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古代史官負責記錄歷史,他們的信息是從何而來的
在史觀獲取信息的途徑,往往有兩種,第一種是緊跟在需要記錄之人身後,對其所所為進行記錄後整理,從而成為歷史。另一種是從地方收集資料,整理成為歷史。
五代史觀的官職可以說是非常之高,而且古代史官往往採取世制,這也就一定程度的保證了歷史的編撰不會被人干預,甚至是君王。而歷史當中的記載也並非全是事實,因為有些涉及到秘密的事情,或者是涉及到君主的過錯,以及行為適當的地方,往往會被君主過目之後才會便入歷史。更有甚者,即使編入歷史,也不能保證被後人看到,甚至乾脆不進行記錄。其實這種行為從一定程度上還是干預到了歷史的真實性。
而以上兩種方式所編制而成的歷史書,則是我們今天得知歷史事件的主要來源,因為封建王朝統治體系的原因,所以歷史也並不能說都是客觀的。所以會有很多人研究歷史的時候,不止研究正史也會從其他的方面入手。
『貳』 為什麼中國史學有著連續不斷的史書記載
詞目:歷史拼音:lì shǐ英文:history德文:geschichte 歷史俄語:История越南語:Li?ch s??韓語: ??
[編輯本段]基本解釋1. 記載和解釋作為一系列人類活動進程的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
2. 沿革,來歷
3. 過去的事實
詳細解釋 1. 過去事實的記載。
《三國志·吳志·吳主傳》「納 魯肅 於凡品,是其聰也……屈身於陛下,是其略也」 裴松之 注引《吳書》:「[ 吳王 ]志存經略,雖有餘閑,博覽書傳歷史,藉采奇異,不效諸生尋章摘句而已。」
2. 指已過去的事實。
毛澤東 《農業合作化的一場辯論和當前的階級斗爭》:「我們的目的就是要使資本主義絕種,要使它……變成歷史的東西。」
3. 經歷。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回:「這便是野雞道台的歷史了。」 清 黃人 《<錢牧齋文抄>序》:「其文乃雄奇變化,隨其一生之歷史而自為風氣。」 老舍 《駱駝祥子》二一:「 夏太太 大概不會留著個知道她的歷史的僕人。」
4. 指自然界和社會的發展進程。
金一 《文學觀》:「從古帝王之業,真能赤手開創而無所憑藉者,歷史上,多不過三四人。」 毛澤東 《中國人民大團結萬歲》:「 中國 的歷史,從此開辟了一個新時代。」 菡子 《源遠流長》:「歷史在發展著,豐富著。」
5. 指歷史學科。
魯迅 《書信集·致曹聚仁》:「 中國 學問,待從新整理者甚多,即如歷史,就該另編一部。」
[編輯本段]詞語概述廣義歷史:客觀世界運動發展的過程,可分為自然史和人類社會史兩方面。
狹義歷史:人類社會發生、發展的過程。
歷史學:研究歷史的學問,簡稱史學。與歷史的概念相對應,歷史學也有廣義與狹義之分。
廣義歷史學:世界上一切科學都可以稱為歷史學。
(「我們僅僅知道一門唯一的科學,即歷史科學。」——馬克思·恩格斯)
狹義歷史學:研究人類社會以往運動發展過程的學問。
[編輯本段]史學評價歷史,或簡稱史,指對人類社會過去的事件和行動,以及對這些事件行為有系統的記錄、詮釋和研究。歷史可提供今人理解過去,作為未來行事的參考依據,與倫理、哲學和藝術同屬人類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歷史的第二個含義,即對過去事件的記錄和研究,又稱為「歷史學」,或簡稱「史學」。隸屬於歷史學或與其密切相關的學科有年代學、編纂學、家譜學、古文字學、計量歷史學、考古學、社會學和新聞學等,參見歷史學。記錄和研究歷史的人稱為歷史學家,簡稱「史學家」,中國古代稱為史官。記錄歷史的書籍稱為史書,如《史記》《漢書》等,粗分為「官修」與「民載」兩類。
