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歷史高考如何考查創新精神

歷史高考如何考查創新精神

發布時間:2022-12-29 08:16:21

① 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以及實踐能力

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以及實踐能力


江總書記於1999年6月15日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說:「面對世界科技飛速發展的挑戰,我們必須把增強民族創新能力提到關系中華民族興衰存亡的高度來認識。教育在培養民族創新精神和培養創造性人才方面,肩負著特殊的使命。」「必須轉變那種妨礙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發展的教育觀念、教育模式……」。創新就是對現存的事和物進行改造,使之變成新的事和物,使其功能及性質達到更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如何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現談幾點膚淺的見解。


一、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創新精神是意識及觀念。表現為對知識的渴望及追求;不因陳守舊,有銳意改革的意識;自我價值的取向即自我認識;靈活有序的思維;及個人的意志毅力等等方面。這些因素構成了人們的創新精神。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就是抓住各要素,通過學校的各種活動,植根於學生的頭腦中,形成牢固的意識及觀念,達到鄧穎超同志所說的:「人小志氣高,立志去創造。今天准備好,明天立功勞。」


1、教育學生確立知識就是力量,知識是創造的基礎思想


知識是創造的基礎,基礎知識越扎實,知識面越寬,創造能力就越強。印度宰相西薩·班·達爾發明了國際象棋,國王要獎賞他,問他要什麼,他說第一格放1粒麥子,第二格放2粒,以後每格都是前一格2倍,共64格放滿就可以了。國王以為一個宰相竟只想實現如此渺小的願望,十分生氣地下令獎他。結果一計算:1+2+22+23+34+……+261+262+363+=18,446,744,073,719,511,615粒麥子,等於全世界生產兩千年麥子的總和。這下嚇壞了國王。有一教師知道了,獻計給國王說:「打開倉庫讓他一粒一粒去數取吧!」為什麼?這位教師說:「取1粒麥子要1秒鍾,那麼宰相取齊賞給他的麥子要5800億年。難道你5800億年生產不了這么多麥子?他也沒有這樣的長壽吧!」國王聽後大喜。宰相知道了,也認為國王是個聖明君子,於是不要國王賞賜了。


大家熟知的三國故事孔明借箭,三天內做十萬支箭,還立生死狀,孔明靠什麼力量來完成這十萬支箭?是靠人力嗎?不是,是靠知識,靠他對天文氣象的知識!靠他軍事上的知識。


如何教育學生使自己知識豐富呢?首先要積累知識,要發揮大腦記憶功能及青少年記憶力強的特點,盡量多讀多積累知識;其次要樹立不斷學習的觀念,社會不斷發展,科技在進步,知識不斷更新,要跟上時代步伐就應不斷學習,永遠當學生;再次要培養自己的興趣,在接受人類基本文化遺產之後應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充分發揮。歷史上有不少的科學家由於種種原因,在校學習期間並不是科科都學得很好,但他有興趣的這一科卻學得特別好,後來就在這方面有成就。


在教育活動中還應創造讓學生運用知識的機會,體會到知識的作用。有一所小學的學生要去一個山坡植樹,老師先讓學生量出長寬,規定每隔5米種一棵,讓學生計算要種多少棵,還讓學生去分樹穴位,最後才去挖穴植樹。有的學生計對了,也有的計錯了,讓他們到實地去驗證,這體現了知識的作用。


2、鼓勵學生站在名人的肩膀上


人對待自己的工作,不管做了多久,多熟悉都應把它作陌生的來看待,永遠把它當作一種研究的對象,不要安於現狀,因陳守舊,不滿足前人的結論和成果,而應站在前人和名人的肩膀上,繼續開拓。這方面的例子很多,伽利略不迷信古希臘權威思想家亞里士多德的論斷:重量不同的物體從空中落地,快慢與其重量成正比,重者下落快,輕者下落慢,發明了自由落體定律。達爾文不迷信「上帝造人」的胡說,創立了進化論;哥白尼不信千年鐵律「地心說」而創立了「日心說」。數學中的運算都是從左至右,為什麼一定要這樣算呢?還有其它方法嗎?史豐收從小學二年級起就提出這個問題,能不能從右至左算?後來潛心研究,終於總結出史豐收快速演算法。


我們在教學中應積極鼓勵學生發表不同的意見,由過去的教師只做教學的「裁判員」改變為「導演」。把過去對一些答案、結論或學生的意見,只問「對不對呀」的提問方式改為「大家還有什麼意見呀?」。這雖然是一個簡單的變問,但會激發學生的熱情。有個老師組織學生學習寓言《愚公移山》後問大家有什麼感想。有學生說:「我們應該學習愚公大無畏精神及不怕困難的堅強意志,一干到底直至取得成功的毅力。」這時老師不問對不對,如果問這個同學答得對不對呀?學生的思維就停頓了。而這位老師卻徵求大家還有什麼意見。學生活躍了,有的說:「愚公的精神雖是好,但方法不好,應移民,搬家不比搬山省時、節錢嗎?」有的說:「修條公路都比移山易得多呀。」……這樣教學就是培養學生不固守前人的結論而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的好例子。


3、引導學生形成天生我必有才,有才必有用的意識


心理學家經過長期的觀察分析,人有千分之三為弱智的,而絕大多數的人的智力都是差不多的,也就是說天生我必有才,問題在於每個人所處的環境、所受的教育和個人的努力不同,其發展的方向就不同而矣。不管做哪一行都有其創造的機會,也就是說行行出狀元。唐代書法家王羲之一日在長安大街步行,見到一個姑娘,搓面拉麵,雙手靈巧,嘆息這樣的巧手不去學書法真可惜。旁邊一個老太婆聽了說:「人人都去寫字,全城人不都餓死了嗎?」這個故事說明社會需要的人才是多方面的,而且每做一行都有自己創造的對象,都可象這姑娘一樣巧手拉金絲。荷蘭生物學家列文克,出身貧賤,當過學徒,擺過雜攤,後來當了市政廳的門房。他的業余愛好就是磨鏡片,人們笑他沒出息,他把人們的取笑付諸腦後。有一次他透過兩片鏡觀看東西,奇怪地發現它變大了,由此而發明了顯微鏡。


要使學生認識自己,關鍵是教師承認學生。對學生的點滴進步給予鼓勵,讓每一位學生看到自己的才幹,嘗到成功樂趣。有個老師組織學生學習「串」字,懂得讀音及其義後,讓學生分析字形,怎樣記牢它。很多學生都講了,其中有一位平時很差的學生說:「『串』字象街上賣馬蹄一樣,兩個馬蹄子中間用一條竹絲穿起來就是『串』字。」老師馬上表揚了他有創造精神。從此,這個學生上課肯動腦筋,常發表一些與眾不同的意見,得到表揚,成績也慢慢好起來。


