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三國演義》都篡改了哪些歷史
三英戰呂布: 呂布在虎牢關是為孫堅所敗,劉備等人並未參加伐董聯合軍.
關雲長溫酒斬華雄:華雄實際上是死於與孫堅部隊的對抗中。
十常侍:歷史上十常侍乃張讓、趙忠、夏惲、郭勝、孫璋、畢嵐、栗嵩、段珪、高望、張恭、韓悝、宋典。
桃園結義:虛構劇情,劉關張只是情若兄弟,作者是為了突出下文三人的義薄雲天而虛構的,真實的事情是,當時劉備招募鄉勇,張飛和關羽去應募。
著名兵器:名兵器如雙股劍、青龍偃月刀、丈八蛇矛、方天畫戟、青釭劍等為虛構。
張飛鞭督郵:是劉備乾的,因督郵拒見劉備,劉備大怒下杖打督郵,並不是張飛所為。
十八路諸侯討董卓:只有後將軍袁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岫、袞州刺史劉岱、河內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紹、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廣陵太守張超、長沙太守孫堅和曹操,只有這十三家。
馬騰討董卓:馬騰沒有參加討董聯盟,而是和韓遂在西北發生沖突戰,董卓也是在西北呆不下去,才會有後來入洛陽。
曹操獻七星刀:同樣也是虛構,演義中曹操借獻刀刺殺董卓未遂,《三國志》中曹操認為董卓終必敗,連夜趕回鄉。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曹操的名言原話應該是「寧我負人,毋人負我」,演義里描述別有用心,實為貶低曹操。
孫堅之死:由於只帶幾名隨從追擊敵軍,中了黃祖伏兵,中流矢死於峴山。
董太後之死:董太後實為病死,並非何後毒殺。
陶謙:陶謙為人與史實不符。
關羽徐州誅車胄:也是劉備乾的,並不是關羽所為。
土山約三事:史實並無此事。
左慈戲曹操:史書並無記載此事。
衣帶血詔:確有此事,但是馬騰是一個帶有強盜性質的軍閥,攻打李郭不過是私人恩怨。
赤兔馬:赤兔馬在呂布戰敗後,不知去向。並沒有成為關羽的坐騎。
關羽誅文丑:《三國志》並未記載文丑是何人所殺。
孫策之死:遭刺客暗算不治,刺客是前吳郡太守許貢的家奴與門客,並非於吉的妖術致死。
過五關斬六將:正史上並沒有記載,只是說關羽一路到了豫州。。。。。。。。。。
② 《三國演義》電視劇中的歷史錯誤
電視連續劇《三國演義》看過一些,但沒有完整地看過。其中確有一些常識性錯誤,時間太久已記不大清了,現在留有印象的有兩處:一,蜀漢的國號本來是「漢」,「蜀」是當時魏、吳兩國對劉備政權的一種帶有歧視性的叫法,而「蜀漢」則是後世史家的稱呼。但電視劇中蜀漢軍隊打出的旗子上寫得卻是一個「蜀」字,這就明顯錯了,應該寫「漢」字;二,三顧茅廬的時間是建安十二年(207)的冬天,所以劉備才會頂風冒雪前往隆中。但是,諸葛亮出來的時候手裡卻拿著一把羽扇,這顯然是錯誤的。試想,嚴冬之際江漢一帶也是寒風凜冽,要羽扇何用?
③ 《三國演義》中有多少內容是不符史實的
《三國演義》與史實一些不符的地方
(轉載)
三國演義七實三虛〔百分之七十為真,百分之三十虛構〕,大部份情節依照正史結構進行,甚至照史書一字不漏抄錄;少部份天馬行空,並且穿插 一些怪力亂神以吸引讀者。因為此書太紅了,有人把他當聖經〔此說並不誇張,歷代有相當多武將以這本書為兵法範本,並且因此稱霸一方〔如明末張獻忠等〕,甚至奪得天下〔如努爾哈赤、毛澤東等〕〕,更多人把他當正史,以為書中寫得皆為真。為了避免有人虛實不分,我把一般人較易混淆的事寫出來。至於像呂蒙被關羽的冤魂嚇死之類的情節明顯不合乎科學,就不浪費筆墨解釋。
1張飛字益德,非翼德
2華雄被孫堅所斬殺,非關羽溫酒斬華雄
3馬超為報父仇而反曹?
