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關於馮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怎麼寫

關於馮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怎麼寫

發布時間:2023-01-01 08:37:35

A. 關於馮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怎麼寫

寫作思路:首先,我們要去查閱與馮姓相關的歷史文獻,以便我們能有材料寫。其次,我們可以詢問歷史老師或者當代大家,請求他們的幫忙。最後,要形成自己的認知體系,然後開始動手寫作。

要點:與馮姓有關的歷史文獻都是有用的參考文獻。

範文如下:

馮姓在中國百家姓中屬人口較多的大姓之一,且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自周至今,英豪輩出。並經歷代繁衍,子孫遍布中華大地。但中國封建社會幾千年,內憂外患,災害頻繁,百姓歷盡滄桑,以至家乘散失,祖武斷蹤,不少人不知先輩的由來。

馮氏雖有其顯赫的歷史,但流傳下來的族譜也不詳不盡,而且版本甚多,說法不一。現只能根據一些資料整理簡略介紹,也不一定準確。謬誤之處祈望讀者指正。

春秋戰國時期,魏國國君魏文侯名斯,也是畢萬的後代。魏斯之子魏啟字長卿,封於馮(河南省滎陽縣西),故魏長卿的子孫也姓馮。其世家大族居杜城。因此,馮氏有聲望的世家大族就分為始平、杜城兩大世系。

(1)關於馮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怎麼寫擴展閱讀:

出自歸姓,為馮簡子之後。4000多年前的堯舜時期,在今河南商丘一帶居住著以白頭翁為圖騰的歸夷氏族。歸姓的一旁支遷徙到今山東菏澤地區,形成河伯族。

進入夏朝帝芒時代,河伯族首領馮夷後人在馮地(今陝西大荔縣)建立了馮夷國,歷經夏商周三朝。周初,馮夷國分裂為馮、河宗、邯三國。春秋時期,鄭國大夫簡子(歸姓)被鄭簡公封於此地,遂以封邑而得氏,為該支馮姓第一人。

出自姬姓,為姬昌之後,系承畢公高,始祖馮文孫。據《元和姓纂》和《廣韻》記載,周文王姬昌的第十五子畢公高後裔畢萬之子追隨晉文公立國,封為魏武子,得封魏地。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冊封魏家為諸侯,其後人魏長卿一支受封於馮城(一說今河南省滎陽縣,一說今陝西省大荔縣)。於是這一支子孫逐步放棄了畢、魏之姓,以邑為氏而改姓馮,史稱馮氏正宗。而魏地的子孫則氏魏,故馮、魏兩姓實為同一脈族。

B. 關於馮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怎麼寫

作文思路:開篇詳細介紹了馮姓的歷史來源,接著敘述了馮姓在唐朝的遷徙情況以及當下馮姓在百家姓氏中的排名情況。

馮姓出自歸姓,為馮簡子之後。4000多年前的堯舜時期,在今河南商丘一帶居住著以白頭翁為圖騰的歸夷氏族。歸姓的一旁支遷徙到今山東菏澤地區,形成河伯族。進入夏朝帝芒時代,河伯族首領馮夷後人在馮地(今陝西大荔縣)建立了馮夷國,歷經夏商周三朝。

周初,馮夷國分裂為馮、河宗、邯三國。春秋時期,鄭國大夫簡子(歸姓)被鄭簡公封於此地,遂以封邑而得氏,為該支馮姓第一人。

唐宋時期,馮氏先後又有兩次大舉南遷,使馮氏分居於中國江南廣大地區,明、清之際遍及全國各地。另據有關史料記載,山西代州馮氏始遷祖為明初馮有才第五代孫隆奄,今河南西平縣馮氏,是明朝開國功臣,郢國公馮國用的後代,系明初遷入。

唐末黃巢起義時,中原馮氏有一支避亂南遷至福建寧化石壁,到宋代分成上杭、漳州、武平等支脈,至宋末元初,上杭馮氏有的又南遷至廣東。清康熙至乾隆年間,廣東、福建的馮氏有數支移居台灣,此後,有的又遠遷到海外。

馮姓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在當今中國大陸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十七位,在宋版《百家姓》中列第九位,在以人口為序的中國姓氏中排名第27位,在台灣省名列第七十二位,人口約八百六十一萬五千餘,佔全國人口的0.64%左右。