4、啟發學生打開思維的大門


思維是人的智力核心,平時說開拓學生智力很大程度是指發展學生的思維。思維是創造能力的重要因素,一個人能善於觀察,大膽想像,認真分析與歸納,才會產生創新的意念。


善於觀察大膽想像是發展思維的重要途徑。有資料表明,人們獲得知識有一半源於觀察,而發明創造都善於觀察,從微小的現象中悟出大道理的。阿基米德從入浴缸沖涼見到溢出的水發明了阿基米德定律,瓦特在煲水過程中觀察沸騰的水冒出的蒸氣沖著壺蓋在不停地跳動而發明了蒸汽機;牛頓觀察蘋果落地這一現象發現了萬有引力;門捷列夫看玩牌,發現了元素周期表。這都是善於觀察大膽想像的結果。


觀察和想像能力靠我們在教學中去培養。首先要讓學生明確每一個活動的目的要求,其次指導好方法,最後讓學生大膽展開想像。教學的過程中不要追求結論,應著力於學生獲得知識過程的方法的培養。有一位老師組織學生學習能被2整除的數的特點。他先出了三組題:10÷2

11÷2 12÷2…… 19÷2; 20÷2 21÷2 22÷2……


29÷2;30÷2 31÷2 32÷2……39÷2讓學生計算後分辨出哪些是整除的,不是整除的劃去。再讓學生觀察能被2整除的數有什麼特點,經過一番討論很易得出了結論。老師為了訓練學生觀察與想像的能力,可就一些常見的事和物進行觀察而展開想像。如竹是大家常見的,觀察竹後你想到什麼:「象徵人的品質虛心有節」;「為了人民的利益粉身碎骨在所不辭」;「不怕嚴冬浩雪,四季常青」;也有學生說似一些沒主見立場的人「隨風飄」。同一事物由於想像的作用得出不同的結論,這就是訓練思維的好方式。


5、培養學生不到長城非好漢的精神


不到長城非好漢是一種大無畏精神,是人的意志及毅力的表現,是為工作、事業、科學獻身的精神。缺乏這種精神的人就會象人們所說的眼高手低,心想干一番大事,但做起事遇到困難就氣餒了,最終一事無成。


凡有貢獻的科學家,他們工作起來都是廢寐忘餐的,甚至到生命最後一刻也不會忘記科學。德國化學家歐立希研究一種治療螺旋體菌感染的特效葯時,失敗605次都不放棄,終於在606次成功,因此這種葯取名為「六零六」。諾貝爾為了研究炸葯,他弟弟炸死在工作間,自己也被炸得鮮血淋淋。美國動物學家卡爾.施密特在南美野外考察被毒蛇咬傷。由於無醫無葯,知道自己不行了,還堅持記錄著被毒蛇咬傷後的身體變化情況,直到停止呼吸。


要培養學生這種精神,一方面要鼓勵學生看到自己的成功及進步,另一面也應讓學生去面對一定的困難,在困難中磨煉自己的意志及毅力。現在學校推廣的「分層教學法」,對不同的學生要求不同,訓練的內容不同,份量不同,使各層次的學生經過努力都能完成學習任務,看到自己是有能力的;但新的挑戰就在面前,有一定的難度任務,要經過艱辛的努力才能完成,久而久之就會養成一種不怕困難、勇往直前的精神。


二、如何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實踐能力指學生動口、動手去做的能力。內容相當豐富,本文所討論的是學生的創新實踐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首先應要用創新的一些基本技法武裝頭腦,然後要有可行的制度及措施。


(一)創造的基本技法


創造的方法,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總結方法。1949年創造學的奠基人美國奧斯本發明的世界第一種發明創造法—「潛力激勵法」以來,有人總結了300種,也有人總結100種,我國許立言等提出十二個聰明的辦法,上海和田小學也總結了指導學生創造發明的十二法。現綜合各家,介紹一些基本技法,以指導學生開展創新實踐的活動。


1、加一加


加就是把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品合起來,得出一個新產品,把原來各產品的優點集中到一件產品中。這種創新的產品舉目皆是。鉛筆和橡皮擦,原來是分開的,使用起來很不方便,美國威廉把它合起來,製成帶有橡皮的鉛筆成為一種新產品。八十年代我市有一個小學生,母親常等他放學後才清洗地板,他沖水她掃地,他覺得這很費事,他後來把水管套在掃把上,打開水龍頭就掃,邊掃地邊沖水一個人即可。他把這個「帶水管的掃把」寫成小發明,參加全省小發明競賽獲得獎勵。


2、減一減


這方法的思路恰與前面的相反。它是在某一產品中減少一部分或幾部分,使其功能得到充分發揮,達到最佳狀態,或出現新的功能和新產品。比如減少一兩部分、減輕、減小、減少時間、減少次數等。


北京航空大學附中初一學生王宏宇(13歲),每晚回家開門後要摸黑入室去拉燈。怎樣才能減少摸黑的時間,減其它裝置呢?能不能做到門開燈亮呢?經過苦心研究終於成功發明了「自動開燈裝置」。


3、改一改


改就是將原來的產品改變。或改變它的形狀,或改變它的性質,或改變製造的材料,或改變它的顏色。有的整體改,有的改其中一部分或幾部分,從而產生新的產品。


有個班主任編學生的座位時,讓學生按高低排隊,然後個子矮的坐前面,個子高的坐後面。但有幾個個子高的近視,看不清黑板,坐上前又擋後排學生視線。因此有個學生想出了把固定高度的凳改一改,變成了可放高放低的凳,高個子坐前面也不擋視線了。後來這種凳子迅速被推廣使用。陝西省西安市四十一中初一(3)班學生杭曉東(13歲)把普通的衣架改為帶扣的衣架,晾起衣服來風吹不掉。


4、變一變


變是將一物品的部分或全部變一變。或改變它的材料,或改變它的性質,或改變用途,或改變形狀、顏色、氣味等。通過變一變形成新的產品,出現新的優點新的用途。


水管也許是人們最早用竹、木來做,或用泥燒制而成;人們把這些材料變為用鐵做出美觀耐用的鐵水管;為了防銹,減輕重量,人們又用塑料做成水管;但易老化斷裂,於是又把它變為用塑料及金屬合在一起的新型水管,內外層為塑料中間為鋁,這種管目前很受歡迎。


5、縮一縮


縮就是縮小,把一件物品縮小而產生新的產品,通過縮小也可以擴大產品的用途。微型收音機、小汽車等,舉目都可見到縮一縮的產品。呼和浩特市十四中初二(1)班學生張宏斌把平時所見的望遠鏡縮小,發明了「針孔望遠鏡。」


6、擴一擴


擴就是擴大,是創新的一條重要思路,把原產品擴大為新的產品。一方面是以其體積外形進行擴大;二是從其性質及用途進行擴展,使其產品的功能得到充分發揮及綜合利用。


旅遊時戴的太陽帽就是在原來的基礎上將帽舌擴展以遮住太陽的;海邊泳灘上的太陽傘也是將傘擴大後的產品。洗衣機原來只是會洗衣服,還要人去放水,洗干凈後又要擰幹才晾;將其功能擴展裝上電腦變成全自動洗衣機,可自動排放水,洗干凈後還會將衣服中的水脫干。四川省隆昌縣城關中學初三學生范雪梅(15歲)發明「盆傘架」,這種架能放洗臉盆,又能放傘,就把架的用途從一個擴展到兩個。


