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夯實高一歷史基礎
歷史:並不是靠死記硬背就能解決問題的。
歷史更需要的還是理解。復習時關鍵是要反復地看書,在反復中提高。
書才是最根本的。離開書本談能力是不現實的。
在讀每一節的內容時,要想想在一個歷史事件之前之後都發生了些什麼事,它們之間有沒有什麼內在的聯系,能夠說明什麼歷史道理,也可進行歷史事件間的橫向縱向的比較。例如,某兩場政變或兩種政策之間有什麼異同點,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異同,說明了什麼。
分析異同點也很簡單,無非就是從背景、性質、影響等幾個固定的版塊去想。經常這樣思考,對不同的歷史現象,就可以較准確地分析出它們的實質,無論碰到什麼題都能迎刃而解。
這是讀書時要注意的問題。書本絕不僅僅是讀過即可的,光記住一些時間、地點、事件是沒有用的,最重要的是要學會用歷史思維去思考、去研究、去探索事件背後的東西。
相信你不久就會發現,歷史是越讀越有味的。 學習方法: 一、預習:在預覽教材的總體內容後再細讀,充分發揮自己的自學能力,理清哪些內容已經了解,哪些內容有疑問或是看不明白(即找重點、難點)分別標出並記下來。
這樣既提高了自學能力,又為聽課「鋪」平了道路,形成期待老師解析的心理定勢;這種需求心理定勢必將調動起我們的學習熱情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二、聽課: 聽老師講課是獲取知識的最佳捷徑,老師傳授的是經過歷史驗證的真理;是老師長期學習和教學實踐的精華。
提高課堂效率是尤為重要:1、做好課前准備:精神上的准備十分重要。保持課內精力旺盛,頭腦清醒,是學好知識的前提條件。
2、集中注意力:思想開小差會分心,要專心聽講,排除干擾。3、認真觀察、積極思考:不要做一個被動的信息接受者,要充分調動自己的積極性,緊跟老師講課的思路,會取得的學習效果好。
4、充分理解、掌握方法。 5、抓住老師講課的重點:有的同學在聽課,往往忽視老師講課的開頭和結尾,同時還要注意老師反復強調的部分。
6、做好課堂筆記:是強化記憶的最佳方法之一。筆記,一份永恆的筆錄,可以克服大腦記憶方面的限制。
俗語說,好記憶不如爛筆頭,因此必須記筆記。同時做筆記充分調動耳、眼、手、心等協同工作可幫助學習。
總之,是個積累的過程,你了解的越多,學習就越好,所以多記憶,選擇自己的學習方法。祝學習成功。
復習,顧名思義,即對已學過的內容進行復習鞏固,其多用於期中或期末考試之前以及高三備考時。
復習課既不像新授課令學生有「新鮮感」,也不像練習課讓學生有「成就感」。在大多人看來,高中歷史復習是枯燥無味的。
在期中或期末考試之前的復習時間比較短,往往就幾節課的時間。如何在短時間內提高復習效率,掌握更多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避免做無用之功而浪費了寶貴時間,就成為探討的焦點。
下面筆者就日常教學實踐談談幾點體會。一、整合教材內容,夯實基礎知識新課程改革以來,高中歷史試題的靈活度越來越大,已經不再是對知識點的簡單重現,而是大幅度地提高了對歷史學科能力考查的層次和水平,著力加強了對思維能力的考查力度,減少了識記再認類的題量和分值。
於是部分同學就產生了一種誤解,以為掌握基礎知識已經不太重要了,重要的是提高能力。事實上,知識與能力兩者缺一不可。
掌握知識是發展能力的基礎。沒有基礎知識的積累,能力的提高將會無從談起。
因此要想提高歷史成績,前提是准確、完整、系統、牢固地掌握歷史基礎知識。不論是平常的期中考試和期末考試,還是最後的高考,考查的知識面都比較廣,通常會涉及較多的內容,如此多的知識點要在短時間內記住,談何容易?況且新課改以後,高中歷史教材是以專題的形式編寫的,知識的銜接性不強,時而中國,時而世界。
與舊版教材相比,教材的系統性不強,知識點比較零亂,缺乏邏輯聯系,給同學們的學習和記憶帶來一定的困難。為了克服這些困難,提高歷史復習效率,同學們需要下一定的功夫。
如果像學習新知識那樣面面俱到,時間不允許;如果僅是對知識點的重復復習,那麼有些同學就會失去興趣,其效果就可想而知。為了提高復習效率,就要依據課程標准和考試大綱的要求,把書上的繁雜知識點進行重新梳理整合、重組結構。
二、適當練習,提高歷史解題能力有同學曾提出這樣的困惑:書上的基礎知識掌握得很牢固,可是考試之後的結果卻不令人滿意。筆者對於這種現狀進行了反思:一是同學們沒有真正理解知識點,死記硬背;二是平常練習訓練得少,不會學以致用。
所以,一定要有學有練,練習是為了把學習的內容落到實處。因此在復習階段有必要通過練習來發現之前存在的漏點、疑點、思維的盲點、能力的空白點。
當然也不能搞「題海」戰術,這樣不僅浪費時間,加重學業負擔,而且盲目做題也未必高效。練習不在於量多而在於精,需要選擇一定數量和較高質量的典型例題來加強訓練,提高解題能力。
三、總結學習方法,提高分析能力老師的教最終要落實到同學們的學上,落實在同學們能力的提高上,故同學們應根據自身的情況總結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許多老師在日常教學中習慣於傳授新知識,忽視對同學們學習方法與解題方法的指導,對同學們表達的規范性、嚴謹性也缺乏有效的指導。
這直接影響了同學們歷史思維的發展,反映在考試上則是失分太多。常有同學抱怨試卷上的題目基本上會答,主觀題答案也寫了一大堆,卻拿不到高分。
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是這部分同學沒有掌握恰當的學習方法及解題方法。每次考試都會碰到老師沒講過的試題,這種情況下依然有同學能答對,究其原因並不是因為他們運氣好,蒙對了,而是因為他們掌握了解題技巧,能夠觸類旁通。
所以,同學們應該在做完一定數量的試題後總結答題規律和技巧,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四、發揮主觀能動性,鞏固復習效果在復習課中,有時會出現這樣一種極端的現象:老師認為知識點以往都全部講過,放羊式地讓同學們自己復習;有些同學不知道自己的復習目標,也不清楚重點,復習課上一遍又一遍地重復讀書。
