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五代十國有多亂,朱溫到底幹了什麼,為何簡直不忍直視
說起古代歷史最亂的年代,那就一定是五代十國時期了,也就是公元907年~979年。而其中有個代表人物,就是朱溫,這個人可謂是心機甚重,從起義軍到唐朝的將領,最後又滅了唐朝,簡直不忍直視。
朱溫投降唐朝之後,聯合軍隊一起鎮壓起義軍,可謂是恩將仇報。他也因為鎮壓起義軍而獲得賞賜,陞官發財的他仍然不滿足,開始把目光投向最高的那個位置,也就是皇位。在904年,他把唐紹宗逼到了洛陽殺死。通過禪讓制奪取了唐朝,建立梁朝。
Ⅱ 為什麼說歷史不忍細讀呢
讀歷史讀什麼呢?讀前人的得失,這些都是極佳的生活經驗,怎麼將歷史為我們生活所用,我覺得這才是最重要的。
些人喜歡去探尋歷史的真相,熱衷於這些事情,這倒也不是不可取,如果你是歷史愛好者,或者歷史的研究者,我覺得這倒是可取的,但如果普通人,在這裡面花大量的時間,似乎有些不足取。
每一個歷史的答案都已經被歷史學家呈現,作為普通人,我們接受就可以了,沒必要去追究背後之事,不忍細讀之,接下來我以《出師表》和《陳情表》為例回答這個問題。
有一句諺語:讀出師表不哭者其人不忠,讀陳情表不哭者其人不孝!
意思是讀完《出師表》後不哭的人是不忠誠的,讀完《陳情表》後不哭的人是不孝順的。
出師表
我們對《出師表》的定位就是忠誠,如果你真的去細讀,你會發現這裡面的問題很大。
文中提到的費禕、董允,郭攸之都是諸葛亮提拔的,將軍向寵是向朗的侄子,向朗和馬謖關系很好,馬謖是諸葛亮的知已。
這樣一說你是不是覺得諸葛亮這是不是怕出去之後被架空,提前做好權力安排呢?
再比如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這句話是不是一個當臣子該說的話呢?
當你了解了這些之時,你再讀《陳情表》是不是對李密是不是真的為了孝順而產生懷疑呢?是真的孝,還是迫於當時的社會輿論壓力呢?
所以當你知道這些背景之後,你再讀《陳情表》是不是感覺有些怪異了呢?
結語:
歷史的答案怎麼說,我們照取可以了,沒有必要去細讀,細究,因為我們不是去研究歷史,而是擇其善而從之,擇不善而改之。《出師表》讓我們感受什麼是忠誠,《陳情表》讓我們感受什麼是孝順。這就是其中的善,我們擇之即可。
這也就是為什麼歷史不忍細讀也。
Ⅲ 為什麼說歷史不忍細讀呢
歷史不忍心細讀。讀遍每一個字,眼淚和歌曲。我是老白。我來回答。
亞羅號實際上是一艘英國走私船,但大部分船員是中國人。
廣東海軍逮捕了12名涉嫌走私和海盜的中國人,但英國人拒絕了。英國領事巴夏禮親自出面,要求釋放所有被捕的船員,理由是亞羅已經在香港注冊。
這個無理要求被廣東海軍拒絕。
巴夏禮指責廣東海軍以登船檢查時扯下英國國旗為由損害英國的榮譽和利益,並要求當時的廣州當局道歉並釋放所有船員。
當時,兩廣總督是葉。
葉認為,被捕船員涉嫌走私、海盜,均為清朝國民。這純粹是清朝的內政,英國根本無權干涉,所以拒絕了巴夏禮的粗暴要求。
兩天後,作出了讓步,但他不承認自己扯下了英國國旗,不支付任何賠償或道歉,只答應釋放船員。
巴夏禮對此極為不滿。
當時英國想修改《南京條約》,被清政府否決。10月23日,以海軍上將邁克爾西摩為首的英國人向虎門派遣了三艘軍艦、十多艘劃艇和2000名海軍陸戰隊隊員。
