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歷史上哪個朝代最民主
看你指的是哪個方面了,聽口氣應該指在軍事和政治上的強勢吧,那麼應該是唐朝,唐朝是奉行攘外虛內的,與周邊的外交很有一手,這要仰仗於唐朝的府兵制,在外人眼裡看,唐朝儼然是超級大國,兼容並蓄。
如果是現代意義上的民主,應該是民國時期:
民國北京政府在它存續的十幾年中,被動地逐漸形成了一些資產階級政治民主制度,雖然很不完善,但是對當政者的權力也形成了一定的制約,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人民權利。
(一)形式上採取了三權分立制度,權力受到制約。北京政府時期的憲法,除《中華民國約法》外,均以立法的形式限制了政府的權力。以這一時期產生法律效力時間最長的《臨時約法》為例,臨時大總統的權力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如「臨時大總統制定官制官規,但須提交參議院決議」,「臨時大總統任免文武官員,但任命國務員及外交公使得參議院同意」。其他諸如宣戰、締約、媾和及宣告大赦等權力均受到參議院的嚴格限制。臨時大總統必須遵守法律,忠於職守,否則,將受參議院彈劾,並由「最高法院審判官互選九人,組織特別法庭審判之」。《天壇憲法》中,對總統的權力作了更多的限制,尤其是「解散眾議院須經參議院同意」,在肯定總統解散國會的權力的同時,又在事實上「合法」的剝奪總統的這項權力。這樣,從《臨時約法》發展到《天壇憲法》,以立法的形式確立對政府權力的限制,以防止政府濫用權力,在法律條文上逐漸完善。
三權分立政權機構是民主共和國的標志,在三權分立的政權機構下,政府的權力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例如,面對段祺瑞內閣的專權,國會內進步黨和國民黨擯除黨見,聯合起來,維護權力制衡的原則,對段祺瑞的權力形成有力牽制,這一點,在對德國宣戰問題上集中表現出來。一九一七年五月,段祺瑞提出參戰案,國會拒絕合作,形成了政治僵局。段祺瑞不斷對國會施加壓力,結果適得其反,國會於五月十九日作出決定,先改組內閣,暫緩討論參戰問題。這就表明國會對內閣的不信任態度。總統黎元洪在國會的強烈要求下,於五月二十三日解除段祺瑞的職務,從而引起政府危機,使段祺瑞的參戰計劃嚴重受挫。我們可以看出,北洋軍閥時期的國會不是「橡皮圖章」、「表決機器」,而是真正起到了一些監督政府、制約權力的作用。
(二)人民的權利和自由得到一定的尊重和保障。北京政府時期的憲法或相當於憲法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與《中華民國約法》都賦予人民空前的權利和自由。即使體現袁世凱獨裁集權的「新約法」也有保障人權和自由的規定,如「中華民國人民,無種族、階級、宗教之區別,法律上均為平等」。「新約法」第五條到第十條詳細地規定了人民的權利和自由,如身體、家宅、財產、著作、集會、結社和信教等。這就使人民在法定的范圍內獲得了空前的權利和自由。該時期的憲法已從立法角度確定個人權利並提供保障,並包含平等原則和保障權利觀等內容。法律上對人民權利的保護並沒有在實踐中全部落實,但是,即使是這種法律上的尊重,在以往的歷史時期也是從來沒有過的。
(三)司法獨立體製得以建立。《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中華民國約法》和《天壇憲法》都明文規定了獨立、公開審判的司法原則。如「法院之審判,須公開之」,「法官獨立審判,無論何人,不得干涉之」,「法官在任中不得減俸或轉職,非以法律受刑罰宣告,或應免職之懲戒處分,不得解職」。特別是最後這一條對法官自身權益的保護,更保證了司法的公正和獨立。一九二O年,北京政府又以法令的形式對法官的自身公正作了補充規定:法官不得列名黨籍。「無論何種結合,凡具有政黨性質」,法官「蓋不得列名,其以列名黨籍者,即行宣告脫離」。這一點最具現代法治精神,使司法審判不會因一黨私利而有失公正。
