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古詩詞多少年的歷史

古詩詞多少年的歷史

發布時間:2022-12-21 10:10:58

❶ 古詩的發展歷程是什麼

古詩的發展歷程是:詩經、楚辭、樂府、賦、辭、唐詩、宋詞、元曲。

最早的詩是距今三千年左右的《詩經》,這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一共305篇,其內容有「風、雅、頌」三個部分,這是從音樂角度上分的。在表現手法上有「賦、比、興」三種。因此前人把「風、雅、頌」和「賦、比、興」稱作《詩》的六義。在語言的句法上,基本上是四個字一句。

繼《詩經》之後,公元前四世紀,在楚國出現了一種新的詩體,叫「楚辭」,它的創始人是屈原。後來,漢朝人把屈原,宋玉等人寫的作品編成一書,叫《楚辭》。《楚辭》發展為五言句,七言句。

到了漢代,出現了為配合音樂而歌唱的詩即「樂府詩」。在語言上有四言,五言,雜言,但多數是五言的。

到了魏晉,由於受到了印度的梵音學的影響,我國的聲韻學得到了發展。齊梁的周喁和沈約總結了漢字的發音規律,提出了「四聲」、「八病」之說,使詩歌創作由自然的聲律發展到講究追求聲律,出現了作詩要注意平仄和韻律的性質,形成了格律詩的主要內容。

唐代,是我國詩歌發展的全盛時期,是古典詩歌的黃金時代,其分類有兩種:一是古體詩,也叫古風,所謂古體詩,是指模仿唐代以前的傳統詩體,沒有一定格律,篇幅可長可短,用韻平仄都比較自由,句子的字數有整齊的,也有不整齊的,其中主要分五言古體和七言古體兩種。

二是近體詩,也叫今體詩,即格律詩。近體詩在篇幅,用韻,平仄,對仗等方面都有嚴格的要求。基本上可分為兩種:律詩和絕句。律詩和絕句都分五言和七言,超過八句的律詩稱作排律。

在唐代中期,由詩派生出新的體裁,這種體裁到了宋代最為發達,這就是詞。由於詞是由詩派生出來的,所以詞又被稱為「詩余」。由於詞的句子字數長短不一,古人也稱為「長短句」。

到了元明兩代,又出現了一種新的體裁,叫曲,也稱散曲。曲可以說是詞的另一體,除了詠唱時的伴奏樂器不同以外,在語言上更加接近口語,最突出的特點是可以加襯字。

(1)古詩詞多少年的歷史擴展閱讀

中國古代詩歌按題材內容可分為:

1、山水田園詩

唐朝開元、天寶年間形成了一個重要詩派——山水田園詩派。詩人們以山水田園為審美對象,把細膩的筆觸投向靜謐的山林,生機的田野,創造出一種田園牧歌式的生活。

2、別塞戰爭詩

邊塞詩派指唐朝開元、天寶年間形成的一個以反映唐朝邊疆戰爭生活為主要內容的詩歌流派。代表作家有高適、岑參、王昌齡、王之煥、王翰等,這些詩多以描寫邊塞山川景物、風土人情。

3、詠史懷古詩

詩人對某一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的詠嘆,一般融進了詩人獨到的見識,以史詠懷,以史頌人,以史治史,以史喻今。

4、詠物言志詩

古人很喜歡詠物,自然界中的萬物,大至山川河嶽,小至花鳥蟲魚,都可以成為詩人描摹歌詠的對象。他們在細致描摹的同時,寄託自己的感情。

5、贈友送別詩

這類詩歌主要抒寫離別之情,借對送別情景的描寫,表達達依依不捨的離情別緒,或留戀、或安慰、或囑咐、或祝願;有傷心、有惆悵、有期望等。

6、閨怨詩

閨怨詩以女性心態為描寫對象,有濃重的感傷色調,細膩的心理描寫。從創作特色上說,閨怨詩從整體而言,都呈現出一種婉約纏綿幽怨感傷之美,悠長含蓄,有無盡之味。閨怨詩都以女性為描寫對象,「怨」是這類詩的基調。

❷ 我國的古詩詞文化有幾千年的燦爛歷史 作業幫

從詩詞產生的上古時代開始,經過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唐、宋、元、明、清直到近代,以時間為軸,縱向有詩詞的起源及其發展演變的歷史。