拉開了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序幕。
葉陳明沒當回事,以為英國人只是虛張聲勢,命令廣東海軍撤退,命令不要反擊。
24日,英國軍艦炮轟廣東南郊鳳凰崗堡。要塞的守軍沒有反擊,而是選擇了撤退,鳳凰崗要塞被摧毀。
25日,英軍攻佔海珠堡,佔領廣州城外靠近廣州城的所有工事。
26日,葉關閉廣東海關,暫停貿易,動員造勢。
27日,英國軍艦炮轟總督府。
29日清軍與英法聯軍開始巷戰,英法聯軍闖入巡撫府,在巡撫府劫掠後撤退。太守葉在廟里請願,倖免於難。之後,他向朝廷報告說,他贏得了戰斗,是“一次偉大的勝利”。
另一方面,法國神父馬來在中國傳教,被廣西西林岱縣知府張鳴鳳殺害。法國找借口要求清廷道歉賠償。又拒絕了葉。
法國以此事件為由,與英國結成英法聯軍,出兵中國。
30日,英法聯軍佔領廣州,清軍撤出廣州。
1958年1月5日,兩廣總督葉被英法聯軍攻佔,並被壓到印度加爾各答。第二年,他在獄中絕食而死。
1958年3月,英、法、美、俄四國部長共同赴上海,同意調集軍艦進攻天津。
4月,2600多名英法聯軍抬艦,進攻北方天津大沽口。
1959年,盟軍在大沽與清軍會師
7月29日,英法援軍從北塘登陸,攻打大沽口堡。清軍撤退時,英法北上佔領天津。
1860年10月5日,英法聯軍逼近北京北郊。
6日,英法聯軍洗劫了圓明園的清漪園(萬壽山)和景明園(玉泉山),部分贓物被公開拍賣,大部分為劫掠者私人所有。
被搶劫的財產,維多利亞女王和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都有一份。
13日,英法聯軍從安定門入侵北京。
這是西方軍隊首次佔領中國首都。
英法聯軍以被俘39人,死亡20人為由下令火燒圓明園。
英方要求向因“囚禁虐待”而死亡的人支付30.2萬銀子,並拆除圓明園。
法方要求支付20.2萬白銀。
英語和法語限制:“10月20日照復,10月22日給銀,10月23日畫押換約”。
10月18日,英法聯軍開始放火。
濃煙遮天,大火連續燒了三天三夜。
300多名太監和女僕被埋在火海中。
聯軍燒殺搶掠40多天,清漪園、景明園、景怡園、長春園都成了焦土。
法國作家雨果都看不下去了,仗義執言,給予強烈譴責,說這是“兩個強盜的勝利”。
1860年清廷與盟國簽訂《北京條約》作為《南京條約》的補充。
老白說:
歷史細讀,真是字字血淚,不堪回首,不忍觸睹。落後就要挨打,這是永恆的真理,願我中華兒女牢記恥辱,奮發圖強,再不受這等屈辱。
Ⅳ 歷史不忍細看可信度高嗎
所謂眼見為實,所有的歷史書都只能作為參考。如果你把書中所寫都當作史實,那問題就大了。盡信書不如無書,不過書本給我們的參考,對於研究歷史現象和規律是有極其重要的作用的。並且,在廣泛的閱讀各種歷史書籍後,你會越來越接近真相。
Ⅳ 哪一段歷史讓你不忍心讀
三國史。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魏蜀吳鬥了幾十年,皆無所獲,到最後全歸晉,不能不說這是一種諷刺。這段歷史不能細讀,那些英雄豪傑,都化為塵土了。
Ⅵ 袁崇煥自殺了——歷史不忍細看
袁崇煥自殺了?他不是被崇禎皇帝凌遲處死的嗎?沒錯,但是到底是誰害死了袁崇煥?是他自己!
