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漢白玉石橋有多少年的歷史

漢白玉石橋有多少年的歷史

發布時間:2022-12-23 16:22:35

1. 我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十七座古橋

1.聲名顯赫的趙州橋:
河北趙縣的洨河上有一座舉世聞名的趙州橋,它是世界現存最早。保存最完好的巨大石拱橋。
趙州橋建於隋代大業年間(605年)由名匠李春設計並建造。距今已有約1400年的歷史,橋為單栱敞肩,不僅有利於汛期行洪,還一改石橋厚重呆滯的形貌,顯得分外秀雅靈動。出於對趙州橋的喜愛,人們留下了魯班修建趙州橋的傳說。傳說中柴王爺推著裝載著大山的小車過橋,在橋上留下一條深深的車轍。
2.趙州橋的姊妹橋---弘濟橋
離趙州橋不遠的河北邯鄲廣府城外的滏陽河上還有一座隋代的古橋---弘濟橋。與趙州橋建橋年代和橋型都極為相似,但雕刻更精美。
弘濟橋的石塊中有不少化石,雨後石上會顯現出栩栩如生的古生物形象。相傳此橋是魯班的妹妹建造,又稱魯妹橋。傳說魯班造趙州橋時,魯妹曾建議他在橋上加一條橫鐵帶,可以使橋更加堅固。魯班沒有採納,魯妹決定另造一座橋來驗證。兩橋建成後,趙州橋險些被柴王爺的小車壓垮。
3.抗日烽火盧溝橋:

北京永定河上的盧溝橋建於大定28年(1188年),曾見證了侵華日軍的暴行。橋遠端就是宛平城的城樓。
「 盧溝橋的獅子數不清」所言不虛,大獅可數,小獅難盡。掌下有獅......毛中藏獅。口裡含獅......據最新統計 大小獅共501隻。乾隆御碑「盧溝曉月」。
4.通曉音律的五音橋:

河北東陵順治帝神道有一座五音橋。 五音橋上有126塊欄板,欄版的石質為含鐵的方解石。輕輕敲擊可發出樂音。因含鐵量不同呈宮商角徵羽五音。
5.魚沼飛梁

山西太原的晉祠里有一座聲名遐邇的十字形橋---魚沼飛梁。
魚沼飛梁建於北宋,實現存十字形古橋的孤例。以「園為池,方為沼」故名。沼內立34根石柱,柱頂架斗拱·枕梁。橋形如鵬鳥展翅,十分俊美。
6.最美的園林風景橋---玉帶橋

北京頤和園昆明湖西堤有六座橋,最美的當屬玉帶橋。該橋建於清乾隆時期。橋面呈雙反向曲線,是高拱石橋的傑出代表。玉帶橋的漢白玉欄板雕工精美,潔白柔和。半圓形高拱與水中的倒影恰似一輪明月。
7.以詩易名的楓橋:

蘇州古運河與官道交匯處,南北舟車均在此停留,故名「封橋」唐代詩人張繼的一首《楓橋夜泊》,使「封橋"變成了「楓橋」。橋頭就是著名的鐵鈴關城樓。
8.造型奇特的八字橋:浙江紹興的八字橋建於宋嘉泰年間(1201-1204年)。江南河網密布,在三條河匯合處修建的八字橋巧妙地利用獨特的八字橋型使一橋變為三橋。八字橋的精美石欄·石階,記憶著風雨滄桑。
9.巧於借鑒的五亭橋:五亭橋是江蘇揚州瘦西湖的標志性建築。五亭橋上建伍亭,下列四翼。五亭間有短廊相連。橋的正面側面共有橋洞15個,橋亭仿北京五龍亭形制。橋基厚重,橋拱空靈,亭橋和諧,形成陰柔與陽剛的完美結合。
10.搖而不危的安瀾橋:

四川都江堰魚嘴的分水堤上建有一座安瀾橋。安瀾橋橫跨內外兩江,起初是竹木建造的懸索橋,後改為鋼索橋。為紀念當初建橋的一對夫婦,又名夫妻橋。該橋凌江而過,搖而不危,蔚為壯觀。
11,演繹千古佳話的西湖斷橋:

《千年等一回》的歌聲似乎還在耳邊回盪,許仙和白娘子在此相識·同舟歸城·借傘定情的千古佳話流傳至今。 這是一座拱形獨孔環洞石橋,古樸而淡雅。斷橋之名始於唐代,意指孤山的路到此而斷。傳說中西湖白堤原有一座小木橋,一對段姓夫婦在橋頭買酒捕魚為生,遇仙人指點,釀成猩紅佳釀而致富。段氏夫婦將木橋改建為石橋,人稱段橋,後演化為斷橋。
斷橋殘雪是西湖十景之一
12.世界最古老的鐵索橋---霽虹橋:
霽虹橋位於雲南保山瀾滄江上,始建於明成化年間(1465-1487年),大橋由18根鐵索組成。徐霞客曾到過此橋。由於山勢險峻及戰亂,霽虹橋屢遭毀壞。重建·大修十餘次。1986年,江水暴漲,橋頭滑坡,關樓被毀,鐵索沉江。古橋斜上方幾十米處建了一座新橋。
13.勇士贊歌---瀘定橋:

瀘定橋位於四川瀘定縣大渡河上。建於清康熙44年,康熙御題匾額「瀘定橋」。橋共有13根鐵索,每根有890個扁環相扣,重達2·5噸。 1935年紅軍長徵到達這里,蔣介石派重兵圍堵,紅軍搶占瀘定橋粉碎了把紅軍當做第二個石達開的夢想。新中國開國十大元帥中有七位由此過江。
14.以橋為市的廣濟橋:

廣東潮州的廣濟橋俗稱「湘子橋」,是中國第一座啟閉式浮橋。河西岸十墩九洞,東岸13墩12洞。東西兩段橋間以浮舟連結,形成橋梁與浮橋相結合的格局。汛期可將浮舟移走,以利行洪。橋墩上建有亭台,商販叫賣其中,號稱「一里長橋一里市」。
15.世界第一古長橋---晉江安平橋:

安平橋,我國現存古代最長的石橋之一,位於晉江安海鎮,享有「天下無橋長此橋」之譽。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安平橋位於中國福建省晉江市安海鎮和南安市水頭鎮之間的海灣上。因安海鎮古稱安平道,由此得名;又因橋長約5華里,俗稱五里橋。此橋屬於中國古代連梁式石板平橋,始建於南宋紹興八年(1138),歷時十四年告成。橋長五里,又稱「五里橋」。現橋長2070米,寬3-3.6米。石板橋面,兩邊建橋欄。狀如長虹卧波。橋墩331個,分為四方形·單邊船形和雙邊船形三種。

