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自然歷史的基礎是什麼

自然歷史的基礎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12-25 19:47:01

❶ 歷史的基礎是什麼求解答!

我從小就喜歡的歷史,上學時歷史一般單科都能考班裡前幾名。我感覺歷史的基礎在於平時對課外讀物的積累,平時看的歷史書多讀過的事多。老師不用講你自己也知道個大概。還有就老師平時上課讓你們記得那些重點了。想學好歷史很容易,死記硬背。能夠清楚的分析事,懂道理。
如果你是想學歷史的基礎。你直接看看http://wenku..com/link?url=Ih1PP___RSH8sq4nVdRTrvSzufeVgV3cna或許會對你有些幫助

❷ 怎樣理解生產力是全部歷史的基礎 詳細答案

生產力是人類運用各類專業科學工程技術,製造和創造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產品,滿足人類自身生存和生活的能力。
生產力的發展,是決定社會歷史發展的根本性力量,是歷史運動的最終原因和動力。根據唯物史觀,物質資料的生產直接決定生產關系並且進而最終決定一切社會關系,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歷史上,馬克思第一次科學地揭示生產力是人們全部歷史的基礎的思想。早在1846年他在《致安年柯夫》信中就指出,「生產力──這是全部歷史的基礎」。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又認為,物質生產力直接決定生產關系並進而最終決定一切社會關系,是社會賴以存在和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
其實,這個道理很簡單,因為人類社會要生存和發展,就必須生產物質生活資料,以解決人類和社會的衣、食、住及其它需要。任何一個民族,如果停止生產,就既不能生存,也不能發展。而生產的發展變化又始終是從生產力的發展變化,首先是從生產工具的變化開始的。因此第一個歷史活動就是生產滿足這些需要的資料,即生產物質生活本身。同時這也就是人們為了能夠生活就必須每日每時都要進行的一種歷史活動。
恩格斯總結說:馬克思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即歷來為繁茂蕪雜的意識形態所掩蓋著的一個簡單事實:人們必須首先吃、喝、住、穿,然後才能從事政治、科學、藝術、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質的生活資料的生產,便構成為一個民族或一個時代的一定經濟發展階段的基礎,人們的國家制度、法的觀點、藝術以至宗教觀念,就是從這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而,也必須由這個基礎來解釋。這里,馬克思和恩格斯雖然直接講到的是物質資料的生產是整個社會生活和人類歷史的基礎,但是,任何物質資料的生產都是在一定的生產力水平上進行的,都是一定的現實的生產力的體現。因此,這實質上也是闡明了生產力是整個社會生活和人類歷史的基礎。列寧就指出,只有把一切社會關系歸結到生產關系的高度,再把生產關系歸結到生產力的高度,才能說明人類歷史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

❸ 為什麼說進化論奠定了馬克思主義的自然史基礎

間接的關系吧。
進化論說明人、人的意識不是上帝之類的創造物,而是在自然環境中,根據現實慢慢演變進化出來的。就像物質決定意識一樣。

❹ 自然存在和社會存在的基礎是什麼

實踐是自然存在與社會存在區分和統一的基礎。

人類的產生使自然界的演化發生了新的飛躍,世界從此有了自然與社會的區別。這種飛躍和區別歸根到底是人通過實踐完成的。從實踐出發理解社會生活的本質,要把握以下兩個大的方面:一方面,實踐是使物質世界分化為自然界與人類社會的歷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與人類社會統一起來的現實基礎。另一方面,實踐是人類社會的基礎,是理解和解釋一切社會現象的鑰匙。

社會存在

❺ 自然歷史是什麼以及在生態學中的應用

是指自然進化的過程,生態學必須研究自然歷史才可能從中得到借鑒

❻ 如何理解人類社會的發展是一個自然歷史的過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簡答題)

簡單點就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上認為人有兩重性,一是社會性,另外一個則是自然性。人類社會是人創造的,所以其根本是隨人變化的。不知道我解釋得夠嗎?其實高二時的政治書上講的更明白。詳細些就是:人類社會的發展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 歷史唯物主義關於人類社會
發展的客觀性的科學論斷。唯心史觀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否認社會發展
的客觀規律性。它們或者把社會的發展看作是雜亂無章的偶然事件的堆
積;或者雖也承認社會發展是有規律的,但不是從歷史本身揭示這種規
律,而是從外部某種神秘力量那裡把這種規律輸入歷史,歸根到底仍把社
會看作觀念的產物。只有馬克思的唯物史觀才第一次既唯物又辯證地考
察社會,把社會的發展看作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揭示了社會生活的客觀
規律性。所謂「自然歷史過程」,是指社會的發展和自然界一樣,都是合乎
規律的客觀過程。雖然社會區別於自然界的一個根本點是:社會不是自行
發展的,而必須通過有意識的、有自覺意圖的人的實踐活動來實現。但社
會的發展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這是因為,人的意志不是主觀自生
的,而都有其客觀根源;而且,社會發展中的人的意志不是單一的,而是根
源於不同的客觀條件的無數意志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種合力,一種總的
平均數。因此,人們的行動雖有自覺的意圖、預期的目的,但行動的結果卻
往往不是預期的。社會的發展不是單個意志的產物,而是在總的經濟運動
支配下各種力的相互作用的結果,它服從於社會內部的客觀規律。揭示人
的意志、思想動機的物質根源是發現社會發展客觀規律的唯一正確的途
徑。馬克思研究社會生活的方法是:從社會生活各領域中劃分出經濟領域
來,從一切社會關系中劃分出生產關系來,把生產關系當作決定其餘社會
關系的基本的原始的關系,並把它歸結於生產力的高度,從而指明生產力
是全部歷史的基礎,揭示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上層建築一定
要適合經濟基礎發展要求等社會發展客觀規律。歷史唯物主義關於社會
發展是自然歷史過程的科學論斷,為無產階級和革命人民認識世界和改
造世界提供客觀依據。

❼ 什麼叫自然歷史

就是人類以外的自然界的發展過程。例如:宇宙星系星球、地球發展史、地球生物等等。

❽ 自然和社會統一的基礎是什麼

恩格斯的自然哲學中揭示人的思想產生於勞動即人的主觀意識產生於人的實踐行為,同時人的主觀意識反作用於客觀存在。
在馬克思那其主要強調人的社會實踐,強調實踐的社會性。強調人的社會意識具有的生產力歷史性、階級性。但他們都是物質的,辯證的。

人的最根本的實踐是生產實踐。
生產實踐就是勞動
人作為自然存在物,要生產就要消費,衣食住行等,所以人要生產勞動。而自然不會為人提供現成的滿足需要的產品,所以人必須要通過自己的勞動改造世界。

在改造世界的時候,自然就和人產生關系。在生產的時候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要滿足人的更大的需要,在生產中便結成了人與人的關系。隨著生產能力的提高,人們交往的擴大,這就誕生了人類社會。

所以實踐是使物質世界分化為自然界與人類社會的歷史前提,也就是把人類社會從自然中分離出來。

但是社會又不是獨立於自然,只要人要生產就始終要和自然發生關系。所以社會就和自然就一直會因為人的生產而僅僅聯系在一起。而且隨著人的需要的提高,生產力的提升,人類可以作用的自然界范圍越來越大,社會對自然界的依賴就越來越大。

閱讀全文

與自然歷史的基礎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2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8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10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8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7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6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7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5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9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9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3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01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8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