廣義上,「歷史」可以指過去發生的一切事件,不一定同人類社會發生聯系。在哲學上,這種含義下的歷史稱為歷史本體,例如宇宙歷史、地球歷史、鳥類歷史等等。而狹義的歷史則必須以文字記錄為基礎,即文字出現之後的歷史才算歷史,在此之前的歷史被稱為史前史。與人類社會相關的歷史,又可以稱為人類史或社會史,而脫離人類社會的過去事件稱為自然史。一般來說,歷史學僅僅研究前者,即社會史。
[編輯本段]詞源出處「歷史」的含義在中文中最早僅用「史」一字代表。甲骨文中「史」字與「事」相似,指事件。許慎《說文解字》說:「史,記事者也;從又持中,中,正也。」便指出「史」的本意即記事者,也就是「史官」。由此引申,則代表被史官被紀錄的事,換句話說,即所有被文字紀錄的過去事情。「歷史」一詞出現較晚,《三國志·吳書·吳主傳》注引《吳書》,吳主孫權「博覽書傳歷史,藉采奇異」。「史」前加「歷」字是指經歷、歷法,也就是人類經歷的一段時間。在事件中加入時間的概念,「歷史」一詞就具有了當今的含義。也有人認為「歷」乃近代日本學者為翻譯英文「history」而附加之輔助義,其意味著人類所經歷過的事情,在意義上其概括范圍遠較「史」字為之大。
在西方,多數語言的「歷史」一詞源出自希臘語「historia」,原義為「調查、探究」,出自「歷史之父」古希臘作家希羅多德的《歷史》(Historia)一書。
[編輯本段]詞語含義對於歷史的含義和性質,有很多中不同的詮釋,以下列舉其中一些。
克羅齊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
柯林伍德說:「一切歷史都是思想史。」
梁啟超:「史者何?記述人類社會賡續活動之體相,校其總成績,求得其因果關系,以為現代一般人活動之資鑒也。」
《大英網路全書》(1880年版):「歷史一詞在使用中有兩種完全不同的含義:第一,指構成人類往事的事件和行動;第二,指對此種往事的記述及其研究模式。前者是實際發生的事情,後者是對發生的事件進行的研究和描述。」
《蘇聯大網路全書》:「1、自然界和社會上任何事件的發展過程。宇宙史、地球史、各個學科史——物理史、數學史、法律史等均可列入這一含義。2、一門研究人類社會具體的和多樣性的過去之學科,以解釋人類社會具體的現在和未來遠景作為宗旨。」
歷史並不是歸類於人文科學或社會科學中,而是其間的橋梁,合並了兩大領域的研究方法。一般來說,史學家通過研究各種書面文字但並不局限與此,努力並嘗試解答和歷史有關的問題。歷史知識的原始資料分為三種:文字記載的、口頭流傳的、保留下來的歷史遺跡,通常歷史學家會綜合三種方法進行研究,而文字記載經常被作為強調的重點,因為它普遍紀錄了發展的時間。這種強調引申出了一個新領域,史前史,也可稱為史前學,研究的是沒有書面紀錄的那一個時期。由於世界各地文字出現的時間各不相同,所以史前史和歷史的主要區別是根據具體的論題而決定。學者們為了易於研究,根據過去人類的范圍將其劃分為不同的階段。劃分過去的方法繁多,包括按年代分類,按文化習俗分類,按不同主題分類。這三種分類經常會有重疊,比如「阿根廷的勞工運動的演變,1930-1945」。
盡管歷史研究傾向於一些專門的地點、時間和主題,歷史學家也同時會關心其他普通的一些內容。而對於其他人來說,歷史已經成為一個非常普通的詞語,就是研究過去人類的所有事情,甚至於現在更興起了一門所謂的廣義歷史。過去研究歷史都是為了應用或者理論的目的,而現在還多了一條:那就是對人類過往的好奇。
[編輯本段]歷史學科歷史學以歷史為認識對象所形成的一門學問,叫史學或歷史學,也可以用「歷史」一詞代表。歷史學的本質其實是把實際發生的事件轉換成以意念和文字形式存在的歷史的過程和方法。關於歷史學的目的和方法的研究探討,在西方屬於歷史哲學的范疇,歷史哲學的出現和發展,意味著歷史學從單純的歷史紀錄發展成為對歷史的解釋和對歷史規律的探求階段。一開始,歷史哲學僅僅關心如何改進歷史研究的方法,但認為被研究和記錄的歷史就是真實的歷史。在新康德主義和新黑格爾主義的影響下,人們對自身的認識過程有了重新的理解,哲學家開始重新定義歷史學。義大利哲學家克羅齊提出「一切真歷史都是當代史」的命題,認為往事只有在當代人生活中發揮作用才成為歷史,否則是「死的歷史」,即編年史。因此,同樣的歷史在不同的時期會被不斷的改寫。英國哲學家柯林武德又進一步認為「一切歷史都是思想史」,即歷史是歷史學家思想的反映,不僅因時代而異,也因人而異。而唯物主義的歷史觀認為歷史事件是客觀存在的,歷史則是歷史學家主觀對客觀的歷史事件的認識。由於人主觀的局限性,對客觀的歷史事件的認識是有限的,主觀的認識不能完全符合客觀的歷史,因此只有不斷改進逐漸逼近,這一過程同自然科學的過程一致。這種歷史學稱為「歷史科學」。
