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歷史與社會如何分層教學

歷史與社會如何分層教學

發布時間:2022-12-27 06:27:45

Ⅰ 初中歷史與社會怎麼學

初中的歷史與社會的學習方法有很多 ,但是有些並不適合使用,所有的學習方法都是要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下面是我分享給大家的初中歷史與社會的學習方法的資料,希望大家喜歡!

初中歷史與社會的學習方法一
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恩格斯說:"沒有計劃的學習,簡直是荒.唐。"教育學家們一致認為先進學生和後進同學的差異,重要的一點是先進學生都有比較明確具體的學習計劃,而後進學生大多是學到哪裡算哪裡,或教師指向哪裡自己就到哪裡,或教師指向哪裡,自己也到不了那裡,自己又管不住自己,每天在無所事事中度過。因此每位學生在開學伊始,必須制定自己的計劃。

1、 制定的一般步驟:

第一步,是要分析現有的條件,即個人所處的具體環境和自身已經具備的條件;

第二步,是確定目標。它是主客觀兩方面因素相結合的產物,並不是空中樓閣。

第三步,是選用措施。它是實現目標執行計劃的保證,包括作息時間的調整,各學科之間的調換和搭配,文體活動的安排等。第四步,也是最後一個步驟,是安排步驟,它要求符合認知的一般規律和秩序漸進的原則。

2、 計劃制定要遵循的原則:

(1)確立明確的目標

任何計劃的制定都需要明確的目標,目標是一個人前進的燈塔,它是學生向更高層次邁進的基礎。作為中學生,應對自己的學習提出目標、明確努力方向,對自己的學習將達到什麼樣的水平有個大致的設想,對自己要發展那種興趣有個打算。同時,對於自己學習上的不足,也要有正確的認識,以便確立改進的目標。這樣,才能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目標上。凡事預則立、奮則進,所以學習的目的越明確,學習行動的意志也就越堅決,尤其是在高尚學習動機支配下的行動目的,更能使我們不顧生活條件的艱辛,不顧各種內部和外部困難,全力以赴來搞好自己的學習。

(2)參照生物鍾原則。

"生物鍾周期律"對人起著一定的影響,我們應因勢利導,在高潮時,增加任務量,提高效率。在低潮時,保持正常的任務量,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備,防患於未然。人由於心理和生理條件的不同,其最佳的"生物鍾周期"也不盡相同,即其學習的最佳期也不盡相同,因此只有正確利用生物鍾的調節作用,才能更好地制定一套完美的計劃,圓滿地實現自己的目標。

(3)難易適度性原則。

計劃的制定是以實現為目的的,不能過易或過難,只有基於一定基礎之上,遵照維果斯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才能更好的發揮它的最終作用。維果斯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認為,人應該基於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目標,目標的選定應據有適當的難度,促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去探索、發現問題,以滿足自己的學習動機,完成自主性學習,使之有所進步。
初中歷史與社會的學習方法二
科學預習

所謂科學預習就是要在鞏固舊有知識的基礎上,積極探索新知識,發現疑問,以做到心中有數,為進行新一輪的學習而進行准備,預習的最大好處是有助於形成學習的良性循環。預習使學生變得積極主動,只有站在主動進攻位置上的人才容易打勝仗。可見,只要抓住了預習,就抓住了提高的關鍵。

1、 預習方法:

(1)要認真讀書。先將教材粗讀一遍,領會基本大意,然後再反復細讀。細讀時,可用彩筆在課本上初步勾劃出重點、難點、疑難問題。

(2)要認真思考。預習時要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及有關參考材料,進行積極的思考,多問幾個為什麼,弄清舊知識的內在聯系和新內容中的每一個概念、定律、公式等。若有初步的體會和感受,也可適當地作點批註。

(3)要虛心請教。在預改頭換面過程中,有些問題雖經過 立的思考(包括查資料),但仍得不到解決,可與同學討論,必要時要向老師、家長或其他人請教,盡量將總是解決在課前,以便課上集中精力思考些新問題。

(4)要適當地做些習題和實際操作。預習,可適當地做些處選習題,以及時檢查預習效果和鞏固、深化知識系統。如有可能,還可做些必要的操作,現場觀察、調查研究等,從而為上新課作些必要的准備。

(5)要認真做好筆記。寫預習筆記是預習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我們一定要引起重視。具體來說,預習筆記主要包括五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每一課(或每一章節)中的重點結構或提綱、摘要(包括自我練習);二是每一課(或每一章)中包括的幾個緊密聯系的主要問題;三是尚未解決的疑難問題;四是所查資料中有關內容的摘抄,並註明出處;五是主要心得體會。當然,這五個方面不一定每次筆記都記全,要從實際出發,根據知識的難易程度靈活處理。

