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如何描述歷史課堂

如何描述歷史課堂

發布時間:2022-12-28 22:51:17

⑴ 歷史課用什麼詞來形容

歷史課的內容非常的廣,所以可以說是。博古通今的。

⑵ 如何創設最佳歷史課堂情境

人類的過去,它反映的是由近及遠,循序漸進的客觀事實。因此,過去性成為歷史知識特點之一。歷史所具有的不可逆轉性,使它不能再現,也不會重演,與學生的距離遙遠,很多東西對學生來說太抽象了,沒有直觀感覺,難以引起他們的共鳴,這就增加了教學難度,相應的提高了教學要求。那麼怎麼才能達到教學目的,提高教學質量呢?師生怎樣才能合作完成教學任務,使教學過程和諧發展呢?我在幾年的教學中有一點點思考和認識,創設最佳歷史課堂教學情景是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目的有效途徑之一。什麼叫最佳歷史課堂教學情景呢?最佳歷史課堂情景即在45分鍾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歷史學科和歷史知識的特點,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心理認知特點,投入、運用或滲透情感並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如語言、掛圖、圖片及錄音、錄象、電影、電視、微機等創設、渲染出歷史教學具體、形象、生動、感人的環境和氛圍,從聽覺、視覺、感覺等多方面喚起學生的身臨其境之感,讓學生在這種最佳的環境和氛圍中去感知歷史,進而達到理解與認識的升華。最佳教學情境,是運用情感與創設環境的和諧統一、相互映襯的最佳組合的情景整體。起最大的特點是重視學生的情感發展,注意主體的感受與體驗,注意起感受能力與感受慾望,在情感與意境的最佳組合情境中,使學生受到感染,從而達到情感與審美體驗。
在中學歷史教學中,創設最佳歷史課堂教學情境,符合學生的求知慾和心理認知特點,符合歷史學科和歷史知識的特點,有利於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目的。
1、有利於激發興趣,引導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
興趣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心理動力,是學生學習最活躍的因素,是積極主動學習的內在動力,是非智力因素,但對智力的發展有重要的影響。心理學的理論和現實生活中的事例,都揭示了一中規律,既人對有興趣的事物,干起來總是心情愉快、全神貫注、積極主動,因而也容易干好。學習也一樣,學生對某一學科興趣如何,直接影響學習效果,有人雲:「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智慧和成就的起點。要學生學好歷史,就必須使學生對歷史有濃厚的興趣。因此激發興趣是中學階段教學中不可忽視的。現代教學論認為,學習過程是學習者自我教學過程,學習活動是一種認識過程,但它是一種特殊的認知過程。即學生的歷史學習過程也是學習者自我教育的過程,學習不僅僅是作為觀念形態的認知活動,它要求學習者必須發揮學習的主體性、能動性、自主性和創造性。學生學習知識、認識事物的收效大小,與學生在學習和認識過程中的心理基礎直接相關。古人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實際上講就是這個心理基礎,而突出的要求,是一個「樂」字,也接受這里的興趣。在傳統的歷史教學中,教師通常只注重課內知識點講授,就事論事。這就容易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提不起學習學習興趣。因為那些歷史離他們畢竟太遠了。而歷史教學中最佳教學情境的創設,有利於激發學生興趣,使其積極參與課堂活動。而教師語言的精心設計與教師情感的真情投入,現代視聽工具的充分利用,能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手、嘴、耳、眼的器官和大腦一起,進行積極思維活動。
如《第一次世界大戰》一課的導課,教師首先拿出一個現代坦克模型,並發出模擬、模擬的槍炮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的興趣;接著問,最早出現在戰場上的坦克是什麼樣子的?她是哪次戰爭中首先使用的?通過這樣的設問,活躍了學生的思維,激發了學生的興趣。通過語言、實物、聲音的配合,一下子就把學生吸引過來,為一節課的成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有利於掌握、理解知識的內涵、實質
向學生傳授歷史基礎知識是中學歷史教學最基本的任務。藉助與最家佳教學情境,不僅能更有效地完成傳授歷史基礎知識的任務,而且有助於學生理解實質、把握內涵。
如《美國內戰》一節課的講述中,對於南北矛盾中的工業原料、勞動力、關稅、奴隸制度示意圖掛出,並把學生分成兩組,然後教師指出,現在讓我們穿越時空,進入進行激烈的辯論的美國的國會中,兩組同學分別就是南北方的議員代表,你們就南北矛盾中焦點展開辯論。在教師的啟發下,學生門們展開了激烈的爭論,最後得出了結論,化解了難點。學生通過辯論與參與,鍛煉了表達能力,也培養了學生運用史實分析問題的能力。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能力,充分掌握理解了知識的內涵,實質,既為什麼南北矛盾的焦點是奴隸制度的存廢問題。
