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貴州西江千戶苗寨屬於貴州哪個縣
貴州西江千戶苗寨屬於貴州雷山縣。
西江鎮屬於雷山縣管轄,雷山縣境內有郎德上寨、國家級森林公園雷公山等等,其他周邊有鎮遠古鎮、下司古鎮、荔波大小七孔、劍河溫泉、施秉雲台山、黎平肇興侗寨、黃平舊州城等等。
西江千戶苗寨座落於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縣東北部的雷公山山麓,是中國最大、世界無雙的天下第一大苗寨。
距雷山縣城36公里,距黔東南州州府33公里,距省府貴陽市約280公里,由十餘個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連成片,四面環山,重連疊嶂,梯田依山順勢直連雲天,白水河穿寨而過,將西江苗寨一分為二。
由於受耕地資源的限制,生活在這里的苗族居民充分利用這里的地形特點,在半山建造獨具特色的木結構吊腳樓,千餘戶吊腳樓隨著地形的起伏變化,層巒疊嶂,鱗次櫛比,蔚為壯觀。
西江每年的苗年節、吃新節、十三年一次的牯藏節等均名揚四海,西江千戶苗寨是一座露天博物館,展覽著一部苗族發展史詩,成為觀賞和研究苗族傳統文化的大看台。
(1)西江千戶苗寨歷史多少年擴展閱讀:
千戶苗寨的歷史沿革
5000多年前,生活在黃河中下游平原地區的九黎部落在向北擴張,與東進和南下的炎帝、黃帝部落發生劇烈的武力沖突,經過長時間的征戰,以蚩尤為首的九黎部落在涿鹿地區被擊敗,蚩尤被黃帝擒殺。
大部分苗族先民被迫開始第一次大遷徙,放棄黃河中下游地區而退回到長江中下游平原,並於洞庭湖和鄱陽湖之濱建立了「三苗國」。隨著三苗部落的日漸強大,堯、舜多次對「三苗」進行征剿。
舜帝位,「南巡狩獵」,對不服舜帝管制的「三苗」進一步攻掠,苗族先民再次被迫向西南和西北地區遷徙,其中被迫向西北遷徙的這支苗族先民一部分融合於「羌人」,成為西羌的先民,一部分則因人口增多,耕地少而向平原地區遷徙,
從青海往南到四川南部、雲南東部、貴州西部,有的更向南、向西深入寮國、越南等地。而往西南遷徙的苗族先民則與楚人和睦相處,成為後來「楚蠻」的主要成員。
戰國時期,秦滅楚,一部分苗族背井離鄉,長途跋涉西遷,進入武陵山區的五溪一帶,形成歷史上著名的「武陵蠻」。
西漢時期,這部分苗族先民在這里較快地發展起來,形成與漢王朝相抗衡的一股勢力。
公元47年,漢王朝派出軍隊征剿「武陵蠻」,迫使苗族再次離鄉背井,一部分進入黔東北地區(今銅仁一帶),一部分南下廣西融水,後又溯都柳江而上到達今天的榕江、雷山、台江、施秉等地。苗族在數次大遷徙中,分化成了許多不同的分支。
其中,柳氏族、西氏族、尤氏族、苟氏族等幾乎是同時到達貴州榕江,由於西氏族在榕江多處輾轉,到達西江的時間晚於柳氏族。西氏族到達西江的年代約在600多年以前,但在西氏族到達以前,這里已經居住著苗族「賞」氏族。
西江地名中的「西」指西氏族,「江」通「討」,即西江是「西」氏族向「賞」氏族討來的地方,「西江」因此而得名。「西」氏族到達並定居在西江以後,陸續又有其他苗族分支遷來,形成以「西」氏族為主體的苗族融合體。
傳說西江有千年以上歷史。西江苗族和苗族先祖蚩尤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根據《林蔭記》中記錄的西江苗族子連父名的世系譜,從蚩尤到1732年間共有284代,說明生活在西江的苗族是蚩尤的直系後裔。