在明代被殺的邊關守將中,袁崇煥的死大約是最冤屈的。他沒有兵敗失地之過,卻生生被誣陷為叛敵,是引清兵破邊牆進犯京都的罪魁禍首。
袁崇煥當然不該死,袁崇煥本來也不會死。雖說他是因為中了皇太極的反間計而被崇禎殺害,但細細檢點,這個結果與袁崇煥的為人性格不無關系。
寧遠城位於山海關和錦州之間,自古以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明朝先後調往該地區作戰的有五十多名戰將,其中不乏兵部尚書、大學士、總督等頭銜的高級官員。而戰功最顯赫的當屬袁崇煥。袁崇煥守寧遠,兩次擊退兵力占絕對優勢的清軍進攻。努爾哈赤本人就是在寧遠城下中炮受了重傷,以致不治身亡。有了這些資本,袁崇煥開始驕傲起來,目空一切,並在崇禎皇帝和朝臣面前發表不切實際的言論,從而種下敗亡的禍根。
崇禎元年(1628年)七月,當清軍大舉進攻錦州時,皇帝召集眾朝臣開會。皇帝憂心忡忡地問袁崇煥東方戰事何時能了,袁崇煥居然十分輕率地回答:五年為期吧。沒有一位朝臣相信袁崇煥的大話,但皇帝卻大加贊賞。
袁崇煥接著在朝堂上作出近乎跋扈的舉動,逼著各部大臣在皇帝面前逐一表態,不僅要保障袁崇煥大軍的物資供應,而且在用人調兵上一任所為,不得掣肘。這也就是他提出的要皇帝讓他便宜行事,並且不許朝臣干預乃至議論。朝中許多大臣對袁崇煥借皇帝重用之機,要挾需索,得寸進尺,最後竟想鉗制言官的所作所為大為不滿。
袁崇煥上任後,戰事並未像他預言的那樣順利。他便想通過和議暫時中止清軍凌厲的攻勢。還在熹宗時,袁崇煥便曾當過和談代表,但他卻忘了當今天子是一位剛愎自用而又敏感多疑的君主。而這期間,又發生了他擅殺皮島守將毛文龍的事件。崇禎皇帝看袁崇煥如此行事,心裡不免害怕。而朝中大臣則議論紛紛。袁崇煥任性使氣,殊不知已把自己一步步推向敗亡的深淵。
皇太極正是利用這一事件而施展反間計。一方面將袁崇煥議和之事大加渲染,廣為擴散,並把殺毛文龍稱為袁崇煥向後金(清)討好的舉措;另一方面,親率大軍繞道喜峰口,攻破邊牆,直逼北京城下。致使京師上下震動,紛紛傳說袁崇煥通敵。這時,生性多疑的崇禎皇帝再也沉不住氣了,下令將袁崇煥逮捕,並立即綁往西市斬首。此時滿朝文武竟然沒有一個人站出來為袁崇煥說話。一代名將袁崇煥便這樣成了一場特大冤案的受害者。
袁崇煥沒有在強敵面前打過敗仗,但他卻敗在自己狂傲不羈的性格上。
歷史不忍細看。歷史如何能夠細看?一細看,便好比用高倍放大鏡看美人,光潔圓潤全然不見,入目但是鱗紋交錯、毛孔賁張、瑕疵畢露。於是,歷史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大處著墨,更何況,還需為尊者諱、為名人遮、為君上避、為時政忌。因此,讀史時,常常會讀出幾分含混、幾分閃爍。那當然是史家的難言之隱。但其實那幾分含混和幾分閃爍中,往往藏著許多細節的真實。
Ⅶ 歷史不忍細看
歷史的真實細微之處往往令人震驚。然而魯迅先生曾經指出,歷史往往是不可靠的,同時代人所寫的歷史尤其不可靠。胡適先生也曾有過一個精彩的比喻,歷史就是一位任人梳妝打扮的小姑娘。不要說在專制的封建社會里,文網恢恢,動輒得咎,書寫歷史成了一個極其危險的職業,因秉筆直書而遭遇血光之災甚至禍及九族者不知凡幾;就是到了近代乃至現代,歷史仍然充滿了數不清的謎團。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史料的發現,有些謎團才陸續地得以解開。
因此可以說,史家的任務就在於區別真實的和虛構的、確定的和不確定的,以及可疑的和不能接受的。這就要求,史家須摒棄功利,獨立思考,嚴肅認真,不斷地對歷史進行追問。把那些或者是因為利誘和威脅,或者是出於某種政治需要,或者是因為偏見,或者是因為個人的感情和愛憎,或者是我們所無法知道的原因,而背離了真實的歷史,一點一滴、持之以恆地去偽存真,恢復其本來面目,從而使歷史成為時代的見證、真理的火炬、記憶的生命、生活的老師和前人的使者。
Ⅷ 歷史不忍細看