❸ 中國古詩詞發展史

對於古詩詞的發展順序可概括為:詩經-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現代詩。
詩經:《詩經》是公元前11世紀至公元前6世紀的詩詞總集,也是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共305篇,按音樂的不同,分為「風」、「雅」、「頌」三類。
楚辭:公元前4世紀,戰國時期的楚國以其自身獨特的文化基礎,加上北方文化的影響,孕育出了偉大的詩人屈原。屈原以及深受他影響的宋玉等人創造了一種新的詩體棗楚辭。楚辭發展了詩詞的形式。它打破了《詩經》的四言形式,從三、四言發展到五、七言。在創作方法上,楚辭吸收了神話的浪漫主義精神,開辟了中國文學浪漫主義的創作道路。
漢賦:詩經、楚辭之後,詩歌在漢代又出現了一種新的形式,即漢樂府民歌。漢樂府民歌流傳到現在的共有100多首,其中很多是用五言形式寫成,後來經文人的有意模仿,在魏、晉時代成為主要的詩詞形式。
唐詩: 盛唐時期是詩歌繁榮的頂峰。這個時期除出現了李白、杜甫兩個偉大詩人外,還有很多成就顯著的詩人。他們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以孟浩然和王維為代表的山水田園詩人;另一類是邊塞詩人,他們中的高適和岑參取得成就最高,王昌齡、李頎、王之煥也是邊塞詩人中的佼佼者。
宋詞:經過了唐詩不可逾越的高峰,宋詩無以為繼。但是宋代詩人另闢蹊徑,也走上了不遜色於唐詩的另一高峰。唐詩重在自身感情的迸發,文辭華美,故顯得肥腴;而宋詩重在理趣,在平淡無華的詩句中見人生哲理和生活情趣,故顯其瘦勁。北宋大家有歐陽修、蘇軾、黃庭堅,南宋出現了宋詩的頂尖的天才詩人陸游,酷肖李白的才華、強烈的愛國精神、多種的詩歌風格,使陸游成為宋詩第一人。同時期還有閑適自然的楊萬里,後來南宋末出現鬆散的江湖詩人群。
元曲:在元代登壇樹幟、獨領風騷的文學樣式是元曲。而人們通常所說的 元曲,包括劇曲與散曲。劇曲指的是雜劇的曲辭,它是戲劇這一在舞台表演的綜合藝術的密不可分的組成部分;散曲則是韻文大家族中的新成員,是繼詩、詞 之後興起的新詩體。
現代詩:「五四」文學革命中,中國的現代文學誕生了。1917年胡適(1879--1942)首先在《新青年》上發表了白話詩8首,並提出「詩體大解放」的主張,倡導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長短的「胡適之體」詩。在新詩誕生過程中,劉半農、劉大白、康白情、俞平伯是創作主力。經過他們的努力,新詩形成了沒有一定格律,不拘泥於音韻,不講雕琢,不尚典雅,只求質朴,以白話入行的基本共性。最早出版的新詩集有:胡適的《嘗試集》、俞平伯的《冬夜》、康白情的《草兒》和郭沫若的《女神》。

❹ 中國詩詞發展歷程

中國詩歌發展到今天,大致經歷了八個階段。

北島、顧城、舒婷、芒克、王小妮、海子……

偉大領袖也是現代詩的傑出代表,主席詩詞「湖海盪波瀾,全無斧鑿痕」。

勸君少罵秦始皇,焚坑事業要商量。 祖龍魂死秦猶在,孔學名高實秕糠。 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 熟讀唐人封建論,莫從子厚返文王。

❺ 中國古詩詞的發展歷程

中國古典詩歌是中國文化的一個最突出的代表,它的產生久遠得可以追溯到沒有文字的遠古時期。《禮記》中記載了神農時代的一首祭祀歌謠:「土,反其宅!水,歸其壑!昆蟲,毋作!草木,歸其澤!」《吳越春秋》也記載了一首反映原始人打獵的歌謠《彈歌》:「斷竹,續竹,飛土,逐宍(肉)。」這些歌都是詩、樂、舞結合的典型例子,而詩、樂、舞的結合,正是中國詩歌產生時期的重要特徵。

公元前6世紀,《詩經》被編定成書,包括地方土樂的十五國風160篇,朝廷正樂的大雅31篇、小雅74篇,祭祀之樂的頌40篇,共305篇,另有6首樂譜失傳的笙曲。產生地域包括現在陝西、山西、河南、河北、山東、湖南北部。《詩經》中有反映宴會享樂的詩,如《小雅·鹿鳴》;有反映戰爭的詩,如《小雅·六月》;愛情詩的名作如《鄭風·子衿》;有諷刺現實的《魏風·伐檀》;還有一組反映周朝開國歷史的大型周王族史詩《生民》、《公劉》、《綿》、《皇矣》、《大明》。

四言為主、重章疊句的《詩經》顯示出我國抒情為主的民族文學特色,從它開始,我國詩歌走上了一條抒情言志的道路,抒情詩也成為了我國詩歌的主要形式。《詩經》里關注現實的熱情、強烈的政治道德意識、真摯積極的人生態度,被概括為「風雅」精神,成為我國詩歌的最基本最深遠的傳統。

公元前339年正月十四,中國詩歌史上第一位偉人屈原出生。西漢末年的劉向把屈原宋玉等的作品編成《楚辭》一書,當中收錄肯定為屈原所作的《離騷》、《九歌》(11篇)、《天問》、《九章》(9篇)、《招魂》共23篇。其中的《離騷》,以忠君愛國為主題,以香草美人為象徵,以纏綿悱惻的感情,反復迸發的憤慨,塑造出一個堅貞高潔的主人公形象。

