飛舞。面河的農家的煙突里,逐漸減少了炊煙,女人孩子們都在自己門口的土場上波些水,放下小桌子和矮凳;人知道,這已經是晚飯的時候了。
老人男人坐在矮凳上,搖著大芭蕉扇閑談,孩子飛也似的跑,或者蹲在烏桕樹下賭玩石子。女人端出烏黑的蒸乾菜和松花黃的米飯,熱蓬蓬冒煙。河裡駛過文人的酒船,文豪見了,大發詩興,說,「無思無慮,這真是田家樂呵!」
但文豪的話有些不合事實,就因為他們沒有聽到九斤老太的話。這時候,九斤老太正在大怒,拿破芭蕉扇敲著凳腳說:
「我活到七十九歲了,活夠了,不願意眼見這些敗家相,——還是死的好。立刻就要吃飯了,還吃炒豆子,吃窮了一家子!」
伊的曾孫女兒六斤捏著一把豆,正從對面跑來,見這情形,便直奔河邊,藏在烏桕樹後,伸出雙丫角的小頭,大聲說,「這老不死的!」
九斤老太雖然高壽,耳朵卻還不很聾,但也沒有聽到孩子的話,仍舊自己說,「這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這村莊的習慣有點特別,女人生下孩子,多喜歡用秤稱了輕重,便用斤數當作小名。九斤老太自從慶祝了五十大壽以後,便漸漸的變了不平家,常說伊年青的時候,天氣沒有現在這般熱,豆子也沒有現在這般硬;總之現在的時世是不對了。何況六斤比伊的曾祖,少了三斤,比伊父親七斤,又少了一斤,這真是一條顛撲不破的實例。所以伊又用勁說,「這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伊的兒媳⑵七斤嫂子正捧著飯籃走到桌邊,便將飯籃在桌上一摔,憤憤的說,「你老人家又這么說了。六斤生下來的時候,不是六斤五兩么?你家的秤又是私秤,加重稱,十八兩秤;用了准十六,我們的六斤該有七斤多哩。我想便是太公和公公,也不見得正是九斤八斤十足,用的秤也許是十四兩……」
「一代不如一代!」
七斤嫂還沒有答話,忽然看見七斤從小巷口轉出,便移了方向,對他嚷道,「你這死屍怎麼這時候才回來,死到那裡去了!不管人家等著你開飯!」
七斤雖然住在農村,卻早有些飛黃騰達的意思。從他的祖父到他,三代不捏鋤頭柄了;他也照例的幫人撐著航船,每日一回,早晨從魯鎮進城,傍晚又回到魯鎮,因此很知道些時事:例如什麼地方,雷公劈死了蜈蚣精;什麼地方,閨女生了一個夜叉之類。他在村人裡面,的確已經是一名出場人物了。但夏天吃飯不點燈,卻還守著農家習慣,所以回家太遲,是該罵的。
七斤一手捏著象牙嘴白銅斗六尺多長的湘妃竹煙管,低著頭,慢慢地走來,坐在矮凳上。六斤也趁勢溜出,坐在他身邊,叫他爹爹。七斤沒有應。
「一代不如一代!」九斤老太說。
七斤慢慢地抬起頭來,嘆一口氣說,「皇帝坐了龍庭了。」
七斤嫂呆了一刻,忽而恍然大悟的道,「這可好了,這不是又要皇恩大赦了么!」
七斤又嘆一口氣,說,「我沒有辮子。」
「皇帝要辮子么?」
「皇帝要辮子。」
「你怎麼知道呢?」七斤嫂有些著急,趕忙的問。
「咸亨酒店裡的人,都說要的。」
七斤嫂這時從直覺上覺得事情似乎有些不妙了,因為咸亨酒店是消息靈通的所在。伊一轉眼瞥見七斤的光頭,便忍不住動怒,怪他恨他怨他;忽然又絕望起來,裝好一碗飯,搡在七斤的面前道,「還是趕快吃你的飯罷!哭喪著臉,就會長出辮子來么?」
太陽收盡了他最末的光線了,水面暗暗地回復過涼氣來;土場上一片碗筷聲響,人人的脊樑上又都吐出汗粒。七斤嫂吃完三碗飯,偶然抬起頭,心坎里便禁不住突突地發跳。伊透過烏桕葉,看見又矮又胖的趙七爺正從獨木橋上走來,而且穿著寶藍色竹布的長衫。
