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婺劇是哪裡
婺劇,俗稱「金華戲」,浙江省地方戲曲劇種之一。它以金華地區為中心,流行於金華、麗水、臨海、建德、衢州、淳安以及江西東北部的玉山、上饒、貴溪、鄱陽、景德鎮等地。是高腔、崑腔、亂彈、徽戲、灘簧、時調六種聲腔的合班。因金華古稱婺州,1949年改今稱。
⑵ 婺劇演員田偉碩哪裡人
河北保定。婺劇是中國浙江省麗水市縉雲縣申報的一項傳統戲劇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認證於2007年。田偉碩女,1989年出生於河北,是河北保定人。縉雲婺劇與金華婺劇同宗共祖,發端於徽戲,至今有四百多年歷史。
⑶ 婺劇 發展概況和基本特點
婺劇,俗稱「金華戲」,浙江省地方戲曲劇種之一。它以金華地區為中心,流行於金華、麗水、臨海、建德、淳安以及江西東北部的玉山、上饒、貴溪、鄱陽、景德鎮等地。是高腔、崑腔、亂彈、徽戲、灘簧、時調六種聲腔的合班。因金華古稱婺州,1949年改今稱。 明清以來,金華一帶是鹽、絲入贛和漆、瓷入浙的商業貿易地區,加之物產豐饒,故歷來是各種戲曲爭勝斗奇之地。明中葉流行的義烏腔形成於金華府(治今浙江金華)屬義烏縣。明末的高腔、崑腔,清初的亂彈腔,清中葉的徽戲,均曾在金華流行。
高腔有侯陽、西吳、西安、松陽之分。侯陽高腔流行於東陽、義烏一帶,有人認為可能是義烏腔的派生,擅演武戲。西吳高腔因在金華北鄉的西吳村開設科班而得名,其唱腔較西安高腔委婉、質朴,且多滾唱,與徽池雅調有淵源關系。西安高腔流行於衢州一帶,衢州古稱「西安」,故名。相傳與弋陽腔有密切關系,也有人認為可能是西平腔的遺響。其曲調字多腔少,具有一泄而盡的特點。以上三種,均一人啟唱,眾人幫腔,鑼鼓助節,音調隨心入腔。
多數高腔的特點是鑼鼓助節,不管托弦,一人啟齒,眾人相和,聲調高亢激越。而西吳高腔及松陽高腔卻有樂隊伴奏,是我國各種高腔中特有的形式。高腔曲牌很多,不同劇目有規定的「套式」。初用長短句詞格。劇目豐富,如《槐蔭記》、《合珠記》、《白兔記》等。
崑曲,俗稱「草昆」、「金昆」,是崑腔流傳在金華一帶的支派。因長期流動演出於農村的草台和廟會,以農民為主要觀眾對象,故語言較通俗,追求情節曲折,唱腔也不拘泥於四聲格腔,以演武戲、做工戲、大戲為主。在明代之後,一直被視為婺劇諸聲腔中的正宗。實際上是崑曲在衢州(今衢縣一帶)、金華的一個支流,在語言、曲調上均結合當地習慣予以簡化或改變,故稱「草昆」。現其劇目已較少演出,部分曲調則為亂彈聲腔所吸收,如亂彈曲調中含有〔昆頭〕〔小桃紅〕〔新水令〕〔下山虎〕等片斷。
亂彈,因專工亂彈的「亂彈班」多出自浦江縣,故又稱「浦江亂彈」。以二凡、三五七、蘆花為主要唱調。其流行地區除金華、衢州、嚴州(治今浙江建德)外,也常在昌化、桐廬一帶演出。二凡具北方戲曲唱腔的特點,有人認為源出於西秦腔,也有人認為源於安徽的吹腔和四平調。三五七具有南方戲曲唱腔的特點,屬早期吹腔。有人認為其形成與皖南的徽州、四平、太平諸腔有關。蘆花則源於吹腔一類,系徽戲遺響。