屈原的詩歌創造了一種新的詩歌樣式,直接影響漢賦的產生。又大量運用楚地方言,如「些、只、羌、紛,誶,謇,傺」,帶有濃郁地方性色彩。楚辭突出表現浪漫的精神氣質,影響後世的李白、李賀、韓愈等詩人。香草美人的象徵傳統源遠流長,影響一直綿延到清代《聊齋志異》。

繼《詩經》、《楚辭》之後,漢代的樂府詩登上詩壇,這些詩歌由西漢的樂府機關和東漢的黃門鼓吹署在民間搜集而來。樂府詩長於敘事,《羽林郎》敘當壚美女反抗強暴,《陌上桑》敘羅敷拒絕太守追求,《艷歌行》敘妻子為遊子縫補衣服而引起丈夫猜忌,著名的《孔雀東南飛》敘一個凄美的愛情悲劇。詩人的筆觸各自深入各自的階層,合起來就充分反映出整個社會的真實面貌,既勸諫富貴又同情疾苦。漢代的樂府詩實現了四言詩向雜言、五言的過渡。

東漢的時候出現了文人群體創作的詩歌,五言取代傳統的四言成為新的詩歌樣式,甚至產生完整的七言詩。現存最早的東漢文人詩是班固《詠史》,而他的《竹扇賦詩》是比較早的完整的七言詩。最著名的文人詩是沒有留下作者姓名的《古詩十九首》,寫的是遊子羈旅和思婦閨愁,因此鄉情和戀情就融匯在一起。同時當中涉及很多人生哲理,討論永恆和短暫、人的心態和生命周期、悲傷和歡樂等問題。文人詩長於抒情,語言爐火純青、一字千金,直接影響曹植和陶淵明。

東漢末年建安時代到曹魏前期,三曹、七子並世而出。古直悲涼的曹操、便娟婉約的曹丕、身兼父兄之長的曹植,以及作為羽翼的「建安七子」,完成了樂府民歌向文人詩的最後轉變,開辟了五言詩的廣闊道路。著名的有曹操《短歌行》,曹丕柏梁體《燕歌行》,曹植《贈白馬王彪》、《白馬篇》。建安詩人中曹植最受推崇,這是由於他文采華美,對五言詩發展有重大影響,他不幸的身世又引起後世文人的共鳴。

「建安風骨」,就是建安文學特別是五言詩中的鮮明爽朗、剛健有力的文風,它以作家慷慨飽滿的思想感情為基礎,形成志深筆長、梗概多氣、悲涼慷慨的特點。鮮明的個性色彩和時代特色成為建安詩風獨具魅力的標志。

曹魏後期正始年間,司馬氏掌權,一批文人不滿司馬氏的統治,隱逸山林,以阮籍、稽康為首的七人,稱「竹林七賢」。阮籍的代表作是《詠懷詩》82首,開創中國文學史政治抒情組詩的先河,詩中充滿孤獨苦悶,但政治高壓之下又不敢直言,借比興、象徵來寄託懷抱。嵇康的詩以四言成就最高,追求自然,高蹈獨立。總體來說,正始詩風轉變為詞旨淵永、寄託遙深,體現出獨特的藝術面貌。

司馬炎代魏稱帝,建立西晉。西晉詩壇呈現出的藝術特色稱為「太康詩風」,表現為講究形式,描寫繁復,辭彩華麗,詩風繁縟。陸機的《擬古詩》就是華麗藻飾的代表作。太康詩風代表人物是三張(張協、張載、張亢兄弟)、二陸(陸機、陸雲兄弟)、兩潘(潘岳、潘尼叔侄)。他們詩中山水描寫成分大量增加,為謝靈運、謝朓等人的山水詩人的先導。同時期的左思憑著《詠史》八首開創借詠史以詠懷的道路,成為後世詩人效法的範例。

東晉建立後一百年間,詩壇被玄言詩占據,詩歌藝術的發展脈絡中斷了。一直到中國詩歌史上第二位偉人陶淵明出現,才使這個脈絡重新接上。他的詩歌源於《古詩十九首》,得阮籍之遺音而協左思之風骨,魏晉詩歌甚至中國古代詩歌的古樸作風在他手上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使他作為結束一代詩風的集大成者,成為了一座里程碑。他開創了田園詩,如《歸園田居》、《飲酒》等,寫躬耕生活的感受,平淡質朴的語言中不露痕跡地表達對人生的哲學思考。陶淵明是追求人生藝術化的魏晉風流的代表人物,又是中國士大夫的精神歸宿之一,為後世文人築起一個精神的家園。

