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麼學好初一歷史與社會啊
其實初中的歷史社會不難學的..
上課的時候聽聽老師講課,他讓你拿出什麼筆記本、作業本、圖冊是為了讓大家多方面地了解那個知識點,體會出題者就那知識點會出些怎樣的題目..
如果上課時是在是不知道老師在講些什麼,那麼可以根據老師上課的進度自己自學:利用自己的課余時間看看教科書,再把作業本里的題目好好做做,當然做好後要好好校對作業本的參考答案,體會其答題方式、思路及格式,並學會利用那種答題方式……
如果你們作業本的答案已經上交,那麼去書店買本相應的參考書,看看做做,做完看看答案,體會答案的答題方式。另外,參考書里有一些概括性的話語片段,看看那個很不錯,不過如果其中有一些和教科書里講的不同,應該以教科書為准。
此外,題目中經常會考到的話還是該背背,比如某些重要事件的時間地點意義等。
當然,在學習中如有不懂應該多問問老師。雖然也許有時會聽不清他說的話,多聽也會清楚習慣的~ ^-^
㈡ 請問初二歷史與社會在那些學校有課本
歷史是2012年被教育局分開的一個學科,把歷史與社會分成了歷史和地理,而歷史與社會是在2012年之前教育局的老教材,一般都不會分開上。
初中的歷史只是一個簡單的概念,上了高中就會先接觸到封封制等概念第一部分:學會學習
隨著人類向信息社會的邁進,教育面臨著重大變革,學習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一個全新的學習時代就要到來。美國著名未來學家阿爾文•托夫斯認為:「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學習的人。」蘇聯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再三強調,一定要讓學生「學會如何學習」。所有的目光都投向了同一個問題——學會學習。這是時代對青年學生提出的新要求。那麼,怎樣學會學習呢?
首先,同學們一定要樹立自己是學習的主體的學習觀念。
一個不容否認的常識是,學習是學生而不是教師在學。因此,作為學生,一定要充分發揮學習的主動性和主體性,不要一味依賴教師,而應該在教師的「教」中主動構建自己的「學」,取人所常,為己所用。
其次,同學們應該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說過:「教育是什麼,往簡單方面說,只須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養成了好的習慣,「好的態度才能隨時隨地表現,好的方法才能隨時隨地應用,好象出於本能,一輩子受用不盡。」古往今來的大量事實也表明,一個人成功與否主要不是因為他的智力,而是取決於他是否具備良好的習慣。因此,我們必須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學校的學習中,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應該包括預習習慣、上課習慣、復習習慣等基本環節。
預習是首要環節。預習的目的在於對將要學習的知識有個總體了解,以便上課時有目的地聽講,集中精力解決好新課的重點和難點。所以,學習新課前必須預習。預習時要認真仔細地閱讀新課內容,對照注釋或例題,參考課後練習題。預習時要讀懂詞句,聯系有關知識,了解課文內容及重點難點,劃出生字新詞或概念。預習時要邊讀邊記,把疑難問題注在書上或筆記本里,為上課作好准備。課前預習中如果發現有與新知識相關而又未能牢固掌握的舊知識時,應先回頭來重溫舊課,並弄懂舊知識。良好的預習習慣的養成並不是一朝一夕的努力就行的,需要堅持每天預習。在預習的時候,應做到看、做、思結合,做到眼到、手到、心到。不能把預習僅當作任務完成,而要將它作為學習知識的一個重要環節來看待。正所謂不動筆墨不讀書。邊看書,邊用筆在書上進行「圈、點、勾、畫、批」。圈點的過程,就是提煉重點的過程,就是品味、加深理解的過程,就是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
上課的時候,課前准備好需用的課本、筆記本、作業本、工具書及學慣用具等。上課時要認真專注地聽老師講解和同學發言,要積極思考,課堂上回答問題和討論問題,都要積極踴躍,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要記課堂筆記,記學習要點,要記得正確、完整。把自己自學的心得和老師對新教材的闡述加以對照比較,加深或更正自己的認識,不斷提高自己的自學能力,若有疑問,可以及時提出或課後探討。
課後要進行及時的復習。復習分為三種:平時復習、階段復習和總復習。不同的復習有不同的目的與要求。
平時復習,其目的主要是鞏固課堂所學的新知識,因此平時復習必須做到及時,整理、修改、補充課堂筆記,深化和鞏固對新知識的理解、記憶。對重要的知識,要經常復習,牢固掌握。
階段復習的主要目的是使知識條理化、結構化。對單元、章節知識的復習鞏固,復習時要進行知識歸類,把握重點,新舊聯系,融會貫通,在階段復習時注意養成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總復習的目的是對一個學期、一個學年所學的知識全面復習鞏固,因此復習時要對照大綱教材的要求,根據復習時間制定好切實可行的復習計劃,對已學的知識進行系統梳理,查漏補缺,解決疑難,達到全面掌握。此外,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復習不僅僅是知識的復習,還應包括學習方法的回顧和總結。通過學習方法的不斷總結和完善,就可以不斷提高學習能力。
最後,學會學習,關鍵在於學會如何讀書。
讀書之前,大家應該對「書」有一個大概的了解。拿高中歷史教材來說,從形式上講,它大致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①目錄和大事年表。目錄是各章節知識的總綱,大事年表是簡明的大事記,這是全冊課本的總體知識框架,應從宏觀上把握。②每章開頭的「引言」。「引言」主要說明本章內容的歷史背景和本階段的時代特徵和本章內容的特點。③正文內容(大字)和閱讀內容(小字)。正文部分是課文的主體,是考試命題的依據,屬於必須掌握的內容。閱讀部分一般有以下幾種情況:或是對正文內容的補充,或是正文上下段內容的過渡,或是正文的展開性敘述等等,應有不同的要求。④原始資料。應聯系課文內容加以分析,可培養思維問題的能力。⑤表格、圖畫。要弄清其與正文的關系,安排這圖表的用意和作用等。⑥思考題和練習題。思考題是高層次的練習,練習題是基本的作業。⑦學術爭鳴。旨在提高思辨能力,要求大家能大膽質疑,養成求知的好習慣。
就歷史知識而言,歷史知識可以分為歷史背景、歷史經過、歷史影響等。
歷史背景又可分為動機、條件和原因。原因又分為歷史原因和現實原因,內因和外因,必然性原因和偶然性原因,直接原因和間接原因,根本原因和一般原因,主觀原因和客觀原因,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等。
歷史經過一般包括時間、地點、人物、政黨、團體、階層、階級、事件、現象、著作、制度等。
歷史影響包括結果、性質、功績、經驗、教訓、意義等等。
歷史知識還可分為歷史概念、歷史結論、歷史特徵、歷史線索等。其中最為基本的也是最為重要的是歷史概念。
歷史概念是以歷史理論為指導,對歷史現象進行抽象概括而成,是基本史實的拓展和深化,它反映著歷史事物、歷史現象的本質屬性和內在規律。由於歷史知識是由眾多有聯系的歷史概念所組成,因此,形成並掌握歷史概念,也就成了掌握歷史知識的關鍵。
另外,大家還要學會自學歷史課本。
一般來說,自學歷史課本應包括以下幾個程序:
一、逐段寫出小標題。知道各個自然段主要說的是什麼,並用簡明的語言加以概括,粗知教材梗概。
二、全面寫出教材要點提綱。逐段找出知識點和層次結構,進行適當加工,形成提綱。
三、找出教材的內在聯系。就是要搞清歷史的發展是怎樣一環套著一環,搞清它的發展線索,形成一個系統結構。
四、總結基本觀點。通過以上步驟,總結出一些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
五、找出必須記住的內容並設法記牢。什麼是重要的歷史內容,就是歷史三要素和重要事件、制度和政策等。
六、對教材做出評價。這是對讀書提出的最高的要求,也是善於讀書的標志。盡信書不如無書。課本並不是十全十美的,它也有可商榷的地方,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同學們應該大膽質疑。
㈢ 初一《歷史與社會》
這是老師發給我的,我也是初一的學生喔!一定可以……
歷史與社會 第一單元練習
1.在比例尺為1:200 000的地圖上,量得兩地的距離為5厘米,這兩地的實地距離為
A、10千米 B、2千米 C、5千米 D、2.5千米
2.下列比例尺最大
A、 B、二十萬分之一
C、圖上一厘米代表實際距離200千米 D、1/2000 000
3.在有指向標的地圖上,指向標箭頭一般指向
A、西方 B、東方 C、北方 D、南方
4.要確定世界上任何一個地點的地理位置可以用
A、比例尺 B、經緯網 C、望遠鏡 D、指向標
5. 圖幅大小相同的地圖上 A
A、比例尺越小,圖幅所示範圍越小 B、比例尺越大,圖幅所示範圍越大
C、比例尺越小,圖幅所示內容越簡單 D、比例尺越大,圖幅所示內容越粗略
6.在作業本上繪制一張學校平面圖,學校寬長為100米、 140米,最好運用下列比例尺中的
A、1:10 B、1:1000 C、1:100 000 D、1:1000 000
7.湖北的小紅要到深圳來旅遊,請你當參謀,你會建議她選擇的地圖是深圳市的
A、政區圖 B、交通圖 C、地形圖 D、土地利用圖
8.下列圖例中表示長城的是: C
A. B. C. D
9.下列有關科技社區的說法,錯誤的是
A.是一種新興的功能社區 B.聚集大量的高學歷人士
C.主要功能是研製、開發技術含量高的高科技產品 D.靠近原料、能源產地
10.深圳市在全國率先為孩子們建立思想道德教育「基地」,以動畫片、講座等形式向孩子和家長開展道德、親子等教育,這充分體現了社區的
A、政治功能 B、經濟功能 C、文化功能 D、管理功能
11.將文字式比例尺圖上1厘米代表實際距離300千米改為數字式比例尺,正確的是
A、1∶300 B、1∶3000 C、1∶300000 D、1∶30000000
12.深圳的東門從社區的典型特徵看,應屬於:
A.科技社區 B.居住社區 C.商業社區 D.工業社區
13.下面四幅等高線地形圖中,等高距相同,水平比例尺不同,那麼坡度最陡的圖是
1:500000 1:1500000 1:200000 1:350000
A B C D
14.下列比例尺中,那個最大
A. 0 2 4千米 B.四十萬分之一
C.圖上一厘米代表實際距離200千米 D.1/6000 000
15.圖幅面積相同的四幅地圖,其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A、世界地圖 B、中國地圖 C、湖南省地圖 D、學校平面圖
16.以下各項中體現了社區經濟功能的是
A.社區組織居民投票選舉 B.社區舉辦乒乓球比賽
C.社區老年大學開學典禮 D.社區超市開業
17.華僑城小區為慶祝今年的「六一」國際兒童節,舉辦了少兒書畫展活動。這體現了社區具有
A.經濟功能 B.文化功能 C.政治功能 D.管理功能
18.某城市要在A、B兩地之間鋪設一條地下管道,A、B兩地在圖上地實際距離為2.5CM,地圖地比例尺為1:50000,那麼管道工人至少要准備多長地管道:
A、500千米 B、500米 C、1250米 D、 1250千米
19.右圖為張明和陳燕家位置圖,請問:陳燕在張明家的什麼方向?