遷徙分布情況

唐宋時期,馮氏先後又有兩次大舉南遷,使馮氏分居於中國江南廣大地區,明、清之際遍及全國各地。另據有關史料記載,山西代州馮氏始遷祖為明初馮有才第五代孫隆奄,今河南西平縣馮氏,是明朝開國功臣,郢國公馮國用的後代,系明初遷入。

唐末黃巢起義時,中原馮氏有一支避亂南遷至福建寧化石壁,到宋代分成上杭、漳州、武平等支脈,至宋末元初,上杭馮氏有的又南遷至廣東。清康熙至乾隆年間,廣東、福建的馮氏有數支移居台灣,此後,有的又遠遷到海外。

C. 關於馮姓的歷史現狀

馮姓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在當今中國大陸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十七位,在宋版《百家姓》中列第九位,在以人口為序的中國姓氏中排名第27位,在台灣省名列第七十二位,人口約八百六十一萬五千餘,佔全國人口的0.64%左右。主要分布於中國的廣東、河南、河北、江蘇、山東和雲南等地。
漢唐時期,馮氏繁衍很快,從原來的發源地陝西,發展到了現今河南、河北、山西及福建等地。馮姓的宗族較多,唐代的《元和姓纂》說,馮氏出潁川(郡治今河南許昌)者,是東漢征西大將軍馮異的後代;出上黨(今山西長治)者,是西漢左將軍馮奉世的後代;出長樂信都者,是漢代宜都侯馮參的後代;出京兆(今陝西西安)者,是北燕昭成帝馮弘的後代;出弘農(今河南靈寶)者,是馮弘之孫馮寧的後代;出河間(今河北獻縣東南)者,是唐監察御史馮師古的後代。出嶺南者,是唐越國公馮盎的後裔。