若想提高歷史復習的效率,同學們應該制訂復習計劃和復習目標,明確一節課應該復習哪些知識點,哪些知識點是要了解的、哪些知識點是要必須理解的,有針對性地進行復習。同時,同學們應該發揮主動性,關注復習的結果,因為現階段主要是通過考試成績來檢驗學習效果的。
同學們應該在復習完一定的內容後,及時進行鞏固,查漏補缺,提高復習效果。五、循序漸進,逐步提高復習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效果,提高考試成績。
但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復習效果是一步一步提升的,考試成績也是一步一步提高的,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有些同學經常抱怨,這次下了很大的功夫進行復習,為什麼考試成績就提高了一兩分?感覺付出跟收獲不成正比。
遇到這種情況時,同學們不能抱怨,更不能泄氣,要懂得「量變是質變的必要准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要循序漸進,逐步提高。因為,復習是一個積累的過程,是一個時間過程。
沒有一段時間的積累,復習效果根本就表現不出來。綜上所述,筆者總結了「整合教材內容,夯實基礎知識」「適當練習,提高歷史解題能力」「總結學習方法,提高分析能力」「發揮主觀能動性,鞏固復習效果」「循序漸進,逐步提高」五種復習方法。
同學們可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總之,對於如何提高高中歷史復習效率,許多老師或多或少地都做出過一定的嘗試,並形成了一些理論和方法。
一、歷史課堂學習「四習慣」:預習—筆記—思考—溫習 二、歷史教材閱讀「九到位」 (1).閱讀課前「說明」,明確學史目的 高一歷史「說明」中提到:「高中教材的編寫,旨在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思維道德品質、文化科學知識、審美情趣和身體心理素質,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學習的能力和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促進學習的全面發展,為高一級學校和社會輸送素質好的合格的畢業生。」
這段話,讓我們明確高中歷史學習的目的,積極的心態,是學習成功的前提。當然,「新課標」對歷史學習目的另有表述。
(2).閱讀課文目錄,形成框架結構 歷史課文是以章節體系編排,每一章構成一個單元,體現出一個特定的歷史階段,反映出歷史知識的系統性、邏輯性。經常閱讀目錄,便於我們從宏觀上把握本冊歷史結構,從而避免「盲人摸象」的局限,而且可以做到縱橫對比,融會貫通。
新課程是以專題形式編寫的,閱讀目錄可以對該專題有個立體的了解。 (3).閱讀章節導言,把握背景線索 高中章節導言主要是介紹國內國際背景和主要線索。
導言是高度概括濃縮的語言,讀導言也是便於從宏觀上了解這一章或內容,明確該章大事所處的時代背景,從而形成立體的時空觀和系統的歷史感。常讀導言還可以提高歷史概括能力,「去粗取精,由表及裡,由此及彼。」
(4).閱讀歷史正文,夯實歷史知識 每節正文1200—1300字,顯然是教師教學,學生學習的重點和主體,因此要高度重視。每節都有相應的子目,閱讀正文要圍繞課題與子目,了解歷史的原因,經過和影響,注意每節歷史事件、人物的關系。
高中學習,尤其要分析歷史動因和影響,理解歷史表象背後的因果關系。讀正文,要注意領會理論性的表述和歷史結論性的論語。
正文的閱讀應帶著問題去研讀。如「鴉片戰爭」這一節,要思考:英國為什麼要發動鴉片戰爭?林則徐為什麼是中華民族偉大的民族英雄?鴉片戰爭中國失敗的原因是什麼?鴉片戰爭對中國社會產生什麼影響?這些問題在課文正文中是可以找到答案的。
(5).閱讀小字、注釋,拓展歷史思維 小字每課時也有1000字左右,學生學習最易忽視。小字是正文的說明、補充、拓展或分析。
雖然小字往往不作考試的主要內容,但卻可豐富歷史知識,開拓視野。有些小字是較高的理論分析,對我們高中生提高理性思維有很大幫助,如《中國近代史》下冊第9頁有關「工農武裝割據」的理論形成。
一些注釋,除了掃清文字障礙處,還介紹某些學術觀點,也不妨閱讀一下,以啟發思考,拓展思維。更何況,小字、注釋,文字生動,引人入勝,可以激發我們學史的興趣。
(6).閱讀文獻材料,提高研究能力 高中每節材料1—2條材料閱讀,不僅能讓我們直接感受歷史,還可以提高認識能力,「去偽存真,由表及裡」。如洋務運動一節引用曾國藩話:「可以剿發捻,可以勤遠略」,認識他辦洋務是為了鎮壓人民起義,至於「勤遠略」,只不過是掩人耳目而已。
材料的閱讀不僅要通過注釋,掃除文字障礙,而且要結合課文了解材料背景,更要運用科學的理論對材料進行加工整理,更大限度的提高有效信息。 (7).閱讀歷史地圖,形成時空觀 古人治史,尚且「左圖右史」,我們學習歷史更要結合地圖。
課文本身有地圖,另有單獨的歷史地圖冊,邊讀史書,邊對照地圖。如有些地圖是戰爭形勢圖,體現戰爭動態過程,結合地圖用彩筆勾勒,了解戰爭的經過,結果,以便形成立體的、完整的空間觀念。
近些年高考歷史試題加大考查歷史地圖的比重。學生學習歷史最忽視讀圖,所以要格外重視。
(8).閱讀歷史圖畫、表格,提高觀察力,想像力 高中歷史每節里的圖畫4—6幅,課前還有約20幅彩圖,此外還有些表格。這些圖畫有歷史人物畫,遺址圖以及歷史場景等。
多讀圖畫可以提高觀察力,想像力,使新學的歷史知識更直觀,更立體,更豐厚。這些圖畫不少還是藝術精品,可以給我們以美感。
(9).閱讀書後年表,理清歷史線索 課後的大事年表要反復讀,每章節的大事年代一定要牢記。只有記住年代,才能對龐雜的歷史有清晰的認識,才能形成系統的歷史知識。
學生最怕記年代,因此要探究記憶方法,提高記憶力。 以上只是要求歷史閱讀要全面,要到位。
而歷史閱讀的方法還很多,需要在歷史學習中不斷總結。
學習沒有捷徑,自己努力,肯吃苦,下工夫是最主要的,正所謂書山有路,學海無涯苦作舟。但也有一些方法可也幫助你,下面是幾個方法。
1.好的心態等於成功了一半