7、仿一仿


仿就是模仿。仿一仿就是從一種事物的外形、性質、用途得到啟示,創造新的產品。可以仿自然界的任一個可以借鑒的事物,現在有一門學科叫仿生學,就是專門研究如何仿自然界的事物而創造新產品的;仿也可仿別的的產品及經驗。有傳說日本人從外國購進機器先拆,第一部就仿,第二部就是自己創新的產品了。


魯班是仿照植物的葉子發明鋸。現在市面上五花八門的兒童玩具都是仿生物,仿動畫卡通片制出來的新產品。


8、代一代


代就是用一種東西代替另一種東西而產生新的產品。代可全部替換,也可代一部分或幾部分,使其性能更優,價格更低,更適合人們的需要。


裝水的桶,過去是用木做,後來用鐵皮代替了木,現在用塑料代替鐵皮做成了塑料桶更是價廉物美。隨著社會的發展,到處可見到用塑料代替過去用鐵和木做的產品。


9、反一反


反就是反過來的意思。從思維的角度解釋為逆向思維。把問題或事物的形狀、性質、用途倒過來想一想,從事物的正反、上下、左右、前後、里外、橫豎、大小、因果等顛倒過來思考,得出新的結果及產品。


法拉第把電能產生磁的現象反過來思考,那麼磁能產生電嗎?經過努力終於在1821年制出世界第一台電機。「吸塵器」是從「吹塵器」反過來思考而創造出來的。開始人們在清潔時是用一種叫「吹塵器」的把灰塵吹走,但吹得灰塵滿天飛,反過來把灰塵吸入就制出了「吸塵器」。在教育方法中,我們的老師經常說,我國歷史悠久,地大物博,資源豐富,這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是很好的。但日本的教師經常說,日本地窄人多,自然資源缺乏,日本要生存、發展大家就必須好好讀書,學好科學技術。這也不失為一種激勵學生勤奮讀書的好方法。


10、聯一聯


聯就是聯合。將一件或幾件物品聯起來成為一種新的產品。將相關物品的功能優勢進行聯合,形成新的功能優勢。同時還應把一件物品的材料、性質、用途、價值、事物發展的各種條件及規律進行聯系來分析了解,從而構思出新的產品。


噴池早就在城市、庭院及公園里佔有一席的位置了。但過去它只能按人為的安排,高低、大小、形狀均是定形的。音樂利用擴聲器傳送到嗽叭中,將聲音放大,為大多數人享受。彩燈五顏六色,為都市、賓館、庭院增添色彩。如何將噴泉的大小高低隨著音樂的大小變化而變化,噴出來的水花有五光十色呢?使人們享受到大自然的景色,增強視聽效果呢?於是人們把噴池、音樂、彩燈聯起來,做成音樂彩色噴池。北京鐵六中董建川(15歲),看到人們扛氣瓶上樓梯就聯想到車,如果有一種車能推上樓梯不是可以減輕人的負擔嗎?這種車能像手推車那樣把車輪做成圓形的嗎?當然不可以,又應怎麼樣的呢?他又聯想到小狗爬樓梯的情景,終於發明了「爬樓梯車」。湖南津市湖南拖拉機製造廠子弟學校初一學生易成城,自己常削鉛筆易斷、不勻稱及不圓滑。見到木工師傅刨木,刨得這么平滑,就聯想到削鉛筆,最後發明了「削筆刀」。


11、搬一搬


搬就是把其它產品的全部或一部分搬過來,使原來的產品功能起了變化,或者更優,或者用途擴大,變成一種新的產品。


放大鏡搬家做成了照相機,投影儀;收音機有一條可伸縮的金屬棒做天線,將它搬到教室來成了老師的教鞭,把它搬到電視機上成了電視機的天線等。這些都是搬一搬而創新的產品。


12、定一定


定就是限定,將一件事或物品的性質、用途、功能限制在一定的范圍內,以滿足人們生產、生活的需要,從而產生新產品,或新的制度。


電梯的升降都有極限的,最高不能超過限定的高度,最低也是要到達規定要求,因此就要有一種叫行程開關的半成品,行程開關可使電梯到某一高度自動斷電。瑞典科學家攝爾休斯規定水結冰時的溫度為零度,沸騰時的溫度為100度,兩者之間平均分為100份,每等份為1度,這就製成了攝氏溫度計。四川南溪縣第一中學初三學生戴便飈(14歲)在家裡養雞,每天要給水它喝,天天都要加幾次水。如何保證容器經常都有水呢?於是他就發明了「吸水器」。


以上列舉了12種創造發明的技法,不僅是自然科學常用,而且社會科學也普遍使用的,如教育教學改革也使用這些方法創造很多新經驗。五十年代黑龍江推廣小學「集中識字法」,南京反一反推出了一種「分散識字法」;上海推廣「成功教育」,有人變一變,推出「愉快教育」;上海育才中學的教改經驗是「讀讀、講講、議議、練練」簡稱為讀、講、議、練,把它擴一擴為「啟、讀、講、議、練」等等。這些創造發明的成果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到處可見,並不陌生。


(二)怎樣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實踐能力就是要讓學生具體動口、動手,從事實際的工作能力。能力的形成及成長不是講出來的,是在實際的工作中逐步成長的。美國一對富有的高齡夫婦得子,萬分高興,什麼事都不讓他干,都是父母代勞,由父母餵食,他連食飯的能力都沒有,到了25歲時被稱為「25歲嬰」。要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一定要創造機會讓學生實踐,就象毛澤東主席講的在游泳中學游泳。很多學校的經驗表明要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就要做到一改、二學、三實踐、四立制。


1、改變教育觀念和教育模式


江總書記在1999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號召我們「必須轉變那種妨礙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發展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模式」。那麼現在妨礙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發展的是什麼?是一種死記硬背填鴨式的傳統教學模式。我們一定要樹立新的教育觀念,就是要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努力去開拓智力,培養能力,發展思維力。在老師的教學過程中,是更多地指導學生把握學習方法,學會求知的本領,使學生懂得自己如何去學習,使學生越學越活。


素質教育要求廣大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觀念要有一個較大的轉變。教學上要求人人達到同一標准,轉變為教學促進人人得到發展;對學生要求科科學好轉變為各科達到基本的要求同時發揮各人的特長;教學手段從單一的粉筆加嘴巴轉變為多媒體教學;教學的形式從單一的課堂教學轉變多種形式教學,實行課內、課外結合,校內、校外結合;考核的方法從考死記硬背改為考知識與能力相結合;評估的內容從單一分數評定轉變為從思想、身體、知識、技能、心理素質等全面評價學生。使學生全面地、健康地成長。


2、學習創造工程學的知識


創造工程學從創立到現在已有幾十年的歷史,但並沒有象其他學科那樣被普及,為人人知曉,過去也許大多數人認為創造、創新這都是專家們的事,一個普通勞動者,能按領導分配的任務,做好自己的工作就是一個好公民;還有一個社會環境就是中國過去一直都是計劃經濟,不存在什麼競爭,所以企業不創新,由於沒有競爭意識,沒有創新的才能,所以一進入到市場經濟就有不少企業「死火」了;再有就是我國人民也有一個傳統觀念,就是聽話,按吩咐去做。有人進行過這樣的對比,中國人送子女入學時反復叮囑:「要守規矩聽老師的話。」猶太人送子女入學則對孩子說:「多想問題,向老師多提幾個問題。」由於種種原因,形成了長期很少人過問創造方面的知識。