D. 關於馮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馮姓歷史考略
馮姓在中國百家姓中屬人口較多的大姓之一,且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自周至今,英豪輩出。並經歷代蕃衍,子孫遍布中華大地。但中國封建社會幾千年,內憂外患,災害頻繁,百姓歷盡滄桑,以至家乘散失,祖武斷蹤,不少人不知先輩的由來。馮氏雖有其顯赫的歷史,但流傳下來的族譜也不詳不盡,而且版本甚多,說法不一。現只能根據一些資料整理簡略介紹,也不一定準確。謬誤之處祈望讀者指正。
據《通志·氏族略·以邑為氏》中說:「馮氏世本姬姓,周文王第十五子畢公高之後,畢萬封魏,支孫食采於馮城,因氏焉。」也是說,周文王第十五子姬高,封地於畢國,叫畢國公,又稱畢公高。四百年後,畢國被西戎所滅,畢高後裔畢萬投奔到晉國,晉獻公封他為大夫。畢萬多次隨晉獻公出征,屢立戰功。晉獻公把魏地封給他,任魏大夫,並封給畢萬奉祿食采地於馮城(馮城一說是陝西省大荔縣的馮翊城,一說是河南省滎陽縣西)。畢萬子孫就以邑為姓,此乃馮氏之所出。而魏地的子孫則姓魏,故馮魏兩姓實為同一祖宗。馮氏有聲望的世家大族居陝西省興平縣東南之始平。
春秋戰國時期,魏國國君魏文侯名斯,也是畢萬的後代。魏斯之子魏啟字長卿,封於馮(河南省滎陽縣西),故魏長卿的子孫也姓馮。其世家大族居杜城。因此,馮氏有聲望的世家大族就分為始平、杜城兩大世系。至秦漢以後,馮氏支脈繁多,出上黨者(今出西長治、潞縣一帶),為漢左將軍馮奉世之後;出穎川者(今河南寶豐、禹縣一帶),乃漢征西大將軍馮異之後;出弘農者(今河南靈寶縣以西、陝西的華陰以東),西魏寧州剌史馮寧之後;出京兆者(今河北省內),是北燕王馮弘之後。而他們的源上歸屬那個世系,只能依據其本支族傳著。稱始平世系者,乃馮簡子支脈;稱杜城世系者為魏長卿支脈。
在中國漫長的歷史中,馮氏子孫出了一大批出類拔萃的頂尖人物。春秋周景王時,鄭國名卿馮簡子,為人精明,鄭國公凡事必問之。簡子曰:「天道遠,人道邇,非所及也。」他第一個把人道置於天道之上,反對當時奉行的「天神論。」戰國時韓人馮亭任上黨太守。秦伐韓,攻上黨,韓不能守,馮亭即與趙聯系,把上黨入於趙,趙封馮亭為華陽君。馮亭與趙國大將軍趙括共同抗擊秦軍,結果被秦將白起包圍於長平,馮亭及趙括等戰死,趙軍四十萬人被俘活埋,成為歷史上一大坑俘慘劇。西漢時馮奉世任衛侯,曾持節出使大宛。時莎車貴族叛反,殺漢人官員。馮率兵擊破莎車,威震西夏,封奉世為光祿大夫。後又大破羌虜,於邊郡要處屯田。賜奉世爵位為關內侯,任左將軍。奉世子馮野王,字君卿,通詩書,歷官隴西太守。奉世女馮婕妤,為元帝昭儀皇後。而馮野王弟馮立,也官至山西太原太守。東漢時馮異,精通孫子兵法,隨劉秀安定河北,為劉秀偏將軍,封應侯。後又封為孟津將軍。在多年的行軍作戰中,馮異為劉秀建立東漢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但馮異謙遜,從不誇己功,諸將並坐論功,他常避於大樹下,被譽為大樹將軍。劉秀即位封馮異為陽夏侯,任征西大將軍。後代馮氏宗祠的楹聯寫:「始平世澤;大樹家聲」或「始平開玉葉;大樹發金枝」,馮氏子孫以馮異有功不居功為榮,並以謙遜為家訓。東晉十六國時,後燕慕容寶即位,馮跋任中衛將軍,後燕主高雲被部下所殺,馮繼位跋起兵平定之,眾擁馮跋稱天王,建立北燕政權,建都於昌黎。馮跋病逝,其弟馮弘。至唐代有吏部尚書馮宿,工部尚書馮定和諫議大夫馮審。後晉宰相馮道,南唐宰相馮延己,北宋宰輔馮拯,北宋狀元馮京,明朝戶部尚書馮銓,清朝進士馮成修,太平天國領導人馮雲山等,都是當時的名臣良將。
廣東馮氏始自何時,源於何人,說法不一。筆者傾向於自馮業始。馮業為馮弘三子,公元436年北燕王馮弘被北魏所敗,北燕亡。馮業受父王馮弘之命,率三百人乘船南下,投靠南朝宋文帝劉義隆,留居廣東新會,初封懷北侯新會太守,後封羅州剌史(治石龍縣、化縣、今廉江、茂名等地)。馮業就成為嶺南馮氏的始祖。