馬超起兵反曹,馬騰〔當時在長安任官〕因此被曹操所殺,非曹操殺馬騰,馬超為報父仇而起兵。兩者因果顛倒。
馬超不顧爹娘死活而起兵?請看詳細的前因後果:
西元208年 曹操欲南征〔即討伐劉表等,十一月在赤壁 大敗而回〕。為了怕馬騰搗亂,於是勸誘他到中央任官〔衛尉〕。長子馬超被任命為偏將軍,留在關中的槐里〔陜西興平市〕繼續帶領父親的舊部屬,馬騰家族則全部遷到鄴城 。
西元211年 曹操派鍾繇討伐漢中張魯,命令夏侯淵率軍會師。這極可能是曹操的計鄭�驗楣シ�h中,大軍須經過關中,關中諸侯必疑心而起兵反抗,高柔曾勸告曹操,曹操的智商也不可能不明了,所以曹操是「項庄舞劍,意在沛公〔以伐漢中為名,激誘關中起兵反抗〕」。關中諸侯基本上受到朝廷冊封,曹操不能平白無故出兵征討。所以關中的馬超、韓遂等一如曹操所願的出兵反抗時,曹操也就名正言順的「討伐逆佟薄#乖攏�僖噪x間計大敗馬、韓聯軍。
西元212年 五月,曹操殺馬騰,屠三族〔三族:父族、母族、妻族〕〔此舉是為了報復馬超在去年起兵抗曹。三國演義說馬騰奉衣帶詔欲執灘懿儔粴ⅲ�緩鮮穼崺{。
西元213年 馬超再度兵敗投靠張魯。張魯欲把女兒嫁給他,有人警告說:「有一種人連爹娘都不愛,怎能愛別人?」張魯打消念頭。
總結:
馬超會起兵可說是曹操一手策劃的陰鄭��栽u定馬超「不愛爹娘」實在有失公平。馬騰在正史上是一個投機份子,東漢末年時就一直叛服無常,常趁亂攻擊地方。曹操明裏推舉他到中央任官,實際上是挾持掌控他,並牽制馬超。所以馬騰將全族內遷到到曹操的地盤,就註定是悲劇上演的開始。曹操先激起馬超的反抗,再藉此誅殺馬騰三族,所以悲劇的幕後超級大導演為曹操,副導演為無知的馬騰,馬超只能算是可憐的配角。
4 曹操逃亡時被捉,結果中牟縣令放他走,此縣令並非陳宮。
作者: 天龍魔神座 2004-10-8 19:36 回復此發言
--------------------------------------------------------------------------------
2 回復:《三國演義》與史實一些不符的地方
5 被醜化的周瑜、魯肅
很多人認為三國演義中曹操被醜化得最厲害,其實周瑜所受的委屈不亞於曹操。周瑜在正史中是個各方面都很優秀的人才,甚至連相貌也一表人才;赤壁之大捷可說是他一手導演的傑作。可是三國演義為了強化孔明的智慧,把周瑜描寫成心眼狹小、工於心計的武將,把魯肅刻劃成唯唯諾諾,魯鈍且耳根軟的人物。孔明三氣周瑜在正史並沒有提到,周瑜面臨曹操數十萬大軍,非常需要劉備的二萬兵力幫助,不可能動不動就要謿⒖酌鰲N覀冊諦蕾p三國演義精採的情節時,也要了解歷史真實的面貌。
作者: 天龍魔神座 2004-10-8 19:36 回復此發言
--------------------------------------------------------------------------------
3 回復:《三國演義》與史實一些不符的地方
6 趙雲當陽救幼主
在三國演義中,趙雲〔字子龍〕在當陽縣長阪〔阪字應該為土字旁,念ㄅㄢˇ。因為細明體沒這個字,所以我用阪字代替。長阪為地名,不是山丘名,三國演義說成長阪坡,是不正確的。〕單騎沖入曹操數十萬大軍中,在懷抱阿斗〔劉禪〕的情況下,不但殺出重圍,還幹掉了曹軍五十多員大將,連曹操都看得目瞪口呆。這被公認為三國演義最精採的片段之一。趙子龍因為單騎救幼主這場驚天動地的個人秀,經常蟬連三國最具魅力的英雄榜首。城主台南老家附近就有一個地方叫作子龍里,路旁有趙子龍手拿長槍、腰掛青虹劍、懷抱阿斗的騎馬大雕像,每次上下學都要看上幾眼,腦中想到「連地方都以他的名字為名」,簡直是酷的讓人忌妒。
現在讓我們看看正史的描述:
「先主〔劉備〕為曹公〔曹操〕所追於當陽長阪,棄妻子南走,雲身抱弱子,即後主〔劉禪〕也,保護甘夫人,即後主母也,皆得免難。遷〔升〕為牙門將軍。」〔三國志趙雲傳 〕。
資治通鑒只提到:
有人告訴劉備說:「趙雲已經向北逃走〔義思就是降曹〕」劉備把手戟擲過去,說:「趙雲絕對不會拋棄我。」不久,趙雲抱著劉禪歸來。〔柏陽版資治通鑒〕
兩本書對這一段經過都寫得很簡略,這並不令人意外,正史連決定三國鼎立的赤壁之戰經過也只是寥寥數語帶過,〔中國史書一般都不詳述戰爭經過〕陳壽的三國志更是以「內容簡略」出名。
三國志提到趙雲因此被升為牙門將軍,這證明他在當時的表現值得贊揚。當然,單槍匹馬沖入敵方陣營中,在重重包圍下,不但救出嬰孩,還殺了五十多名大將,似乎浪漫過了頭 。三國演義的確用誇張的寫法描述這段英雄史,不過很多人包括城主在內,卻不忌諱把它當真,理由如下:
(1) 趙雲武藝過人,人盡皆知〔正史提到:孔明第一次北伐失利撤退,趙雲在子午谷走在部隊後面親自斷後,軍資因此幾乎沒有任何損失〕。即使在懷抱阿斗的情況下,殺了五十幾員魏將並不誇張。
(2). 曹操率數十萬大軍南征,但是只以五千輕騎日夜追殺劉備部隊,兩軍相遇,劉備潰逃,曹操軍隊掠奪被丟棄的軍資和俘虜隨軍南逃的百姓,所以各部隊各自為政,亂成一團。趙雲如果是沖入數十萬軍容嚴整的敵軍,又能安然逃脫,那三國演義百分之百會被城主歸類為科幻小說。如果對方是有如土匪到處掠奪,散成一片的五千兵馬,趙雲單騎救主,又能轟轟烈烈地安返,就一點也不誇張了。
順便提一提此段劇情的相關人物
作者: 天龍魔神座 2004-10-8 19:37 回復此發言
--------------------------------------------------------------------------------
4 回復:《三國演義》與史實一些不符的地方
7 徐庶降曹的原因
徐庶的母親在當陽也被俘虜,於是指著心向劉備說:「我和將軍共建霸業,全靠此方寸之地。而今娘親失蹤,方寸已亂 〔成語:方寸大亂〔形容內心或腦袋一團亂〕的由來〕,留在這里對你沒有幫助,請就此別去。」於是投奔曹操。三國演義說徐庶因為曹操在南征之前就捉了徐庶的母親,並且偽造書信,誘騙他到曹營。這和正史不合。劉備陣營似乎很體諒徐庶的離去,諸葛亮在益州時就公開稱贊過徐庶。
8 糜夫人傷重跳井自殺?趙雲推倒土牆蓋井?