春秋戰國時期,雷山屬牂牁國與且蘭國之邊地,戰國時屬大夜郎國,秦時屬象郡且蘭縣邊境,西漢時處且蘭、毋斂兩縣之間,東漢時屬毋斂縣,三國屬蜀國之牂牁郡轄之邊地,
魏晉時期屬牂牁郡賓化縣境,唐朝時屬於羅恭縣,五代至宋朝屬夔州路紹慶府羈縻州,元初屬「管外苗族地區」,元朝中期屬湖廣省播州宣慰司,明屬管外苗族地區。
清乾隆年間,清政府為了管理苗疆,對苗族人民實行編戶定籍,強行取消苗族子連父名的傳統,用苗名的諧音來定漢姓,西江境內苗族的蔣、唐、侯、楊、董、宋、顧、龍、陸、李、梁、毛、陳、金、吳等姓就是由此而來。
從秦漢到元、明、清初,雷公山大山區朝廷的設置雖有涉及,但郡縣制、羈縻州對這一地區的統治極弱,甚至沒有直接治理,在歷史上多被稱為「蠻荒之地」、「生苗」、「生界」等。
雍正七年(1729年),貴州巡撫張廣泗開辟苗疆,設「新疆六廳」,置丹江廳,下轄丹江衛和凱里衛,西江屬丹江衛。
乾隆三年(1738年),丹江衛設置了分土司,包括黃茅嶺司、雞講司、烏疊司,雞講司就位於現西江西南附近的營上村,從此西江被列入中原政權的治理范圍。
1914年,丹江改廳稱縣,西江屬其轄內。
1944年,置雷山設置局,西江復歸雷山管轄,改為西江鎮。
1945年,丹江撤縣,西江改歸台江縣管轄。
1950年,雷山設立縣人民政府,西江屬於第二區公所。
1954年,建立雷山縣苗族自治區,西江千戶苗寨所在地屬西江區,1959年,雷山、爐山、丹寨、麻江並入凱里大縣,西江屬於凱里縣的雷山片。
1961年,恢復雷山縣,建丹江、西江、大塘、永樂四區、44個公社,千戶苗寨當時屬於西江區西江鎮。1992年,撤區並鄉後,千戶苗寨屬於西江鎮管轄至今。
⑵ 西江千戶苗寨在哪 西江千戶苗寨的簡單介紹
1、西江千戶苗寨在貴州省雷山縣東北部。西江千戶苗寨是一個保存苗族「原始生態」文化完整的地方,由10餘個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連成片,是中國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它是領略和認識中國苗族漫長歷史與發展之地。西江每年的苗年節、吃新節、十三年一次的牯藏節等均名揚四海,西江千戶苗寨是一座露天博物館,展覽著一部苗族發展史詩,成為觀賞和研究苗族傳統文化的大看台。西江有遠近聞名的銀匠村,苗族銀飾全為手工製作,其工藝具有極高水平。
2、2017年12月,西江千戶苗寨獲2017名村影響力排行榜(300佳)榮譽。2020年2月,待疫情結束後至2020年12月31日,景區向全國醫務工作者免費。
3、西江千戶苗寨境內河流長度為16.8公里,流域面積為65.39平方公里,平均比降45.7%,最大洪水流量455立方米/秒,最枯流量0.25立方米/秒,年平均流量為1.84立方米/秒。探明的礦點:開覺和白水河硅礦各1個,主要含砷、鉛、鋅等。開覺礦點可供開采50年以上。其他自然資源有森林資源和水資源等,境內森林覆蓋率85.15%,有植物杉樹、松樹、楓香樹、板栗樹、青杠樹、樟樹、茶子樹、映山紅等居多。桂皮、木姜、杞木、杜仲、五倍子等幾百種樹種和葯材、果樹、茶樹等。
⑶ 西江千戶苗寨旅遊是什麼時候開始旅遊的
西江千戶苗寨 旅遊開發真正是 2000年左右吧!
