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請問一下"比竇娥還冤"的故事來源謝謝!
《竇娥冤》雜劇劇本,元代劇作家關漢卿著。
貧寒秀才竇天章上京求取功名,向寡婦蔡婆借貸盤纏。蔡婆早就看上了他的女兒瑞雲,乘機提出索要瑞雲做童養媳。端雲3歲喪母,7歲便到蔡婆家,改名竇娥。17歲時竇娥與蔡婆兒子成婚,一年後丈夫病故,婆媳相依為命。一天,蔡婆去向賽盧醫索討銀錢,賽盧醫賺她到僻靜處,想勒死她,幸虧張驢兒父子把她救下。 因這救命之恩,張驢兒父子想霸佔婆媳二人。竇娥執意不從。張驢兒在羊肚湯里放了毒葯,想害死蔡婆,強占竇娥。不料其父喝下了那碗羊肚湯,嗚呼身亡。張驢兒反誣竇娥毒死公公,並威脅竇娥竇娥嫁給他為妻,不然要去公堂告發。竇娥問心無愧,與張驢兒去見官評理。太守桃杌是一個昏官,嚴刑逼供,竇娥堅不屈從。桃杌轉對蔡婆用刑,竇娥為救婆婆,含冤承招,被判死罪。臨刑時竇娥滿腔悲憤,呼天搶地:「為善的受貧窮更命短,造惡的享寶貴又壽延。天地也,做得個怕硬欺軟,卻原來也這般順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為地?天也,你錯勘賢愚枉作天!」竇娥死前發出三樁誓願:若是屈死,死後血飛白練,六月降雪,大旱三年,果然一一靈驗。竇天章官拜兩淮提刑肅政廉訪使,來到楚州地面。竇娥鬼魂托夢父親,訴說冤情。竇天章重新審理此案,殺了張驢兒。竇娥冤情得以伸雪。
《竇娥冤》是深刻地反映了元代社會現實的一個著名的悲劇。
十三世紀中葉,由於農業生產受到掠奪戰爭的破壞和城市經濟的畸形發展,高利貸盛行。劇中竇天章借蔡婆婆二十兩銀子,一年後本利四十兩,無力償還,被迫拿女兒去抵債,就反映出當時高利貸剝削的殘酷性。元王朝又是我國歷史上政治壓迫最殘酷、吏治最黑暗的時期。竇娥進入了公堂,便受到官吏的嚴刑逼供。糊塗的官吏,聽信流氓的誣告,只憑口供定案,而且一審定案,不再復勘,說明當時的法律是十分野蠻、不合理的。竇娥的無辜受戮,更是當時吏治黑暗、冤獄遍地的藝術概括。但悲劇《竇娥冤》不止於揭示元代社會的黑暗,還賦予主人公竇娥以決不妥協的性格。它著重描畫她那股驚天地、泣鬼神的如虹怨氣,使這個默默無聞的童養媳婦,化作一顆光芒四射的彗星,劃破那籠罩蒼穹的黑夜,給人們帶來一線光明,給作品現實主義的軀干灑上一層瑰麗的浪漫色彩。作者還以高超的藝術手腕,細致地刻劃了竇娥內心矛盾沖突,和性格的不同側面,使她成為一個令人同情和崇敬的、有血有肉的藝術形象。
《竇娥冤》第三折是全戲的高峰,是一場唱工戲。開始的[正宮端正好>[滾綉球>等幾支曲子,把竇娥的滿腔怨恨如火山爆發般傾瀉了出來。竇娥胸中的激憤之情洶涌澎湃,猶如山呼海嘯,震撼人心!而此後的[倘秀才>[叨叨令>[快活三>[鮑老兒>等曲情緒陡然轉化,從另一側面表現了竇娥深沉細膩、忠厚善良的性格。劇中竇娥與婆婆生離死別的描寫,情緒低回深沉,場面凄楚哀怨,深深地叩動著人們的心扉。最後竇娥發出三樁誓願,這是作者一種大膽的藝術處理,其精神是浪漫主義的。這大有利於昭示這出悲劇深刻的思想內容,傳達了作者對黑暗現實的強烈不滿和反抗精神。劇終時竇天章的出現,竇天章對案情的重新審理,表現了作者對竇娥的深切同情,也體現了古代人民善惡有報的良好願望。