趙七爺是鄰村茂源酒店的主人,又是這三十里方圓以內的唯一的出色人物兼學問家;因為有學問,所以又有些遺老的臭味。他有十多本金聖嘆批評的《三國志》⑶,時常坐著一個字一個字的讀;他不但能說出五虎將姓名,甚而至於還知道黃忠表字漢升和馬超表字孟起。革命以後,他便將辮子盤在頂上,像道士一般;常常嘆息說,倘若趙子龍在世,天下便不會亂到這地步了。七斤嫂眼睛好,早望見今天的趙七爺已經不是道士,卻變成光滑頭皮,烏黑發頂;伊便知道這一定是皇帝坐了龍庭,而且一定須有辮子,而且七斤一定是非常危險。因為趙七爺的這件竹布長衫,輕易是不常穿的,三年以來,只穿過兩次:一次是和他嘔氣的麻子阿四病了的時候,一次是曾經砸爛他酒店的魯大爺死了的時候;現在是第三次了,這一定又是於他有慶,於他的仇家有殃了。
七斤嫂記得,兩年前七斤喝醉了酒,曾經罵過趙七爺是「賤胎」,所以這時便立刻直覺到七斤的危險,心坎里突突地發起跳來。
趙七爺一路走來,坐著吃飯的人都站起身,拿筷子點著自己的飯碗說,「七爺,請在我們這里用飯!」七爺也一路點頭,說道「請請」,卻一徑走到七斤家的桌旁。七斤們連忙招呼,七爺也微笑著說「請請」,一面細細的研究他們的飯菜。
「好香的菜乾,——聽到了風聲了么?」趙七爺站在七斤的後面七斤嫂的對面說。
「皇帝坐了龍庭了。」七斤說。
七斤嫂看著七爺的臉,竭力陪笑道,「皇帝已經坐了龍庭,幾時皇恩大赦呢?」
「皇恩大赦?——大赦是慢慢的總要大赦罷。」七爺說到這里,聲色忽然嚴厲起來,「但是你家七斤的辮子呢,辮子?這倒是要緊的事。你們知道:長毛時候,留發不留頭,留頭不留發,……」
七斤和他的女人沒有讀過書,不很懂得這古典的奧妙,但覺得有學問的七爺這么說,事情自然非常重大,無可挽回,便彷彿受了死刑宣告似的,耳朵里嗡的一聲,再也說不出一句話。
「一代不如一代,——」九斤老太正在不平,趁這機會,便對趙七爺說,「現在的長毛,只是剪人家的辮子,僧不僧,道不道的。從前的長毛,這樣的么?我活到七十九歲了,活夠了。從前的長毛是——整匹的紅緞子裹頭,拖下去,拖下去,一直拖到腳跟;王爺是黃緞子,拖下去,黃緞子;紅緞子,黃緞子,——我活夠了,七十九歲了。」
七斤嫂站起身,自言自語的說,「這怎麼好呢?這樣的一班老小,都靠他養活的人,……」
趙七爺搖頭道,「那也沒法。沒有辮子,該當何罪,書上都一條一條明明白白寫著的。不管他家裡有些什麼人。」
七斤嫂聽到書上寫著,可真是完全絕望了;自己急得沒法,便忽然又恨到七斤。伊用筷子指著他的鼻尖說,「這死屍自作自受!造反的時候,我本來說,不要撐船了,不要上城了。他偏要死進城去,滾進城去,進城便被人剪去了辮子。從前是絹光烏黑的辮子,現在弄得僧不僧道不道的。這囚徒自作自受,帶累了我們又怎麼說呢?這活死屍的囚徒……」
村人看見趙七爺到村,都趕緊吃完飯,聚在七斤家飯桌的周圍。七斤自己知道是出場人物,被女人當大眾這樣辱罵,很不雅觀,便只得抬起頭,慢慢地說道:
「你今天說現成話,那時你……」
「你這活死屍的囚徒……」
看客中間,八一嫂是心腸最好的人,抱著伊的兩周歲的遺腹子,正在七斤嫂身邊看熱鬧;這時過意不去,連忙解勸說,「七斤嫂,算了罷。人不是神仙,誰知道未來事呢?便是七斤嫂,那時不也說,沒有辮子倒也沒有什麼丑么?況且衙門里的大老爺也還沒有告示,……」
七斤嫂沒有聽完,兩個耳朵早通紅了;便將筷子轉過向來,指著八一嫂的鼻子,說,「阿呀,這是什麼話呵!八一嫂,我自己看來倒還是一個人,會說出這樣昏誕胡塗話么?那時我是,整整哭了三天,誰都看見;連六斤這小鬼也都哭,……」六斤剛吃完一大碗飯,拿了空碗,伸手去嚷著要添。七斤嫂正沒好氣,便用筷子在伊的雙丫角中間,直紮下去,大喝道,「誰要你來多嘴!你這偷漢的小寡婦!」