3、有利於學科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歷史科的教學任務之一,其中愛國主義是歷史教育永恆的一主題,列寧說過:「愛國主義是千百年來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從含恨投湖的屈原,到精忠報國的岳飛;從「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而樂而樂」的范仲淹,到「人生自古誰不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從虎門硝煙的林則徐,到戰死沙場的關天培;從寧死不屈的劉胡蘭,到視死如歸的-。一個個鮮活的歷史人物讓學生一次一次地感受到愛國主義的沖擊,可他們離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學生來講,畢竟遠了一點。愛國是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的。如果我們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技術,教學手段,創設出最佳的歷史課堂教學情境,形象地再現歷史場景,使學生身臨其境的感覺,有利於強化學生的情感,運用現代技術及語言,能夠形象具體地再現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的情景,使學生通過形象受到感染,強化學生愛憎情感;通過語言深入到人物的內心,讓學生情感體驗,激發學生內心感受,從而與人物同悲歡,共命運,通過語言的導撥,使學生明白道理。如我們在教學「南京大屠殺」時,如果教師只是空洞地講述日本帝國主義殘酷地殺害我同胞三十萬人,學生會抽象,似信非信,不會有多少情感體驗,對日本的殘酷性沒有深刻的體會,如果教師剪輯一些抗日戰爭時的電影,日本屠殺我同胞的場面,這樣學生就能深刻地體會日本帝國主義的殘酷眼,屠-數之多,引起學生的共鳴,不忘國恥,努力建設一個強大的祖國,不能讓歷史重演。這樣就達到了愛國主義教育的目的。
歷史教學知識、教學內容與思想教育內容的一致性,就決定了歷史教學過程應該寓思想教育於歷史知識的傳授之中,同時通過師生感情的雙向交流,創設情境,激發學生高尚情感,通過多媒體等,使學生感受到歷史氛圍,從而進入角色,受到感染和教育,達到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4.有利於培養學生綜合能力
歷史教學不僅只是傳授基本的歷史知識,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素質教育要求我們培養出更多創造型人才,因此歷史教學還應該教學生掌握認識歷史過程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學生用歷史的觀念考察社會和認識社會的能力,以及用歷史智慧解決問題的能力,即培養學生的多方面的綜合能力.在歷史課堂教學中,先進教學手段的運用,教師有目的、有意識的語言設計,個人情感的真誠投入,創造了歷史課堂教學的最佳氛圍,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活躍了課堂氣氛,學生的主動參與,積極思考問題,就為學生能力的提高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如關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果與性質,教師在運用電腦設計的戰爭形勢與戰爭路線圖及展示了戰爭的局面後,向學生提出假想:根據當時戰爭的形勢分析,一戰的結果是必然的嗎?如果你是德國的總參謀長,你是否有辦法來贏得這場戰爭?可從戰略上、外交上考慮。然後又提出,如果你是法國的統帥,你將如何對付這位德國總參謀長?學生根據教師提出的問題討論得非常熱烈,想出了很多的辦法,提出了很多設想。最後教師指出,戰爭的結果不是必然的,但無論哪一方勝利,都不能改變戰爭的帝國主義性質。通過這樣的討論與分析,學生不僅加深了印象,而且活躍了思維,鍛煉了表達與評述歷史問題的能力。
又如在講授《美國的霸權政策》這一課,聯系中美撞機事件,當時舉國上下對美國的霸權主義行徑義憤填膺.課前我給學生布置了一個討論題:「美國的霸權是怎麼回事?」要求學生去查找資料,用事實來揭穿美國的霸權嘴臉。於是學生紛紛利用課余時間收集資料,然後推選出本組的發言代表,為討論課作了充分的准備。討論課從一開始就非常熱烈,學生們從中美撞機事件到北約襲擊我國駐南聯盟大使館,再到美國第七艦隊進駐台灣海峽;從美國侵略朝鮮到發動越南戰爭;從海灣戰爭到北約轟炸南聯盟;從美國總統布希宣布廢除《京都議定書》到極力推行的國家導彈防禦體系(NMD)。學生所舉的例子已遠遠地超出了教材的內容,充分地揭露了美國的霸權主義。緊接著我又提出了兩個問題:「為什麼美國如此霸道?我們又應該如何去應對呢?」引導學生追本溯源,去了解美國戰後的經濟發展情況和「冷戰政策」是如何出台的,探討我們應該怎麼樣去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在整個討論過程中,教師只是起到一種啟發和引導的作用,把主動權交到學生的手中。學生既學到了系統的歷史知識,又擴大了知識面。更重要的是,在這個學習過程中學生的潛能和聰明才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鍛煉和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閱讀能力、收集整理材料的能力、綜合能力、創新能力及個性特長等等都得到了應有的施展。這些對於他們將來成為創造性人才是非常有用的。
歷史教材及歷史知識的特點也為情境教學提供了有利的素材,如場景的恢弘,人物的再現,事件的來龍去脈,時空的倒置,歷史的進程等,都可以通過語言的渲染,情感的真誠投入,實物、圖片、模型等的充分利用,尤其是微機軟體的進入課堂,使創設最佳歷史課堂教學情境有了可能。現代教學手段可以最大限度的提供歷史場景,最生動、自然、客觀得反映歷史面貌,能有效地提供信息反饋。
怎樣創設歷史課堂教學情境?
1、 運用語言與情感等,創設氛圍
在歷史課堂教學這個大「舞台」上,歷史教師既是「導演」,又是「演員」,與學生共演一台戲。教師的功夫在於教師的教學藝術,為學生積極學習,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創設一個輕松活動,意境生情的課堂氣氛,讓學生沐浴在情感藝術的享受之中,從而激發學生興趣,取得最佳教學效果。
語言是最普遍、最直接、最常用的教學手段,可能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環節。教學語言的隨意性與教學語言的技巧性的作用必然會產生兩種不同的教學效果。因此,重視語言的能力,重視語言與其他教學手段的配合,是一堂課成功的關鍵。