三國演義提到:糜夫人因為傷重不想連累別人,把阿斗託付給趙雲後,就投井自殺。趙雲悲傷之餘,推倒土牆掩蓋水井 ,以免糜夫人的屍體受辱。正史記載劉備兩個老婆〔指甘夫人和糜夫人,孫權之妹是在赤壁戰後才過門〕在當陽皆安然無恙。所以也沒有趙雲推倒土牆蓋井之事。
9 張飛在長阪橋揚威?
張飛在長阪據水斷橋〔拆除橋梁,據守河岸〕,曹操大軍因畏懼而不敢前進。這一段在正史有記載。不過三國演義提到 :張飛在橋上大吼,曹軍夏候傑因此肝膽俱裂被嚇死。這當然是小說的誇張寫法,以常理來推斷是不太可能。現在的長阪並沒有叫做長阪橋的橋梁,所以張飛據守的橋梁應該是座名不見經傳的小橋梁。
作者: 天龍魔神座 2004-10-8 19:37 回復此發言
--------------------------------------------------------------------------------
5 回復:《三國演義》與史實一些不符的地方
10 小丑蔣乾的真面目
蔣干絕非三國演義所描述的那樣痴呆,還被周瑜耍的團團轉 。正史中的蔣干以辯才聞名當時,是個人才,又和周瑜是老友,所以曹操派他過江當說客。周瑜明了他的來意,於是展示美麗的侍女,珍貴的的寶物給他看,並且說:「大丈夫處事,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義,內結骨肉之恩,言必行,計必從,禍福共之,假使蘇秦、張儀、陸賈、酈生復出,口若懸河、舌如利刃,安能動我心哉?」蔣干一直微笑,不說一句和政治有關的話。回去後報告曹操,說周瑜志向遠大,不是言語所 能動搖。演義描述蔣干當說客不成,反而中計,使得曹操誤殺蔡瑁、張允。這不合史實。
11 張飛怒鞭督郵?
張飛怒鞭督郵?其實真正的肇事者是劉備。讓我們看看正史的描述:先主(劉備)討黃巾儆泄Γ��ㄊ諗c官職)安喜尉。督郵以公事到縣,先主求謁,不通。直入縛督郵,杖兩百,解綬〔系印章的絲帶〕系其頸,著馬柳(下民服裝)棄官亡命。(三國志‧先主傳)為什麼劉備要杖打督郵,最後棄官潛逃?典略有記載這件事的原因:朝廷下詔書要州郡淘汰一些因軍功而當官的小吏,劉備在黑名單里頭。督郵到安喜縣要遣散劉備,劉備知道了便前去求見。督郵稱病不見,劉備大怒,把督郵困綁於樹上,鞭杖百餘下,最後劉備逃亡。三國演義描寫督郵求賄不成處處刁難劉備,惹得張飛怒鞭督郵。把官場的丑、張飛的魯劉備的正,描述得絲絲入扣。雖不符合史實,不過情節鋪設相當精采,生動刻劃了老實人在醜陋官場的為難和無奈。
作者: 天龍魔神座 2004-10-8 19:38 回復此發言
--------------------------------------------------------------------------------
6 回復:《三國演義》與史實一些不符的地方
12 關羽刮骨療傷〔兼論華佗身亡年代〕
關羽刮骨療傷時面不改色的事跡,在正史里頭有記載。正史並未言明是誰幫他刮骨療傷,也沒說關羽何時中毒箭使手臂受傷。如果依三國演義情節,關羽是在北伐攻打樊城時受傷 ,那肯定不是華佗幫他刮骨療傷,因為那個時候華佗已經不在人世間。三國志正史記載:曹操的愛子曹沖病危時,曹操一直懊惱不該殺死華佗,使愛子無人可救。曹沖死於西元208年,所以華佗早在西元208年以前就不在人世間了。關羽是在
西元219年北伐,華佗至少已死了十幾年。同樣的道理,曹操死於西元220年,三國演義說曹操在病危時殺了華佗。也不符合史實。
另據程喜霖【華陀之死及其生卒年】,華佗死於西元208年,享年六七歲。
13 蜀漢有五虎將嗎 ?〔再次評論趙雲〕
正史從未提到蜀漢有五虎將。劉備打敗曹操,佔有漢中後,封關羽、張飛、馬超、黃忠各為前、右、左、後將軍,魏延為漢中太守,趙雲並未並列其中。三國演義說趙雲也被任命為中將軍,與關、張、馬、黃合稱為五虎將,並不符合史實 。趙雲的地位類似曹操的許褚,皆為君王的侍衛官和禁軍的隊長,這種職位當然是受到君王極端信賴的人才足以擔任,不過也由於職位性質,統領大軍出外打仗的機率自然大為減少,更不用談立戰功陞官了。趙雲少有統領大軍的機會,所以也就難以評論他的領兵作戰才能。不過從正史和野史來推斷,趙雲的政治思維相當不錯,打仗有勇有鄭瑐性上又沒有關、張 二人令人不敢恭維的缺陷,劉備非常信賴他也是無庸置疑的 ,劉備臨終時,趙雲是極少數被扥孤的人選之一。這樣一位好人才,難怪三國演義會極力美化他,還幫他陞官實際上趙雲官位並不高,年紀也比劉備還大〔項羽和劉邦也有同樣的情況。劉邦比項羽老了幾十歲,但是在戲劇中,項羽反而成為滿臉鬍子的老生,劉邦變成白面小生〕,都無損中國人對他的敬仰 。順便一提:在正史記載中,曹操就真的有五虎將。諸位猜猜是哪五位?答案是:張遼、樂進、於禁、張郃、徐晃。被列為五虎將之中,可說是武將至高的榮譽,曹操也藉此攏絡這些人才的向心力。至於夏侯敦、夏侯淵、曹仁等人,才高功高官大,與前五位相比毫不遜色,不過他們皆是曹操族人,所以曹操用不著拿五虎將之名攏絡他們。
