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荊州有什麼著名歷史事件

荊州有什麼著名歷史事件

發布時間:2022-12-25 18:18:51

⑴ 聞聽三國事,每欲到荊州,請梳理與「荊州」相關的故事情節

曹操攻荊州,劉表讓荊州,劉備借荊州,關羽大意失荊州

⑵ 求劉備借荊州的史料。

公元208年赤壁戰後,孫劉結盟乘勝進軍,經年余激戰,最終奪取荊州城。由於荊州乃兵家必爭的重鎮,所以東吳主帥周瑜親任南郡太守,坐鎮荊州,而功勞甚偉的劉備卻只能率本部兵馬守江南的油江口立營。劉備曾被漢獻帝封為左將軍,號左公,劉備駐扎油江口後即改油江口為公安,取「左公安靖,日後強雄」之意。劉備居公安,地小物薄,不利於發展,於是他向孫權兩次提出借荊州。孫權採納周瑜的建議,不僅不借荊州,反而利用吳蜀聯姻軟禁劉備,使50多歲的劉備作了東吳的嬌客。公元210年,周瑜病故,魯肅繼任。魯肅從吳蜀聯盟以抗曹操的戰略方針考慮,勸說孫權暫時將荊州借給了劉備。劉備借得荊州後,即以之為立足點,北抗曹操,西取益州,建立蜀漢政權。至今仍有「劉備借荊州,一借永不還」的俗談。
《資治通鑒卷六十六》記載:「建安十四年(209年)十二月,……權以瑜領南郡太守,屯據江陵;程普領江夏太守,治沙羨;……會劉琦卒,權以備領荊州牧,周瑜分南岸地以給備。備立營於油口,改名公安。」
《資治通鑒卷六十六》記載:「十五年(210年)十二月,……備以周瑜所給地少,不足以容其眾,乃自詣京見孫權,求都督荊州。……權以魯肅為奮武校尉,代瑜領兵,令程普領南郡太守。魯肅勸權以荊州借劉備,與共拒曹操,權從之。……復以程普領江夏太守,魯肅為漢昌太守,屯陸口。」
《三國志魯肅傳》記載:「後備詣京見權,求都督荊州,惟肅勸權借之,共拒曹公。曹公聞權以土地業備,方作書,落筆於地。……令程普領南郡太守。肅初住江陵,後下屯陸口。」
《三國志程普傳》記載:「領江夏太守,治沙羨,食四縣。……周瑜卒,代領南郡太守。權分荊州與劉備,復還領江夏,……。」
《三國志先主傳》記載:「先主表琦為荊州刺史,又南征四郡。……琦病死,群下推先主為荊州牧,治公安。……先主至京見權,綢繆恩紀。」
根據以上相關歷史記載,可以看出,《資治通鑒》和《三國志魯肅傳、程普傳》均有很明確的說明,而《先主傳》則沒有明確說明。特別是編年史的《資治通鑒》將前後時間記載的很詳盡。由此,我們可以勾畫出「借荊州」的實際過程為:
1、 208年11月,周瑜率領的大軍於赤壁擊敗曹操,又逆江西進,佔領沿江各重要城市(包括入川的門戶夷陵),包圍江陵,與曹仁展開激烈的爭奪戰。
2、 208年12月,劉備趁江陵大戰,周瑜無暇南顧之機,率部南下搶佔四郡的地盤。
3、 209年12月,曹仁放棄江陵北撤,周瑜佔領戰略要地江陵。孫權任命周瑜為代理南郡太守(治江陵),程普為代理江夏太守(治沙羨)。
4、 同月,劉琦死,劉備為荊州牧。周瑜將南郡的江南岸的地盤分給劉備,劉備在油口建立公安城,作為自己的辦公地點。孫權將妹妹嫁給劉備。
5、 210年12月,劉備冒著生命危險去見孫權,要求管理(借)荊州。周瑜則建議趁此機會扣留劉備,以絕後患(當然更反對借荊州了。估計此時周瑜正在孫權處匯報攻蜀事宜)。
6、 同月,正好周瑜病死,孫權命程普代理南郡太守,魯肅接管周瑜的部隊,負責整個荊州地區。親劉備的魯肅接任,乃勸孫權將荊州借給劉備,孫權同意了。
7、 同月,程普從江陵退至江夏,魯肅退至陸口,將自公安以西的荊州長江沿岸的全部重要地區(包括江陵至夷陵一線)移交給了劉備。
這就是借荊州的全部過程。這些地方的重要性在第三個問題中再討論,可這些地方均是周瑜的部隊經過一年欲血奮戰(且不說前面的赤壁大戰)從曹操手中奪過來的。如此輕松的就借給劉備,應當說孫權和魯肅真是很夠意思,很顧全大局。如果這樣的情況都不算借,那麼世界上就沒有「借」這個字了。
所以我完全不同意《細說三國》中的所謂荊州乃漢朝皇帝的荊州,其它人沒有權利將荊州借給別人的說法。因為當時漢獻帝的話還有誰聽?試想:如果被曹操控制的漢帝命令劉備或孫權將荊州借給曹操,他們會聽從嗎?所以《細說三國》在此問題上有明顯的偏見。
實際上,劉備也是承認借荊州的,並找借口拖延不還:
《三國志吳主傳》記載:「是歲劉備定蜀。權以備已得益州,令諸葛謹從求荊州諸郡。備不許,曰:吾方圖涼州,涼州定,乃盡以荊州與吳耳。」
《三國志先主傳》記載:「二十年,孫權以先主已得益州,使使報欲得荊州。先主言:須得涼州,當以荊州相與。」
《資治通鑒卷六十七》採用了吳主傳的記載。
劉備的這種做法,使一向親劉的魯肅也憤怒了。他親自帶兵在益陽與關羽對峙,並單刀赴會,責備關羽以及劉備的不夠意思:
「國家區區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軍敗遠來,無以為資故也。今已得益州,既無奉還之意,但求三郡,又不從命。」「肅厲聲呵之,辭色甚切。」(三國志魯肅傳)「肅因責數羽以不返三郡,……肅曰:不然,始於豫州覲於長阪,豫州之眾不當一校,計窮慮極,志勢摧弱,圖欲遠竄,望不及此。主上矜愍豫州之身無有處所,不愛土地士民之力,使有所庇蔭以濟其患;而豫州私獨飾情,愆德墮好。今已籍手於西川矣,又欲翦並荊州之土,斯蓋凡夫所不忍行,而況整領人物之主乎!羽無以答。」(資治通鑒)
這魯肅也太不懂政治了,以為劉備會對吳國感恩不盡。此乃其一生所犯唯一錯誤。

⑶ 赤壁之戰是圍繞荊州發生的嗎

赤壁之戰,是指東漢末年,孫權、劉備聯軍於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長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帶大破曹操大軍,奠定三國鼎立基礎的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役。這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爭之一,也是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中最為著名的一場。它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在長江流域進行的大規模江河作戰,標志著中國軍事政治中心不再限於黃河流域。孫劉聯軍最後以火攻大破曹軍,曹操北回,孫、劉各自奪去荊州的一部分。

⑷ 荊州有哪些歷史

中文名稱: 荊州市
行政區類別: 地級市
所屬地區: 中國華中
下轄地區: 松滋/洪湖/石首/江陵/公安/監利
政府駐地: 沙市區/荊州區
電話區號: 0716
郵政區碼: 434000
地理位置: 湖北省中南部,江漢平原腹地
面積: 14104平方千米
人口: 645.73萬(2010年)
方言: 西南官話