歷史教學中,教師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以真摯、飽滿的情感,生動的描述歷史長河中千變萬化,豐富多彩的動人故事;慷慨悲壯,感人肺腑的人物命運、刀光劍影、氣勢磅礴的壯觀場面等,把歷史本身的魅力,藉助教師的情感淋漓盡致地抒發出來,去吸引學生,達到師生情感的交融,引起學生的共鳴,從而引導學生將感性上的認識逐步上升為理性認識。
2、 運用圖片、實物、模型等,展示直觀教具
教師在講授歷史知識時,必須運用多種手段再現歷史,最大限度地讓學生掌握距離他們極其遙遠而難以記憶的歷史知識。運用圖片、實物、模型、投影等直觀材料的展示與解說,可以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使他們更容易接受知識;也可以把較復雜的問題簡明化,抽象的問題形象化,使學生易於理解;它可以充分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生動活潑、主動愉快地學習。歷史敘述的過去的社會生活的現象,教師的敘述無論怎樣形象生動,如果學生沒有視覺上的感受,就會印象不深,不會有深刻的情感體驗。藉助直觀教具,幫助再現歷史現象,就顯得十分重要。實物和模型不僅能形象的反映出歷史的真實情況,而且是許多重要歷史知識的重要來源。在歷史研究和歷史教學中有很高的價值。圖片的內容也十分豐富,它可以把歷史資料展示給學生,通過感觀的刺激,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啟發學生的思維而和想像,有利於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養,有利於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
3、 運用微機、錄音、錄象等,再現情境
現代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為教育改革提供了條件,各種現代化科技成果被用於教學中,既推動教學手段的更新,而且促成了教學方法的改革。投影、錄音、錄象、微機的演示,擴大和改變視覺和聽覺的途徑,提高視聽效果。再現歷史場景與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情感的熏染中,在情境的氛圍中,感知歷史,陶冶情操,激發情趣,活躍思維。尤其是計算機程序教學,可將教師的思維過程用計算機的畫面和文字體現出來並形成教學軟體。它通過剪輯電影、電視畫面、動態電腦及教師精心編制的解說詞,把本不能再現的歷史現象,真實地或「近似地」展現在學生面前,通過聲、光、形、色、音等多種信息作用於學生,在他們的大腦皮層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提高了學生記憶歷史知識的質量。現代現代教育技術與傳統教學手段相結合,對提高教學質量會產生積極的作用。
4.利用「熱點」問題創設最佳歷史課堂教學情境
歷史雖然是過去的東西,但歷史又是過去和現實永無休止的對話,是對過去和現在有著某種深刻聯系的一門學科;是人們了解自己的社會,理解變化與延續的唯一途徑。在形式生活中,我們所遇到的很多問題,尤其是人們瀑布關注的一些「熱點」問題,它們的形成不是瞬間的,而是有著各自的歷史淵源。人們常常需要「以史為鑒」,通過借鑒歷史的經驗,來反省自我、認識自我和超越自我;通過借鑒歷史的經驗,來加深對現實的理解,把握事物的本質,從而科學地預見未來。因此,在歷史教學中適時地引入一些「熱點」問題,創設最佳課堂教學情境,既能教好地體現歷史學科「古為今用」的原則,也能更好地在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主體性,這是素質教育對歷史教學的要求。
利用「熱點」問題創設最佳課堂情境可在課前引言,也可在課中以及在課後知識小結,視事實情況而定,根據教學內容是需要適時引入。可以由教師直接引入,也可以由學生的提問來引入。隨著現代教學手段的不斷完善,甚至可以利用多媒體來導入圖片、錄象、聲音等各種資料,這樣更能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立足於課本,將一些社會現實中學生感興趣發「熱點」與課本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
比如,我在教學《甲午中日戰爭》這一課時,在引言設計就利用了學生熟悉的「熱點」問題,美日模擬奪取釣魚島聯合軍事演習,等等引入新課。教師用生動的語言滿腔憤怒地揭露日本的侵略罪行,把學生帶入預設的課堂情境,激發了學生對日本滿腔憤怒的情緒,愛國主義教育到了很好效果,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迫切想知道日軍的侵略罪行,這樣就順利成章地進行新課教學。
又如在學習本課的最後一目「台灣人民的反割台斗爭」時,我引入了當今的熱點「台灣問題」,中國的統一政策與台獨勢力的斗爭,國際-勢力的干擾。激發了學生的濃厚的學習興趣,學生七嘴八舌討論台灣問題,我就因勢利導談到中國的統一問題,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新課結束後,我引導學生對比近代中日兩國,十九世紀中葉中日兩國的境遇相似,為何幾十年後的十九世紀末兩國情況卻大相徑庭呢?提出討論問題:談談你眼中的大和民族,這又是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學生利用所學的知識對大和民族進行客觀正確的評價。
但是引入「熱點」不能喧賓奪主,必須立足於教材內容,還要隨時捕捉學生是閃光點,引入方式不拘一格。另外,提醒各位同仁,利用這種方式必須關注時事動態,關心國內國際大事。在平時積累素材,才能在課堂上隨機提取。
創設最佳課堂情境不僅局限於以上方式,形式應該是多種多樣的,有時聽到學生唱歌,能與課文內容相映襯的也能創設一個問題情境,引入課堂。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合理安排,激發學生情感上的波瀾,豐富想像,愉快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⑶ 對歷史老師講課的簡短評價