撲的一聲,六斤手裡的空碗落在地上了,恰巧又碰著一塊磚角,立刻破成一個很大的缺口。七斤直跳起來,撿起破碗,合上檢查一回,也喝道,「入娘的!」一巴掌打倒了六斤。六斤躺著哭,九斤老太拉了伊的手,連說著「一代不如一代」,一同走了。
八一嫂也發怒,大聲說,「七斤嫂,你『恨棒打人』……」
趙七爺本來是笑著旁觀的;但自從八一嫂說了「衙門里的大老爺沒有告示」這話以後,卻有些生氣了。這時他已經繞出桌旁,接著說,「『恨棒打人』,算什麼呢。大兵是就要到的。你可知道,這回保駕的是張大帥⑷,張大帥就是燕人張翼德的後代,他一支丈八蛇矛,就有萬夫不當之勇,誰能抵擋他,」他兩手同時捏起空拳,彷彿握著無形的蛇矛模樣,向八一嫂搶進幾步道,「你能抵擋他么!」
八一嫂正氣得抱著孩子發抖,忽然見趙七爺滿臉油汗,瞪著眼,准對伊沖過來,便十分害怕,不敢說完話,回身走了。趙七爺也跟著走去,眾人一面怪八一嫂多事,一面讓開路,幾個剪過辮子重新留起的便趕快躲在人叢後面,怕他看見。趙七爺也不細心察訪,通過人叢,忽然轉入烏桕樹後,說道「你能抵擋他么!」跨上獨木橋,揚長去了。
村人們獃獃站著,心裡計算,都覺得自己確乎抵不住張翼德,因此也決定七斤便要沒有性命。七斤既然犯了皇法,想起他往常對人談論城中的新聞的時候,就不該含著長煙管顯出那般驕傲模樣,所以對七斤的犯法,也覺得有些暢快。他們也彷彿想發些議論,卻又覺得沒有什麼議論可發。嗡嗡的一陣亂嚷,蚊子都撞過赤膊身子,闖到烏桕樹下去做市;他們也就慢慢地走散回家,關上門去睡覺。七斤嫂咕噥著,也收了傢伙和桌子矮凳回家,關上門睡覺了。
七斤將破碗拿回家裡,坐在門檻上吸煙;但非常憂愁,忘卻了吸煙,象牙嘴六尺多長湘妃竹煙管的白銅斗里的火光,漸漸發黑了。他心裡但覺得事情似乎十分危急,也想想些方法,想些計畫,但總是非常模糊,貫穿不得:「辮子呢辮子?丈八蛇矛。一代不如一代!皇帝坐龍庭。破的碗須得上城去釘好。誰能抵擋他?書上一條一條寫著。入娘的!……」
第二日清晨,七斤依舊從魯鎮撐航船進城,傍晚回到魯鎮,又拿著六尺多長的湘妃竹煙管和一個飯碗回村。他在晚飯席上,對九斤老太說,這碗是在城內釘合的,因為缺口大,所以要十六個銅釘,三文一個,一總用了四十八文小錢。
九斤老太很不高興的說,「一代不如一代,我是活夠了。三文錢一個釘;從前的釘,這樣的么?從前的釘是……我活了七十九歲了,——」
此後七斤雖然是照例日日進城,但家景總有些黯淡,村人大抵迴避著,不再來聽他從城內得來的新聞。七斤嫂也沒有好聲氣,還時常叫他「囚徒」。
過了十多日,七斤從城內回家,看見他的女人非常高興,問他說,「你在城裡可聽到些什麼?」
「沒有聽到些什麼。」
「皇帝坐了龍庭沒有呢?」
「他們沒有說。」
「咸亨酒店裡也沒有人說么?」
「也沒人說。」
「我想皇帝一定是不坐龍庭了。我今天走過趙七爺的店前,看見他又坐著念書了,辮子又盤在頂上了,也沒有穿長衫。」
「…………」
「你想,不坐龍庭了罷?」
「我想,不坐了罷。」
現在的七斤,是七斤嫂和村人又都早給他相當的尊敬,相當的待遇了。到夏天,他們仍舊在自家門口的土場上吃飯;大家見了,都笑嘻嘻的招呼。九斤老太早已做過八十大壽,仍然不平而且健康。六斤的雙丫角,已經變成一支大辮子了;伊雖然新近裹腳,卻還能幫同七斤嫂做事,捧著十八個銅釘⑸的飯碗,在土場上一瘸一拐的往來。
《風波》是現代文學家魯迅於1920年創作的短篇小說,收錄於小說集《吶喊》中。小說通過對在江南某水鄉發生的一場由辮子引起的風波的描寫,反映了辛亥革命的不徹底性,揭示了當時封建帝制還在統治著農村、農民愚昧落後、缺乏民主和自由思想的狀況;並由此說明今後的社會革命若不徹底改變民眾的觀念就難以成功。