2、預習要注意以下幾方面內容:

(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不要全面鋪開。預的好處固然很多,但需要一定的時間,訓了保證預習的質量,我們最好先從基礎學科(語文、數學、理化、外語)或個人感到困難的學科中選出一兩面門進行試點,取得經驗後再逐步展開。對於個人的優勢學科或較易掌握的內容可以不預習或少預習。

(二)時間的安排要服從整體計劃。預習的時間要根據實際可能來安排,不要因預習佔用過多的時間而打亂了學習的整體計劃。時間多時,可多預習一點;時間少時,可少預習一點,鑽得淺一點。有些疑難問題解決不了是正常現象,預習不可能將全部新內容能鑽透。

(三)要有計劃地逐步提高。雖然每個人的情況不同,預習的要求也不一樣,但有一點卻應該是循著事物的內部規律有計劃地進行預習。從橫的方面說,要由一種學科到多種學科;從縱的方面說,要由淺入深,由低級到高級,如從課前預習到單元預習再到整冊預習等。
初中歷史與社會的學習方法三
專心聽課

聽課法即怎樣聽好教師講課的方法。聽課對學生來說,其基本任務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習知識,發展智力,提高能力。無數事實表明,在中學階段,學生的大部分知識和能力都是在課堂學習中學到和培養起來的。因此,我們要想提高學習效率,就必須認真對待上課並學會如何聽課。課堂學習的方法和技巧:

1、集中注意,專心聽講。

有人說,注意力是知識的窗口,不集中注意,知識的陽光就無法照射進來。這形象地說明了專心聽講在課堂學習中所起的作用是多麼重要。那麼,如何才能作到集中注意,專心聽講呢?實踐證明,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必須將獲取知識的主要希望寄予課堂。前面已經說過,由於課堂學習在中學階段具有時間長、效率高等突出優點,因此,我們要努力向課堂四十五分鍾要質量,力求通過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率來減輕課下的負擔。基於這樣的認識,上課才能做到全神貫注而不至走神。相反,如果本末倒置,不是寄希望於課上解決問題,而是專靠課下加班加點,自然就很難做到集中注意,專心聽講了。

2、積極思考,努力把握獲取知識的主動權。

課堂是一具積極思考的王國。能不能開動腦筋,積極思考是課堂學習的關鍵。因此,我們在課堂上不能只是張著嘴巴等老師"喂"知識,而應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提高能力。具體來說,就是對教師所講的知識要多問幾個為什麼,要善於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側面去分析和理解,將問題進行加深和拓寬。只有這樣,才能將知識真正把握,從而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對老師的提問要勇於回答,積極參加課堂講座和爭論,以闡明自己的見解和看法,以培養我們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蘇聯當代著名家蘇霍姆林斯基說不得:"你首先要把自己培養成長思考者,你才能體會和認識到學習是一種幸福,是一種智力活動。"

3、要理清教師的講課思路,抓住學科特點和教師的講課特點來學。

思路就是思考線索步驟。是否把握教師的思路,是檢驗一個學生聽課水平高低的標尺。一般來說,教師常用的方法有分析綜合法、歸納演繹法、比較分類法等,常用的思維規律有形式邏輯學中的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以及辯證邏輯學中的對立統一的思維規律、量變到質變的思維規律和否定之否定規律等。從一定意義上講掌握了科學的思維規律和思維方法,也就掌握了最根本的學習方法。為此,要認真學點哲學、心理學、邏輯學等有關思維的科學知識,以提高思維能力和聽課水平。同時,由於每個教師的講課特點不同,我們的聽課方式也應靈活機動。,如有的教師語言簡練、重點突出、,很少重復,這就要求我們聽課時要特別集中;有的教師板書整齊條理,這就應將教師的板書及時記下來;有的教師課堂上的導語和下課前的小結往往都是教材的重點和難點,這就應對他的導語和小結予以高度的重視。總之,吸有把握住各個學科的不同特點和每個教師的教學風格,才能有的放矢,才能於重點處下功夫,從而取得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4、不鑽牛角尖,做好課堂筆記,爭取當堂掌握所學內容。