對歷史老師講課的簡短評價內容如下:

1、歷史老師課堂上的整體教學效果好,教師的基本專業技能過硬,因此,課上所達到的效果是很好的,指導具有針對性,使同學更容易獲得提高。課上教師很注意與學生的互動環節,尤其是互動的效果非常好,語言也很生動、形象。得到同學們的喜愛,教師並未忽視同學們的自己動手的鍛煉、課堂效率極高。

4、歷史老師通過對歷史文章的獨到深入的講解,達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知識系統深入,並能結合多種教學手段,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更深刻。教學內容重點突出,教學目的十分明確,教師所具備的知識達到了較深的程度,廣博的學識使學生學習到了更多。主題立意新穎別致,激起同學們的興趣,教師很注重互動,師生交流頻繁。

⑷ 怎樣的一堂歷史課才算是好課

呢?經過本次研修學習,本人收獲很大,下面結合本人工作實踐,總結了一些經驗: 一、課堂結構嚴謹的歷史課 教的能力不僅指的是傳授知識的能力,而且指的是讓學生如何理解、運用知識的能力。嚴謹的課堂結構是上好一節課的關鍵所在。要做到這一點,使學生學活歷史,我認為必須處理好三個關系:1、課堂氣氛「嚴」與「活」的關系。師要有親切的面容 ,和藹的態度;穿插與教學內容有關的史料、歷史小故事,講述要耐人尋味;更重要的是對歷史史實的敘述要有層次感,做到深入淺出,生動有趣,既有驚濤駭浪的敘述,更有涓涓細流的描繪。 2、培養能力與思想教育、傳授知識的關系。3、教學過程中「疑」與「釋」的關系。「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教學過程中,教師正確處理「疑」與「釋」的關系,這也是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的途徑。 二、學有所得的歷史課。 學有所得,就是有所收獲,即具有意義的歷史課。學生通過歷史課程的學習,獲得歷史基本知識和技能,初步了解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基本過程,逐步學會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授之魚不如授之以漁。」在課堂教學中,我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更注重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和規律。 三、師生互動的歷史課 合作學習是指在教學中以靈活的形式,圍繞共同學習的內容和材料,在學生之間、師生之間開展的交流與合作。合作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的角色有其確定性,相對獨立、皆為主體而又緊密聯系。其中,師生之間合作是基礎、互動是條件、自主是關鍵,思維能力是核心。實踐中在落實上述原則和策略的典型形式是分組討論、自由組合辯論、對抗爭論。在歷史課堂中有教師和學生的真實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維的、能力的投入,有互動的過程,氣氛活躍,創設一種意猶未盡、欲罷還休的境界,那麼教學就在這種生成與互動中如行雲流水般高效、自然、流暢。這樣我們在教學中才能從容不迫地去接納和擁抱教學中的生成資源,胸有成竹地將課堂教學引向精彩。 四、留有空間的歷史課。 好課應是給學生留足「空間」的課。著名美學家朱光潛先生曾有這樣一個獨特的主張:少上課,多讀書。少上課是要教師放棄話語霸權,把課堂時間盡可能多地留給學生,即少說話,多引導;多讀書是要學生學會學習,主動探究,盡可能地拓展學習空間。留下空間,有時就是留下期待,留下余韻,留下創造! 這樣才有利於學生的終身發展!

⑸ 如何評價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隨著中學歷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問題一直在困繞著一線的中學歷史教師。

國家教育部課程改革專家組核心成員余文森教授說:"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通過課堂教學活動,學生在學業上有收獲、有提高、有進步。

具體表現在:學生在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在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熱愛到熱愛,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

"筆者想結合自己多年的初中歷史教學實踐,就如何實現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問題談幾點粗淺看法。

1.明確教學目標――有效教學的起點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特徵可以列舉很多,但最核心的一點還得回歸到如何有效實現教學目標上。

反思目前歷史教學的現狀,就不難發現,許多教師對教學目標的認識比較膚淺。

在一些教師的眼裡,教學目標就是教學參考書中的幾段文字,只要抄上即可,缺乏對教學目標重要性的認識。

《普通初中歷史課程標准》明確把歷史教學目標規定為三個維度: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但對部分教師來說,這只不過是給原來的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德育目標換了一種提法而已,缺乏真正的內化與思考。

為此,歷史老師首先要准確領悟"三維"目標的內涵:"知識與能力"強調的是歷史學科的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是課程學習的基本要求;"過程與方法"強調的是歷史認識的過程和方法,要求學生參與歷史學習的過程,形成正確的學習方法,是課程目標的一個閃光點;"情感態度價值觀"是"三維"目標的核心與靈魂,也是教學過程中最有創新潛力的領域。

因此,在制定教學目標時,一看它是否全面,三個維度是否有遺漏,因為這三者是一個不可分割、相互交融、相互滲透的連續過程和有機整體。

當然,對每一節課來說,要重視對這節課教學目標的分解,使之細化、小化,目標不在於太多,也不是每一項目標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同等重要,這要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確定;二看它是否明確,即目標闡述是否切合實際,是否具體、明確,具有可操作性;三看它是否適度,是否考慮到學生的內在需求,是否適合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思維結構,能力層次;四看是否將它貫徹到了教學活動中。

只有這樣,教學才會有明確定位,學生才能明白努力的方向與目標。

2.創設問題情境――有效教學的渠道

2.1 注重問題設計。

提問的有效性跟提問的設計有著密切的關系,所設計的問題難易要適當,問題過難,會使學生喪失回答問題的信心;問題過易,則不利於學生能力的提高。

問題的難易程度應以多數學生經過思考後能正確答出為宜,即多設計些不會使學生"坐在地上摘桃子"或"搭梯子也摘不到桃子",而能夠讓學生"跳起來摘桃子"的問題。

課堂提問應盡量形成系列,環環緊扣教學內容,對於易混淆、易出錯的知識點應通過提問來加以區別。

2.2 准確表達問題。

表達清楚的提問,能夠提高學生正確回答的可能性。

提問的語言力求做到准確、簡潔、清晰。

盡量避免反問。

避免將答案包含在問題之中,避免在課堂提問中出現了徒具形式、為問而問的現象。

很多提問是"對不對"、"是不是"、"好不好"的表達方式,或者要求學生的回答往往是讀一段課文內容,或重復教師剛講過的話,這種缺少思維性、創造性的提問使學生對歷史學習失去了興趣與動力,感到歷史學習枯燥乏味。