作者: 天龍魔神座 2004-10-8 19:38 回復此發言
--------------------------------------------------------------------------------
7 回復:《三國演義》與史實一些不符的地方
14 曹真的真面目
還記得那個老是打敗仗,而且看到孔明寫的信就被氣死的曹真嗎?三國演義為了突顯孔明和曹真的接班人司馬懿的智慧 ,把曹真寫的一無長處。曹真果真那麼沒用嗎?實際上剛好相反,正史的曹真不但戰功彪炳,更讓諸葛亮吃了不少苦頭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曹真的部將張郃在街亭大敗馬謖,使情勢逆轉。曹真更精確算準了諸葛亮下次會攻陳倉,所以先派郝昭防守。諸葛亮的第二次北伐大軍就是因為屢攻不下陳倉,只好撤兵。曹真還主動率大軍想要大舉攻蜀,結果因為連續大雨造成路斷而班師。他最後是病死於洛陽,並非被諸葛亮寫信罵死。曹真的長子曹爽就真的是無能,他因為專權,最後司馬懿發動政變,曹爽兄弟慌張不知所措,他的質炕腹犚虼舜罌拚f:曹真乃一世英雄,沒想到卻生了 一群蠢豬。
以下為武將死因和正史不合者
三國演義 史書
黃忠 夷陵之役時戰死 病死〔未參加此役〕
張遼 曹丕攻吳時戰死 病死
張苞 北伐時跌落溪澗而死 早夭
以下人事物正史未提到或模陵兩可地記載
〔此並不表示這些人、事、物為虛構。或許是漏記、沒必要記,也許真的沒有〕
三國演義 正 史
三英戰呂布 未提到
貂蟬 呂布和董卓的美麗侍女私通,因此幾乎被殺,布因此叛卓。正史未提到貂蟬之名。
赤兔馬 三國志呂布傳:「布有良馬曰赤兔」
方天畫戟、青龍偃月刀、丈八蛇矛 皆未提到
孔明草船借箭 未提到。不過正史有提到類似的情節:孫權攻打合肥時座艦與曹兵相遇,船一舷受箭過多重心不穩,船將要翻覆。孫權令士兵將船倒轉使另一側亦受箭,如此兩舷受力平衡,於是化危為安。
顏良、文丑之死 顏良確實被關羽所殺,文丑在亂軍中被曹操率軍攻擊而死,應該不是被關羽所殺。
孔明空城計 未提到。應該是趙雲的空營計之改版。趙雲在漢中之戰用空營計嚇跑曹操大軍。
木牛、流馬 正史有提到,但未詳細說明為何物。
借東風 未提到。純虛構。長江地區在冬天的某個時間吹東南風是常有的現象。
八陣圖 有提到,但此乃優異的行軍布陣之法,絕非演義所描述的奇門遁甲之術。
曹操執潭�?卓徵召曹操為官,操不願意而逃亡。
關羽過五關斬六將 未提到
劉備娶孫權之妹 正史有記載
死諸葛嚇跑活仲達 正史有記載
④ 三國演義扭曲了多少歷史
三國演義扭曲了部分歷史。
中國四大名舉世聞名,很多人都對《三國》十分痴迷,在三國小說和演義故事中,張飛被刻畫為有勇無謀的匹夫,勇猛、忠義、無腦、急躁、粗魯,這些大概就是張飛的形象。
而與之相反,諸葛亮則被徹底「神」化,呼風喚雨、逆天改命無所不能,赤壁之戰借東風,五丈原八卦陣續命。實際上張飛並非粗鄙魯莽,而諸葛亮也沒有那麼神,三國演義嚴重歪曲了正史人物的形象。
三國演義史實
首先說張飛,他其實在是一位能文能武的全才,為什麼這么說呢?張飛勇武無需置疑,主要來探究他的文采,在《三國演義》中,張飛就像水滸中的李逵一樣,相貌十分粗獷,而且脾氣火爆,屬於一點即燃的那種,關羽戰死以後,他整日酗酒鞭打軍士。
最終被手下割去首級,落得一個無比凄慘的下場。事實上,正史中的張飛卻並非這樣,他不僅很有才華,而且相貌也不一定那麼粗獷。眾所周知,劉備病逝白帝城以後,後主劉禪即位,而張飛有兩位女兒都嫁給了劉禪,在那個思想封建的年代。
男子娶妻對樣貌十分看重,劉禪再怎麼說也是一國之君,他的妻子即便不是角色,但也應該是相貌秀麗的女子,張飛的女兒能嫁給劉禪,即便不是絕世美女,但也一定不醜,而張飛如果和演義中那麼粗獷,他的女兒不見得能嫁給劉禪。
⑤ 《三國演義》中有哪些主要事件是與真實歷史不符的
1、溫酒斬華雄
溫酒斬華雄是書中關羽的第一亮點,而在《三國志》中記載,華雄其實死於孫堅之手,書中卻正反倒置寫成了孫堅敗給了華雄,這對孫堅來說極為不公平,但卻也初步塑造了關羽的英雄形象。
2、關羽刮骨療毒
據《三國志·關羽傳》記載,關羽刮骨療毒確有此事,但沒有記載醫士的姓名,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醫士肯定不是華佗。關羽中箭的襄陽之戰發生在公元219年,而華佗在公元208年就被曹操害死了,不可能在11年後來給關羽治病。
3、火燒博望坡
書中,火燒博望坡是諸葛亮出山後的第一功,三把火的第一把。而在史書記載中,火燒博望坡發生在建安七年,而諸葛亮出山是在建安十二年,所以火燒博望坡不可能是諸葛亮所為。