機車牌代碼: 鄂D
著名歷史人物: 伍子胥、陳友諒、岑參、張居正等

社會發展經濟發展旅遊荊州古城地勢地貌土地資源礦產資源生物資源氣候特徵荊州名人城市建設荊州三寶荊州習俗荊州與奧運民風民俗友好城市展開編輯本段荊州概況
荊州(18張)荊州市位於東經111°150—114°050,北緯29°260—31°370。地處湖北省中南部,江漢平原腹地,長江自西向東橫貫全市,全長483公里。荊州東連武漢、西接宜昌、南望湖南常德,北毗荊門、襄陽(原名襄樊)。總面積1.41萬平方公里,其中平原湖區佔78.7%,丘陵低山區佔21.1%。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12月1日,荊州市轄2個市轄區、1個經濟開發區、3個縣,代管3個縣級市。 · 荊州區 荊州區位於湖北省中南部。東經111°54′—112°19′,北緯30°6′—30°39′。面積1046平方千米。2004年末總人口572052人。轄3個街道、7個鎮、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湖北荊州城南經濟開發區)。共有36個居委會、119個村委會。區人民政府駐荊州市荊州中路80號。郵編:434020。行政區劃代碼:421003。 荊州市沙市區街景
· 沙市區沙市區位於湖北省中南部。面積469平方千米。2004年末總人口550633人。轄6個街道、4個鎮、1個鄉。共有87個居委會、91個村委會。區人民政府駐荊州市文化宮路。郵編:434000。行政區劃代碼:421002。 · 江陵縣 江陵縣位於湖北省中南部,江漢平原腹地、荊江河段北岸。全縣版圖呈馬鞍形,東西距53.5千米,南北距36.2千米。面積1032平方千米。2004年末總人口373027人。轄7個鎮、2個鄉。共有13個居委會、203個村委會。省管江北監獄、三湖、六合垸農場在轄區之內。縣人民政府駐郝穴鎮。郵編:434101。行政區劃代碼:421024。 · 松滋市 松滋市位於湖北省南部,長江南岸。南鄰湖南省石門縣和澧縣。面積2235平方千米。2004年末總人口869327人。轄14個鎮、2個鄉、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湖北松滋經濟開發區)。共有31個居委會、243個村委會。市人民政府駐新江口鎮。郵編:434200。行政區劃代碼:421087。 · 公安縣 公安縣位於湖北中南部,長江南岸。東經111°48′—112°25′,北緯29°37′—30°19′。南鄰湖南省安鄉縣和澧縣。南北長75千米,東西長51千米。面積2257.5平方千米。2004年末總人口1026895人。轄14個鎮、2個鄉、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湖北公安經濟開發區)。共有60個居委會、326個村委會。縣人民政府駐斗湖堤鎮。郵編:434300。行政區劃代碼:421022。 · 石首市 石首市位於湖北省南部。東經112°13′—112°48′,北緯29°30′—29°57′。南鄰湖南南縣、安鄉、華容、北抵江陵、東靠監利、西接公安。面積1427平方千米。2004年末總人口614106人。轄2個街道、11個鎮、1個鄉、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湖北石首經濟開發區)。共有29個居委會、274個村委會。市人民政府駐綉林街道辦事處。郵編:434400。行政區劃代碼:421081。 · 監利縣 監利縣位於湖北省南部,長江北岸,隔江與湖南省岳陽、華容縣相鄰。面積3118平方千米。2004年末總人口1378957人。轄18個鎮、3個鄉、3個省級經濟開發區(湖北監利經濟開發區、監利朱河經濟開發區、監利新溝福娃食品深加工產業園(開發區))。共有65個居委會、767個村委會。縣人民政府駐容城鎮。郵編:433300。行政區劃代碼:421023。 · 洪湖市 洪湖市位於湖北省南部,長江與東荊河之間,西南隔長江與湖南省臨湘縣相鄰。東經113°07′—114°05′,北緯29°39′—30°02′。面積2519平方千米。2004年末總人口897186人。轄2個街道、14個鎮、1個鄉、2個省級經濟開發區(湖北洪湖經濟開發區、洪湖府場經濟開發區)。共有40個居委會、448個村委會。市人民政府駐新堤街道辦事處。郵編:433200。行政區劃代碼:421083。 · 荊州經濟開發區 荊州經濟開發區、荊州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簡稱荊州開發區)成立於1992年,區域人口10萬餘人,轄區面積約60平方公里。荊州開發區是湖北省重要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建有國家級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區內主導產業初具規模,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初步形成了機電、精細化工、生物醫葯、紡織印染、農副產品深加工等特色產業群。荊州開發區是荊州市開放開發的主平台、工業興市的主戰場,經濟發展的火車頭,2011年6月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荊州城(2張)
編輯本段人口概況
本段荊州名人
唐良智 男,漢族,1960年6月出生,湖北荊州洪湖人,1982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3年8月參加工作,華中科技大學西方經濟學專業畢業,博士研究生學歷,經濟學博士,高級工程師,研究員,現任中共武漢市委副書記、市人民政府市長(副省級)。 楚莊王熊侶 楚莊王熊侶,楚穆王之子。公元前613年—公元前591年居於王位。楚莊王熊侶在前人的基礎上,領導楚國當上了春秋五霸之一的霸主。楚莊王的名言是:「三年不飛,飛將沖天;三年不鳴,鳴將驚人。」庄王執政第八個年頭,帶兵到洛陽,「觀兵於周郊」、「問鼎小大輕重」。他執政的第十六個年頭,創造「縣」這一地方政制,是後來秦的郡縣制之胚模。庄王在內政上起用賢臣孫叔敖等,並著力發展經濟,提倡勤儉,改革兵制,使國力兵力日盛。楚兩次伐宋,晉國不敢出兵,宋遂臣服於楚。魯、鄭、陳相繼俯首。庄王終於完成霸業。公元前591年,楚莊王因病逝世,歸葬紀南城郊八嶺山。 楚威王熊商 楚威王(前339年至前329年在位),羋姓,原名熊商,楚宣王之子。楚威王七年(前333年)打敗越王無疆,盡取吳地,在長江邊在石頭山(今清涼山)上建立金陵邑(南京城)。宋代有所謂威王埋金的故事,楚威王覺得南京「有王氣」,吩咐在龍灣(今獅子山以北的江邊)埋金。楚威王七年(前333年)大軍伐齊,與齊將申縛戰於泗水,進圍徐州,大敗申縛。威王十年而卒,子楚懷王繼位。 屈原 屈原(前339~前277)世界文化名人,戰國時楚國詩人。

