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談談你對中美關系的看法
中美之間為非敵非友的利益關系。兩國將朝著積極,合作,全面的方向發展。
中美兩國,一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擁有豐富的勞動力資源,明顯的成本優勢,廣 闊的市場和無可限量的發展潛力; 一個是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經濟, 科技實力的世界上最大的發達國家。中美兩國的關系,直接影響到世界經濟的發展。就中美當前的關系來說,問題與沖突同樣存在。
就中美目前的情況來看,還在意識形態,政治影響,經貿摩擦等方面存在問題。在現代國家的發展進程中,經濟是一個國家強大的物質條件,是最核心,最現實也是最切實的國家利益,直接決定著國家的地位與影響力。所以經貿是國家間關系的晴雨表。中美兩國處於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兩國之間的經濟關系具有很強的互利性和互補性。
同時,在互相競爭中,又存在著各種各樣的摩擦。中美在經貿中存在的摩擦 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貿易差額,人民幣匯率,知識產權保護。 不斷擴大的中美貿易逆差是中美關系動盪的一個決定因素。中美之間存在很大的貿易差額,一方面與中美雙方採取的統計方法有關,另一方面又與美國將經濟問題政治化有關。
合作關系
中俄軍事合作是主權國家之間的正常合作,符合國際法,美方無權干涉。美方的做法是對國際關系基本准則的公然踐踏,是霸權主義的充分體現,嚴重破壞中美兩國兩軍關系。
2019年9月1日,美國對華3000億美元輸美產品中第一批加征15%關稅措施正式實施,中國就此在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下提起訴訟。美方的征稅措施嚴重違背中美兩國元首大阪會晤共識,中方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中方將根據世貿組織相關規則,堅定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堅決捍衛多邊貿易體系和國際貿易秩序。
㈡ 如何看待中美關系
中美兩國,一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擁有豐富的勞動力資源,明顯的成本優勢,廣闊的市場和無可限量的發展潛力;另一個是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經濟,科技實力的世界上最大的發達國家。中美兩國的關系,直接影響到世界經濟的發展。就中美當前的關系來說,是處於一個蜜月期,但問題與沖突同樣存在。因為在國與國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就中美目前的情況來看,還在意識形態,政治影響,經貿摩擦等方面存在問題。
在現代國家的發展進程中,經濟是一個國家強大的物質條件,是最核心,最現實也是最切實的國家利益,直接決定著國家的地位與影響力。所以經貿是國家間關系的晴雨表。中美兩國處於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兩國之間的經濟關系具有很強的互利性和互補性。同時,在互相競爭中,又存在著各種各樣的摩擦。中美在經貿中存在的摩擦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貿易差額,人民幣匯率,知識產權保護。
不斷擴大的中美貿易逆差是中美關系動盪的一個決定因素。2005年,中國對美國的出口1629億美元,從美國進口487.3億美元,順差為1147.7億美元。根據美方統計,2005年美對華貿易逆差激增24.5%,達2016億美元。中美之間之所以會產生如此大的貿易差額,一方面與中美雙方採取的統計方法有關;另一方面又與美國將經濟問題政治化有關。中美又方的統計差異主要緣於中美貿易的特殊性和統計方法的不同。中國對美國出口的60%和自美國進口的30%,是經過以香港為主的第三方轉口進行的。美國把中國出口至香港,東南亞等國家後,這些國家再轉口到美國的產品都算作從中國的進口。而美國在統計對中國的出口時,卻對其通過香港等對華轉口的商品忽略。這是造成統計不同的一個原因。在中國對美出口的商品中,很多是美國企業在華分公司的商品。中國賺取的只是很少的加工費,大量利潤被美國在華企業取得。根據大衛•李嘉圖的比較利益學說,一國應該生產它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通過自由貿易出口這種有比較優勢的產品。