東晉被宋取代,之後宋、齊、梁、陳交替,四朝偏安江南。南方優美的自然環境和充裕的經濟條件使南朝的民歌呈現清麗纏綿的風格,代表作是長詩《西洲曲》,四句換韻,用連珠格,聲韻回環婉轉。北朝民歌是北方各民族共同創造的文化碩果,《敕勒歌》雄渾壯闊,是千古絕唱;代表作《木蘭詩》清新剛健,寫出一個女英雄的英風豪氣。

從南朝宋代的謝靈運開始,文人詩風發生轉變。他開創山水詩,特點是鮮麗清新,注重描寫刻劃物象,但由於精心琢磨,穠麗之極反若平淡,如《登池上樓》。他是開啟一代新詩風的首創者,影響著南朝整代的詩風。齊梁陳三代是新體詩形成和發展的時期,特徵是講究聲律和對偶。沈約等人創立音韻嚴格的「永明體」,規定了四聲八病,主張要講究詩歌的音韻美。「永明體」代表詩人謝朓,繼續寫山水詩,避免了大謝的晦澀,情景融合,深婉含蓄,又講究永明聲律,音調流暢和諧。齊梁兩代形成蕭子良、蕭衍、蕭統三個文學集團,詩歌創作都是以宮體艷情詩為主,但南方詩人庾信滯留北方,把南方文風帶到北方的同時,自己詩風也集合了南北之長,窮南北之勝。南方的清麗和北方的勁健的結合,為唐代新詩風的形成作了必要的准備。

唐詩是中國詩歌的標志。初唐四傑、陳子昂初唐詩人在永明體的基礎上創造了新體詩——律詩,五律在宋之問、沈佺期手上最後定型。盛唐國勢強大,中國詩歌史第三位偉人李白登上詩壇,他以其絕世才華,豪放飄逸的氣質,把詩寫得行雲流水又變幻莫測,如《蜀道難》、《將進酒》等詩,骨氣端翔,無跡可尋又含蘊深厚。邊塞詩人高適、岑參的《燕歌行》、《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把邊塞生活寫得瑰奇壯偉、豪邁慷慨。田園詩人王維、孟浩然則把山水田園的靜謐秀麗表現得清麗空遠。

公元775年,爆發安史之亂。中國詩歌史上第四位偉人杜甫以動地的歌吟寫戰火中的人間災難,「三吏」「三別」把深沉的抒情融入敘事,是詩歌表現方法的一大轉變,標志著詩歌從盛唐詩風轉向中唐詩風。杜甫是一個承前啟後的人物,其緣事而發開中唐元稹、白居易;文字奇崛開韓愈、孟郊、李賀、苦吟詩派;其七律律法開晚唐李商隱,成為後世典範。

中唐白居易有傷感蒼涼的《長恨歌》、《琵琶行》,韓愈有狠重粗豪的《石鼓歌》、《陸渾山火》,引出中唐詩歌高潮。但是到了晚唐,詩風再變,杜牧的詠史詩注入了深沉的歷史感慨。李商隱《籌筆驛》(七律)沉鬱頓挫,絕類杜甫,而其《錦瑟》《無題》等朦朧詩深入心靈世界,幽深窈渺,形成凄艷渾融的風格,成為唐代最後一位詩壇大家。
參考資料:http://yyh904.home.sunbo.net/show_hdr.php?xname=BRR8D01&dname=JHNAD01&xpos=3

❻ 古詩的起源

中國最早的詩歌起源於勞動,先民在勞動的過程中,為了降低疲勞,增加勞動的樂趣,在集體勞動的過程中,用歌唱的形式直接孕育了最原始的詩歌。

隨著時代的發展,詩歌內容越來越豐富,種類也越來越多,詩人們自然也越來越多,他們或因風格相近,或因時代相同,或因同鄉好友,或因父子師生,而各自被歸人不同的流派,這些流派、有前有後,有大有小,地位也有高有低。下面從各個時間段對這些詩歌與流派進行劃分。

詩是一種文學體裁,其按照一定的音節、聲調和韻律的要求,用凝練的語言、充沛的情感以及豐富的現象來高度集中的表現社會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在中國古代,不合樂的稱為詩,合樂的稱為歌。

(6)古詩詞多少年的歷史擴展閱讀

古典詩歌發展的兩大源頭皆出現於先秦時期,一是現實主義源頭《詩經》;二是浪漫主義源頭《楚辭》。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樂歌總集,由眾位采詩官收錄、加工、編訂,集合了從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五百多年的詩歌共305篇,所以又被稱為「詩三百」。

中國詩歌的另一源頭是《楚辭》。楚辭是在戰國後期,楚國民歌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帶有濃厚地方色彩的新詩體。相比中原文化,楚文化更絢麗浪漫。

楚辭的奠基人和代表作家是屈原,但《楚辭》非其一家之言,而是輯錄了自戰國至東漢三四百年間以此題材寫就的詩文。現傳17卷本《楚辭》中含有屈原的《離騷》《天問》、宋玉的《九辯》、東方朔的《七諫》和劉向的《九嘆》等。

❼ 古詩詞發展史

詩經,楚辭,漢魏六朝詩歌,隋唐詩歌,宋詞,元曲,明清詩歌
中國古詩詞來源於春秋戰國的《詩經》、《楚辭》,發展於漢魏時期的《樂府》和四、六駢文;兼收而並蓄,久錘而始成;波瀾壯闊於唐、宋,餘波激盪於明清;是中國漢語言文學藝術的最高成就.