據《中國戲曲曲藝辭典》:亂彈在婺劇中,指唱「三五七」「蘆花調」「二凡」「拔子」四個聲腔。「三五七」「蘆花調」由安徽「石碑腔」演變而來,用笛主奏,曲調華麗、流暢、舒展,唱調字少腔多,後發展為字多腔少的「疊板」。「二凡」是秦腔傳到南方後演變而成的聲腔,在婺劇中又發展為「尺字」「小工」「正工」「凡字」四種不同屬性的曲調,又各有「倒板」「原板」「流水」「緊皮」「垛板」等不同板式,分別具有激昴、高亢、悲壯、沉鬱等感情特點。「拔子」也有「倒板」「回龍」「原板」等板式。按定調性質,一般「二凡」與「三五七」相聯,「蘆花」與「拔子」相聯。劇目較多,如《蘆花絮》《桂芝寫狀》《雪裡梅》《珍珠衫》等。
徽戲,自皖南傳入。清末以來,大量皖人遷往金華一帶,多數經商,徽戲隨商路流入,金華、衢州兩府本地徽班達三十餘個,僅1918年前後開設的本地科班就有十餘個。婺劇徽班自成一格,以拔子、蘆花、吹腔等老徽調為主。唱西皮、二黃,表演粗獷、潑賴、朴實、健康,劇目有《二進宮》《法門寺》《青龍會》等。其中《火燒子都》《水擒龐德》等的表演風格,在今皮黃劇中較少見。
灘簧,相傳源出蘇州灘簧。乾隆、嘉慶年間(1936-1820),金華已有曲藝灘簧坐唱班。有人認為,灘簧系由往來於衢州、蘭江的花船船娘賣藝帶入,先有業余坐唱班,後由婺劇藝人衍為戲曲,成為婺劇聲腔之一。有「浦江灘簧」、「蘭溪灘簧」、「東陽灘簧」之分。劇目有《僧尼會》《斷橋》《牡丹對課》等。解放後整理的傳統劇目《僧尼會》《斷橋》在劇本和表演上都有新的創造。
時調,是明清以來時尚民間小戲的統稱。有來自明清俗曲,有的屬南羅,有的為油灘,有的源於地方小調。由當地民歌、歌舞演變而成,是一種演唱農村生活小戲的聲腔,劇目有《走廣東》《賣棉紗》《王婆罵雞》等。
以上六種聲腔,在婺劇中不是一戲混用,而是各個聲腔都有一批專長劇目。最初,高腔、崑腔、亂彈等獨立成班,後發展為合班,並有不同的組合。高、昆、亂兼唱的戲班,俗稱「三合班」。以後,徽戲傳入金華一帶,有的三合班棄高腔而兼唱徽戲,有的徽班卻兼唱亂彈。之後,又吸收了灘簧和時調。調 婺劇的傳統劇目十分豐富,較有影響的劇目有:《黃金印》、《孫臏與龐涓》、《三請梨花》、《斷橋》、《西施淚》和現代戲《桃子風波》等。
婺劇的表演誇張、生動、形象、強烈,講究武戲文做,文戲武做,所謂:「武戲慢慢來,文戲踩破台」。由於過去服裝原無水袖,表演多在手指、手腕上下功夫,亮相、功架近似敦煌壁畫的人物姿態,自具一格。且特技表演甚多,如變臉、耍牙、滾燈、紅拳、飛叉、耍珠等。
角色行當分老生、老外、副末、小生、大花面(凈)、二花面(副)、小花面(丑)、四花面(武凈)、花旦、作旦、正旦、老旦、武小旦、三梁旦、(第三位花旦)、雜(扮演神仙、老虎、狗,由管「三箱」的兼)共十五行。名演員有江和義、徐東福、周越先、徐汝英、周越桂、徐錫貴、王金龍、葉阿苟、鄭蘭香、葛素雲、吳光煜等。