同時,進口其沒有比較優勢或有比較劣勢的產品。在這種自由貿易的框架下,按照比較利益學說進行的國際貿易會使所有參與國得到貿易利益最大化。中美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經濟的互補性很強,也符合比較利益學說。中美貿易會造成如此大的貿易差額,與美國對華採取的貿易限制有關。中國向美國的出口產品以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主要是農產品,附加值低,滿足了美國一般消費者的需要。而美國向中國的出口產品應該以資本與技術密集型產品為主。但美國把經貿政治化,以安全為由拒絕向中國出口高新技術。美國的高新技術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技術產品在美國對外出口中也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處於現代化進程中的中國,對技術產品的需求不斷擴大。美國的這種經貿限制,嚴重影響了貿易的互補性,導致貿易差額進一步擴大。由中美貿易逆差這問題來看,中美缺失的是一種理解,信任。正是這種不理解,不信任,造成了貿易摩擦。中美雙方只有靜下心來,加強了解,信任,才是更好的解決方法,而不是直接對抗。
中美經貿的另一個結就是人民幣的匯率問題。自1994年以來,人民幣在經常項目下按照1美元兌8.277左右的匯率自由兌換。美元從2002年開始持續貶值。從2003年起,美國公開要求中國採取「靈活匯率」。在美國,有一種意見認為,中國的匯率政策加重了美國國內失業問題。許多美國人把美中貿易赤字歸咎於匯率過低。但事實上,並不是所有的美國企業和民眾都希望看到人民幣升值。目前,中國已成為美國國債的最大持有國。中國如調高人民幣匯率而大量減持美國國債,美國的政府開支和個人消費可能都受到沖擊。實行浮動匯率和開放資本市場會使中國金融業固有的困難加惡化,擾亂中國經濟,甚至擾亂全球經濟。事實上,中國已實行人民幣匯率浮動的機制,只是這過程比較緩慢,但這是完全按照中國國情來發展的,適合中國的實際發展情況。美國一再要求人民幣升值,而且要求升值的幅度大,要一步到位,這是不現實的。世界上不存在什麼正確或錯誤的匯率。只有在適當的是機,實現浮動匯率才會對中美兩國的經濟和貿易有利。美國在人民幣升值這個問題,一方面要求人民幣大幅度升值,一方面又沒有為人民幣升值高定「時間表」。可見,中美雙方都是利益相關者,誰也離不開誰的發展。只有雙方更了解對方的國情與現實,才能找到雙方平衡的支點。強勢壓迫並不是解決之道。
知識產權保護,是夾在中美貿易中的一根刺。早在上世紀80年代,中美就在知識產權問題上出現糾紛。美國在技術密集型產業領域具有明顯的優勢,因此美國十分關注知識產權保護,並將其視為事關美國核心競爭力和優勢地位的重大問題。在知識產權保護這方面,我們中國確實做到不夠好,但我們在知識產權保護的立法和執法方面都不斷取得重大進步。我們加強了打擊盜版和仿冒的稽查行動,並加強了對公眾尊重知識產權的宣傳工作。但是,保護知識產權也是需要一個過程,也需要國際合作,並不是一個國家內部的事情。中美雙方只有在實事求是的精神指導下,加強對話,加強監督與合作,才能有效地保護知識產權,保證充分的自由競爭,最終解決知識產權紛爭。
在相互依存的世界裡,在經濟全球化的世界裡,摩擦是正常的,也是無法避免的,這並不可怕。中美經常性的經貿摩擦,反映兩國經濟關系的密切。中美經濟對雙方的重要性與俱增。貿易中產生的問題,雙方只有理性面對,在經常性的協調和合作機制中,通過平等協商的辦法加以妥善處理。從中美貿易摩擦來看,都是因為中美雙方的意識形態不同,國情不同,相互不了解,不信任等原因引起的。中美雙方都應該擺正心態,採取合作,尊重的態度,才能更切實地找到兩國利益的平衡點,才能達到雙羸。
為了改善中美貿易關系,消除貿易摩擦,我們中國可以在以下方面採取措施:繼續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完善市場經濟運作方式,使中國最終成為一個真正的市場經濟體。在處理中美貿易逆差與具體的貿易摩擦中,中國有必要採取國際上常用的自動出口限制等貿易政策措施。這樣既起到了安撫的作用,又減少了貿易摩擦的代價。積極籌劃、組織、實施對美國的直接投資。這樣不僅可以避開貿易壁壘,大大減少貿易摩擦,而且通過投資設廠可以更有效地引進先進的技術與管理經驗,提高中國企業的綜合國際競爭能力。中國還應該在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等諸多方面對美國進行深入而全面的了解。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中國必須學會站在美國人的角度認識與思考中美之間的問題,並提出相應的對美貿易政策和運作技巧。通過這種了解的增進,以使對美貿易政策與對策更具有針對性和有效性。