無論過往基礎怎樣,都要先調整好心態,明白基礎差是暫時的一個現狀,盡量做到,即便基礎不好,也要悅納自己。
2.確定近期目標找到努力的方向
無論做什麼事情,有目標,有方案,可以避免盲目的努力,也可以看到自己現在到了哪個位置。
3.制定能夠落實的學習計劃
比較可行的計劃是每天給自己列出一個學習任務清單,即把每天要看、要練的內容列出來,完成一項就打一個勾,這就叫做日日清。
4.回歸課本夯實基礎
事實上,第一階段復習必須找出自己的基礎薄弱點或者知識鏈條中的斷鏈,找准基礎知識的起點和缺失點,然後強化薄弱點。必須認識到:最重要的基礎知識其實就是課本,最重要的練習就是基礎練習。
5.重視應試中的細節
關注應試細節是高考中拿足基本分的重要保證。對於基礎知識比較薄弱的同學來說,更要重視練習或考試中的常規和細節。其中規范填塗,術語准確,過程完整,卷面整潔是非常重要的。
6.重視錯題及時糾錯反思
給自己設一本錯題本,建立自己的錯題庫,及時收集錯題,及時糾正錯題,定期回看錯題。錯題二次不錯,就是一種進步。
7.主動求助充分用好身邊的「人力資源」
通常來說,一般的問題可以直接求助於自己的同學,較難的問題則可以求助老師。這樣就可以不斷解決問題,獲得新知,把求助的過程變成一個快樂學習的過程和一個不斷收獲的過程。
俗話說「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數學基礎打得牢與不牢,是影響學生成績好與壞的重要因素。什麼是基礎?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數學思想是高中數學的基礎,教學大綱中列出的所有知識點都是基礎知識。數學的知識體系是比較完整、比較嚴密的,每一個知識都不是孤立的,它的來龍去脈與其他知識點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各個知識點構成了數學的知識網路。知識的形成過程,定理的證明,公式的推導過程以及公式定理的應用都包含著數學的基本技能,數學思想也蘊涵其中。夯實基礎並不是只講簡單的問題,不講復雜的問題,很多重要的知識點的考察是很有深度的,學習時更要作為重要的基礎加以重視。
造成基礎不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在教學中講授基礎知識過快,不注意知識的形成過程和與其他知識的內在聯系,只要求學生記憶,不求理解,然後就大題量高難度地訓練,
教學進度過快,壓縮課時過多,學生消化理解的時間不足,前後知識銜接不好,老師講了後面的,學生忘了前面的。
對復習環節不重視,每章下來沒有足夠的知識總結和復習,對章節測驗和單元過關不重視,使學生沒有形成知識網路。
課堂教學設計過多關注尖子生,關注後進生較少,過多地注意讓尖子生吃飽,不注意後進生是否消化的了,習題過多過難,處理過粗過快,
怎樣才能打好基礎?在高一、二第一遍教學時,不要過多地減少課時,追求進度,要糾正只記公式、定理,然後就跳進講題、做題,錯了再講,講了還錯的旋渦中。為什麼學生會出現「講了好幾遍還出錯」的現象?為什麼會出現「一聽就會,一做就錯」的毛病?實際上學生對知識的形成和理解還未達到要求,只會照貓畫虎,比著葫蘆畫瓢地簡單模仿,題目稍微一改變就不會分析和解決了,所以,在教學中一定要重視知識的形成過程和與其它知識的聯系,努力使每個孤立的知識點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網路。講題時要注重題目的分析,展現老師的思維過程,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引導學生的思維,最好每個題目都要將條件和結論進行不同的修改和組合進行變式教學,用一題多解、一題多變、一題多問等方式逐步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要注意數學思想方法的提煉,規范解題意識和思路,抓好審題的反思,思維定勢的反思,解題後的反思,充分挖掘每道題的智力價值,變盲目性為自覺性。盡量不要固化題型,固化截法,固化模式,更不應該片面追求解題技巧。
歷史吧!我自己曾學歷史專業的,有一套方法,不知適合你否。
歷史嘛,多背是應該的,但要有技巧,平時要將知識點歸納起來,列成樹狀圖,先背好主幹知識,熟透了才背分支,一定要每天背,一有時間就要看書,看多了就自然有感情。晚睡之前回憶起當天所背過的內容,回憶不起的第二天就馬上看書。
不過一定不要死記硬背,否則你就一定會討厭歷史的.因為死記硬背有很多弊端,意思費力大,收效小,事倍功半,背了好張時間,也沒有記住多少東西。二是記不準,易混淆,張冠李戴,錯記漏記,把觀念或原理弄得支離破碎,殘缺不全。
三是記不牢,容易忘,費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記住的東西,沒有多長時間就忘得一干二凈了。所以歷史就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切忌死記硬背。
1、依託教材、夯實基礎
歷史高考無法迴避對基礎知識特別是主幹知識的考查。因此我們要依據考試說明規定的知識要點,逐點復習和整理教材知識,准確掌握學科內最基本、最常見的主幹知識,在此基礎上對考點進行深度挖掘,達到舉一反三、綱舉目張。在此過程中應該高度重視歷史學科的「古今貫通、中外關聯」。培養通史意識,使歷史知識體系化、網路化。
2、廣泛接觸歷史材料、培養解讀材料的能力
從高考的考查要求來看,學會知識是基本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對新問題、新情境的認識和解決能力。在新課程背景下,高考考查方式已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能力立意大行其道,因此要有意識地改進傳統學習方式,提高學習效率,善於發現問題和獨立思考。復習過程中最大限度地利用身邊的課程資源,同時盡可能廣泛地涉獵歷史資料,包括文字資料、地圖、表格、照片、漫畫,通過對歷史材料有效信息的提取、遷移和運用的強化訓練,培養高考中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吃透基本的歷史概念