《竇娥冤》的作者關漢卿(約1224—1300),號己齋叟,大都人,他一生從事雜劇創作和演出,寫過雜劇六十餘種,是當時一個雜劇創作團體「玉京書會」的首領,後人稱頌他是「驅梨園領袖,總編修帥首,捻雜劇班頭」(賈仲明《錄鬼簿續篇》)。由於社會地位低賤,生活道路坎坷不平,使他有可能觀察和體驗下層人民群眾的疾苦,摔打出一副錚錚鐵骨。在題名為《不伏老》的散曲里,有一段最能表現他性格特點的自白:「我是蒸不爛,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響當當一粒銅豌豆。」作家在長期生活中獲得的體驗和形成的這種堅毅不屈的性格,都熔鑄到他晚年最成熟的這一部悲劇作品的主人公身上。竇娥對黑暗勢力的強烈反抗,對真理和正義的執著追求,實際上都反映了關漢卿和他所代表的社會力量的思想和願望。如果說,《竇娥冤》是我國古代一個著名的悲劇,竇娥是封建社會里開始覺醒的被壓迫階級一個成功的悲劇典型,那是並不過分的。關於這一點現代著名劇作家田漢先生在他所寫的話劇《關漢卿》里有形象而生動的描繪,它真實地再現了關漢卿醞釀創作《竇娥冤》的經過,是我們研究這個悲劇的一份很有用處的資料。
《竇娥冤》是取材於元代社會現實的一部作品,但它同前代文學有明顯的繼承關系。竇娥臨刑前有三樁誓願:第一樁血飛白練,是來源於《搜神記》里東海孝婦周青的故事。第二樁六月飛雪,來源於《太平御覽》所記鄒衍下獄六月飛霜的傳說。第三樁亢旱三年,見《漢書·於定國傳》。這三段傳說故事或者是事物的偶合,或者是撰書人的編造,其真實性本令人懷疑,但它符合人民的願望。人們寧可信其有,不願信其無,因此在民間廣泛流傳。關漢卿在寫竇娥的冤情如何感天動地時,將這幾個傳說故事捏在一起加以渲染,使觀眾受到強烈的感染。這說明關漢卿熟悉被壓迫人民的思想感情並具有豐富的舞台經驗,他的傷口能在當時流行,被稱為「當行」作家,實非偶然。
七百多年來,《竇娥冤》不僅成為我國戲曲舞台的保留劇目,而且被譯成多種文字流傳國外。由於雜劇的唱腔和說白帶有時代性和地方色彩,後代不同地區的戲曲搬演此劇時,多數經過改編,明代葉憲祖把它改編為傳奇《金鎖記》,京劇又根據《金鎖記》改編成摺子戲,其中上演較多的有《探監》、《法場》兩折,又名《六月雪》,是近代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程硯秋經常搬演的劇目之一。這些劇本對《竇娥冤》的人物和情節都作了某些改動,由於改編者沒有能體察原作者的用心,以致刪削了精華而增添了糟粕,很少見妙筆生花,使原作有所升華者。如《金鎖記》寫竇娥的丈夫蔡昌宗並非夭折,而是赴京途中路經黃河不幸溺水,被龍王招為附馬,三年後入京考試,一舉狀元及第;而竇娥也因行刑時天降大雪,提刑官驚駭,急令刀下留人,得以不死。最後竇天章平反冤獄,竇娥又與蔡昌宗舟中相遇,父女夫妻歡慶團圓。一出控訴封建統治者迫害平民百姓的悲劇,就蛻變務一出歌頌神明、歌頌清官和庸俗不堪的喜劇,原作的現實主義精神就被閹割了。
《竇娥冤》最早的版本是陳與郊編的《古名家雜劇》(簡稱古本),刻於明萬曆十六年(1588);其次是臧懋循編的《元曲選》(簡稱臧本),刻於明萬曆四十四年(1616);最晚的是孟稱舜評點的《古今名劇合選·酹江集》(簡稱孟本),刻於明崇禎六年(1633)。
② 竇娥冤中國還有哪些象竇娥那樣的冤案
歷史十大冤案:
九死未悔者的悲歌——伍子胥案
兔死狗烹、鳥盡弓藏——韓信案
權力場下的浩劫——巫蠱案
千古冤獄「莫須有」——岳飛案
皇權爭斗的犧牲品——於謙案
閹豎宵小手下的血腥——東林黨案
功到雄奇即罪名——袁崇煥案
小人物釀就的血光之災——庄廷鑨明史案
該殺不殺、無罪獲罪——曾靜呂留良案
撲朔迷離、亘古未有——楊乃武與小白菜案
③ 歷史中有哪些可令六月飄雪的冤案
1、六月飛雪表達的意思是:【有重大冤屈、重大冤情、冤案,就會六月飛雪】,該典故出自《元曲 竇娥冤》。
而客觀上講,六月飛雪,一種奇特的現象,產生這種現象多半是夏季高空有較強的冷空氣。
2、《竇娥冤》是元代戲曲家關漢卿的雜劇代表作,也是元雜劇悲劇的典範,該劇劇情取材自東漢逗東海孝婦地的民間故事,講述了一位窮書生竇天章為還高利貸將女兒竇娥抵給蔡婆婆做童養媳,不出兩年竇娥的夫君早死。張驢兒要蔡婆婆將竇娥許配給他不成,將毒葯下在湯中要毒死蔡婆婆結果誤毒死了其父。張驢兒反而誣告竇娥毒死了其父,昏官桃杌最後做成冤案將竇娥處斬,竇娥臨終發下逗血染白綾、天降大雪、大旱三年地的誓願。竇天章最後科場中第榮任高官,回到楚州聽聞此事,最後為竇娥平反昭雪。《竇娥冤》是中國著名悲劇之一,是一出具有較高文化價值、廣泛群眾基礎的傳統名劇,約有八十六個劇種都改編、演出過此劇。