貿易戰並不是出路,中美雙方誰也打不起貿易戰。只有雙方妥善處理好貿易關系,才能更好地鞏固雙方的關系,才能更好使意識形態,政治問題得到解決。處理好一個地區發展大國與一個世界強國的關系,不但對兩國有益,達到雙羸;而且對世界的和平發展,持續發展也有重要的積極作用。
中美關系錯綜復雜,並不是一兩天能全部解決的。但只要本著接觸,了解,信任,尊重,合作的原則,就能把這些問題逐步理清,並逐步解決。
㈢ 如何看待新時期下的中美關系
隨著中美關系的深入發展,兩國之間存在的老問題、新矛盾也日益凸顯。但是,這些問題的存在不應被視為是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的障礙,而應被視為是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的動力。中美新型大國關系「新」在何處?這首先體現在行為主體是新的,即中國不是歷史意義上的傳統崛起國,而美國也非傳統意義上的守成國。中國不尋求挑戰當前國際秩序,而是成為國際體系建設與完善的參與者與貢獻者;美國不尋求遏制中國的發展,而是創造更具包容性、開放性,更有代表性、合法性,更富公正性、權威性的國際體系。其次體現在當前國際新形勢上。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中美之間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高度依賴關系。中美互為第二大貿易夥伴。2012年,中美貿易額創歷史新高,達到近5000億美元。美國成為中國最大的出口市場,同時也是中國外資最大的來源地之一;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持續推進,中美之間深層次、多領域交流明顯強化;國際安全面臨著復雜的多樣性挑戰,這使得中美兩國既無法獨自應對,也不能獨善其身。因此,中美兩國之間不僅因為緊密的共同利益而捆綁在一起,而且因為不可推卸的共同責任而結合在一起。正因為中美兩國樹立了利益共同體意識與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的構建才具備了基礎條件。
㈣ 怎樣看待當前的中美關系
其實兩國關系包括軍事,文化,,經濟,政治,人文。中美分別位於地球的兩端,地理上來講兩國很難對抗,但實際上中美互為最強大的潛在對手;在講軍事,中美戰爭稱為21世界最可能爆發也最不可能爆發的戰爭,因為中國的國力快速崛起勢必會干涉到美國的勢力范圍但雙方互為大國很難有某種利益使兩國陷入大規模戰爭;在講經濟,在國際大環境趨於和平的大格局下,各國都已發展經濟為主,美國也不例外,中國自從進入2000年經濟快速增長,美國看著當然不爽,當然也沒有辦法,所以叫上小弟給中國找麻煩。總得來說中美需要對抗更需要合作,對抗毫無意義,合作才是未來,兩國都懂。
㈤ 如何看待中美「新型大國關系」及中國的應對方法
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的戰略意義
1,隨著中美元首在加州安納伯格庄園舉行特別會晤,「新型大國關系」一詞頻頻見諸相關媒體報道。作為世界第二和第一大經濟體、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的發達國家,中美能否在探索構建新型大國關系方面走出一條新路,關乎整個世界的和平與發展,涉及未來國際關系和國際體系的發展方向,具有重要的劃時代意義。
2,大國關系分兩種:一種是普通大國之間或普通大國與霸權國之間的關系,比如現在的中俄關系、中印關系、美俄關系;另一種是崛起大國與霸權國之間的關系,這里指中美關系。與之相應,新型大國關系也有兩種,其內涵、基礎和建構方略是不同的。
3, 根據「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內涵,中美新型大國關系不是指普通大國之間的關系,而是特定地指向崛起大國與霸權國之間的關系。如果是指向普通大國關系,那麼上述三條內涵就沒有多大意義,因為有些大國關系(比如中俄關系)已經具備。2013年3月,在主席訪俄時兩國簽署的《聯合聲明》中寫道,「雙方基於建立新型大國關系的歷史經驗和實踐」,呼籲「建立長期穩定健康發展的新型大國關系」。這表明,在中俄兩國領導人看來,兩國已經有建立新型大國關系的「歷史經驗和實踐」,他們是在呼籲其他大國也積極為構建新型大國關系做貢獻。