A、東北 B、西南 C、西北 D、正北
20.下列四幅圖的圖幅相同,但比例尺不同。你認為表示河流寬度最大的一幅是
21.如果要繪制一幅你所在的小區地圖,用哪種比例尺可以使地圖上的內容最為詳細
A 、1:50000 B、 三萬分之一 C、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40千米 D、 1:45000
22.下列關於注記概念表述正確的有
A 表示事物名稱的文字和數字 B、依據指向標定方向
C、表示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 D、表示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放大的程度
23.下列屬於自然社區的是
A、農場 B、城鎮 C、大學區 D、街道
24.圖例是地圖的基本要素之一,下列圖例表示正確的是
25.下列屬於自然社區的有
①農村 ②生活小區 ③城市 ④農場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6.下列四幅圖中,,城區面積最大的是
27.下列四個圖例中表示不正確的是
歷史與社會 第二單元練習
1、七大洲中面積最大和最小的分是
A、非洲和歐洲 B、亞洲和歐洲 C、亞洲和北美洲 D、亞洲和大洋洲
2、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
A 東經20°和西經160°的經線圈 B 西經20°和東經160°的經線圈
C 東經0°和西經180°的經線圈 D 赤道
3、四大洋中,跨經度最多的是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4、溝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海峽是
A、馬六甲海峽 B、直布羅陀海峽 C、白令海峽 D、麥哲倫海峽
5、深圳的夏季盛行來自海洋的
A.偏北風 B.偏南風 C.偏西風 D.都不是
6、國家最根本的特徵是有
A、居民 B、領土 C、主權 D、管理職能
7、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是指
A、地中海氣候 B、亞熱帶氣候 C、熱帶季風氣候 D、極地氣候
8、世界上海陸比例是
A、各佔1/2 B、2/3是陸地 C、4/5是海洋 D、三分陸地七分海洋
9、四大洋中,哪個面積最大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北冰洋 D、大西洋
10、下列說法中,表示天氣的是
A、四季分明 B、風和日麗 C、終年炎熱 D、冬暖夏涼
11、油輪從海灣地區運輸石油到日本,其中最短的航線必須經過的海上通道是
A.蘇伊士運河 B.巴拿馬運河 C.直布羅陀海峽 D.馬六甲海峽
12、某同學把某地的地理位置記作:緯度40°,東經116° 按這種記法在地球表面有
A、1處 B、2處 C、3處 D、4處
13、南極洲被三大洋包圍,下列還有哪一個大洲幾乎被三大洋包圍
A、非洲 B、北美洲 C、大洋洲 D、歐洲
14、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峰巒起伏,坡度陡峻的是
A、丘陵 B、平原 C、山地 D、高原
15、西亞和北非處在印度洋和大西洋的重要國際航線上,溝通這兩大洋的咽喉是
A、蘇伊士運河、直布羅陀海峽 B、蘇伊士運河、馬六甲海峽
C、巴拿馬運河、土耳其海峽 D、巴拿馬運河、白令海峽
16、世界上最大的大陸是
A、南極大陸 B、亞歐大陸 C、非洲大陸 D、澳大利亞大陸
17、與詩句「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要看一千河」最吻合的地點是
A、90°W,89°S B、80°E,40°N C、10°E,1°S D、120°W,71°N
18 巴拿馬運河溝通了
A、印度洋和大西洋 B、印度洋和太平洋 C、大西洋和太平洋 D、北冰洋和太平洋
19、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是
A、美國 B、中國 C、加拿大 D、俄羅斯
20、波斯灣地區盛產石油,大型油輪主要開往哪些國家?
A、俄羅斯、法國 B、奈及利亞、摩洛哥 C、日本、美國 D、委內瑞拉、印度尼西亞
21 美國沒有瀕臨的大樣是
A、印度洋 B、大西洋 C、太平洋 D、北冰洋
22、世界上面積最廣闊和面積最小的大洋分別是
A、北冰洋和太平洋 B、大西洋和北冰洋 C、印度洋和太平洋 D、太平洋和北冰洋
23、我國位於: A、亞洲 B、歐洲 C、非洲 D、北美洲
24、面積最小、緯度最高的大洋是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25、海撥一般在500米以上,高聳陡峭的地貌類型是
A、高原 B、山地 C、丘陵 D、盆地
26、被稱為「世界屋脊」的地形是
A、喜馬拉雅山 B、青藏高原 C、昆侖山 D、安第斯山脈
27、下列哪一個大洲的面積與中國的陸地面積最接近
A、亞洲 B、非洲 C、歐洲 D、北美洲
28、中國西北部和蒙古國的氣候屬於
A、溫帶季風氣候 B、亞熱帶季風氣候 C、溫帶海洋氣候 D、溫帶大陸性氣候
29、下列屬赤道橫穿的大洲是
A.非洲、南美洲 B.北美洲、亞洲 C.南極洲、南美洲 D.大洋洲、歐洲
30、主要分布在西半球的大洲是
A 南美洲、大洋洲 B 北美洲、亞洲 C 南美洲、北美洲 D 南極洲、南美洲
31、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分布在
A.長江中下游 B.亞馬孫平原 C.東歐平原 D.非洲平原
32、下列對「季風」的描述,其中錯誤的是
A.季風是一年中風向隨季節變化而發生明顯變化的風 B.夏季風能帶來豐沛的降水
C.季風氣候在亞洲分布於東部、東南部 D.亞洲大陸夏季盛行來自大陸內部的偏北風
33 下列關於赤道的敘述,正確的是
A 赤道是劃分經度的起點線,是0°經線 B 赤道是劃分緯度的起點線,是90°緯度
C 赤道是通過英國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 D 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線
34、關於經緯度的說法,正確的是
A 以180°經線為界,東西經的度數分別向東、西愈來愈大
B 以0°經線為界,東西經的度數分別向東、西愈來愈大
C 以赤道為界,南北緯的度數分別向北、向南愈來愈大,到北極時,緯度為180°
D以赤道為界,南北緯度數分別向北、向南愈來愈小,到南北極點時,緯度為0°
歷史與社會 第三單元練習
1.下列選項中,與長江無關的是:
A 發源於巴顏喀拉山 B 全長6300公里 C 三峽水利工程 D 上海
2.關於我國季風氣候描述錯誤的是:
A 季風氣候具有雨熱同期的特點,利於農作物的生長 B 季風氣候影響了我國全境
C 季風不穩定,會我們帶來災害 D 夏季,偏南風進入陸地;冬季盛行從大陸來的偏北風
3.南水北調工程、西氣東輸工程和西電東送工程是我國不同區域間的 調配工程:
A 資金和技術 B 人才和信息 C 市場和交通 D 資源和能源
4.屬於南方地區的現象是:
A 農作物一年一熟 B 種植冬小麥 C 內河航運發達 D 河流水量小
5.我國的第一大河是:
A 黃河 B 淮河 C 長江 D 珠江
6.關於我國少數民族分布的敘述正確的是:
A 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東北、西北、華北地區 B 雲南是少數民族集中分布的省份之一
C 小雜居、大聚居是我國民族分布的特點 D 55個少數民族約佔全國總人數的91%
7.黑河——騰沖一線是我國:
A 亞熱帶和溫帶分界線 B 東部和西部地區分界線
C 重要人口地理分界線 D 地勢第一和第二級階梯分界線
8.中國是一個多山的國家。位於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之間的是:
A 大興安嶺 B 太行山 C 巫山 D 雪峰山
9.下表反映了我國
地形類型 山地 高原 丘陵 盆地 平原
所佔比例 33% 26% 10% 19% 12%
①地形種類多樣 ②山區面積廣大 ③地勢西高東低 ④地勢呈階梯狀分布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0.小剛在看中國地圖時,發現下列某國與我國兩次陸上毗鄰,該國是:
A 俄羅斯 B 越南 C 哈薩克 D 朝鮮
11.我國居民建築北方多子頂房,南方多人字頂房,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形 B 氣溫 C 降水 D 人口
12.下列地形區位於同一級階梯上的是:
A 柴達木盆地、准噶爾盆地、塔里木盆地 B 天山山脈、四川盆地、秦嶺
C 東北平原、秦嶺、雲貴高原 D 東南丘陵、華北平原、四川盆地
13.千溝萬壑、支離破碎描述的是哪一個高原:
A 內蒙古高原 B 黃土高原 C 雲貴高原 D 青藏高原
14.我國年平均降水量總的分布趨勢是:
A 從南向北遞減 B 從東向西遞減 C 從東南向西北遞增 D 從東南向西北遞減
15.北方地區與南方地區的劃分與下列地理要求有關的是:
A 與我國1月平均氣溫大於或小於0℃有關 B 與能否被夏季風影響有關
C 與地形海拔高度是否高於3000米有關 D 與年降水量大於或小於400毫米有關
16.我國南方地區耕地、耕作制度、農作物搭配正確的是:
A 旱地 一年一熟或兩年三熟 小麥、花生 B 旱地 兩年三熟或一年兩熟 水稻、小麥
C 水田 一年兩熟至一年三熟 水稻、油菜 D 水田 兩年三熟或一年兩熟 甜菜、水稻
17.有「高原之舟」美稱的牲畜是:
A 駱駝 B 美利奴羊 C 氂牛 D 北極熊
18.修建了獨特的水利工程「坎兒井」的地區是:
A 內蒙古地區 B 新疆地區 C 甘肅西北地區 D 寧夏北部地區
19.下列哪一項不屬於我國東部和西部的交流合作項目:
A 西電東送 B 南水北調 C 西氣東輸 D 沿海省市支援西藏建設
歷史與社會 第四單元練習
1.以種植水稻為主的平原是:①長江中下游平原 ②美國中部平原 ③湄南河平原 ④亞馬孫平原,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對於美國農業特點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現代化水平高 B.生產率高 C. 實現高度機械化 D.傳統農業階段
3、居住在可以拆卸的氈房裡的民族除哈薩克族外,還有:
A、漢族 B、苗族 C、哈尼族 D、蒙古族
4、新疆的瓜果特別甜,其主要與:
A、氣候相關 B、河流相關 C、位置相關 D、土壤相關
5、印度人和阿拉伯人屬於
A、黃色人種 B、黑色人種 C、白色人種 D、混血人種
6、波斯灣沿岸國家的石油,裝船後無論運往何處,都必須經過
A、馬六甲海峽 B、直布羅陀海峽 C、土耳其海峽 D、霍爾木茲海峽
7.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是
A.澳大利亞 B.肯亞 C.俄羅斯 D.紐西蘭
8、我國東南沿海地區的房屋屋頂坡度往往都很大,有的還把屋檐伸得較長,主要考慮的自然因素是
A防曬乘涼 B適應多雨氣候 C建築美觀 D適應多風氣候
9、「早穿棉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所描繪的自然現象,下列地方中最有可能發生的是 A、廣州 B、杭州 C、烏魯木齊 D、南京
10.「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描述的景色是
A、內蒙古草原 B、青藏高原 C、南方草坡 D、天山草原
11、深圳的夏季炎熱多雨,冬天溫和少雨,其氣候類型是
A、熱帶雨林氣候 B、亞熱帶季風氣候 C、溫帶季風氣候 D、熱帶草原氣候
12、我國的「魚米之鄉」是指
A、珠江三角洲 B、青海湖流域 C、太湖流域 D、松花江畔
13、深圳—香港地區屬於我國地勢的
A、第一階梯 B、第二階梯 C、第三階梯 D第四階梯
14、我國南方和北方的人們,生活習慣上有明顯的不同,造成這種差異的最重要的自然因素是
A.氣候 B.地形 C.資源 D.植被
15、有「那達慕大會」節日的民族是
A、哈尼族 B、哈薩克族 C、蒙古族 D、土家族
16、下列地區,水土流失最嚴重的
A、黃河流域 B、長江流域 C、塔里木河流域 D、松花江流域
17、被譽為「絲路明珠」的地區大部分屬於下列哪種氣候類型
A、溫帶大陸性氣候 B、溫帶季風氣候 C、高原高山氣候 D、亞熱帶季風氣候
20、我國的四大盆地中,農業發達,物產富饒,有「天府之國」美稱的在
A塔里木盆地 B准噶爾盆地 C柴達木盆地 D四川盆地
21、被稱為「工業的血液」的是
A、石油 B、天然氣 C、煤 D、礦石
22、海灣國家的經濟收入主要來自
A、農業 B、畜產品加工工業 C、石油工業 D、畜牧業
23、世界上的城市大多數分布在
A、高原地區 B、平原地區 C、山區 D、內陸地區
24、位於長江的入海口,在國際上具有重要地位,有「東方巴黎」之稱的城市,通常被人們稱為國際性大都市的是
A、北京 B、上海 C、廣州 D、深圳
25、波斯灣地區的主要居民屬於
A、白色人種 B、黑色人種 C、黃色人種 D、混血人種
26、波斯灣地區人民的經濟收入主要來自
A、森林業 B、工業 C、石油業 D、畜牧業
27、哈薩克牧民安排婚禮、節慶等活動一般是在
A、春天 B、夏天 C、秋天 D、冬天
28、湄南河平原所在的半島是
A、中南半島 B、印度半島 C、朝鮮半島 D、阿拉伯半島
29、義大利水城威尼斯屬於的氣候類型是
A、溫帶海洋性氣候 B、溫帶季風性氣候 C、亞熱帶季風性氣候 D、地中海式氣候
30、「因水而生,因水而興」反映的城市特色是指
A、威尼斯 B、蘇州 C、北京 D、深圳
31、古代著名詩人王之渙的詩句:「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其中「春風」指的是 A、夏季風 B、冬季風 C、台風 D、龍卷風
32、被稱為「世界文化藝術之都」的城市,下列哪條河穿城而過
A、泰晤士河 B、多瑙河 C、塞納河 D、萊茵河
33、乾旱地區的居民生產和生活主要在
A、沙漠中部 B、沙漠邊緣 C、谷地 D、綠洲