江總書記在1999年的教育工作會議上講:「我們的勞動力素質和科技創新能力不高,已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發展和國際競爭增強的一個主要因素。」我們應該大力普及創造工程學的知識,讓在校學生都了解和掌握一些創造的知識,並能運用到實踐中去。為了達到一目的,學校應開一些專題,介紹一些科學創造工程學的知識及指導學生進行運用。


3、開展「六小」實踐活動


實踐能力不是講出來的而是干出來的,學校要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最好的形式是開展小考察、小改革、小發明、小製作、小種養、小創作(論文)的「六小」活動。通過這些活動讓學生直接參與去做,從做中增長才幹,組織得好也會出成果。長沙市九中組織學生開展科技活動中創造發明的項目不少,且有相當多的數量申請了國家專利,也有不少的發明應用於生產中去,投放了市場。


小考察是組織學生帶著一定的目的到一個地區或一個單位去進行調查研究的實踐活動。這活動對學生認識社會,了解社會很有益處;可以培養學生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組織小考察時應先明確目的,了解考察范圍,擬定考察題綱及具體做法。今年1月有一所中學利用放寒假的時間,組織全校同學以鎮分組,開展「知我家鄉」的考察。主要考察本鎮范圍內的工農業生產及自然環境等,使全校同學受到一次愛家鄉教育,也學到小考察的一些基本辦法。


小改革是組織學生對一些制度、管理措施及方法提建議、出措施。這種實踐活動能培養學生隨著形勢的需要不斷改進,不要做刻舟求劍的人,同時也培養學生當家作主的精神。學校是社會的一角,應充分利用這一陣地來培養學生的小改革的意識及實踐。有一所學校植了一塊草坪,怎樣管理呢?向學生徵集管理意見,在三天內收到四百多份建議,參予率達到學生人數的64.2%。學校把這些建設整理後再交學生討論,形成了一份制度,實施後證明,這是一份很好的制度。不管學生提出的建議多幼嫩,只要他們能參與討論,進行思考,提出了自己的見解都是一種鍛煉。


小發明就是組織學生開展一些簡單的科技活動,在這個活動中大膽設想,進行創新。組織學生對某一件物品進行觀察,分析它的優缺點及其用途。然後怎樣去發展其優點,克服缺點,並提建議和方案,這個建議及方案就是發明創造的方案。開展這些活動可以先簡單後復雜,找一些易於發現易於製作的入手,讓學生看到自己創造力,以逐步激發創造發明的熱情及積極性。


小製作是組織學生利用科技活動及業余時間進行一些模型製作,或開展一些編織活動。如製作航模,飛機模型,小收音機及一些電器,農村可根據實際進行一些木器製作及竹器編織。通過這些活動可培養學生細致及堅強的毅力,也可在實踐中豐富所學的知識,增強運用知識的能力。組織這些活動要注意為學生力所能及的,不要半途而廢,挫傷積極性。


小種養最最適合農村中小學的活動,也是縮短教育為當地服務的距離的最好形式。利用學校的農場,或在校園內不影響校園整體規劃的情況下劃出一些土地,讓學生開展小種養活動。如每班種一棵香蕉,從種植、管理直到收獲都由學生自己親手做。這種種養不同於農戶,應增強科技含量,有一個學生種一棵番薯,用它跟月光花嫁接,結果一棵番薯收五十多斤。前年報道信宜鎮一農戶種一棵深薯收60斤。那麼誰能超過他呢?誰能種出一米長的豆角嗎?通過這些活動增長才幹。學生在學校學到的種養技術也會應用到家裡的農業生產上。


小創作是組織學生開展文學方面的創作。如寫小論文、小說明文、小小說、詩歌、書法、照相、畫畫等,與學科緊密結合。很多學校都有文學社,他們自己寫稿,自己編輯出書出報紙,都是一種很好的實踐活動。信宜市綜合成人中專學校有一個學生叫李婉裕,自己出了一本書《永遠的山杜鵑》。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楊干華、茂名市政府秘書長盧忠仁對此十分支持,楊干華親自為該書題寫書名,盧忠仁為該書作序。該書填補了信宜市在校學生出書的空白,終究是一次成功。


上面六種活動是學校組織學生開展創新實踐中的主要活動,是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基本形式。


4、建章立制,持之以恆


任何事物的發展,只有健全的制度作保障,才得以良性的發展。學生創新實踐能力是一種經過長期培養逐步成長的,不是一兩次活動就能立竿見影的。而這種能力又是在活動中發展,它是以乘方的形式增長,創新實踐活動越多,能力增長就越快,用進廢退。所以學校應建章立制,有制度來保證創新實踐活動的正常開展,有措施來激發學生參加各種實踐活動。


為了保證學生實踐活動的開展,關鍵要有一支輔導隊伍。因此,學校應充分挖掘學校的人力資源,發揮教師隊伍中的各人優勢組成一支輔導隊伍。其次學生要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一些項目,組成興趣小組,自覺參與。對各種活動學校要統籌安排陣地及活動時間,做到輔導教師落實,參加學生落實,活動內容落實,活動時間落實,活動地點落實。


要保證學生實踐活動的落實及持續開展,還要有相應的激勵措施,對學生活動的成果進行評比獎勵。也可以擬定一個科技節,或每年每期進行一次成果展覽評獎。對成績突出的學生給予獎勵,對指導開展活動有成績的老師也應給予表彰。

② 求高考新課標歷史41題這種創新題型如何解答能得高分,包括提煉主題,提出論據,歸納,得出結論等等。

文章三段法,背景 原因 過程 結果 解決方法

③ 如何強化創新意識

如何強化創新意識

如何強化創新意識,創新意識是人們為了順應時代變化而創造的新意識,不管是在任何時候都好,只有創新才有發展,創新是不斷進步的基礎,下面分享如何強化創新意識相關內容。一起跟隨我來看看吧。

如何強化創新意識1

創新意識是指人們根據社會和個體生活發展的需要,引起創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觀念的動機,並在創造活動中表現出的意向、願望和設想。它是人類意識活動中的一種積極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現形式,是人們進行創造活動的出發點和內在動力。是創造性思維和創造力的前提。創新意識包括創造動機、創造興趣、創造情感和創造意志。創造動機是創造活動的動力因素,它能推動和激勵人們發動和維持進行創造性活動。創造興趣能促進創造活動的成功,是促使人們積極探求新奇事物的心理傾向。創造情感是引起、推進乃至完成創造的心理因素,只有具有正確的創造情感才能使創造成功。創造意志是在創造中克服困難,沖破阻礙的心理因素,創造意志具有目的性、頑強性和自製性。

創新意識是以思想活躍、不因循守舊、富於創造性和批判性、具有敢於標新立異、獨樹一幟的精神和追求為主要表現。只有具備強烈的創新意識,才能敢想前人沒想過的事,敢創前人不曾創成的業。

創新意識的主要特徵:

1、新穎性。

創新意識或是為了滿足新的社會需求,或是用新的方式更好地滿足原來的社會需求,創新意識是求新意識。

2、社會歷史性。

創新意識是以提高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需要為出發點的,而這種需要很大程度上受具體的社會歷史條件制約,在階級社會里,創新意識受階級性和道德觀影響制約。人們的創新意識激起的創造活動和產生的創造成果,應為人類進步和社會發展服務;創新意識必須考慮社會效果。

3、個體差異性。

人們的創新意識和他們的社會地位、文化素質、興趣愛好、情感志趣等相應,它們對創新起重大推進作用。而這些方面,每個人都會有所不同,因此對於創新意識既要考察社會背景,又要考察其文化素養和志趣動機。

青年創新意識的培養要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培養求知慾。學而創,創而學這是創新的根本途徑。青年要具備勤奮求知精神,不斷地學習新知識,才能在自主創新中發揮生力軍作用。

其次,培養好奇欲。將蒙昧時期的好奇心向求知時期的好奇心轉化,這是堅持、發展好奇心的重要環節。要對自己接觸到的現象保持旺盛的好奇心,要敢於在新奇的現象面前提出問題,不要怕問題簡單,不要怕被人恥笑。

第三,培養創造欲。不滿足於現成的思想、觀點、方法及物體的質量、功用,要經常思考如何在原有基礎上創新發明、推陳出新,大腦里經常有「能否換個角度看問題?有沒有更簡捷有效的方法和途徑」等問題盤旋。

第四,培養質疑欲。「學起於思,思源於疑」。有疑問才能促使學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創新。因此,要鼓勵青年大膽質疑、提出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案及最佳方法。從多角度培養青年的思維能力,激勵青年創新。鼓勵青年提問,大膽質疑,是培養青年創新意識的重要途徑。提出問題是取得知識的先導,只有提出問題,才能解決問題,從而認識才能前進。一定要以銳不可當的開拓精神,樹立和提高自己的自信心,既要尊重名人和權威,虛心學習他們的豐富知識經驗,又要敢於超過他們,在他們已進行的創造性勞動的基礎上,再進行新的創造。

創新意識的培養是一種嚴肅、嚴密、嚴格的創造活動,也要按客觀規律辦事;不能把創新意識培養簡單化,表象化和庸俗化,降低創新精神的科學性和嚴肅性。青年在培養創新意識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樹立科學的創新理念,明確創新的真實含義,既要面對現狀勇於創新,又要防止把創新當時髦,空談誤國,把創新當成沒有實質性新內涵的新提法、新名詞;即要著眼於解決現有手段不能解決的問題,又要著眼於用發展的眼光、發展的思維制定解決未來可能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的措施。青年一定要注意把創新精神培養與科學求知態度結合起來,克服重創新的過程,輕創新的`結果;克服重創新的數量,輕創新的質量;克服重一般的技術創造,輕科技含量高的、核心技術的創新的思想。青年一定要注意把創新精神培養與繼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緊密結合,「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要增強自己培養創新意識的信心、勇氣和能力。

青年創新意識的培養,要有創新思想和創新實踐,允許在創新過程中犯錯誤。要大膽的試、大膽的闖,才會盡快成長起來。

如何強化創新意識2

如何提升創新意識

加強思想認識。

我們應該注意加強思想認識,對於創新方面,我們應該首先從思想上認識起來,才能付之於行動。

學習更多知識。

我們應該學習更多的知識,因為在工作中,創新也是需要更多的知識來作為後盾的,沒有知識談不上創新。

接觸新鮮事物。

我們應該在日常的生活和學習中,多接觸新鮮事物,更多的讓自己的思想變得開放,不要墨守成規。

講究適當方法。

創新也是需要有方法的,不是盲目創新的,否則,就會讓創新失去意義,甚至適得其反。

④ 如何自己培養自己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首先,你要每天都設法為某件事情而感到驚奇。你可以停下來看一看停在路邊不同尋常的汽車,你也可以品嘗一下咖啡店的新品。抽出時間體驗事情本來的樣子,對世界保持開放的態度。

其次,你要每天設法至少讓一個人感到吃驚。嘗試去說一些你曾經不敢表達的觀點,問一些你平常不會去問的問題,或者嘗試變換你的外表等等。

然後,再把每天讓你感到驚奇的事情和你讓他人感到吃驚的事情都記錄下來。不要讓這些寶貴的經歷稍縱即逝。當你發現你記錄的這些事情中有一件點燃了你的興趣火花的時候,一定要想辦法跟住它。只有這樣做了,才有可能會重新燃起你從童年時候逐漸衰退的好奇心。

(4)歷史高考如何考查創新精神擴展閱讀

第一點,你要有明確的目標並注意要及時反饋。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們經常對自己的目標不是很確定,而在心流體驗中,創新者卻始終知道自己需要做什麼,並能從行動中馬上得到反饋,比如,音樂家不僅知道接下來該演奏什麼音符,而且也能馬上聽出演奏的音符是否正確。

所以,對於普通人來說,你可以嘗試每天早上都懷著明確的目標醒來。這個目標一定要能夠讓自己興奮和開心,並且你能設想到如果完成這個目標應該會得到什麼樣的結果。

第二點,平衡挑戰與技能。心流體驗之所以讓人感到快樂和輕松,是因為平衡性在起作用。也就是說,你會感到自己的能力和行動非常匹配,不會因為挑戰太大而讓自己變得沮喪和焦慮,也不會因為自己的潛力比表現出的能力更大而覺得無趣。

就像打比賽的時候,如果對手比自己強大得多,你會產生挫敗感,如果對手比自己差得多,你又會產生厭倦感。所以,只有當雙方勢均力敵的時候,才是真正好玩的比賽。那麼在生活和工作中,你需要做的就是一定要選擇和自己能力想匹配的事情去做,既不要低估自己,也不要眼高手低。

⑤ 高考命題考察考生哪些東西

1、共性好考,個性難考,試題開放,探究創新
高考也要注重共性與個性的考查,共性考查比較容易,個性考查難度較大,因此高考試題一定要增大探究性,擴大開放性,體現創新性,從獨特的角度對學科知識進行多方位、深層次的考查,體現考生的個性品質和創新意識,鼓勵有獨特見解、有思想水平、有創新精神的答案。
2、小口切入,深入挖掘,小中見大,思維穿透
試題往往從比較小的一點切入,要求考生能排除干擾,小中見大,透過表面現象,從本質上去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實際上是對思維穿透力及深刻性的考查,試卷中除了基礎題以外,其餘的都需要較大的思維量去穿透表面,觸及本質。
3、掌握理論,學以致用,學科價值,重在應用
只有理論聯系實際,才能學有所用,高考試題的學科價值在於考查知識的「應用性」,用知識解決問題,正是命題的目的所在。人文學科要與社會政治生活和經濟生活的熱點問題相結合,自然學科要緊密聯系生產生活實際和科學技術發展,使本學科試題更加具有實際性、應用性和學科性。
 

