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河南歷史的由來是什麼
河南省位於我國的中東部地區、黃河中下游,因大部分地區位於黃河以南,故稱河南,在遠古時期,這里的地勢被描述為人牽象之地,所以河南簡稱豫。
《尚書•禹貢》將天下分為九州,天下九州之中的是豫州,現今河南的大部分地區屬於九州中的豫州,故有中原、中州之稱。
從唐朝建立到北宋滅亡,河南的經濟和文化達到鼎盛時期,北宋建都開封,當時開封人口達100多萬,為全國第一大城市,商業貿易額佔全國之半,各方面都極一時之盛,可說是中世紀河南歷史的黃金時代。
南宋以後,是河南社會歷史發展的中衰時期。元朝實行的行省制度,被明、清兩朝沿襲下來,其河南的疆域大體上與今天的河南省相近。在此期間,河南經濟和文化都越來越落後於江南和北方其他一些省區。
金朝貞祐二年(1214年),遷都開封,末期遷都商丘。宋、金劃淮河而治之後,河南省淮河以南地區屬南宋。
元朝時期,在河南境內設置河南江北行省,開封為省會。
明朝時期,河南省下轄8個府和1個直隸州。清朝時期,基本沿襲了明朝的區劃。
1949年1月10日,淮海戰役勝利結束,河南全境解放。1949年8月,黃河以北地區成立平原省,省會駐新鄉市,河南省保留黃河以南地區。1952年11月,撤銷平原省,其行政區域大部分並入河南省。1954年10月,河南省會駐地從開封市遷駐鄭州市。
河南轄鄭州市、開封市、洛陽市、平頂山市、安陽市、鶴壁市、新鄉市、焦作市、濮陽市、許昌市、漯河市、三門峽市、南陽市、商丘市、信陽市、周口市、駐馬店市等17個省轄市,濟源市1個省直管市,21個縣級市,83個縣,53個市轄區。
② 為什麼說「一部中國史,半部在河南」,河南的歷史多久遠
河南之所以會成為中國歷史的精華濃縮,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河南孕育了中華民族與華夏文明。約50萬年前河南境內已經出現了原始人;約10萬年前,具有智力的盧氏人也是出自河南。所以,中國古代祖先之一,就在河南繁衍生息,盤古開天、女媧造人,中華民族的人根之祖,皆源自河南。華夏文明也是在此地初露了曙光,九千年前,河南先民在這里拉開了原始農業、畜牧業的先河;七千年前,治銅、紡織、釀酒、玉器等手工業在河南起步發展;五千年前,皇帝在河南建立了中國國家最早的雛形“有熊國”;公元前21世紀,中國第一個完整的國家夏朝在此地建立,某種程度上說,河南的發展史確實是中國的誕生史。
另外河南的手工業、商業同樣活躍繁榮,早在八千多年以前,河南就已經出現了制陶業、紡織業、釀酒業;漢唐時期河南更是全國重要的冶鐵基地、絲織業基地。據歷史學家考證,中國最早的商品交易市場就是現如今的商丘火神台,之所以會將做生意的人稱之為“商人”,將做生意稱之為“商業”,就與商丘的商部落有關。綜合以上種種方面,“一部中國史,半部在河南”確實有其道理,輝煌燦爛的河南的歷史,一定程度上,確實能代表中國的半部歷史。
③ 河南市的歷史
河南市歷史悠久,早在兩千多年前,百濟始祖溫祚就曾定都於此。高麗、朝鮮時期,也一直都中部地區重要的戰略要塞。
④ 為什麼說「一部中國史,半部在河南」,河南的歷史多久遠
對於這種說法很多人都覺得有點誇大了,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來分析一下這種說法是否真的是誇大了還是確實是個事實?人們之所以會認為中國的歷史有一半在河南誕生,主要表現為,在中國歷史上有很多重要的關於起源的說法都發生在河南這片土地上。據考古發現,約50萬年前,如今的河南境內就已經出現了原始人。而在大概10萬年前就已經有了具有智力的盧氏人。甚至包括盤古開天女媧造人以及中華文明的始祖都產自於河南。
所以說綜合以上種種方面,這一句一部中國史半部在河南確實有幾分它的道理。河南悠久的歷史文化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但是畢竟河南地域也有局限性,它不能概括中國全部的歷史文化。可是他卻是中國歷史文化的一個縮影,一個在地域上的體現。
⑤ 河南的歷史沿革
遠古時期