早在遠古時代,文字還不發生以前,在民間已經傳播著神話傳說和民間歌謠等口頭文學,詩歌也在其中醞釀而生.據說,中國最早的一首詩歌——《彈歌》:「斷竹、續竹、飛土、逐肉.」歌唱原始打獵的英武;而《塗山氏女之歌》:「候人兮猗.」記載了中國原始歌頌中第一首情歌.

據文字記錄,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涌現在距今3000多年前的西周時代.《詩經》收集了西周初至年齡中葉,約500多年間的305篇詩.它按音樂尺度分為「風」、「雅」、「頌」三局部.「風」是周王朝京都之外的處所樂歌,「雅」是周王朝直接統治地域的樂歌,「頌」則是宗廟祭奠時的樂舞曲.當時社會生涯的各個方面,特步運動鞋,以及勞動聽民的思維情感,都在《詩經》中得到了逼真的反應.具備赫然的時代感和國民性.在藝術上,《詩經》聲調流利,語言朴實,常用賦、比、興的伎倆來表情達意.

戰國後期,以屈原為代表的楚國詩人創造了擁有楚文化獨特光採的新體詩——楚辭.楚辭體詩打破了《詩經》的四字句,句式以五言、七言為主,是非錯落,機動多變,多用語氣詞「兮」字,把偶字句變為奇字句,豈但能更好地表白思想感情,而且韻律和節奏也更富於音樂性.而且,其中充斥著神奇綺麗的設想,彌漫著楚地特有的文化浪漫.詩人屈原,應用這種詩歌形式,創作了古代文學史上第一抒情長詩《離騷》.漢朝人把屈原,宋玉等人寫的作品編成《楚辭》..

賦是兩漢最流行的體裁,是一代文學的標記.漢初賈誼、淮南小山的賦,尚未脫楚辭形跡,被稱為騷體賦;枚乘的《七發》奠定了漢代大賦的形式格式;至漢武帝時代,獻賦誦賦風尚大盛,產生了一大量賦家.司馬相如的《子虛賦》、《上林賦》,極寫帝王苑囿之盛、野獵之樂,稍後的揚雄,有《甘泉》、《羽獵》諸賦.兩漢文學中最有價值的是樂府詩中的民歌.漢樂府民歌和《詩經》是一脈相承的,《詩經》是「飢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漢樂府以「感於哀樂,緣事而發」的現實主義精神.《詩經》以抒情為主,漢樂府擅長敘事鋪陳,標志著古代敘事詩的完整成熟.《孔雀東南飛》是中國古代漢民族第一敘事長詩.到東漢,文人在樂府民歌影響下試作五言詩,班固的《詠史》詩,寫得質木無文,極少詩味,然而是現存最早文人五言詩.東漢末年產生的《古詩十九首》,才成為文人五言詩成熟的標志.

漢末魏初,這一時期以曹操,曹丕、曹植父子為中心,加上孔融、王粲、劉楨、陳琳等所謂「建安七子」創造了「建安文學」的光輝.其作品 「大方任氣」,其中曹操的詩歌,沉雄凄涼,反映了騷亂的社會事實,暴露了詩人盼望建功破業,同一天下的雄心壯志,如《蒿里行》、《短歌行》、《步出夏門行》等,都是較為勝利的篇章.曹植的文學成就最高,人稱「建安之傑」.他的詩歌「骨氣奇高,詞采華茂」,《白馬篇》、《贈白馬王彪》分辨是他前期和後期詩歌的代表作.

在魏晉南北朝以前,詩的格律和聲韻還沒有構成大固定的規律,只是由作者依照個人的內容須要和聲韻感到來進行寫作.到了魏晉,因為受到了天竺的梵音學的影響,我國的聲韻學得到了發展.齊梁的周喁和沈約總結了漢字的發音法則,提出了「四聲」「八病」之說,使詩歌創作由天然的聲律發展到講求尋求聲律,出現了作詩要留神平仄和韻律的性質,造成了格律詩的主要內容.

唐帝國空前富強,國度從長期決裂走向大一統,封建經濟和文化取得了充足發展,使唐代文學的空前繁榮 .唐代詩歌應運而生,其達到了中國古典詩歌的高峰,淘寶網韓都衣舍,是詩歌史上的黃金時代.初、盛、中、晚唐都名家輩出,佳作一直,僅僅《全唐詩》收錄的詩人就有兩千多位,詩作近五萬首.