名平,字原,又名正則,字靈均。出生於郢都屈姓貴族家庭。父親伯庸曾任楚國大夫,為楚武王子瑕之後裔。屈原博聞強記,熟悉政治情況,善於外交辭令,楚懷王時任左徒很得信任,但為佞臣所不容。上官大夫向懷王進讒,誣屈原貪懷王之功以為己有,懷王由此而疏遠了屈原,乃至免其左徒之職。秦大破楚於丹陽、藍田之後,屈原受命使齊以修好。回郢都後,一再進諫,始則勸懷王殺了張儀,繼而勸懷王不入秦。懷王俱不從,遂被秦國擄去囚死。頃襄王即位後,屈原曾任三閭大夫,掌公族子弟的教育。不久又受讒見斥,放逐於江南。他深惡楚國政治之腐敗,痛感國家之淪亡,悲憤難禁,於公元前277年在湖南抱石投汨羅江而死。屈原學識淵博,志潔行廉,抗「溷濁」之世,違「工巧」之俗。他政治上不得志,遂將其理想、遭遇、憂憤、抱負形諸筆端,鑄成宏偉詩篇。其代表作有《離騷》、《九歌》、《九章》、《天問》等。他的詩篇在博採民歌精華、廣泛吸收民間文學藝術營養的基礎上,創造出"騷體"這一嶄新詩歌形式,以其優美的語言、豐富的想像融入神話傳說,塑造出鮮明的形象,富有積極浪漫主義精神,對後世影響巨大。魯迅贊道:「被讒放逐,乃作離騷,逸響偉辭,卓絕一世。」相傳屈原死後,才有了端午節,以示紀念。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會決定紀念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屈原為其一。

伍子胥 伍子胥(前559~前484)。春秋末期吳國大夫,軍事家、謀略家。名員(音雲,yun第二聲),字子胥。春秋末期楚國大夫伍奢之次子,先祖原姓乾,名荒,因有功於周,被賜封為伍哲功,其子孫遂以伍為姓。春秋時楚國人。屬今監利縣人,縣城大車站外有其雕像。伍子胥的父親叫伍奢,伍員的哥哥叫伍尚。伍子胥本為楚國人。性剛強,青少年時,即好文習武,勇而多謀。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因遭楚太子少傅費無忌陷害,父、兄為楚平王所殺,被迫出逃楚國,發誓必傾覆楚國,以報殺親之仇。入吳後,知公子光有大志,乃助其刺殺吳王僚,奪取王位,得進用為「行人」(掌朝覲聘問之官),與謀國政。輔佐吳王闔閭修法制以任賢能,獎農商以實倉廩,治城郭以設守備。又舉薦深通兵學的孫武為將,選練兵士,整軍經武,使吳成為東南地區一強國。後遭太宰伯嚭誣陷,被逼自殺。春秋末期吳國興亡,伍子胥舉足輕重。其治國用兵,以務實為旨,遠見卓識,謀略不凡。《漢書·藝文志》著錄兵書《伍子胥》十篇、圖一卷,雖已亡失,當證伍子胥生前有其軍事著作。 申包胥 申氏,名包胥,又稱王孫包胥,生卒年待考。荊州監利人。春秋時楚國大夫。原與伍子胥友善。楚平王七年(前522),伍子胥因父親冤案逃離楚國,途遇申包胥道「我必覆楚」。申包胥答曰:「子能覆之,我必能興之。」楚昭王十年(前506),吳王用伍子胥計破楚入郢。申包胥隨昭王撤出輾轉隨國。後自請赴秦,求秦哀公出兵救楚。初未獲允,乃七日不食,日夜哭於秦廷。哀公為之感動,終於答應發兵車五百乘前往救援。在秦、楚軍隊的反擊下,楚人驅走吳國軍隊,收復了郢都。申包胥歸郢後,昭王對他欲予獎賞,他聲稱請救兵是為了楚國人民,拒受賞賜。隨即隱居山中,以度余年。 岑參 岑參(約715~770)唐代詩人。荊州人。岑羲之侄。少年孤貧,刻苦讀書。天寶三年(744)進士,始任右內率府兵曹參軍。天寶八年(749)在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中掌書記。天寶十三年(754),隨封常清赴北庭,任節度判官,往來於北庭、輪台間。八年邊塞生活期間,其詩歌創作呈現高峰。肅宗時返京,歷任右補闕、起居舍人、虢州長史。大歷初年(766~768),任嘉州刺史,故稱岑嘉州。後欲返故里,因蜀中戰亂,終未成行,卒於成都。岑參早年寫山水詩,意境新奇,後幾度出塞,久佐戎幕,詩境大為開闊,著力描繪軍旅生活及邊塞風光,如《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等皆為唐代邊塞詩代表作。與高適齊名,並稱"高岑"。"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輪台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等名句膾炙人口。陸游稱譽其為"太白、子美之後一人而已"。傳世作品有後人所輯《岑嘉州詩集》8卷。 戎昱戎昱(744~800)唐代詩人。荊州人。少年舉進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後中進士。寶應元年(762),從滑州、洛陽西行,經華陰,遇見王季友,同賦《苦哉行》。大歷二年(767)秋回故鄉,在荊南節度使衛伯玉幕府中任從事。後流寓湖南,為潭州刺史崔?、桂州刺史李昌?幕僚,頗受信用。建中三年(782)居長安,任侍御史。翌年貶為辰州刺史。後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職,流寓桂州而終。他是中唐前期比較注重反映現實的詩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寫戰爭給人民帶來災難。羈旅遊宦、感傷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臘友》較有名。存詩125首,明人輯有《戎昱詩集》。 陳友諒 陳友諒(1320~1363)元末農民起義領袖,沔陽黃蓬山(今洪湖)人,祖籍排湖謝家灣,後遷居沔城南門玄妙觀。本姓謝,其祖父入贅陳氏,因從其姓。出身漁家,飽嘗生活艱辛。自幼崇尚武藝,至元六年(1340)五月 陳友諒
,到玉沙縣城(今仙桃市西南沔城鎮)考試武科,雖"神力"過人,但名落孫山,只被任為錄事。至正十年(1350)八月在洪湖率漁民千餘人起義,到至正十三年已有二萬餘人。後投靠徐壽輝,被封為中書省平章政事兼都元帥。至正十八年至十九年,利用元軍主力在北方與紅巾軍作戰之機,加緊擴充地盤,使其領導的南方紅巾軍已擁有湘、鄂、贛以及皖、浙、閩部分地區。至正二十年陳友諒派人在江中沉殺了徐壽輝,於江州(九江)稱帝,國號漢,年號大義。

張居正張居正於嘉靖四年(1525)出生在荊州城東門外的草市,明朝宰相,字叔大,號太岳,少名白圭。參加郡試時,大司徒李士翔替他更名為居正。張居正自幼好學,5歲啟蒙,7歲即通六經大義,12歲考中秀才,16歲中為舉人,被稱為「江陵神童」,馳名湖廣。他幼年讀書的地方,位於荊州城東門外的古柏堂。張居正23歲經會試、殿試取中進士。三年後由庶吉士(見習官)升授翰林院編修。他43歲進入內閣,當上了大學士。48歲成為內閣首輔(宰相)。前後主政10年。其時國家危機四伏,為維持明王朝的統治,他厲行改革,於萬曆元年(1573)提出「考成法」,整頓吏治,裁減冗員,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以尊主權,課吏職、信賞罰、一號令為主,雖萬里之外,朝下而夕行」。萬曆六年提出丈量天下土地,使大地主豪強隱瞞的土地被清查出來,改變「小民稅存而產去,大戶有田而無糧」的現象。萬曆九年又在全國推行「一條鞭法」,將田賦、徭役及各項雜稅合並,按畝折納,徵收銀兩,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增加了國家財政收入。他任用名將戚繼光等練兵,加強防禦韃靼貴族的攻擊掠奪,使明王朝北部邊關數十年無烽火之驚;任用潘季馴主持浚治黃、淮,成效卓著。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改變了嘉、隆以來政治混亂,財政匱乏的窘境,國勢出現中興景象,受到上至皇帝、下至僚佐的敬重,李贄贊他為「宰相之傑」。萬曆十年病卒於北京,謚「文忠」。