1978年9月發掘的南召猿人說明50萬年前就有人類在河南生息和繁衍。
2007年發掘代表舊石器時代的「許昌人」說明距今8萬~10萬年的河南古人已經很好的利用石器,並在國內首次發現了1.5萬年前先人們製作服裝用的牙制紐扣、針和染色用的赭石(顏料)等服飾文物。
1980年,在河南杏花山附近發掘出約1-3萬年前舊石器晚期猿人用火和管理火的洞穴遺址。
新石器時代的裴李崗文化、賈湖文化、仰韶文化,說明這里就已經有了發達農業、畜牧業和制陶等手工業。到了4000多年前的龍山文化、二里頭文化,中原進入了石、銅器並用時代,產生了私有制和階級的萌芽,進而出現了中國史書記載的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朝,夏朝建都陽城(今登封),先後遷都斟鄩(今偃師二里頭)、商丘 、陽翟(今禹州)。
商周時期
商朝發源於河南商丘,其首都亳(今商丘) 、西亳(今偃師)、殷(今安陽)和朝歌均在河南境內,其中殷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文獻可考、並為考古學和甲骨文所證實的都城,是中國歷史上可以肯定確切位置的最早的都城。
西周營建東都成周洛陽,東周建都洛陽,眾多諸侯國的都城也均在河南境內。
秦漢時期
秦王朝建立後,在今河南境內設置三川郡(治雒陽,今洛陽)、碭郡(治睢陽縣,今商丘睢陽區)、陳郡(治陳縣,今淮陽縣)、南陽郡(治宛縣,今南陽宛城區)、潁川郡(治陽翟縣,今禹州)、河內郡(治野王縣,今沁陽)、東郡(治濮陽縣,今濮陽西南)等。
西漢在河南設豫州刺史部,轄潁川郡、汝南郡、沛郡,以及梁國(都睢陽)。 東漢王朝建都洛陽,河南成為東漢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魏晉南北朝
東漢之後形成三國鼎立局面,河南屬魏國,曹操起兵崛起於戰國時期的魏國舊地陳留(今開封),故國號為「魏」,魏國先後設立首都許昌、洛陽,西晉建立後繼續建都洛陽。
公元439年,北魏統一了北方,孝文帝將首都遷至洛陽。這一時期的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都建都於鄴城(今安陽)。
隋唐五代
隋朝時期在河南設立河南郡、滎陽郡、梁郡、淮陽郡、襄城郡、潁川郡、汝南郡、汝陰郡、弘農郡、淅陽郡、南陽郡、淮安郡等州郡,以洛陽為東都。隋末,隋煬帝遷都洛陽,又以洛陽為中心開鑿了溝通南北的大運河。
唐朝設立河南道,仍以洛陽為東都(陪都)。武周建都洛陽,稱神都。
五代的後梁、後晉、後漢與後周均建都開封,後唐定都洛陽。
宋元時期
北宋在河南設立開封府、京東西路、京西南路、京西北路,以開封為東京、以洛陽為西京、以商丘為南京。河南又一次成為全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北宋時,開封人口達100多萬,為全國第一大城市,商業貿易額佔全國之半,各方面都極一時之盛,可以說是古代河南歷史的黃金時代。從唐朝建立到北宋覆亡,河南的經濟和文化達到鼎盛時期。金滅北宋之後,趙構在南京應天府(今商丘)登基稱帝,建立南宋。南宋以後,是河南社會歷史發展的中衰時期。
金朝先後在河南設都,1214年,在金朝受到蒙古帝國頻繁入侵後,遷都到開封,稱南京,轄三府十六州,豫北屬於河北西路。後期又遷都到商丘。 淮河以南地區屬南宋。
元朝實行的行省制,河南屬於河南江北行省,開封是治所。
明清時期
1368年,明朝建立,河南省下設8個府1個直隸州:開封府、河南府(洛陽)、歸德府(商丘)、南陽府、汝寧府(汝南)、衛輝府、彰德府(安陽)和懷慶府(沁陽)和汝州直隸州(汝州),在開封駐有周王。
清朝基本沿襲了明朝行政區劃。
近現代
北洋軍閥時期,洛陽曾是吳佩孚的基地。1926年,馮玉祥參加北伐戰爭,進駐河南。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變後,南京國民政府一度遷都洛陽。1928年-1932年期間,共產黨的張國燾、徐向前等人在大別山區開辟武裝割據的鄂豫皖革命根據地,新集(今新縣)是鄂豫皖根據地的首府。