4,當然,兩種新型大國關系存在著共性,無論哪一種,「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都應當是基本要求。現在仍然存在著的同盟關系,雖然符合「不沖突不對抗、合作共贏」的要求,但是卻缺失「相互尊重」。而且,同盟關系是舊時代的產物,也是舊型大國關系的一種形態,它往往意味著同盟者有一個共同的對立面,這容易滋生「對抗思維」,是與時代潮流相背的,也不利於盟內國家同盟外國家間關系健康發展。
5,提出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意味著目前的中美關系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新型關系」,盡管存在著一些「新型關系」的要素,比如兩國間保持著很密切的合作,自建交以來一直沒有出現全面的對抗。 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是一種理念。提出這個理念的意圖就是要解決如何破解「大國政治悲劇」或「修昔底德陷阱」這個問題。崛起大國與霸權國必然走向對抗,這似乎是國際關系中的一個鐵律。作為唯一例外的英美關系,也是得益於許多有利的客觀條件。那時,英美之間也充滿著激烈的戰略競爭,有走向對抗的風險。如果沒有德國崛起的因素,很難說英美不會走向沖突。 對中國來說,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具有特殊的戰略意義。從歷史經驗教訓來看,在崛起大國與霸權國的戰略博弈中,霸權國往往掌控著更多的戰略資源,擁有明顯的戰略優勢,如果真的發生「大國政治悲劇」,霸權國在兩敗俱傷的結局中會傷得輕一些,或者傷得不那麼致命。中國要順利走好和平發展道路,實現和平崛起,就必須避開、跨越「修昔底德陷阱」。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無疑是確保兩國關系健康發展,避免「大國政治悲劇」的最佳路徑。當然,中美不重演「大國政治悲劇」,對美國也是好事,對世界更是幸事。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如果成功,將開創大國關系的歷史。
6,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作為新理念並不僅僅是一個良好願望,而是有著相當厚實的現實基礎。這個現實基礎就是現存的中美關系。中美自建交以來,雙邊關系雖然歷經風風雨雨,但總體上是不斷向前發展的。兩國不僅沒有全面沖突、對抗,而且還在諸多領域不斷深化合作共贏。可以將現存的中美關系看成是「准新型大國關系」。這種「准新型大國關系」為新型大國關系構建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後者是在前者基礎上進化而來,而不是橫空出世。
7,「准新型大國關系」形成並得以發展的背景有兩個:一是在以和平與發展為主題的全球化時代,大國之間的共同利益明顯增多,尤其是在維護世界和平與相互借重促進本國發展上,大國之間的共同利益遠遠超越了相互之間在意識形態、地緣戰略等方面的矛盾;二是在全球化、多極化和非極化等因素的作用下,國際矛盾越來越錯綜復雜,使大國之間的固有矛盾被相對弱化。在上述兩個背景同時也是影響因素的作用下,冷戰後的大國關系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突出表現在以下兩個層面。
(1)其一,在競爭中合作是基本形態。一方面,傳統的民族國家之間的利益差異沒有消除,大國間仍然存在著競爭關系。另一方面,大國之間的共同利益越來越多。「9 · 11」後形成了兩個競賽場:一是所有大國共同面臨恐怖主義威脅及其他全球性問題;二是大國之間爭奪戰略、經濟、政治等方面利益的競爭仍然相當激烈,不過卻伴隨著廣泛而深入的合作。
(2)其二,綜合國力較量是大國間競爭的主要方式。在兩次世界大戰和冷戰的教訓以及核武器、全球化等因素的作用下,大國之間競爭已主要不是靠軍事手段,不再是攻城略地,用武力搶奪財富。競爭的主要方式轉為以經濟和科技為核心的綜合實力競爭,軍事實力的作用相對有限。 「准新型大國關系」的發展前景如何?是回歸舊型大國關系,還是向新型大國關系演進?答案應當是後者。之所以如此,就是客觀現實使然。上述推動「准新型大國關系」形成的因素,同樣在推動新型大國關系的構建。
(3)然而,畢竟「准新型關系」還是存在逆轉回舊型關系的可能性,因此同真正意義上的新型關系還是有質的不同。就中美關系來說,自蘇聯解體後,兩國之間就一直交織著競爭與合作。隨著雙邊關系越來越具有崛起大國與霸權國關系的性質,競爭一面明顯在上升。如果競爭一面明顯壓倒合作一面,那麼雙邊關系就有可能走向對抗。
