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你覺得有哪些我們必須知道的歷史常識
我們必須知道的歷史常識有很多,比如說我國的第一個朝代是夏朝。最後一個朝代是清朝。秦朝當時建長城的目的是為了防止匈奴的侵略。李白和杜甫是忘年交,李白要比杜甫大。等等,這些歷史常識還是有必要知道的。
⑵ 想了解中國古代的歷史!應該從哪開始
中國古代歷史上下五千年,有記載的也就兩千多年。按朝代來分的話你應該先從商朝開始,那是中國第一個朝代。
⑶ 想了解我國古代最混亂的時期,只需了解哪三個關鍵點
說起中國古代歷史,「夏商周秦漢晉隋唐宋元明清」,大一統的朝代一般人都知道。
如果說階段史,也能有不少人說出「春秋戰國、三國、五代十國」。起碼知道春秋戰國是在周朝時期,三國是在東漢末年,五代十國是在唐宋之間。
但說起「五胡十六國」和「南北朝」,對歷史不感興趣的人恐怕鮮有人了解,特別是「五胡十六國」和「五代十國」,怕是好多人都混淆了有生之年。
兩晉南北朝時期,我覺得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為混亂的時期,自304年五胡亂華開始,一直到589年隋朝大一統,整個華夏大地歷近300年大分裂,割據政權此生彼滅,百姓生靈塗炭。
我看《資治通鑒》時,看到這一段時期,完全懵逼了。思來想去,我覺得作為我們普通人,完全沒有必要全面深入地掌握這段歷史,只需要了解3個關鍵點就行了,一來對中國古代歷史有個基本的框架脈絡印象,二來可以在別人面前吹吹牛逼。
一、了解幾個專業名詞這些專有名詞,是了解這段歷史的基礎,具體是哪「五胡」,哪「十六國」,以及哪個少數民族分別建立了哪些政權,你都沒有必要去記,除非你是歷史專家學者,或者你有閑工夫。
下面這張圖是我對「五胡十六國」的一個簡單梳理,有興趣可以將手機橫過來看。
以上,是我對「五胡十六國」的一個總述,我覺得我們一般歷史吃瓜群眾了解這些就夠了。
當然,我們看《資治通鑒》不光看歷史,主要是看歷史事件中的智慧,讓我們在日常為人處世中有所借鑒。
比如王導到陌生的江左,是怎麼樣擺平地方士族大家的,這樣一來,當我們空降到某個關系網比較復雜的地方,我們也可以參考借鑒他的做法,讓自己迅速站穩腳跟。
⑷ 中國歷史從什麼時候開始
中國,是以華夏文明為源泉、中華文化為基礎,並以漢族為主體民族的多民族國家,通用漢語、漢字,漢族與少數民族被統稱為「中華民族」,又自稱為炎黃子孫、龍的傳人。
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距今約5000年前,以中原地區為中心開始出現聚落組織進而形成國家,後歷經多次民族交融和朝代更迭,直至形成多民族國家的大一統局面。20世紀初辛亥革命後,君主政體退出歷史舞台,共和政體建立。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中國大陸建立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政體。
中國疆域遼闊、民族眾多,先秦時期的華夏族在中原地區繁衍生息,到了漢代通過文化交融使漢族正式成型,奠定了中國主體民族的基礎。後又通過與周邊民族的交融,逐步形成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局面,而人口也不斷攀升,宋代中國人口突破一億,清朝時期人口突破四億,到2005年中國人口已突破十三億。
在泱泱五千年裡,中國歷史分為四個階段,即神話時代,傳說時代,半信史時代和信史時代。那麼都是如何劃分呢?
信史時代
信史時代是指有文字或出土文物記載著當時社會的情況的時代,後人稱為信史時代。與它相反的,就是傳疑時代或是傳說時代。
中國進入信史時代,始於西周共和行政第一年。
信史,即有籍可查的歷史。眾所周知,中國於公元前841年(也就是所謂的西周共和元年)開始用文字記載歷史,一直延續至今,沒有間斷。
柏楊先生在《中國人史綱》中稱,這是中國人對人類文明最偉大的貢獻之一~
因為同時代的其他文明古國,或者根本沒有記載,或者雖有記載而記載已經湮沒,全靠考古學家辛苦的發掘,才能得到片斷~
(註:筆者在顧准先生的《希臘城邦制度》中得知,希臘的信史時代開始於公元前776年,在此以前,歷史家幾乎一致把希臘史歸入傳說時代~)
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公元前841年之前的中國歷史,可信度不高~
可能有人會說,你居然敢懷疑《史記》的可信度?《史記》上明明記載著《五帝本紀》、《夏本紀》、《殷本紀》,難道那些不可信么?
拜託,司馬遷是西漢時期的人,既然中國於公元前841年才開始用文字記載歷史,那麼請問,司馬遷寫《五帝本紀》《夏本紀》《殷本紀》的時候,參考的是什麼?
而且,《五帝本紀》《夏本紀》《殷本紀》《周本紀》記載了近兩千年的歷史,為什麼在《史記》中所佔的篇幅還不到5%?為什麼司馬遷沒有為這時期的任何一個人單獨立傳?