作者:馮雄 0位粉絲 2007-4-30 05:18 回復此發言

2 【馮姓歷史考略 】轉 〈馮〉吧

馮業之子馮宣及孫馮融都任羅州剌史之職。馮融之子馮寶,自小勤奮好學,二十歲就考取了功名,被委任為高涼太守。馮寶與高涼蠻酋豪族冼氏女冼英結婚。梁武帝太清二年,高州剌史李遷士謀反,召馮寶欲協迫其出兵同反。被冼夫人勸止,並策計率銳兵直入李府砍李遷士。馮寶關心群眾疾苦,經常派軍隊醫生為群眾治病並宣傳醫學道理。當地人民把他當作救命恩人。梁武帝封馮寶為護國公。馮寶卒於陳朝永定二年,其墓葬於高州良德東十五里之鳳凰山磨盤嶺。
馮寶之妻冼英,其威望、功績遠勝於馮寶。高涼冼氏豪族,轄部落十餘萬。冼英自幼賢明,有勇有謀。與馮寶結婚後,她在部落中推行封建法治,以改造俚人的舊習俗。李遷士謀反,冼氏率兵會同高要太守陳霸先把李追殺至江西南康。後冼氏又為陳霸先建立陳朝作出了重大貢獻。在陳朝,冼夫人成為嶺南百越一方的重要支柱。馮寶去世後,其子馮仆年九歲,任陽春郡太守,實際上由冼夫人主政十多年。她把政務治理得有條有理,境內漢俚一家,不分彼此。後陳亡,嶺南未有所附,數郡共奉冼夫人為聖母,保境安民。隋文帝遣書命其歸化於隋。冼夫人以統一大局為重,集首領數十人迎隋使入廣州,嶺南悉定,華夏統一。隋文帝冊冼夫人為宋康郡夫人。隋開皇十年,番禺王仲反叛,冼夫人遣兵會同隋將裴矩平亂,嶺南遂定。隋帝封冼夫人子馮盎為高涼太守,追封馮寶為譙國公,冊冼夫人為譙國夫人。仁壽初,冼氏卒,葬於電白電城山村。冼夫人的一生,對維護國家的統一,促進嶺南民族的團結,作出了偉大的貢獻。周恩來總理譽她為「中國巾幗英雄第一人」。
在馮氏族譜中,對馮維乙公是那個朝代人、是何人子孫有不同說法。這也牽涉到廣東馮氏始自何人。有的族譜說馮維乙是馮業的十三代孫,每一代有名有姓,有根有據。以這樣推算,馮業為南北朝人,其曾孫馮寶是隋代人。馮寶後再相隔九代,馮維乙應是唐代人。但有的族譜則認為馮維乙是馮異的十七代孫。說他自鄭入粵,初為徵仕郎,任高要尉升邑長,轉授奉政大夫廣州府參軍。其依據是原始平義學供奉其神位寫「隋奉政大夫廣州參軍鎮涌房始祖考維乙馮公妣白何氏安人神位」。故馮維乙是隋代人。對此,尚需進一步考證。
為什麼對馮維乙公出生年代及源流如此重視?這是因為今天廣東馮氏有不少是馮維乙的子孫。他生有五子,長子朝元,其子孫居南海鎮涌;次子朝愷,其子孫居南海藤涌;三子朝端,其子孫居南海石涌;四子朝綱,其子孫自南雄遷至鶴山,分居於越塘、大埠、維墩、玉橋等處;五子朝紀之後分善俊、善長、善牧三房,善俊之裔居前江、福逕、新仁和、新社等地。善長後代居古勞。善牧之裔分居湴蓼及廣西柳州一帶。馮維乙公之墓葬於鶴山湴蓼之將軍山。他的夫人白氏和何氏均葬於南海西岸之鳳冠山。香港馮氏宗親會於1991年撥款在將軍山下建了一座將軍亭,並築水泥石級直到維乙公墓前。鳳冠山也修築了一條水泥路通到白氏太婆墓前,以方便馮氏子孫拜祭。每年重陽節,香港馮氏宗親會都組團回鄉旅遊並祭祖。鶴山、南海、新會、番禺等地的馮氏子孫也自動前往拜祭,一時車水馬龍,人來人往,甚為熱鬧。
馮氏居住在鶴山的沙坪、古勞、雅瑤、龍口等鎮30多條村莊,人口有15000多人,華僑、港澳同胞10000多人。

作者:馮雄 0位粉絲 2007-4-30 05:18 回復此發言

3 回復:【馮姓歷史考略 】轉 〈馮〉吧
馮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二十七位的大姓,人口眾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六四。

E. 關於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怎麼寫

1、姓氏的歷史:中華古姓的最初來源,是基於「天道」的原始宗教崇拜、圖騰崇拜與祖先崇拜。所謂「天道」,即一切事物皆有的規則。原始圖騰崇拜是中華古姓的根源。大量古代文獻佐證了這一觀點。

同一個祖先繁衍的後代稱為宗族。姓氏最早起源於部落的名稱或部落首領的名字。它的作用主要是便於辨別部落中不同氏族的後代,便於不同氏族之間的通婚。因此姓氏的產生,標志著從群婚制到以血緣關系的婚姻制的轉變,是人類文明進步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2、姓氏的現狀:當代中國100個常見姓氏中,集中了全國人口的87%。其中,佔全國人口1%以上的姓氏有19個,分別為:李、王、張、劉、陳、楊、趙、黃、周、吳、徐、孫、胡、朱、高、林、何、郭和馬。歷史上,中國大約有一半的人口一直集中在這19個同姓人群中。

中國姓氏文化研究的重大意義:

1、中國姓氏文化是解讀中國古代社會結構的一把鑰匙。

2、中國姓氏文化是標記中國歷史上人口遷移的一座史碑。

3、中國姓氏文化是時代文化特徵的一種反映。

4、中國姓氏文化是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的一種紐帶。

5、中國姓氏文化是一種特殊的社會經濟資源。

F. 馮姓的來源和歷史是什麼

馮姓的來源和歷史如下:

1、源出歸姓。

4000多年前的堯舜時期,在東夷中有一支以白頭翁為氏族圖騰的歸夷,原居住在今河南商丘一帶。歸姓的一旁支東遷到今山東菏澤地區,形成以荷為圖騰的河伯族。進入夏朝帝芒時代,河伯族出了一位傑出的首領馮夷,在河洛地區稱霸一時,後為夏有窮氏所迫,向北過黃河,其後人在陝西大荔縣建立了馮夷國,歷經夏商周三朝。周初,馮夷國裂解為河宗、馮、邯三國。周武王滅馮等後,三國後裔均以國名為氏,春秋時鄭國大夫馮簡子為歸姓馮氏第一名人。歸姓馮氏的歷史至少有3700年。

2、源出姬姓。

周武王封其親族於馮夷故地,仍稱馮,春秋初被晉國吞並,馮邑後人也以馮為氏。公元前661年晉滅魏,大夫畢萬封魏,畢萬為周文王第十五子畢公高的後裔,畢萬的旁支裔孫長卿(即文孫)食采於馮邑,古城在今河南滎陽西,子孫遂以封邑為氏,此為姬姓馮氏。姬姓馮氏的歷史也有3000年了。當代漢族馮姓均認為出自姬姓,為周文王之胤。

3、出自外族的改姓。

我國的馮姓長期活動在北方地區,不斷地與其他民族交流,互有基因的流動。加入馮姓群體中的外族主要有:漢初的匈奴人,南北朝時百濟人,宋元明時期兩廣南部的浬人。而清朝滿洲人和蒙古人也有改姓馮。這些少數民族與漢人長期混居,逐步同化,而轉變成為當地的馮姓漢族。

人口分布:

馮姓在人群中分布在粵桂大部、海南、貴州北部、湖南南端、川渝鄂大部、豫冀京津、甘肅東部、晉陝、魯皖蘇大部、內蒙古中部、遼寧西端、黑吉東端、新疆西北端,是馮姓常見的地區,馮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63%以上,中心地區可達1.7%以上,其覆蓋面積約佔了總國土面積的33.3%,居住了大約71%的馮姓人群。

在黑吉遼大部、內蒙古東部、山東東端、甘肅大部、青海東部、四川北端和南端、雲南北部和東部、貴湘大部、廣西北端、湖北南部、贛浙閩大部、廣東東端、皖蘇南端、上海,馮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42%—0.63%之間,其覆蓋面積佔了總國土面積的28.5%,居住了大約26%的馮姓人群。

G. 關於馮姓研究調查報告的4子

的「差班」——四 2 班。可你們千萬不要誤會,不是我們班所有的學生成績都不好,而是全年級成績非常好的學生和成績非常差的學生都在我們班,所以經過「平均」以後,我們全班的分數就拉下來了。我是本班的學習委員,我一直熱愛著我們班集體。
作為一名小夥子,我長著一雙珍珠般明亮的大眼睛,聽課的時候,總是炯炯有神地盯著老師,一刻也不放過。我的臉上還有一大特點,就是臉上的那個痣,別人都說是美人痣,我卻總覺得別人在嘲笑我,畢竟我是一個男子漢嘛。
我不僅長的英俊,而且文武雙全呢。「文」說的是學校每次數學競賽,我都是獲得一等獎。「武」呢,就是我在學校特長課報的是太極拳興趣班,現在已經會來上兩三招了。我的籃球技術也是全班男孩子里出了名的。有一次,班裡舉行籃球比賽,有一位同學投籃的時候,我直接來了一個蓋冒,把球搶了過來,然後迅速投向籃圈,果然不出我所料,球進了。怎麼樣?我的球技不錯吧!
其實我還有許多特長呢,比如說圍棋、五子棋、奧數、信息技術……除了這些,我平時還喜歡繪畫、玩電腦、游泳、踢足球……等我長大以後,我還想當一名科學家為人類造福呢!
2我國是人類最早的搖籃之一,也是世界上文化發達最早的國家之一。從黃帝、炎帝到中華民族這條有著5000年歷史的長河裡,有著無數的發明創造,無數的文人雅士,無數熠熠生輝的文化藝術。古有指南針、火葯.造紙術、活字印刷術,四大發明,今有神州5號載人航天技術;古有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今有宏偉壯觀的三峽工程,這難道不值得我們驕傲嗎?唐詩宋詞,異彩紛呈,科學技術,燦爛輝煌。這難道不值得我們驕傲嗎?新中國成立後,尤其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我國各行各業迅猛發展,國防科技事業突飛猛進。中國,這個原來一窮二白的,處於挨打地位的落後國家今天已成為繼美國、日本、德國、法國、英國之後的世界經濟大國,贏得了世人的贊嘆,再加上香港澳門回歸;中國申奧成功,雅典奧運健兒凱旋而歸……這一切難道不值得我們驕傲嗎?