初唐時期,靡麗軟艷的「上官體」詩流行一時.「初唐四傑」及稍後的陳子昂,上承漢魏風骨,力掃齊梁宮體詩頹風,使唐詩開端由宮廷走向社會,由艷情轉向現實,由靡靡之音變為清新健康的歌唱.同時,宋之問和沈?期在詩歌的形式上也做了勇敢的摸索,他們共同為唐詩的發展鋪平了道路.

到了盛唐,出現了兩大詩歌流派和我國詩歌史上的「雙子星座」.以王維、孟浩然、儲光羲等人為代表的山水田園詩派,上承陶淵明、謝靈運而別開生面.王維詩歌「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他的五言絕句,如《鹿柴》、《辛夷塢》等,擅長將繪景狀物與闡發禪趣相聯合,意境優美,藝術精妙.以高適、岑參、王昌齡等人為代表的邊塞詩人,詩風剛健,韻味深長,唱出盛唐強音.高適的《燕歌行》和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等七言歌行體詩,刻畫雄奇的邊塞景色和艱難的軍旅生活,或悲壯渾朴,或奇逸峭拔,都是唐代邊塞詩的佳篇.另外,李白詩歌豪放飄逸,史稱「詩仙」.如《將進酒》、《行路難》、《蜀道難》,無不顯示了詩人獨特的感情色協調藝術個性.杜甫詩歌號稱「詩史」,風格沉鬱抑揚.他用詩歌創作抒發了憂國憂民之心,像《三吏》、《三別》這樣的詩歌,實錄了唐王朝由盛轉衰進程中一系列重大的事件,最負盛名.那些幽美寫景述懷詩,也不忘憂國憂民,如《登高》就是這方面的代表作.後人將李杜成為古今詩壇的「雙子星座」.

進入中唐時期,經由短暫的衰敗,詩歌創作又形成了一個新的熱潮.劉長卿、韋應物的山水詩,是王維、孟浩然一派的持續;盧綸、李益的邊塞詩,是高適、岑參一派的余緒.以白居易、元稹為首的現實主義詩人,提倡了一場新樂府運動.提出「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惟歌生民病,願得皇帝知」,的創作主張,並以宏大的熱忱投入了新樂府詩的創作實際.白居易的《長恨歌》和《琵琶行》,堪稱古代敘事詩中的傑作.這一時期,和元白詩派齊名而詩風殊趣的是以韓孟詩派.韓孟詩派以才學為本,以談論見長,作詩力避平俗而求僵硬奇險,開了後世宋詩的風氣.此外各具藝術個性的著名詩人還有柳宗元、劉禹錫、賈島和李賀.其中,李賀以其濃麗浪漫的詩風自成一家,並啟迪了晚唐的李商隱.

到了晚唐,隨著唐王朝走向敗落,詩歌氣格染上了濃厚的衰亡感傷色彩.最有成就的詩人是杜牧和李商隱.世稱「小李杜」.杜長於寫七絕,可與盛唐「七絕聖手」王昌齡並肩.他的詠史懷古詩,風格俊爽高絕.寫景也做作清麗,如《山行》讓人百讀不厭.李的七律沉博絕麗,以戀情詩獨擅勝場.他的《無題》詩,工於比興,用典甚多,往往意蘊深永,回味無窮,部門作品則不免有艱澀難解之病.

宋代文學成就最高的是詞,詞又被稱為「詩余」或「長短句」.詞經過晚唐五代的發展,到宋代達到壯盛.它起源於民間,敦煌曲子詞是現存最早的民間詞.中唐以後,文人才士倚聲填詞才漸成風氣,[菩薩蠻]、[憶秦娥]掛名為李白所作,缺乏確實的證據.溫庭筠、韋庄都是晚唐曲子詞創作的佼佼者.五代時,西蜀和南唐成為詞的創作核心,中國第一部文人詞總集《花間集》問世於西蜀.而詞人中成就最高的是南唐後主李煜.他的一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以樸素天然又肌理豐盈語言傾訴出國破被俘以後的家國身世之恨,感嘆遙深,形象真切.據《全宋詞》所載,作品有二萬余首,詞人一千四百餘位.

北宋初期,朝廷提倡吃苦,君臣晏安,詞風繼承花間一派的婉約綺靡而視為正宗.晏殊的詞風雍容閑雅,有富貴氣,Beely,其子晏幾道,由於其個人遭受的可憐,詞風有異於晏殊,較多低回感傷的色彩.范仲淹鎮守邊塞,生活閱歷不同,他的詞中開始出現了境界寬闊、格調凄涼之作,給宋初詞壇注入了一股新穎感.