3、《元曲 竇娥冤》故事梗概:
楔子:
女主角竇端雲自小因為父親竇天章為了考官名而無錢還債,被送到蔡家當兒媳婦(即童養媳),並改名竇娥。
第一折:
婚後不到兩年,竇娥丈夫去世;竇娥與蔡婆相依為命。蔡婆向賽盧醫討債,不成功之餘反而更差點被勒死,恰好獲張驢兒父子倆所救。不料張驢兒是個流氓,趁機搬進蔡家後,威迫婆媳與他們父子成親,竇娥嚴辭拒絕。
第二折:
蔡婆想吃羊肚湯,張驢兒想藉毒死竇娥婆婆而霸佔竇娥(張驢兒以告發企圖勒死蔡婆之事威脅,向賽盧醫討來毒葯),不料反而被父親誤吃、毒死了父親。張驢兒於是誣告竇娥殺人之罪。太守桃杌嚴刑逼供,竇娥不忍心婆婆連同受罪,便含冤招認葯死張驢兒父親,被判斬刑。
第三折:
竇娥被押赴刑場。臨刑前,竇娥為表明自己冤屈,指天立誓,死後將血濺白練而血不沾地、六月飛霜(降雪)三尺掩其屍、楚州亢旱(大旱)三年,結果全部應驗。
第四折:
三年後,竇娥的冤魂向已經擔任廉訪使的父親控訴;案情重審,將賽盧醫發配充軍、昏官桃杌革職永不敘用,張驢兒斬首,竇娥冤情得以昭彰。最後竇娥的冤魂希望父親竇天章能夠將親家蔡婆婆接到住所,代替竇娥盡孝道,竇父應允,全劇結束。
4、逗六月飛雪地,如果說第一樁是通過她自身的奇跡來表明她的冤屈,第二樁則是通過違反常規的自然現象來證明社會的不公平,社會上人為製造的黑暗。逗飛霜六月因鄒衍地的冤獄故事,更表明了竇娥所遭受的是人間冤獄。
④ 元代四大悲劇,除了《竇娥冤》還有什麼經典作品
元代四大悲劇除了《竇娥冤》還包括《趙氏孤兒》、《漢宮秋》以及《唐明皇秋夜梧桐雨》,這四部作品無論是在過去還是在現代社會,其文學地位不容小覷。
01、《趙氏孤兒》
《趙氏孤兒》的作者為紀君祥,這部作品的主要內容為,晉國賢臣趙盾因得罪奸臣屠岸賈,導致其府內上到七旬老叟,下到幾歲齡童皆被屠岸賈所殺害,但上天有好生之德,趙氏一脈有一嬰孩尙存於世,這個孩子就是趙氏孤兒。為了讓這個孩子能更好的生存,其生母把他託付給江湖郎中程嬰,爾後這個孩子的母親生無可戀自縊而亡。屠岸賈得知趙氏一脈還有倖存者,隨即想斬草除根,滿天下尋找趙氏孤兒,程嬰被逼無奈只能找晉國舊臣公孫杵臼求救。
03、《唐明皇秋夜梧桐雨》
《唐明皇秋夜梧桐雨》這部作品的原作者為白樸,該作品的主要內容為,唐玄宗李隆基寵幸楊玉環,致使荒廢朝政,沉迷於酒色。突然臣子急報安祿山造反,馬上就要攻入皇宮,李隆基和楊貴妃立馬逃命,逃到一半將士們倒戈相向,迫使李隆基賜死楊貴妃,至此楊玉環香消玉損。戰亂結束,李隆基夜夢楊貴妃,卻被大雨吵醒,深夜四下無人,李隆基萬分思念楊玉環,憂傷滿腹。
⑤ 請問中國古代四大冤案都是什麼
古代十大冤案2006-10-01 19:05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你厲害,你輝煌,可是在一個陰暗的角落,總是有那麼一小撮人在盯著你,想方設法弄死你.他們跟你沒有什麼仇,僅僅是因為嫉妒,他們不明刀明槍的跟你動手,常常是藉助一個擁有權利的蠢貨去干這事兒.看到這樣的冤案我們常常會無明火起,拍案痛罵.這也是歷史的另一種魅力:讓人憤怒,悲涼和無奈.
NO10 范雎進讒殺白起
白起是春秋戰國時代繼孫子和吳起之後最出色的將軍,在大秦統一全國的進程中,白起參與指揮了兩次足以影響歷史的大戰:長平之戰坑殺了趙國四十萬人馬,使趙國一病不起;討伐楚國的戰爭,成為了春秋戰國時期繼孫子之後第二個攻克楚國都城郢都的大將,還挖掘了楚國先王的陵墓,使東方六國心驚膽戰.嚇的普遍失去了抵抗意志.