16.福建永春東關橋
東關橋又稱「通仙橋」,位於福建省永春縣東關鎮東美村的湖洋溪之上,歷來是交通要沖,為閩中、南往返的必經之地。東關橋始建於南宋紹興十五年(公元1145年),是閩南絕無僅有的長廊屋蓋梁式橋,全長85米,寬5米,共六墩五孔兩台,橋基採用「睡木沉基」,船形橋墩以上部分為木材構造,技藝之精湛,構造之奇生特實屬罕見。現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被載入《中國名勝詞典》。

17.浙江溫州泰順泗溪東橋
在浙江溫州市泰順泗溪鎮下橋村頭,建於清乾隆十年(1745)。總長40米,寬6米,離水面9.5米,有橋屋15間。無橋墩,由粗木架成八字形伸臂木拱,頗為罕見。

2. 現存古代有名的小橋有哪些

「 洛陽橋」是中國現存第一座跨海石橋,位於泉州城東北13公里處,橫架與惠安縣分界的洛陽江之上,橋以江為名。其建築方式透露出古代科技文明的先進。因洛陽 江之入海處,江闊水深、浪急潮怒,在如此艱險的環境中飛虹跨江建造橋梁,實為當時的橋梁工程創了奇跡,故有「洛陽之橋天下奇」之贊譽。
白龍橋;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坐落在盛澤鎮西北約3公里的龍橋村,南北走向,拱形三孔,建於清康熙初年,現存此橋系由盛澤鎮絲綢業人士於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捐銀重建,至宣統三年(1911)竣工。橋所跨河面開闊,橋形恢宏多姿。傳說這里曾有白龍出沒,故名白龍橋。但白龍橋聞名遐邇,卻並非是「有龍則靈」,而是由於「風送萬機聲,莫道眾擎而易舉;晴翻千尺浪,好從飲水更思源。」這副楹聯。
升明橋:位於盛澤鎮東白漾口,拱行三孔,建於明崇禎十四年(1641),清雍正九年(1731)重建。1992年,當地政府對該橋進行了整修。
升明橋所跨河面開闊,橋身高大。遠遠望去,此橋的倒影在岸邊的話樹映襯下落在水中,恰似一大二小三圈碧玉之環,露在水上的一半便是升明橋,而另一半則浸在水裡。若將目光透過橋洞而望,只見洞外有天,水天相映,岸上人家,炊煙裊裊,好一幅美不勝收,詩意盎然的水鄉風景畫。有橋聯雲:「雁齒街堤,近煉白漾流五聚;龍腰互渡,遙通滄海竇三環。」
趙州橋原名安濟橋,始建於隋朝,有「天下第一橋」的美稱,它是當時世界上最長的拱橋,更是現在最古老的敞肩石拱橋,其建築技術令人驚嘆。 1991年10月下旬,這座河北省趙縣的趙州橋,被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選定為最悠久的「國際歷史土木工程里程碑」。
安平橋長2070米 ,因橋長約合5華里,因而又稱為五里橋。它位於福建省晉江縣安海鎮和南安縣水頭鎮之間的海面上,是世界上最長的石樑橋。
安平橋建於800多年前的南宋時期,是在經濟貿易往來的刺激下,縮短交通而建。該橋紹興八年(1138年),大橋開始動工興建,歷經14年,於紹興二十二年(1152年)正式完工。

金水橋分為內外金水橋,建於明永樂年間。內金水橋位於故宮內太和門前廣場內金水河上,系五座並列單孔拱券式漢白玉石橋;橫亘在天安門前外金水河上的三孔拱券式漢白玉石橋為外金水橋,重建於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 金水橋造型別致、雕刻精美的石橋分別與天安門城樓的五個門洞相對應,增添了天安門的華麗。
盧溝橋始建於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迄今已經有八百餘年的歷史,以其橋欄上的獅子和「盧溝橋事變」聞名於世。
廣濟橋是中國古代著名橋梁之一,位於潮州市之東,始建於南宋乾道六年(1170年),歷時57年建成,全長515米,分東西兩段18墩,中間一段寬約百米,因水流湍急,未能架橋,使用小船擺渡,1958年直通。 這是中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座開關活動式大石橋。民諺雲:「到廣不到潮,白白走一遭;到潮不到橋,枉費走一場」。
江東橋古稱「虎渡橋」,始建於宋紹熙年間(1190年),是一座十五孔梁式石橋,長1000米,寬6.6米,高30米,是中國古代十大名橋之一。
其建築技術在中國乃至世界橋梁史上有顯著地位,尤其是橋上的梁石最長達26.6米,寬、厚各1.6米,最重的近200噸,在古代科技相對落後的條件下是如何開采、搬運、架設的,至今還是一個謎。
龍江橋位於福清海口鎮,始建於宋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竣工於宋宣和六年(公元1124年),歷時十載。該橋東西走向,屬座梁式石板橋,全長476米,寬4.6米,現存40孔,39墩,橋梁用長10米,寬0.8米的大型條石互相扣合,十分牢固,橋頭還有一對實心石塔,塔高五米多,保存完好。
十七孔橋坐落在寬闊的昆明湖上的十七孔橋,整體橋長150米,寬8米,因由17個橋洞組成而得名,是頤和園內最大的一座石橋梁。 它是仿盧溝橋而建,之所以為十七孔,據說是因為皇家以「九」為尊,天為陽,地為陰,在數字里,奇數為陽,九是至陽之數,代表了天,也就代表了皇權。而十七孔橋不論從哪邊數都是第九個孔在中間。
斷橋位於西湖白堤東端。在西湖古今諸多大小橋梁中,斷橋的名氣最大。據說建於唐朝,時人張祜《題杭州孤山寺》詩中就有「斷橋」一詞。一旦斷橋下雪,銀妝素裹,便會營造出與常時,常景迥然不同的雪湖勝況。不過我們現在知道的斷橋,多是因為許仙和白娘子凄美的愛情故事。

3. 古代名橋的資料有那些'