2.3 做到因人施問。

因材施教對於每個教師來說,都很清楚,應用到課堂提問上,就表現為因人施問。

因為學生存在個體差異,不同學生基礎不同,理解能力不同,思維的方式也不同。

教師在課堂提問時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差異性、層次性,從學生需要出發,最大限度地適應學生學習的需要,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實施差異教學。

教師提問後,要善於察言觀色,一般來說,能勇敢地與你目光碰幢的學生,往往期待能站起來回答,而那些低頭不語的學生則可能正在"保佑著老師別叫我回答啊",根據問題難易程度和學生表情選擇不同層次的學生作答,使各層次、各類型的學生在課堂上各盡所能,各有所得。

3.倡導合作探究――有效教學的關鍵

合作探究學習也是課程改革積極倡導的學習方式之一。

所謂"合作探究式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

"合作"並不是簡單地把桌子合並起來,幾個人湊成一堆,隨便說上幾句就行了。

我認為有效組織學生合作學習的途徑是: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首先按個人的興趣、需求、學習基礎等級等標准自主分組。

大組還可以再按學習成績,學習能力等自主分成若干個競爭小組,使每個小組都有上、中、下的各類層次,讓小組之間具有可比性,以形成小組之間的競爭機制。

"合作"的基礎是分工,沒有分工就不能合作。

"分工"對學生來說,首先是獨立學習。

學生獨立讀書,獨立思考,有自己的見解以後再去"合作"。

"合作"這一環節,需要師生合作,更需要生生合作。

在"合作"的過程中,教師主要充當導演的角色,重在置疑、激思、點撥,或投石興瀾,或錦上添花。

引導學生快速思考、認真歸納、爭相表現。

學生的活動方式要豐富多彩,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可以同桌討論,可以前後左右互相交流,也可以分組辯論對抗競賽。

探究學習就是從學科領域或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主題,通過學生自主、獨立地發現問題、調查、信息收集與處理,表達與交流等探索活動。

對於學生而言,應該讓他們在探究中學會合作與交流。

對於教師而言,要對教材充分了解,然後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實際情況,對教材進行再創造,精心設計出探究問題。

注意設計的問題,一要適度,做到難易適中,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避免產生畏懼情緒。

二是多角度,引導學生多角度、多途徑、多方面分析領會教材,選擇最佳切入點,使設置的問題既新穎又富有啟發性。

三是要有梯度,即要具有層次性、梯度性、啟發性和探索性,把學生的思維一步一個台階地引向求知的新高度。

4.實現情感體驗――有效教學的回歸

4.1 建構情感認知――知情合一。

指導學生選擇性地閱讀歷史教材及歷史課外書籍的;或通過教師所創設的歷史情境,從中受到的感悟與啟示;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善於選擇教學內容的"啟情點"。

許多歷史事件本身就能激發學生的情感,如中國的四大發明、日軍的南京大屠殺等,都能自然而強烈的引起學生內心情感的體驗,也有許多歷史事實本身比較抽象枯燥,難以激起學生的情感體驗,教師就必須精心尋找"啟情點"。

我們可以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增加對歷史知識的認識,如採取辯論會、競猜、課外尋古、搶答等形式,激勵他們積極參與,自主學習,使學生在歷史的學習中,與歷史人物同呼吸,共命運,進行心靈的碰撞,情感的交流。

4.2 建構價值觀――情識交融。

當然,價值觀帶有典型的個性化特徵,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性格。

而我們知道性格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可能形成的,單靠講述幾個歷史故事,或是幾個歷史事件顯然是不可能的。

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教育作為我們課堂的一部分,有目標、有計劃、有意識、有步驟地在學生情感體驗和情感態度的基礎上,長期堅持寓教於樂、寓理於情和情理統一,將教學過程視為知、情、意、行的統一體。

總之,有效課堂是一種理念,更是一種價值追求。

在新課程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迫切需要我們的教師去用心經營歷史課堂,不僅僅要讓我們的學生學到有利於自己發展的知識與技能,獲得影響今後發展的學習方法和價值觀念,而且也讓我們的教師在自主、創新的課堂里與學生一起共同發展,這也許是新課程背景下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新目標。

⑹ 如何評價歷史課

組織、參與聽課評課活動,目的在於考察課堂教學的信度和效度,研討課堂教學的經驗與教訓。怎樣去發掘、整理課堂教學價值呢?可以從以下方面去思考、入手:

(1)從課程目標和課程價值的角度,去評判一節課在教學設計與教學實施方面有何獨特的價值;

(2)從橫向、縱向對比的角度,去分析評判一位教師在對教材知識內容的處理和知識之間內在邏輯關系的發掘上,有何獨特的價值;

(3)從課堂導入、教學過程、教學總結等幾個部分的各個教學環節上,,去分析評判這些環節的設計實施是否到位、是否簡潔有效、是否有機銜接、是否主次分明詳略得當;

(4)從教師的教學設計和教學實施過程,去分析評判是否關注到為學生營造民主、平等、溫馨、和諧的學習氛圍,是否關注到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和積極性,是否關注到了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針對了全班絕大多數學生的學習需要;

(5)從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次數、人數、態度,學生的學習成果和在課堂上的生成性認識上,去分析評判課堂教學價值實現的深度與廣度。

在新課程中,「一堂好課」應該具有以下幾個基本特點:

一、教學目標明確,重難點突出,三維目標清晰。

教師必須明確本堂課的教學重點,包括需要重點講解和解決的知識點,重點培養的能力,使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都更有針對性,使學生在每堂課上都能學有所獲。對教學難點,採用各種方法和手段對難點問題進行深入淺出的透徹講解。評價一堂好課的重要標准主要是看 「學生的表現,即學生能否在教師的組織下獲得有效的學習」,而衡量學生有效學習的標準是看三維目標的實現程度,即歷史知識目標是否完整、課題的內容是否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