(4) 「新型關系」之所以「新」,就是要突破崛起大國與霸權國之間關系以競爭為主的傳統模式,轉為以合作為主。而要確保以合作為主,雙方要從理念、戰略上明確「不沖突不對抗」。同時,為了能保證合作共贏和不對抗不沖突,雙方應當努力實現相互尊重。在「新型大國關系」三項內涵中,合作共贏是內核,其他是前提和保障條件。
(5)特別需要指出的是,由於過去中國綜合實力相對較弱,在國際政治格局中只是「多強」中的普通一員,中美關系還不具備崛起大國與霸權國之間關系的性質,因此滑向「大國政治悲劇」的現實性並不突出。構建「新型大國關系」就是要在「准新型大國關系」的基礎上,以崛起大國與霸權國關系為著眼點,使中美關系實現一個質的飛躍。
8, 總結中美「准新型大國關系」,可以看出,幾十年來,兩國未走向全面對抗、沖突,也有合作共贏。然而,兩國之間卻摩擦不斷,在個別領域的對抗、沖突時常發生,戰略互信也嚴重缺失,從而讓人總是擔憂「准新型大國關系」會滑向舊型大國關系。究其原因,主要在於美國並未以平等的心態來對待中國,對中國的核心利益和大國地位沒有應有的尊重。因此,要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兩國必須加強相互尊重。尤其是美國,要調整霸權心態和強權心態,切實像奧巴馬總統所說的那樣,將中國作為「平等夥伴」來對待。當然,對中國來說,也存在著如果對待美國的「利益關切」以及霸權心態問題。作為世界頭號強國,也是被相當多國家認可而自己也追求之的霸權國,其「利益關切」肯定與普通大國是不同的,讓其放棄霸權心態,真正做到對別國平等相待,肯定也是非常困難的事情。然而,這卻是中國必須理性面對、無法迴避的重要現實問題。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恰恰是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的難點所在。
㈥ 如何正確看待中美關系的變化與發展
回顧50多年來中國的對美政策和中美關系的歷史,雙方既有尖銳的對立,也有真誠的合作。
冷戰後的中美關系也曾經出現了多次起伏和危機,但是中美關系並未破裂,反而加深了。
其深刻的原因就在於,中美之間存在著許多共同的戰略利益。
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達國家,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兩國對亞洲和世界局勢都負有重大責任。
在新的國際形勢下,中美之間在許多全球性和區域性的重大問題上具有共同利益,存在著廣泛的合作基礎,中美經濟合作的前景更是不可 *** 。
因此,展望21世紀的中美關系,我們有理由表示審慎的樂觀。
當然,影響兩國關系的負面因素也不容忽視,諸如人權問題、貿易問題、軍售問題和 *** 等,其中 *** 事關中國的 *** 和領土完整,是影響中美關系改善和發展的最大障礙,也是最容易導致中美兩國發生直接沖突的敏感問題。
然而,只要中美雙方能夠站在歷史的高度,用戰略的眼光來處理中美關系,在中美3個聯合公報的基礎上審視和處理 *** ,中美關系就會沿著健康的軌道順利前進。
中美關系是當今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系之一。
從歷史上看,影響中美關系的因素很多,諸如國際格局、經濟和意識形態、地緣政治和國家利益以及彼此處理雙邊關系的政策等等。
其中彼此處理雙邊關系的政策在中美關系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影響。
70年代以來,美國和中國國內的一些學者已經對美國的對華政策與中美關系的關聯作了比較深入的研究。
中國國內的某些年輕學者也對不同時期的中國對美政策進行了許多有益的探索,但是系統地研究中國對美政策與中美關系的成果目前仍不多見。
本文試圖運用史學和國際關系學學科滲透的方法,對中國對美政策和中美關系問題進行綜合研究。
本文的重點是分析中國對美政策的緣起、變化和發展,及其對各個時期中美關系的影響。
穩定同美國關系,是中國外交的關鍵。
近年來,中美關系中的合作關系越來越多,越來越廣泛;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中美關系的發展越來越和諧。
美國是當今最大的發達國家,在世界舞台居於權力中心。
從中國建國以來,美國一直在多方面遏止中國,企圖通過經濟、軍事、外交等手段阻礙中國經濟發展,其中的原因不難理解。
尤其在近幾年,中國的經濟增長率一直為其他國家所震驚,而中國本身所擁有的龐大的市場,又成為了中國經濟發展有利的依託平台。
在這樣一個為諸多國家眼紅的平台上,中國的經濟將會持續、高速的增長將是不爭的事實。
而隨著經濟的增長,中國的軍事、科技水平也在突飛猛進。
這一切迫使美國不得不將中國作為阻礙其在實現全球霸權主義統治的一個強勁的對手。