1、趙州橋— 天下第一橋 位於省會石家莊市東南45公里處的 趙縣安濟橋,則以最古老的敞肩石拱橋獨 占鰲頭,更以高超的科學藝術價值而馳名 中外。 安濟橋,坐落在趙縣城南洨河之上, 因趙縣古稱趙州,所以又稱趙州橋,又因 大橋以石砌造而成,故當地俗稱大石橋。 1961年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 物保護單位。1991年,美國土木工程師 學會將安濟橋選定為第12個國際歷史土 木工程的里程碑。 安濟橋建於隋代開皇十五年至大業元 年(公元595—605年),由匠師李春監 造,距今已有1400年的歷史了。該橋結 構堅固,雄偉壯觀。全長64.4米,拱頂寬 9米。大橋的設計完全合乎科學原理,施 工技術堪稱巧妙絕倫。唐代中書令(宰相 )張嘉貞在《趙州大石橋銘》中說它「制 造奇特,人不知其所為」。從整體來看, 是一座單拱橋。拱長達37.02米,在當時 可算是世界上最長的石拱。橋洞不是普通 半圓形,而像一張弓,橋面平坦寬闊,成 為「坦拱」,兼顧了水陸交通,方便了車馬 運行。這一石拱是由28道拱圈縱向並列 砌成,每道拱圈可獨立站穩,自成一體, 既便於施工,又便於單獨修補。這樣大跨 度的坦拱,對橋台水平推力很大,建造難 度高。而橋台卻是既淺又小的普通矩形, 厚度僅1.549米,由五層排石壘成。其地 基是承載力較小的亞黏土。在這樣的地基 上,用這樣小的橋台,建這樣大跨度的石 拱橋,在世界上是罕見的。 橋大拱兩端之肩上又各設兩個小拱, 這些敞開的小拱減輕橋身重量的同時,又 起到了減少流水沖力、加速暢洪的作用, 設計可謂非常科學合理。當時,使用這種 敞肩拱還是世界橋梁建築史上的第一次, 屬於開先河之舉。

2、安平橋 安平橋長2070米 。在福建省晉江縣 安海鎮和南安縣水頭鎮之間的海面上,有 一座著名的石樑橋,叫做安平橋,這就是 我國目前最長的石樑橋。因橋長約合5華 里,因而又稱為五里橋。

安平橋建於800多年前的南宋時期。 當時,安海鎮邊的海灣是我國對外貿易的 重要港口,同對面的水頭鎮貿易往來很頻 繁,靠船運貨很不方便,人們遂決定在兩 鎮之間架橋。南宋紹興八年(1138年) ,大橋開始動工興建,歷經14年,於紹 興二十二年(1152年)正式完工。

安平橋不僅是我國最長的石樑橋,也 是世界上最長的石樑橋,據1957年調查 ,橋長2070米,寬3~3.8米,建有橋墩3 14座。80年代初,人們又對這座全國文 物保護單位的古橋進行大規模維修,現橋 長2251米,比橫跨長江的南京長江大橋 正橋還長數百米。為了美化橋型和供人休 息,橋上還建了五座亭子,自東向西分別 叫水心亭(橋頭亭)、中亭、宮亭、雨亭 和樓亭。在水心亭上,有1副對聯,上聯 是「世間有佛宗斯佛」,下聯是「世上無橋 長此橋」,道出了安平橋的最大特點。五 座亭中,中亭最大,面寬10米,周圍保 存有歷代重修碑記13座;亭前立有兩尊 宋代石刻武士像,手執長劍,風格古樸。 西端的橋亭,也留有清代重修碑刻。橋東 頭250米處,建有1座6角5層木結構白塔 ,建造年代與橋約略同時,橋上原有扶欄 望柱,因長年山洪、台風及地震的影響, 現已嚴重損壞。

安平橋全部由閩南開採的花崗石築成 的。每兩座橋墩之間用6~7條大石板鋪 就,石板長8~11米,寬0.6~1米,厚0. 5~1米,每塊重達3噸左右,其中最大的 石板重達25噸,工程十分浩大。安平橋 的橋墩很有特色。設計者們在不同的位置 選擇了不同的橋墩形式。在水深流急而且 較寬的主要港道中,採用船形墩,兩端都 成尖狀,減少流水的阻力。在一邊水急, 一邊水緩的港道中,採用鞋形墩,向上游 的一邊為尖狀,向下游的一端為方形,利 於泄水。大淺流緩的地方,則採用長方形 橋墩,增加橋的穩定性。橋墩之間,一般 相 距6~8米,最長的11米。

安平橋建成以後,對促進我國古代對 外貿易起了重要作用。800多年來,由於 泥沙淤積,靠近岸邊的海灘已經變為陸地 ,被辟為農田。1962年,郭沫若同志參 觀安平橋時,曾專門賦詩表達了人們的感 慨:

3、 金水橋 中國的世界遺產 。在太和門前,有 一條形似弓背的人工河道,叫內金水河、 跨越河上有五座並列的石橋,就是內金水 橋(天安門前面的人工河叫外金水河,五 座石橋叫外金水橋)。內金水河河水從紫 禁城西北角護城河引進紫禁城內,曲曲彎 彎向南向東再向南,或隱或現,或寬或窄 ,與紫禁城東南角外的護城河相通,全長 為兩千多米。而以太和門前的河段最寬、 最規整,裝飾也最為華麗。河底與河幫全 用白石砌成,兩面河沿設有漢白玉的望柱 和欄板。

五座內金水橋居中的最長最寬,為主 橋,過去只有皇帝才能通過;左右四座為 賓橋,由宗室王公和文武百官通行。

五座石橋全部用漢白玉石砌成,望柱 和欄板刻有雲龍紋的紋飾,造型優美,雕 刻精細,宛如玲瓏剔透的雕冰砌玉,卧於

4. 故宮漢白玉橋分別是誰走的

天子。

明永樂年間建起了天壇,皇上每年祭天大典經過漢白玉橋。是天子從皇宮到天壇、先農壇祭典的必經之路,所以俗稱"天橋"。平時只有皇帝才可以出入;皇帝大婚時皇後進一次;殿試考中狀元、榜眼、探花的三人可以走一次。

(4)漢白玉石橋有多少年的歷史擴展閱讀:

東西北三面以12米高的城台相連,環抱一個方形廣場。有1組建築。正中有重樓,是9間面寬的大殿,重檐廡殿頂,在左右伸出兩闕城牆上,建有聯檐通脊的樓閣四座,明廊相連,兩翼各有13間的殿屋向南伸出,四隅各有高大的角亭,輔翼著正殿。

這種形狀的門樓稱為「闕門」,是中國古代大門中最高級的形式。這組城上的建築,形勢巍峨壯麗,是故宮宮殿群中第一高峰。午門是皇帝下詔書、下令出征的地方。每遇宣讀皇帝聖旨,頒發年歷書,文武百官都要齊集午門前廣場聽旨。

5. 北京著名的橋

在北京頤和園內著名的橋有:十七孔橋、界湖橋、豳風橋、玉帶橋、鏡橋、練橋和柳橋。

1、十七孔橋:

取自杜甫的「柳橋晴有絮」的詩句而得名的。

資料拓展:

頤和園,北京市古代皇家園林,前身為清漪園,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區十五公里,佔地約二百九十公頃,與圓明園毗鄰。

它是以昆明湖、萬壽山為基址,以杭州西湖為藍本,汲取江南園林的設計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園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宮御苑,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也是國家重點旅遊景點。

1961年3月4日,頤和園被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同時公布的承德避暑山莊、拙政園、留園並稱為中國四大名園。2009年,頤和園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中國現存最大的皇家園林。

頤和園在歷史上幾度遭到破壞。咸豐十年(1860年),清漪園被英法聯軍焚毀。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頤和園又遭「八國聯軍」的破壞,珍寶被劫掠一空。清朝滅亡後,頤和園在軍閥混戰和國民黨統治時期,又遭破壞。

6. 金水橋的歷史。

金水橋的藍本,出自元皇城的周橋。而周橋的設計師和主持建造者,是元代河北曲陽的楊瓊。曲陽盛產玉石,石雕技藝唐宋以來已名聞於世。
楊瓊出身於石工世家,他的石雕「每出自新意,天巧層出,人莫能及焉」。公元1276年,修建元皇城崇天門前的周橋,很多人畫了圖送上去,都未選中。而楊瓊的設計方案,使元世祖忽必烈十分滿意,下令督建。

希望能幫到你

7. 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石橋

盧溝橋、廣濟橋、五亭橋、趙州橋、安平橋、十字橋、風雨橋、鐵索橋、五音橋、玉帶橋,被稱盧溝橋
在北京市西南約15千米處豐台區永定河上。因橫跨盧溝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現存最古老的石造聯拱橋。盧溝橋全長266.5米,寬7.5米,最寬處可達9.3米。有橋墩十座,共11個橋孔,整個橋身都是石體結構,關鍵部位均有銀錠鐵榫連接,為華北最長的古代石橋。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國主義在此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宛平城的中國駐軍奮起抵抗,史稱「盧溝橋事變」(亦稱「七七事變」)。 中國抗日軍隊在盧溝橋打響了全面抗戰的第一槍。
最初的建於金朝大定二十九年(1189),到清朝康熙年間毀於洪水。康熙三十七年重建(1698),這才有了現在的盧溝橋。因此,通常所說的盧溝橋有八百餘年歷史,是把新舊兩個橋的時間算在一起,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是康熙重建的盧溝橋,只有三百餘年的歷史。
廣濟橋

廣濟橋新姿
潮州廣濟橋俗稱湘子橋,位於潮州市東門外,為古代閩粵交通要道。與趙州橋、洛陽橋、盧溝橋並稱「中國四大古橋」,為中國第一座啟閉式浮橋。
廣濟橋,俗稱湘子橋,宋乾道七年(1171年)太守曾江創建,初為浮橋,由八十六隻巨船連結而成始名「康濟橋」。
2003年10月,廣濟橋維修工程正式動工。工程以修舊如舊為准則,以重現明代風貌為設計依據,功能定位為旅遊觀光步行橋,共分二期實施:一期為加固橋墩、修復橋面及十八梭船;二期修復橋上之亭台樓閣。經數年努力,工程於2007年6月告成。
梁舟結合,剛柔相濟,有動有靜,起伏變化,是廣濟橋的一大特色。廣濟橋是「全粵東境,閩、粵、豫章,經深接壤」的樞紐所在,橋上又有眾多的樓台,因此,很快便成 為交通、貿易的中心,成為熱鬧非凡的橋市。
五亭橋

五亭橋
亭橋位於我國江蘇省揚州市,五亭橋建於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是仿北京北海的五龍亭和十七孔橋而建的。「上建五亭、下列四翼,橋洞正側凡十有五。」建築風格既有南方之秀,也有北方之雄。中秋之夜,可感受到「面面清波涵月影,頭頭空洞過雲橈,夜聽玉人簫」的絕妙佳境。
五亭橋是清揚州兩淮鹽運使為了迎接乾隆南巡,特雇請能工巧匠設計建造的。橋的造型秀麗,黃瓦朱柱,配以白色欄桿,亭內彩繪藻井,富麗堂皇。橋下列四翼,正側有十五個卷洞,彼此相通。每當皓月當空,各洞銜月,金色盪漾,眾月爭輝,倒掛湖中,不可捉摸。正如清人黃惺庵贊道:「揚州好,高跨五亭橋,面面清波涵月鏡,頭頭空洞過雲橈,夜聽玉人簫。」唐杜牧詩:「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之句。據說,乾隆南巡到此曾感嘆它像瓊島春陰之景,這就點出了該橋是借鑒北京北海之景。
趙州橋

趙州橋
趙州橋坐落在河北省趙縣洨河上。建於隋代(公元581-618年)大業年間(公元605-618年),由著名匠師李春設計和建造,距今已有約1400年的歷史,是當今世界上現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橋。1961年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因趙州橋是重點文物,通車易造成損壞,所以不允許車輛通行。
趙州橋,又稱安濟橋,位於河北省趙縣。該橋在隋大業初年(公元605年左 右)為李春所創建,是一座空腹式的圓弧形石拱橋,凈跨37m, 寬9m,拱矢高度7.24m,在拱圈兩肩各設有二個跨度不等的腹拱,這樣既能減輕橋身自重,節省材料,又便於排洪、增加美觀,趙州橋的設計構思和工藝的精巧,不僅在我國古橋是首屈一指,據世界橋梁的考證,像這樣的敞肩拱橋,歐洲到19世紀中期才出現,比我國晚了一千二百多年,趙州橋的雕刻藝術,包括欄板、望柱和鎖口石等,其上獅象龍獸形態逼真,琢工的精緻秀麗,不愧為文物寶庫中的藝術珍品,我國 石拱橋的建造技術在明朝時曾流傳到日本等國,促進了與世界各國人民的文化交流並增進了友誼。
安平橋

安平橋
我國現存古代最長的石橋,位於晉江安海鎮,享有「天下無橋長此橋」之譽。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安平橋位於中國福建省晉江市安海鎮和南安市水頭鎮之間的海灣上。因安海鎮古稱安平道,由此得名;又因橋長約5華里,俗稱五里橋。安平橋屬於中國古代連梁式石板平橋,始建於南宋紹興八年(1138),歷時十四年告成。明清兩代曾多次重修。
該橋是中古時代世界最長的梁式石橋,也是我國現存最長的海港大石橋。1961年安平橋成為國家第一批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十字橋

