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古往今來「三元及第」共有幾人
歷史上獲此殊榮的至少16人。
1、唐代
崔元翰 河北定州人 (公元729—795年)
張又新 深州陸澤人 (生卒不詳)
武翊黃,字坤輿 ,官大理卿。工正書,長慶元年(八二一)白居易所撰唐張誠碑,為其所畫。《唐書宰相世系表》、《金石錄》。府選為解頭,及第為狀頭,宏詞為敕頭,時號武氏三頭,生卒不詳。史上記錄其人其事甚少,然此人確系「連中三元」,吾在這里為其正名。
2、兩宋時期
孫何,蔡州汝陽人 (公元961一1004年)
王曾,山東益都人 (公元978—1038年)
宋庠,湖北安陸人 (公元996—1069年)
楊置,安徽合肥人 (公元1014一1042年)
馮京,廣西宜州龍水人 (公元1021—1094年)
王岩叟,山東臨清人 (公元1061年明經及第)
3、金朝
孟宗獻,開封(今屬河南)人,字友之,號虛靜居士。生卒年不詳。金世宗大定三年(1163)癸未科狀元。自幼性情恬淡,不熱衷功名,傾心道家拜師王重陽,是科舉史上唯一的「四元狀元」。
4、元代
王宗哲,河北無極人,《玉芝堂談薈》第二卷第四十七頁中記載王宗哲是連中三元(解元、會元、狀元)的狀元。也就是鄉、會、殿三試皆為第一 名。將王宗哲列入歷史上連中三元的狀元者之中。《陔余叢考》中有記載。
5、明代
黃觀安徽貴池(1364—1402)(連中六元)
李騏,福建長樂人(1378—1425)。永樂十五年福建解元,永樂十六年會元、狀元。
商輅,浙江淳安人 (公元1414—1486年)(1435年鄉試第一,之後屢試不中,10年後會試第一,繼而殿試第一,為明英宗正統十年乙丑科狀元。嚴格地說商輅不能稱之為「三元及第」,而應該叫做「獨中三元」。)
㈡ 中國史上科舉考試連中3元的有幾個
三元的名稱為解元、會元(省元)、狀元
殿試一甲前三名是狀元、榜眼、探花
:歷史上連中三元的至少有16人
著名學者趙翼在祝賀錢啟(上為戶、文,下帶木字旁)的一首詩里寫到:累代如君十一個。據後人考證,在此之前,至少就有十六個「連中三元」者:分別是:唐代:崔元翰、武翊黃、張又新、白敏中。宋代:陳堯叟、孫何、王曾、王岩叟、楊(上寶蓋兒、下真)、馮京、彭汝礪。遼代:王棠金代:孟宗獻元代:王宗哲明代:黃觀(許觀)、商輅清代有錢啟之後,又出現過嘉慶間的陳繼昌。此外,明清時還出現過三個連中三元的武狀元,一個是王名世,一個是王玉殿(下有一玉字),一個是顧麟。這樣看來,可考的就有二十一個了。
㈢ 請問歷史上有幾個人連中三元,是哪幾個人
歷史上有共有21人三元及第,其中文科17位,武三元4位。
文科三元:
唐朝的張又新、武翊黃、崔元翰;宋朝的孫何、王曾、宋庠、楊置、王岩叟、馮京;金朝的孟宋獻;元朝的王宗哲;明朝的黃觀、商輅、李騏;清朝的陳沆、錢棨、陳繼昌。
武三元:明朝嘉靖年間的尹鳳,明朝萬曆年間的浙江永嘉人王名世,清朝順治年間的浙江人王玉璧、清乾隆十九年的顧麟。
(3)歷史上有多少個三元擴展閱讀
1、張又新
張又新(約公元813年前後在世),字孔昭,深州陸澤縣(今河北省深州市西舊州村)人。張薦之子。約唐憲宗元和中前後在世。初應「宏辭」第一,又為京兆解頭,元和九年,(公元八一四年)狀元及第,時號為張三頭。在三次大考中都得第一名,即「解元」、「會元」、「狀元」謂之「連中三元」,歷史上「連中三元」者連他在內僅有17人。
2、陳繼昌(科舉史最後一位「三元」狀元)
陳繼昌桂林臨桂人。原名守睿,字哲臣,號蓮史。生於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卒於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狀元。授職翰林院修撰。由於陳繼昌抱病應殿試而連中「三元」(解元、會元、狀元)聲名大振。察考又得第一,故又有「三元及第」之稱。他是中國科舉史最後一位「三元」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