⑷ 西江千戶苗寨在哪
西江千戶苗寨,位於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縣東北部的雷公山麓,距離縣城36千米,距離黔東南州州府凱里35千米,距離省會貴陽市約200千米。
(4)西江千戶苗寨歷史多少年擴展閱讀
西江千戶苗寨歷史沿革
1945年,丹江撤縣,西江改歸台江縣管轄。
1950年,雷山設立縣人民政府,西江屬於第二區公所。
1954年,建立雷山縣苗族自治區,西江千戶苗寨所在地屬西江區,1959年,雷山、爐山、丹寨、麻江並入凱里大縣,西江屬於凱里縣的雷山片。
1961年,恢復雷山縣,建丹江、西江、大塘、永樂四區、44個公社,千戶苗寨當時屬於西江區西江鎮。1992年,撤區並鄉後,千戶苗寨屬於西江鎮管轄至今。
⑸ 西江千戶苗寨的簡介
西江千戶苗寨是一個保存苗族「原始生態」文化完整的地方。位於貴州省雷山縣東北部 ,是目前我國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
5000多年前,九黎部落與東進和南下的炎帝、黃帝部落有一場長時間的征戰。以蚩尤為首的九黎部落在涿鹿地區被擊敗。最後,蚩尤被黃帝擒殺。戰國時期,秦滅楚,一部分苗族背井離鄉,長途跋涉西遷,進入武陵山區的五溪一帶,形成歷史上著名的「武陵蠻」。西漢時期,這部分苗族先民在這里較快地發展起來,形成與漢王朝相抗衡的一股勢力。
2005年,西江千戶苗寨吊腳樓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吸引了無數遊客前往遊玩。
⑹ 西江千戶苗寨是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嗎
貴州全省地貌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是全國唯一沒有平原支撐的省份。貴州秀麗古樸、風景如畫,是世界上岩溶地貌發育最典型的地區之一,有最絢麗多彩的喀斯特景觀。
一、侗族大歌——最具特色的中國民間音樂藝術
侗族大歌,是一種無樂器伴奏、無人指揮的多聲部合唱,高、中、低音渾為一體,完美協調的和聲、柔和委婉的格調、曲雅優美的旋律,似穿過天地萬物直抵心底,給人一種神奇的享受。
“天眼”的建造是一個浩大的工程,從1993年開始籌建,到2016年建成,用了20多年的時間。
從景色的角度講,“天眼”並不值得看,也不值得拍攝,不論從哪個角度翻來覆去就是一個“大鍋蓋”。租個膠片相機,膠卷有36張,即便絞盡腦汁,也是差點沒有拍攝完。
但從其意義、價值與獨特的角度講,“天眼”是一定該來的,暫不說其中蘊含著的科普知識、科技含量,僅說它目前領先於世界這一點,就讓你有一種自豪感。僅此,也不虛此行。“天眼”景區,不僅是寵物不能進,手錶、手機、沖電器、數碼相機等一切電子產品,香煙、打火機等一切易燃易爆物品,還有水果刀等之類的東西,統統都不能帶入,必須寄存。
⑺ 貴州省千戶苗寨在哪裡
西江千戶苗寨座落於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縣東北部的雷公山山麓,是中國最大、世界無雙的天下第一大苗寨。
距雷山縣城36公里,距黔東南州州府33公里,距省府貴陽市約280公里,由十餘個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連成片,四面環山,重連疊嶂,梯田依山順勢直連雲天,白水河穿寨而過,將西江苗寨一分為二。
(7)西江千戶苗寨歷史多少年擴展閱讀:
千戶苗寨的歷史沿革:
5000多年前,生活在黃河中下游平原地區的九黎部落在向北擴張,與東進和南下的炎帝、黃帝部落發生劇烈的武力沖突,經過長時間的征戰,以蚩尤為首的九黎部落在涿鹿地區被擊敗,蚩尤被黃帝擒殺。
大部分苗族先民被迫開始第一次大遷徙,放棄黃河中下游地區而退回到長江中下游平原,並於洞庭湖和鄱陽湖之濱建立了「三苗國」。隨著三苗部落的日漸強大,堯、舜多次對「三苗」進行征剿。
舜帝位,「南巡狩獵」,對不服舜帝管制的「三苗」進一步攻掠,苗族先民再次被迫向西南和西北地區遷徙,其中被迫向西北遷徙的這支苗族先民一部分融合於「羌人」,
成為西羌的先民,一部分則因人口增多,耕地少而向平原地區遷徙,從青海往南到四川南部、雲南東部、貴州西部,有的更向南、向西深入寮國、越南等地。而往西南遷徙的苗族先民則與楚人和睦相處,成為後來「楚蠻」的主要成員。
戰國時期,秦滅楚,一部分苗族背井離鄉,長途跋涉西遷,進入武陵山區的五溪一帶,形成歷史上著名的「武陵蠻」。
西漢時期,這部分苗族先民在這里較快地發展起來,形成與漢王朝相抗衡的一股勢力。
公元47年,漢王朝派出軍隊征剿「武陵蠻」,迫使苗族再次離鄉背井,一部分進入黔東北地區(今銅仁一帶),一部分南下廣西融水,後又溯都柳江而上到達今天的榕江、雷山、台江、施秉等地。苗族在數次大遷徙中,分化成了許多不同的分支。
其中,柳氏族、西氏族、尤氏族、苟氏族等幾乎是同時到達貴州榕江,由於西氏族在榕江多處輾轉,到達西江的時間晚於柳氏族。西氏族到達西江的年代約在600多年以前,但在西氏族到達以前,這里已經居住著苗族「賞」氏族。
西江地名中的「西」指西氏族,「江」通「討」,即西江是「西」氏族向「賞」氏族討來的地方,「西江」因此而得名。「西」氏族到達並定居在西江以後,陸續又有其他苗族分支遷來,形成以「西」氏族為主體的苗族融合體。傳說西江有千年以上歷史。
西江苗族和苗族先祖蚩尤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根據《林蔭記》中記錄的西江苗族子連父名的世系譜,從蚩尤到1732年間共有284代,說明生活在西江的苗族是蚩尤的直系後裔。
春秋戰國時期,雷山屬__國與且蘭國之邊地,戰國時屬大夜郎國,秦時屬象郡且蘭縣邊境,西漢時處且蘭、毋斂兩縣之間,東漢時屬毋斂縣,三國屬蜀國之__郡轄之邊地,
魏晉時期屬__郡賓化縣境,唐朝時屬於羅恭縣,五代至宋朝屬夔州路紹慶府羈縻州,元初屬「管外苗族地區」,元朝中期屬湖廣省播州宣慰司,明屬管外苗族地區。
清乾隆年間,清政府為了管理苗疆,對苗族人民實行編戶定籍,強行取消苗族子連父名的傳統,用苗名的諧音來定漢姓,西江境內苗族的蔣、唐、侯、楊、董、宋、顧、龍、陸、李、梁、毛、陳、金、吳等姓就是由此而來。
從秦漢到元、明、清初,雷公山大山區朝廷的設置雖有涉及,但郡縣制、羈縻州對這一地區的統治極弱,甚至沒有直接治理,在歷史上多被稱為「蠻荒之地」、「生苗」、「生界」等。
雍正七年(1729年),貴州巡撫張廣泗開辟苗疆,設「新疆六廳」,置丹江廳,下轄丹江衛和凱里衛,西江屬丹江衛。
乾隆三年(1738年),丹江衛設置了分土司,包括黃茅嶺司、雞講司、烏疊司,雞講司就位於現西江西南附近的營上村,從此西江被列入中原政權的治理范圍。
1914年,丹江改廳稱縣,西江屬其轄內。
1944年,置雷山設置局,西江復歸雷山管轄,改為西江鎮。
1945年,丹江撤縣,西江改歸台江縣管轄。
1950年,雷山設立縣人民政府,西江屬於第二區公所。
1954年,建立雷山縣苗族自治區,西江千戶苗寨所在地屬西江區,1959年,雷山、爐山、丹寨、麻江並入凱里大縣,西江屬於凱里縣的雷山片。
1961年,恢復雷山縣,建丹江、西江、大塘、永樂四區、44個公社,千戶苗寨當時屬於西江區西江鎮。1992年,撤區並鄉後,千戶苗寨屬於西江鎮管轄至今。