同治、光緒年間(1862--1908),婺劇班社達四十餘班。1935年後,婺劇始有女演員,曾先後辦了民生、文化、民樂、小文化等女子科班(徽班),各「三合班」、「亂彈班」也都通過隨團收徒等方式,培養了不少出色女演員。
早期婺劇班社主要在四鄉集市、廟會(統稱趕會場)演出,30年代初,才開始進城,以金華城隍廟、西華寺等為演出場地,後逐漸經常在長樂、北山、金城、群眾等戲院演出。在農村,早期的業余班社,有的稱為「太子班」(主要由村鎮的「有閑階層」組成)。這些組織初期以坐唱自娛為主,每逢迎神賽會,則敲鑼打鼓沿街挨村游動演唱,後來始發展為化裝上台演出。
抗日戰爭時期,金華一度失陷,一些出色的演員如小花面阿堯、筱蘭英,花旦樟樹奶等死於戰亂,婺劇班社星散,這一劇種幾乎一蹶不振。建國後,在有關部門支持下,組成婺劇改進會(後改為金華地區戲曲聯合會),並於1953年成立了浙江婺劇實驗劇團,各地也成立了一批「共和班」。1955年,各劇團聯合招收了二百多名學員,培養了一批人才。1956年,在浙江婺劇實驗劇團基礎上成立了浙江婺劇團,並對婺劇的傳統藝術進行較系統的挖掘記錄和繼承改革工作。至80年代初,婺劇共有劇團十二個,其中原為徽班的七個,三合班的二個,兩合半班的一個,亂彈班的二個。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7年6月8日,浙江省婺劇團獲得國家文化部頒布的首屆文化遺產日獎。 婺劇的角色行當,過去稱為「十三頂半網巾」,即四白面:小生、老生(正生)、老外、副末;四花面:大花面(凈)、二花面(副凈)、三花面(丑)、四花面(武凈);五旦堂:花旦、正旦、作旦、老旦、武小旦,此為十三行。外加「三箱」(管砌末,兼演神仙、老虎、狗)兼雜腳,為「半個網巾」。後又增加了三梁旦(衢州一帶稱花旦為「大梁旦」,作旦為「二梁旦」,「三梁旦」意即第三位花旦角色)和小旦(又稱「小包頭」、「拜堂旦」,專演丫頭、宮女等很少開口的角色),共十五行角色。一個班社,過去多為二十八人(尤其是徽班)。計班主(亦稱「領班」,實為老闆)一人,「承頭」(即「戲螞蟻」,組班時幫助邀角請人,組班後主要負責接洽演出場地,50年代已取消)一人,樂隊五人,後台管頭箱(衣箱)一人,盔箱(帽、盔、髯口)一人,三箱(砌末)一人,總務一人,伙頭二人,加一十五行演員,共二十八人。
表演藝術方面,由於長期在廣場演出,形成誇張、粗獷、強烈、明快的特點。如武將出場,以迅速後退一步,並亮一高架子來突出人物,與其他劇種的站定後前跨一步不同。又如其他劇種一招一式都講究圓,動作呈連續變化的曲線,而婺劇卻往往圓中帶直,曲線中出現折線和直線來顯示動作的力量和感情的強烈。它講究「武戲文做,文戲武做」,即所謂「武戲慢慢來,文戲踩破台」。如《斷橋》是一出文戲,但白素貞和小青的「蛇步」和一連串的舞蹈身段,許仙的「吊毛」、「飛跪」、「搶背」、「飛撲虎」等跌撲功夫,其吃重程度均不下於武戲。反之,武戲《水擒龐德》,卻慢招緩式,在樂曲中開打,以舞蹈動作取勝。
