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施洞鎮苗族歷史文化如何記錄

施洞鎮苗族歷史文化如何記錄

發布時間:2023-01-04 00:10:20

Ⅰ 苗綉的起源是什麼

起源:
苗族起源的多種說法之一是「東來說」,這與神木、鳥有關,也與中華民族的上古神話傳說相關,說木神句芒輔佐了東方天帝太嗥。太嗥其實是一個以神鳥為圖騰的上古氏族,又說太嗥便是伏轟,伏轟與女鍋作為中華民族的祖先是盡人皆知的,他們傳說中的樣子便是龍的最初形式,《列子·黃帝》記:「皰犧氏(即伏羲)、女媧氏蛇身人面」,《春秋緯合誠圖》記:「伏轟龍身牛首」,可以說,這些上古的圖騰意向在苗族的綉品上反映得非常明顯,比如那看似雙龍戲珠的綉品,中間卻是個人,這人其實就是苗民人祖姜央,而雙龍便成了庇護苗民的伏羲與女媧。
苗族的文化與中華民族的上古歷史如此密切的纏繞一起,苗族的刺綉不僅熱烈奔放,而且蘊意著神秘悠遠的篇章,苗綉中的龍更以其豐富的意象與中華民族的開創歷程緊密地聯在一起。從這些殘存著「人神混同」、「人獸混同」、「自然物類混同」的原始思維特徵的綉品中我們看到,苗族人民營造出的龍是那樣的率真稚氣、熱烈奔放、神奇壯麗、自由不羈。

苗綉是指苗族民間傳承的刺綉技藝,,是苗族歷史文化中特有的表現形式之一,是苗族婦女勤勞智慧的結晶。主要流傳在貴州省黔東南地區苗族聚集區。雷山台江等地的苗族服飾至今仍保留著原汁原味的傳統風格,精美絕倫的刺綉技藝和璀璨奪目的銀飾讓人贊嘆不已。苗族服飾的刺綉工藝有其獨特性,如雙針鎖綉、縐綉、辮綉、破紗綉、絲絮貼綉、錫綉等。刺綉的圖案在形制和造型方面,大量運用各種變形和誇張手法,表現苗族創世神話和傳說,從而形成苗綉獨有的藝術風格和刺綉特色。苗家婦女擅長紡織和刺綉,清《開化府志》、《廣南府志》、民國《馬關縣志》、《邱北縣志》都記載有苗族婦女「能織苗錦」之句。
苗家姑娘個個會綉花。由於環境的熏陶,苗族女孩四五歲就跟著母親、姐姐和嫂嫂學綉花了。到了七八歲,她們的綉品就可以鑲在自己或別人的衣裙上了。
苗綉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服飾文化的瑰寶。要數中國少數民族功夫絕技,苗綉以其古老、神奇以及文獻特性著稱。
現存的苗綉,起源於古代濮人的雕題文身。雕題就是用刺刺破皮,塗以硃砂或其它色彩;文身就是用刺仿龍、鳳、夔花紋雕題,在人身上刺出現龍、鳳、夔的保護色花紋,藉避龍、夔之害,戰勝龍、夔,以謀生存。從苗族的《古老話》得知,苗族古代的雕題文身大師是嫁嘎。
到了濮人的後裔南蠻,發明了蠶桑之術後,雕題文身開始從殘酷的保身藝術形成美的裝飾藝術,出現了「描」。描就是用硃砂等色彩仿生物色彩在蠶帛上描繪花紋。到了骨針、銅針、骨織板、銅織板出現後,雕題文身藝術又進一步演變成挑花和織花。到周代有了鐵針,濮人後裔的挑花技藝便發展道了相當可觀的程度。挑花只是在蠶帛上經緯線的垂直交叉網格,挑出物體的象徵圖案來,這也滿足不了濮人後裔------南蠻對美化生活的要求,便往鑿花、綉花技藝發展。濮人後裔鑿花、綉花技藝到春秋、戰國時期,形成了湘綉、蠻綉。湘綉以居住在湘江流域的濮人後裔相柳一支為主體,其綉花技藝向寫實逼真的藝術境界發展。楚亡後,湘氏很快融合於華夏,經過秦、漢時期,組成漢族,湘綉也就成了中華民族綉花技藝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蠻綉以居住在沅江流域、烏江流域的六蠻、七戎的蠻氏為主體,其鑿花、綉花、織花技藝向幻想的藝術境界發展,保持了濮人後裔挑花、綉花、織花的對稱圖案格局,形成苗綉、苗錦風格。
苗綉是由驩兜部與南蠻部結合;三苗部與西戎結合組成,即《尚書》說的:「串三苗於三危,以變西戎;放驩兜於崇山以變南蠻。」因為組成苗族的氏族部落大多居住分散,不相同屬,個氏族均形成各自的文身裝飾藝術。到了元、明清,漢籍中不斷出現了按照服飾特點將苗民分為紅苗、花苗、白苗、青苗、黑苗的記載。紅苗以七戎、六蠻為主體,以龍鳳為氏族徽;花苗以鑿齒民為主體,以蝶為其氏族徽;白苗、青苗以人夷、九夷為主體,以夔麟為其氏族徽;黑苗以盤瓠蠻為主體、以狗為其氏族徽。他們均以某一動物作自己氏族的代表,崇拜的圖騰。這種圖騰崇拜極大地影響了氏族綉品裝飾紋樣的主體物象的表現和風格的形成。另一方面,隨著各氏族間頻繁的交往、裝飾紋樣的相互借鑒、補充、滲透的現象也日漸增多。
苗綉針腳大體可分為綉、插、捆、灑、點、挑、串七種。大面積以綉針平綉,其中需要顯出深淺色調的,則用插針,將彩色深淺不同插進去,形成幾種色彩的連結平面;需要顯出立體感的地方,則使用捆針,使其形體在綉面上突出來。綉面上需要顯出立體感的細小部分,則使用灑針、點針和挑針。綉料正面和背面需要顯出一致效果的,則採用串針。一幅綉品,常綜合運用幾種針腳,或配合粘花、貼花、補花和堆花等手法來完成。
苗綉的色調亦帶有強烈的誇張色彩,它常不按照真實物體的顏色配色,而是按其氏族的審美要求,大膽而靈活的加以運用;其色彩講究冷暖的對比,注重在強烈的對比之中取的一種色彩美的協調,造成一種古樸又絢麗多彩的效果。苗綉的歷史淵源悠久,其裝飾紋樣的誇張變形,既著意於生氣勃勃的客觀對象的表現,又夢境般的幻想色彩;針法豐富多變,色調古樸協調而又鮮艷明麗。這些,都使苗綉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這也正是這種不同於其他兄弟民族的強烈的一是個性,使苗綉成為我國裝飾藝術園地里額一隻奇葩奇葩,給這一園地增添了風采。