4、華容道關羽放曹操
《三國演義》中的經典橋段,曹操三笑引來三位大將攔路。其實曹操知曉了一下,而在華容道堵截曹操的也不是關羽,而是劉備。史書記載,曹操在過華容道時大笑,說如果劉備在這里放火,自己肯定會命喪於此。
剛笑完,就有探馬來報說劉備在後面順風放火,但曹操此時軍馬已經通過華容道,劉備晚了一步。關羽義釋曹操的情節完全是羅貫中為了醜化曹操的形象而虛構的。
5、過五關斬六將
關羽掛印封金,去袁紹處尋找哥哥劉備,途中遇五關的阻攔,關羽過五關斬六將。從這,我們看到了一個忠義,重情義的關羽。
但根據《三國志》記載,關羽是從許昌直奔汝南尋找劉備,根本不會經過五關。而所斬殺的六將:孔秀,孟坦,韓福,卞喜,王植,秦琪,在史書中均無記載。這六個名字應該也是羅貫中虛構的。
⑥ 《三國演義》有多不符合歷史事實
《三國演義》幾乎是「三分歷史,七分虛構」《三國演義》里的故事,特別是蜀這一方的許多故事,都是張冠李戴、移花接木而來的,比如華雄在正史上是被孫堅所殺,而不是被關羽所斬;再有諸葛亮使空城計這一事,其實在歷史上只有趙雲和文聘使用過,而非諸葛亮。並且在正史上所記載的有關諸葛亮的評價是,是管理方面的人才,而不一定戰爭方面的人才,而《演義》中的諸葛亮則幾乎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無所不知。除此之外,還有很多與正史不符的地方。赤壁之戰確實有,但演義中寫的許多事件,半涉子虛。無智激周瑜之說,蔣干游說周瑜是在赤壁之戰後,且無群英會。蔡瑁、張允有叛曹之心,才被曹操所殺。連環戰船出自曹操自己的設想。無草船借箭之事。向曹操下降書的不是闞澤。曹操橫槊賦詩並無刺殺劉馥之舉。借東風之說純屬虛構。赤壁之戰中並沒有黃蓋中箭之說。曹操敗走華容曾大笑周瑜無謀、劉備遲緩,待劉備追兵來到,曹操已經走遠,只奪得一些糧草。
⑦ 《三國演義》里有哪些情節不符合歷史
1、溫酒斬華雄
華[huà]雄(?-191),中國東漢末年董卓部下的武將,為董卓帳下都督。公元191年,關東軍閥聯合討伐董卓,時任長沙太守的孫堅大破董卓軍,華雄在此戰中被孫堅一軍所殺。
明·羅貫中所著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則對這段歷史作了改動,描寫華雄被劉備二弟關羽所殺,這段被稱為「溫酒斬華雄」的故事情節也流傳於後世。
2、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歷史上或確有其事,但主要人物並非諸葛亮,而是孫權。
據《三國志·吳主傳》裴松之引注《吳歷》,孫權屢屢向曹操軍挑戰,曹操堅守不出。孫權就親自乘了一艘輕船,從濡須口進入曹操軍水寨前。
曹操一看,就知道孫權來了,是孫權要親自來看看曹軍的陣勢(欲身見吾軍部伍也),下令軍隊嚴加戒備,箭弩不得妄發。
孫權在曹操面前走了五六里路,才返回。走的時候還向曹軍擊鼓奏樂。所有這些都被曹操看在眼裡嘆息說:」生子當如孫仲謀。」
但《魏略》卻不是這個說法。它說孫權不是乘輕船,而是坐大船。曹操也沒有說弓弩不得妄發,而是下令射箭。結果萬箭齊發,都射在了孫權的船上,船就向一邊傾斜,於是孫權便下令掉頭,使「箭均船平」,然後安然回去。
3、上方谷之戰
小說《三國演義》虛構的故事,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在上方谷的一次戰斗,這次戰斗後,諸葛亮因勞成疾病逝。
這次戰斗諸葛亮用智慧火困司馬懿一家,可惜蒼天助曹不助漢,在這大火圍困到司馬懿一家時,忽然天降大雨讓司馬懿逃脫。
4、三英戰呂布
「三英戰呂布」是我國古典名著《三國演義》中一個精彩的故事情節,出現在第五回中,該片段以劉備、關羽、張飛兄弟三人與猛將呂布的殊死戰斗為描述對象,描繪了一場酣暢淋漓的沙場血拚。
呂布實被孫堅擊退,公孫瓚沒有參加討董聯盟,所以劉關張三也未曾參加,也就不會有虎牢關三英戰呂布。
5、借東風
正史上諸葛亮並沒有參與赤壁之戰,也並沒有呼風喚雨之能,指揮赤壁之戰的人是周瑜,東風是長江上的一種自然現象,長期在當地操練水軍的周瑜和黃蓋對什麼時候起東風非常清楚,他們聰明地抓住了這一戰機打敗了曹軍,此外周瑜心胸也非常寬廣,與演義描寫不同。
不過《三國演義》本屬小說,此段諸葛亮神壇作法借東風一事,後世有兩種看法:一方認為是書中諸葛亮以法術借來東風,作者編撰以塑造豐滿其神機妙算的人物形象。