史學史中國是世界上歷史最完備的國家,其對歷史的記錄不僅時間長,而且內容精確詳細。中國歷史自傳說中的黃帝以來已經有五千多年,而自西周共和元年(前841年)以來歷史記錄精確到年,自魯隱公元年(前722年)以來則精確到月日。中國的歷史記錄(史書)還分為編年體,紀傳體,紀事本末體等不同體裁。與歷史學不在西方文明中佔主流地位相反,中國將「史」列為四種基本學科分類「經、史、子、集」之一(清紀曉嵐等,《四庫全書》)。魁奈說:「歷史學是中國人一直以其無與匹倫的熱情予以研習的一門學問。沒有什麼國家如此審慎地撰寫自己的編年史,也沒有什麼國家這樣悉心地保存自己的歷史典籍。」
原始社會中人類通過諸如結繩記事和口傳等方法記錄歷史,例如中國上古傳說「黃帝戰蚩尤」、「女媧補天」、「大禹治水」等。國家出現後,則開始有掌管祭祀的「巫」,他們同時擔任記錄時事、起草公文和掌管文書等工作,可以說是最早的史官。之後才出現了獨立職能的史官,專門記錄歷史事件。在這個時期,中國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史書《尚書》,內容是歷代政治文件匯編,並無特定的歷史記錄體裁。從西周共和元年(前841年)起,中國有了按年記載的編年史,從此有了連續不斷的歷史紀錄,而且差不多每年都有史可查。這在世界各國范圍內也是極其罕見的。春秋戰國時期的史學家如孔子(編訂《春秋》)和左丘明(著《左傳》)等重視人類社會活動,從而使歷史基本擺脫了神學和宗教的影響。
西漢時著名的文學家、史學家司馬遷撰寫了《史記》,創建了紀傳體的歷史記錄體裁,《史記》的規模在當時世界范圍內是空前的,之後東漢時班固著《漢書》,延續發展了《史記》的體例,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這兩部歷史著作,奠定了中國古典史學的基礎,後來的歷史學家沿用《史記》和《漢書》的體裁,將各個朝代的歷史匯編成書,組成了「二十四史」。除斷代史之外,唐宋期間中國還出現了通史,如唐末杜佑的《通典》,宋司馬光的《資治通鑒》,其中《資治通鑒》是敘事長達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編年體通史,是中國史學史上的奇葩。
西方的歷史學開始於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作家希羅多德在《歷史》(又名《希波戰爭史》)一書中記錄了希臘與波斯之間的希波戰爭,歷史從此自神話和文學中脫離出來成為獨立的學科。希羅多德也因此被羅馬哲學家西塞洛(Cicero)稱為「史學之父」。但希羅多德的記錄中真實事件與虛構事件混雜,並不是純粹的歷史。20多年後古希臘人修昔底德所著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史》治學態度嚴謹,歷史記載翔實,才是西方第一部「信史」。前2世紀,希臘歷史學家波里比阿在《通史》(又名《羅馬史》)中記錄了前218年至前146年73年間羅馬帝國周圍地中海沿岸各國、各民族的歷史,是第一部「世界」通史。
(非原創)
資料來處:
『叄』 古代歷史是怎麼被傳下來的
古代的歷史信息主要靠著口口相傳、文字和器物記載以及歷史遺留(比如古代建築)傳承下來。
『肆』 中國古代為什麼如此重視記載歷史
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一個王朝興起,意味著之前那個王朝的覆滅。那麼興起的那個,當然要寫之前的那個的不是了。因為要證明自己的正確啊。