安徽高考《考試說明》考核目標與要求中明確要求考生能夠「辨別歷史事物和歷史解釋。」這實際上是要求考生能夠准確理解歷史概念。歷史概念是歷史現象的本質特點和內在聯系的反映,是歷史現象的科學概括,形成和運用歷史概念是理性認識歷史的起點若干個相關的歷史概念,就形成了相關的歷史知識系列,歷史學科知識體系就是歷史概念的體系。4、培養審題能力,掌握答題技巧
長期以來,審題能力常常被學生忽視,其實審題能力也是高考能力考查的基本內容。「審題要慢,做題要快」是高考實戰的通用「戰術」,學生必須在平常復習和模擬考試中養成良好的審題習慣和規范的審題、解題技巧,才能盡可能減少高考考場上的非智力因素失分。目前,高考歷史的題型已經基本固定為選擇題和材料型解答題兩類。針對現在高考以材料型選擇題為主的形勢,在做選擇題時要完整把握材料信息,特別是時間信息,不要無限擴大材料內涵,也不要脫離課本,要與所學知識相結合,尋找對應選項。材料型解答題,一般設問都會包括:信息來源或、答題要求、核心詞、限定詞四個方面,要認真審清。另外,根據高考閱卷「采點賦分」的特點,答案編寫要做到「段落化、要點化、序號化」,以求層次清楚,使人一目瞭然。
5、深入研究考試說明,加強對本省近三年高考試卷的研究,發掘有效信息,做到復習中有的放矢,增強復習的實效。做到全盤計劃,有序復習,在總復習過程當中做到整體部署、分段實施、步步走穩、段段落實,明確復習過程,做到心中有數。
第一輪復習的時候:一定要仔仔細細的看書,不放過每個細節,然後安時間列出歷史結構圖,這一輪是注重基礎知識的。找一些針對基礎知識的題做,切記不要做難題,這輪復習完後要達到書本上的知識清晰,准確,有結構,不能還是半瓶子醋逛盪。
第二輪復習:這是因為你的基礎知識已經比較扎實了,所以在看書時要列出專題結構圖,例如常用的按經濟,政治,思想文化,改革等的專題來列,再加上第一輪復習時的時間結構圖,一縱一橫,可是你的歷史知識更緊湊,立體,清晰,不易遺漏知識點,尤其是第二輪復習是列出的結構圖非常有利於以後做題,例如材料解析題中常出現幾個不同的改革材料,然後題目是對這幾個改革進行比較,這事就會用到二輪復習的內容,這也提示你要注重「比較歷史」復習,對有一定聯系的歷史內容進行比較後,可以是知識記憶的更牢固,更清晰,答題時能猜出知道考點,做到「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第三輪復習:主要是做題,因為此時已臨近高考,多做題盡可能多的找出自己的漏洞在哪裡,及時進行補救,做完題時再次回歸課本,此時就著重看你掌握不好的知識了,不要再全看了,因為那樣會耽誤時間。
注意:陪你更是做題一定不要背答案,自己做完題是要與參考答案進行比較,看看有哪裡多答了,有哪裡少答了,參考答案為什麼這樣安排,有沒有你沒看出的答題信息,要學會從題目中分答案,不懂得再問老師,注重分析過程,也就是注重思考方法,學會「漁」!而不是只吃「魚」。最後祝中記憶自己沒打出的那部分答案即可。
這只是我一個過來人的俾建,我也剛高中畢業一年,希望能給點啟發!為你加油!
.聽課的方法。課堂教學是學校教學的主要形式,聽課是學生在課堂學習時的一種主要活動,是學生獲取知識、信息的重要途徑之一。一般來說,一堂歷史課所涉及的內容(如歷史事件、歷史現象、歷史過程等)、概念(如歷史的時間概念、地理概念、人物概念等)是比較多的,而且往往是一次性出現(如一個歷史事件的過程,教師不可能在一節課上重復講述)。聽歷史課的方法,可分為「聽」「思」「記」三個方面。所謂「聽」,即在聽課時要抱著認真的學習態度,集中注意力,及時和准確地吸收教師所講的內容,尤要關注要點,把握重要之處。所謂「思」,即在聽課時要主動進行思考,一方面要對聽到語音、語義等進行辨識,對所傳達的信息及時作出反應;一方面還要對信息加以篩選,以吸收有價值的信息:聽課的思考也包括考慮是不是聽懂了,有沒有疑問等自我質疑。所謂「記」,是指在聽講的過程中在筆記本上做聽課筆記。初中階段的歷史課堂筆記,一般是記錄板書提綱、基本概念、重要觀點等;高中階段的筆記除了這些,還可對教師講述的內容選擇記錄,尤其是一些補充性的內容。筆記的書寫要整潔、快速,以便於整理、復習。
2.閱讀教材的方法。這里說的教材,是指與歷史學習有關的材料,包括歷史教科書、歷史資料、歷史讀物等。閱讀歷史材料是學習歷史的基本方式之一,是接收歷史信息的主要途徑。要想有豐富的歷史知識,是沒有什麼捷徑可尋的,主要是靠閱讀。一般地說,閱讀包括認讀和解讀。認讀是搞清閱讀材料的文字含義,如認識字詞的形、音、義,懂得詞和短語的外延和內涵,認讀句子和語段並明了其意思。在認讀的基礎上,要進一步了解閱讀材料的內在含義,這就是解讀。在解讀時,不僅要了解和分析歷史材料中文字表述的實際所指,而且要能夠與具體的歷史事實聯系起來,對閱讀材料的內容進行辨析、歸納。歷史閱讀中的解讀是非常重要的,「學習理解書面材料中的潛在的意義,然後把理解到的潛在的意義同認知結構聯系起來」(註:〔美〕奧蘇伯爾等著.教育心理學——認知觀點.余星南、宋鈞譯.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才能是有效的閱讀。閱讀的方式,有泛讀和精讀之分,要求也不一樣。此外,為提高閱讀的效果,可以在閱讀時做必要的筆記,或在閱讀材料上(如教科書)做一些提示性的記錄,如畫線、標符號、寫批註等。
『貳』 我想學習高中歷史,基礎比較差,怎樣快速學好
學習歷史不能急躁,首先理清歷史發展的脈絡,重點是多積累多背,重在記憶,達到提到一個歷史事件,你能夠聯想起這一歷史事件的背景,經過,原因和歷史影響,有什麼經驗教訓等等。作為一個過來人我就是這么學習歷史的。
『叄』 高中歷史基礎差怎麼補 如何學好歷史
要想學好歷史,一定要記憶力好,還要有較強的思維能力。歷史的基本要素為,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影響。先把總的框架能理下來。我們老師是理了框架,雖說不喜歡那種方式,不過,在老師天天沒事就理一遍的情況下,不知道也知道了。其次,最重要的就是把框架內缺的內容給補上去。
急不得,心態要放穩。
歷史太龐雜了,不可能一口就吃成一個胖子。那種動輒就吹噓說,十幾天練就什麼做題神技,三十天突破什麼什麼的大招,我只能呵呵一笑。學高中歷史,就好比煎中葯,溫火慢燒,耐心等著。第一鍋煮出來的湯汁是很難下咽的,加點清水,再熬一鍋就好多了,這樣才方便治病救人。