司法獨立的原則不僅寫在憲法中,而且,在實踐中也有所體現。二十年代圍繞「金佛朗案」的爭執,能夠看出當時中國政治中司法獨立的特徵。早在一九二三年五月,直系政府曾做出決定,按照法國的要求解決「金佛朗案」,但為國會所否決。同年十二月,曹錕基於「執政在野,亦反對甚力」而再次拒絕各國的要求。一九二五年四月十一日段祺瑞的國務會議決定接受「金佛朗案」,使中國在對法賠款中蒙受損失。這件事情導致司法機關的介入,京師地方檢察廳派檢察官翁敬棠調查此事。十月二日,翁敬棠寫出八千字報告,確認「金佛朗案」使中國損失八千多萬,認為外交總長沈瑞麟、財政總長李思浩已觸犯刑律第一O八條,構成外患罪,應處「無期徒刑」,建議「飭令主辦公員依法先行羈押,俾不致逍遙法外」。十月十二日翁敬棠又檢舉前司法總長章士釗為「金佛朗案」從犯。翁敬棠以一個地方檢察官的身份偵察此案,搜集證據,偵察活動歷時六個月,整個過程依法進行,當時的中央政府至少不敢公然妄加干涉。這樣的調查,與當今美國對柯林頓「萊溫斯基事件」以及英國法官對布萊爾政府「凱利事件」的獨立司法調查亦有一定可比性,可它卻發生在八十年前的中國,這說明,北洋軍閥時期的司法獨立並非全是虛偽的。
(四)言論自由得到一定的保障,輿論環境相對寬松。舊中國的政治歷來基本上是由少數上層統治者操作,嚴禁民眾議政。北洋軍閥時期,這種狀況發生了變化。《東方雜志》、《民國時報》、《新青年》、《每周評論》等報刊先後創刊,人們利用輿論陣地對政府作合法監督。早在一九一三年四月二十七日,因北京政府涉嫌「宋案」,上海民眾就通電袁世凱、趙秉鈞:「宋案鐵證涉及二公,望總統攜總理即日辭職,受法庭之審判。」這在當時震動很大。巴黎和會期間,國內輿論的活動表明現代輿論開始成熟。一九一九年二月五日《民國時報》披露,中國作為戰勝國,按國際慣例,有權向和會提出廢除中日不平等條約及秘密協定,但卻遭到了日本政府蠻橫干涉。消息傳出,引起中國民眾的不滿,北洋政府在民眾的壓力下,沒有向日本做出讓步。《民國時報》在《本社專電》、《特約》等專欄上披露和會的發展情況,在巴黎的梁啟超也利用《晨報》為輿論工具,不斷報道有關山東交涉的種種最新動態,利用輿論來影響中國政府在巴黎和會的外交。中國政府最終拒絕在和約上簽字,與受到社會輿論的壓力有很大的關系。五四運動之所以爆發,輿論方面起了很大的宣傳鼓動作用。此外,如果當時沒有允許民間辦報、言論相對寬松這樣的社會條件,新文化運動也是很難開展起來的。
2. 在中國歷史上,哪個朝代最強大有何依據呢
中國歷史上最強大的朝代應該是明朝。
3. 中國歷史上哪個朝代最黑暗
閹黨專權 熹宗由於幼年喪母,對乳母客氏有特殊感情,客氏也不知自己,與宦官魏忠賢狼狽為奸。魏忠賢因為在一次賭博中輸錢而自宮,改名為李進忠,入宮為宦官。後皇帝賜他恢復原姓,並恢復舊名忠賢。魏忠賢善於逢迎拍馬,加上與客氏互相勾結,一路快速升遷,還成為秉筆太監。 熹宗即位早期大量啟用東林黨人,結果導致東林黨與其它黨斗爭不斷,熹宗因此對朝政失去耐心,魏忠賢藉此機會干預政治,將反對東林黨的勢力集結,號為閹黨。天啟四年後,閹黨控制了內閣。自此之後魏忠賢更加張狂,其爪牙遍布中央與地方。在其權勢最盛時,其養子竟能代替皇帝祭太廟。全國遍布他的生祠,並號為九千歲。更有國子監生提出魏忠賢配孔子,魏忠賢父配啟聖公。魏忠賢並大肆打擊東林黨,大量東林黨人入獄,甚至處死。由於閹黨水準低下,政理不修。國家內部飢荒頻傳,民變不斷,外患持續,明朝已經陷入風雨飄搖之境地。
4. 中國歷史上最強大的是哪個朝代
元朝
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是由蒙古族建立起來的龐大王朝,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在全國范圍內建立起來的,以少數民族統治者為主的政權。蒙古族以其強大的武力,不僅征服了中原及長江以南地區,還將其控制范圍擴張至整個西亞地區。成為中國有史以來疆域最大的王朝。