袁宗道 袁宗道(1560~1600)明代文學家,「公安派」的發起者和領袖之一,與弟宏道、中道並稱"三袁"。字伯修,號玉蟠,又號石浦。荊州公安人。萬曆十四年(1586)禮部會試第一,次年任翰林院編修,授庶吉士。萬曆二十五年八月,以翰林院修撰充東宮講官,「雞鳴而入,寒暑不輟」。萬曆二十八年秋,在北京「竟以憊極而卒」。終年41歲。光宗繼位,贈禮部右侍郎。在文學上既反對模擬復古,又注重學習前人「古文貴達」的精神,先後發表《論文》上下兩篇,在中國文學史上起過重要的作用,至今仍有一定的進步意義。這兩篇論文批駁前後「七子」違反文學發展規律,倡導剽竊蹈襲、復古倒退的謬論,主張作家應「從學生理,從理生文」。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學家,「公安派」主帥,袁宗道二弟。字中郎,號石公,又號六休。荊州公安人。生性直爽,喜游山水。萬曆十六年(1588)鄉試中舉。翌年考進士落第,回鄉與因公歸里的胞兄宗道朝夕切磋學問。萬曆二十年中進士。萬曆二十三年出任吳縣縣令,不到兩年,「一縣大治」,「吳民大悅」。但他厭惡官場陋習,曾七次上書辭職。宰相申時行贊嘆「二百年來,無此令矣!」獲准離任後,遍游東南名勝,寫下《虎丘記》、《晚游六橋待月記》等名篇。萬曆二十六年(1598),再次入京,先後任京兆校官、禮部儀制司主事。又作《滿井游記》、《徐文長傳》等名篇。胞兄袁宗道辭世,他悲痛不已,告假歸里建"柳浪館",栽花種柳、吟詩著文、參禪悟道、閑游山水達6年之久。傳世的有詩歌1700多首,游記、書札、序跋、碑記、傳狀、日記、雜文等近600篇。成就最大的是山水游記,清新秀俊,自成一家。後人將其全部詩文編為《袁中郎全集》行世,近有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袁宏道集箋校》本。 關帝廟會每年正月和農歷 5月l3,關帝廟都要舉行大型廟會,屆時,湖北荊州人在這里玩龍燈,劃采蓮船,騎馬射箭,吹喇叭套轎子,把關帝廟內外鬧騰得紅紅火火。荊州人敬仰關公,已成了千年不變的習俗。當年關羽出兵伐吳獲勝歸來,荊州軍民就在大北門外敲鑼打鼓放鞭炮,夾道歡迎祝捷,而今,此街仍名為「得勝街」。逢年過節,荊州人玩龍燈,耍龍的小夥子們都要先到關帝廟內拜拜!關公,再沿古城街巷舞龍。荊州城生產的旅遊紀念品,也有以關公文化為主要內容的,如綉有關羽像的絲織手絹,印有關公的精緻背包,還有關公畫片、小塑像等等。荊州城內的賓館、商店和許多民宅,多喜歡在大堂供奉關公像,有的還一日一拜。荊州的大人小孩,差不多每人都能講上幾段關羽鎮守荊州的故事。關公的忠義精神,已深深根植於荊楚大地。隨著台灣海峽兩岸的交流日漸頻繁,隨著中國和海外的交往日益增多,越來越多的台港澳和外國朋友來荊州朝拜關公,進香還願。荊州人、湖北人、山西人、河南人、福建人、新加坡人、美國人、日本人、歐洲人,世界各地的人,經常在荊州關帝廟聚在一起,用不同的語言贊頌關公的忠義精神。荊州關帝廟管委會負責人自豪地說,「為了傳承關公的忠義仁勇文化道德精神,全世界不同膚色的人都聚集在我們這里。這小小的關帝廟,有時候就象一個小小的聯合國。」
編輯本段荊州與奧運
路線:金鳳廣場—〉東門—〉荊南路—〉屈原路—〉荊中路—〉郢都路—〉南環路—〉九龍淵公園,終點:沙隆達廣場。 時間:2008年6月2號8點至12點30分。 圖片: 火炬手鄭李輝從荊州市委書記手中接過火炬
奧運聖火傳遞 2008年6月2日聖火在荊州進行傳遞。火炬在荊州市境內的傳遞距離為41.3公里。具體線路為:金鳳廣場(起跑儀式)→荊州古城(東門)→荊南路→屈原路→荊中路→郢都路南環路(大學城)→九龍淵公園→江津路→塔橋路→北京路→三岔路→荊江大堤→大灣沿江大道→沙隆達廣場。 參加荊州市火炬傳遞的火炬手為208人,護跑手為45人,其中在荊州產生的火炬手120名左右,由荊州奧運火炬傳遞工作組委會直接選拔的火炬手為58名。
編輯本段民風民俗

⑸ 古時的荊州現在指哪

古時的荊州是現在的江陵城,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是楚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是著名的三國古戰場,歷史上「劉備借荊州」、「關羽大意失荊州」等膾炙人口的三國故事都發生在這里古時又稱「江陵」。

荊州,古時又稱「江陵」,湖北省地級市,長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員,位於湖北中南部、長江中游、江漢平原腹地,全市國土面積1.41萬平方公里,下轄荊州區、沙市區、江陵縣、松滋市、公安縣、石首市、監利縣、洪湖市8個縣市區和荊州開發區、華中農高區、紀南文旅區3個功能區。

(5)荊州有什麼著名歷史事件擴展閱讀:

荊州精神

荊州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孕育了「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開拓精神,「三年不鳴,一鳴驚人」的進取精神,「清廉高潔,至死不渝」的屈原精神,「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九八抗洪精神,以及「東方之星」號客輪翻沉事件處置中荊州人民展示的「大義大愛」精神,都成為荊州有別於其他城市的鮮明特徵。

民風民俗

1、關帝廟會每年正月和農歷5月13日,關帝廟都要舉行大型廟會,屆時,荊州人在這里玩龍燈,劃采蓮船,騎馬射箭,吹喇叭套轎子,把關帝廟內外鬧騰得紅紅火火。荊州人敬仰關公,已成了千年不變的習俗。

2、龍舟節荊州是中國龍舟文化的發源地,一年一度的「中國荊州國際龍舟節」,已成為荊州獨具特色的文化品脾、擴大開放的重要載體和全市人民的盛大節日。

3、荊州花鼓戲是湖北省的主要地方劇種之一,舊稱花鼓子、沔陽花鼓戲、天沔花鼓戲。

⑹ 大意失荊州的歷史典故傳說故事

大意失荊州是比喻因疏忽大意而導致失敗或造成損失,那麼大意失荊州的 典故 大家了解嗎?下面是我帶來的大意失荊州的典故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大意失荊州的典故
諸葛亮進川的時候,把守衛荊州的重任交給了關羽,並囑咐他一定要聯孫抗曹。可關羽驕傲自滿,目中無人,硬是把孫權推到曹操那邊去了。

早在劉備自立為漢中王的時候,曹操就派人約會孫權,共同奪取荊州。孫權不僅沒有答應,反而願和關羽結為兒女親家。關羽聽說大怒,對使者說:“我的虎女什麼能嫁給那個犬子?”孫權見關羽實在無禮就決定趁關羽和曹軍交戰的機會,奪回荊州。

他的大將呂蒙把戰士化裝成商人的模樣,騙過了關羽的江邊守軍,順利渡江,趁關羽毫無防備,沒傷一兵一卒就佔領了荊州。

在呂蒙渡江的同時,曹操派大將徐晃帶大隊人馬攻打關羽。徐晃的兵比關羽多,他把關羽包圍起來。關羽帶著關平、廖化拚命沖殺出一條血路,退到荊州城外的一個小城---麥城。

這時,呂蒙又把麥城緊緊圍住。關羽派廖化找劉封求救,劉封膽小怕事,不敢出兵。呂蒙派諸葛亮瑾勸說關羽投降。關羽拒絕道:“你要不是諸葛亮的哥哥,我早就把你殺了!”