「杯酒釋兵權」事件十五年後,英明神武的宋太祖趙匡胤就龍馭歸天,由其弟趙光義即位為帝,史稱宋太宗。
宋太宗趙光義是宋朝的第二位皇帝,他原名其實叫趙匡義,但是為了避宋太祖的名諱,才改名為趙光義,即位後又改名為趙炅。
關於趙匡胤之死,官修的宋史均是語焉不詳,原因顯而易見,自宋太宗趙光義以後,北宋皇帝均是由太宗一脈繼承。直到南宋高宗還政於太祖一脈之後,才在孝宗朝史官李燾所編錄的國史《續資治通鑒長編》里略有記載,史官用了春秋筆法,極為簡單模糊,後人根本看不明白。野史倒有不少這方面的傳說,然而說法不一,不經推敲。趙光義即位的真相撲朔迷離,成了中國歷史上一宗著名的懸案。
北宋司馬光在《涑水紀聞》里記載:太祖去世時已是四鼓。宋皇後叫內侍王繼恩把皇子趙德芳叫來。王繼恩考慮到太祖早就打算傳位於兄弟晉王光義,於是找來了趙光義。進宮後,宋皇後問:「是德芳來了嗎?」王繼恩回答:「晉王來了。」宋皇後驚詫莫名,後來突然醒悟,哭著對趙光義說:「官家,我母子的性命,都託付給你了。」 這一記錄也存在疑點,王繼恩有何膽量,敢違背宋皇後的旨意,本該傳趙德芳,卻傳來趙光義?倘若事敗,不是殺身之禍么?這種說法,只不過把篡位的罪過加在一個太監身上而已,同時掩蓋了殺兄的罪行。
北宋僧人文瑩的《湘山野錄》中曾經記載了關於宋太宗即位的「燭影斧聲」的故事,其中提到了趙匡胤之死,說趙匡胤聽信了一個術士的話,知道自己氣數已盡,便召趙光義入宮安排後事。當時趙匡胤患病已久,他屏退左右,獨自與趙光義對酌飲酒。酒過三巡已經是夜深人靜,趙匡胤用玉斧在雪地上刺,同時說:「好做!好做!」當夜趙光義留宿寢宮,第二天剛剛拂曉,趙匡胤駕崩,詳情不明。趙光義受遺詔,於靈前繼位。這種說法是最傳統的觀點,但是也是最受非議的觀點。按照宮廷禮儀,趙光義不可以在宮里過夜,他卻居然在酣睡一晚。太監、宮女不該離開皇帝,卻居然都不見蹤影。也許這是一場事先策劃的血腥謀殺,「燭影斧聲」只不過是趙光義用非法手段登上皇位的一種粉飾。
元初徐大焯《燼余錄》對「燭影斧聲」的故事又進行了深入細致地描寫,說趙光義對趙匡胤寵妃花蕊夫人的美色垂涎已久,趁趙匡胤病中昏睡不醒時,半夜起身調戲花蕊夫人,不料驚醒了趙匡胤,並用玉斧砍他,但心有餘而力不足,玉斧掉到了地上,結果被趙光義反殺。這些筆墨貌似說明趙光義殺死趙匡胤是迫不得已,試圖掩蓋他蓄謀已久的篡位野心。
現代學者胡適先生說過: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撥開神秘面紗,到底哪個才是原本的真相?我們不妨對照多種不同的史料,大膽想像,合理推測,消除幾大疑點,一切就會水落石出。
疑點一:趙匡胤有沒有傳位於趙光義的想法?
趙匡胤果真寧願傳位於兄弟,也不傳位於兒子么?答案是否定的,權力巔峰的誘惑實在太大,任何皇帝都想自己的江山千秋萬代,憑什麼拱手相讓?最是無情帝王家,哪怕是親生兄弟,也會拼個你死我活,君不見初唐時期玄武門之變,李世民設伏斬殺一母同胞的哥哥與弟弟?
但是為什麼會有趙匡胤決定傳位於趙光義的說法呢?這一切全都拜他們哥倆的老媽杜太後所賜。俗話說:慈母愛幺兒。杜太後非常疼愛小兒子趙光義,以皇帝立長適合政權穩定為名,要求趙匡胤將來兄死弟及,把皇位傳給趙光義,趙光義以後再傳給趙匡胤的兒子,並讓宰相趙普寫了誓詞,封存在一個櫃子裡面,叫做「金匱之盟」。
當時趙匡胤剛剛立國,根基未穩,兒子尚小,打下來的江山也需要兄弟幫忙看著點,因此順水推舟,向趙光義許諾等自己百年之後就傳位於他,這跟我們現代社會老闆給員工畫餅是一個意思,大多數情況都當不得真,當真就是傻子,但趙光義卻當真了,並且表現積極,勢在必得。
趙光義後來也說自己登上皇位,是遵照母親杜太後臨終的意思:兄死弟及。
杜太後去世的時候,趙匡胤只有34歲,正是年富力強之際,他的大兒子趙德昭也14歲了。即使趙匡胤幾年後去世,兒子也都成年,不會出現不能勝任皇位的局面,所以這個「兄死弟及」就變得不合時宜。隨著自己兩個兒子漸漸長大,趙匡胤越發後悔當初就不應該為趙光義畫下大餅。
疑點二:趙光義德行如何,夠不夠格君臨天下?