34、泰國湄南河流域和中國太湖流域相同的是
A、建築風格 B、耕作水稻 C、崇尚穀神 D、飲食習慣
35、乾旱地區的綠洲人口稠密,農業發達,其中在阿拉伯半島盛產
A、葡萄 B、香蕉 C、哈密瓜 D、椰棗
36、建在100多個小島上的古城威尼斯,交通主要靠
A、汽車 B、地鐵 C、小艇 D、火車
37、在新疆的綠洲上居住的人們利用的一種灌溉設施是
A、坎兒井 B、引河流水 C、開挖運河 D、大型水塔
期末總復習答案
第一單元練習:
1A 2A 3C 4B 5C 6B 7B 8C 9D 10C 11D 12C 13C
14A 15A 16D 17B 18C 19A 20D 21B 22A 23B 24A
25C 26A 27B
第二單元練習:
1D 2B 3D 4A 5B 6C 7A 8D 9A 10B 11D 12B 13B
14C 15A 16B 17C 18C 19D 20C 21A 22D 23A 24D
25B 26B 27C 28D 29A 30C 31B 32D 33D 34B
第三單元練習:
1A 2B 3D 4C 5C 6B 7C 8B 9A 10A
11C 12B 13B 14D 15A 16C 17C 18B 19B
第四單元練習:
1B 2D 3D 4A 5C 6D 7A 8B 9C 10A 11B 12C 13C
14A 15C 16A 17A 18D 19C 20B 21D 22A
23D 24A 25A 26C 27D 28B 29D 30C
好像有幾題是圖來的,所以發不了,那就……不做了好嗎?
㈣ 七年級歷史與社會教學工作總結
指縫很寬,時間太瘦,悄悄從指縫間溜走,回顧一段時間以來的教學經歷,我們收獲到了很多經驗,來為這一年的工作做一份教學總結吧。相信很多人都是毫無頭緒、內心崩潰的狀態吧!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七年級歷史與社會教學工作總結,歡迎大家分享。
七年級是初中三年重要的教學階段,是學生打基礎的過程,也是全面提高學生文化素質,拓展學生思維能力,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黃金季節」,是學生繼續學習的准備階段。
本人一直擔任七年級(4)班的歷史與社會教學兼班主任,在教學期間認真備課、上課、聽課、評課,及時批改作業、講評作業,做好課後輔導工作,廣泛涉獵各種知識,充實自己的頭腦,形成比較完整的知識結構,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嚴格要求學生,尊重學生,發揚教學民主,使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用,順利完成教育教學任務。下面我就這一學期中所做的一些工作總結如下:
一、提高教學質量,認真上好每一節課
1、課前精心備課。認真鑽研教材,對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話、每個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能運用自如,知道應補充哪些資料,怎樣才能教好。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了解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考慮教法,解決如何把教材內容傳授給學生,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如何安排每節課的活動。
2、組織好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注意信息反饋,調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情感,使他們產生愉悅的心境,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課堂語言簡潔明了,課堂提問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引發學生學數學的興趣,課堂上講練結合,布置好家庭作業,作業少而精,減輕學生的負擔。
二、認真做好單元復習和期末復習工作
1、教師的板書與學生的板演教師的板書應體現知識的發生過程,知識之間的縱橫聯系,對問題的解答要讓學生看解題思路及學生參與情況,教師的板書布局要合理,層次要分明。強化學生板演作用,讓不同層次學生都有機會表現,因為學生板演可為教師提供反饋信息,如暴露知識上的缺欠,可彌補講課中的不足,同時,也可以培養學生膽識,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促進記憶。
2、注重學生解題中的錯誤分析在期末復習中,學生在解題中出現錯誤是不可避免的,針對出現的錯誤,幫助學生進行系統分析,強化學生的薄弱點,同時,通過錯誤來發現教學中的不足,從而採取措施進行補救。錯誤從一個特定角度揭示了學生掌握知識的過程,是學生在學習中對所學知識不斷嘗試的結果,教師認真總結,可以成為學生知識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使學生領略解決問題中的探索、調試過程,這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會產生有益影響。首先,要了解不同層次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講解。其次,在復習過程中,提問是重要復習手段,對於學生錯誤的回答,要分析其錯誤的原因,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同時,課後的講評要抓住典型加以評述。
3、關心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特別予以關心,反復採取措施,激發他們學習歷史與社會的興趣,指導他們改進學習方法,幫助他們解決學習中的困難,使他們經過努力,能夠達到大綱中規定的基本要求,成為一名合格的初中學生。首先,找他們促膝談心,把教師的愛傾注給學生,通過熱心、體貼、耐心的幫助,使學生體會到師生之間真摯情感,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信心。其次,在課堂教學中,特別在題目的選擇上要有梯度,符合他們的認知水平,逐步使他們學習質量有所提高。同時,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做好課外輔導工作,並在班內開展學習中的互相幫助活動。
三、抓住學生心理,營造良好的教與學環境
學生考試成績競爭,由此帶來的各種壓力,使學生的「厭學」情緒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強。不管優生和學困生,他們的學習都是被動型的。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主體能動性沒有調動起來,教師的工作怎樣努力也沒用,這就迫使我們去研究學生的心理,找出適合學生心理特徵的教法。我把學生分為三個層次,以此來確定工作的重點和具體措施:優生———拓展;中等生———狠抓;學困生——輔導。優生有較好的思維習慣,上課前我們先把問題布置給他們,讓他們自已先研究,提高他們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上課時則採用討論式教學方式,讓他們舒展自己的見解,然後加以歸納總結,並進行深化、類比和提高,從高、嚴、難三個方面要求他們;中等生是一個大的群體,是學習的主流,上課時我們以他們為主,力求在課堂上消化所有的知識點,作業和練習題也以基礎題為主,強化訓練,普遍提高。對於差生,我們本著提高一個算一個的心理,用愛心從思想上感化他們,用耐心從學習上幫助他們,在課堂上編出讓這部分學生能夠完成的題目,力求使他們每節課有事可做,每節課有所收獲,從而調動他們學習積極性。
歷史與社會是一門形象和抽象相結合的學科,要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必須重視與學生的情感溝通。比如給學生及時的輔導;給注意力不集中的學生及時的提醒;給有好的解法的學生及時表揚;給失去信心的學生及時的心理安慰;給學有餘力的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和發揮潛能的機會。只有教師與學生有充分足夠的情感交流,才能是教學中在一種愉悅、競爭、合作的環境下完成。
四、加強對教材的研究,力求課堂教學高效益
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是課堂教學,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是每節課的高效益。三年後中考要取勝,必須從初一開始抓起,打好基礎很重要,當然每個階段復習的工作也十分重要,要在初一最後的階段,不講技巧,不講方法,不拿出有效的措施肯定是不行的。所以在後一階段,我很講究「精講」這一環,學校給我們的教學時間與別的學科一樣,時間緊,任務重,要做到「精講」,對教師來講,要求是非常高的。我們注意引導學生對知識的梳理;注意針對學生的知識缺陷和疑難問題作重點講述;注意新舊知識、新題舊題的對比,把復雜抽象的問題作連貫解決;注意解題方法的延伸,摸索解決的規律;注意富有理解性的新問題,與學生一起探索研究。
回顧自己的教學,雖然做了許多工作,但也存在許多不足。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將更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發揚優點,改正缺點,開拓前進,為教育教學事業奉獻自己的力量。
這學期我擔任七年1班、七年2班兩個班的歷史與社會的教學工作,其總結內容如下:
一、在教學上所作的努力和取得成績方面:
首先在思想我認真學習教育法、教師法等相關的教育法規,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不斷的對自己和學生都提出高要求,依法從教,一絲不苟。
其次,在教學上,每節課我都做到認真的備課,精益求精,力求做到自己感到滿意。在備課上我堅持備詳案,認真的檢討自己在教學中失誤,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不厭其煩的寫出具體的教學步驟和方法。在作業的布置和批改上,我堅持及時的批改,注意從一些細節上發現學生在學習上存在的一些問題或者是自己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因此在學校每次作業教案評比基本上為A等。
第三,在對學生的管理上,我堅持嚴格要求和說服教育想結合,特別是在自己平時的課堂教學中,總會出現一些問題,如在課堂上思想開小差,講話的或者搗亂的,還有同學平時布置的作業沒有及時完成的,這時候我都非常的有耐心進行教育,同時在態度上非常的嚴厲,讓學生知道這樣做是不容許的,是錯誤的。在課後還堅持找這些同學談心,目的是是使這些同學能從內心深處認識到自己所犯下的錯誤。在平時的一些作業中我一直堅持這種方法,抓反復、反復抓,直到學生改正為止。
最後,在教學之餘,我注重加強對自身素養的提高。認真閱讀各種教育教學書籍,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有關教科研活動,堅持上了一節學校公開課《炎帝、黃帝與堯舜禹的傳說》,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實際教學中覺得自己還有很多方面還做的不夠:
第一,教師自身的基本功還不扎實,在對新課程知識的把握和理解上還存在著許多欠缺。
第二,從學生方面來講,學生對本課程的學習在態度上還不怎麼重視,經常的拖拉不完成作業的情況時有發生。有的上課還做其他的事情。學生對社會課程的學習還缺乏足夠的興趣。
第三,教師自身的素質比較,參加有組織的學習機會很少,特別是社會和思想品德課程,機會更少,這也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教學效率的提高。
三、今後的努力的方向
針對以上的問題,我認為自己今後的努力的方向是:
1、樹立全新的教學理念,改革社會的課堂教學。反復學習有關的教育教學理論,深刻領會新課標精神,認真反思自身教學實際,研究學生,探究教法,逐步樹立起以學生的終身發展為目的的教學思想,樹立起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新的教學理念,在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索煥發社會課堂活力,激發學生學習社會的.積極性。
2、要有認真老老實實的態度教學,自己本身要對社會足夠的重視,這樣學生才會有所重視起來。
3、認真反復的抓好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堅持在教學上要用兩條腿走路。
本學期,我任教七年級(12、14、15、16)四個班的歷史與社會教學。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積極向老教師請教,結合本校的實際條件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使教學工作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地開展。立足現在,放眼未來,為使今後的工作取得更大的進步,現對本學期教學工作作出總結,希望能發揚優點,克服不足,總結檢驗教訓,繼往開來,以促進教訓工作更上一層樓。
一、認真備課,不但備學生而且備教材備教法,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類型,擬定採用的教學方法,並對教學過程的程序及時間安排都作了詳細的記錄,認真寫好教案。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每堂課都在課前做好充分的准備,並製作各種利於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課後及時對該課作出總結,寫好教學後記,並認真按搜集每課書的知識要點,歸納成集。