另一方認為書中實際上並未正面直接明言諸葛亮以法術借來東風,只是以豐富的氣象學知識預測到會有東風,因此諸葛亮在七星壇上只是裝腔作勢裝作使用法術,同時震懾江東。書中提及作法借東風也都是借角色之口在對話中說起,並無作者敘述行文直接確認是法術所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草船借箭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溫酒斬華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上方谷之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三英戰呂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借東風
⑧ 三國演義中,有哪些與歷史不符的事件
南華老仙之事子虛烏有,很可能是張角的杜撰。
歷史上並無桃園三結義,只說關、張以兄事劉備。
關羽的武器並不是"青龍偃月刀";張飛的也不是"丈八蛇矛",只說是"矛",到底有沒有"八丈"不清楚。
劉焉並沒做過幽州刺史,劉、關、張的義勇軍只是投效校尉鄒靖,只活躍於河北、山東一帶,並未參加穎川之戰、宛之戰。
張角三兄弟不會妖法,只會畫符念咒之類。
張寶不是被部將嚴政所殺,而是戰死疆場。
鞭督郵的不是張飛,而是劉備。
演義截去了張溫帶董卓、孫堅等西征韓遂、邊章的故事。後來以韓遂投降、邊章戰死而告終,董卓留鎮西涼,孫堅南征長沙賊區星。
呂布並不是丁原義子。且丁原為並州刺史,坐鎮山西,不是荊州刺史。而呂布在丁原帳下是主簿(文職),不是一介匹夫。
歷史上沒有曹操贈赤菟馬給關羽的記載。(應為"菟",不是小白兔的"兔"。)
歷史上刺殺董卓之事確系有,但行刺者並非曹操,而是何顒、荀攸等一干文士的策劃。可惜計謀泄露,被捕下獄。
曹操逃奔中牟,被中牟的一個功曹放走(功曹名字不詳 ),是否陳宮不詳。
曹操殺呂伯奢之事,為野史記載。不知真偽。
十多鎮諸侯討董,為:後將軍袁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紹、陳留太守張邈、廣陵太守張超、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並無公孫瓚、孔融、陶謙、馬騰四鎮。時任奮武將軍的曹操和長沙太守的孫堅只是討董聯盟中的小勢力。所謂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之事並沒有。而十多路盟軍,真正同董卓軍正面交戰的,也只有曹操、孫堅兩路。董卓是在遷移了天子百姓後才同曹操交戰,並不是遭曹操追擊。徐榮並未被夏侯敦所殺。孫堅是曹軍敗績之後進的兵,初時由於袁術不撥發糧草被華雄打敗,後用計殺死華雄,連勝胡軫、呂布,最後在陽人同董卓交戰,還帶驍騎親自沖鋒,與董卓單挑獲勝,大敗卓軍。董卓在逃亡途中燒毀洛陽。
孫堅討伐劉表,孫策未隨行。
趙雲投奔公孫瓚,沒上過戰場,後以兄喪辭回鄉中。
公孫續不是由袁紹指使刺客殺死,而是奉兄命助袁術敵袁紹軍的時候戰死。磐河之戰的勝利者是袁紹而不是公孫瓚。
歷史上沒有貂蟬,王允是利用董呂之間的不和來殺董的。"貂禪"是當是漢朝後宮的一種女職,地位比妃嬪低很多,並不是指姓貂名蟬的某一個女子。
典韋無逐虎之說。
管亥不是關羽所殺,死於亂軍之中。
許褚並沒有和典韋較量過。
夏侯敦不是在討伐呂布時被射瞎的眼睛,而在這之前。
白門樓大罵曹操的不是張遼而是高順,因此關羽也沒有求情。不過他和張遼關系不錯。
血衣帶詔之事,馬騰沒有參與。
吉平無下毒之事,而是在參與後來耿紀等的叛亂而死。
關羽斬殺顏良確有其事,文丑非關羽所殺。三國史上,被稱為萬人敵的也只有關、張二人而已。很可能連呂布比之都稍遜半籌。
趙雲是在鄴城見到的劉備,無裴元紹此人。
關羽過五關斬六將之事純屬虛構。
在古城無關羽斬蔡陽之事,無周倉此人。
孫策是死於刺客偷襲,無斬於吉之事。
劉備於汝南伐曹是和龔都聯手,劉辟在搔擾曹操遷都的戰役中被於禁所殺。並且龔都最後未死,只是銷聲匿跡。
蔡陽死於討伐劉備的戰役中,而博望坡之役是發生在這次行動中。博望坡之役是劉備發起而不是曹操發起的。夏侯敦只是在劉備退兵時才追擊,中計大敗而逃。這時候諸葛亮還在隆中未出山。
曹操北伐袁氏,演義和正史中基本差不多,"郭嘉遺計定遼東"之事則子虛烏有,是曹操自己的主意。
司馬徽號為"冰鏡",<<三國演義>>誤為"水鏡"。
的盧馬載劉備躍檀溪之事,正史並無記載。
諸葛亮決非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後來北伐戰場上也只有在最後一次是身乘小車、羽扇綸巾,目的是引誘司馬懿出戰,演義中那樣寫只是為了神化他。
襄陽無魏延鬥文聘之事。
趙雲在長坂坡救主,保護的是甘夫人而不是糜夫人,且並沒有甘夫人跳井之說。因此,趙雲是帶著甘夫人、懷抱阿斗沖破長坂圍的,而且所遭遇的曹軍是曹純的虎豹騎。趙雲並沒有和曹操相遇,自然也不存在不放冷箭之說,但趙雲也肯定沒有演義上所說的那樣神勇無敵。