⑻ 西江千戶苗寨點評
西江千戶苗寨是全世界最大的苗寨。被中外人類學家和民俗學者認為是保存苗族「原始生態」文化比較完整的地方。西江苗族的歷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59年的蚩尤部落。據說西江苗族是蚩尤第三個兒子的後裔。西江苗族遷徙西江之前已經形成了自己的苗族文化體系,到西江後又長期處於政府「管外」(管制之外)的狀況,一直是自己管理自己,因而苗族文化得到很好的保存和發展,再加上交通的不便,統治者欲同化... 更多西江千戶苗寨是全世界最大的苗寨。被中外人類學家和民俗學者認為是保存苗族「原始生態」文化比較完整的地方。 西江苗族的歷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59年的蚩尤部落。據說西江苗族是蚩尤第三個兒子的後裔。西江苗族遷徙西江之前已經形成了自己的苗族文化體系,到西江後又長期處於政府「管外」(管制之外)的狀況,一直是自己管理自己,因而苗族文化得到很好的保存和發展,再加上交通的不便,統治者欲同化也鞭長莫及。 雷山苗族銀飾以其鮮明的特色在中國苗族銀飾文化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最有影響的銀飾製作村是雷山縣大溝鄉控拜,該村是中國苗鄉聞名的銀匠村。控拜幾乎全村男人都掌握銀飾製作技術,沿襲了若干代人。這里的銀飾藝人除了滿足本縣的需要外,還走南闖北,雲游四鄉以銀飾手藝為生。遠在榕江乃至黔南的一些邊遠縣份,還可以尋到這里銀飾藝人的蹤跡。 最負盛名的中國苗族銀飾是雷山和台江,兩地的苗族女子節日盛裝的銀冠,銀角和銀鳳雀等頭飾雍容華貴,連小姑娘都頭戴華麗的銀冠。 穿裙最短的是世居深山的雷山橋港苗族女子。6寸長的細褶裙,層層纏繞腰間,使臀圍顯得特別豐滿,內穿青布緊身大襟衣,外穿深紅緞對襟短衣,短裙,前圍腰長及膝部,後圍腰長至腳跟。系織花腰帶,又垂8根花帶於身後,如錦雞羽毛。下著青布緊腿褲,腳穿翹尖綉花鞋,頭綰大髻,戴鳳雀銀釵,身佩各種銀飾。 西江苗族也以鼓作為自己的聯絡工具。「鼓藏節」是西江人敬祭祖宗的盛大節日,是苗族人民文化和精神的最高體現。據說西江苗族的祖先是虎年遷到西江的,虎年至虎年恰合一個小甲子(13年)。13年一次鼓藏節也就約定俗成。西江鼓藏節是一個規矩嚴格、習俗繁多的節日。殺豬那天要聽「鼓藏頭」家凌晨五點以前殺叫的聲音以後,四邊人才能動手。鼓藏節到來的頭兩年,規定第一年(鼠年)為起鼓(引鼓),要跳蘆笙至少七天,最多九天。跳蘆笙首先由「鼓藏頭」家的姑娘先起頭跳兩圈,其餘村寨的男女才能進場去載歌載舞。 特別提醒:1、到西江千戶苗寨有時間的話可住上一天。如果時間緊,可以清早從雷山出發,呆上大半天也夠了。返回雷山或凱里住宿,雷山縣城內住宿條件好得多,還有網吧。 3、西江在2008年國慶前進行了全面的整修,投資達8000萬,所有的街道和建築都安裝景觀燈。國慶前已經開放。夜裡寨子萬家燈火,點亮了整個山谷。
⑼ 屹立了6500萬年天空之城梵凈山 還有千戶苗寨更是璀璨耀眼
繼 《航拍中國》 第三季貴州篇,向大家展示了梵凈山的航拍盛景後;
2020國慶巨獻電影 《我和我的家鄉》 也來到了貴州黔東南的西江苗寨,取景拍攝~
你看著它的 1分鍾
是雲開霧散後的「天空之城」
殊不知這是 億萬年
深海化作高山,雲雨周而復始
平地高樓在天與地的維度中
不過短短一瞬
可這里
是屹立了 6500萬年的梵凈山
大自然有的是耐心
春百花夏雲海秋紅葉冬白雪
一筆一劃一溝一壑
你的每一眼
都穿越了上萬年