呂蒙看關羽不投降,就派兵加緊攻打。關羽知道麥城馬上要被攻破,就留下王甫、周倉守麥城,自己率領關平、趙累和200名士兵從北門沖了出去。

關羽在狹窄的山間小路上遇上兩次伏擊,身邊的士兵越來越少。關羽一心想快點跑回成都,別的什麼都顧不上了。突然一聲炮響,關羽的馬被絆馬索絆倒,他從馬上摔了下來,伏兵立刻把他捆得結結實實。

孫權要勸降關羽,關羽大罵孫權。主薄左憲對孫權說:“曹操當年對關羽那麼好,可關羽還是殺了他的人,去投奔劉備,你現在能留住關羽嗎!”孫權就把關羽殺了。
大意失荊州的意思
因疏忽大意而導致失敗或造成損失。大意失荊州,即三國時期,名將關羽失去荊州三郡(南郡、武陵、零陵)的典故。赤壁之戰後,荊州七個郡被劉備、曹操、孫權三家瓜分,劉備入蜀(四川),留關羽鎮守占據的荊州五郡(南郡、長沙、零陵、桂陽、武陵),其中南郡是劉備向東吳借的。劉備得到蜀川後,將長沙、桂陽兩郡還給了孫權(相當於還了南郡)。後來關羽出兵攻打曹操的襄樊地區,孫權派呂蒙乘虛偷襲荊州三郡(南郡、武陵、零陵)失陷,導致荊州三郡失陷。大意失荊州,現比喻因疏忽大意而導致失敗或造成損失,有粗心大意、驕傲輕敵的意思。
大意失荊州的出處
三國時期,諸葛亮派關羽鎮守荊州。關羽出兵攻打曹操,孫權乘虛而襲荊州,導致荊州失陷。
大意失荊州的 造句
1、杜月笙有句掛在嘴上的話:小心得天下,大意失荊州。

2、大意失荊州,驕兵必敗。

3、陳方萍認為,動車還可延伸到荊州,去看關羽大意失荊州的荊州古城,以及當陽張飛大戰長坂坡遺址。

4、也不知是英雄遲暮,還是大意失荊州,總是讓人扼腕長嘆。

5、大意失荊州,一個小小的失誤使孫敬良失去了獲得金質獎章的機會。

6、關羽大意失荊州,命喪東吳之手,劉備於成都肇建蜀漢王朝,因憤恨東吳背信棄義而揮師東征.

7、記者羅盤報道“關公大意失荊州”是人們熟知的 歷史 故事 。

8、參院丟掉關鍵席奧巴馬“大意失荊州”。

9、除了說明義大利多少有些大意失荊州外,哥斯大黎加這匹黑馬的倔強和頑強也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即便是世界級優秀門將布馮傷愈復出,也難擋他們的進球。

10、這引起了投票給國民黨的友黨和無黨籍議員的不滿,國民黨台北市黨部表示,太相信黨員,是大意失荊州的關鍵。

11、關羽隨後多年跟隨劉備滅董卓、破袁紹、戰呂布、退曹操,屢建戰功,實現了魏、蜀、吳三國鼎立的政權割據,後因大意失荊州而敗走麥城,悲壯去世。

12、湖北省委省政府26日正是在荊州實施“壯腰工程”,助推楚 文化 發祥地的跨越式大發展,避免再次“大意失荊州”。

13、更有網友認為,由於荊州在申報工作中行動遲緩,以致“大意失荊州”。

14、不過我們也要對吳敦義的樂觀期待,提出一些不同的看法,以免國民黨樂過頭了,又患了“自我感覺良好”的毛病,大意失荊州,就徒呼負負了!

15、總之,考生要認清自己高考成績的“檔次”,在國家的招生政策框架內靈活掌握填報志願的技巧,要對得起自己付出的汗水,切忌“大意失荊州”。

16、眾所周知,長沙舉重的優勢在小級別上,不過這次我們卻大意失荊州,某些項目的表現甚至對不起觀眾。

17、我從拿到駕照至今已有近10年,還沒被扣過分呢,真是大意失荊州。

18、雖然八十分的規則你早已爛熟於胸,但是本次比賽的處罰規則有點特殊,你可要記清楚,別到時“大意失荊州”了。

19、因此,我覺得衛生部門在辦好事時也要審慎一點為好,尊重一下“小姐”的隱私權,不要顧此失彼,大意失荊州。

⑺ 誰借荊州有借無還

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

劉備借荊州,是三國歷史中的著名事件。作為一個歷史典故,還演化成一句著名的歇後語:「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家喻戶曉。

又由於《三國演義》的影響,一般給人的印象是,整個荊州都是劉備不勞而獲,從孫權處「借」來的。

相關歷史典故:

赤壁之戰後,劉備向孫權借土地,而周瑜死後,繼位的魯肅又是「聯劉派」,他說服了孫權把南郡借給了劉備,魯肅的策略是:這樣孫劉兩家可以共同抗曹,東吳能減緩戰略壓力。這個「借」其實不是借整個荊州,而是荊州的南郡。

但是劉備後來翅膀硬了,他把益州也打下來了。孫權就派人去討還荊州,建安二十年(215年),劉備已經奪得益州,孫權派諸葛瑾向劉備索求長沙、零陵、桂陽三郡。

然而劉備的回答是:「等我取得涼州後,一定奉上荊州。」不過這個時候局勢變了,曹操進取了漢中,劉備的益州很危險,就派人去和孫權談判。

而正好孫權也擔心打不贏劉備,於是雙方達成協議:以湘水為界,長沙、江夏、桂陽三郡以東屬於孫權;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屬於劉備,劉備和孫權各佔三郡。

但孫權還是不滿足,公元219年,關羽從南郡出發,北伐襄樊,勢如破竹,威震華夏,可以說「隆中對」設想的實現指日可待,然而此時孫權方卻背信棄義,派兵偷襲,這樣,荊州除了南陽後,其餘六郡全倒了孫權手裡。