當時秦國文有范雎,武有白起,好象很快就能統一全國了.可悲的是范雎這樣一個人物也犯了小人之過----嫉妒.利用自己和秦王的關系好,老是抓機會說白起的壞話.終於有一天,秦王在外面征戰,要求白起帶兵配合一下.白起認為這次戰役發動起來不值得,就給秦王提了個建議,說自己不去為好。這是個純技術性的建議,結果被范雎鑽了空子,說白起要造反,秦王本來就對戰無不勝的白起有忌憚,於是賜給了白起寶劍,讓他自殺.白起憤怒的問到:」為什麼?」後來轉念一下子想通了,」我在趙國殺了四十萬人,難道還不應該死嗎?」 ?V
白起死了,秦國一時將才接應不上來,起用了范雎的老鄉一個叫鄭安平的人,結果這個窩囊廢一出兵就捅了漏子,被活捉了.秦王有一次不經意的在范雎面前說:」白起要是活著,怎麼會遭到這樣的失敗呢?」范雎羞臊的臉都紅了,知道秦王在埋怨自己,於是找了個機會辭職走了.結果秦國統一的步伐又推遲了幾十年.
冤枉指數:9
NO9 伍子胥被殺
伍子胥是司馬遷最佩服的一個歷史任務,司馬遷在史記中寫到:」伍員身負國恥家仇,卻忍耐著巨大的悲痛和徹骨的憤怒等待時機,幾十年艱苦奮斗矢志不渝,最後終於殺回了故鄉幹掉了自己所有的仇人,真是一個有血性的烈丈夫!」伍子胥的偉大在於他對中國傳統的那種以德報怨的觀念不屑一顧,在他看來,烈火就是要用冷水撲滅,惡人就是要用武力來制服!!!所以當好朋友申包胥責備他說:」即使國家對不起你,你也不應該反過來毀滅這個國家啊.」伍員須發倒豎說出了一句讓千古之下的小人為之顫抖的名言:」以德報怨,則何以報德!!!」
凌厲,個性鮮明的人必然得不到好結果。這是中國延續了幾千年雷打不動的公式,伍員死了,他殺了一個小人費無極,又被另一個小人伯痞弄死,歷史彷彿和他開了一個玩笑.從此,中國的英雄們開始了一個無奈的宿命:活得風風光光,死的窩窩囊囊.
冤枉指數:10 讀者悲憤指數:10
NO8 呂後誘殺韓信
韓信的可愛在於他身上具有一種當代美國式的那種自信和坦率,他心裡有什麼話都敢於說出來,不管你是誰,不管你心裡怎麼想。比如舉幾個例子:
例子一:他被平定齊地之後,不顧忌諱,公開給劉邦寫信說:」齊國這個地方民風刁悍復雜,請讓我代理這個地方的王(假王),鎮壓一下這個地方的邪氣。」。有人說韓信這是借功勞向劉邦要挾,可是我覺得憑著韓信那種光風奇月的胸襟才不會這樣,我相信他是從純技術角度出發的。
例子二:韓信被貶後,曾經在大街上看到了呂後的妹夫樊噲,如果要用現在人的看法,自己這么倒霉的時候看到了皇後的親戚!那還不趕緊上去巴結一下,跟呂後套套近乎!(彭越就是這樣沒出息,在蜀地被發配的時候看到了呂後跪著哭求讓呂後把他調回老家去養老。)韓信偏不,笑咪咪的罵樊噲:「看見我來了還不磕頭!」樊噲懾於韓信往日的威望,馬上下馬磕頭:「能在這里看到大王真的很榮幸!」韓信哈哈大笑,敲了敲樊噲的腦袋:「你是侯,我也是侯,用不著再象以往那樣下跪了!唉,真沒有想到,我韓信今天居然會淪落到和你和周勃這樣的大老粗為伍!」說完了扭頭就走,一點都不在乎樊噲在射向他背後那怨毒的目光。
例子三:被貶後在皇宮和劉邦聊天,劉邦試探著問他:「韓信啊,你說句實話,你說我這樣的去帶兵打仗,憑我的才能到底能帶多少兵啊?」說完後可憐巴巴的看著韓信,希望他看在自己是皇帝的份兒上能鼓勵一下。韓信腦袋一晃,想都沒想就脫口而出:「你撐死也就帶十萬兵吧,再多了肯定亂套。」劉邦氣的目瞪口呆,挖苦的回擊了一下:「那你呢?」韓信想也沒想:「我當然多多益善了。」劉邦更氣了,說了一句非常小家子氣的話:「多多益善,那我為什麼是皇帝,而你只能供我驅策呢?」韓信這才知道把皇帝給氣著了,趕緊給了個台階下:「您善於統帥將領嘛,所以我帶多少兵都是你的。」話說到這個份上明擺著是敷衍皇帝,劉邦無論如何也樂和不起來了。
不出所料,後來呂後把韓信給殺了,劉邦當時開心的不得了,簡直得意的忘了形,居然追問了呂後好幾次:「殺了?真殺了?」(這不是杜撰,史記上有記載,高祖又惋惜又高興。這兩種表情加起來可夠難看的。)然後夫妻兩個為了矇混過關,捏造說韓信圖謀聯合陳希(一個小角色,屬於流氓投機分子,造反被劉邦鎮壓了。)造反,我覺得這個理由劉邦自己都不相信,韓信連樊噲都看不上,會巴巴的上趕著去找陳希???