我驕傲,我是中國人,我為祖國5000年的文明歷史而驕傲!

同學們一定還記得2003年10月15日那個普通而非凡的日子。我國神舟五號宇宙飛船成功發射上天,我國的首位航天英雄楊利偉在浩瀚的太空翱翔了21小時,中華兒女千年來的飛天夢想在那一刻實現了!我國成為了繼美國、俄羅斯之後第三個能獨立將自己培養的宇航員送上太空的國家,這是我國載人航天技術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這次宇宙飛船成功的發射,標志著我國航天事業的飛速發展,而且將大大促進我國太空的科學研究,還會帶動一大批相關的高科技技術產業的發展。
我驕傲,我是中國人,我為祖國的航天事業高速發展而驕傲!

H. 關於馮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沒錯,特別是對那種智商低下的兒童,對他們來說太不公平了!

I. 關於馮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要如人教版的五年級下冊綜合性學習第二課的二小課

1.問題的提出:
我們身邊有很多姓馮的人,我們想了解馮姓的來歷、歷史等等。我們打算利用閱讀書籍、上網才找的方式來尋找資料。
2.歷史上姓馮的人:
馮夢龍、馮 道、馮子材、馮 繚、馮玉祥等,還有我們知道的作家馮驥才,我們還學過他的課文呢!
3.馮姓的現狀:
馮姓在當今按人口多少排序的中華姓氏中為第27位大姓,其人口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0.64%。
4.馮姓的歷史來源:
馮姓有兩個來源,均出自河南。一支是馮簡子的後代——春秋時,鄭國有個大夫叫馮簡子,其後代以他的名字為姓氏,就是馮氏。今河南新鄭市鄭韓故里城,即這支馮氏的祖根地。馮氏的另一支為畢公高的後代。周文王姬昌第十五子名高,被周文王姬發封於畢,以封國名為姓氏,即畢氏,稱為畢公高。畢公高的後裔畢萬,因功被封於魏,其子孫有被封為華侯者,華侯之孫名長卿,食采邑於馮城(今河南滎陽市西)其後人也已封邑為姓氏,稱馮氏。位於今河南鄭州市北古滎鎮的滎陽故城,即這支馮氏的祖根地。滎陽故城史建於春秋戰國時期,城垣為不規則形,周長7.5公里,以發現有兩個南門、一個北門和一個西門,出土有鐵器、陶器、貨幣等。

馮氏早期主要是在我國北方繁衍發展,後移居全國各地,並由一些人走出國門,到海外開拓。馮氏支脈繁多,唐代的《元和姓纂》一書列馮氏郡望有穎川、上當、長樂、京兆、弘農、河間等。這說明馮氏曾這些郡都形成望族,人丁興旺。
5.活動感悟:
百家姓代代傳,傳到我手中。我從今往後要更加的去了解我們中華的歷史,讓我們的龍脈代代相傳!
END完 謝謝觀看
(打這么一篇沒把我累死啊……手指都腫了,不過沒事!help you就是我們的職責~~~~~~~~望採納了)

閱讀全文

與關於馮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怎麼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9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1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5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6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8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0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1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6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6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