趙光義的德行適合當天子么?這個完全就是送分題,用現在的話來說,趙光義是一個如假包換的渣男,根本不配南面為君。就算他後來得償所願登上皇帝寶座成為宋太宗,也無法改變他刻在骨子裡的渣男本質,他干過的缺德事情,非一般人所為,因為一般人也干不出來。
後蜀美妃花蕊夫人艷幟高張天下聞名,讓本是好色之徒的趙光義也心動不已,但卻被哥哥趙匡胤捷足先登。趙光義妒火中燒由愛生恨,既然自己得不到的東西,那就毀掉它,於是趁著一次野外游獵的機會,用箭射死了花蕊夫人。
據路邊社消息,趙光義即位後,對從南唐歸降而來的小周後很有性趣,經常傳旨召小周後入宮,藉此機會強幸她。強幸其實是史家的文雅說法,說白了就是霸王硬上弓,還讓畫師進行場景寫生,繪製成春宮圖。此事雖不見於正史,但絕不會空穴來風,據明人沈德符說,此畫堪稱春宮圖中的天花板,十八歲以下人士禁止觀看。千年以後的陳冠希老師跟他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一般情況下,新皇繼位,都是第二年再更改年號。可是趙光義卻把只剩下兩個月的天寶九年改為興國元年。這樣迫不及待地打破常規,只能說明他心裡有鬼,掩耳盜鈴,想搶先為自己正名。
《宋史太宗本紀》中發出了一些批判性的聲音,暗諷太宗即位後為何匆忙將還剩兩月的開寶九年改為太平興國元年?既有金匱之盟,趙光義自己為何沒有遵守?反而從他對待趙匡胤妻兒的態度,可以窺見他真正的內心世界。後來的事實是,趙光義逼死了趙匡胤30歲的長子趙德昭,年僅26歲的小兒子趙德芳,也神秘地暴病身亡。
由此可見,趙光義得位不正做賊心虛,也怕夜長夢多,兩個侄子會找到機會報復,索性斬草除根。還有後來,趙匡胤的正妃死後,完全沒有享受到國母應有的待遇。翰林學士王禹偁對人說:「後嘗母儀天下,當遵用舊禮。」竟然被貶官。趙光義對嫂子如此薄情,說明他妄圖抹去趙匡胤曾經當過皇帝的事實,急於將以前的那段歷史淡化。
趙光義在事件前後的所作所為顯得有些欲蓋彌彰,甚至連他的後代也相信他「殺兄篡位」的說法。
一百八十多年以後,趙光義的皇位傳到了後代趙構的手裡。趙構因為在戰亂中受過驚嚇,導致不育,膝下無子,大臣們紛紛建議,趙匡胤作為開國之君,應該在他的後代中選擇接班人。
起初,趙構不同意,後來又說夢到了趙匡胤,並說自己得知了當初「燭影斧聲」的真相,改變了主意。於是趙構找到了趙匡胤的七世子孫趙昚,並把皇位傳給他。這恰恰說明趙構承認了祖先的罪孽,把大宋江山還給了趙匡胤的子孫。也算為趙光義當年殺兄篡位的行為贖了一點罪。
因此北宋與南宋的皇位傳承很有意思,宋太宗以下整個北宋的皇帝都是趙光義一脈,趙匡胤的子孫們混了個寂寞。直到「靖康之役」北宋滅亡,高宗趙構在臨安建立南宋,從孝宗趙昚開始皇位又回到宋太祖一脈,而且非常平均,每一脈都是九個皇帝。
疑點三:「燭影斧聲」的故事是真是假?