過去婺劇無水袖,因而手腕和手指功夫十分突出。旦角的開門、整裝、整容等動作,無不注重手指的顫動功夫;凈、生等角色的各種雲手動作,也十分注重轉腕,翻掌加上亮相時常曲腿亮靴底,與儺舞和佛教舞蹈頗有接近處。此外,角色上場時兩肘(下臂)平曲,大拇指翹起,其他四指並攏,「起霸」時盡用身子旋轉動作,揚鞭催馬時鞭梢總是向上等,又與傀儡戲的動作相似。同時,婺劇中還保存了許多特技表演,如《火燒子都》中通過筋斗帶彩的三變臉,《滾燈》中的頂燈,《大補缸》中的翻梁和七十二吊,《肉龍頭》中的紅拳、舞叉,《僧尼會》中的耍佛珠,《水擒龐德》中的「倒插順風旗」,《三打王英》中的「倒喝水」,《相梁刺梁》中的「飛僵屍」等。
人物塑造上,有些劇目往往從農民生活的角度來理解人物,即使帝王將相亦然。如《九錫宮》中已官填封九千歲的程咬金,在人們為他祝壽時,竟自顧自偷吃起棗子來。又如《三結義》中的劉備,卻是個好吃白食、油嘴滑舌的二流子。
婺劇班社過去演出,必先點戲:由二旦色頭飾珠翠,臉敷脂粉,身穿紅綠男客衣(褶子)。其一持牙笏,上開戲名,另一持筆,請「廟會頭首」以筆點戲。演出之前,必先鬧台,稱「鬧頭台」,一般只用打擊樂器奏出各種鑼鼓點,取其熱鬧,藉以招攬觀眾,謂之「鬧頭台」。但是,每逢頭場演出,則必鬧「花頭台」,在鑼鼓中插入大嗩吶、小嗩吶、笛子、胡琴主奏的四支樂曲,時而委婉清柔,時而激昂雄壯(「花頭台」樂曲今已成為獨立的民間吹打組曲),觀眾通過「花頭台」來品評樂隊水平。「頭台」鬧完,繼以「蹈八仙」(有「堆花八仙」、「追桃八仙」等多種,均以蟠桃會眾仙為王母慶壽為內容),再「跳加官」(俗稱「跳白面」、「天官賜福」)、「跳魁星」、「跳財神」,然後演三至四齣「摘劇」(摺子戲),稱為「開台」。每逢頭場開台,徽班必演《百壽圖》(《滿床笏》《打金枝》),亂彈班必演《九錫宮》。演此兩劇,一為取其吉利;二為亮行頭;三因戲中行當全,唱做並重,能反映出班社演出水平。廟會主事人也據此決定戲碼和演期的長短,觀眾則據此選擇看哪幾本戲。開台戲演完,接著「鬧二台」,一般用大嗩吶吹演奏一支曲牌,配以鑼鼓,較簡短,目的使演員和觀眾各以稍事休息。然後大戲開始,稱為「正本」。正本演完,須加演一出小戲,稱為「後找」。如《啞背瘋》、《罵雞》、《王小二過年》之類。從開台到後找,一場戲約需四、五小時以上。
婺劇的名演員有江和義(擅老生)、徐東福(丑),徐錫貴(老生)、葉阿苟(老生)、徐汝英(旦)、周越先(旦)、王金龍(小生)、王景春(老外)、鄭蘭香(旦)、徐鳳仙(旦)、吳光煜(丑)等。
⑷ 縉雲七弟婺劇團怎麼樣還好嗎
已經不在了,目前經營狀態為注銷。縉雲婺劇與金華婺劇同宗共祖,發端於徽戲,至今有四百多年歷史。縉雲婺劇以其基本保留安徽徽戲、處州亂彈兩腔原味而受關注,這兩種古老唱腔在原地都已經失傳。縉雲婺劇以其濃郁的鄉土氣息,獨特的地方特色成為當地最喜聞樂見的草根文化的代表。
⑸ 婺劇的婺劇的起源