二、教師基本功扎實, 駕馭課堂能力強。

一般強調的教師基本功是:對教材熟練,講課自然;語言准確精煉而有感染力、親和力,溝通協調能力突出;板書規范,字體端正;駕馭課堂和教學應變能力強。尤其是語言和教態是否有親和力。有親和力的教學語言,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營造一種和諧的氣氛。所以音量、語速要合適,語言要生動、清楚,有鼓動性。而教態則是一種形體語言,有親和力的教態,能讓學生自然放鬆的狀態下對所學內容產生興趣。

三、精心設計新課導入語,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等於成功的一半。」一部好的電視劇有一個激動人心的序幕,我們定會目不離屏;一本好的小說加上一個扣人心弦的序言,我們就會手不釋卷;一堂好課,有一個引人入勝的開場,自然會把學生的全部精力攬引到我們的授課過程中,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師生同在知識的海洋中走向40分鍾的高潮。

那麼怎樣設計好每節課的導入語呢?教師需根據每節課的教學內容和學生自身的特點,來設計新穎、有趣多彩多樣的導入語。但導入語要切合教材內容實際,要與課文內容或史實相聯系,不能牽強附會,還必須是學生易於接受或熟識的;要靈活多樣,切記千篇一律;時間不宜過長。總之,在這短短的兩三分鍾的導入語中,要讓課堂一下子「熱」起來,能使學生在瞬息間呈現出生命活力,積極主動地與教師一道探究新知;讓學生體會學習的奧秘,領悟求知的真諦,激發學生學歷史的興趣;營造親切、和諧、溫馨的師生關系,讓師生在合作中開啟智慧之門,得到共同發展,讓彼此在交流中開啟思維之門,使能力得到提升,極大地提高教學效果。

四、教學過程流暢,充分體現歷史學科特色和人文特色。

一堂優秀歷史課的教學思路應該清晰、目的性強,教學策略正確,教學內容充實,銜接自然。講解條理清晰,明白易懂。歷史教學一定要體現歷史學科特有的人文關懷和愛國情感,體現「以史為鑒」的特點。能讓聽課的老師和學生獲得一種享受,獲得人生體驗。

五、構建和諧、民主、自由的生態課堂,注重教學情感交流。

好的課堂應當是能夠為學生創設寬松、和諧的學習環境,並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這樣的課堂以知識交流為目標,以情感交流為基礎,情感交流使知識交流能夠順利開展,同時又使知識交流得到升華。

講孔子,讓學生充分認識他是一位追求政治理想,精心培育弟子,晚年整理典籍,為後人留下許多寶貴精神財富的哲人;講司馬遷,讓學生感悟史學家的責任感和為事業忍辱負重的悲壯;講張騫,啟發學生思考什麼叫「開拓」精神。在一堂好的歷史課上,「教學變成了欣賞的過程,變成了體驗生命價值的活動」。通過體驗情感來熏陶情感,通過理解觀點而形成新的見解,通過探究切磋而培養思維能力,通過引導反思而培育歷史智慧。好的歷史課,應該給學生精神享受和多種收獲,並在潛移默化中完善學生的精神境界。

六、教學方法靈活多樣,形成教師獨特的教學風格。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師要能夠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學生的發展水平,選擇合適他們的教學方法,並注意多種方法的有機結合,堅持「一法為主,多法配合」。或採取啟發式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或採取回顧式引導學生溫故知新,或採取討論式引導學生取長補短,或採取練習式引導學生規范和強化自己的學習。同時提倡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不同水平的學生學習同一教學內容時都有不同層次的收獲。

比如,在講授《改革開放後社會生活的變化》,教師可採用談話法、藉助老照片、材料了解、分析問題的方法,以及合作學習法等方法,為學生創設主動學習、積極思考的空間。教師為使學生認識到自己身邊的生活與改革開放有著密切的聯系,積極組織引導學生進行課外調查,向身邊熟悉的人(父母、鄰居、學校的老師等)調查,了解改革開放前後人們感受的到的變化,學生把搜集到的材料進行整理後,在課堂上進行交流。

七、課堂教學有效、高效。

一節好的歷史課,課堂教學是有效教學。通過課堂教學活動,使學生在學業上有收獲,有提高,有進步。具體表現在:學生在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在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熱愛到熱愛,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課堂教學不但有效,而且還要高效。通過一節課,要真正使學生能學到盡可能多的歷史知識,學會掌握歷史知識,怎樣學習歷史知識,對學生能進行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

八、潛心設計課堂小結,總結、升華教學內容。

「課堂小結」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教學過程中不可忽視的基本環節之一。好的課堂小結可以使知識得以概括、深化,使整個課堂教學結構完整、緊湊,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同時還可激發學生對相關內容或問題產生繼續學習的慾望,使學生在課後主動收集信息、解決問題。如果新課導入是為將學生更好地引到教學勝境之中,以求收到最佳效果的話;那麼課堂小結,就是要將教學小課堂帶入人生大課堂,將最佳效果從課堂之點輻射到課後。 但在我們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往往容易忽視課堂小結這一重要環節,這樣不但不能體現教學環節的完整性,而且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也會大打折扣。總之,課堂小結只要教師認真挖掘教材,精心設計,定能收到良好的課堂效果。好課應該讓學生在課堂上舒展頭腦,煥發生命活力。真正讓人發自內心叫好的課,一定有其獨到的、體現教師個性魅力的東西:老師的個性品格、博學多識、老師的智慧熏陶和人生啟迪,還有老師先進的教育理念,和巧妙設問引導探究的技巧。不僅吸引學生喜歡這門課,而且也在影響和塑造著學生。好的歷史課,應該對學生的心靈有所觸動。好課與好教師分不開,只有用自己的一顆愛心去對待學生、對待事業的教師,才能教書育人。