無劉備摔阿斗之事。
張飛在長坂橋大喝曹軍,並沒嚇死人——但曹軍也被他的威勢所震懾。
徐庶之母在亂軍中被曹軍劫去,徐庶不得不告辭劉備去投曹操,且其母無自殺之事。
周瑜並不是氣量狹小之人,破曹完全是周瑜的謀略。魯肅也不是"忠厚長者",而是有著一個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對初出茅廬的諸葛亮來說,更多地是應向二人學習經驗。
赤壁之戰確實有,但演義中寫的許多事件,半涉子虛。無智激周瑜之說,蔣干游說周瑜是在赤壁之戰後,且無群英會。蔡瑁、張允有叛曹之心,才被曹操所殺。連環戰船出自曹操自己的設想。無草船借箭之事。向曹操下降書的不是闞澤。曹操橫槊賦詩並無刺殺劉馥之舉。借東風之說純屬虛構。赤壁之戰中並沒有黃蓋中箭之說。曹操敗走華容曾大笑周瑜無謀、劉備遲緩,待劉備追兵來到,曹操已經走遠,只奪得一些糧草。
劉備並沒有巧取荊州,而是按孔明的意見先取荊南四郡,四郡太守望風而降,未作抵抗。
合淝之戰中,未聞宋謙被殺。且太史慈早在赤壁之戰前數年病逝。
孫劉聯姻不是周瑜的美人計,而是雙方第一次合力抗曹同盟建立的標志,劉備是正大光明地向孫權辭回荊州,未遇追擊,此後,孫權將荊州全盤借給劉備。周瑜是在孫權放回劉備後箭瘡發作而亡。無卧龍吊喪之事。
馬超並不是為報父仇才出兵的,而是先起兵,其在許縣(曹丕篡漢建魏後才改名為"許昌")的父親馬騰才被曹操誅殺。
無曹操割須棄袍之事,也沒有許褚裸衣戰馬超之事。馬超被許褚震懾住,不敢前動。後來韓遂軍在被反間計後,分別被曹軍擊破,投降的不只楊秋、侯選二人。
張松沒有背《孟德新書》之事。張松和法正實是賣主的小人,只不過法正是運氣好躲過了而已。"合則留,不合則去,賣主求榮,殊為不齒。"是以二人尤其是法正,雖有大功於蜀漢,武侯祠內無席地,正是如此。
西川前期戰役功勞最大的是龐統,不是張任用伏兵殺了他,而是他用伏兵在雁橋抓了張任。張任不想再事二主,被殺。龐統因為在前線督陣被箭射中要害身亡。此後劉備遭困雒城年余——這時綿竹等地已降劉備,而不是發生在雒城攻陷後。
劉備攻取西川時無張飛戰馬超之事。
單刀赴會是指關羽和魯肅約定的在一處平原上相會,雙方只帶一百名武士,人人佩把單刀,商討荊州事宜。此次雙方誰也沒說服對方。孫權也沒有派諸葛瑾去索還荊州,而是對荊州直接採取了軍事行動。劉備擔心關羽寡不敵眾也帶兵出川增援,直到曹操攻破張魯後才以歸還部分地盤為條件同孫權講和。
張遼再神勇也絕不可能只憑八百人打破孫權十萬軍,演義誇張。而且以曹操的智略,不可能只在合淝部署丁點兒人馬,可能有八千人。
無甘寧救凌統之事,陳武也不是死於龐德之手。僅憑那時的陸遜是沒有指揮十萬大軍權利的,且東吳不可能有那麼多人馬。
無左慈戲曹操之事。可能關於管輅的故事虛構者也甚多。
劉備攻打漢中時諸葛亮只擔任後勤的角色,參謀長是法正。而且吳蘭、雷銅單獨指揮一支軍團,才出道就被曹洪打敗,雷銅戰死,吳蘭被殺。從而導致了劉備、張飛、馬超三個軍團攻打漢中的難度加大。
張飛並非一介莽夫,在蒙頭岩打敗張郃後曾在一塊青石上銘功,筆意縱橫,筆法遒勁。
沒有張郃攻打葭萌關之事。
韓浩不是韓玄的弟弟,而是魏國一個文武雙全的儒將,曾向曹操提出屯田制的方案,緩和了軍中的糧食危機。
無嚴顏和黃忠一同帶兵之事。定軍山之戰是由劉備發起的,是法正利用夏侯淵急躁的性格帶兵佯攻張郃,張郃擋不住蜀兵的攻勢向夏侯淵求援,夏侯淵立馬撥兵一半去救,被黃忠趁虛打入寨中,一刀剁了他。:【轉帖】三國演義與歷史不符的地方
殺楊修不是在漢中軍營,而是在返回中原後。
劉備稱王無"五虎大將"之說,但趙雲確實是整個漢中戰役中戰功最大的人。諸葛亮後勤糧草也是功不可沒,曹操這一點卻沒有足夠重視,像曹軍的糧草被張飛半路截去,這對雙方孰勝孰負都有影響。
關平是關羽的親子,不是養子。
龐德射中的是關羽的額頭。華佗早在之前數年被曹操殺害,無刮骨療毒之說。
呂蒙是發瘋疾而死,自然不是關羽顯靈。
關興並不是演義中所說的那樣武藝高強,而一直在朝為官,由於身體不好死得早,而張苞更是早夭。
劉備伐吳僅動用了數萬兵馬,因為當時的蜀漢全兵力不過三十來萬,除了防守各地之外,所以動用的兵馬不多。在此之前,黃忠就因病而亡。所以這次劉備出征除了趙雲率領後備軍外起用的大多是新人,而孫權方面一開始就大膽啟用新人陸遜為都督,統領韓當、徐盛、潘璋、朱然等東吳一二代名將縱兵迎敵,所以說東吳一開始就在軍事裝備和將領素質佔了上風。但周泰、凌統等則相助孫權守御北方的戰線,並未參加。
起初吳將李異、劉阿、宋謙等同蜀軍交戰失利,此後孫桓更被困在西陵中——吳軍雖敗,但沒有射甘寧、斬潘璋、獻仇人之類的情節。彝陵前夕陸遜派去誘敵的是少數民族領袖鮮於丹——此外,摩沙柯(演義里錯寫成"沙摩柯")是死於亂軍之中,無趙雲馬鳴山救駕、殺朱然之事,也沒有陸遜追敵陷於八卦陣之說(因為他根本就沒追)。