⑻ 荊州的著名歷史人物及其事跡,還有荊州的風味小吃都有哪些

更多可到其政府網站上找:http://www.jingzhou.gov.cn/index.jsp
三國文化
【三國之爭】提起三國,使人想到荊州;說到荊州,又使人想起三國。在三國時代,荊州是三國爭奪的焦點,荊州之爭是決定國家分、合命運的關鍵。從三國形成之初到國家重新統一之時,圍繞荊州歸屬展開的三國爭奪一直沒有停息,荊州之爭的情勢在很大程度上關繫到三方力量的消長和三國歷史的進程。一些膾灸人口的三國故事,諸如劉備借荊州、關羽守荊州、呂蒙襲荊州等等,都發生在荊州;三國時期涉及三分形勢形成與發展、變化的一些重要事件,如赤壁之戰、夷陵之戰以及關羽北攻襄樊失荊州等,也都以荊州為中心舞台。三國歷史的文學名著《三國演義》,以大量篇幅生動描繪了三國荊州之爭,全書 120 回,計有三分之二的回目直接或間接寫到荊州。三國與荊州如此緊緊相連。三國與荊州的特殊關系,是由特定的社會歷史條件形成的,也跟荊州在當時所處的重要地位分不開。而魏、蜀、吳三方圍繞荊州歸屬展開的激烈爭奪,則是構成這種特殊關系的基本因素。漢代荊州,所轄地域包括今湖北、湖南兩省全境,河南南陽盆地,廣東、廣西和貴州邊緣地區,大致與上古荊州之域相當。下領七郡:南郡、江夏、南陽、武陵、長沙、零陵、桂陽。漢獻帝時從南陽郡分設章陵郡,增至八郡,史稱荊州有「百城八郡」。漢代荊州,地跨大江南北,幅員遼闊。它前有長江天然防線,後有荊襄門戶與漢水之阻,西有夷道三峽之險,東與吳、越一江相連,地勢險要,能攻可守,加之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較高,軍需充裕,作戰給養可靠,是舉足輕重的戰略要地,為三國政治家、軍事家所格外看重。
【諸葛亮的荊州情】
· 成長之根
諸葛亮本是徐州琅邪郡陽都人。他年幼父母雙亡,14歲時,其叔父諸葛玄到豫章任太守,不久被貶職,到荊州投靠劉表,諸葛亮和弟弟諸葛均及兩個姐姐,也一起到荊州。公元197年,諸葛玄去世,17歲的諸葛亮移居南陽郡鄧縣的隆中,從此過起邊耕地、邊讀書的生涯,直到他27歲時劉備三顧茅廬誠請出山。在這十年中,他通過廣泛交友,既切磋了學問,又擴大了自己的影響,為司馬徽、徐庶先後向劉備推薦自己打下了基礎;通過婚姻關系,使自己在荊州士林中進一步紮下根。正是荊州這個地方文化源遠流長、人才輩出的沃土,孕育了我國歷史上這顆璀璨千秋的智慧之星,造就了三國時代這位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荊州,應該說是諸葛亮的第二故鄉,是成長之根。他對荊州的看重與稱贊,除了政治家的眼光外,很可能還有一種鄉土之情。這是他與其他三國名人與荊州的不同之處。
· 閃光之地
諸葛亮躬耕壠畝,胸懷大志,自比管仲、樂毅,自信有安邦定國之才,期待著有朝一日施展抱負。公元207年冬,劉備三顧茅廬,終見諸葛亮。一見面,諸葛亮就為劉備分析天下形勢,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對策。他對形勢的了如指掌,分析議論高屋建瓴,入木三分,運籌入神。諸葛亮一出山,就在三國荊州之爭的較量中顯示出他不凡的才能。公元208年秋,曹操大舉進攻荊州,劉備南撤,輾轉最後到了夏口,處於十分危急的關頭。此時,諸葛亮向劉備請命派他去東吳,說服孫權與劉備一起抵抗曹操。當時若不是諸葛亮把孫權說服,就很可能不會有赤壁之戰,沒有赤壁之戰也就沒有三國鼎立的形成。赤壁之戰後,諸葛亮全力輔佐劉備在荊州建立自己的基地,先是協助劉備攻取荊州的江南四郡,繼而與劉備謀劃借荊州、對付周瑜的算計,這些都顯示出他過人的睿智。可以說,劉備能在危急關頭轉危為安,能在荊州站穩腳跟,都離不開諸葛亮的功勞。
· 成敗之由
在諸葛亮的全盤戰略中,荊州都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公元211年,劉備與龐統等西進益州,留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鎮守荊州。劉備集團對荊州這樣重視,說明荊州對劉備集團來說是生死攸關之地,內中也隱藏著諸葛亮的一番苦心。公元214年,劉備攻取益州到了成敗的關鍵時候,急令諸葛亮等入川,只留下關羽鎮守荊州。對諸葛亮來說,離開荊州實在是不得已的事。關羽守荊州,由於種種原因,最後導致劉備集團失去了荊州,使諸葛亮從荊、益兩路出兵中原的戰略半途夭折。雖諸葛亮殫精竭慮治國理政,五次伐魏,終未實現北進中原、興復漢室。失去荊州,事業未果,諸葛亮的荊州情最終未了,這是他畢生最大的遺憾,但這並未掩蓋他一生的奪目光彩。

關羽文化
劉、關、張之間作為中國傳統倫理觀念的義,又主要體現在關羽身上,並成為關羽文化的核心內容。由三國文化所衍生的關羽文化現象,是三國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熔鑄的一大文化特色,也是荊州所蘊含的三國文化的一大特色。關羽鎮守荊州達十年之久,是他一生事業的亮點,也是他為之喪身而悲切之所在。
【守荊州歷史功績,顯關羽英雄本色】關羽鎮守荊州期間,是當時曹、劉、孫三個政治集團紛爭頻繁、三分形勢正式形成之際,斗爭極為激烈、復雜。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戰,只是奠定了三分形勢,真正形成天下三分之勢,則是在劉備借荊州之後。劉備借荊州,標志著三分形勢基本形成;荊州之失,則標志著三分格局的定型。所以關羽守荊州這段時期是三國形成之初十分關鍵的時期。當時,曹、劉、孫三分荊州,相互接壤,摩擦不斷,防守形勢十分嚴峻。正是由於在當時斗爭十分嚴峻的情況下,關羽在較長一段時間內守住了荊州,鞏固了劉備集團這個至關重要的根據地,劉備集團才有可能西取益州、攻佔漢中,成為三分形勢形成之初勢力迅速上升、一時十分強盛的一方。沒有關羽守荊州,就不會有劉備集團向西發展的成功,不會有嗣後蜀漢政權的建立。關羽守荊州始終立足威武自強,採取與魏、吳強硬對抗的態勢,充分顯示出他作為三國名將的英雄本色,其功績是應當肯定的。正因為歷史上關羽本身是個英雄,在守荊州期間進一步得到顯示,才為後人所敬仰。
【失荊州悲劇結局,成就了關羽身後聲譽】 失荊州被擒斬首的悲劇結局,正是關羽身後被尊奉、神化的一個重要因素。沒有失荊州,就不可能有身後無比榮耀的關羽;沒有失荊州,也不可能有關羽文化。作為我國傳統文化「忠義」化身的關羽,不僅在封建社會很長時期與文聖孔子並起並坐,而且在當今仍有一定影響。在海外華人社會中,關羽文化被視作弘揚中華文化的象徵,成為連結海內外炎黃後裔中華情結的橋梁和紐帶。在商品經濟日益發展的社會條件下,關羽尊神迎合一些人求富盼安的心態,成為人們所祈求的財神爺和保護神。就關羽文化所蘊含的忠義內涵而言,除去其封建性的消極因素,今天也仍有現實的社會價值。荊州作為關羽文化孕育之地,是關羽文化真正的故鄉,其他地方是不能取代的,也是無法取代的。
【爭荊州藝術演繹,豐富了關羽忠義精神】三國時代魏、蜀、吳荊州之爭,本是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文學名著《三國演義》對此進行藝術加工、創造,成為全書最精彩的篇章,其中不少篇幅著重塑造了關羽形象,使關羽的忠義武勇精神更為豐滿、完善。關羽身後上升為關帝、武聖,有其深刻的社會原由和文化原由,同時,也跟關羽與荊州的特殊關系分不開。離開關羽與荊州的特殊關系來看待關羽文化現象,看待關羽的被推崇、尊奉,就失去了一個基本的前提。從關羽文化的形成來看,荊州是關羽信仰起始之地,最早的關廟也是始建於荊州。