甚至當同一緯度上的地方都成了荒漠
只有這里是僅存的綠洲
仍然蒼翠聳立,庇護萬千生靈
靈山,有靈
也無怪乎,古往今來山上香火不斷
人們一入山中,便不自覺
被其超然於時間之外的靈氣所吸引
所以興建空中廟宇,四方朝拜
雲海之上繚繞禪霧佛光
生生不息回盪梵音裊裊
從靈性到佛性
這座 「天空之城」
紮根土裡,與雲共存, 站成永恆
天空之上
是一片難得的梵天凈土
雲層之下
是一方讓人眷戀的家園
黔東有靈山,亦不缺清水
黔東清靈的山水養育著輕靈的苗疆人
苗疆人兒用歲月
依著大山修建起層層疊疊的吊腳木樓
自山腳直鋪到山頂,延綿千戶
入夜的苗寨,萬家燈火盈盈亮起
無論千年歲月變遷
始終是黑夜中絕溫暖的映照
時光漫長,卻也短暫
來日方長,卻也無常
但至少,我們可以見證永恆
也可以主動擁抱當下
去梵凈山
看看這億萬年的傑作
去西江千戶苗寨
走進萬家燈火的溫暖
去鎮遠古鎮
過幾天小橋流水的日子
... ...
天空之城 ·梵凈山
夏秋季梵凈山天氣穩定,兩峰頂可登(冬季常封頂不開)
涵蓋 「高山+苗寨+古江南」
梵凈山 - 貴州第二峰,世界自然遺產
鎮遠古鎮 - 貴州絕美古鎮,東方威尼斯
西江千戶苗寨 - 國內絕大苗寨
貴州也是中國罕有上榜孤獨星球 2020年十大絕佳旅行地區榜單的目的地
這藍天、青山、雲海,真像走在天上
梵凈山
中國的「天空之城」
梵凈山得名於「梵天凈土」,是貴州省獨特的一個地標。
它與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九華山齊名,不僅是風景勝地,更是一方凈土。
我們將乘國內落差絕大的索道上山,俯覽峽谷密林,攀登新老金頂,直至海拔2336金頂頂峰,一覽眾山小。
雲海仙境
奇峰怪石
億萬斯年的風雨侵蝕, 雕琢了老金頂附近的高山石林峰群。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蘑菇石矗立在懸崖邊,帶著一股神秘。
梵凈山地貌景觀奇特,孤峰突兀,斷崖陡絕,瀑流跌宕。登高紅雲金頂,目擊八百餘里,巨大的山體帶著極具威嚴的震懾力鎮守天邊。
雲海佛光
紅雲金頂
山頂雲海
佛光乍現
寺廟殿宇
在海拔2000多米的金頂之上,建有兩座百年廟宇,一座為彌勒殿,一座為釋迦殿,距今已經有500多年 歷史 了。
幾百年間里,雖然廟宇所處險峻至極,但香火卻十分鼎盛。
金頂從峰腳到峰頂垂直高差94米,如今遊人攀登,除腳踩絕壁上鑿出的石蹬外,還需要藉助鐵鏈,手腳並用才能艱難攀援而上。
500年前的古人能在千米之高的金頂之上建造寺廟,非常是一個奇跡。
美國CNN贊譽梵凈山上的寺廟是中國絕不可思議的建築。
兩峰之間以一座石拱橋相連
凌空千尺,極為壯觀
除此以外,四大皇庵、四十八腳庵寺廟群遍及全山。
鎮遠古鎮
白橋黑瓦小江南
走進有貴州「小江南」之稱的鎮遠古鎮。鎮遠被舞陽河分為兩半,有著江南水鄉的秀色,卻沒有平坦無坡的布局。
「九山抱一水,一水分兩城」
登頂鎮遠絕高山石屏山
看山、水、城渾然一體的獨特太極圖的風貌
建在懸崖峭壁之上的青龍洞古建築群
始建於明代,至今已有近500年的 歷史
鎮遠的夢幻夜景
比起湖南的鳳凰古鎮也不遑多讓
西江千戶苗寨
萬千星火,璀璨耀眼
西江千戶苗寨是一個保存苗族「原始生態」文化完整的地方,由十餘個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連成片,沿山而建,山接雲天,是目前中國乃至全世界絕大的苗族聚居村寨。
日出時分看千戶苗寨炊煙騰升,這是西江苗寨絕美的時刻。
晚上,當千戶苗寨亮起燈後,熒熒燈火點亮了整片大山。
貴州 美食
舌尖上的貴州,讓你吃一次就上癮
酸湯魚!!!到貴州一定要吃!