並且,在 *** 上,美國雖然沒有明確表態將台灣劃進美日聯合防禦范圍,但從其模糊描述的背後不難看出,中國台灣乃至中國大陸早就是美國窺視以久的土地。
對於中美關系,應堅守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的框架,在當前國際形勢下為我國經濟求得穩定,高速的發展空間。
中美雙方經貿關系密切,在許多方面存在著共同利益。
中美關系非常復雜,必須處理好。
中國外交的很多工作都是圍繞這個問題展開的。
中國對美政策應循之道
「變」與「不變」是50多年來中國外交發展過程中對立統一的兩個方面。
一方面,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中國外交經歷了幾次大的戰略調整;另一方面,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終貫穿其中。
中國外交的基本內容正是在這種變與不變中不斷充實、發展和完善的,在不同的時期,以不同的方式展示了中國外交獨特而又豐富的內涵和風格。
「變」是與時俱進的要求和表現,更是在不同國內外環境下更好地謀求國家利益的需要。
而「不變」則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有意識繼承的部分,表現為連續性;另一部分則是不願繼承、希望改變的內容,但由於不同的原因,歷史上的政策對決策者或大眾心理有巨大影響,使現有政策有意無意地保持了原來政策的某些內容、某些宣示、某些態勢或傾向,表現為外交政策的「慣性」。
「變」突出了中國外交的特點,而「不變」在很多方面已經成為制約和影響中國外交的消極因素。
形勢已經發生了變化,政策已經不是原來的政策,援助也與以往大不相同,但我國的對外政策宣示仍然把八項原則作為中國對外援助的指導思想,實際上這也是一種慣性的表現。
●機遇來自全球化這個國際背景。
美國有求於中國的面上升。
●雙方在安全關切上既有交叉點又有不同點。
●並不是說美國不把中國當做潛在對手了。
●美國必須在台灣「統獨」問題上作出抉擇。
㈦ 談談你對近年來,中美關系發展狀況的看法(200字)
中美關系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雙邊關系之一。建交以來,兩國關系雖然經歷了一些波折,但總體是穩定的,並且取得了很大的發展。當前中美關系有四個主要特點。
一是兩國的對話溝通非常密切。在過去的兩年中,胡錦濤主席和奧巴馬總統7次會晤,並經常通電話、通信。兩國還建立了60多個對話磋商機制,其中最重要的是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機制。
二是兩國的經貿聯系非常緊密。現在中美兩國互為第二大貿易夥伴,去年兩國的貿易額達到3853億美元,是建交時的160倍。
三是兩國的人員往來非常頻繁。現在每年兩國人員往來約300萬人次,每周有110多次客運航班往返於太平洋西岸。目前,有12萬中國人在美國留學,兩萬多美國人在中國學習。
四是兩國的合作領域非常廣泛。兩國不僅在一系列雙邊領域進行深入交流與合作,而且在很多國際和地區問題上保持著有效溝通與協調。
發展歷程
中美兩國關系是趨於友好與合作的。但由於歷史原因、政治文化等因素也有歧見和矛盾。總體講,是合作多於沖突,共同利益大於彼此分歧。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得益蘇聯的影響和幫助更大,中美是兩個陣營的。後來中蘇分道揚鑣,毛澤東、尼克松高瞻遠矚改善了中美關系,實現了中美建交。
中國和美國都有自己的發展目標。中國堅持改革開放,科學發展,力爭成為一個富裕強大文明的國家,造福於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同時堅持獨立自主外交,維護世界和平。美國的目標則致力於建設一個強大的美國,實現美國夢,包括國民幸福,國家安全,以及建立以美國為核心的世界新秩序,包括傳播自由民主人權等理念。
因此,中國和美國的矛盾在兩個方面,意識形態上相互爭論,國家利益上不少沖突。因此不少人戲稱為「美中不足」。中美關系事關中國發展大局,對美國也十分重要;從中國的戰略利益出發,我們雙方要加強溝通,建立互信。
㈧ 個人對中美外交關系的看法(1000字左右)
寫作思路:中美的外交關系是影響世界命運走向的,但是面對中國的示好,美霸權主義卻當作是中國的懦弱,根據自己的看法,寫出當今中美外交關系的現狀和對中美外交關系的看法。
正文:
中美兩國,一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擁有豐富的勞動力資源,明顯的成本優勢,廣闊的市場和無可限量的發展潛力;另一個是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經濟,科技實力的世界上最大的發達國家。