課堂上,教師總是一個問題接著一個問題地往上講。有時,我們會遇到些聽不懂的問題,這時,也不要中斷聽講而去死鑽"牛角尖",而應先將暫時不懂的問題記下來,留到課後去解決,以保持聽課的連續性。否則,如果中斷聽講而去死摳某個問題,就會使課堂的整體性遭到破壞。待到你從"牛角尖"中醒悟過來時,老師已經又講到其它問題上去了。這樣就會因一步掉隊而步步被動,甚至造成整堂課都聽不懂的嚴重後果。所以,上課時一定要緊跟老師的思路,不走神,不掉隊,不鑽"牛角尖",始終保持思維的靈活性和聽課的連續性。課堂筆記就是對老師的講課內容所作的書面記錄。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這說明,做好課堂筆記,是記憶和理解知識,提高學習成績的一條重要措施。具體來說,堅持做課堂筆記,可以促使我們思想集中,及時記下老師講課的要點,重點和難點,便於課後查閱、復習和鞏固;同時,由於聽課做筆記需要眼、耳、手、腦並用,因此可使大腦接受多種感官的綜合刺激,從而加深對老師講授內容的理解,掌握和記憶。那麼,怎樣才能做好課堂筆記呢?

第一,做筆記時要記下老師的思維方法、思維過程和思維結果,以便課後復習和指導作業。具體來說,就是要記下老師在分析問題的過程中在黑板上畫的圖形、表格、文字說明、關鍵詞語、有說服力的數據、典型事例和老師在解題過程中提出的要求或規范化示例等;同時還要記下自己在聽講過程中迸射出來的對解決某個問題有啟發意義的思想火花或殊途同歸的解題思路,尤其是最佳方案。

第二,筆記要盡量完整而簡潔。重點、難點、疑點要記全,但不必照抄老師的原話,否則會因忙於筆記而顧不上聽下面的內容。記錄最好能用自己的話或"關鍵詞"概括老師講授內容。這樣可迫使自己集中精力,邊聽邊積極思考,抓住重點,重新歸納,既省時,又省力,還能提高聽課效果。當然,對老師所講的有關基本概念、定理、公式、論點、論據等方面的關鍵問題,記錄則要准確無誤,不能馬虎。另外,對尚未完全理解的內容,最好也可簡要地記下來並加上記號或批註,以便課後復習時予以解決。

第三,筆記不要寫得太密,要留有空白,以便課後補充和修正。需要強調的是,不要只把記課堂筆記看成是一種單純的技巧,實際上它是多種感官的綜合作用過程。記和聽相互對立,又相輔相成,只有聽好,才能記好;反過來,只有記好,才能檢查和提高聽課效果。因此,一定要正確處理聽與記的辯證關系,使課堂筆記起到它應有的作用。要想當堂掌握所學的知識,最重要的就是課上認真觀察,專心聽講,積極思考;要將重點放在認識事物的思考過程上,千萬不要跳過認識事物的艱苦思考過程而直接去背結論。因為概念、定理、規則的表述只是末,而其形成過程才是本。抓住根本,才能學到根本的學問;否則,舍本求末,學到的只是些"死"的知識,這種知識不能轉變為能力和智力,在實踐中毫無用處。


猜你喜歡:

1. 初中年級各科學習方法總結

2. 歷史與社會教學心得總結

3. 初中歷史應該怎麼學

4. 怎樣學習歷史 學習初三歷史的方法

5. 初中歷史該怎麼學

Ⅱ 如何設計一份高質量的《歷史與社會》課後作業

一直以來, 傳統作業都被認為是 「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 作業一直是 。 「教 的強化」 ,被學生認為是學習的沉重負擔。 「作業」成了茫無邊際的題海,學生永 遠看不到成功的彼岸。歷史與社會作業也不例外,學生對歷史與社會科作業的心 態更多的是應付、排斥,甚至是厭煩。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開展, 「有效課堂」的實施,筆者認為,歷史與社會的作 業也應該進行「優化設計」 ,從而推動教育的全面改革與發展。
對於歷史與社會 作業的優化設計,筆者認為應從以下2個方面開展:
一、歷史與社會作業設計應該生活化 《歷史與社會》是一門基於學生生活經驗的課程,特別是歷史與社會中「鄉 土地理」的學習,更加應該立足學生的生活實踐。實踐性是當前中學歷史與社會 教學中普遍存在的薄弱環節, 對學生作業的實踐性則更加不在教師思考的范圍之 內。因此,我們要充分利用《歷史與社會》學科資源,擴大作業設計要素,緊密 教學內容與社會實際、個人生活的聯系,優化學科課程作業的設計,構建開放實 踐性的《歷史與社會》作業設計體系。設計一些社會調查、探究等實踐性作業, 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讓學生有序地記錄下自己實踐調查和探究的過 程,有效地豐富學生的社會活動體驗,這樣既有利於培養學生參與社會生活又有 利於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社會實踐能力。 1 例如,在「環境亮起黃牌」教學時,我帶著學生先去游覽了本地的一些 景點,讓學生在游覽的同時,注意觀察本地區特別是街道河流兩岸的環境問題。 並設置了這樣一道實踐性探究題:為了使同學們更多地了解家鄉,關心社會,參 與社會實踐,並從中獲取知識、鍛煉能力,請同學們分組對本鎮的環境狀況進行 一次社會調查活動。要求:①設計一份調查問卷,通過調查收集材料,了解家鄉 的環境變化狀況,並思考自己和人們的習慣行為,尋求解決對策。②設計一條環 保廣告語或溫馨提示語。③向本鎮市民寫一份環保倡議書,或向本鎮政府寫一份 建議書。 在評價各小組的調查活動時,教師要看各小組的問卷問題是否具體,表述 是否清楚,重點是否突出,整體結構是否完整,問卷任務是否能完成等。環保廣 告語是否簡潔生動,以情感人。環保倡議書是否符合主題,條理清晰。在總結本 次調查活動時,先讓小組長小結本組在組織活動、收集資料、撰寫報告等方面的 突出事跡,再採取組內互評、小組之間互評的形式,最後對本次活動進行總結。 實踐證明,這種貼近生活、重在實踐的探究作業,一方面能夠調動學生學習 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主人翁意識。另一方面,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 精神、合作探究精神和社會實踐能力,而且在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成就感、社會 責任感和使命感中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歷史與社會作業設計應該興趣化 俗話說: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只要有興趣,學生的學習和作業就會由負擔 轉變為享受。 豐富多彩的生活和社會經歷常常引發學生們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心 理,成為他們學習歷史與社會的動力。 心理學家認為:興趣是個體積極探索某種事物的認識傾向。俄國教育家烏申 斯基指出: 「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性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慾望。 」只要 是感興趣的東西,學生就會喜歡,就會不知疲倦、孜孜以求。興趣是推動學生學 習的內部動力,是帶有情緒色彩的心理行為,渴望學習的願望是學生學習活動的 重要動因,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一旦被啟動,就會轉化為一種積極的因素,那就 是樂於學習。因此《歷史與社會》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作業設計也要注 重這一特點。 如在教學我國地勢三級階梯的分界線和我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 2 界線時,要求同學們運用諧音編簡單故事,這樣能使人很快記住這些分界線。其 中有一個小組的同學經過討論後編出了以下情節:我駕駛著「昆祁橫」 (把昆侖 山、祁連山、橫斷山脈想像成自己研發的名牌車) ,駛向「大太、巫雪」 (把大興 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想像成兩地名) ,一路上見一怪人名叫「大陰」能 喝(賀)八(巴)缸(岡)酒(把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彥格勒山、岡底 斯山想像成有趣的故事情節) 。該組同學豐富的想像力讓人耳目一新。順著學生 的思路,接著我又要求全班同學沿著他們的行駛的線路找到這些山脈。同學們很 快就找了出來。