⑥ 高考作文如何創新

見解新穎,富有個性,也是高考作文對內容的要求。它要求我們用與眾不同的眼光審視材料,有創新意識,不落窠臼。比如對於命題作文《雪》,我們可以寫成對雪的札贊——贊美雪的潔白無瑕,一塵不染;贊美它的大公無私,滋潤萬物的奉獻精神。也不妨反向立論,寫成對雪的詛咒——斥責它的冷酷無情,所到之處,雪壓冰封,萬木蕭條;也可以批判它的虛偽,用潔白的外表掩飾世間的污穢,粉飾太平;更可以鞭撻它的窮凶極惡,依仗狂風,耀武揚威,不可一世。又比如「鐵杵成針」是古代成語,我們可以持反面觀點:鐵杵何必磨成針。鐵杵成針的精神值得肯定,但若依經濟學的觀點來看,磨針失掉的何其多,而得到的又何其少?費時費力還不算,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實在是得不償失,何苦呢?總之,在作文訓練中。我們要有意識地培養創新意識,訓練創新思維.自覺養成求新求異的寫作習慣。這樣,在高考中就會寫出優秀作文來。 例文時尚流行我心定 2006年高考北京一考生 時尚.是社會在一定時間段流行的習俗和風氣。有人也稱之為「時髦」和「新潮」。 當今的現實生活中,五花八門、形形色色的「時尚」競相展示著它們的身姿,贏得了一部分人,尤其是年輕人的青睞。 「吳王好劍客,百姓多創瘢;楚王愛細腰,宮女多餓死」;「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廣眉,四方且半額;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潮流與時尚的興起,往往前有引領,後有推動,中間大多為身不由己,言不由衷,隨大流而已。但相互激盪,推波助瀾,來勢之洶,去勢之猛,超乎人們的想像。 五千年的文明,太古老了,讓我們也有些陌生、疏遠;好在新中國50多年的歷史,離我們尚不太遙遠,許許多多的事情,我們仍然記憶猶新。回顧50多年的風風雨雨,我們一哄而起,一鬨而散的事情還少嗎?而這一哄而起,一鬨而散,僅僅是頭腦發熱,缺乏理性的行為,給中華民族、給百姓蒼生,造成多麼大的災難啊!-如今倒好,人們似乎走出了過去政治的狂熱,走入了經濟的「冷靜」,但捫心自問,我們真正冷靜了嗎?不說其他,單就流行,我們依然處在非理性的狀態。 現在有時裝設計師,時裝模特,時裝發布會.而且有形象設計師,色彩顧問,等等。女性的服裝一季一流行,一年幾變化,真是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而讓男人簡單、呆板,幾年、幾十年一貫制的西裝,如今也頗有流行的講究。過去的兩粒扣西裝不時興,不流行了,今年流行三粒扣,明年流行四粒扣……此時流行圓駁頭大翻領,彼時流行方駁頭小翻領……讓老實巴交的男人們也手足無措,不知穿什麼好了。 而如今年輕人的流行,就更多了,多得讓他們的父輩都如墜霧里,不明就裡。流行歸流行,但是誰人受益?是商家無疑。但一個腹有詩書,氣宇軒昂的男人,即使衣著平常、樸素,無論三粒扣,還是四粒扣的西服,抑或一件中式的布衣,我想,他的形象、氣質也一樣不遜於 一個油頭粉面、珠光寶氣的人,而且孰優孰劣.不言自明。 《晉書》本傳里記阮咸,說「七月七日,北阮盛曬衣服,皆錦綺燦目。咸以竿掛大布犢鼻於庭。人或怪之。答日:『未能免俗,聊復爾耳!』」 在一個時尚流行,風水輪流轉的時代,一個有理想、有抱負、有追求的人,應該不為世俗所動,不為流行所動,認准自己的事業,認定自己的方向,入靜、人定,伏下身子,潛下心來,踏踏實實,穩步前行。 流行時尚,皆為過眼雲煙,唯有學問事業,長留世間。 有志的年輕人,不要自輕自賤,沒有主見.莫為流行所動。 分析:首先用「時尚」作為文章開篇之語,繼而用現實生活中的五花八門。形形色色的「時尚」采闡述所謂的時尚。然後,旁徵博引,列舉古今中外各行各業的時尚生活。最後用有力的語言,深邃的思想向讀者揭示了一個深刻的主題:有志的青年,莫為流行所動,要有自己的主見,伏下身子,潛下心來,踏踏實實,穩步前行,才能收獲一份充實而美麗的人生。文章構思精巧,立意高遠,見解新穎,流露出作者不俗的個性,具有新時代氣息,讓讀者耳目一新。

⑦ 如何培養創新意識

一、 具有創造意識和科學思維

一方面,每一個人都應在競爭中強化自己的創造意識,要敢於標新立異,一個具有創新精神的人對事物應有敏銳的洞察力,在生活中發現問題,敢於提出問題,那麼最終的解決辦法就是一種創新。

其次還要善於大膽假設,要敢想、會想,不要被思維固話,跳出思維的局限待待事物,創新便會很簡單。另一方面,在具有創造意識的同時還要培養科學思維,面對同一問題,發散思維,以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擴大自己的認知地圖,才能不斷創新。

二、不斷進行自我提問

如果不問"為什麼",人類會減少很多創新性的見解。一個具有創新思維的人總是能透過表面現象去尋找問題的本質,他們從來不把任何事情看做水到渠成的過程,也不會把事情當作理所當然的結果。那些看似一時沖動提出的問題往往包含著更多創新思維的火花。

三、 表達自己的想法

一個人一生中會有太多的想法,這其中大部分的想法都被自我審查意識否定了,這種自我審查機制將一切看是離經叛道的想法都當作"雜草"一樣鏟除,留下循規蹈矩的想法,但這些循規蹈矩的想法是沒有創造力的。

想要創新便不能放棄每一根"雜草",當有了稀奇古怪的想法時應該表達出來,每一次表達都能拯救一個創新的小火花,只有這樣才能更仔細的去審視,去探索,去驗證,去發現它們真正的價值。

四、擁有堅定的信念和意志

創新的道路並不是一帆風順,想要實現一個小創意、小方法也會遇到種種困難,創新的過程從不是一蹴而就,在創新的過程中應堅定信心,不斷進取,當創新活動誤入歧途時,應調整方向,迫使自己轉向或緊急剎車。

創新的意義

一個人是否具有創新能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之間的分水嶺",個人不創新,會被公司淘汰;公司不創新,會被行業淘汰;行業不創新,會被社會淘汰,社會不創新,會被歷史淘汰。

知識產權就像食物一樣,是有保質期的,你不創新總會被對手超越,未來的競爭是知識產權的競爭,不想被超越需要不斷創新,保護知識產權,為創新的火花「加油」。

⑧ 2020高考歷史主觀題設問分類及方法指導

歷史主觀題的設問分類大體包括背景原因類、內容 措施 類、特點特徵類、影響意義類、認識啟示類、論證評述類等方面,為幫助同學們提高解題能力,以下是我搜索整理的關於2020高考歷史主觀題設問分類及 方法 指導,供參考復習,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背景原因類