婺劇源於明朝中葉,迄今已有400多年歷史。婺劇劇目豐富,傳統深厚,特色濃郁,影響深廣,有徽戲「活化石」之稱。200年前,四大徽班進京,融二黃、西皮、昆、秦諸腔之長,衍變成了京劇。徽戲自身反日益衰弱,甚至連其發祥地安徽,也因受到京劇倒流的影響而逐漸消失。婺劇則是徽劇早在徽班進京前向南流入的一支,是中國戲曲舞台保留徽戲劇目與資料最多、最完整的劇種之一。它擁有800多個大小劇目,3000餘首曲牌。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就曾這樣贊過婺劇:「京劇的前身是徽劇,京劇要尋找自己的祖宗,看來還要到婺劇中去找」。
婺劇在舊社會的摧殘下,藝人流離失所,解放初僅在金華地區留下少數班社。解放後,在黨的「雙百」方針指引下,婺劇獲得新生。1953年,浙江省文化局以民辦公助的形式,成立了金華專區婺劇實驗團和浙江婺劇實驗劇團,1954年決定興辦浙江省婺劇團。接著,全區大部分縣相繼成立婺劇團。為使婺劇後繼有人,浙江婺劇團1955年招收鄭蘭香、吳光煜等一大批青年演員,1958年浙江省文化局在杭州創辦了浙江戲曲學校婺劇班,該班在全省招演員、樂隊45人,是新中國第一代婺劇中專生,畢業分配全省各婺劇團。
1957年全省舉辦一次規模較大的戲曲調演。婺劇在各級黨委領導下,充分發揮老藝人和新文藝工作者和積極性,一方面對演出傳統劇目進行推陳出新,逐個進行整理,另一方面對傳統藝術進行挖掘搶救,紀錄出版了《婺劇傳統劇目匯編》、《婺劇音樂、徽戲部分》使大部分傳統劇目和唱腔曲牌得以保存。並整理和加工出一批優秀傳統劇目,如《黃金印》、《送米記》、《孫臏與龐涓》、《米欄敲窗》、《父子會》、《馬前潑水》等劇目參加調演。編、導、音、美及演員全面獲獎。
1960年,毛澤東主席在杭州觀看了婺劇優秀傳統小戲《牡丹對課》後給予熱情肯定和鼓勵,並接見鄭蘭香等優秀青年演員。1962年婺劇首次進京演出《雙陽公主》、《三請梨花》、《米欄敲窗》、《牡丹對課》、《僧尼會》、《斷橋》等劇目,受到首都文藝專家的高度評價。周恩來、朱德、陳毅、彭真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觀看演出後給予熱情肯定和鼓勵。周恩來三次觀看演出,並邀請部分演員到中南海住所,作長時間的親切談話。著名戲劇家田漢還特地為浙江婺劇團的演出題詩,以資鼓勵。
在十年動亂中,婺劇倍受洗劫。粉碎「四人幫」,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婺劇又獲新生。文革中砸爛的婺劇團又重新恢復演出。被禁錮多年的優秀傳統劇目又重新與廣大觀眾見面。並新創作《西施淚》、《梨花獄》、《鐵靈關》、《白鯗娘》、《討飯國舅》、《商鞅變法》、《血劍》、《吃醋拜相》、《李漁別傳》、《義虎案》。現代戲《心肝寶貝》、《雷鋒啊雷鋒》、《桃子風波》等一大批優秀劇目。其中《西施淚》、《梨花獄》分別由長春電影製片廠,中央新聞電影製片廠搬上銀幕。