蒙古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他們一直過著以游牧為主的生活。大約在公元十二世紀時,蒙古族出現了一位傑出的領袖--鐵木真。它作為部落首領,於公元1206年被各部推為大汗,稱為成吉思汗。在鐵木真的領導下,蒙古族逐漸強大起來,成為中國北方一支不可小覷的力量。它於公元1227年消滅西夏、1234年消滅金朝,為統一全中國作好了准備。此時,成吉思汗已死,窩闊台、蒙哥、忽必烈先後繼任大汗。公元1271年,成吉思汗之孫忽必烈在大都(今北京)建立起元王朝,從此,北京才逐漸成為中國此後近七百年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公元1276年,元朝發兵攻佔南宋都城臨安(今杭州),統一了中國全境。
元世祖忽必烈在統一中國之後,並沒有停止對外的軍事行動。此後,元朝曾兩征日本、兩征安南(今越南北部)、兩征緬甸,先後使高麗、緬甸、台城、安南等地成為元的屬國。在國內,為了統治漢族人民,元朝統治者將國民分為四等,即蒙古人、色目人(西夏、回回、西域等地人口)、北方漢人、南方漢人。在這種制度下,漢人的地位極底。成為了蒙古人與色目人驅使的對象。故而,在元朝統治初年,曾發生過多次漢族與南方各少數民族反抗蒙古暴政的起義,但都未能成功。
因為蒙古族以前的生活方式大多以游牧為主,生產力較低。為了改變這種狀況,自忽必烈以來,歷代元朝統治者都以農業生產代替了畜牧生產,所以元朝的農業有了極大的發展。由於元朝的疆域擴展到了西亞地區,使得歐洲與中國的交往更加頻繁,技術交流更加迅速。經濟的起步帶動了手工業與商業的發展,在元朝年間,中國南方的棉花種植已非常普遍,所以紡織業也隨之發展起來,出現了以黃道婆為首的一批手工業者,使當時的棉紡織技術達到相當高的水平。此外,因漕運、海運的暢通及紙幣的流行,商業在元朝也極度繁榮起來,使其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富庶的國家之一。元世祖年間,威尼斯商人馬可·波羅曾到過中國,在它撰寫的《馬可·波羅游記》中詳細的記載了當時元朝大都的繁榮景象。
物質的豐富使元朝的統治者生活逐漸奢華起來,同時也使蒙古統治者內部爭權奪勢的斗爭更加激化。在公元1308年至1333年的二十五年中,元朝先後歷武宗、仁宗、英宗、泰定帝、天順帝、文宗、明宗、寧宗至元順帝共八代皇帝,由此可見當時元朝內部的斗爭之激烈。元朝後期,各皇帝都過起豪華的生活,為了滿足他們的物質需求,統治者不斷向人民收取各種賦稅,尤其是漢族人民被壓迫尤為嚴重。於是漢族人民以各種形式起來反抗元朝暴虐的統治,早在泰定二年(1352年)河南趙丑廝、郭菩薩的起義就揭開了元朝滅亡的序幕。而後,順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發生的劉福通領導的紅巾軍起義,席捲了整個中國,在起義軍中,出現了一批優秀將領,其中以朱元璋、陳友諒、張士誠等人所領導的部隊實力最為強大。從至正十六年(1356年)到至正十九年(1359年)間,朱元璋不斷擴充自己的勢力,並在六、七年的時間里先後消滅了陳友諒、張士誠部,統一了江南的半壁江山。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開始北伐,他以"驅除胡虜,恢復中華"為口號,在大將徐達、常遇春等人的協助下,於公元1368年攻陷元大都,結束了元朝的統治。同年,朱元璋在建康稱帝,建立了明王朝。
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起來的王朝,他存在了九十七年,先後歷十一帝(自世祖忽必烈始),是我國歷史上較強大的王朝之一。但由於元朝對漢族人民的歧視,使其過早滅亡,成為將來的清朝統治者的前車之鑒。此外,元朝的統治,為我國畫訂了以後的大致范圍,自元末直到清朝中後期,中國的疆土在此基礎上一直未發生太大變化,而蒙古族在此之後也成為了中華大家庭的一部分。