詞到柳永手上,有了第一次革新.柳永從都市中下層人民生活中吸取創作素材,以寫男女告別相思和個人流浪江湖的羈旅之愁見長.他的詞多用鋪敘白描之法,檔次明顯,語言通俗,音調繁復美聽,從內容到形式都富於布衣色彩,在當時市民中傳唱極盛.收錄於中學課本的《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雨霖鈴》(「寒蟬悲涼」)等詞借景寓情,俗而能雅,尤傳誦於後世.蘇軾作為詞的革新家,又不滿於柳永詞沉吟於風花雪月之中,肆力打破詩詞界線,把藝術的筆觸伸向了遼闊的現實生活和個人極其豐富的心坎世界,擴展了詞的題材,提高了詞的意境,豐碩了詞的表現手段,使詞成為獨立的抒情詩體.這就是所謂「以詩為詞」.蘇軾的詞達到了「無意不可入,無事不可言」的境界.他用詞來寫景、抒情、懷古、記游,甚至說理談禪風格多樣.《江城子》(「十年生逝世兩茫茫)、《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詞筆細膩、風情悠揚,《念奴嬌》(赤壁懷古)、《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高歌入雲、逸懷浩氣,都有很高的藝術成就.給宋詞帶來了新氣候,啟發了南宋豪放詞派的出生.這時的秦觀、趙令峙,賀鑄、黃庭堅等人也各有本人的成就,他們獨特創造了北宋詞壇多種風格彼此競爭的繁華局勢.

集北宋婉約詞之大成的是周邦彥.他基礎承繼了柳永的詞風,仍表示男女戀情和羈愁行役等傳統內容,但因為他妙解音律,有很高的藝術涵養,在使詞藝趨於優美化方面功不可沒.讀他的詞,能夠感觸到他在章法構造變更的多樣性、表現技能的豐盛性、音律語言的諧暢精工.南宋的格律派詞人,無不在藝術上受到他的熏染.

在南北宋之交,還出現了我國古代最優秀的女詞人李清照.她的詞意境深沉,感情宛曲,造語清新,尤其是南渡當前的作品如《聲聲慢》(尋尋找覓)等,將國破家亡的悲憤與身世流浪的傷痛融會一氣,纏綿抑鬱,感人心魄,其審美價值大大超過了早期主要抒寫閨情的篇什.

宋室南渡以後,宋詞跨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感時傷亂,抒發愛國情懷,成為詞的一大主題.南宋初詞人大多親歷靖康之變,故其詞作沖破了北宋末年的平淡浮靡,表現了鮮亮的時代特點.有名的有張元干、張孝祥、陳與義,向子謹、朱敦儒等,他們上承蘇軾一脈,下啟辛派詞風,是兩者之間的重要過渡.辛棄疾生當南宋衰世,有出將入相之才,滿懷抗金報國的凌雲之志,但受朝廷讓步偷安政策的羈縛,壯志難酬,郁憤深積,只得將一腔愛國情懷寄之於詞,使宋詞的思惟境界和精力面孔到達了輝煌的高度.他繼承東坡詞的豪邁風格而加以發展,尤其是他駕馭語言的功力極深,能將經史子集之語熔鑄入詞而一如己出,前人稱其「以文為詞」,辛詞又深於寄託,融傳統的婉約和豪放於一體,人稱他的詞作是「色笑如花,肝腸如火」.把詞的藝術進步到一個新的境界.名篇如《破陣子》(「醉里挑燈看劍)攻破傳統的章法結構;《永遇樂》(千古山河)壯懷劇烈,英氣逼人;而《摸魚兒》(「更能消多少番風雨)纏綿哀怨之中有「裂帛之聲」;《清平樂》(茅檐低小)清新活躍,都各具特點.同時的陳亮、劉過等,風格似辛卻有點一觸即發.後代屬於辛派詞人還有劉克庄、劉辰翁.

南宋詞人姜夔繼續周邦彥,走上了尚風雅、主格律的創作途徑.他的詞作以紀游、詠物、懷人為重要內容,意境清空,格調騷雅,音律嚴整,在藝術上冠絕一時.史達祖、高觀國等人是他的羽翼.在詞風偏於疏宕的南宋,吳文英詞卻偏向於密麗的風格,人稱「七寶樓台」,堪稱桂林一枝.由宋入元的重要詞家尚有張炎、周到,王沂孫等,跟著南宋王朝的覆滅,他們哀怨衰颯的詞作成了宋詞的序幕余韻.

元代文學以戲曲著稱,元雜劇以它高度的社會歷史價值、奇特的藝術風格和情勢體系,開拓了我國戲曲文學的黃金時期.其中,一種配合當時風行曲調清唱的抒懷詩體——散曲.散曲有小令跟套數兩種,小令是單支曲子,又叫「葉兒」:套數由兩支以上屬統一宮調的曲子順次聯綴而成.散曲作品存在濃重的市民艱深文學顏色,給詩壇注入了一股清爽的空氣.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情景融合,堪稱「秋思之祖」.元代後期散曲的代表作家是張可久和喬吉,他們一改前期散曲的本質,而趨於雅正典麗,與詞很難差別.張養浩的[山坡羊]《潼關心古》結句精警,作風也與張、喬散曲迥異,在元曲中不可多得.元代其餘主要的散曲作家還有白樸、雎景臣、貫雲石、徐再思、劉時中等.