改革開放後,農村形勢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農村業余婺劇團如雨後春筍。1982年統計,金華地區就有554個,出現了熱氣騰騰的新景象,為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豐富農村文化生活作出了積極的貢獻。1984年,中國戲劇出版社將永康縣舟山鄉婺劇團演出的《姐妹緣》(顧錫東編劇)拍攝成連環畫在全國發行。1985年,義烏義亭區婺劇團應北京市政協、清華大學等單位聯合邀請,赴首都演出歷史名劇《海瑞罷官》,受到好評。一個農村劇團上北京,不僅推動了婺劇的發展,也為浙江贏得了榮譽。
⑹ 婺劇的歷史發展
明清以來,金華一帶是鹽、絲入贛和漆、瓷入浙的商業貿易地區,加之物產豐饒,故歷來是各種戲曲爭勝斗奇之地。明中葉流行的義烏腔形成於金華府(治今浙江金華)義烏縣。明末的高腔、崑腔,清初的亂彈腔,清中葉的徽戲,均曾在金華流行
高腔
高腔有侯陽、西吳、西安、松陽之分。侯陽高腔流行於東陽、義烏一帶,有人認為可能是義烏腔的派生,擅演武戲。西吳高腔因在金華北鄉的西吳村開設科班而得名,其唱腔較西安高腔委婉、質朴,且多滾唱,與徽池雅調有淵源關系。西安高腔流行於衢州一帶,衢州古稱「西安」,故名。相傳與弋陽腔有密切關系,也有人認為可能是西平腔的遺響。其曲調字多腔少,具有一泄而盡的特點。以上三種,均一人啟唱,眾人幫腔,鑼鼓助節,音調隨心入腔。
多數高腔的特點是鑼鼓助節,不管托弦,一人啟齒,眾人相和,聲調高亢激越。而西吳高腔及松陽高腔卻有樂隊伴奏,是我國各種高腔中特有的形式。高腔曲牌很多,不同劇目有規定的「套式」。初用長短句詞格。劇目豐富,如《槐蔭記》、《合珠記》、《白兔記》等。
崑曲
崑曲,俗稱「草昆」、「金昆」,是崑腔流傳在金華一帶的支派。因長期流動演出於農村的草台和廟會,以農民為主要觀眾對象,故語言較通俗,追求情節曲折,唱腔也不拘泥於四聲格腔,以演武戲、做工戲、大戲為主。在明代之後,一直被視為婺劇諸聲腔中的正宗。實際上是崑曲在衢州(今衢縣一帶)、金華的一個支流,在語言、曲調上均結合當地習慣予以簡化或改變,故稱「草昆」。現其劇目已較少演出,部分曲調則為亂彈聲腔所吸收,如亂彈曲調中含有[昆頭][小桃紅][新水令][下山虎]等片斷。
亂彈
亂彈,因專工亂彈的「亂彈班」多出自浦江縣,故又稱「浦江亂彈」。以二凡、三五七、蘆花為主要唱調。其流行地區除金華、衢州、嚴州(治今浙江建德)外,也常在昌化、桐廬一帶演出。二凡具北方戲曲唱腔的特點,有人認為源出於西秦腔,也有人認為源於安徽的吹腔和四平調。三五七具有南方戲曲唱腔的特點,屬早期吹腔。有人認為其形成與皖南的徽州、四平、太平諸腔有關。蘆花則源於吹腔一類,系徽戲遺響。
據《中國戲曲曲藝辭典》:亂彈在婺劇中,指唱「三五七」「蘆花調」「二凡」「拔子」四個聲腔。「三五七」「蘆花調」由安徽「石碑腔」演變而來,用笛主奏,曲調華麗、流暢、舒展,唱調字少腔多,後發展為字多腔少的「疊板」。「二凡」是秦腔傳到南方後演變而成的聲腔,在婺劇中又發展為「尺字」「小工」「正宮」「凡字」四種不同屬性的曲調,又各有「倒板」「原板」「流水」「緊皮」「垛板」等不同板式,分別具有激昂、高亢、悲壯、沉鬱等感情特點。「拔子」也有「倒板」「回龍」「原板」等板式。按定調性質,一般「二凡」與「三五七」相聯,「蘆花」與「拔子」相聯。劇目較多,如《蘆花絮》《桂芝寫狀》《雪裡梅》《珍珠衫》等。