當然, 「好課」也不會只是上述幾個特點,平時的課堂教學也不可能是每一特點都具備的精品課。但只要我們瞄準目標,不斷學習,經常反思,將教學的某一方面發揮到極致,使課堂教學具有自己的特色,又深受學生的歡迎,那這就是一節「好課」了。

⑺ 如何評歷史課

如何評價歷史課

歷史課是生動而有趣的,
許多時候,
學生對歷史課的興趣不在於書本知識的
講授,而是老師對課外知識的拓展。但是,一堂課的評價,並不僅僅是看老
師講了多少,
學生課堂氛圍如何,
更有其他各個方面。
那麼如何評價一堂歷
史課呢?筆者以為,主要應從如下三個方面進行。

一、教學目的

歷史課堂教學必須思路清晰,
目的明確,
一是看知識教育,
二是看思想教育,
兩者相輔相成,不可分割,不可偏廢。同時.還要注意能力的培養。例如,
「漢通西域和絲綢之路」這節課的教學目的本為「通過掌握張騫、
班超出使
西域、
中央政府對西域實行管轄及絲綢之路,
為學生進一步學習和掌握我國
古代歷史上中原地區與邊疆地區的經濟文化聯系和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
歷史過程奠定基礎」。
但有的教師僅僅簡單的定義為:
「使學生了解『張騫
出使西域和絲綢之路的形成』」,
這樣一來,
教學的目的就僅是使學生了解
到「過程」、「結果」,而忽視了鍛煉學生透過歷史現象發現事件的本質,
推導其歷史影響的能力。
從而把教學目的簡單的變成了教學內容索引,
從而
丟棄了思想教育目的,
也沒考慮到對學生能力的培養。
一堂課的教學目的要
能體現教材的中心思想,對學生來說又要深淺適度。

二、教學內容

首先,
歷史課堂的教學內容要講求科學性,
這就要要求教師所講的史實必須
真實可靠,
遣詞用字必須准確無誤。
要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對歷史事實作出
科學的分析,
得出科學的結論。
歷史教學內容的思想性要求在傳授科學知識
的同時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
樹立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
觀。
教師在教學中易出現的錯誤有,
在評述歷史人物方面不承認矛盾,
也不
承認發展變化,好便絕對的好,壞便絕對的壞。例如.講三國鼎立,對曹操
的歷史地位一刀切,
或者象三國演義中成為絕對的反面人物,
或者象現在某
些流行的翻案文一樣,
被塑造成一位行為楷模。
這就違背了歷史,
違反了教
學內容的科學性。同理,在評議教學內容的科學性、思想性方面,還需注意
概念正確把握,
否則往往一字之差,
也容易對學生產生誤導。
比如講「華夏
之祖」炎黃二帝,
如果說成是「中華之祖」,
那就是混淆了華夏族與漢族及
中華民族的歷史承繼關系。

其次,
歷史學科是以一門以具體史實為基礎的學科。
對史實的具體化是歷史
教學的特點,
所以在教學中應以此為出發點。
但由於教科書囿於篇幅,
所以
課文中的史實往往是經過極度提煉的,
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必須把濃
縮的教材展開,
使之具體化,
才能在學生的思維中形成生動的歷史表象,

進一步形成歷史概念打下基礎。
而這一過程則處處體現著教師處理教材的藝
術,
也是評價一堂課好壞的重要指標。
例如,
「甲午中日戰爭」一課的教學
重點之一是《馬關條約》的簽訂。教科書對簽約過程講述簡單。教師可對此
進行特別加工,
補充當時條約簽訂時的一些相關史實,
如李鴻章在日本被極
右勢力刺殺後的丑態,
慈禧知道條約簽定後馬上忙於准備自己生日的無恥表
現等等,使教學內容具體化,同時同時也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及對賣國賊、
侵略者的仇恨,實現思想教育目標。

第三,
還要主要看教師講課過程中對教材之間的縱橫聯系的把握。
教學大綱

歷史老照片不能說的秘密
慈禧軍閥明末清初文革晚清

和教科書的系統性只是學生獲得系統知識的基礎,
學生是否真正能夠學到系
統的知識,
還取決於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具體幫助學生實現書本知識向學
生頭腦中的知識的轉化。
教師在備課時就必須注意一節課在整個歷史知識體
系中的地位,
並且在課堂教學中反映出來,
要在學生頭腦中不斷形成歷史知
識的框架結構,
使學生學會把孤立的知識聯系起來,
從而深化教學,
使學生
真正掌握知識。
例如,
講法國大革命時,
可先引導學生回憶英國資產階級革
命和美國獨立戰爭,比較其形式和意義,從而形成系統知識。

三、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也是評價課堂教學的重要方面。
教學方法多種多樣,
但是具體操作
時,
主要從兩個方面來評價。
首先是看這種教學方法是否是最適合本課教學
內容需求,
其次是看這種教學方法對學生的能力的鍛煉情況。
合適的教學方
法,能調動學生的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分
析問題,積極思考,做出結論。從而由被動的學習接受者變成學習的主人。
當然,
最後還有一點,
就是教學效果也是檢驗教學方法運用情況的重要方面。

綜上所述,以上三點,就是筆者對如何評價一堂歷史課的個人見解
相關參考:http://wenku..com/view/e96253c68bd63186bcebbcae.html

⑻ 歷史課堂教學範例怎麼寫

以講述香港澳門回歸的史實為例,參考下:

本課的主題:簡述香港、澳門回歸的史實,說明「一國兩制」的科學構想是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的基本方針;了解祖國大陸與台灣經濟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實,認識祖國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一、關鍵信息:

1、用多學科整合的方式來傳授歷史,如文學、朗誦等形式,突破學科界限。

以著名詩人聞一多先生《七子之歌》中的三篇《香港》《澳門》《台灣》為引子導入新課,通過文學的形式展現歷史學科的無窮魅力,讓學生重新回到那段歷史情節,感受當時的歷史背景;在課堂行將結束時,讓學生以「合作學習」小組的形式進行分組討論,有利於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倡導了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教學過程,勇於提出問題,學習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改變學生死記硬背和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習方式。

2、以歷史情節比較為培養學生比較和提煉、歸納能力的主要方式和途徑。

如:①通過比較港澳特別行政區與內地的異同,增強學生比較能力;②通過比較港澳台問題的由來,港澳回歸的背景和過程,回歸後的發展情況等培養學生提煉歸納的能力。

為學生營造一個寬松的、生動活潑、主動求知的教學環境,滿足學生探究歷史的心理。

二、學習者分析:

1、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特點:

初中二年級的學生,正處於渴望求知的發展期,通過視頻等多媒體形式展示香港、澳門、台灣有關問題,可以讓不同的學生會從中獲得不同的體驗。

因此以這種信息技術設置作為培養學生認知的載體,順應了中學生當前心理特徵和認知水平。

另外該年齡段的學生,非常喜歡尋求身邊的歷史,香港、澳門、台灣的歷史對於學生來`說,願意主動接受這些熱點問題的來龍去脈,這也符合《歷史課程標准》所要求的:「減少艱深的歷史理論和概念,增強貼近學生生活、貼近社會的內容」。

2、在學習本課之前應具備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能運用網路、書籍等途徑查閱有關香港、澳門、台灣的歷史典故或歷史情節,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掌握當台朗誦優秀文學作品的技巧,聲情並茂的再現聞一多先生在20世紀20年代憂國憂民,渴盼祖國統一的強烈願望。

了解「合作學習」小組形式的開展應注意的方面,增強討論辯論的能力。

三、教學/學習目標及其對應的課程標准:

1、說出香港、澳門回歸的時間和設立特別行政區等基本史實。

說明「一國兩制」的科學構想是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的基本方針。

2、運用播放有關港、澳回歸和反映港澳台與內地密切交往的資料片等手段,創設一個良好的情景,加深祖國統一是歷史必然的感性認識。

3、通過本課的學習,力爭使學生知道:香港澳門的順利回歸,是在新中國綜合國力大為提高的基礎上實現的,是新中國外交工作的重大勝利。

領悟祖國統一是大勢所趨和歷史必然。

中國 *** 希望通過「一國兩制」,以和平的方式實現祖國統一,但對於國家 *** 問題不做絲毫的讓步,說明它確實是一個代表了中國人民最根本利益的政黨。

四、教育理念和教學方式:

1、倡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教學過程,勇於提出問題,學習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改變學生死記硬背和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習方式。

因此在本節的備課和教學過程中,應通過豐富多彩的集體討論、小組活動,以「合作學習」小組的形式拓展學生學習和探究歷史問題的空間,為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提供機會,搭建平台。

在這種探究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正確的歷史觀,進而使學生學會辯證地觀察、分析歷史與現實問題,加深對祖國的熱愛和了解,從歷史中汲取智慧,養成現代公民應具備的人文素養,以應對新世紀的挑戰。

《歷史課程標准》中提倡:「應有利於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念,鼓勵教師創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學途徑,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因此充分利用課件、視頻等多媒體教學和歷史掛圖等學習資源,組織豐富多彩地教學實踐活動,為學生學習創造一個情趣盎然地良好環境,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3、教學評價方式:

(1)歷史教學評價應以學生綜合素質為目標,採用靈活多樣的評價方法,注重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的全程評價,充分發揮歷史教學評價的教育功能。

(2)通過學生朗誦聞一多的《七子之歌》,可以加深理解統一是中華民族的共同心願和仁人志士的奮斗目標。

(3)通過視頻播放香港政權交接的一些課外資料,如香港末代總督彭定康離開香港情景等,可以襯托出香港回歸滾滾大潮是不可逆轉的。

(4)個人自評及師生互評相結合的方式:①下課前的幾分鍾,讓學生回顧自己本節課的學到的歷史情節,對自己進行客觀定位,亮出自己一個客觀評價。

②在本節課上,老師為每個學生,特別是參與課堂教學過程的學生,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點評,學生也對老師本節課的表現進行縱向的評點。

⑼ 怎樣把歷史課講得生動有趣

1、首先,人是歷史的重要依託,應該熟知歷史知識,並且做到了解人物性格,這樣讓人物先在你自己的腦海中活靈活現,那麼描述的時候必然也栩栩如生;
2、其次,建議多收聽關注一些歷史FM,他們那種用講評書的方式講出來的歷史,聽了特別走腦子,可以適當效仿下;
3、再次,抓住你的受眾,研究你的受眾的心裡,他們喜歡哪些題材,get到他們的點,講歷史時不用刻意去圍繞那個點講,但一定要帶入
4、最後,一般來說,幽默詼諧是現在大眾普遍的喜好,講課時盡量帶入些幽默元素,基本不會太差,而且現在大眾都喜歡走腦子的幽默感,要讓大家一遍聽不懂,琢磨一下才能懂,這種幽默特別吸睛!
5、希望你歷史課將得越來越好!

閱讀全文

與如何描述歷史課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9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1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5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6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8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0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1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6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6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