十字橋
十字橋位於山西太原市晉祠內。橋梁為十字形。全橋由34根鐵青八角石支撐,柱頂有柏木斗拱與縱、橫梁連接,上鋪十字橋面魚沼飛梁,漢白玉欄桿,方磚鋪面,南來北往、東去西行的遊人都可以通過。因這橋構造奇巧,民間傳說是魯班建造的。
橋梁多年經風雨,材質堅固,為中國古代十大名橋之一。
風雨橋

三江風雨橋
風雨橋是侗族獨有的橋。流行於湖南、湖北、貴州、廣西等地。由橋、塔、亭組成。全用木料築成,橋面鋪板,兩旁設欄干、長凳,橋頂蓋瓦,形成長廊式走道。塔、亭建在石橋墩上,有多層,檐角飛翹,頂有寶葫蘆等裝飾,被稱為世界十大最不可思議橋梁之一。因行人過往能避風雨,故名。
風雨橋,都是以杉木為主要建築材料,整座建築不用一釘一鉚,全系木料鑿榫銜接,橫穿豎插。棚頂都蓋有堅硬嚴實的瓦片,凡外露的木質表面都塗有防腐桐油,所以這一座座龐大的建築物,橫跨溪河,傲立蒼穹,久經風雨,仍然堅不可摧。 這些興時於漢末至唐代的古建築,結構嚴謹,造型獨特,極富民族氣質。
風雨橋,是侗族人民引以自豪的又一民族建築物。橋梁由巨大的石墩、木結構的橋身、長廓和亭閣組合而成。除石墩外,全部為木結構,也是不用一釘一鐵,全用卯榫嵌合。橋身以巨木為梁。從石墩起,用巨木結構倒梯形的橋梁,抬拱橋身,使受力點均衡,橋面游廊宛如長龍。游廊上建有三層或五層的四角形成八角形的橋亭三至五座。橋檐瓦梁的末端,塑有檐玲,呈丹鳳朝陽,鯉魚跳灘、坐獅含寶形狀。正梁頂上塑有雙龍搶寶,還配以彩畫,點綴其上。橋的長廓避間為過道,兩旁鋪設長凳,供來往行人休息。熱心公益的侗族人民在夏天施茶水於橋上,供行人解渴。長廓兩壁上端,用木板雕刻各種歷史人物,或繪制神話故事彩畫,供行人休息時欣賞。
世界最長風雨橋――三江風雨橋主橋正中間廊亭開始搭架豎柱,為整座橋梁木結構連接打下根基。三江風雨橋總長355米,橋寬16米,木構部分設計為侗族傳統風雨橋,設七個樓亭,分別為歇山頂、攢尖頂,橋中樓亭,最高達18米。該橋不論高度、長度,還是外形設計,都堪稱世界之最。
鐵索橋

鐵索橋
瀘定鐵索橋座落在瀘定縣城大渡河上,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橋始建於清康熙44年,建於45年(1706年).康熙御筆題寫"瀘定橋",並立御碑於橋頭.橋長103米,寬3米,13根鐵鏈固定在兩岸橋台落井裡,9根做低鏈,4根分兩側作扶手,共有12164個鐵環相扣,全橋體重40餘噸,兩岸橋墩為木結構古建築,風貌獨特,為我國國內獨有.自清以來,此橋為四川入藏的重要通道和軍事要津.1935年5月29日,中國工農紅軍長征途經這里飛奪瀘定橋而使該橋聞名中外.
瀘定鐵索橋全長103.67米,寬3米,由橋身、橋台、橋亭三部分組成。
五音橋

五音橋
五音橋位於河北東陵順治帝孝陵神道,此橋兩側裝有方解石欄板126塊,敲擊時能發出叮叮咚咚的悅耳音樂,包羅我國古代聲樂中宮、商、角、征、羽五音,所以稱此為「五音橋」。敲擊時需用木質敲擊器,已獲得最佳效果。橋全長110.60米、寬9.10米,橋上有石望柱128根,抱鼓石4塊,兩邊安設有方解石欄板126塊,每塊欄板的形狀和大小相同,如果用石塊順著敲擊,會發出不同的聲音,是一座能發出音響的建築物。
玉帶橋

玉帶橋
玉帶橋位於北京頤和園昆明湖長堤上,建於清乾隆年間(公元1736-1795年)。該橋單孔凈跨11.38米,矢高約7.5米,全部用玉石琢成,橋面是雙反向曲線,組成波形線橋型,配有精製白石欄板,顯得格外富麗堂皇。
玉帶橋在西堤六橋中是最令人喜愛的一座。它是西堤上唯一的高拱石橋,是當年乾隆從昆明湖乘船到玉泉山的通道。橋身用漢白玉和青白石砌成。潔白的橋欄望柱上,雕有各式向雲中飛翔的仙鶴,雕工精細,形象生動,顯示了雕刻工匠們的藝術才能。為我國十大著名古橋盧溝橋
在北京市西南約15千米處豐台區永定河上。因橫跨盧溝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現存最古老的石造聯拱橋。盧溝橋全長266.5米,寬7.5米,最寬處可達9.3米。有橋墩十座,共11個橋孔,整個橋身都是石體結構,關鍵部位均有銀錠鐵榫連接,為華北最長的古代石橋。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國主義在此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宛平城的中國駐軍奮起抵抗,史稱「盧溝橋事變」(亦稱「七七事變」)。 中國抗日軍隊在盧溝橋打響了全面抗戰的第一槍。
最初的建於金朝大定二十九年(1189),到清朝康熙年間毀於洪水。康熙三十七年重建(1698),這才有了現在的盧溝橋。因此,通常所說的盧溝橋有八百餘年歷史,是把新舊兩個橋的時間算在一起,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是康熙重建的盧溝橋,只有三百餘年的歷史。
廣濟橋

廣濟橋新姿
潮州廣濟橋俗稱湘子橋,位於潮州市東門外,為古代閩粵交通要道。與趙州橋、洛陽橋、盧溝橋並稱「中國四大古橋」,為中國第一座啟閉式浮橋。
廣濟橋,俗稱湘子橋,宋乾道七年(1171年)太守曾江創建,初為浮橋,由八十六隻巨船連結而成始名「康濟橋」。
2003年10月,廣濟橋維修工程正式動工。工程以修舊如舊為准則,以重現明代風貌為設計依據,功能定位為旅遊觀光步行橋,共分二期實施:一期為加固橋墩、修復橋面及十八梭船;二期修復橋上之亭台樓閣。經數年努力,工程於2007年6月告成。
梁舟結合,剛柔相濟,有動有靜,起伏變化,是廣濟橋的一大特色。廣濟橋是「全粵東境,閩、粵、豫章,經深接壤」的樞紐所在,橋上又有眾多的樓台,因此,很快便成 為交通、貿易的中心,成為熱鬧非凡的橋市。
五亭橋