中美兩國的關系,直接影響到世界經濟的發展。就中美當前的關系來說,問題與沖突同樣存在。因為在國與國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就中美目前的情況來看,還在意識形態,政治影響,經貿摩擦等方面存在問題。在現代國家的發展進程中,經濟是一個國家強大的物質條件,是最核心,最現實也是最切實的國家利益,直接決定著國家的地位與影響力。
所以經貿是國家間關系的晴雨表。中美兩國處於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兩國之間的經濟關系具有很強的互利性和互補性。
同時,在互相競爭中,又存在著各種各樣的摩擦。中美在經貿中存在的摩擦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貿易差額,人民幣匯率,知識產權保護。
不斷擴大的中美貿易逆差是中美關系動盪的一個決定因素。2005年,中國對美國的出口1629億美元,從美國進口487.3億美元,順差為1147.7億美元。根據美方統計,2005年美對華貿易逆差激增24.5%,達2016億美元。
中美之間之所以會產生如此大的貿易差額,一方面與中美雙方採取的統計方法有關;另一方面又與美國將經濟問題政治化有關。
中美又方的統計差異主要緣於中美貿易的特殊性和統計方法的不同中國對美國出口的60%和自美國進口的30%,是經過以香港為主的第三方轉口進行的。
美國把中國出口至香港,東南亞等國家後,這些國家再轉口到美國的產品都算作從中國的進口。而美國在統計對中國的出口時,卻對其通過香港等對華轉口的商品忽略。
這是造成統計不同的一個原因。在中國對美出口的商品中,很多是美國企業在華分公司的商品。中國賺取的只是很少的加工費,大量利潤被美國在華企業取得。
根據大衛·李嘉圖的比較利益學說,一國應該生產它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通過自由貿易出口這種有比較優勢的產品。
同時,進口其沒有比較優勢或有比較劣勢的產品。在這種自由貿易的框架下,按照比較利益學說進行的國際貿易會使所有參與國得到貿易利益最大化。
中美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經濟的互補性很強,也符合比較利益學說。中美貿易會造成如此大的貿易差額,與美國對華採取的貿易限制有關。
中國向美國的出口產品以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主要是農產品,附加值低,滿足了美國一般消費者的需要。
而美國向中國的出口產品應該以資本與技術密集型產品為主。但美國把經貿政治化,以安全為由拒絕向中國出口高新技術。
美國的高新技術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技術產品在美國對外出口中也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處於現代化進程中的中國,對技術產品的需求不斷擴大。
美國的這種經貿限制,嚴重影響了貿易的互補性,導致貿易差額進一步擴大。由中美貿易逆差這問題來看,中美缺失的是一種理解,信任。
㈨ 從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看中美關系
從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看中美關系:
在大國關系層面,當前中國外交面臨的一個迫切任務,是在中美關系顯著復雜的背景下保持戰略自信、維護戰略底線、捍衛自身利益,同時爭取維護中美關系斗而不破的大局,盡力避免中美矛盾的繼續升級和擴散,特別是要盡力避免出現中美全面冷戰或局部熱戰,從而最大限度地維護和延長中國發展的戰略機遇期。
(9)如何看待中美關系的歷史性突破擴展閱讀:
在亞太和周邊地區,當前亞太地區秩序的走向尚不明朗,各大國的戰略競爭將會保持一個較長時期的膠著狀態,我們應抓住這一契機,善於下好「先手棋」,秉持和踐行「親誠惠容」理念,繼續深化同周邊國家的利益和情感交融,增加對地區公共產品的供給,不斷推進地區多邊合作機制,不斷提升中國在周邊地區的影響力、感召力和塑造力。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進程之中,我們要不斷拓展戰略遠見、保持戰略定力、強調戰略運籌,為人類社會貢獻更多中國方案和中國智慧,在國際秩序的發展完善中彰顯中國的責任和道義,在大變局時代把握好中國發展的戰略機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