《風波》這篇小說圍繞"辮子"的有無展開情節,事件的起伏跌宕。人物的感情變化,在結構上完整地遵循著開端、發展、高潮、結局、餘波的程序演進,而且既突出主要人物,又"注彼而寫此",場面不大,個個人物鮮靈生動。小說最後寫"新近裹腳"的六斤一瘸一拐的樣子,更深化了小說的主題思想,並且留下深長的餘味,其精警深刻,發人深思。
1917年7月1日,封建軍閥張勛擁溥儀復辟,復辟時要求百姓留辮子。魯迅在他的一篇雜文《病後雜談之餘》中說:"然而辮子還有一場小風波,那就是張勛的'復辟',一不小心,辮子是又可以種起來的,我曾見他的辮子兵在北京城外布防,對於沒辮子的人們真是氣焰萬丈。幸而不幾天就失敗了……""……我曾在《風波》里提到它……"這篇小說即取材於張勛復辟的歷史事件。
⑨ 簡介《 吶喊》 中的《風波》
一、簡介
《風波》是現代文學家魯迅於1920年創作的短篇小說,收錄於小說集《吶喊》中。小說通過對在江南某水鄉發生的一場由辮子引起的風波的描寫,反映了辛亥革命的不徹底性。
揭示了當時封建帝制還在統治著農村、農民愚昧落後、缺乏民主和自由思想的狀況;並由此說明今後的社會革命若不徹底改變民眾的觀念就難以成功。
《風波》寫朝廷上換了皇帝沒換皇帝對村裡人思想的風波。揭示了農村人,也就是在封建思想摧殘下的中國人安於現狀、不問世事、沒有拯救自己命運的思想,沒有人的價值的認識。
二、人物
1、七斤
七斤是一個住在農村的船工,愚昧、麻木、落後,缺乏覺悟,膽小怕事。由於是一個船工,經常往來於城鄉之間,所以,與一般農民相比,他「很知道些時事」,「是一名出場人物」。
但他所知道的時事也非常有限,只是「雷公劈死了蜈蚣精」、 「閨女生了一個夜叉之類」;而對辛亥革命則沒有什麼認識,自然更談不上有革命覺悟。
2、趙七爺
趙七爺是鄰村茂源酒店的老闆,同時又是一個封建遺老:不學無術,懂得韜晦,時刻夢想復辟。因為是個酒店主,又「有學問」,使他成為「這三十里方圓以內的唯一的出色人物兼學問家」。
3、七斤嫂
七斤嫂潑辣粗俗,伶牙俐齒,「恨棒打人」,出語刻毒;好勝壓人,強詞奪理,不為人後,並無一般農村婦女的誠厚。她與八一嫂、九斤老太等其他人物一樣,依然自私,落後,愚昧,麻木,生活在渾渾噩噩的不覺悟狀態之中。
4、九斤老太
九斤老太的口頭禪「一代不如一代」不是簡單地寫她不滿的情緒,而是要揭示出陳舊腐朽的保守觀念,從中也能看出農民的狹隘性。作者把國粹家「一代不如一代」的論調折射在九斤老太的身上,表現了對復古家、國粹家的一種諷刺。
(9)風波描述了哪個歷史時期的事情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1917年7月1日,封建軍閥張勛擁溥儀復辟,復辟時要求百姓留辮子。這篇小說即取材於張勛復辟的歷史事件。
這篇小說寫於1920年8月(據《魯迅日記》),最初發表於1920年9月《新青年》雜志第8卷第1號,後收入短篇小說集《吶喊》。
《風波》充分體現了魯迅清醒、嚴峻的現實主義精神。《風波》中所描繪的浙東農村生活場景,地方色彩鮮明,具有充分的民俗學價值,更重要的是給活動其聞的人物提供了地道的、真實的典型環境。
《風波》中的人物描寫簡約精練,白描中寓有很濃的幽默諷刺色彩。
⑩ 魯迅的短篇小說《風波》是以( )事件為社會歷史背景
魯迅的《風波》主要反映的是清末民初張勛復辟那個階段的事情,本來民國了,七斤剪了辮子,但是偏偏張勛帶來一隊辮子軍復辟,嚇得七斤要死,最後張勛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