冤枉指數:8.5
NO7 漢景帝殺晁
漢朝建立的時候,劉邦認為秦朝是被郡縣制度給害的,地方上權利太小,所以一出現造反的事情,郡縣沒有力量應付。所以學周朝,分封各個王,還殺白馬宣誓,只能姓劉的當王。他把十幾個兒子弄到各個地方當王,心想不管誰造反當皇帝都姓劉,沒關系。
可是後來的皇帝可就苦了,這些個王一個個的越來勢力越大,到了景帝的時候,有的王自己鑄錢流通,中央根本控制不了。景帝就找人謀劃這個事兒,晁錯也是這個意見,於是倆人一拍即合,成了合作夥伴,開始搞削藩。這些王不幹了,起來造反,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七國之亂。師出得有名啊,公開說推翻皇帝自己取代太赤裸裸了,於是想來想去整了個「清君側」,意思是說皇帝是好的,就是讓晁錯給把持了,逼迫皇帝撤藩。這事兒聽著簡直就象是在騙大傻子,藩王威脅的是誰?扯掉對誰最有好處?明擺著是皇帝自己的主意。可是景帝呢?一點兒都不象個敢作敢當的漢子,為了討好七國讓他們罷兵,順水推舟的說:「對對對,沒錯沒錯,是晁錯要撤,不光自己要撤,還逼著我聽他的。」把晁錯給殺了!中國的事兒就是這個德行,你永遠也整不明白。領導幹部閉著眼睛在台上說瞎話,還TMD說的有板有眼!真是可惜了晁錯這個材料。
個人認為春秋到秦的時候,中國的風氣非常的好,把誠信看得比命還重要(比如侯贏報答完了主子信陵君,覺得欺騙了國王對不起國家,居然自殺了;還有比如燕公子光去拜訪田光,跟他談機密的事情,囑咐他不要泄露,田光認為公子光這樣說是侮辱自己的誠信,也自殺了。)。就是從漢朝以後,風氣開始變壞,都是劉邦和他的這幫子孫造的孽。
冤枉指數:9
NO6 司馬昭殺鄧艾
司馬昭我個人認為在中國歷史上是最陰的人物之一,先不說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就說他指使手下成濟殺掉皇帝吧,皇帝擺開了架勢要去進攻他的王府,半路被一隊兵給殺了。瞎子也看出來了是司馬昭指使的,可這小子楞是抱著皇帝的屍體大哭,還喊著要凌遲了成濟給皇帝報仇!!!連他的手下都看不過去了,有個叫陳泰的說:「成濟只是個侍衛,太小了吧。你哪怕把帶隊的賈充(司馬昭的親信,帶隊指揮成濟殺了皇帝。)給殺了,也能稍微的蒙蔽一下天下人的耳目啊。」司馬昭假裝沒聽見,繼續痛哭。
這樣的人肯定干不出什麼好事兒,後來鄧艾、鍾會兩路討伐蜀漢,走之前,鍾會的大哥鍾愈就跟司馬昭說:「我弟弟不知道深淺,一直把自己當作天下奇才,讓他帶兵恐怕會出亂子。」司馬昭說不會,你放心吧。鍾愈走後,司馬翻身就對親信說:「鍾會的大哥說的不錯,我對鍾會真的不放心。」他手下問:「那你還讓他去?」司馬昭說:「這次去討伐蜀漢有很多困難,很多大將都不敢去,如果沒有膽量卻強迫他們出發,那會毀了大軍。鍾會這個人有膽量,一定能成功,事成後我再收拾他。」
果然後來鍾會嫉妒鄧艾的功勞,上書說鄧要謀反,請司馬昭授權自己去討伐鄧。司馬昭這個時候還沒有完成針對鍾會的部署,就順水推舟同意了他的請求,讓他火速進攻成都。自己偷偷的命令衛灌潛入鍾會軍中聯絡反對鍾會的將軍,並且命令賈充火速進入漢中,斷了鍾會的後路。這樣,可憐鄧艾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糊里糊塗的成了司馬昭拖延時間的一個棋子兒!!!一代名將死的如此的不值,真的讓人感到惋惜。
後來有個大臣叫段灼的實在看不過去,給他兒子司馬炎寫了個奏章,說:說鄧艾謀反太說不過去了,鍾會的人馬是他的四倍,就駐扎在離成都不遠的山谷里,都控制著要道,就是個白痴也不會選擇在那種形式下造反啊。而且鄧都七十多歲了,有今天沒明天的人了,難道還想當皇帝嗎?司馬炎知道這其中的奧妙,司馬昭活著的時候大概就交代了說鄧艾只是被自己小小的利用了一下,說他謀反根本就是扯淡。所以司馬炎立刻就給鄧艾恢復了名譽,可是人都死了,這種馬後炮啥用都沒有。
冤枉指數:8NO5 宋文帝殺檀道濟
南朝時候的劉宋在一開始的時候是很兇猛的,北邊一直打到山東和河北,西邊攻克了關中地區,差一點兒就提前統一了全國,這有賴於兩個出色的大將,西邊是王猛的孫子王鎮惡,北邊就是南朝著名的猛將檀道濟。這兩個人都是死於自己人之手,比起王鎮惡的死,檀道濟更為冤枉。