徽戲
徽戲,自皖南傳入。清末以來,大量皖人遷往金華一帶,多數經商,徽戲隨商路流入,金華、衢州兩府本地徽班達三十餘個,僅1918年前後開設的本地科班就有十餘個。婺劇徽班自成一格,以拔子、蘆花、吹腔等老徽調為主。唱西皮、二黃,表演粗獷、潑賴、朴實、健康,劇目有《二進宮》《法門寺》《青龍會》等。其中《火燒子都》《水擒龐德》等的表演風格,在今皮黃劇中較少見。
灘簧
灘簧,相傳源出蘇州灘簧。乾隆、嘉慶年間(1936-1820),金華已有曲藝灘簧坐唱班。有人認為,灘簧系由往來於衢州、蘭江的花船船娘賣藝帶入,先有業余坐唱班,後由婺劇藝人衍為戲曲,成為婺劇聲腔之一。有「浦江灘簧」、「蘭溪灘簧」、「東陽灘簧」之分。劇目有《僧尼會》《斷橋》《牡丹對課》等。解放後整理的傳統劇目《僧尼會》《斷橋》在劇本和表演上都有新的創造。
時調
時調,是明清以來時尚民間小戲的統稱。有來自明清俗曲,有的屬南羅,有的為油灘,有的源於地方小調。由當地民歌、歌舞演變而成,是一種演唱農村生活小戲的聲腔,劇目有《走廣東》《賣棉紗》《王婆罵雞》等。
以上六種聲腔,在婺劇中不是一戲混用,而是各個聲腔都有一批專長劇目。最初,高腔、崑腔、亂彈等獨立成班,後發展為合班,並有不同的組合。高、昆、亂兼唱的戲班,俗稱「三合班」。以後,徽戲傳入金華一帶,有的三合班棄高腔而兼唱徽戲,有的徽班卻兼唱亂彈。之後,又吸收了灘簧和時調。
⑺ 婺劇的起源
婺劇,俗稱「金華戲」,中國浙江省漢族地方戲曲劇種之一。它以金華地區為中心,流行於金華、麗水、臨海、建德、衢州、淳安等地。是高腔、崑腔、亂彈、徽戲、灘簧、時調六種聲腔的合班。因金華古稱婺州,元至正二十年(1360)改稱金華。
明清以來,金華一帶是鹽、絲入贛和漆、瓷入浙的商業貿易地區,加之物產豐饒,故歷來是各種戲曲爭勝斗奇之地。明中葉流行的義烏腔形成於金華府(治今浙江金華)義烏縣。明末的高腔、崑腔,清初的亂彈腔,清中葉的徽戲,均曾在金華流行。
⑻ 金華戲又稱為什麼
婺劇,俗稱「金華戲」。
中國浙江省漢族地方戲曲劇種之一。婺劇以金華地區為中心,流行於金華、麗水、臨海、建德、衢州、淳安以及江西東北部的玉山、上饒、貴溪、鄱陽、景德鎮等地,是高腔、崑腔、亂彈、徽戲、灘簧、時調六種聲腔的合班。因金華古稱婺州,元至正二十年(1360)改稱金華。
婺劇的起源婺劇源於明朝中葉,迄今已有400多年歷史。婺劇劇目豐富,傳統深厚,特色濃郁,影響深廣,有徽戲「活化石」之稱。200年前,四大徽班進京,融二黃、西皮、昆、秦諸腔之長,衍變成了京劇。徽戲自身反日益衰弱,甚至連其發祥地安徽,也因受到京劇倒流的影響而逐漸消失。
婺劇則是徽劇早在徽班進京前向南流入的一支,是中國戲曲舞台保留徽戲劇目與資料最多、最完整的劇種之一。它擁有800多個大小劇目,3000餘首曲牌。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就曾這樣贊過婺劇:「京劇的前身是徽劇,京劇要尋找自己的祖宗,看來還要到婺劇中去找」。