二、增強上課技能,提高教學質量,使講解清晰化,條理化,准確化,條理化,准確化,情感化,生動化,做到線索清晰,層次分明,言簡意賅,深入淺出。在課堂上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作用,讓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松,學得愉快;注意精講精練,在課堂上老師講得盡量少,學生動口動手動腦盡量多;同時在每一堂課上都充分考慮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學習需求和學習能力,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現在學生普遍反映喜歡上語文課,就連以前極討厭語文的學生都樂於上課了。
三、虛心請教其他老師。在教學上,有疑必問。在各個章節的學習上都積極徵求其他老師的意見,學習他們的方法,同時,多聽老師的課,做到邊聽邊講,學習別人的優點,克服自己的不足,並常常邀請其他老師來聽課,徵求他們的意見,改進工作。
四、認真批改作業:布置作業做到精讀精練。有針對性,有層次性。為了做到這點,我常常到各大書店去搜集資料,對各種輔助資料進行篩選,力求每一次練習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時對學生的作業批改及時、認真,分析並記錄學生的作業情況,將他們在作業過程出現的問題作出分類總結,進行透切的評講,並針對有關情況及時改進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積極推進素質教育。目前的考試模式仍然比較傳統,這決定了教師的教學模式要停留在應試教育的層次上,為此,我在教學工作中注意了學生能力的培養,把傳受知識、技能和發展智力、能力結合起來,在知識層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發揮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讓學生的各種素質都得到有效的發展和培養。
存在的不足是,學生的知識結構還不是很完整,小學的知識系統還存在很多真空的部分。這些都有待以後改進。
㈤ 如何上好一堂初中歷史與社會課
我的歷史就很好。跟你分享一下。而且也沒有佔用多少時間。
其實歷史一門背誦很強的學科。
1-所以背誦是必須的,但是背誦是有方法的。
我同學就是預習,他比較喜歡預習。但是在課緊的時候是沒有時間預習的,所以你也可以只接聽講,但是一定要認真。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的習慣。他們再講重點時都會有自己的習慣。所以只要摸清老師的習慣,就可以知道重點,上課是累了就可以在不是重點的地方休息一會。把老師講的思路聽明白了,按照他的思路去背,那樣會事半功倍。
2.就是記好筆記,不要用筆記本,只要在書上加以標注就可以了。既節省時間,還會有效率的知道知識點。
3做練習題,在課間十分鍾的時候,一般可以做15道選擇題。那樣就不會佔用別的時間,還可以學好歷史,把不會的題做好標記,然後在考試時拿出來看一遍,或者把重要的寫到書上,就可以啦
希望能幫到你,我是丫丫。
㈥ 初中歷史與社會怎麼學
初中的歷史與社會的學習方法有很多 ,但是有些並不適合使用,所有的學習方法都是要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下面是我分享給大家的初中歷史與社會的學習方法的資料,希望大家喜歡!
初中歷史與社會的學習方法一
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恩格斯說:"沒有計劃的學習,簡直是荒.唐。"教育學家們一致認為先進學生和後進同學的差異,重要的一點是先進學生都有比較明確具體的學習計劃,而後進學生大多是學到哪裡算哪裡,或教師指向哪裡自己就到哪裡,或教師指向哪裡,自己也到不了那裡,自己又管不住自己,每天在無所事事中度過。因此每位學生在開學伊始,必須制定自己的計劃。
1、 制定的一般步驟:
第一步,是要分析現有的條件,即個人所處的具體環境和自身已經具備的條件;
第二步,是確定目標。它是主客觀兩方面因素相結合的產物,並不是空中樓閣。
第三步,是選用措施。它是實現目標執行計劃的保證,包括作息時間的調整,各學科之間的調換和搭配,文體活動的安排等。第四步,也是最後一個步驟,是安排步驟,它要求符合認知的一般規律和秩序漸進的原則。
2、 計劃制定要遵循的原則:
(1)確立明確的目標
任何計劃的制定都需要明確的目標,目標是一個人前進的燈塔,它是學生向更高層次邁進的基礎。作為中學生,應對自己的學習提出目標、明確努力方向,對自己的學習將達到什麼樣的水平有個大致的設想,對自己要發展那種興趣有個打算。同時,對於自己學習上的不足,也要有正確的認識,以便確立改進的目標。這樣,才能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目標上。凡事預則立、奮則進,所以學習的目的越明確,學習行動的意志也就越堅決,尤其是在高尚學習動機支配下的行動目的,更能使我們不顧生活條件的艱辛,不顧各種內部和外部困難,全力以赴來搞好自己的學習。
(2)參照生物鍾原則。
"生物鍾周期律"對人起著一定的影響,我們應因勢利導,在高潮時,增加任務量,提高效率。在低潮時,保持正常的任務量,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備,防患於未然。人由於心理和生理條件的不同,其最佳的"生物鍾周期"也不盡相同,即其學習的最佳期也不盡相同,因此只有正確利用生物鍾的調節作用,才能更好地制定一套完美的計劃,圓滿地實現自己的目標。
(3)難易適度性原則。
計劃的制定是以實現為目的的,不能過易或過難,只有基於一定基礎之上,遵照維果斯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才能更好的發揮它的最終作用。維果斯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認為,人應該基於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目標,目標的選定應據有適當的難度,促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去探索、發現問題,以滿足自己的學習動機,完成自主性學習,使之有所進步。
初中歷史與社會的學習方法二
科學預習
所謂科學預習就是要在鞏固舊有知識的基礎上,積極探索新知識,發現疑問,以做到心中有數,為進行新一輪的學習而進行准備,預習的最大好處是有助於形成學習的良性循環。預習使學生變得積極主動,只有站在主動進攻位置上的人才容易打勝仗。可見,只要抓住了預習,就抓住了提高的關鍵。
1、 預習方法:
(1)要認真讀書。先將教材粗讀一遍,領會基本大意,然後再反復細讀。細讀時,可用彩筆在課本上初步勾劃出重點、難點、疑難問題。
(2)要認真思考。預習時要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及有關參考材料,進行積極的思考,多問幾個為什麼,弄清舊知識的內在聯系和新內容中的每一個概念、定律、公式等。若有初步的體會和感受,也可適當地作點批註。
(3)要虛心請教。在預改頭換面過程中,有些問題雖經過 立的思考(包括查資料),但仍得不到解決,可與同學討論,必要時要向老師、家長或其他人請教,盡量將總是解決在課前,以便課上集中精力思考些新問題。
(4)要適當地做些習題和實際操作。預習,可適當地做些處選習題,以及時檢查預習效果和鞏固、深化知識系統。如有可能,還可做些必要的操作,現場觀察、調查研究等,從而為上新課作些必要的准備。
(5)要認真做好筆記。寫預習筆記是預習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我們一定要引起重視。具體來說,預習筆記主要包括五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每一課(或每一章節)中的重點結構或提綱、摘要(包括自我練習);二是每一課(或每一章)中包括的幾個緊密聯系的主要問題;三是尚未解決的疑難問題;四是所查資料中有關內容的摘抄,並註明出處;五是主要心得體會。當然,這五個方面不一定每次筆記都記全,要從實際出發,根據知識的難易程度靈活處理。
2、預習要注意以下幾方面內容:
(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不要全面鋪開。預的好處固然很多,但需要一定的時間,訓了保證預習的質量,我們最好先從基礎學科(語文、數學、理化、外語)或個人感到困難的學科中選出一兩面門進行試點,取得經驗後再逐步展開。對於個人的優勢學科或較易掌握的內容可以不預習或少預習。
(二)時間的安排要服從整體計劃。預習的時間要根據實際可能來安排,不要因預習佔用過多的時間而打亂了學習的整體計劃。時間多時,可多預習一點;時間少時,可少預習一點,鑽得淺一點。有些疑難問題解決不了是正常現象,預習不可能將全部新內容能鑽透。
(三)要有計劃地逐步提高。雖然每個人的情況不同,預習的要求也不一樣,但有一點卻應該是循著事物的內部規律有計劃地進行預習。從橫的方面說,要由一種學科到多種學科;從縱的方面說,要由淺入深,由低級到高級,如從課前預習到單元預習再到整冊預習等。
初中歷史與社會的學習方法三
專心聽課
聽課法即怎樣聽好教師講課的方法。聽課對學生來說,其基本任務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習知識,發展智力,提高能力。無數事實表明,在中學階段,學生的大部分知識和能力都是在課堂學習中學到和培養起來的。因此,我們要想提高學習效率,就必須認真對待上課並學會如何聽課。課堂學習的方法和技巧:
1、集中注意,專心聽講。
有人說,注意力是知識的窗口,不集中注意,知識的陽光就無法照射進來。這形象地說明了專心聽講在課堂學習中所起的作用是多麼重要。那麼,如何才能作到集中注意,專心聽講呢?實踐證明,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必須將獲取知識的主要希望寄予課堂。前面已經說過,由於課堂學習在中學階段具有時間長、效率高等突出優點,因此,我們要努力向課堂四十五分鍾要質量,力求通過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率來減輕課下的負擔。基於這樣的認識,上課才能做到全神貫注而不至走神。相反,如果本末倒置,不是寄希望於課上解決問題,而是專靠課下加班加點,自然就很難做到集中注意,專心聽講了。
2、積極思考,努力把握獲取知識的主動權。
課堂是一具積極思考的王國。能不能開動腦筋,積極思考是課堂學習的關鍵。因此,我們在課堂上不能只是張著嘴巴等老師"喂"知識,而應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提高能力。具體來說,就是對教師所講的知識要多問幾個為什麼,要善於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側面去分析和理解,將問題進行加深和拓寬。只有這樣,才能將知識真正把握,從而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對老師的提問要勇於回答,積極參加課堂講座和爭論,以闡明自己的見解和看法,以培養我們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蘇聯當代著名家蘇霍姆林斯基說不得:"你首先要把自己培養成長思考者,你才能體會和認識到學習是一種幸福,是一種智力活動。"
3、要理清教師的講課思路,抓住學科特點和教師的講課特點來學。
思路就是思考線索步驟。是否把握教師的思路,是檢驗一個學生聽課水平高低的標尺。一般來說,教師常用的方法有分析綜合法、歸納演繹法、比較分類法等,常用的思維規律有形式邏輯學中的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以及辯證邏輯學中的對立統一的思維規律、量變到質變的思維規律和否定之否定規律等。從一定意義上講掌握了科學的思維規律和思維方法,也就掌握了最根本的學習方法。為此,要認真學點哲學、心理學、邏輯學等有關思維的科學知識,以提高思維能力和聽課水平。同時,由於每個教師的講課特點不同,我們的聽課方式也應靈活機動。,如有的教師語言簡練、重點突出、,很少重復,這就要求我們聽課時要特別集中;有的教師板書整齊條理,這就應將教師的板書及時記下來;有的教師課堂上的導語和下課前的小結往往都是教材的重點和難點,這就應對他的導語和小結予以高度的重視。總之,吸有把握住各個學科的不同特點和每個教師的教學風格,才能有的放矢,才能於重點處下功夫,從而取得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4、不鑽牛角尖,做好課堂筆記,爭取當堂掌握所學內容。
課堂上,教師總是一個問題接著一個問題地往上講。有時,我們會遇到些聽不懂的問題,這時,也不要中斷聽講而去死鑽"牛角尖",而應先將暫時不懂的問題記下來,留到課後去解決,以保持聽課的連續性。否則,如果中斷聽講而去死摳某個問題,就會使課堂的整體性遭到破壞。待到你從"牛角尖"中醒悟過來時,老師已經又講到其它問題上去了。這樣就會因一步掉隊而步步被動,甚至造成整堂課都聽不懂的嚴重後果。所以,上課時一定要緊跟老師的思路,不走神,不掉隊,不鑽"牛角尖",始終保持思維的靈活性和聽課的連續性。課堂筆記就是對老師的講課內容所作的書面記錄。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這說明,做好課堂筆記,是記憶和理解知識,提高學習成績的一條重要措施。具體來說,堅持做課堂筆記,可以促使我們思想集中,及時記下老師講課的要點,重點和難點,便於課後查閱、復習和鞏固;同時,由於聽課做筆記需要眼、耳、手、腦並用,因此可使大腦接受多種感官的綜合刺激,從而加深對老師講授內容的理解,掌握和記憶。那麼,怎樣才能做好課堂筆記呢?