明代的詩歌造詣不高.明初崛起「台閣體」,主要為了樹碑立傳,掩飾太平.明中期,為反對「台閣體」,先後出現了「前七子」、「後七子」,他們提出復古活動,主意「文必秦漢,詩必盛唐」.之後又出現「公安派」「竟陵派」,反對復舊的機械模擬,倡導抒寫性靈.

清代詩歌成績也不大,主要詩人有:黃宗羲、顧炎武、王士禎、袁枚、龔自珍等,詩詞曾有過短暫的復興景象.清末產生了「詩界革命」,呈現了黃遵憲、康有為、梁啟超等新派詩人,改革了舊體詩的形式。

❽ 古詩詞歷史

詩詞是中文獨有的一種文體,有特殊的格式及韻律。詩按音律分,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類。古體詩和近體詩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從詩的音律角度來劃分的。
按內容可分為敘事詩、抒情詩、送別詩、邊塞詩、山水田園詩、懷古詩(詠史詩)、悼亡詩,詠物詩,軍旅詩等。古體詩有《詩經》《楚辭》《樂府》《漢賦》《南北朝民歌》等。近體詩一般是絕句,律詩,排律(長律)。
在中國文學史上,我們能看到的最早的詩是距今三千年左右的《詩經》,這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一共三百零五篇,古稱《詩》或《詩三百篇》。其內容有「風,雅,頌」三個部分,這是從音樂角度上分的。在表現手法上有「賦,比,興」三種。因此前人把「風,雅,頌」和「賦,比,興」稱作《詩》的六義。在語言的句法上,基本上是四個字一句。
繼《詩經》之後,公元前四世紀,在楚國出現了一種新的詩體,叫「楚辭」,它的創始人是屈原。後來,漢朝人把屈原,宋玉等人寫的作品編成一書,叫《楚辭》。《楚辭》突破了《詩經》的四字句,發展為五言句,七言句,即把偶字句(四個字一句)變為奇字句(五個字以及七個字一句),不但能更好地表達思想感情,而且韻律和節奏也更富於音樂性。
到了漢代,出現了為配合音樂而歌唱的詩即「樂府詩」。在語言上有四言,五言,雜言,但多數是五言的。這以後曹操父子以及陶淵明為首的文人們發展了五言詩。同時,七言詩也有了很大的發展。
在魏晉南北朝以前,詩的格律和聲韻還沒有形成大家共同遵守的規律,只是由作者按照個人的內容需要和聲韻感覺來進行寫作。到了魏晉,由於受到了印度(古稱天竺)的梵音學的影響,我國的聲韻學得到了發展。齊梁的周喁和沈約總結了漢字的發音規律,提出了「四聲」「八病」之說,使詩歌創作由自然的聲律發展到講究追求聲律,出現了作詩要注意平仄和韻律的性質,形成了格律詩的主要內容。
唐代,是我國詩歌發展的全盛時期,是古典詩歌的黃金時代。在繼承前代詩歌的基礎上,唐代的詩歌有了進一步的發展,並且形成了固定的分類。其分類有兩種,一是古體詩,也叫古風;所謂古體詩,是指模仿唐代以前的傳統詩體,沒有一定格律,篇幅可長可短,用韻平仄都比較自由,句子的字數有整齊的,也有不整齊的;其中主要分五言古體和七言古體兩種。二是近體詩,也叫今體詩(這個「今」指的是唐朝),就是我們所說的格律詩;近體詩不象古體詩那樣自由,在篇幅,用韻,平仄,對仗等方面都有嚴格的要求。它基本上可分為兩種:律詩和絕句。律詩和絕句都分五言和七言,超過八句的律詩稱作排律。
在唐代中期,由詩派生出新的體裁,這種體裁到了宋代最為發達,這就是詞。由於詞是由詩派生出來的,所以詞又被稱為「詩余」;另外,由於詞的句子字數長短不一,古人也稱為「長短句」。
到了元明兩代,又出現了一種新的體裁,叫曲,也稱散曲。曲可以說是詞的另一體。那麼它跟詞有什麼不同呢?除了詠唱時的伴奏樂器不同以外,在語言上更加接近口語。最突出的特點是可以加襯字。如張養浩的《閑居三首之一》「昨朝楊柳依依,今朝雨雪霏霏,社燕秋鴻(忒)疾苦。(不是)濁醪有味,(怎)消磨(這)日月東西。」其中括弧內的字就叫襯字。
上面簡略地介紹了中國古典詩詞的發展歷史

閱讀全文

與古詩詞多少年的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8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3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9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1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3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7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8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6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2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4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3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8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6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6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2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5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