荊州民俗文化
民俗,亦即民間風俗。是一種悠久的歷史文化積淀,是一種相沿成習的地域文化傳統。民俗作為一種傳承的社會文化現象,是隨著人類社會的產生而產生,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而發展的。在荊楚大地上,早自先秦時期,我們的祖先就曾創造出了堪與古希臘文化相媲美的楚文化。這里的時尚風俗、風土人情、祭祀崇信、人生禮儀、民宅營造,乃至於包括俚詞歌謠、娛樂游藝、神話故事、音樂美術、飲食起居、器物形制等在內的各個領域,便已形成了一整套多方位、多層次、多側面的民俗文化。
【荊州的年節習俗】年節習俗是伴隨人類社會的產生而形成並逐漸發展的,但由於居住的地域、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不同,往往使得某一地區的人們所遵循的習俗不同。
· 春天的節俗
在荊州春天的節俗主要有:大年拜賀、鬧元宵、龍抬頭•社日、寒食•清明、立春•花朝•踏青等。荊州民間是最看重過年的,其習俗也多。民諺雲:「過年為大」,「有三十過年,無三十也過年」,「叫花子也有三天年」。自除夕到年初一,各地男女老少穿戴一新,喜笑顏開,參加豐富多彩的大年拜賀活動,出現了以迎春納福為主題的各種風俗習尚。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與之全國各地相比,荊州民間過年的習俗,既有「大同」,亦有「小異」,小異之處則存在不同形式的楚文化內涵。如「開門禮俗」的內容就有開門炮、出行、拜年、拜年酒、貼春聯、貼年畫等。如「玩春景」的活動形式就包括玩龍燈、舞獅子、采蓮船。荊州民間在元宵節張燈觀燈,可謂源遠流長。早在漢代就有了燈事活動,隋、唐、五代到漢代,出現了各種製作精巧、獨具匠心的花燈,其中鏤刻金箔的「魚形燈」最引人注目。
· 夏天的節俗
端午節是我國民間三大傳統節日之一,荊州民間多稱之為「端陽」。端午節盡管名稱頗多,含義各異,但楚人駕舟拯救、紀念屈原為端午節的主要內涵,是世人皆知的。由此可說,先秦時代的楚人及楚國的文化民俗氛圍,對端午節的形成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端午節乃是荊楚地區的傳統節日。千百年來,以祭奉屈原而形成的儀俗,在荊州民間主要有劃龍舟、吃粽子、懸掛蒲艾、喝雄黃酒、系香袋等。
· 秋季的節俗
七夕、七月半、八月中秋、九九重陽等傳統節日在荊州民間也有著獨特的習俗。八月中秋在荊州民間就曾經流行過一種較為奇特的習俗,即「到中秋,賽摸秋」。摸秋,就是中秋之夜偷摘他人田園的瓜果不視為偷,失瓜果的主人也不視為被盜。俗信這天月娘下凡,未生育的已婚婦女若摸秋不被人發現,可早得子。荊州就有這樣的俗諺:「中秋中秋,送子摸秋」。摸秋的婦女一般是結伴而行,所摸來的瓜果放置在床內側,並與之陪睡,第二天將瓜果煮熟食之,據說可以懷上兒子。建國後,摸秋之俗已消失。荊州民間特有的風俗還有重陽節吃九黃餅。相傳東漢年間,重陽節達官貴人扶老攜幼出遊荊州龍山,正是天高氣爽、風霜高潔之時,熱飯熱菜既不好帶,又容易冷,為方便遊人登山食用,荊州民間糕點師傅便製作了九黃餅。其名謂九黃餅,乃取九月重陽,登高賞金黃菊花之意也。此種餅子,面如黃菊顏色且酥脆,餡子系用冬瓜條、桂花、冰糖、白糖拌和而成,吃起來香甜可口,頗受遊人稱贊,成為一種應時節令食品。至今荊州民間仍偏愛重陽節吃九黃餅。
· 冬天的節俗
荊州民間在這一季節,大都有冬至、臘八、小年、除夕等傳統節俗。拿冬至來說,和北方農村不同是,荊楚大地的人們,往往會在這天開始淘洗糯米,磨漿瀝干,製成「沉(讀去聲)漿」,然後用糖、或肉製成餡,包成團,先是祭祖、祭灶,然後閡家團聚,共同分享,還可饋贈親朋好友。又如農歷臘月二十四,俗謂「小年」,又稱為「小過年」、「小除夕」,是荊州民間很看重的一個年節。民諺雲:「臘月二十四,家家小團圓」。是日,「吃壞吃好,一人不少;有吃無吃,團圓一席」,一家人必須在一起吃團圓飯。
【荊州的婚喪禮俗】
· 婚俗 荊州民間婚俗禮儀程序有:提親、請八字、定婚、下彩禮、定日子、娶親准備、娶親。以娶親准備為例,娶親是婚禮大典,不是一天能完成的,還有些准備手續。按照荊州民間的婚嫁風俗,男家定下嫁娶的日子,一般要在三四個月前,甚至是頭一年,以便女家在這個時期准備嫁奩。俗話說:「粗接媳婦細嫁女」,女兒出嫁,做父母的置辦嫁妝,要想的周到、細微,盡力辦得頗豐、體面;男家同女家一樣,也要抓緊備辦婚事,如蓋房、置做新傢具,包括床榻、衣櫃、桌椅之類。臨近娶親之日,男家和女家還要送請柬,把兒女成婚的消息通告親朋好友。舊時,請柬一般為雙柬貼,即將一張紅紙折兩等分,對折後成長方形。上面行文一般使用文言語句,顯得古樸典雅。請柬既表示對賓客的尊重,又表示邀請人對此事持慎重態度,故客人近在咫尺,也須送請柬。
· 喪俗 荊州為荊楚故地,古時「楚人信鬼巫,重淫祀」,其巫風巫俗也滲透到喪葬的禮儀中,後世沿襲並發展,逐步形成一種巫風宗教兼容並蓄的喪葬習俗,使之喪禮更顯示出庄嚴性和神秘性。荊州民間辦理葬前喪事,主要包括圍坐送終、抹屍裝束、告喪親友、喪鼓伴靈、設壇做齋、入殮追悼等內容。而喪葬活動並非隨著死者的安葬而結束,在安葬死者後,還要定期舉行一些祭祀活動,荊州民間的祭祀活動重點是服喪、祭掃、家祭。
【荊州的飲食習俗】 荊州飲食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具有鮮明的地域特點。荊州的飲食習俗兼容南北飲食共同的一些特點,而以南方飲食習俗為主流,反映出我國所特有的飲食文明。荊州處於江漢平原的濱江介湖之地,江河縱橫,湖網成片,氣候溫和,物產富饒,食物品種豐富多彩,向稱「魚米之鄉」,素有「飯稻羹魚」的傳統。大米和淡水魚鮮是平原河湖地區人們日常飲食中最重要的原料,其飲食結構「以稻米為主,水產禽為副,蔬菜為輔」。荊州主食以大米為主,小麥、雜糧(大麥、蕎麥、高粱、玉米、黍子、豌豆、飯豆、綠豆、紅豆、紅苕等)為輔。副食包括菜餚、糕點等。其中,干鹹菜為荊州地區民間所必備之菜餚。荊州自古飲酒成習,除了坊間釀酒外,民間家釀也十分普遍。米酒被視為「軟飲料」,並未納入「酒」的范疇。沙市酒文化為荊州之最,唐代即有名酒「燒春」。宋陸游有關吟沙市的詩中有「倚樓女兒笑迎客,清歌未盡千觴空」。沙市人有「借酒待客」之風,且豪飲者不多,雖一日之中飲酒有一餐、兩餐、三餐不等的情況,但大醉者卻不多。沙市的茶文化歷史亦頗悠久,舊時即有飲茱萸茶之說。清至民國,沙市人以茶待客之風極盛。荊州民間的節令飲食也相當有講究。春季吃春卷,元宵吃湯圓,端午節吃粽子,七月半吃蒸菜,中秋節吃月餅等。