第一,做筆記時要記下老師的思維方法、思維過程和思維結果,以便課後復習和指導作業。具體來說,就是要記下老師在分析問題的過程中在黑板上畫的圖形、表格、文字說明、關鍵詞語、有說服力的數據、典型事例和老師在解題過程中提出的要求或規范化示例等;同時還要記下自己在聽講過程中迸射出來的對解決某個問題有啟發意義的思想火花或殊途同歸的解題思路,尤其是最佳方案。
第二,筆記要盡量完整而簡潔。重點、難點、疑點要記全,但不必照抄老師的原話,否則會因忙於筆記而顧不上聽下面的內容。記錄最好能用自己的話或"關鍵詞"概括老師講授內容。這樣可迫使自己集中精力,邊聽邊積極思考,抓住重點,重新歸納,既省時,又省力,還能提高聽課效果。當然,對老師所講的有關基本概念、定理、公式、論點、論據等方面的關鍵問題,記錄則要准確無誤,不能馬虎。另外,對尚未完全理解的內容,最好也可簡要地記下來並加上記號或批註,以便課後復習時予以解決。
第三,筆記不要寫得太密,要留有空白,以便課後補充和修正。需要強調的是,不要只把記課堂筆記看成是一種單純的技巧,實際上它是多種感官的綜合作用過程。記和聽相互對立,又相輔相成,只有聽好,才能記好;反過來,只有記好,才能檢查和提高聽課效果。因此,一定要正確處理聽與記的辯證關系,使課堂筆記起到它應有的作用。要想當堂掌握所學的知識,最重要的就是課上認真觀察,專心聽講,積極思考;要將重點放在認識事物的思考過程上,千萬不要跳過認識事物的艱苦思考過程而直接去背結論。因為概念、定理、規則的表述只是末,而其形成過程才是本。抓住根本,才能學到根本的學問;否則,舍本求末,學到的只是些"死"的知識,這種知識不能轉變為能力和智力,在實踐中毫無用處。
猜你喜歡:
1. 初中年級各科學習方法總結
2. 歷史與社會教學心得總結
3. 初中歷史應該怎麼學
4. 怎樣學習歷史 學習初三歷史的方法
5. 初中歷史該怎麼學
㈦ 八年級上冊歷史與社會復習提綱(浙教版)
第1課 鴉片戰爭
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和認識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給中國社會帶來嚴重危害,並由此發動侵略中國戰爭的基本史實。掌握林則徐維護中華民族利益,進行虎門銷煙的壯舉。認識中英《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及其對中國的影響。
通過英國發動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和中英《南京條約》簽訂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發展過程,培養學生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方法觀察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
通過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的史實,認識資本主義發家史的骯臟和血腥,揭露資產階級道德的虛偽和唯利是圖的本質。學習林則徐虎門銷煙、維護中華民族利益和尊嚴的愛國主義精神。記取鴉片戰爭「落後就要挨打」 的歷史教訓,培養學生的憂患意識和振興中華的歷史使命感。
教學重點
本課主要敘述中國是怎樣從一個政治上主權獨立、領土完整,經濟上自給自足的封建國家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國家的過程。重點掌握兩大板塊、六個問題:一是林則徐虎門銷煙:1.英國為打開中國市場,向中國走私鴉片。2.鴉片走私給中國社會帶來嚴重危害。3.林則徐虎門銷煙,維護中華民族利益。二是中英《南京條約》:1.英國發動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2.清政府被迫簽訂《南京條約》。3.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教學難點
難點是怎樣理解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首先明確半殖民地的含義是形式上獨立,但在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受帝國主義控制和壓迫的國家。半封建社會的含義是原有封建經濟遭到破壞,資本主義有了一定成分,但仍保持著封建剝削制度。而後依據中英《南京條約》內容引導學生討論分析,認識條約簽訂後,中國雖然是形式上獨立的國家,但其獨立自主的政治已開始受到外來的干預;以自然經濟為特徵的封建社會也受到外來資本主義的沖擊,已不是完整的封建社會,因此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在教學過程中還應注意到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形成是有一個發展過程的,《南京條約》的簽訂,僅僅是開始而已,不要因此造成認識上的錯誤。
板書設計
教學過程
1.英國為打開中國市場,向中國走私鴉片:首先由導入框的英國為什麼要向中國走私鴉片的疑問引導學生閱讀課文,思考回答。在學生充分議論的情況下,教師加以歸納指出:英國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為推銷工業品和掠奪廉價的工業原料而四處擴張,廣闊的中國市場就成為它首選的對象。英國曾經採用外交、貿易等手段想打開中國的大門都未能遂心如意,後來發現從事毒品貿易可以牟取暴利。(當時擁有鴉片專賣權的英國東印度公司,其鴉片每箱成本200多盧比,1817年在市場上的拍賣價為1785盧比,在中國的賣價為2 618盧比,差額833盧比,摺合銀元400元或白銀280多兩。)於是英國積極向中國走私鴉片。指導學生看英國輸入中國的鴉片激增表。
2.鴉片走私給中國社會帶來嚴重危害。指導學生看自由閱讀卡,聯系現實生活中的吸毒現象和我國政府的禁毒決心,讓學生思考討論。教師再概括歸納:鴉片是一種用罌粟汁熬制而成的麻醉毒品。人一旦吸食鴉片就不易戒除,一染上毒癮,則使人傾家盪產,家破人亡。請同學朗讀炮子謠,老師再解釋含義。引用英國第一任印度總督哈斯丁斯在1773年的宣稱:「鴉片不是生活必需品,而是一種有害的奢侈品,除僅僅為對外貿易的目的外,它是不被容許的,明智的政府應該嚴格地限制鴉片的國內消耗。」在這里,英國資產階級認為鴉片有害,應嚴格限制國內消耗;而一方面為了獲取巨額利潤而鼓勵外銷。這一目的徹底暴露了英國資產階級的無恥和偽善,認識了資本主義發家史的骯臟和血腥。馬克思曾引用英國史學家蒙哥馬利馬丁的話來痛斥鴉片貿易的罪惡:「鴉片貿易比奴隸貿易更殘酷,因為鴉片販子在腐蝕、敗壞和毀滅了不幸的罪人的精神世界,還折磨他們的肉體。」 馬克思一針見血地指出:非法的鴉片貿易年年靠摧殘人命和敗壞道德來充實英國國庫。
教師請學生閱讀動腦筋的問題,在學生回答問題的基礎上加以歸納鴉片輸入給中國社會造成哪幾方面的危害;給中華民族帶來什麼樣的後果。
3.林則徐虎門銷煙維護了中華民族利益:教師提出你將如何面對這因鴉片走私所帶來的嚴重局勢的問題。在學生充分討論、各抒己見後,教師再歸納鴉片走私已嚴重危及清王朝的統治,所以道光帝派林則徐到廣東禁煙。(講清楚鴉片的危害,林則徐為何禁煙即不言而喻)
教師提問:林則徐採取了哪些禁煙措施?收到了什麼效果?學生回答後老師進一步提出:採取了嚴厲有效的措施,並將繳獲的230多萬斤鴉片在虎門海灘銷毀。注意提醒學生,銷煙是採用化學反應的方式方法進行,並非燒煙。教師還可指出,當時外國人並不完全相信林則徐真要禁煙,他們想林則徐這次要發大財了。但他們在仔細觀察整個銷煙過程中的各個環節,發現其緊張有序、滴水不漏的組織措施,根本使人無機可乘,他們的想法太天真了。林則徐卓越的組織才能和高尚的人格精神讓這些外國人心悅誠服,贊嘆不已。虎門銷煙維護了中華民族利益,表現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林則徐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羅瑞卿大將參觀虎門時說過:「中國近代史就是在這兒首先開始了抵禦帝國主義的侵略,到了虎門就能知道什麼是中華民族精神。」
4.英國發動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教師指出,林則徐虎門銷煙打擊了鴉片販子的囂張氣焰,挫敗了英國用鴉片打開中國大門的美夢。他們決心發動侵略戰爭,用大炮轟開中國的大門。教師提問:這場戰爭是否因林則徐的禁煙引起的?引導學生討論分析,引用德國近代著名軍事學家克勞塞維茨「戰爭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 的名言,指出打開中國市場是英國資產階級的既定政策,這場戰爭是英國資產階級保護鴉片貿易、推行殖民擴張政策的必然和繼續,沒有林則徐的禁煙,他們也是要這樣做的,只是時間的早晚而已。由於這場戰爭是因鴉片走私引起的,所以馬克思說:「英國用大炮強迫中國接受一種名叫鴉片的麻醉劑」,因此,這場戰爭就被稱為鴉片戰爭。
5.清政府被迫簽訂《南京條約》:讓學生閱讀課本回答,這場戰爭的結局如何?以清政府戰敗的原因作為小討論的主題,讓學生有自主學習、自由發揮、自我表現的機會。在此基礎上,教師指導學生看鴉片戰爭示意圖,講述鴉片戰爭的兩個階段:一是攻廣州、陷定海、逼天津,道光帝將林則徐撤職查辦;二是佔香港、進吳淞、到南京,清政府被迫簽訂城下之盟。再歸納提示:由於清王朝入主中原後,採取閉關鎖國政策,失去了通過對外經濟文化交往來發展生產力、提高綜合國力的機遇,卻造成了固步自封、愚昧落後、夜郎自大的心理,結果「落後就要挨打」,在戰爭中吃了敗仗。盡管中國所進行的是正義的反侵略戰爭,盡管有關天培這樣的愛國將士的英勇抵抗,但仍然挽回不了失敗的結局,腐敗的清政府被迫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
6.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教師提示,什麼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讓學生閱讀《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指導學生看割讓香港島示意圖。引導學生將條約的主要內容歸納為割地、賠款、通商六個字。再與學生交流討論、分析,得出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結論。中國人民開始了反對外來侵略、反對本國封建主義的斗爭,鴉片戰爭就成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請你把鴉片對中國的危害歸納成幾條寫出來。比一比看誰歸納得內容全面、文字簡練。