劉禪雖然沒有政治才能、追求享樂,但的的確確是一個很聰明的人,而且富於人緣,所以臣子們都很喜歡他,君臣一心,再加上孔明天才的政治能力,蜀中安定了下來。無司馬懿五路大軍齊進的事。
曹丕伐吳時張遼並沒被箭射死,而是因病而亡。
南征孟獲孔明並沒有動用趙雲、魏延等明星,馬超此時已病死,魏延獨當漢中大任,所以他所用的是同樣有著將帥之才的李恢、馬忠、張嶷等人。
無高定投降蜀軍之事,七擒七縱也多是虛構。
無蜀漢對司馬懿施反間計之事,當時司馬懿駐守在荊州。
孔明第一次北伐的兵力應該只有十來萬。也是幾次北伐中陣容最強大的一次。而且六次北伐中只有兩次是出的祁山,其他四次不是。
趙雲當時的年齡很可能有六旬出頭,且不為北伐先鋒。因此鳳鳴山殺韓氏五將、追敵被困都系小說家言。(其實很明顯,依趙雲平和冷靜的習性,是不會說什麼"乳臭小兒有何懼哉"之類話的。)
智取三郡、計敗曹真是虛構的情節。曹真是魏國大將中的第二代精英,並不像演義里那樣無能。
其實,姜維的武力是名不見經傳的——他有很高的統率軍隊的能力,而且富有智謀,但是武藝,雖不能說他不會,但想來也不會達到一流的水準——否則陳壽應該不會不稱"維勇冠三軍"。而且他沒有像演義中那樣和趙子龍交手過,羅氏所寫是代表了作者和古時人民的良好願望。
攻取街亭是張郃的傑作,而不是司馬懿。不過其中還是撿了個"馬謖違亮節度"的大便宜。
趙雲從箕谷退兵雖然不像演義中那樣斷後斬將,並且還稍有失利,但他部隊的損失是最小的。也不知曹真以數倍於趙雲的兵力也戰勝不了我們的常山趙子龍,臉上是否掛得住。
《後出師表》很可能是後人偽作,因為趙雲是死於第三次北伐後(229年),孔明是不會荒唐到連朝中股肱大將是死是活都不知道。
第二次北伐孔明真正動用的就是魏延軍團,是五次北伐中行動最小的一次。最大的戰績是歸途中斬掉曹真首席悍將王雙。無姜維賺曹真之事。
第三次北伐主要是針對武都、陰平二郡,孔明首先派陳式去偷襲二郡,然後親自帶兵打敗了前來救援二郡的魏名將郭淮。
魏兵伐蜀司馬懿並沒有去,曹真是病死。
第四次北伐是五次北伐中相當精彩的一次,蜀兵雖然不到十萬,但運用了木牛流馬、損益連弩等新裝備。對此,曹真的繼任司馬懿採取以靜制動的戰略,兩軍沒大規模進行交戰。然而,魏兵雖眾,卻沒佔到便宜——王平曾率三千無當飛軍力破名將張郃的萬余兵馬,司馬懿面臨部下強大要求出戰的壓力派將出戰,但中了埋伏,大敗,張郃也死在了孔明在原連弩基礎上改進的損益連弩下。但這次北伐良機毀在了李嚴的假傳聖旨下。
最後一次北伐中,無渭橋失利、火燒上方谷之事——司馬懿在洞察孔明的身體狀況後作出了堅守不戰的策略——最後拖死了孔明。無禳星之談。(補註:徐晃是病死,不是死於孟達之手。)
無諸葛定計殺魏延之事。孔明從沒有殺魏的動機,反而還很愛惜他。魏延也無叛蜀之意。他要叛蜀就不會取道漢中,企圖回成都向後主申訴。
襄平城中發生的奇事當屬無稽之談。應是賈范等勸公孫淵不要造反的信口捏造。
孔明死後六年,吳名將全琮、朱然對淮南、樊城用兵,同時,蜀漢大將軍蔣琬也兵窺上庸——但吳軍不久就被司馬懿、王陵打敗,蜀漢這次軍事行動也被迫終止。幾年後曹爽帶兵二十萬伐蜀,被費褘、王平用疑兵之計打得大敗而回。
無王瓘詐降和八卦陣破敵之事。
費褘是在一次酒醉後被魏奸細郭修殺死。
鍾會伐蜀無夢見孔明之事,殺許儀也只是因為自己戰馬馬蹄陷進泥坑從馬上摔下之故。
無孔明摩天崖下部兵立石之事。
廖化不是黃巾賊出身,否則此時只怕也有九十六七歲了。
杜預伐吳時孫歆未被殺而是遭擒。演義中所說孫皓出入宮廷常帶鐵騎二十萬,當真是敗筆。吳國全境軍隊加起來恐怕才那麼多呢!
⑨ 三國演義扭曲了多少歷史
三國演義扭曲了很多事實。諸葛亮是虛構最厲害的,大約有60%是虛假的,其實諸葛亮充其量只是個政治家,在軍事上的事跡大多是羅貫中先生幫他打的。而趙雲、曹操是虛構最小的,大約是30%吧。大多數都是真的。所以綜合來講呢,真假對半我想是比較貼切的。
現在很多人心目中的三國歷史,其實就是《三國演義》。但是它畢竟是一本小說,早年他的基礎實際上是元曲,這種小說演繹,受一些野史傳奇,軼事傳聞影響非常深,所以很多的事情和正史完全不一樣。
三國真實歷史
到了上個世紀初,也就是民國初年,有很多的反傳統派學派人士,就開始駁斥《三國演義》,這當中的代表人物就包括胡適、魯迅等人。在他們的力主之下,大家才開始重新審視諸葛亮、關羽、劉備等傳統的正面人物,把他們身上的一些正史說出來了,同時也把他們身上的一些缺點說了出來。
到底《三國志》當中,有哪些事情是讓《三國演義》給誇大了呢?首先第一個,三國有沒有桃園三結義呢?肯定的告訴大家沒有!這是演義當中說的。實際上劉備和關羽、張飛確實情同手足,寢則同床,睡都誰在一起了,但是他們真的沒有像演義當中說的桃園三結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