【荊州的居住習俗】自古以來,荊州民眾視建房為人生最重要的活動。在農村,只要有人蓋房,其親友和鄉鄰均自帶糧食無償幫工,予以鼎力相助。到了房屋上樑或落成之日,村裡人還要前去祝賀助興,增添歡慶的氣氛。舊時,民間建造房舍首先選擇地基,除方便生活外,更多的看風水好壞,怕會帶來家庭衰敗,子嗣無繼的後果。其次,荊州境內多江河湖泊,人們建房選址多考慮依山傍水之地。再次,荊州城鄉民眾選址建房均習尚坐北朝南。最後,看重地理環境,講究美感。與此同時,荊州民間還有一些庭院種植方面的禁忌。如其中有一種說法是「前不栽桑,後不載柳,門前不栽『鬼拍手』」。這是因為桑諧「喪」,惟恐不吉。後不栽柳,說法不一。一說是柳諧「扭」,怕家運不順;另一說發是柳不結籽,恐無子嗣後代。「鬼拍手」指楊樹,風吹樹聲如「鬼拍手」,恐招來鬼魅。從各縣、市志書記載的居住史來看,房舍建築凝聚著人們世世代代的智慧和汗水的結晶。它既能反映出特定社會歷史時期、某種風格及建築所顯示的技術和藝術,又作為一種文化形式,體現出人們的崇信觀念、心理結構、審美情趣和生活習慣等傳統特點。
【荊州娛樂習俗】 荊州自古以來就是名聞遐邇的歌舞之鄉。我國第一部民歌總集《詩經》的開篇之作便是古代荊楚民歌《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首膾炙人口的歌曲,千百年來一直被視為民間情歌的代表,學子必讀的經典。幾千年來,在這塊被世人譽為魚米之鄉的神奇土地上,生生不息的黎民百姓,在勞動和生活中創作了難計其數的大量民歌,為我們留下了一座藏珍儲寶的民歌藝術寶庫。荊州民歌的種類大致可分為:勞動歌謠、生活歌謠及婚喪儀式歌。在荊州民俗文化的總格局中,民間歌謠往往是直接反映下層民眾直接心聲的重要組成部分。勞動創造了藝術,藝術起源於勞動。藝術與勞動血肉相連的特徵,在勞動歌謠里體現得最為明顯。所以,荊州民間自古就有「無歌不插禾」、「無歌不響硪」、「響水就有歌」之說,意思是說插秧必唱「插秧歌」、修堤打夯必唱「打硪歌」、抗旱車水必唱「車水歌」。荊州的勞動歌,如果按照勞動場合的不同來劃分,大體可分為田歌和號子兩大類。荊州民歌的曲體句式多種多樣,一般為上下句或四句,也有一句式、三句式、五句式和多句式。「趕五句」是荊州民歌中很有特點的一種特殊句式,在江陵、松滋、公安、石首尤為流行。「趕五句」是四句式的變體,就是在四句式民歌的三句和四句之間,在加上一句或多句唱詞。加進去的歌詞俗稱「趕句」,趕句必須每句押韻,韻腳與結尾句相同。趕句的作用在於加強感情色彩,突出主題思想,可以使歌曲顯得更形象化,更加感人。「趕句」往往用快速度演唱,有的甚至乾脆是一句接一句地念出來,結尾句則以甩腔演唱。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重方言產生一種民歌。荊州民歌自然要用荊州的方言土語演唱才顯得味道純正。
【民間舞蹈】 荊州民間舞蹈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這一點可以從大量的古典文獻資料和考古新發現的文物資料中,得到充分證實。荊州是舉世聞名的楚文化的發祥地,作為楚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楚舞,不僅在先秦時期獨樹一幟,播揚風騷誇耀於東周列國,而且對後世舞蹈藝術的發展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楚人有信鬼好祀的習俗,「其祀必使巫覡作樂,歌舞以娛神。」由於楚人崇巫,導致楚地巫風盛行。巫,在甲骨文里與「舞」相通。《說文解字》解釋為:「巫,巫祝也,女能事無形以舞降神者也,象人兩袖舞形。」在巫術儀式中,歌舞是最主要的內容。楚舞的基本形態則可以從新中國成立以來發掘出土的大量楚國文物資料看出其神韻。楚國滅亡之後,楚舞仍然是西漢舞壇的主旋律,漢代大多數宮廷舞蹈均屬於楚舞體系。時至今日,在兩湖平原尤其是在荊州大地上廣泛流傳的荊州民間舞蹈,有些還可以明顯看出楚國舞風的痕跡。如今荊州民間舞蹈可分為三類:自娛自樂,祈福迎祥。有《五蝦鬧鯰》、《打連湘》、《老背少》等。逃荒叫化,賣藝求生。如《三棒鼓》等。守靈伴亡,迎神祭廟。有《跳喪鼓》、《板凳香》等。

⑼ 荊州地理位置到底有多重要,為什麼在古代那麼多著名事件都和他有關

因為荊州的地理位置,四通八達,土地肥沃,千里平原,可藏兵百萬,況且又是古文化發源地之一,自古以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這個地方戰略位置比較重要。而且荊州是楚文化的發源地,自古以來就具有濃郁的文化特徵,很多事件之所以發生在荊州,是因為古代荊州的地理位置比較重要,占據了荊州,就等於占據了中原。

據說在古代荊州,作為天下九州的一部分,沃野千里,可藏兵百萬。而且地勢開闊,易守難攻,再加上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物產資源,所以很多人,想要揚名立萬,在一定意義上,把奪取荊州,成了自己的目標。

閱讀全文

與荊州有什麼著名歷史事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2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8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10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8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7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6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7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5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9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9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3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01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8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