主要有:一是白銀外流,造成清政府財政危機(至1839年,中國外流白銀多達1億兩)。二是銀價上漲,造成「銀貴錢賤」。指銅錢兌換白銀的比值提高了。由原來的1000文抵l兩到1500文抵1兩,再到2 000文抵1兩。清政府規定要以白銀納稅,這就加重了農民的負擔(農民是通過賣糧食換銅錢,再由銅錢折成白銀交稅。原來100斤稻穀賣1000文銅錢,即可納1兩白銀的稅。現在卻需要200斤稻穀才能完稅。)三是腐蝕統治機構,清政府因腐敗而受賄放私,又因受賄放私而更加腐敗。四是毒害中國人民的身心健康,給社會帶來不安定因素,也嚴重削弱了軍隊的戰鬥力。
第2課 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列強侵華罪行
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的教學,使學生了解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列強侵華的罪惡行徑,清朝統治者的腐敗無能,使中國舉世聞名的皇家宮苑付之一炬,主權進一步喪失,土地被強暴割占,以及在國難當頭的歲月里,農民起義軍反抗斗爭的歷史史實。
本課通過教師的指導,學生的自主學習(聽、看、議),培養學生分析歷史現象的能力,並透過現象看本質(即列強之所以肆無忌憚,如此囂張、放肆的根源所在)從中領會太平天國農民運動斗爭的首指目標為什麼是清政府(不徹底消除腐朽的根源,今天趕走「法蘭西」「英吉利」,明天還有新的「法蘭西」「英吉利」接踵而至)。
分析民族的強與弱,國家的先進與落後與它們的命運息息相關,從而激發學生的愛國情緒,為民族的振興、國家的強大發憤學習,努力奮斗。通過太平軍抗擊洋槍隊的史實進行中國人民一貫具有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決心和光榮傳統的愛國主義教育。
重點和難點
第二次鴉片戰爭的發生是一個重點,對這部分的內容學生只須掌握其知識點:第二次鴉片戰爭發生的時間及發動戰爭的國家即可,但教師應抓住課文的標題,講述這次戰爭為什麼叫第二次鴉片戰爭,它與第一次鴉片戰爭的關系,使課文內容上下銜接。
「列強侵華罪行」是本課的又一個重點,也是本課大量篇幅所敘述的內容,為使學生化繁為簡,輕松掌握這一段史實,可把其罪行歸納為八個字「洗劫空前」(英、法)、「割地最多」(俄)。
本課的難點可以放在「第二次鴉片戰爭與太平天國運動的關系」上,這里應講清兩個問題,一是為什麼農民起義軍的斗爭目標首指清政府,即推翻清朝的統治(清政府的腐朽,是國難當頭的罪魁禍首);一是通過太平軍抗擊洋槍隊,講述中國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及反抗外來侵略的光榮傳統。
板書設計
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第一次鴉片戰爭《南京條約》的簽訂,給中國帶來了什麼嚴重後果?列強是否滿足既得的利益?
導入新課
1.正文的授課思路可採用一條線索三大板塊的結構方式:
①一條線索:即課文的標題「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列強侵華罪行」
②三大板塊:由全課板書設計構成
一、第二次鴉片戰爭的發生
二、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列強的罪行
1.英法——火燒圓明園
2.沙俄——割佔領土(一百五十多萬平方公里)
三、第二次鴉片戰爭引發的斗爭——太平軍抗擊洋槍隊
2.具體的授課方式
①對於第二次鴉片戰爭發生,本課極為簡略,但為什麼把它單列一個板塊,一是整體線索的思路結構分明,順理成章。二是因為不講第二次鴉片戰爭發生的原因,學生就無法理解這次侵略戰爭為什麼叫「第二次鴉片戰爭」,而不是類似「中法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雖然這是後話),既是第二次鴉片戰爭肯定與第一次鴉片戰爭有聯系。所以這一部分,教師以從課目引入,即為什麼叫「第二次鴉片戰爭」?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由於《南京條約》的簽訂,英法等資本主義國家在中國攫取了許多權利,但他們貪婪的慾望並沒有得到滿足,為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略權益,無理提出「修約」 的要求,遭拒絕後,在此發動侵略戰爭,以此逼迫清政府就範。因為這次戰爭是鴉片戰爭的繼續,歷史上稱之為第二次鴉片戰爭。
②在第二板塊「列強罪行」 中,可做如下處理:
a.講「火燒圓明園」,可採用說看議的形式進行。說,即教師的解說:圓明園不僅是中國封建時代建築藝術的結晶,且為世界罕見的博物館和藝術館,其被西方稱為「萬園之園」,可謂當之無愧(詳細內容見資料)。讓圓明園這精湛藝術的寶庫在學生腦子里占據先人為主的位置。看,即放一段《火燒圓明園》的錄像,讓學生產生對圓明園的直觀印象。通過視覺,目睹侵略者的野蠻、貪婪與罪惡。通過聽、看活動加深對侵略者罪行的痛恨。議,即讓學生發表議論,談談感想,引導學生痛責思恨、激發愛國情緒。
b.對沙俄割地行徑,可引導學生進行分析歸納:
一、野心——由來已久
二、手段——趁火打劫(武力相逼,調停為誘,一紙定奪、強割強占)、步步蠶食
教學手段可利用一圖一表,先「以表帶圖」(看錶識圖),後「以圖代表」(採用地理方位的識記法)。
③第三板塊,可採用連環提問法:為什麼中國會遭到如此的劫難,主觀原因是什麼?(聯系「第一次鴉片戰爭」 的內容:清政府的腐敗,一再妥協退讓,造成中國局勢急轉直下)人民做出什麼反應?(引出太平天國農民運動)農民政權抗擊的目標是什麼?結果怎麼樣?最後教師把第一、二次鴉片戰爭爆發時間、侵略者、主要內容及結果做個小結,這樣層層歸納,步步鞏固,使學生了解,由於二次鴉片戰爭主權再喪失、領土被強占,是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進一步加深,此外鞏固兩次鴉片戰爭的內容,對掌握近代史上列強發動的五大侵華戰爭知識的完整性做好鋪墊。
第3課 收復新疆
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了解阿古柏侵略我國新疆和殘酷剝削、壓迫新疆人民;知道左宗棠在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下打敗阿古柏,收復新疆的史實。
通過引導學生思考、回答「如果你是左宗棠,如何打敗阿古柏,收復新疆?」「如何評價左宗棠」 的問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與全面、客觀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新疆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抗擊外來侵略,捍衛國家主權,都會得到人民的支持。
教學重點
左宗棠收復新疆是本課的重點。新疆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是我國的西北大門,它的得失不僅關繫到我國的主權,更維系著國家的安全。左宗棠力主收復新疆,得到朝野愛國者的支持和新疆各族人民的擁護。
教學難點
講清收復伊犁的重要性與付出代價的必要性是本課的難點。用一大塊土地和大量的賠款去換取一座山城,有沒有必要?學生可能無法理解、無法接受。教學時必須講清楚:當時俄強清弱,要收回伊犁,沒有付出一定的代價是不可能。而伊犁是新疆的大門,沒有收復伊犁等於沒有收復新疆,國家安全仍然沒有保障。所以,伊犁比那塊土地、那些賠款更為重要。
板書設計
教學過程
1.出示中國填充地圖,讓學生找出新疆的方位,並提問「新疆占我國領土的百分之幾?」再利用「動腦筋」讓學生思考回答「為什麼說新疆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一是進行學科滲透,二是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三是讓學生了解新疆的重要性。
2.引導學生回顧這時期我國邊疆危機的情況,從此直接導入新課。
3.講述「阿古柏侵佔新疆」 一目,可結合地理知識,提問「蘇聯瓦解產生幾個國家?」再提問「浩罕國是由什麼民族建立的?」讓學生了解浩罕國的由來,又明確它的地理位置。為後面的學習確立時空概念。
4.結合《新疆地圖》或電腦課件,教師邊演示邊用簡練的語言,敘述阿古柏侵略新疆的過程。或讓學生自製課件,自己演示,自己講解阿古柏侵略新疆的過程,並描述阿古柏如何殘酷剝削和壓迫新疆各族人民,以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表達能力。
5.引導學生學習課文的小字部分,指出沙俄、英國無視中國的主權,公然承認並支持阿古柏的偽政權,俄國還直接出兵佔領新疆的伊犁地區。其罪惡目的,是企圖分裂中國領土。
6.「左宗棠收復新疆」是本課的重點。可課前布置學生收集有關李鴻章和左宗棠的資料和主張,上課時讓學生分成「李鴻章派」和「左宗棠派」就「海防」與「塞防」(指四北防務)孰重孰輕展開爭論。既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加深學生對左宗棠主張收復新疆正確性的理解。
7.設問:「如果你是左宗棠,如何打敗阿古柏,收復新疆?」 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8.設問「左宗棠在打敗阿古柏後,為什麼不乘勝收復伊犁,而主張通過外交途徑解決,同時又設立抗俄司令部支持曾紀澤的外交斗爭?」 培養學生學會根據不同的形勢、不同的對象,採取不同的斗爭策略。
9.引導學生思考「中國用一塊土地,大量的賠款換取伊犁值不值得?」 培養學生高瞻遠矚,用全局的眼光來分析問題。
10.講完上述內容後,可提問「結合以前學習的內容,你怎樣評價左宗棠?」 即可鞏固舊知識,深化愛國主義教育,又可以培養學生全面評價重要歷史人物的能力。
動腦筋
想一想,為什麼說新疆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
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設立西域都護,總管西域事務。從此,新疆地區開始隸屬中央政府的管轄,成為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後歷代中央政府從沒有放棄對新疆的管理。
第4課 甲午中日戰爭
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甲午中日戰爭的概況:日本發動戰爭的目的;為什麼叫甲午中日戰爭;黃海海戰;旅順陷落;威海衛潰敗。中日《馬關條約》的主要內容及其影響。台灣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統治的英雄事跡。