要立足課本,深挖課本,注重把知識點貫通。
課本的邊邊角角其實隱藏了許多的歷史知識,很容易用來出考題
選一本合適的教輔書,輔導學習。
實事求是講,部編版高中歷史教材,不管是對學生來說,還是對老師來說,壓力不小。一個學期就要學完中國史,另一個學期學完世界史,把雙眼熬成國寶,也不見得能消化那些竹子。高中歷史課程本身就不像三大主科或者物理,安排了很多課時,歷史老師很難在有限的時間內把一本書講透徹,對學生自學倒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麼,這時候,學生確實是有必要使用教輔的。
一、把握主線。
歷史知識點確實很多,但是只要找到主線,並且是屬於高考的主線,也許就容易多了。事物的發展有其內在的規律,那麼歷史備考也是的,就好比朝代的發展也有其規律一樣。同時,主次關系也很重要,既然是主線,那麼肯定將它作為依託,例如你在備考中,想把古代史中的政治史部分內容梳理一下,並且有效的運用到考試中,那麼你肯定要抓住一條主線——」秦政「。
二、立體式。
既然是文科綜合,由於受到篇幅的影響,學科內綜合和學科間綜合是必要的,因此要求學生們用立體式的思維以及歸納方法來學習歷史,把碎片的內容串聯成有機整體,由於要考查考生的「整體史」觀,同時由於高考卷的篇幅有限,在文綜卷上,中外史綜合也是常見的形式,但是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整體上缺少歸納整合能力,在高考中,這部分得分不算特別理想。
三、從清楚「怎麼考」到「怎麼學」。
如果考和學之間不能建立聯系,或者你的學習的內容不考,考的內容你沒有學甚至沒有學好,那麼你的備考對於考試來講,可以稱為是「無效」的。一些學生不會學習,主要就是考和學之間的聯系不能更好的構建,他們苦於考試成績不能得到提升,苦於不能找到有效的方法,其實方法就是你的手邊。因為學生手中有很多題目,高質量的題目也不少,例如說高考題,你完全有必要通過對高考題的分析,總結出你的備考方向和方法。
『肆』 高中歷史沒有基礎最短多長時間學完 怎麼學會更容易一些,可以簡單說說嗎,想聽真實經歷謝謝。
嗯 高中主要是分區來學
比如初中是以時間軸
高中就是先學政治的發展 科技的發展....等等
如果初中沒有基礎 我認為是有點累 你沒有背景的鋪墊,要背的其實沒初中多 但是題目需要理解的更復雜了 不可能像初中猜猜都能對幾道的。。。
若沒有基礎的學 你能肯堅持,並付出常人的努力的 1個多月(每天都要花3小時在歷史上)
但是這是你自學
考試也有可能考初中的 高中有些常識的都不細講的
『伍』 高考歷史基礎很差_怎麼提高
高考快速提高分數 基礎差 我是廈大的 我建議你數學資料用天利38套. 去年我就用了 不難 挺合適 高考訓練 我本來數學成績也很不穩定 真的提高得很快 最後我數學得了143分 復習策略和節奏是高三的關鍵 高三語文 市名師、金華一中語文學科主任丁國君建議,復習時,要給自己正確定位。
尤其是要研究一下答題的思維過程及答題中出現的問題。另外要注意在所有的知識板塊中有欠缺的方面,產生錯誤的原因要做到心中有數,並想辦法補救。
一般的講,答題偏離主題和回答不具體不完整是通病。 要研究近3~5年的高考試卷。
在此基礎上要做好落實工作:1.落實課文,要有系統的歸納;2.落實基礎,名言警句、文言虛詞的用法、音字詞的寫法等須強化記憶;3.落實作業。作業選擇要有典型性,並及時系統地歸納和總結;4.從字、詞、句到篇章到寫作都有知識要求和能力要求,構建知識體系;5.講究方法。
「死」記一些東西應該是「活」的前提。 復習時,要做好對知識點的歸納(如標點符號、病句、連貫、文學常識、名言警句等的歸納整理)和方法技巧的歸納工作。
重點應該是方法技巧的歸納工作。如答題時首先要在原文中找依據,不能只憑理解更不能想當然地回答問題。
高三數學 省名師培養對象、省優秀教師、金華八中數學教師方家鴻為即將進入高三的同學提供以下學習參考。 代數中的函數、數列、不等式、三角基本變換;立體幾何中的線線、線面、面面的平行和垂直關系,特別是線線角、線面角、面面角三大角問題;解析幾何中圓錐曲線方程以及性質;新增加的向量、概率統計、導數等構成高中數學的主幹知識。
同時要注重對化歸思想、分類討論思想、數形結合思想,數學閱讀能力、運算能力、空間想像能力、綜合運用能力和分析問題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 「以綱為綱,以本為本」是命題人員唯一不迴避的材料,也是命題的依據。
高考復習時注意:1.緊緊扣住《考試大綱》和課本去復習。2.系統地進行復習,扎實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方法,體現知識和方法的完整性。
復習建議:一、關於提高思維速度,提高解題速度。二、夯實基礎,構建知識網路。
對概念、定理、習題進行總結,將它們連成一個網路,形成知識樹狀結構。三、關於錯題集。
在練習過程中,出錯多則在原卷上標注,少則專門抄出或剪貼。 高三英語 省教壇新秀、金華一中英語教師諸才章認為,高三英語復習時,要注意:1.必須記住大綱要求的全部單詞、短語,熟練掌握大綱要求的所有語法項目。
2.建立一個「錯題集」。3.加大閱讀訓練。
4.加強英語交際能力的訓練,增強語感意識。 高三有大量的考試和練習,做題時要注意:單項選擇可用直接法、排除法、比較法;完形填空要注意行文邏輯,練習快速通讀,抓住結構、語義及邏輯三條線索,推斷和預測選項,注意片語、習語和句型的積累、同義詞的辨析以及生活常識的運用;閱讀理解要略讀法、查閱法、根據上下文判斷詞義法、同義互釋法、判斷推理法等幾種方法;短文改錯要關注行尾和行首的聯系,注意分行的技巧、上下文的邏輯關系、標記的准確性;書面表達要明確考試的寫作要求,在遣詞造句上多下工夫,行文要連貫。
高三政治 市名師、金一中政治學科主任徐建中談到高三政治復習時,建議考生要做好以下幾點:1.面對實際,處理好知己與知彼的關系。2.夯實基礎,記死學活,處理好死與活的關系。
3.關注現實、培養能力、提高素質,處理好能力與素質的關系。4.在考試中體現能力,處理好練與思的關系。