1.呈現的方式

背景原因類設問呈現的方式有寬泛性和限定性兩種。寬泛性的設問,如分析某一歷史事件或現象產生的歷史背景、原因、條件、因素等;限定性的設問,如這一現象出現的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直接原因是什麼,或這一現象產生的歷史、經濟、政治、社會根源是什麼等。

2.路徑的選擇

(1)在沒有限定詞的情況下,歷史背景、原因、條件、因素等可以從外因、內因,國際、國內,或從政治、經濟、思想 文化 等諸多方面進行綜合思考。如經濟方面,可涉及生產力、生產關系、經濟結構、經濟格局等角度;政治方面,可涉及政局、制度、政策、階級、民族、外交、軍事等角度;思想文化方面,可涉及思想、科技、 教育 等角度。

(2)對於某一具體原因的分析,如根本原因,可以從歷史發展的趨勢、生產力的發展、主觀需要等方面進行思考;主觀原因,可以從領導某一運動(或事件)的階級或階層的主觀目的、動機或政策、方針等方面進行思考;客觀原因,可以從自然或社會環境(或形勢)、經濟狀況、政治現狀等方面進行思考。

例1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蒸汽機的廣泛利用,使英國到處建立起大工廠。那些高聳入雲的煙囪,噴出縷縷煙霧;龐大的廠房,發出隆隆的轟鳴,打破了原來中世紀田園生活的恬靜——歷史已跨進一個新的時代。……明清江南工業發展最主要的特點之一是形成一種「超輕結構」。規模龐大的輕工業加上規模同樣龐大的農業,生活資料的生產佔了社會生產的絕大比重,以重工業為主的生產資料生產在社會生產中所佔比重十分微小。

——摘編自李伯重《英國模式:江南道路與資本主義萌芽》

材料二馬戛爾尼訪華並沒有帶來滿意的結果。英國對代表理性主義工業文明成果的高度自信,在乾隆朝中高級官員以及皇帝的眼中只有不屑。清政府對馬戛爾尼的請求概不答應,最後馬戛爾尼使團除了帶著一堆乾隆帝賜予的無用賞賜,經廣州入海外,一無所獲。西方人心中關於中國形象最後一點崇高崩塌了。馬戛爾尼在其《紀事》中寫道:「(中國)自北方或滿洲韃靼佔領以來,至少在過去一百五十年裡沒有進步,或者更確切地說反而倒退了。」

請回答:

(1)據材料一,促成中國與英國經濟發展不同特點的原因是什麼?

(2)據材料二,並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馬戛爾尼出使中國的深層次原因,以及清政府為何拒絕馬戛爾尼的要求?

【解析】試題以中英兩國經濟發展的不同特點為切入點,要求運用自然經濟和工業革命的相關知識,在分析材料信息的基礎上解決相關問題。第(1)問要注意設問中的限制語「中國與英國經濟發展」、「不同特點」,在整理材料的基礎上歸納。第(2)問主要考查把握時代背景,運用歷史概念處理相關問題的能力。從馬戛爾尼訪華的時代背景出發,思考其出使中國的主觀目的、動機;從政治、經濟、思想和外交等方面,深刻理解清乾隆時期的社會狀況。

試題通過相關材料和問題的設計,從中西對比、中外關聯的角度對相關問題形成綜合性的思考。第(1)問,客觀因素佔主導地位;第(2)問,主觀因素佔主導地位。

【參考答案】

(1)不同特點的成因:中國封建自然經濟佔主導地位;英國工業革命的開展。

(2)深層次原因:英國率先完成工業革命,為了拓展海外殖民地和商品市場,迫切需要打開中國的市場。清政府拒絕的原因:經濟上,自然經濟佔主導地位,具有封閉性;政治上,實行君主專制,具有天朝大國的心理;外交上,閉關鎖國,防範外來勢力的侵擾。

二、內容措施類

1.呈現的方式

內容類設問的呈現形式,涉及到主要內容、基本內容、核心內容,有哪些、是什麼等。措施類設問的呈現形式,主要有具體措施、核心措施,採取了哪些具體措施,有哪些應對措施等。

2.路徑的選擇

(1)根據設問的方向仔細閱讀材料,如從材料的關鍵字詞中獲取信息、從史料的引文出處和注釋中獲取信息、從數據的對比和變化中獲取信息、要高度關注「省略號」前後的信息、對「頓號」前後信息要通盤考慮等。閱讀中切忌只顧一點,不及其他。

(2)材料是教材內容的合理延伸,因此,在閱讀材料時要聯系所學知識,從材料過渡到教材,這樣涉及材料的有關內容就可以從教材里挖掘出來。材料、教材應兼顧使用,要靈活遷移所學的知識,使零散的材料轉換成完整的史實。

例2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1930年,美國通過《斯姆特·霍利關稅法》,美國政府為提高國內商品價格、增強對外貿易的競爭,美元實際貶值達到41%。1931年,英國頒布《緊急進口稅條例》,對進口貨物征稅50%;後來又規定帝國內部各邦的貨物彼此實行優惠稅率,形成區域集團貿易圈。法國率先在對外貿易中實行大規模進口配額制度。

——摘編自金衛星《1929~1933年大蕭條與倫敦世界經濟會議》

材料二我們希望找到一個統一有序的方法來決定國家貨幣單位的價值,消除各國單方面為了提高國際競爭力而採取單方面貨幣貶值行動的危險……深刻的教訓,促使各國開始認識到在生產國際化日益發展的背景下,廣泛開展國際協調與合作的必要性。

——《國際關系史》

請回答:

(1)據材料一,指出為應對經濟危機各國在國際貿易領域採取了哪些措施?

(2)據材料二,指出二戰後為防止悲劇重演西方各國採取了哪些應對措施?

【解析】試題主要考查同學們處理材料信息和調動所學知識的能力。第(1)問涉及到措施要點的概括歸納及其表述,要能最大限度地獲取材料信息,並對有效信息做出完整、准確的解讀;第(2)問要注意從金融和貿易兩個領域做答,並能遷移所學知識。【參考答案】

(1)措施:實行貨幣貶值、提高關稅、組建區域集團貿易圈、實行進口配額制度。

(2)建立布雷頓森林體系,形成以美元為主導的國際金融貨幣體系;締結《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確立各國共同遵守的貿易准則。

三、特點特徵類

1.呈現的方式

歷史特點類設問,一般含有以下詞語,如主要特點、基本特點、時代特點、共同特徵、不同特徵、新在何處等。特點類設問的角度較多:有針對某一歷史現象的設問,如英國「光榮革命」後確立的君主立憲制有什麼特徵、中國古代農業的顯著特點是什麼。也有依託某段材料的設問,如「根據材料概括指出世博會上中西展品的特點」(2012年全國大綱文綜卷第37題);「依據材料概括唐代思想文化的特點」(2012年天津文綜卷第12題)。或進行歷史知識的比較設問,如在對「自強」問題的認識上,嚴復與洋務派相比有何進步之處(2012年山東文綜卷第28題);斯大林的經濟政策與新經濟政策相比有哪些「改變」(2012年山東文綜卷第29題)。