貴州米粉也是很出名的哦
放滿辣椒的豆花烤魚
鎮遠百年豆腐和玫瑰冰粉
推開窗就是舞陽河
呼吸自然的空氣
感受少數民族風情
⑽ 西江千戶苗寨歷史介紹 西江千戶苗寨歷史介紹是什麼
1、西江千戶苗寨是一個保存苗族「原始生態」文化完整的地方,由10餘個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連成片,是中國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它是領略和認識中國苗族漫長歷史與發展之地。西江每年的苗年節、嘗新節、十三年一次的牯藏節等均名揚四海,西江千戶苗寨是一座露天博物館,展覽著一部苗族發展史詩,成為觀賞和研究苗族傳統文化的大看台。西江有遠近聞名的銀匠村,苗族銀飾全為手工製作,其工藝具有極高水平。
2、戰國時期,秦滅楚,一部分苗族背井離鄉,長途跋涉西遷,進入武陵山區的五溪一帶,形成歷史上著名的「武陵蠻」。西漢時期,這部分苗族先民在這里較快地發展起來,形成與漢王朝相抗衡的一股勢力。公元47年,漢王朝派出軍隊征剿「武陵蠻」,迫使苗族再次離鄉背井,一部分進入黔東北地區(今銅仁一帶),一部分南下廣西融水,後又溯都柳江而上到達今天的榕江、雷山、台江、施秉等地。苗族在數次大遷徙中,分化成了許多不同的分支。其中,柳氏族、西氏族、尤氏族、苟氏族等幾乎是同時到達貴州榕江,由於西氏族在榕江多處輾轉,到達西江的時間晚於柳氏族。西氏族到達西江的年代約在600多年以前,但在西氏族到達以前,這里已經居住著苗族「賞」氏族。西江地名中的「西」指西氏族,「江」通「討」,即西江是「西」氏族向「賞」氏族討來的地方,「西江」因此而得名。「西」氏族到達並定居在西江以後,陸續又有其他苗族分支遷來,形成以「西」氏族為主體的苗族融合體。傳說西江有千年以上歷史。西江苗族和苗族先祖蚩尤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根據《林蔭記》中記錄的西江苗族子連父名的世系譜,從蚩尤到1732年間共有284代,說明生活在西江的苗族是蚩尤的直系後裔。
3、春秋戰國時期,雷山屬牂牁國與且蘭國之邊地,戰國時屬大夜郎國,秦時屬象郡且蘭縣邊境,西漢時處且蘭、毋斂兩縣之間,東漢時屬毋斂縣,三國屬蜀國之牂牁郡轄之邊地,魏晉時期屬牂牁郡賓化縣境,唐朝時屬於羅恭縣,五代至宋朝屬夔州路紹慶府羈縻州,元初屬「管外苗族地區」,元朝中期屬湖廣省播州宣慰司,明屬管外苗族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