五亭橋
亭橋位於我國江蘇省揚州市,五亭橋建於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是仿北京北海的五龍亭和十七孔橋而建的。「上建五亭、下列四翼,橋洞正側凡十有五。」建築風格既有南方之秀,也有北方之雄。中秋之夜,可感受到「面面清波涵月影,頭頭空洞過雲橈,夜聽玉人簫」的絕妙佳境。
五亭橋是清揚州兩淮鹽運使為了迎接乾隆南巡,特雇請能工巧匠設計建造的。橋的造型秀麗,黃瓦朱柱,配以白色欄桿,亭內彩繪藻井,富麗堂皇。橋下列四翼,正側有十五個卷洞,彼此相通。每當皓月當空,各洞銜月,金色盪漾,眾月爭輝,倒掛湖中,不可捉摸。正如清人黃惺庵贊道:「揚州好,高跨五亭橋,面面清波涵月鏡,頭頭空洞過雲橈,夜聽玉人簫。」唐杜牧詩:「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之句。據說,乾隆南巡到此曾感嘆它像瓊島春陰之景,這就點出了該橋是借鑒北京北海之景。
趙州橋

趙州橋
趙州橋坐落在河北省趙縣洨河上。建於隋代(公元581-618年)大業年間(公元605-618年),由著名匠師李春設計和建造,距今已有約1400年的歷史,是當今世界上現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橋。1961年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因趙州橋是重點文物,通車易造成損壞,所以不允許車輛通行。
趙州橋,又稱安濟橋,位於河北省趙縣。該橋在隋大業初年(公元605年左 右)為李春所創建,是一座空腹式的圓弧形石拱橋,凈跨37m, 寬9m,拱矢高度7.24m,在拱圈兩肩各設有二個跨度不等的腹拱,這樣既能減輕橋身自重,節省材料,又便於排洪、增加美觀,趙州橋的設計構思和工藝的精巧,不僅在我國古橋是首屈一指,據世界橋梁的考證,像這樣的敞肩拱橋,歐洲到19世紀中期才出現,比我國晚了一千二百多年,趙州橋的雕刻藝術,包括欄板、望柱和鎖口石等,其上獅象龍獸形態逼真,琢工的精緻秀麗,不愧為文物寶庫中的藝術珍品,我國 石拱橋的建造技術在明朝時曾流傳到日本等國,促進了與世界各國人民的文化交流並增進了友誼。
安平橋

安平橋
我國現存古代最長的石橋,位於晉江安海鎮,享有「天下無橋長此橋」之譽。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安平橋位於中國福建省晉江市安海鎮和南安市水頭鎮之間的海灣上。因安海鎮古稱安平道,由此得名;又因橋長約5華里,俗稱五里橋。安平橋屬於中國古代連梁式石板平橋,始建於南宋紹興八年(1138),歷時十四年告成。明清兩代曾多次重修。
該橋是中古時代世界最長的梁式石橋,也是我國現存最長的海港大石橋。1961年安平橋成為國家第一批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十字橋

十字橋
十字橋位於山西太原市晉祠內。橋梁為十字形。全橋由34根鐵青八角石支撐,柱頂有柏木斗拱與縱、橫梁連接,上鋪十字橋面魚沼飛梁,漢白玉欄桿,方磚鋪面,南來北往、東去西行的遊人都可以通過。因這橋構造奇巧,民間傳說是魯班建造的。
橋梁多年經風雨,材質堅固,為中國古代十大名橋之一。
風雨橋

三江風雨橋
風雨橋是侗族獨有的橋。流行於湖南、湖北、貴州、廣西等地。由橋、塔、亭組成。全用木料築成,橋面鋪板,兩旁設欄干、長凳,橋頂蓋瓦,形成長廊式走道。塔、亭建在石橋墩上,有多層,檐角飛翹,頂有寶葫蘆等裝飾,被稱為世界十大最不可思議橋梁之一。因行人過往能避風雨,故名。
風雨橋,都是以杉木為主要建築材料,整座建築不用一釘一鉚,全系木料鑿榫銜接,橫穿豎插。棚頂都蓋有堅硬嚴實的瓦片,凡外露的木質表面都塗有防腐桐油,所以這一座座龐大的建築物,橫跨溪河,傲立蒼穹,久經風雨,仍然堅不可摧。 這些興時於漢末至唐代的古建築,結構嚴謹,造型獨特,極富民族氣質。
風雨橋,是侗族人民引以自豪的又一民族建築物。橋梁由巨大的石墩、木結構的橋身、長廓和亭閣組合而成。除石墩外,全部為木結構,也是不用一釘一鐵,全用卯榫嵌合。橋身以巨木為梁。從石墩起,用巨木結構倒梯形的橋梁,抬拱橋身,使受力點均衡,橋面游廊宛如長龍。游廊上建有三層或五層的四角形成八角形的橋亭三至五座。橋檐瓦梁的末端,塑有檐玲,呈丹鳳朝陽,鯉魚跳灘、坐獅含寶形狀。正梁頂上塑有雙龍搶寶,還配以彩畫,點綴其上。橋的長廓避間為過道,兩旁鋪設長凳,供來往行人休息。熱心公益的侗族人民在夏天施茶水於橋上,供行人解渴。長廓兩壁上端,用木板雕刻各種歷史人物,或繪制神話故事彩畫,供行人休息時欣賞。
世界最長風雨橋――三江風雨橋主橋正中間廊亭開始搭架豎柱,為整座橋梁木結構連接打下根基。三江風雨橋總長355米,橋寬16米,木構部分設計為侗族傳統風雨橋,設七個樓亭,分別為歇山頂、攢尖頂,橋中樓亭,最高達18米。該橋不論高度、長度,還是外形設計,都堪稱世界之最。
鐵索橋

鐵索橋
瀘定鐵索橋座落在瀘定縣城大渡河上,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橋始建於清康熙44年,建於45年(1706年).康熙御筆題寫"瀘定橋",並立御碑於橋頭.橋長103米,寬3米,13根鐵鏈固定在兩岸橋台落井裡,9根做低鏈,4根分兩側作扶手,共有12164個鐵環相扣,全橋體重40餘噸,兩岸橋墩為木結構古建築,風貌獨特,為我國國內獨有.自清以來,此橋為四川入藏的重要通道和軍事要津.1935年5月29日,中國工農紅軍長征途經這里飛奪瀘定橋而使該橋聞名中外.
瀘定鐵索橋全長103.67米,寬3米,由橋身、橋台、橋亭三部分組成。
五音橋