5.謀劃復習策略,改變復習方法,做好「知識重組」,處理好計劃與理想的關系。6.調整好心態,考出自己正常的水平,處理好心力與實力的關系。
7.對熱點問題要處理好當前與今後的關系。 高三化學 省特級教師、金華一中化學教師壽才明對理綜化學復習建議:1.擺正主導與主體關系,充分發揮學生主體地位。
2.夯實雙基,為能力發展作準備。(1)知識的系統化、網路化、條理化。
(2)規范化、過程化、方法化學習。如基本定律、基本理論、基本原理、基本反應、基本實驗等。
3.重視培養科學研究能力。(1)加強動手操作的實驗能力。
(2)吃透實驗的反應原理、操作原理、設計原理。(3)掌握一種儀器、一種裝置的多種用途,形成實驗的設計能力。
(4)重視實驗現象的解釋能力和實驗結果推出能力的培養。(5)加強文字的組織表達能力的訓練。
(6)加強實驗的設計、評價能力的訓練。4.加強對數據處理方法和能力的訓練。
高三地理 省名師培養對象、金華一中副校長郭萬里認為,高三地理復習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理清「點」上的地理原理,分析「線」上的地理聯系,解決「面」上的地理問題,高三地理復習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合理安排復習計劃。
復習建議總體分二輪復習。第一輪:世界地理—中國地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
目的與要求:解決知識性的地理概念、地理原理,獲得讀圖能力,培養有效的思維過程,初步形成觀點及知識結構,學會准確地表述。第二輪:專題復習(難點、重點、熱點)。
目的:構建完整有效的知識結構,知識的重組與創新,拓寬思路,發現問題、綜合分析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案。 (二)認熟區域地理,透析。
歷史吧!我自己曾學歷史專業的,有一套方法,不知適合你否。
歷史嘛,多背是應該的,但要有技巧,平時要將知識點歸納起來,列成樹狀圖,先背好主幹知識,熟透了才背分支,一定要每天背,一有時間就要看書,看多了就自然有感情。晚睡之前回憶起當天所背過的內容,回憶不起的第二天就馬上看書。
不過一定不要死記硬背,否則你就一定會討厭歷史的.因為死記硬背有很多弊端,意思費力大,收效小,事倍功半,背了好張時間,也沒有記住多少東西。二是記不準,易混淆,張冠李戴,錯記漏記,把觀念或原理弄得支離破碎,殘缺不全。
三是記不牢,容易忘,費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記住的東西,沒有多長時間就忘得一干二凈了。所以歷史就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切忌死記硬背。
對於高中的歷史,我覺得應該從橫向和縱向2個方面來掌握。
即一是按時間順序來進行,另外可以總結專門史,如經濟制度的演變,政治制度的演變。 另外,要學會一定的學習方法,即面對一個紛繁復雜的歷史現象應該從那幾個角度來掌握,一般都是從經濟、階級關系、政治、思想文化、對外關系、民族關系、社會關系等等。
如果是中國近代史部分則往往需要用到中國近代的基本國情。 另外,掌握一定的作題方法,比如說材料解析題,有時中國古代史的材料解析題你只需要把題目上的古文用現代文說一遍就可以得幾分。
還有,答題時最好可以多答一些,即把和題目有關系的內容都答上,因為高考閱卷一般是採取踩點給分,即有這個點就可以給。如果你多答是不扣分的。
另外,有時老師認為你的答案有理,即使標准答案沒有,也可以酌情加分。
已解決問題 收藏 轉載到qq空間 高考還有60天,怎麼再復習文綜 5 [ 標簽:高考,復習 文綜,文綜 ] 高考還有60天,怎麼再復習文綜 ﹫.餹罐子` 回答:4 人氣:6 解決時間:2008-04-10 12:41 檢舉 滿意答案歷史:深化理解課本 長期以來,在歷史學習和復習中,考生一般只是將自身的知識水平和認識水平簡單停留在與中學課本相同的淺層次上,很少站在理論的高度加以闡發,對於史學研究最新動態及高等學校的歷史教材、史學新著等缺乏了解,往往難以捕捉到准確的信息,以致事倍功半。
因此,考生必須進行知識更新,在老師的指導下不斷深化對課本的理解,認識知識之間的聯系,提高駕馭教材的能力,揭示事物的本質,准確把握復習重點。同時,考生應當認真學習哲學和史學理論,不斷提高自身的理論修養,在歷史學習和復習中,把材料內容上升到理論的高度去加以分析、認識,才能培養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去分析解決歷史問題的能力。
歷史不僅表現為歷史現象,歷史學科的任務是通過歷史的現象認識歷史的本質,揭示歷史發展的規律,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從當時的經濟狀況、政治狀況以及這些狀況的發展變化等方面分析這些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活動發生發展的客觀條件和社會根源、推動歷史進程的諸多因素,以及事變結果所產生的影響,進而發現事變的性質和規律,總結出它們提供的歷史經驗。例如早期資產階級革命和19世紀六七十年代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運動,中國資產階級領導的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雖然它們發生的時代、地點、國家不同,但本質上有共同點,那就是為資本主義的發展開辟前進的道路,掃除前進道路上的障礙。
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美國獨立戰爭、義大利統一、日本明治維新和中國的辛亥革命都有實現民族獨立的一面。對廣大考生來說,變被動機械地單純接受老師的灌輸為主動思索和探究未知歷史問題的本質也是十分重要的。
一定要切忌死記硬背、囫圇吞棗、不求甚解的膚淺做法,對於每一個歷史事件、每一種歷史現象都要層層不斷地追究「為什麼」,真正弄清楚其前因後果和本質特徵。我們必須明確,復習決不僅僅是簡單地「溫故」,更重要的應該是一個深入「知新」的過程。