檀道濟的事跡不多說了,量籌唱沙巧退魏兵,樹上開花從容撤軍。不光勇猛非常,而且謀略超群,是北魏最忌憚的南朝猛將。劉裕生前就很看重他,臨死的時候還託付檀好好為兒子效力。他兒子劉義隆繼承了皇位,歷史上稱文帝,客觀的說,這傢伙不是個糊塗人,而且在政務上還是個好手,把國家治理的不錯。可惜的是他有點兒忌諱檀的勇猛和威名,這就給小人進讒創造了機會。後來事情的發展完全是中國式的陰謀,一個小人使勁兒的挑撥,理由也模模糊糊,皇帝呢就順水推舟下詔命令檀自殺。
旨意到了檀那裡,檀憤怒的頭發上豎,折斷手裡的弓擲到了地上,大聲的痛罵:「你們這不是在毀壞自己的萬里長城嗎?」
N年以後,北魏的越來越強大,不斷的向南吞噬宋的疆土,一次魏的大軍甚至打過了長江!宋文帝嚇得向東逃到了鎮江的北固山上。看著山下的魏兵自由往來,文帝哆嗦著嘴唇說:「檀道濟要是活著,絕對不會讓魏兵如此的囂張。」
冤枉指數:8.5
NO4 楊廣殺高穎
我們知道隋文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難得的好皇帝,他治理的天下是四面平八面光,好的不得了,歷史上記載,他國庫里存的糧食到了唐太宗的時候還沒有吃完!!!而且自己還相當的怕老婆,跟結發妻子獨孤皇後倆人恩恩愛愛,他老婆都過意不去了,說皇帝自古以來都是三宮六院的,你一個妃子都沒有也不好,讓天下人看了好象我不賢惠似的。就做主給他物色了幾個妃子。
文帝手下著名的大臣很多,其中最有威望最得力的干將就是司徒高穎。這個人文武雙全,打年輕的時候就跟隨文帝,很多好主意都是他出的,而且居中調度,幫助文帝統一了天下。他德高望重,被百姓贊美稱頌,連皇帝的幾個兒子都很尊敬他。可是文帝死後,兒子楊廣上了台,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兒,開始玩命兒的糟蹋他老爹留下來的家產。高穎當朝,極力的勸阻他少干荒唐事兒,楊廣懼怕高穎的威望,還不敢太胡來,但是心裡很恨高穎。當時楊廣手下有個叫楊素和宇文化及的,倆人兒都很恨高穎,嫌他擋在前面不允許自己接近皇帝,耽誤了自己的前途。就開始搜羅罪證,誣陷高穎。終於最後抓住了個什麼把柄,我也沒太記清楚(不能怪我,史書上寫的就不清楚),不清不楚的把高給殺了。
高穎一死,楊廣去掉了最大的一個心病,開始為所欲為,手下楊素和宇文化及也開始篡奪了朝政。不過楊廣這個人很有意思,猜疑心特別重,跟任何人都不交心,他不管你是君子小人,今天寵你,也許明天心血來潮就找個理由作了你。所以楊素他們的日子過得也並不舒服,有一次楊素病了,家裡人說找個大夫看看吧,楊素嘴角露出一絲苦笑:「吃什麼葯看什麼大夫啊,現在我死了,你們還能得到加封和賞賜。要是不識相的硬邦邦的活著,不知道哪天就被滅了族。」於是玩命的縱情歡樂,楞是把自己給折騰死了。這也算是誣陷高穎的報應吧。
冤枉指數:7
NO3 唐庄宗
李克用的兒子李存勖其實是個很有本事的人,甚至比他老爹都有本事。李克用死後,留下了不少干兒子,個個威望隆重,戰功赫赫,有人就擔心李存勖統帥不了這些人,勸他殺掉一些,鞏固自己的地位。李存勖不答應,他知道要統帥這幫人,首先要讓他們心服!於是自己在投降的士兵里挑選了五百個騎兵,讓他們騎白馬使用銀槍,號稱銀槍校節督。充當自己的衛兵,每當碰到硬骨頭的時候,李自己就帶著這些兵對他的干兄弟門說:「你們在這好好獃著吧,看我給你們打個樣兒看看!」親自沖上去把對方解決。結果手下的這些人越來越怕也越來越服。
同時李還注意提拔年輕人才,充實自己的班子,這個時候他選上了年輕干練的郭崇韜。郭這個人很了不起,真正是一個上馬治軍,下馬治民的人才。開始的時候很多人不服他,後來他一次次的立功,人們越來越佩服他,稱他為唐的後起之秀。後唐立國後,唐庄宗李存勖開始躺在功勞本上享受,但是這個時候有郭崇韜擔任尚書僕射,盡力維持著,大局還好。後來,庄宗命令郭帶著太子去討伐四川,一路上,郭盡心盡力,用智慧和謀略很快的平定了蜀地,並且日夜的教導太子好好學習。太子呢,只是個十來歲的孩子,性格有點兒叛逆,對郭的嘮叨和管束很不耐煩。結果太子手下有個嫉妒郭的大臣就開始吹風,說:「太子啊,你看郭這個人太討厭了,咱們殺了他吧,這樣就沒人管你了,你就可以好好玩兒了啊。」太子眼睛一亮:「真的嗎?那你幫我把他弄死吧,我也討厭這個傢伙。」
於是一個暗殺陰謀就這樣兒戲般的開始了,這個進讒的人在太子府裡布置好了,就假傳太子的命令,讓郭近來議事。郭一點兒防備都沒有,在堂上看到了太子和他身邊那個進讒的人。就上去磕頭,剛剛跪下還沒來得及說話,那個人抽出袖子里的大錘當頭就是一下子,把郭當場給砸死了!!!