其實哪個國家的都差不多,都會對歷史有所記載。但是即便是中國,也談不上「如此重視」,君不見研究歷史的人有多苦逼,就是因為各方的敘述偏差很大,又或者大家都對某一件事諱莫如深。(如趙匡胤和趙光義之間的帝位傳承與金匱之盟)
『伍』 中國古代歷史為什麼這么詳細
如果僅從詳細方面考慮,中國歷史比較詳細。
首先,中國文明的特性之一就是喜歡記載事物,其原因大概就是什麼「流傳」之類的概念在中國哲學中有很高的地位。還有就是每個朝代都會試著保留前面朝代的資料以備後用,當然也有燒掉以備後患的。
反觀世界史,也有向中國一樣很詳細的文明,但是這些重視記錄的文明很少有長久的,反倒是那些只注重於當時的文明倒是像小強一樣存活下來。
其次,中國的文字流傳比較容易辨識,這是很重要的。我們可以解讀追溯到甚至是春秋之前很久很久以前的資料
世界上其他文明的文字就不是那麼容易辨認了,尤其是西方國家在拉丁語流行之後普遍放棄了原有文字的使用,這就讓他們的記錄容易脫節,詳細度就要下降(比如某種事物的確切開始年代)
再次,結構上中國的歷史記錄,除了官方的幾個體系記錄國家事件之外,各個地區又有地方誌,家族有族譜和家族傳記,所以中國歷史的層次很多。大的有記錄征伐的,小的也有記錄老誰家小誰幾歲考科舉的。
世界史中記錄有這么多層次的文明就少得多了,雖說東亞也有一些國家這么做,但是一方面多受到宗教影響(印度,阿拉伯),另一方面受到中國的影響(儒學文化圈),記錄的方式決定了瑕疵的出現。
最後,世界上也有很多文明,他們的歷史記錄水品應該是很高的,只不過是他們消亡的太早,找也找不到。埃及的記錄很全,能找著的卻不多。阿茲特克和瑪雅的記錄也曾經很詳細,結果都被歐洲人燒掉了,現在僅存三本?還是只有一本了?而且解讀也比較費勁。
p.s.有人說歷史長度與延續性對詳細度沒有關系,我認為是不對的。很多事物的開始時間和短時間內的發展對於文明的記錄詳細性有很大的關系。畢竟歷史記錄的目的是文明的體現。
同意「是基礎不是原因」的觀點。
歷史了解的局限性很大程度上是主觀觀測造成的缺失,沒有主觀觀測也就無所謂局限性,因為那不是歷史記錄而是推算研究。
『陸』 為什麼中國人這么注重歷史記載呢
中國古代為什麼如此重視記載歷史?這與中國人的信仰有關。
「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賓,莫非王臣」的理想,「君權神授」和「天人感應」的觀念,都賦予記錄君主言行和祭祀、軍事等大事的史官最神聖的使命——他們所記錄的實際是天意,是天命的體現。如果有半點不實,那就是曲解了天意和天命,就是欺天。正因為如此,歷史在古代中國所起的作用,一定程度上等同於對神的崇拜和對某種宗教的信仰。
『柒』 古代的史官,是怎麼做到記錄皇帝的醜事還不被殺的
制度的獨立性保證。古代對於歷史記錄首先是在制度上保證史官工作的獨立性,不受包括皇帝在內的掌權人物的干涉。對於記錄的內容,史官有權不讓皇帝本人知道,這項權利也基本上是有保障的。也正是皇帝一般是不能知道史官記錄的內容,很多皇帝都因為害怕留下歷史惡名,而有所憚忌,不敢肆意妄為。
關於上述三個獨立性保證,四太史記錄崔杼弒齊庄公一事就是最著名故事之一。崔杼弒齊庄公本來是因為齊庄公咎由自取,責任在齊庄公自己。太史記錄「崔杼弒其君」這句話,就已經確定了崔杼弒齊庄公的問題責任在齊庄公,可是崔杼卻硬要太史記錄為齊庄公的死同其毫無關系,太史就不幹了。崔杼一怒之下殺了太史。太史在當時是家族世襲的職務,這位太史被殺後,他的弟弟接替了他的職務。記錄這件事時,還是那句話「崔杼弒其君」。因為他們的堅持,除了太史自己,又有兩個弟弟也被崔杼給殺了。但這位太史還有一個弟弟,他又頂上哥哥們接替了太史工作,記錄時依然是那句「崔杼弒其君」。崔杼這次沒脾氣了,乾脆就這么算了。這哥幾個的確是不怕死,可除了他們,居然還有人為這事兒找上門來送死的。史書記載南史氏聽說接連有太史為此事被殺後,把這件事寫好在簡上帶著跑來。知道了最後那位太史沒有被殺,記下了這件事,才放心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