⑼ 婺劇的歷史和特徵
明清以來,金華一帶是鹽、絲入贛和漆、瓷入浙的商業貿易地區,加之物產豐饒,故歷來是各種戲曲爭勝斗奇之地。明中葉流行的義烏腔形成於金華府(治今浙江金華)屬義烏縣。明末的高腔、崑腔,清初的亂彈腔,清中葉的徽戲,均曾在金華流行。
婺劇的表演誇張、生動、形象、強烈,講究武戲文做,文戲武做,所謂:「武戲慢慢來,文戲踩破台」。由於過去服裝原無水袖,表演多在手指、手腕上下功夫,亮相、功架近似敦煌壁畫的人物姿態,自具一格。且特技表演甚多,如變臉、耍牙、滾燈、紅拳、飛叉、耍珠等。 角色行當分老生、老外、副末、小生、大花面(凈)、二花面(副)、小花面(丑)、四花面(武凈)、花旦、作旦、正旦、老旦、武小旦、三梁旦、(第三位花旦)、雜(扮演神仙、老虎、狗,由管「三箱」的兼)共十五行。名演員有江和義、徐東福、周越先、徐汝英、周越桂、徐錫貴、王金龍、葉阿苟、鄭蘭香、葛素雲、吳光煜等。
⑽ 婺劇的特點是什麼
婺劇的特點:
1、唱腔
婺劇重做輕唱,其唱腔已不如蘇昆嚴謹,著重於感情和氣氛的渲染,而不過分講究吐字運腔的功夫,甚至有的曲牌的唱詞成了「堂眾曲」,各個戲中可以自由套用。婺劇的唱腔主要有二凡、三五七兩類。
2、行當
角色行當分老生、老外、副末、小生、大花面(凈)、二花面(副)、小花面(丑)、四花面(武凈)、花旦、作旦、正旦、老旦、武小旦、三梁旦、(第三位花旦)、雜(扮演神仙、老虎、狗,由管「三箱」的兼)共十五行。
3、定妝
定妝即敷粉,在京劇中常用白色定妝粉定妝,而婺劇由於底色本身就比京劇要偏黃,所以通常用白色加肉色粉摻在一起與底色相一致。
4、臉譜
是在「古老彩繪圖騰」的基礎上形成和發展的。一般講臉譜,總是指大花和小花,而婺劇則除此以外,還有四花、小生、老生、老外、副末,甚至連個別花旦、作旦、武旦等角色也有臉譜。這表明婺劇臉譜的古老和豐富。
5、音樂
婺劇高腔從簡單的鼓板、小鑼的伴奏,發展成管弦樂伴奏。婺劇亂彈、徽戲、灘簧、時調,從五個人的樂隊,發展到十四五個人。樂器除了相互吸收外,如亂彈用牛腿琴、琵琶等樂器伴奏,徽戲用三弦伴奏。
(10)婺劇至今有多少年歷史擴展閱讀:
婺劇的絕活:
1、飄若紙人
屬輕功一類的特技。角色猶如懸在半空,低頭直臂,左右晃動,前後打轉如紙人一般。演員表演方法是:兩只腳尖踮地,利用輕柔的身段功夫,忽而搖擺,忽而左右移動,忽而360°打轉,均要顯示出如紙在空中飄浮的形態。
2、大眼小眼
這是婺劇徽戲《火中練》(《湘子渡妻》)中韓湘子的表演。湘子在喬裝丑僧向林氏挑逗時,右眼睜得很大,左眼縮得很小,甚至連烏珠也看不到。這種神情,將丑僧嗜色如命的心理活動表露無疑。
3、蜻蜓點水
是婺劇徽戲《探五陽》中王英的特技表演。王英在探五陽城時,尋找水源,將右手直立撐地,全身平直,時而表演「吃水」,時而身子後翹。這一特技,顯示王英的高超武藝和偵察時的神秘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