五音橋
五音橋位於河北東陵順治帝孝陵神道,此橋兩側裝有方解石欄板126塊,敲擊時能發出叮叮咚咚的悅耳音樂,包羅我國古代聲樂中宮、商、角、征、羽五音,所以稱此為「五音橋」。敲擊時需用木質敲擊器,已獲得最佳效果。橋全長110.60米、寬9.10米,橋上有石望柱128根,抱鼓石4塊,兩邊安設有方解石欄板126塊,每塊欄板的形狀和大小相同,如果用石塊順著敲擊,會發出不同的聲音,是一座能發出音響的建築物。
玉帶橋

玉帶橋
玉帶橋位於北京頤和園昆明湖長堤上,建於清乾隆年間(公元1736-1795年)。該橋單孔凈跨11.38米,矢高約7.5米,全部用玉石琢成,橋面是雙反向曲線,組成波形線橋型,配有精製白石欄板,顯得格外富麗堂皇。
玉帶橋在西堤六橋中是最令人喜愛的一座。它是西堤上唯一的高拱石橋,是當年乾隆從昆明湖乘船到玉泉山的通道。橋身用漢白玉和青白石砌成。潔白的橋欄望柱上,雕有各式向雲中飛翔的仙鶴,雕工精細,形象生動,顯示了雕刻工匠們的藝術才能盧溝橋
在北京市西南約15千米處豐台區永定河上。因橫跨盧溝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現存最古老的石造聯拱橋。盧溝橋全長266.5米,寬7.5米,最寬處可達9.3米。有橋墩十座,共11個橋孔,整個橋身都是石體結構,關鍵部位均有銀錠鐵榫連接,為華北最長的古代石橋。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國主義在此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宛平城的中國駐軍奮起抵抗,史稱「盧溝橋事變」(亦稱「七七事變」)。 中國抗日軍隊在盧溝橋打響了全面抗戰的第一槍。
最初的建於金朝大定二十九年(1189),到清朝康熙年間毀於洪水。康熙三十七年重建(1698),這才有了現在的盧溝橋。因此,通常所說的盧溝橋有八百餘年歷史,是把新舊兩個橋的時間算在一起,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是康熙重建的盧溝橋,只有三百餘年的歷史。
廣濟橋

廣濟橋新姿
潮州廣濟橋俗稱湘子橋,位於潮州市東門外,為古代閩粵交通要道。與趙州橋、洛陽橋、盧溝橋並稱「中國四大古橋」,為中國第一座啟閉式浮橋。
廣濟橋,俗稱湘子橋,宋乾道七年(1171年)太守曾江創建,初為浮橋,由八十六隻巨船連結而成始名「康濟橋」。
2003年10月,廣濟橋維修工程正式動工。工程以修舊如舊為准則,以重現明代風貌為設計依據,功能定位為旅遊觀光步行橋,共分二期實施:一期為加固橋墩、修復橋面及十八梭船;二期修復橋上之亭台樓閣。經數年努力,工程於2007年6月告成。
梁舟結合,剛柔相濟,有動有靜,起伏變化,是廣濟橋的一大特色。廣濟橋是「全粵東境,閩、粵、豫章,經深接壤」的樞紐所在,橋上又有眾多的樓台,因此,很快便成 為交通、貿易的中心,成為熱鬧非凡的橋市。
五亭橋

五亭橋
亭橋位於我國江蘇省揚州市,五亭橋建於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是仿北京北海的五龍亭和十七孔橋而建的。「上建五亭、下列四翼,橋洞正側凡十有五。」建築風格既有南方之秀,也有北方之雄。中秋之夜,可感受到「面面清波涵月影,頭頭空洞過雲橈,夜聽玉人簫」的絕妙佳境。
五亭橋是清揚州兩淮鹽運使為了迎接乾隆南巡,特雇請能工巧匠設計建造的。橋的造型秀麗,黃瓦朱柱,配以白色欄桿,亭內彩繪藻井,富麗堂皇。橋下列四翼,正側有十五個卷洞,彼此相通。每當皓月當空,各洞銜月,金色盪漾,眾月爭輝,倒掛湖中,不可捉摸。正如清人黃惺庵贊道:「揚州好,高跨五亭橋,面面清波涵月鏡,頭頭空洞過雲橈,夜聽玉人簫。」唐杜牧詩:「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之句。據說,乾隆南巡到此曾感嘆它像瓊島春陰之景,這就點出了該橋是借鑒北京北海之景。
趙州橋

趙州橋
趙州橋坐落在河北省趙縣洨河上。建於隋代(公元581-618年)大業年間(公元605-618年),由著名匠師李春設計和建造,距今已有約1400年的歷史,是當今世界上現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橋。1961年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因趙州橋是重點文物,通車易造成損壞,所以不允許車輛通行。
趙州橋,又稱安濟橋,位於河北省趙縣。該橋在隋大業初年(公元605年左 右)為李春所創建,是一座空腹式的圓弧形石拱橋,凈跨37m, 寬9m,拱矢高度7.24m,在拱圈兩肩各設有二個跨度不等的腹拱,這樣既能減輕橋身自重,節省材料,又便於排洪、增加美觀,趙州橋的設計構思和工藝的精巧,不僅在我國古橋是首屈一指,據世界橋梁的考證,像這樣的敞肩拱橋,歐洲到19世紀中期才出現,比我國晚了一千二百多年,趙州橋的雕刻藝術,包括欄板、望柱和鎖口石等,其上獅象龍獸形態逼真,琢工的精緻秀麗,不愧為文物寶庫中的藝術珍品,我國 石拱橋的建造技術在明朝時曾流傳到日本等國,促進了與世界各國人民的文化交流並增進了友誼。
安平橋

安平橋
我國現存古代最長的石橋,位於晉江安海鎮,享有「天下無橋長此橋」之譽。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安平橋位於中國福建省晉江市安海鎮和南安市水頭鎮之間的海灣上。因安海鎮古稱安平道,由此得名;又因橋長約5華里,俗稱五里橋。安平橋屬於中國古代連梁式石板平橋,始建於南宋紹興八年(1138),歷時十四年告成。明清兩代曾多次重修。
該橋是中古時代世界最長的梁式石橋,也是我國現存最長的海港大石橋。1961年安平橋成為國家第一批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十字橋