事後太子都有點兒害怕,那個兇手說:「這事兒簡單,咱們羅織點兒罪名就好了。」於是編了一大堆瞎話,寫了個本子給了庄宗。庄宗一開始看到了很吃驚,喃喃的說:「我跟郭認識的時間太長了,郭不會造反吧。」手下的一個戲子過來說:「咳,殺了就殺了,這有什麼啊。現在太子就在四川,可不能逼急了他,不如就順水推舟同意了吧。」庄宗也真是混蛋,拿起筆來批了個好字,還賞賜了「平叛」的有關人員!!!
這個事件在朝野造成了相當大的震動,很多大臣從這件事情上看到了庄宗真的是糊塗了。他的那些干兄弟也開始蠢蠢欲動。後來,太子由於沒有了郭的輔佐,很快從四川被趕了出來,狼狽的逃回了京城,庄宗知道冤枉了郭,非常後悔,聲望也受到了極大的損害。一天夜裡,庄宗的乾哥哥李嗣源帶兵沖進了皇宮。。。
冤枉指數:9.5
NO2 宋高宗殺岳飛
岳飛死的吧,可能還不算冤枉,為什麼這樣說呢。這小子你伐金就伐金吧,伐金的人多了。可是你不該提出「迎回二帝」這樣的口號,結果口號一喊,把宋高宗給整了個不尷不尬,哦,我這兒費勁八力的指揮著伐金,把兩個皇帝給接回來,那我往哪兒擺啊。
實際上,本來高宗對岳飛是非常信任和喜愛的,岳飛呢,本人沒有什麼背景,也不是出身世家。僅僅是因為作戰勇猛被宗澤賞識,曾經對高宗提了那麼一下。高宗就注意了這個人才,著意培養,短短幾年,就提拔到了與韓世忠同級別的大將。後來岳飛在襄陽屯田,有人進讒說岳飛的權利太大,可能要造反。高宗根本不信,把書信包了一包給岳飛,表示我信的著你,以後再有類似的信都原封不動寄給你。岳飛特別的感激皇帝,於是對皇帝保證說:皇帝你放心吧,我一定會攻克黃龍府,迎回二帝!高宗看了後立刻吐血。
終於,歷史安排了一個倒霉蛋兒出來為皇帝承擔責任了,這個人就是秦儈。這小子也知道岳飛不好扳倒,但是他抓住了皇帝的心理,一天,他戰戰驚驚的說到:「岳飛提的口號自然是能鼓舞人心,激勵士氣,可是皇上啊,天上不可以有三個太陽啊。」高宗心裡一震。
岳飛終於死了,這個直腸子到死也沒弄明白奧妙在哪裡。他向皇帝討說法,皇帝沒辦法,給了三個字「莫須有」。
冤枉指數:6.5
NO1 崇禎殺袁崇煥
袁崇煥在關外的寧遠(今天的錦州附近)附近,死死的遏止了清兵進關的要道,使明朝可以騰出手來,專心致志的對付李自成的起義軍。清從努爾哈赤到皇太極,屢次在寧遠城下受挫,袁崇煥象堵在喉嚨里的骨頭,吞不下,吐不出。還生生的噎死了太祖皇帝努爾哈赤!!!