1949年8月,成立平原省,省會駐新鄉市,河南省保留黃河南部。1952年11月15日,撤銷平原省,其行政區域分別劃歸河南、山東二省,河南省域保持至今。1954年,河南省會從開封遷往鄭州。
⑥ 河南的悠久歷史有多少年
河南歷史
(一)重要的古文化遺址
1、南召猿人 :發現於河南南陽南召縣的古猿人化石,證明在大約五六十萬年以前,河南就有人類居住。
2、許昌人 :距今約10萬年的古人類化石於2007年在河南許昌被發現。它的發現,通過與其它遺址配合,為中國人不是起源於非洲提供了有力的證據。
3、賈湖遺址: 距今約9000年左右,位於河南舞陽,這里發現了世界上最早的樂器、世界上最早的酒、世界上最早的類似文字的契刻符號等幾項世界最早的文明成果,轟動世界,被認為是「人類從蒙昧邁向文明的第一個門檻」。
4、裴李崗文化 :距今約8000年左右,因發現於河南新鄭裴李崗村而得名,是中華文明的源頭之一。
5、太昊伏羲陵: 距今約7000年,位於河南周口淮陽縣,是位居三皇之首的太昊伏羲的陵墓,位居中華十八大名陵之首,始建於春秋,擴建於唐宋,完善於明清,歷代帝王51次御祭。淮陽是伏羲定都和長眠之地,也是神農氏定都之地,被認為是中華姓氏文化、農耕文化和龍圖騰的發源地,是華夏族和東夷族共同的聖地。
6、仰韶文化 :距今約5000年至7000年,因發現於河南三門峽仰韶村而得名。這是同時期影響范圍最廣最典型的古文化,仰韶村的考古發掘也是中國近代考古學的發端。
7、黃帝故里: 河南新鄭是國內史學家公認的位居五帝之首的軒轅黃帝出生、創業和定都之地。中國人從春秋起開始在新鄭軒轅丘祭拜人文始祖黃帝,一直延續至今。「黃帝故里拜祖大典」也因全世界華人的廣泛認同而成為中華第一大典,在提高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方面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
8、二里頭文化: 距今約4000年,因發現於洛陽偃師二里頭而得名,被學界認為是夏朝的都城。這里出土了中國最早的青銅禮器。
9、鄭州商城: 位於今天鄭州市區,是商朝早期比較重要的都城。這是鄭州成為古都的原因之一。
10、安陽殷墟: 因發現了世界上最大的青銅器和甲骨文而轟動世界,堪稱20世紀人類10大考古發現之首,殷墟也毫無爭議地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甲骨文是一種常用字在5000字左右的一種比較成熟的文字,是世界上四種最古老的文字中唯一流傳下來的文字。「十一五」期間,我們國家要在安陽建設世界上唯一的文字博物館——中國文字博物館。
11、白馬寺: 位於洛陽,建於東漢,是佛教傳入中國後所建的第一座官辦寺院,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有力見證。
12、龍門石窟: 位於洛陽,是北魏遷都洛陽後開鑿的。它既是少數民族與漢民族文化交流的產物,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龍門石窟產物。尤其是奉先寺的盧舍那大佛,它那「東方的微笑」將神性與人性、陽剛與陰柔很好地結合起來,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龍門石窟也因藝術價值和歷史意義而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13、少林寺: 位於登封,是禪宗和少林武術的發源地。佛教傳入中國後,少林僧人將它與中國本土的儒家和道家思想相融合,創立了禪宗。禪宗是中國化的佛教,它迅速地傳向全國各地及周邊的日本、朝鮮、韓國和東南亞等地,對中國歷史以及日本的花道、茶道、柔道、武士道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少林武術冠天下,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僧人在交流中汲取天下武術之大成,總結出了少林拳、少林棍、易筋經、鐵布衫等700多種武術絕技,並對其它武術流派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僅從少林拳派生出的拳術就有四五十種。