Ⅲ 初中歷史怎麼教

一、設置有效的問題情境 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學情來設計問題,選取學生感興趣的問題,促使其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通過自身認真的思考得出准確的答案。這就需要教師給學生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促使學生思維和教師提出的知識點相吻合,具體來說,教師可創設多樣化的問題情境: 首先,教師要重視教材中有用的素材,並將其充分使用到備課環節中,利用教材中的圖片、史料等素材來創設問題情境,這樣更有利於培養學生挖掘教材、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在講授《鴉片戰爭的烽煙》一課時,教師可結合教材重「林則徐」的圖片來提出問題,讓學生收集有關林則徐的資料,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思考。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可以使教材得到充分利用,還可以給教師節約更多備課時間,給學生提供便利。 其次,拓展教學內容,在教師的備課階段,可充分使用新聞素材、資料圖片、影像視頻等資料來設計問題,藉助視頻資料在間接激發學生求知慾的同時,吸引學生注意力,幫助學生開拓和發展自身的思維能力。例如,在講授《美國的誕生》一課時,先使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大國崛起》里的美國篇,這一部分詳細介紹了美國剛獨立時的背景、1787年憲法的頒布、兩黨制的形成和發展。在學生大體了解了美國聯邦政府的建立歷史以後,再結合課本教材給學生詳細講述有關美國聯邦建立的教學內容並提出問題,以此深化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 再次,利用文獻資料創設問題情.境,就初中歷史與社會教學而言,輔助.學生學習知識最重要的一部分內容就是歷史文獻資料,教師在解釋完歷史文獻資料以後,學生相繼形成了對歷史的理解,在教師講解文獻資料的同時,引_學生逐步形成歷史意識。在歷史教學內容中文獻資料占據著較大比例,通過運用文獻資料創設問題情境的方式,有利於弓導學生形成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的歷史思維,從而深化學生閱讀和理解史料的能力。例如,在講授《唐的盛衰》一課時,教師可以融入一些有關婁師德、狄仁傑等人的史料,讓學生分析武則天時期在政治、農業和科舉等方面的措施。 最後,引導學生參與角色扮演,深人到情境中理解教學內容,如在教師講授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時,出於幫助學生准確理解和掌握該內容的目的,教師就可組織學生通過角色扮演來完成問題情境的創設。如分別指派九名同學來飾演三省六部的長官,並向其他同學闡述自己的職務。如在某年唐朝黃河泛濫,下游百姓無家可歸,這時該讓三省六部中哪個省哪個部來負責治理水患並安置百姓?通過這種教學方式,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活躍課堂教學氛圍,並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 二、課堂提問技巧的掌握 教師設為教學活動的設計者、主導者,需要藉助適當的問題來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基於此,就需要教師嚴謹看待教學過程中的問題設計°。首先,在充分尊重教材的同時,結合社會熱點和學生學情來設計問題;其次,巧妙結合重難點問題和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一消化重難點知識,設計的問題還要結合課本教材的內容,此外,教師要針對學生存在的困惑,引導學生進行主動提問,並及時解決相關問題,最終幫助學生扎實掌握知識的整體結構;最後,還需要教師嚴格把控一節課上的提問數量,在適當的時間點提出問題,還要杜絕一直提問,同時,也要重視提出問題的前後銜接,遵循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的原則。對於初中學生來說,他們的思維活動普遍是由低潮向高潮發展,基於此,教師在提問時,要結合學生的思維活動整體規律。准確把控合適的提問時機,可以在課堂氛圍沉寂或學生思維停頓時提出問題,促使學生思維更加活躍,改善整體教學氛圍。 除此之外,在學生提出問題以後,教師可對其進行反問,不要直接告訴學生正確答案,要將問題反拋給學生,引導學生自,主思考自己存在的困惑並尋找有效解決方式。在遇到學生難以獨立解決的問題時,教師可讓其他學生做出回答,再提出類似的問題,要求該學生作答。通過這種教學方式,促使師生和生生進行良好的互動交流,並幫助學生有效掌握所學內容。還有一點需要引起教師的注意,即教師要重視學生的每一個提問,即使學生提出的問題缺少嚴謹,也需得到教師的認真對待,並給予學生的回答以肯定的評價,讓學生充分感受到來自於教師的尊重和認可,增強學習自信心。 三、引導學生合作探究 問題的解決是一個相較漫長且復雜的過程,假如學生並不具備良好的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合作探究的方式來解決問題,進一步促使學生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有效培養自身的問題解決能力。學生在共同學習和交流的過程中,還可以得到意外收獲:學會傾聽、尊重和理解他人的觀點與思想,促使學生形成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質;引導學生將自己和他人的想法進行對比,在對比過程中實現取長補短;學生在和其他同學進行溝通交流時,要堅持自身觀點,不要隨波逐流做牆頭.草,促使學生形成積極探索、剛正不阿的良好品質。除此之外,在初中歷史與社會教學中應用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有利於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充分彰顯學生的主體地位,進而使得師生、生生之間形成互相尊重、平等、和諧的關系。例如,教師再講授《生活的時代印記》一課時,可以讓學生合作探究,在課下進行資料的收集,與長輩進行談話,歸納一下不同時代,人們在價值判斷、生活情趣上存在的差異,並思考這些差異產生的原因,總結出生活的時代印記。有的學生收集衣服的變化,建國的時候流行軍綠色的軍裝,改革開放.後,服飾有了色彩,樣式也豐富起來,進人21世紀,服裝越來越時尚;有的學生收集住房方面的變化,建國時期的小土房、70年底的筒子樓、80年代的福利房、90年代的商品房、21世紀的高檔公寓等;在出行方面,建國時期基本靠走,60年代出現拖拉機和大卡車、70年代自行車、80年代公交車、90年代私家車、21世紀地鐵、高鐵、飛機等多元化。 綜上所述,歷史與社會作為初中階段的重要學科,不僅有助於豐富學生的文化知識,還有助於提高學生的文化水平。因此,在初中歷史與社會教學中應用問題情境教學法,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積極性、主動性,通過持續的發現、分析、解決問題,促使學生更好理解和扎實掌握相關知識點,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與探索能力,顯著提高歷史與社會教學質量和效率。 來源: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 2020年13期

閱讀全文

與歷史與社會如何分層教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2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8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10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8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7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6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7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5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9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9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3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01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8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