答案很明顯,因為這個時期留下來供司馬遷參考的東西實在太少太少了~
不信的話,大家可以去翻翻史記,五帝夏商周時期,只有少數的人物以及他們的事跡被司馬遷記載了下來,剩下的,是大量的歷史空白,有些一空就空幾百年,這期間發生過什麼?天知道~
比如說,《史記·夏本紀》中有兩段這樣的文字:
「中康崩,子帝相立。帝相崩,子帝少康立。帝少康崩,子帝予立。帝予崩,子帝槐立。帝槐崩,子帝芒立。帝芒崩,子帝泄立。帝泄崩,子帝不降立。帝不降崩,弟帝扃立。帝扃崩,子帝廑立。帝廑崩,立帝不降之子孔甲,是為帝孔甲。帝孔甲立,好方鬼神,事**。夏後氏德衰,諸侯畔之。天降龍二,有雌雄,孔甲不能食,未得豢龍氏。陶唐既衰,其後有劉累,學擾龍於豢龍氏,以事孔甲。孔甲賜之姓曰御龍氏,受豕韋之後。龍一雌死,以食夏後。夏後使求,懼而遷去。
孔甲崩,子帝皋立。帝皋崩,子帝發立。帝發崩,子帝履癸立,是為桀。」
大家不覺得記載太簡略了么?
這么多帝王(或者說是部落聯盟首領),只留下了名字,他們都做過什麼?
也許,這些名字,都值得懷疑~
當然了,歷史研究者們研究歷史,不完全依靠文獻,還可以憑借考古~
以我愚見,考古成果,因系使用科學手段所得,因此在很多方面都是可信的~
比如說,殷墟的甲骨文距今有多少年,以及甲骨文都寫了些什麼,這些可信~
但是,考古成果彌補不了非信史時代的大量歷史空白~
比如說,考古學家們從地下挖出一具骨骸,那具骨骸生前做過什麼,這個考古學家們考不出來吧?
如果還附帶挖出了那具骨骸生前寫的日記,或者別人給他立的傳,那又另當別論了----這些,都是信史時代才有的東西~
⑸ 一個國家的歷史應該從何時算起如中國據稱有四千多年歷史,這是從黃帝時期算起的。
如果這個「歷史」是狹義的,也就是與「史前」相對的歷史時期,那麼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歷史應該從有文字記載開始。這種劃分只是為了研究的方便(不代表文明發展程度或社會復雜化水平等等),因為史前時期和歷史時期在研究方法和資料上差別很大。這兩者之間也並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也有人在史前和歷史之間加入了一個「原史」(protohistory)階段。
「史前」(prehistory)的概念是,有文字記載之前的人類歷史。中國古代最早的成熟的文字體系出現於晚商,因此晚商以前的良渚、紅山等文化皆是史前文化。
「如中國據稱有四千多年歷史,這是從黃帝時期算起的。」不是的。四千年這種說法是從傳說中的夏朝建立開始算起(因為夏的積年本來就有不同說法,所以四千多年中的「多」到底是多少也不確定)。黃帝距今的年代,現在一般認為約有五千年左右或五六千年(只是概數,具體是多少年誰也說不清),其所依據的不是當時的編年史,而是東周時期才開始出現的關於上古帝王的傳說(集大成於司馬遷的《史記·五帝本紀》),黃帝按傳統的古史觀謂其中華文明的始祖尚可,但按照現代意義上的歷史學來說,不能作為中國歷史的開端,其性質類似於朝鮮傳說中的檀君。
⑹ 人類歷史應該追溯到何時最早是什麼時候30000年前嗎
你知道人類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穿衣服的嗎?英國科學家近日從研究虱子中發現,人類穿衣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約7.2萬年前。這是迄今為止學術界關於服裝起源的第一例假說。
通過運用基因研究法,英國馬克思•普朗克人類進化研究所的馬克•斯通金教授巧妙地利用衣物虱子進化的影響,反推出了衣物的起源年代。
目前,世界上所擁有的最古老的衣物標本是公元前5000年前流傳下來的古埃及麻布殘片。由於衣服無法形成化石,因此科學家不斷斷定其就是最原始的人類服裝。然而,斯通金教授和他的研究小組卻從另一類古老而又平常的事物---虱子中得到靈感,首次揭示了人與虱子在另一層面上的不解之緣。
斯通金等人在《當代生物學》上撰文指出,虱子分為兩種---頭上的和身體上的。前者誕生的年代較早,一般居住在人的頭皮上。但是,隨著古人漸漸習慣了穿衣避體,頭皮上的虱子便開始轉移陣地,挪到了衣服上,並且最終演化為後者。通過研究兩者基因的差異,可以斷定上述演化過程發生的年代,而這個年代也就是人類開始穿衣服的時間---大約在距今7.2萬年前。----《中國日報網站》
⑺ 學習歷史要注意時間概念,懂得計算年代
學習歷史要學會陽歷推算陰歷和陰歷推算陽歷,因為在1840年鴉片戰爭之前人們都是用陰歷來紀年,就連日子和時間也是用古歷。尤其在考古學領域,時間概念更為注意,人們從事物中碳的含量來推算時間,從而得到許多歷史理論。如果你覺得我說的有道理,請點擊採納,謝謝。
⑻ 你覺得有哪些我們必須知道的歷史常識
我個人覺得我們所需要知道的歷史就是當時我們在民國時代發生的很多事情,在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還沒有成立的時候,那時候我們可以說特別的艱難,還有很多的時候,日本入侵,我們的中國發生了特別多的事情,作為每一個國人對這段歷史都必須能夠銘記在心裏面,當時客人說遭受了特別多的困難,不管是哪一個時代,可以說都是特別的辛苦,是他們為我們打拚了現在這么幸福的生活,所以對於這段歷史的常識必須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