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歐洲資本主義大國法國在開戰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就亡國了,究其原因可以歸納為長期以來其推行綏靖政策,縱容侵略,搬了石頭砸了自己的腳;依仗馬其諾防線;對德軍的閃電戰認識不足,軍事思想落後;對德軍的主攻方向判斷錯誤等。通過對類似問題的總結,較好地避免了對知識的簡單重復,極大地提高了學習效率。
地理:經常回歸教材 與去年相比,今年的地理考綱在考試能力要求、考試內容、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題型示例等方面沒有變化。地理知識考試范圍基本穩定,只有個別知識點作了調整,符合考試中心一貫強調的「穩中求變」的高考思想。
共有三處變化:一是將「資源問題」改為「人類對陸地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與保護」;二是將「長江概況;水系及水文特徵;經濟意義;開發利用和治理。黃河概況;水系及水文特徵;經濟意義;開發利用和治理。
珠江的水系組成和水文特徵;紅水河水能資源的開發利用。」改為「長江、黃河、珠江的概況;水系及水文特徵;經濟意義;開發利用和治理」;三是刪去了「世界糧食問題」。
考試范圍涵蓋中學高、初中階段全部內容,即考查知識點由四大板塊(自然地理和地圖、人文地理、世界地理、中國地理)8本教材組成,重點知識突出。考生在復習過程中要經常回歸教材,盡量利用教材中的語言組織答案,因為教材中的敘述和文字描述是相對科學和完整的。
對某一問題的解答,應語言規范,表述思路清楚,書寫要注意有條理,准確地進行定性和定量的描述。政治:注重基礎知識 從近年來的全國高考文綜測試中的政治試題來看,盡管其背景千變萬化,設問的角度層面紛繁,但通過對答案的仔細分析不難看出,這些題目大多是對相關基礎知識的重新排列組合。
這一基礎性特點決定了我們在接下來的二輪復習過程中仍然要注重基礎知識,這是根本,這是永遠都不會變的。此外,要注意熱點復習的專題性。
縱觀近幾年全國文科綜合高考政治試題,可看出政治試題有強烈的時代烙印。在2007年備考復習中,考生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與和諧世界為主線,關注黨和國家的重大路線、方針和政策,了解黨的會議精神、全國人大會議精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央關於解決「三農」問題的四個「一號文件」)、建設創新型國家、建設節約型社會、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等時政熱點;要重視人文精神、關注國計民生,堅持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和諧發展,樹立「八榮八恥」的社會主義榮辱觀,重視社會主義民主的發展、縮小居民收入差距等問題;還要以構建和諧世界為指導,關注我國對外政策和外交活動、大國之間的戰略關系等。
對熱點問題要加以歸類,分若干專題具體分析。
磨刀不誤砍柴工,好好磨磨刀。
背會是目的,會背則無敵。重在一個會字,背也是講究方法的。
看看我的超級 無敵四板斧。這我一般是給初三和高三的發送建議,方法是相通的。
超級無敵應對考試第一招:看著很簡單,注意,好的實用有效的方法一定是簡單的,但是相當有效,都是屬於一開始看著很耗時,很傷腦筋,但一旦執行下去,成果是顯著的,信心馬上上來了,明白這個方法很給力。綜合到結果是省時間的。
就這招我為高三學子推薦過,簡單有效,得到好評。快速提高自信和成績。
這招看著十分功利,僅僅為了考試,是學習大戰略中的小戰術,是後面合集中的重炮轟擊。(廢話多,是因為要強調在戰略的高度上,認識這個小戰術的積極意義。)
具體內容::::找到剛考完的卷子要有正確答案的,全都背下來,要能做到考這套卷子,除了作文和發揮亂扯題(最好作文和發揮題也有正確的答案或好文章,亂扯中好的)。我要接近滿分,每次大考的卷子盡量同等待遇,第一套一定要背下來,這是底線,讓自己熟悉考題,考點,了解不足,還有出這套題我是能得第一的。
這要達到什麼程度,最好是能默寫,一張卷子從頭到尾默背,想想就超牛和無敵。絕大多數學生,往往剛考完老師講過的卷子也能答個七七八八,好像都會了。
如果過上一段時間再考的話,就會發現考好的仍會是那些原來考這套卷子不錯的,而且還會產生新的錯誤,大家都是過眼雲煙。這招就是要把知識夯實了,把考過的這個卷子對你的積極影響最大化。
舉例說明:語文考試,基礎,問的是辛棄疾,這時我們要把考卷上的問答背牢靠,同時看看辛棄疾的我們學過的詩詞和知識點。同時走馬觀花的看看蘇軾,王安石,李白,什麼的,要快,重點還是卷子,那些是拓展,是舉一反三,是整套卷子背下來後的鐵底上的拔高。
古文詩詞也是類似的,考過的要背下來,後面由填寫一句,擴展到全詞,全文。象孔子的子曰,背下來,可以用於作文的。
閱讀理解題,可以連問題帶答案都背下來,然後再分析哪裡自己想的不夠深。不背下來,永遠都是一看,啊,是這么回事。
是怎麼回事,是一種膚淺的判斷,下次仍然是糊塗的。腦子里有正確的,才可能想的靠譜,才能真正知道真的是這么回事。
一想思路,腦海里可以出現提問和回答,再有自己思路,這樣才會更深的理解其中的奧妙,叫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閱讀題有點象八股文,要對題,破題,象答政治題,要答對帶點。
還有這個背誦也為了作文,積累知識和素材。作文一是能背,背說明文、議論文、記敘文、散文,腦子要有東西,每個都要有幾篇範文,課本也行還有老師以往的分析,考試題閱讀理解也不錯的,自己已經分析個透徹了,二是敢寫,然後改寫,比對範文找出差距。
要多看,沒事就看文章,背下來最好,時間不夠,就一天看一篇(可重復反復的看),能分析分析分析,能寫一句心得,就來一句。三個半月後,總的看語文是沒什麼問題的。
在一套卷子的基礎上,掌握語文,英語,數學,物理,化學,歷史,政治基本考點,自己號到考試的脈搏,它已被分析和拿下,中考對你打開了一扇窗,沒那麼嚇人的。超級無敵應對考試第二招:1、養成早睡早起的生活習慣,列寧說過,不會休息的不會工作。