在教師幫助下,讓學生講一講鄧世昌在黃海海戰中的英雄事跡,從而訓練和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通過引導學生比較《南京條約》和《馬關條約》的內容,具體分析、說明《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從而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認識:甲午中日戰爭是日本帝國主義為吞並朝鮮、入侵中國而蓄意挑起的侵略戰爭。在戰斗中,以鄧世昌等為代表的愛國官兵進行了英勇頑強的反侵略斗爭,他們是甲午戰爭的民族英雄;由於清政府的腐朽沒落、決策集團的妥協退讓和軍備的鬆弛落後,甲午中日戰爭以中國失敗而告終。中日《馬關條約》的簽定,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
教學重點
甲午中日戰爭和《馬關條約》
教學難點
甲午中日戰爭的性質、中國失敗的原因和《馬關條約》影響。
教學方法
1.指導學生查閱有關歷史資料,幫助學生獲取有效信息,加深對有關內容的理解。2.通過指導學生對《馬關條約》和《南京條約》內容的比較分析,幫助學生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具:視頻、教學課件、掛圖。
板書設計
教學過程
1.在導入新課時,老師可以設計這樣的導言以渲染氣氛:「同學們,中華民族既是一個偉大的民族,同時又是一個災難深重的民族。在近代歷史的恥辱柱上,銘刻著多少炎黃子孫的血淚,記載著多少殘酷的史實。哪一樁哪一件不發人深思、催人奮進?哪一字哪一句不啟人蒙昧、動人心魄呢?讓我們翻開歷史的畫卷,重新回到甲午中日戰爭的歷史時期,去體味民族的血淚和興衰、去回顧慘痛的經驗和教訓。今天,我們學習第4課甲午中日戰爭。」這段導言一開始就製造了濃重的氣氛,學生的思維跟著教學的發展而發展,兩句設問,既是對前課作了小結,也給下文作了鋪墊,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2.黃海大戰一目是本課的重點,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日本發動戰爭的目的和戰爭的名稱為甲午中日戰爭。二是黃海大戰的經過。三是黃海大戰的結果。可以先由老師放映影片《甲午風雲》的重要片段,然後讓課前准備好故事的學生進行演講特別突出鄧世昌的事跡。老師在學生講完後進行歸納和總結。要求學生注意看有關的地圖和圖片材料。
3.黃海大戰後,李鴻章為保存自己派系的實力,命令北洋艦隊「保船避戰」,躲進威海衛軍港,不準巡海迎敵。這樣,黃海制海權為日本艦隊所控制,此後中國遭到日軍海陸兩路的夾擊。由老師簡要講述遼東半島戰役並著重講清旅順的陷落和旅順屠城,指導學生看小字部分內容。老師再講清威海衛潰敗的情況,指出威海衛一戰,北洋艦隊全軍覆沒。
4.《馬關條約》一目是本課的重點之一,應依次講明以下三個問題:一是《馬關條約》簽訂的時間(1895年)和雙方代表(李鴻章、伊藤博文)要求學生記憶。二是馬關條約的主要內容分四點劃在書上,並要求學生理解和記憶。關於「三國干涉還遼」,可指導學生閱讀課本小字,教師不必講解。三是結合《馬關條約》的主要內容,分析其對中國的影響:第一、遼東半島是北洋門戶,與山東半島相合環抱渤海,南端是旅順軍港,割讓遼東半島直接威脅了京津地區的安全。台灣省是中國沿海第一大島,包括本島、澎湖列島及其他大小島嶼七十多個,與福建省隔台灣海峽遙遙相對,具有極重要的戰略地位和經濟價值。日本佔領台灣,不僅是掠奪了資源的寶庫,而且又是侵略我國東南沿海各省的基地。第二、兩億兩白銀的巨額賠款,嚴重破壞了中國財政,大大加重了中國人民的負擔。清政府當時的財政收入,一年不足九千萬兩。為了償付賠款,除了加緊搜括人民外,只得大借附有苛刻條件的「洋債」。這筆巨額賠款,相當於日本全年收入的三倍多,其85%被日本政府充作軍費,日本迅速發展成軍事帝國主義,成為侵略中國的主要敵人之一。第三、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便利了日本及其他帝國主義國家掠奪中國最富庶的長江流域特別是江浙兩省的財富。第四、條約規定日本可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便利了帝國主義對中國的資本輸出。從此,帝國列強取得了在中國直接投資開辦工廠的權利,剝削廉價勞力和掠奪原材料,嚴重阻撓了中國初步形成的民族工業的發展。總之,《馬關條約》的簽定,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此後,帝國主義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中國的民族危機空前嚴重了。
5.1895年有人寫出這樣的對聯:「台灣今已歸日本,頤和園又搭天棚。」讓學生動腦筋思考:台灣是中國的領土,為什麼「今已歸日本」?「頤和園又搭天棚」,干什麼?這兩件事聯繫到一起,說明什麼問題?指出那拉氏、李鴻章為首的投降派苟且貪安,國難當頭還搞什麼「萬壽盛典」,這一小撮人主持國家哪有不敗之理。
6.指導學生閱讀以徐驤為首的台灣人民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有關材料,抨擊當今台灣「台獨」
㈧ 怎樣學好歷史與社會
有人講,歷史就是現實。也就是說歷史上發生過的事,現在還在繼續發生,只不過形式發生了變化,而現實中的很多事都有歷史的影子。這樣的例子很多,如我們現在的改革,歷史上多次發生過,現在世界各國的爭端和戰爭,回顧歷史,和中國的戰國時代、三國時代、歐洲和西亞的帝國時代,多麼相似,歷史上的悲歡離合的悲劇、喜劇,我們的現實不也在一幕幕重復上演嗎。
所以要學好歷史,就不要把歷史與現實割裂開,要以現實去理解歷史,以歷史來關照現實,那你就會學出樂趣了,那麼對歷史就會有深入的體會,對現實也會有更深刻的理解,彷彿打開了一片新天地。
怎樣學好歷史
對於歷史,我想說的是:關鍵在平時,臨時抱佛腳是沒有用的。尤其對考小綜合或大綜合的同學來說,平時的基礎是決定勝敗的關鍵。我自己就曾經吃過這樣的虧。教我歷史的魏獻策老師是一位非常盡職盡責的好老師。他的課彷彿有一種魔力能把你緊緊地吸引住,浩浩歷史長河在他的講解下彷彿一下子就與我們拉近了。更重要的是,他總能引導我們透過紛繁復雜的歷史現象去思考它們背後的聯系與實質。這是學習歷史的最重要的方法。在他的指導下,高一時我的歷史學得很順利。也許是讓勝利沖昏了頭腦,高二時我開始偷懶了,不再注重基礎知識的及時掌握。只是到了考試前才臨時背一背。到高三下學期總復習時,我才發現自己是多麼愚蠢。高一的知識由於有扎實的基本功,我不用再費多少力就能輕松地回憶起全部內容。而高二的課文我即使讀了好幾遍還是有忘的可能。我這才知道為什麼老師總讓我們「抓基礎、重平時」。�
高中歷史的學習與初中完全不同,並不是靠死記硬背就能解決問題的。高中歷史更需要的還是理解。最好是能每星期復習一次,每個月再總復習一次。復習時關鍵是要反復地看書,在反復中提高。書才是最根本的。離開書本談能力是不現實的。�
在讀每一節的內容時,要想想在一個歷史事件之前之後都發生了些什麼事,它們之間有沒有什麼內在的聯系,能夠說明什麼歷史道理。也可進行歷史事件間的橫向縱向的比較。例如,某兩場政變或兩種政策之間有什麼異同點,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異同,說明了什麼。分析異同點也很簡單,無非就是從背景、性質、影響等幾個固定的版塊去想。有的書上說,要把歷史學成「立體」的。我想,所謂的「立體」,大概也就是這種橫向與縱向的聯系吧。經常這樣思考,對不同的歷史現象,我們就可以較准確地分析出它們的實質,無論碰到什麼題都能迎刃而解。這是讀書時要注意的問題。書本決不僅僅是讀過即可的,光記住一些時間、地點、事件是沒有用的,最重要的是要學會用歷史思維去思考去研究,去探索事件背後的東西。相信你不久就會發現,歷史是越讀越有味的。�
其次,做題當然也很重要。做題的過程實際上也是再回顧再思考的過程。現在的歷史題,單純考知識本身的已經很少了。往往都是考你對某一事件的分析。這就需要用到讀書時積累的那套功夫,此外也有一些技巧。例如做選擇題時,常常碰到一些諸如問「根本原因」、「實質」之類的問題,這通常要從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等方面去分析。只要是有關於這幾方面的選項,一般來說就是正確的。再如「直接」與「間接」這樣的問題,在我看來,其實也很簡單。答「直接」時,你就讓頭腦變簡單些,一開始想到什麼就是什麼,完全不必拐什麼彎。除了「直接」之外的就都可放心地歸入「間接」那部分去了。�
至於問答題,則更需要你的思考與分析能力。不要指望考卷上的題目是你曾經見過的,更不必費心去背某道題,只要掌握了方法,問答題也是很好解決的。首先是分析。通過回想老師在講這部分內容時的介紹,盡量從更多的角度去思考這個問題。不要擔心想太多,只要你覺得有道理的,都有可能是正確的。更何況現在的考試一再強調「要鼓勵學生自由發揮,要有創新,有自己的觀點」,所以你就要盡可能地多想一些。�
其次是表達。最好是分條闡述,一點寫一兩行,不必太嗦,關鍵是把要點寫出,因為評卷時也是按點給分的,寫得太多,一個要點繞了好幾個彎才講完,不僅會喧賓奪主,使老師因找不到要點而扣分,還會浪費許多時間,以致來不及做完考卷。在分條時也有一個技巧,即根據所給的分數決定要分幾條。一般一個要點是兩到三分,如果一道題是八分,那麼很可能它的要點就有四個。用這種方法可以有效地減少漏答的可能,即使你實在想不出還要答些什麼,也要盡可能寫滿那個推算出的條數。同時,還要注意序列號的安排。大點小點用不同的序列號標出,就會顯得層次分明,邏輯性強,這樣也就不容易丟分。最後,字跡一定要工整。想想看,一個老師要在那麼短的時間內改完那麼多的試卷,如果字跡潦草,有哪個閱卷老師會有好心情給你高分呢?�
最後,多與老師同學交流對學習歷史也很有幫助。一個人無論怎樣細心都會有疏忽的地方,通過與同學交流筆記、與老師探討習題,往往會有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獲。也可讀一讀像《歷史學習》這樣的雜志,了解一些課本上沒有的東西,提高自己思維的深度和廣度,對解題很有幫助。到高三下學期的時候,要爭取每天都花一至兩個小時在歷史上。因為歷史有一個特點,容易忘。今天記得滾瓜爛熟的東西很可能第二天就忘得一干二凈了。所以復習歷史更要注意計劃性。除了跟上老師的復習進度外,自己還應有自己的計劃,給自己定一個時間表,哪段時間復習哪段內容,注意科學合理,確保能夠按時完成。可以雙條線同時進行。一條是老師的,一條是你自己的。例如老師在復習世界史,你掌握好世界史的同時,還可再看看中國史。不僅記住了更多的內容,還有利於進行中外比較,使自己對高中三年的歷史知識有一個總體上的把握,效果要比單獨復習世界史好上幾倍。另外,專題復習也很重要。可以幫助你掌握好歷史線索,可以深入地研究一些歷史規律之類的東西,增加自己思考的深度和廣度。其實,歷史是一門很有意思的科目,不用擔心學不好它,只要肯用心,掌握方法之後,歷史會變得很簡單了。