《資治通鑒》記載,趙匡胤駕崩那天晚上,大雪紛飛,趙匡胤讓宦官和嬪妃們都退出門外。
只有他和弟弟趙光義兩人在屋內喝酒。一會兒,窗外侍從看到晃動的燭影之下,趙光義跑到了屋外。而趙匡胤用斧頭不停地戳地上的雪,大聲對弟弟說:「你好自為之吧!」此後,就沒有聲響了。
當晚,趙光義留宿在趙匡胤的寢宮,快到凌晨時,才傳出宋太祖駕崩的消息。趙匡胤去世時,原本不該離開的太監、宮女都離開了。除了趙光義,跟前並無其他人。而且還有閃爍的燭影和奇怪的斧聲,趙匡胤莫名其妙死去,趙光義不是罪魁禍首,還能有誰?
後人推斷,當時最大的可能是,趙匡胤叫弟弟趙光義來商量繼承人的問題,趙匡胤要立自己的兒子。覬覦皇位多年的趙光義當然不願意,說天子寧有種乎?兵強馬壯者為之耳!當初哥哥能夠做皇帝,也是因為在陳橋兵變時,自己冒著極大的風險為哥哥黃袍加身,哥哥才可以坐擁天下享盡榮華。趙光義覺得自己也應該坐一坐皇位,才對得起當初的巨大投資。
趙匡胤不同意,兩個人沒有談攏,為此發生嚴重分歧,趙光義趁著酒勁砍死了趙匡胤。
趙匡胤死後當晚,趙光義先行離開,又在眾人出現後才出現,是在偽造不在現場的證據,為了擺脫殺人嫌疑。
趙匡胤去世時已經是四更天了,相當於冬天的凌晨四點左右。宋皇後讓內侍王繼恩去把皇子趙德芳叫來,王繼恩卻叫來了趙光義,如果不是趙光義事先跟王繼恩串通一氣,王繼恩哪有這個膽量違背皇後的旨意?
趙光義假意讓太監通知自己,就是為了製造一種假像,證明當初趙匡胤死的時候,自己是不在場的。這明顯是殺了人,故意偽造不在場的證據,將人們懷疑的視線引開。
綜合以上幾方面的因果關系,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自古富貴險中求,從來惡向膽邊生。趙光義就是為了篡奪哥哥的皇位,下毒手殺死了趙匡胤。並且用一系列自欺欺人的做法掩蓋罪行,洗白自己。
舉頭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任何自作聰明的做法,都會露出蛛絲馬跡,事實終會浮出水面,在青史留下罵名。
小時候看過一部從新加坡引進的電視連續劇《絕代雙雄》,講述的就是那段歷史,情節扣人心弦,音樂大氣磅礴,同名主題曲的歌詞也非常值得玩味,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欣賞一番。
【附錄】
演唱:蕭麗珠
風雷動變化瞬息間
英雄淚如何說從頭
前塵灰飛煙沒
嘆回首月明中
往事如煙似夢
轉眼歲月匆匆
誰為誰等候,誰為誰蹉跎
到此刻依然模糊在其中
人間悲歡,緣份不同
你擁有你的來時去時路
我若同行命運如何
聚散離合,誰能預測
別追問今夕可有舊時夢
煙雨中,心迷朦
Ⅸ 為什麼說歷史不忍細讀呢
王昭君,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是南郡秭歸縣(今湖北興山縣)人,王昭君是以平民之女進入宮廷中成為一名宮女的,漢元帝有一個習慣,那就是讓畫師將宮女畫成畫像,然後挑自己喜歡的。
王昭君因為是平民出身,自然是沒辦法送禮給畫師毛延壽,毛延壽自然就故意把王昭君給畫丑了,這樣的王昭君自然是不入漢元帝眼的,所以一直未能見到漢元帝。
王昭君如果能在呼韓邪單於病逝的時候回到漢廷,那麼這個故事還是挺完美的,一個宮女嫁給了異邦的王子,感覺有點灰姑娘的故事,但是王子死後,她不僅不能回來,還得嫁給王子的長子,這對一個從小接受漢文化的女子來說,是何等的痛苦。
可能很多人只知道王昭君是四大美女之一,這個看起來好像很美好,但是細細一想,她在北方苦寒之地,衣食住行都很不習慣,還得下嫁給自己的繼子,這個日子過得真的是挺苦的,所以很多歷史確實不忍細讀,因為都是苦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