少林的積極入世使它與中國歷史緊密相連,在南北朝、隋朝、唐朝、北宋和明等朝代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少少林寺林也因承擔社會責任而成為「天下第一名剎」,少林武術也因此廣播四方並在實戰中進一步發展壯大。少林的與時俱進、開放和積極入世,使它一直保持著很強的生命力,在歷經磨難後的今天,禪宗和少林武術依然生機無限。今天的少林僧人又將互聯網、營銷學等現代文化融入少林文化,使少林迅速走向世界。少林成為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典範,也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中華文化的代名詞。
14、嵩陽書院: 位於登封嵩山,是宋代四大書院之一。范仲淹、程頤、程顥、司馬光等大儒曾在這里講學,司馬光的《資治通鑒》有一部分就是在這里寫的。這里在洛陽附近,二程在這一帶將儒釋道三者相融合,初步創立了以後影響中國800年的理學。
15、應天書院:位於商丘(北宋時稱應天府)睢縣,是宋代四大書院之一。「學子不遠千里而至」,「遠近學者皆歸之」,說的就是應天書院。北宋著名文學家范仲淹曾求學於此,在商丘落戶,並擔任應天書院掌學主教。
16、登封觀星台: 建於元代,距今約有800年的歷史,是現存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台,也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天文學遺址。大天文學家郭守敬在這里取得了領先西方301年的天文學成就,由此制定的「授時歷」被中國、朝鮮和日本沿用了360多年。今天,我們國家正以此為依託,在這里建設「中國天文博物院」,以集中展示中國古代天文學成就。
17、紅旗渠: 位於河南安陽,是聞名於世的「人工天河」和「世界第八大奇跡」。為了修建這條渠,10萬人在崇山峻嶺中的懸崖峭壁上辛辛苦苦地整整幹了10年。他們沒有錢、沒有糧食、沒有技術、又不受政策支持,卻靠著頑強的毅力削平了1250座山頭,修建了上百座引橋,鑿通了上百座隧道,最終將生命的河水引入到了乾涸的土地。紅旗渠的總渠長超過4000公里,其土石方可以從哈爾濱到廣州修一條寬2米高3米的石牆!紅旗渠是人類改造自然的傑作。
⑦ 河南的歷史是怎麼樣的
新石器時代早期,裴李崗文化裴李崗文化的年代在距今約9000年前至7000年前之間,由於最早在河南鄭州新鄭的裴李崗村發掘並認定而得名。該文化的分布范圍,以新鄭為中心,東至河南東部,西至河南西部,南至大別山,北至太行山。重要遺址還包括臨汝中山寨遺址、長葛石固遺址等。
新石器時代早期,賈湖文化和賈湖遺址賈湖遺址是9000年至77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位於我國河南漯河市舞陽縣北舞渡鎮西南1.5公里的賈湖村,面積約55000平方米,於1979年秋賈湖村民修築護村堤期間,村小學師生在取土坑內開荒種地時發現。
河南
河南,簡稱「豫」,古稱中原、中州、豫州,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因歷史上大部分位於黃河以南,故名河南,位於中國中東部、黃河中下游,東接安徽、山東,北界河北、山西,西連陝西,南臨湖北,呈望北向南、承東啟西之勢,全省總面積16.7萬平方公里。
截止2020年,河南省下轄17個地級市,1個省直轄縣級市,21個縣級市,83個縣,53個市轄區,常住人口為99365519人。河南省是全國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和人流物流信息流中心,素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