怎樣學好歷史
作者:未知 文章來源:本站轉摘 點擊數:381 更新時間:2005-7-2
很多同學認為歷史是一門最適合臨時抱佛腳的功課,只要考前花點時間死記硬背,成績照樣不差,甚至還會有好分數。真要這么想就大錯了,想要把歷史學好,特別是面對文科綜合卷對能力的高要求的時候,想要把歷史學好,還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那麼怎樣才能把歷史學好呢,我和大家一起做一個探討。
我認為排在首位的是要有興趣。你要對歷史課有興趣你才會主動地去學,不要抱著一種如果不考歷史我才不去學的心理。興趣是種很微妙的東西,你有了興趣,你就能很快地把知識點記住,能很好的去理解和領悟在歷史現象背後所蘊涵著的歷史規律,能得心應手地分析歷史問題;如若反之,無異於在太上老君的煉丹爐里苦苦煎熬,但卻煉不出火眼金睛。
那對於本來沒有興趣的同學,這個興趣這么培養呢?首先你要試著擺正你的心態,不要老是抵觸。如果這樣,神也救不了你。然後,想想你以前看過的歷史劇,讓歷史好一點的同學,甚至可以找歷史老師,讓他們從歷史角度來談談這個歷史劇,你就會發現很多很有意思而你以前不知道的觀點,最重要的是你能發現歷史並不枯燥,而是很有意思的東西。最後,你再認認真真地去聽幾節歷史課,你就發現了我們學校的歷史老師上課都還不賴。雖然我不能保證你能愛上歷史,但我起碼相信你對歷史課已經產生興趣了。
當然,有了興趣,沒有好的學習方法也只能是事倍功半。很多同學認為學歷史要訣就是背,錯了。高中歷史更需要的還是理解。基於課本之上的理解。所以重要的是如何建立起一個方便你理解的歷史結構。其實這也很簡單。在讀每一節的內容時,要想想在一個歷史事件之前之後都發生了些什麼事,它們之間有沒有什麼內在的聯系,能夠說明什麼歷史道理。也可進行歷史事件間的橫向縱向的比較。例如,某兩場政變或兩種政策之間有什麼異同點,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異同,說明了什麼。分析異同點也很簡單,無非就是從背景、性質、影響等幾個固定的版塊去想。有的書上說,要把歷史學成「立體」的。我想,所謂的「立體」,大概也就是這種橫向與縱向的聯系吧。經常這樣思考,對不同的歷史現象,我們就可以較准確地分析出它們的實質,無論碰到什麼題都能迎刃而解。這是讀書時要注意的問題。書本決不僅僅是讀過即可的,光記住一些時間、地點、事件是沒有用的,最重要的是要學會用歷史思維去思考去研究,去探索事件背後的東西。相信你不久就會發現,歷史是越讀越有味的。
因為我們畢竟要面對考試,所以我們在談論學好歷史的過程中也絕不迴避考試技巧的問題。現在的歷史題,單純考知識本身的已經很少了。往往都是考你對某一事件的分析。這就需要用到讀書時積累的那套功夫,此外也有一些技巧。
例如做選擇題時,常常碰到一些諸如問「根本原因」、「實質」之類的問題,這通常要從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等方面去分析。只要是有關於這幾方面的選項,一般來說就是正確的。至於問答題,則更需要你的思考與分析能力。首先是分析。通過回想老師在講這部分內容時的介紹,盡量從更多的角度去思考這個問題。不要擔心想太多,只要你覺得有道理的,都有可能是正確的。更何況現在的考試一再強調「要鼓勵學生自由發揮,要有創新,有自己的觀點」,所以你就要盡可能地多想一些。最忌諱的是認為自己不會,就什麼都不寫。最後,答題的時候,字跡一定要清楚。要答得層次分明,邏輯性強,每點內容不要羅嗦,但一定要把要點概括地講出。每點都要用序號標明,這樣才能清晰明了。
對於這個話題,我暫時只能想到這么多了,希望大家在歷史學習的道路上走好。
'
㈨ 初中歷史與社會可考什麼老師
歷史老師。
考試要求。
1、歷史學科的知識與能力。掌握歷史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了解認識歷史的基本方法,並能夠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有效地運用這些理論、知識及方法。掌握歷史學科教學的理論和方法,了解初中歷史課程的性質和基本理念,能夠運用初中歷史課程標准指導教學。
2、歷史教學設計能力。能夠准確地確定和表述教學目標,正確選定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合理選擇和運用多種教學資源。對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進行合理的設計,選擇恰當的教學策略、教學方法和手段,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
3、歷史教學實施能力。掌握初中歷史教學實施的組織形式及基本步驟,恰當地運用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能夠准確地表述教學內容,有效地引導和組織學生的學習活動,並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能夠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歷史教學。
4、歷史教學評價能力。了解歷史教學評價的基本類型和具體方法,能夠合理運用多種評價方式,通過教學評價改進教學和促進學生的發展。
㈩ 怎麼學好歷史與社會啊
怎樣學好歷史 對於歷史,我想說的是:關鍵在平時,臨時抱佛腳是沒有用的。尤其對考小綜合或大綜合的同學來說,平時的基礎是決定勝敗的關鍵。我自己就曾經吃過這樣的虧。教我歷史的魏獻策老師是一位非常盡職盡責的好老師。他的課彷彿有一種魔力能把你緊緊地吸引住,浩浩歷史長河在他的講解下彷彿一下子就與我們拉近了。更重要的是,他總能引導我們透過紛繁復雜的歷史現象去思考它們背後的聯系與實質。這是學習歷史的最重要的方法。在他的指導下,高一時我的歷史學得很順利。也許是讓勝利沖昏了頭腦,高二時我開始偷懶了,不再注重基礎知識的及時掌握。只是到了考試前才臨時背一背。到高三下學期總復習時,我才發現自己是多麼愚蠢。高一的知識由於有扎實的基本功,我不用再費多少力就能輕松地回憶起全部內容。而高二的課文我即使讀了好幾遍還是有忘的可能。我這才知道為什麼老師總讓我們「抓基礎、重平時」。 高中歷史的學習與初中完全不同,並不是靠死記硬背就能解決問題的。高中歷史更需要的還是理解。最好是能每星期復習一次,每個月再總復習一次。復習時關鍵是要反復地看書,在反復中提高。書才是最根本的。離開書本談能力是不現實的。 在讀每一節的內容時,要想想在一個歷史事件之前之後都發生了些什麼事,它們之間有沒有什麼內在的聯系,能夠說明什麼歷史道理。也可進行歷史事件間的橫向縱向的比較。例如,某兩場政變或兩種政策之間有什麼異同點,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異同,說明了什麼。分析異同點也很簡單,無非就是從背景、性質、影響等幾個固定的版塊去想。有的書上說,要把歷史學成「立體」的。我想,所謂的「立體」,大概也就是這種橫向與縱向的聯系吧。經常這樣思考,對不同的歷史現象,我們就可以較准確地分析出它們的實質,無論碰到什麼題都能迎刃而解。這是讀書時要注意的問題。書本決不僅僅是讀過即可的,光記住一些時間、地點、事件是沒有用的,最重要的是要學會用歷史思維去思考去研究,去探索事件背後的東西。相信你不久就會發現,歷史是越讀越有味的。 其次,做題當然也很重要。做題的過程實際上也是再回顧再思考的過程。現在的歷史題,單純考知識本身的已經很少了。往往都是考你對某一事件的分析。這就需要用到讀書時積累的那套功夫,此外也有一些技巧。例如做選擇題時,常常碰到一些諸如問「根本原因」、「實質」之類的問題,這通常要從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等方面去分析。只要是有關於這幾方面的選項,一般來說就是正確的。再如「直接」與「間接」這樣的問題,在我看來,其實也很簡單。答「直接」時,你就讓頭腦變簡單些,一開始想到什麼就是什麼,完全不必拐什麼彎。除了「直接」之外的就都可放心地歸入「間接」那部分去了。 至於問答題,則更需要你的思考與分析能力。不要指望考卷上的題目是你曾經見過的,更不必費心去背某道題,只要掌握了方法,問答題也是很好解決的。首先是分析。通過回想老師在講這部分內容時的介紹,盡量從更多的角度去思考這個問題。不要擔心想太多,只要你覺得有道理的,都有可能是正確的。更何況現在的考試一再強調「要鼓勵學生自由發揮,要有創新,有自己的觀點」,所以你就要盡可能地多想一些。 其次是表達。最好是分條闡述,一點寫一兩行,不必太嗦,關鍵是把要點寫出,因為評卷時也是按點給分的,寫得太多,一個要點繞了好幾個彎才講完,不僅會喧賓奪主,使老師因找不到要點而扣分,還會浪費許多時間,以致來不及做完考卷。在分條時也有一個技巧,即根據所給的分數決定要分幾條。一般一個要點是兩到三分,如果一道題是八分,那麼很可能它的要點就有四個。用這種方法可以有效地減少漏答的可能,即使你實在想不出還要答些什麼,也要盡可能寫滿那個推算出的條數。同時,還要注意序列號的安排。大點小點用不同的序列號標出,就會顯得層次分明,邏輯性強,這樣也就不容易丟分。最後,字跡一定要工整。想想看,一個老師要在那麼短的時間內改完那麼多的試卷,如果字跡潦草,有哪個閱卷老師會有好心情給你高分呢? 最後,多與老師同學交流對學習歷史也很有幫助。一個人無論怎樣細心都會有疏忽的地方,通過與同學交流筆記、與老師探討習題,往往會有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獲。也可讀一讀像《歷史學習》這樣的雜志,了解一些課本上沒有的東西,提高自己思維的深度和廣度,對解題很有幫助。到高三下學期的時候,要爭取每天都花一至兩個小時在歷史上。因為歷史有一個特點,容易忘。今天記得滾瓜爛熟的東西很可能第二天就忘得一干二凈了。所以復習歷史更要注意計劃性。除了跟上老師的復習進度外,自己還應有自己的計劃,給自己定一個時間表,哪段時間復習哪段內容,注意科學合理,確保能夠按時完成。可以雙條線同時進行。一條是老師的,一條是你自己的。例如老師在復習世界史,你掌握好世界史的同時,還可再看看中國史。不僅記住了更多的內容,還有利於進行中外比較,使自己對高中三年的歷史知識有一個總體上的把握,效果要比單獨復習世界史好上幾倍。另外,專題復習也很重要。可以幫助你掌握好歷史線索,可以深入地研究一些歷史規律之類的東西,增加自己思考的深度和廣度。其實,歷史是一門很有意思的科目,不用擔心學不好它,只要肯用心,掌握方法之後,歷史會變得很簡單了。 記得給高分啊, 我查的那麼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