戰場上解決不了的人,可以戰場外解決。於是範文程出了個主意,讓皇太極從蒙古借路,從科爾沁南下,進攻北京。這是一次名副其實的冒險行動,清軍拋棄輜重,輕兵急進。這個時候的北京政府慌了神,正商議遷都的時候,袁崇煥從關外殺回來了,舉朝歡騰。好消息一個接一個,袁崇煥在城外首仗打敗了皇太極,現在兩軍正在城北對陣扎營。接著,北京城裡開始有流言,說袁要和清軍和談,後來流言越來越神,說是袁私自把山海關防線打開了個口,放清軍進關。皇帝的疑心越來越重,與此同時皇太極和範文程正在城外偷笑。。。
這時候一個太監趕回來了,他是從清軍的俘虜營里回來的,說晚上睡覺聽到了帳外的清軍將領在慶祝,說袁崇煥馬上要投降大清了,還要把崇禎作為禮物送給皇太極呢。崇禎一聽就火往上撞,一點兒都沒有想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太監是怎麼樣從設防嚴密的清軍大營里出來的。
後來的事情發展是非常讓人痛心的,崇禎用了最殘酷的刑罰對待袁,還發動百姓去撕咬袁的軀體。百姓們不知所以,上去紛紛割袁身上的肉,活活把袁給弄死了。這樣對待功臣,讓所有忠於大明的將領齒冷。後來洪承疇在松山大戰中被抓後,在清軍中發現了投降過來的袁崇煥的部將祖大壽,開始厲聲痛罵:「國家有什麼地方虧負了你?」。祖大壽絲毫不以為侮,厲聲回擊:「袁督帥又有什麼地方虧負了國家!!!」洪無語良久,後歸降。
⑥ 元代四大悲劇,除了《竇娥冤》還有什麼經典作品
元代的四大悲劇,除了關漢卿的《竇娥冤》,還有馬致遠的《漢宮秋》,白樸的《梧桐雨》和紀君祥的《趙氏孤兒》。在古代除了唐詩宋詞元曲鼎盛之外,還有元雜劇也十分的出名,並且有許多經典的作品。
《梧桐雨》寫的是安祿山舉兵謀反,導致皇帝不得已要將自己最愛的楊貴妃處死。楊貴妃死後,皇帝經常與楊貴妃在夢中相遇。後來因為被梧桐雨驚醒,所以皇帝感到惆悵萬分。
⑦ 歷史比竇娥還冤的人有誰
竇娥是關漢卿塑造的一個人物,既然人物是塑造的,那麼《竇娥冤》裡面渲染的場景,故事的構架很多都是虛構的,事實上“六月飛雪”確實很難實現,但歷史上冤死的人真的是太多太多了,下面我就提幾位:
1,白起。白起是戰國四大名將之首,一生殺敵無數,在敵人眼中,他是死神的代名詞,但在秦國人眼裡他是世上獨一無二的戰神,馳馬縱橫沙場幾十年,立功無數,徹底摧毀了六國的軍事實力,為以後秦國的一統踏平道路,然而功高震主,再加上范睢等人的讒言,白起最終被秦昭襄王賜死,一代戰神就此隕落,回首他這一生,為秦國而戰,至死不渝,從沒負過秦國卻落得這般下場,凄慘至極。
於謙一生為官清廉,剛正不阿,憂國憂民,不與奸佞同流合污,他的那首《石灰吟》至今傳頌,“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這首詩也表達了他強烈的愛國之情和一顆拳拳報國之心!我想每個讀到此詩的人都會為之動容的,可是如此忠義之人最終在徐有貞等人的誣陷下被復辟的明英宗斬殺於北京崇文門,就死在他曾拚死保護的那座城池之下!於謙的偉大並非一句話兩句話所能概括,而他的死更是國家的悲哀,民族的悲哀!希望大家能更多記住民族英雄於謙而不僅僅是那個相聲演員,因為相比之下,五百多年前的那位於少保,為了國家和民族付出了太多,甚至是自己的生命。
歷史雖然已經遠去,但我們應當銘記,守護歷史,守護我們的傳統精神,這才是一個具有五千年文化的大國所應該具有的基本素養與認知。
⑧ 中國古代有哪些案情復雜曲折的冤案
大清真案
清末,餘杭士子楊乃武應鄉試中舉,擺宴慶賀。房客葛小大妻畢秀姑頗有姿色,人稱"小白菜"。她本是葛家童養媳,曾在楊家幫佣,與楊乃武早有情愫,礙於禮義名份,難成眷屬,只得各自婚娶。餘杭知縣劉錫彤曾為濫收錢糧斂贓貪墨,被楊乃武聯絡士子上書舉發,斷了財路,心懷怨隙。他兒子劉子和用迷葯姦汙了畢秀姑,又把她丈夫葛小大毒死。劉錫彤為保住兒子性命和發泄私憤,便"移花接木",把楊乃武騙至縣衙,嚴刑逼供,以"謀夫奪婦"定擬,問成死罪。楊乃武和其胞姐楊淑英、妻子詹氏不服,屢屢上訴,歷時二年,前後幾十堂,皆因劉錫彤上下疏通賄賂,以致官官相護,依舊判定死罪,並詳文刑部。詹氏也因上告失敗而獲罪被拘,幸同科舉人汪士屏聯合士紳上書刑部辨冤,刑部侍郎夏同善駁回詳文,並請得諭旨命浙江三大憲會審。楊淑英為救弟弟,懷抱侄兒去省城探監,求秀姑據實翻供,畢秀姑深覺愧疚,當即應允。誰知浙江巡撫楊昌浚為保住自己面子和眾多參審官員頂子,依仗擁兵邊疆左宗棠之勢,會同藩台、臬台蓄意抗命,不準畢秀姑翻供,復以"通姦謀命"定擬,上奏。楊昌浚此舉激起浙江士紳公憤,楊淑英在他們支持下,至獄中讓楊乃武寫冤狀,冒死赴京,滾釘板告狀。光緒帝生父醇親王痛恨楊昌浚蔑視朝廷,又怕各省督撫仿效,決意替楊乃武翻案,以示警飭。正當楊乃武看透黑暗吏治,與秀姑欲以鮮血、頭顱祭告天下:"大清百姓盼望青天"之際,得到了醇親王"大清有青天"的回答。出獄之日,楊乃武目擊畢秀姑奉懿旨,被押解尼庵削發為僧,自己雖保住了命,卻已一身傷殘,幾為廢人,連舉人功名也不準恢復,不禁黯然自問:"我這冤案是昭雪了么?大清真有青天么?……"一曲冤歌傳百年,長伴遺恨說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