5. 中國歷史上哪個朝代最富有
宋朝。
宋朝的經濟繁榮程度可謂前所未有,農業、印刷業、造紙業、絲織業、制瓷業均有重大發展。
航海業、造船業成績突出,海外貿易發達,和南太平洋、中東、非洲、歐洲等地區50多個國家通商。 宋代對南方大規模的開發,促成經濟中心南移。
咸平三年(1000年)中國GDP總量為265.5億美元,佔世界經濟總量的22.7%,人均GDP為450美元,超過當時西歐的400美元。
後世雖認為宋朝「積貧積弱」,但宋朝民間的富庶與社會經濟的繁榮實遠超過盛唐。
(5)中國歷史上哪個朝代最有血性擴展閱讀:
宋朝年財政收入最高曾達到16000萬貫,北宋中後期一般年份也可達8000—9000萬貫,即使是失去了半壁江山的南宋,財政收入也達10000萬貫。
明隆慶5年(1571)歲入白銀250萬兩。參照黃仁宇先生的估算,明朝正常的歲入最多也只有1500萬兩,緊急時期達到2500萬兩。
以銀錢的一般兌換率為1兩白銀=1貫銅錢,那麼明朝的正常財政收入僅僅是北宋的不到1/10,南宋的不到1/6。
清朝的財政狀況要好一些,國家初定的順治7年(1650)歲入1485萬兩。咸豐年間(1850前後),歲入約為4000萬兩,仍然遠小於600年前的宋朝,而此時中國的人口已經超過3億,估計為宋朝人口的2—3倍。直到清朝末年,國家歲入才達到了宋朝的水平。
唐代中後期兩稅(農業稅)收入約2000萬貫。宋太宗至道3年(997)收入3559萬貫,其中兩稅2321萬貫,佔65%,工商稅1238萬貫,佔35%。
宋天禧5年(1021)收入5723萬貫,其中兩稅2762萬貫,佔48%,工商稅2936萬貫,佔52%。宋熙寧10年(1077)收入7070萬貫,其中兩稅2162萬貫,佔30%,工商稅4911萬貫,佔70%。
兩稅一項從唐至宋都沒有大的變化,而在宋代工商稅收入卻突飛猛進。北宋財政收入由開國初與唐朝持平,到中期達到唐朝的兩倍以上,主要是工商業的巨大發展,引起工商稅直線上升的結果。
從熙寧10年來看,工商稅占財政總收入的70%。這說明構成國家財政收入主體的,已經不再是農業,而是工商業了,農業社會已經在開始向工商業社會悄悄邁進了。
宋朝龐大的財政收入並不是靠加重對農民的剝削,而是靠國民經濟飛速發展,工商業極度繁榮。作為一個傳統的農業大國,對大量小自耕農直接徵收農業稅一向是國家統治的基礎,像宋朝這樣的情況實在是絕無僅有,直到清朝末年,工商業收入才再一次超過了農業稅。
由於大量小自耕農不再是國家生存的根本,宋朝得以採取了與其他王朝迥然不同的土地政策——「不抑兼並」。
數千年來,中國傳統上一向將土地兼並視作國家大害,千方百計加以抑制。以至於形成了這樣一個循環——朝代開國時重新分配土地,造就出數百萬戶小自耕農;
經過上百年日積月累,土地向少數人手中集中,國家喪失稅源,一些失去土地的農民鋌而走險;大規模農民起義爆發,政府崩潰,新王朝建立,重新分配土地。
這種做法是自然經濟的產物,它固然可以保證多數農民都能有一些土地耕種,但也限制了集約經濟的發展和工商業的興起,將社會牢牢地捆在自然經濟之中。
而且這並不能完全阻止土地的集中,必須每隔一段時間就重新分配一次土地,而每一次對土地的重新分配幾乎都要伴隨著大規模的戰爭與破壞。
宋朝的做法使它成功地跳出這一怪圈。一方面不抑兼並,使土地能夠集約化經營,騰出大量剩餘勞動力(當時不足1%的人口佔有了全國土地的70%,而每年進入流通市場的土地佔全國總面積的20%);
另一方面成功地發展了工商業,不僅吸收了大量農村勞動力(僅信州的一個銅鉛礦就常雇有十餘萬礦工),而且促進了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從社會經濟發展看宋朝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宋朝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宋朝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