同樣,休息不好,也不會學習好。熬夜破壞生物鍾,而且跟中考時間也不合拍。
睡眠時間要適度,不能疲勞學習,本來就難記,疲勞了更是浪費時間。中午不能午睡的話,也要散步幾分鍾不要大活動,影響胃部剛吃完飯,劇烈運動影響下午學習。
每天吃一個核桃和雞蛋,補腦子,多了反而不好。2、會鍛煉,讓自己有個好身體,敏捷的思維,旺盛的精力。
慢跑,跳繩,廣播體操等等,最好是廣播體操,不會抻著,時間短,還全身活動開了,早晚至少一次。身體是學習支持,不能生病,不能累垮,不可以抗不住。
3、建議特意在學累了時看看幽默笑話,既帶來快樂,也帶來思維的跳躍,會放鬆,學習的弦,才能綳緊,不至於疲勞。4、在家早晚認真做幾遍眼保健操,主要是學校不好洗干凈手,按視頻作,手指基本不會弄到眼裡的,在學校太特了。
一周吃一兩次豬肝,羊肝之類的。超級無敵應對考試第三招:1會用卡片和大圖,大表,有些知識點和錯題可記在卡片上,寫的過程就是記憶,象玩撲克似的,五六分鍾溜上一遍,最適合走馬觀花了。
大圖,大表,象歷史可以列上大事件,上牆。像看地圖似的,可以隨意添加,連橫合縱,如幾次變法宋王安石,太平天國的,戊戌變法,新中國的憲法,既是在自己的時間點上,又可以用線連在一起。
2錯題本。下面有具體如何運用。
超級無敵應對考試第四招:各科具體怎麼學好呢。語文:應知應會的是送分的一定要搞定,就是那些詩詞,文學常識,背不下來,也要經常走馬觀花,卷子考過的背下來。
象攻城用重炮摧毀所有眀堡、暗堡。象老農面對荒年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拿下語文所有知識點,背會所有要求背下的課文,這個不是浪費時間,也是提高作文的不二法門,腦子里沒有百十篇文章,寫好文章四個字:難難難難!准備個錯題本,記下所有錯題所有科目都要有,錯題本現在比較流行,但堅持很難,差異往往如。
『陸』 如何學好高中歷史有沒有針對基礎差的高效的學習方法(具體一些)謝謝。
高中歷史其實就是在講故事,你只要用你的方法把這些故事串聯起來就可以了,中國古代史、近代史、外國歷史都是有各自特點的。如果應付考試,分析問題,無外乎: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分析起因,結果。因素包括:政治、地域、人物、社會環境、農業生產等等因素,都是相通的,高中歷史主要是掌握多角度分析問題就可以了,你能想的地方都想一遍就可以了,其實很好玩。我不提倡死記硬背,但是必要的記憶還是要的,要不然分析無從下手。學習一下名偵探柯南、福爾摩斯,把歷史背後的原因都找出來。祝你好運,學習進步!
『柒』 還有半年高考,歷史基礎太差怎麼辦
這個學科的最大難點還是需要記憶的量太大,如果你記不住、背不下來,很難說怎麼才能學好,尤其是對歷史沒有興趣的人,想考好成績,更是難上加難。沒興趣,也就記不住,你連記都沒記住,怎麼理解,做題的時候,怎麼對應作答。
所以,學好歷史的關鍵在於在堅持學習和記憶的同時逐漸培養形成興趣,這就需要一個小計劃。
自我建議你可以用下面幾個方法:
1、不要緊盯眼前進度和考試,你的唯一考試就是高考,把幾本歷史書做個規劃,每天背熟一兩節內容即可,內容少或學有餘力可適量增加,學習好歷史就是一個慢慢積累記憶量的過程。一輪背完再被第二輪、第三輪。周末時間可酌情復習。看書的時候,不但要把勾勾畫畫的看了,小故事、名言、圖片也要看,這是一個放鬆解悶的不錯途徑,也是積累冷知識點的好辦法。
2、不要注重做題,說實話歷史作業寫都不用寫,沒記住,照著答案抄沒一點用。把時間放在背上。考試成績不取決於你做了多少題,而在於你腦子存了多少貨。
3、學校一定會給你們發很多復習資料,就一個好處,肯定有分好類歸納好的知識點,看看,爭取記住。如果現在沒有,你可以自己簡單的做一個分類提綱,比如水利,比如文學作品等。記住只是提綱。只用於面對提綱,回憶知識點用。
4、千萬不要花費大把大把的時間在筆記整理上,長個心眼,充分利用輔導材料整理好的,也可以接好同學的。
5、多看答題,分析問題的知識要點。
另外可以用下面這幾個學習軟體,都是免費學習的,對學歷史有很大的幫助。
『捌』 高中歷史基礎薄弱,該如何復習
『玖』 高二了一點歷史基礎都沒有怎麼補
歷史這個學科的最大難點還是需要記憶的量太大
如果你記不住、背不下來,很難說怎麼才能學好,尤其是對歷史沒有興趣的人,想考好成績,更是難上加難。沒興趣,也就記不住,你連記都沒記住,怎麼理解,做題的時候,怎麼對應作答。
所以,學好歷史的關鍵優勢在於1、有興趣2、記憶力強3、才是理解。
建議:
1、放長線釣大魚,不要緊盯眼前進度和考試,你的唯一考試就是高考,把幾本歷史書做個規劃,每天背熟一兩節內容即可,內容少或學有餘力可適量增加,學習好歷史就是一個慢慢積累記憶量的過程。一輪背完再被第二輪、第三輪。周末時間可酌情復習。
2、不要注重做題,說實話歷史作業寫都不用寫,沒記住,照著答案抄沒一點用。把時間放在背上。考試成績不取決於你做了多少題,而在於你腦子存了多少貨。
3、學校一定給你們發很多復習資料,就一個好處,肯定有分好類歸納好的知識點,看看,爭取記住。
4、千萬不要花費大把大把的時間在筆記整理上,長個心眼,充分利用輔導材料整理好的,也可以接好同學的。
政治學科相對簡單 需要背誦的少 記住不難 此外 多看看材料分析題 掌握答題技巧就行
地理學科很活 但首先還是得背 只不過地理更注重歸納和實用。而且腦子里一定要有一個「地球儀」。
重點:結合書本看地圖冊啊
1、中國區域地理、世界區域地理。
各個區域的特點,經緯度,海洋,洋流,島嶼,山脈,河流位置,交通,重要城市,港口,資源,地貌,氣候,植被等等要素。
2、課本理論,比如地方時,公轉自轉,地轉偏向力,上弦月下玄月,大氣環流,洋流分布,氣旋反氣旋,鋒面,等高線,等壓線等等基礎知識。
3、各種氣候、地貌、自然環境問題形成原因。
建議:
1、按章節進行知識歸納整理並記憶,可參考歷史建議1;
2、充分利用地圖冊,對應章節進行區域地理經緯位置、地形、氣候、城市交通、資源等等要素的觀察和記憶;
3、多做區域分析題。
4、家裡掛個世界地圖和中國地圖,有時間就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