2.路徑的選擇

(1)特點類問題,能力要求高,回答這一類問題時,首先要明確設問涉及的主體是什麼,弄清是從一方面還是從幾個方面來提煉特點,要能理解試題提供的材料信息,准確描述和解釋歷史事物的特徵,認識歷史事物的本質並做出正確的闡釋。

(2)一般來說,根據要素概括特點,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背景」是否有新的經濟因素、階級力量,是否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目的」是否具有多重性或是為哪一階級(階層)服務的;「過程」是否順利, 領導力 量、實力對比是否發生變化;「程度」是否徹底,有沒有局限性;「性質」是否具有雙重性、時代性;「時間」發生的早晚、經歷的長短;「內容」最突出的、能體現某種思想的;「范圍」包括地域、領域等;「影響」的深度與廣度,積極與消極等。

例3 閱讀下列材料:

羅斯福新政期間,一些人激烈地抨擊羅斯福,說他「叛變了他的階級」,其舉措是「淡紅色的社會主義」。

——黃安年《美國社會經濟史論》

據材料,舉例說明反對者抨擊羅斯福的依據。

【解析】本題著眼於把握歷史事件特徵能力的考查,解答此題重在審視羅斯福新政的特點,即在盡量避免國有化而力圖保持資本主義自由企業制度的前提下,加強政府對經濟的全面干預;同時採取一些有利於工人和小生產者的措施以緩和階級矛盾。

【參考答案】

新政採取了國家干預經濟的方式,如實行《國家工業復興法》,限制資本家自主生產等;新政中一些維護普通民眾權益的措施損害了資本家的利益,如規定最高工時、最低工資和大規模的社會救濟等。

四、影響意義類

1.呈現的方式

影響意義類設問呈現的方式有寬泛性和限定性兩種設問。寬泛性的設問,如產生了什麼影響,其歷史作用如何,有何歷史意義等。限定性的設問,如產生了哪些積極或消極影響,在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方面產生了怎樣的影響等。

2.路徑的選擇

(1)全面分析:主要從現實與未來、主觀與客觀、積極與消極等方面客觀理性地分析事件的影響,堅持一分為二,要分清主次;注意運用國際視角考察影響,如世界對中國的影響、中國對世界的影響、中外之間的相互影響等。

(2)定向分析:經濟影響可以從是否促進社會經濟發展,是否開創新的經濟結構或模式等方面進行分析;政治影響需要分析社會性質是否發生變化,是否有利於政治穩定、民族團結、國家統一等;思想文化方面主要看是否符合時代潮流、是否有利於思想解放和社會進步等。

例4 閱讀下列材料:

近二三十年來,有些學者注重從現代化角度研究中國近代史,認為中國的現代化就是從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的轉變,涉及到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1840年以來中國錯綜復雜的歷史,可以用「從傳統到現代」這一思路作解釋。

按照材料的研究角度,評價辛亥革命。

【解析】材料說明了以現代化視角研究中國近代史的觀點,在此基礎上,試題要求按照材料設定的角度對辛亥革命進行評價。問題的解答,首先要在充分獲取和正確解讀材料與設問信息的基礎上,運用所學的知識對相關的歷史事實進行分析評價。

【參考答案】政治上:打擊了帝國主義,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使人民獲得了一定的民主和自由。經濟上:有利於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思想文化上: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革除了不少封建陋習;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在推動現代化方面存在局限性。

五、認識啟示類

1.呈現的方式

認識啟示類設問,一般提及對某一歷史事件或現象有什麼看法、有哪些 經驗 值得借鑒、有哪些教訓需要吸取等。有的啟示類設問,還給出了具體的理論角度要求,有的表述則較為籠統。

2.路徑的選擇

(1)答好此類題,既要找准理論角度,又要仔細分析材料,從中引出理論觀點,並引伸出相應的啟示。啟示往往依據一定的理論觀點,提煉啟示必須言之有據。

(2)要注意運用因果關聯、整體與部分、規律的客觀性等理論觀點,從人們思想意識的變化、認識的深化和推移、意識的能動性等角度進行分析揭示。

例5 20世紀二三十年代,斯大林和羅斯福開創了兩種新的經濟運行模式。談談你對斯大林和羅斯福開創的兩種經濟運行模式的認識。

【參考答案】市場經濟不是資本主義所固有的,社會主義也應有市場調節,斯大林實行單一的計劃經濟,取消市場調節,雖在短期內取得了經濟建設的巨大成就,但從長期來看,束縛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對社會主義建設產生了不利影響。計劃經濟不是社會主義所特有的,資本主義也可以有計劃,羅斯福在沒有觸動資本主義制度的前提下,採取國家干預的政策,增加經濟中的計劃成分,緩和了經濟危機。

六、論證評述類

1.呈現的方式

論證評述類設問,一般含有論證、評論、評析、說明、證明之類的詞語。論證類設問可分為觀點論證和材料論證(即用歷史材料來體現觀點)兩種形式,它要求依據史實,運用恰當的史觀展開論證。評述類設問可分為以縱向考查為主(以時間為序)或以橫向考查為主(以空間為序)兩類,要求對某一現象、事件、人物、觀點進行評述,具有「大跨度」「高概括」的特點。

2.路徑的選擇

(1)論證題:首先要明確設問有沒有要求判斷觀點的對與錯,然後使用批判和引用的方式對觀點進行分析論證。論證過程中,要注意綜合運用史觀,做到觀點明確、史論結合、邏輯嚴密、詳略得當、表述清楚。

(2)評述題:先將歷史事件、歷史現象或歷史人物的活動進行綜合歸納概要敘述,再結合當時的環境、具體的條件等因素,選用適當史學觀點進行評析。評述時,可以先述後評,也可以先評後述,或邊述邊評,做到實事求是。

以全國文綜新課標高考卷為例,如2010年第40題第(3)小題,闡述對恩格斯所說「歷史前提」的認識;2011年第41題,評析材料中關於西方崛起的觀點;2012年第41題,評析「沖擊-反應」模式。以江蘇高考卷為例,2011年第22題第(3)小題,論證先生提出的觀點;2012年第22題第(2)小題,以「時代、史家與歷史認識的修正」為主題進行論證等。需要說明的是命題者並沒有提供這些設問的具體參考答案,僅僅提供了一個評分標准,這勢必將進一步推動高考試題由「采點得分」向「采意得分」轉變。

歷史主觀題的設問分類眾多,不同的設問類型,提問的角度各有不同,思考的方法路徑也不盡相同。因此,加強對特定設問類型的了解,對於我們正確解答歷史主觀題是有幫助的。


2020高考歷史主觀題設問分類及方法指導相關 文章 :

1. 2020高考歷史答題技巧總結

2. 高考歷史主觀題分類指導

3. 2020高考歷史答題技巧

4. 2020高考歷史選擇題答題小技巧

5. 2020高考歷史沖刺答題技巧

6. 高考歷史改革答題技巧

7. 高考歷史十大類試題解題方法指導

8. 2020高考歷史選擇題答題技巧,高考歷史選擇題答題技巧

9. 2020高考文綜答題技巧

10. 高考歷史備考策略:主觀題應該分「四步走」,注意「傳承與創新」

閱讀全文

與歷史高考如何考查創新精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9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1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5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6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8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0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1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6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6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