十字橋
十字橋位於山西太原市晉祠內。橋梁為十字形。全橋由34根鐵青八角石支撐,柱頂有柏木斗拱與縱、橫梁連接,上鋪十字橋面魚沼飛梁,漢白玉欄桿,方磚鋪面,南來北往、東去西行的遊人都可以通過。因這橋構造奇巧,民間傳說是魯班建造的。
橋梁多年經風雨,材質堅固,為中國古代十大名橋之一。
風雨橋

三江風雨橋
風雨橋是侗族獨有的橋。流行於湖南、湖北、貴州、廣西等地。由橋、塔、亭組成。全用木料築成,橋面鋪板,兩旁設欄干、長凳,橋頂蓋瓦,形成長廊式走道。塔、亭建在石橋墩上,有多層,檐角飛翹,頂有寶葫蘆等裝飾,被稱為世界十大最不可思議橋梁之一。因行人過往能避風雨,故名。
風雨橋,都是以杉木為主要建築材料,整座建築不用一釘一鉚,全系木料鑿榫銜接,橫穿豎插。棚頂都蓋有堅硬嚴實的瓦片,凡外露的木質表面都塗有防腐桐油,所以這一座座龐大的建築物,橫跨溪河,傲立蒼穹,久經風雨,仍然堅不可摧。 這些興時於漢末至唐代的古建築,結構嚴謹,造型獨特,極富民族氣質。
風雨橋,是侗族人民引以自豪的又一民族建築物。橋梁由巨大的石墩、木結構的橋身、長廓和亭閣組合而成。除石墩外,全部為木結構,也是不用一釘一鐵,全用卯榫嵌合。橋身以巨木為梁。從石墩起,用巨木結構倒梯形的橋梁,抬拱橋身,使受力點均衡,橋面游廊宛如長龍。游廊上建有三層或五層的四角形成八角形的橋亭三至五座。橋檐瓦梁的末端,塑有檐玲,呈丹鳳朝陽,鯉魚跳灘、坐獅含寶形狀。正梁頂上塑有雙龍搶寶,還配以彩畫,點綴其上。橋的長廓避間為過道,兩旁鋪設長凳,供來往行人休息。熱心公益的侗族人民在夏天施茶水於橋上,供行人解渴。長廓兩壁上端,用木板雕刻各種歷史人物,或繪制神話故事彩畫,供行人休息時欣賞。
世界最長風雨橋――三江風雨橋主橋正中間廊亭開始搭架豎柱,為整座橋梁木結構連接打下根基。三江風雨橋總長355米,橋寬16米,木構部分設計為侗族傳統風雨橋,設七個樓亭,分別為歇山頂、攢尖頂,橋中樓亭,最高達18米。該橋不論高度、長度,還是外形設計,都堪稱世界之最。
鐵索橋

鐵索橋
瀘定鐵索橋座落在瀘定縣城大渡河上,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橋始建於清康熙44年,建於45年(1706年).康熙御筆題寫"瀘定橋",並立御碑於橋頭.橋長103米,寬3米,13根鐵鏈固定在兩岸橋台落井裡,9根做低鏈,4根分兩側作扶手,共有12164個鐵環相扣,全橋體重40餘噸,兩岸橋墩為木結構古建築,風貌獨特,為我國國內獨有.自清以來,此橋為四川入藏的重要通道和軍事要津.1935年5月29日,中國工農紅軍長征途經這里飛奪瀘定橋而使該橋聞名中外.
瀘定鐵索橋全長103.67米,寬3米,由橋身、橋台、橋亭三部分組成。
五音橋

五音橋
五音橋位於河北東陵順治帝孝陵神道,此橋兩側裝有方解石欄板126塊,敲擊時能發出叮叮咚咚的悅耳音樂,包羅我國古代聲樂中宮、商、角、征、羽五音,所以稱此為「五音橋」。敲擊時需用木質敲擊器,已獲得最佳效果。橋全長110.60米、寬9.10米,橋上有石望柱128根,抱鼓石4塊,兩邊安設有方解石欄板126塊,每塊欄板的形狀和大小相同,如果用石塊順著敲擊,會發出不同的聲音,是一座能發出音響的建築物。
玉帶橋

玉帶橋
玉帶橋位於北京頤和園昆明湖長堤上,建於清乾隆年間(公元1736-1795年)。該橋單孔凈跨11.38米,矢高約7.5米,全部用玉石琢成,橋面是雙反向曲線,組成波形線橋型,配有精製白石欄板,顯得格外富麗堂皇。
玉帶橋在西堤六橋中是最令人喜愛的一座。它是西堤上唯一的高拱石橋,是當年乾隆從昆明湖乘船到玉泉山的通道。橋身用漢白玉和青白石砌成。潔白的橋欄望柱上,雕有各式向雲中飛翔的仙鶴,雕工精細,形象生動,顯示了雕刻工匠們的藝術才能。

8. 寫一篇關與自己熟悉的橋的作文,要求400字以上

那是一座充滿回憶的橋。 兒時,跟著外公外婆在鄉下住。不知不覺 間,就愛上了這座橋。

澈、愛上這座橋環境的靜謐。橋下便是一條 清澈的小溪,那裡的水清清的、涼涼的,在 盛夏帶來清涼的感受。橋的兩側是密密的竹 林,與橋身的弧線,形成鮮明的對照,使鄉 村有了別樣的韻味。 在這座橋上,坐上桿欄,看著緩緩流過的小 溪,密不透風的竹林,靜靜的欣賞著這一 切。我的童年在這里,蹣跚學步,健康成 長。 當夕陽掛在半空時,把自身的光芒投射到溪 水裡,幽靜的竹子倒映在溪水中,金黃的, 那是一種愜意的享受。坐在岸邊的石頭上, 望著這般詩情畫意的世界,不禁著迷一陣。 那是一座呼喚心靈的橋。 當爸爸開車再次駛過這座橋時,我驚喜的發 現這里正在悄然地變化著。原本清澈的溪 水,頓時發出惡臭;原本茂密的竹林稀疏 了;原本詩情畫意般的境界,如今變得不堪 入目。過了這座橋,轉個彎就到了外公外婆 家。我在想:我有多久沒有注意到這座橋, 沒有注意到沒有了原來的靜謐、原來的清 澈。靜靜地想著這些變化,只能說缺少知識 使人愚笨到不知如何愛護一個美麗的地方, 大家沒有環保意識,在小溪里洗衣服,在小 溪里丟生活垃圾下去。如果我能呼喚起這些 人的心靈,那該多好啊!這座橋必然將它的 美景,永垂不朽的保留下去。 我最熟悉的那座橋,將城市的喧鬧遠隔,還 一個靜謐的樂園。

閱讀全文

與漢白玉石橋有多少年的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2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8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10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8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7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6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7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5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9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9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3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01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8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