Ⅱ 施洞的歷史來歷

為兵家必爭之地,咸同年間清政府為開辟苗疆,清剿苗族村落,抗清英雄張秀眉帶領的苗族起義軍就以施洞為據點,多次有力地阻擊清軍的進犯;清軍攻取施洞後據此為營,清將蘇元春在施洞修建公館,長期居留。清末民族學家徐家斡長期遨遊中華大地,最後擇居在施洞,長達十多年,寫出了著名的《苗疆聞見錄》。
施洞山清水秀人傑地靈,是張秀眉起義軍高級將領九大白的故鄉。貴州省第一屆議會副議長、孫中山總統府秘書張伯修,抗戰時期國民革命軍第一軍軍長、二十九集團軍副總司令張卓出生在施洞。苗族歌唱家阿泡、阿略都出生在施洞。
施洞鎮地理位置優越,水陸交通方便,憑借清水江,施洞水上交通下可至湖南洞庭湖,上可至州府凱里。施洞苗語叫「展響」,譯為集貿市場,自古以來商賈雲集,最繁榮的時候這里百舸爭流、過盡千帆。臨邊幾個鄉鎮至今沒有趕集日,還完整延續著在施洞趕集的習俗,老碼頭和老街的民間交易的火熱度不減當年。
施洞是苗族文化的前沿陣地,特殊的地理環境造就了商業的發達,相對於其它苗族地區這里可謂豐衣足食,這里與外界交流頻繁,聰明的苗族人吸收了外界的文化而進行了創新。被列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苗族服飾就是最好的佐證。
施洞鎮的苗族文化厚重,列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有「苗族姊妹節」、「獨木龍舟節」、「苗族刺綉」、「苗族銀飾」,以及世人所熟知的「苗族飛歌」、「苗族古歌」、「舞龍噓花」「木鼓舞」等。保留有清朝和民國時期所建「八大窨子屋」、「兩湖會館」、「蘇元春公館」和「一品夫人墓」等文化古跡。
施洞鎮苗族的婚姻習俗通常為方圓50公里范圍,親緣關系錯綜復雜,舉辦婚嫁的時間一般為15天左右,來的親朋好友可以幾天幾夜唱古歌、唱酒歌,新娘子要挨家挨戶到村裡走禮,每戶人家也備好飯菜還禮給新娘。
施洞鎮苗族喜歡熱鬧,大節月月過,小節也不斷,只要有事,不管好事壞事,總要聚一餐,幾乎什麼節日都不會放過,漢族的、苗族的、甚至聖誕節也過,人們聚在一起喝自釀的米酒、吃清水江的魚,唱飛歌、唱情歌、跳踩鼓舞,施洞古鎮苗族人的幸福指數很高。
旅遊勝地
施洞鎮依山畔水,氣候宜人,清水江穿境而過,鎮內古樹蔥郁,田園風光秀麗,群山雄偉壯觀。施洞民族風情享譽海內外,苗族姊妹節和獨木龍舟節舉世聞名,苗族飛歌蜚聲藝壇。此外,建於清朝末年的兩湖會館也值得一游。施洞有工藝精湛、風格獨具,精美絕倫的苗族銀飾和手工藝品,有蘊含苗族特色文化的手工刺綉,這里還有獨特的民族飲食文化,有鮮嫩健胃的酸湯魚,味美價廉的施洞肉鵝等。施洞的民族風情和民族工藝品以其純朴的風格、精湛的工藝,深受中外遊客的青睞,每年前來觀光的中外遊客多達20萬人次。

Ⅲ 施洞鎮的龍船節

在貴州台江縣施洞鎮有一個獨特的節日,獨木龍舟節,不同於其他地區的龍舟節:一是舉辦的時間不同。別的地區賽龍舟時間在端午節前後,而施洞苗族是在每年農歷5月23至27日之間舉行。
二是龍舟的製造不同。別的地區製造龍舟是用許多塊木板組合而成,施洞苗家獨木龍舟只用三根杉木並掏空樹心製成。中間的一根稱為母舟,長達二十餘米,兩邊的兩根叫子舟,長度在十五米左右。平時分開擱置,競渡時各用麻繩或竹子將子舟捆綁在母舟兩側。龍頭用水柳樹精心雕刻而成,有一人多高,安有龍角,雕著龍眼、耳、鼻、舌、齒,嘴含白珠,腮掛龍須。龍頸背部刻有鱗,裝飾著紅、黃、綠、白、青等多色彩繪,並嵌入玻璃映襯,使其色彩斑斕,栩栩如生。別的地區龍舟的龍角似鹿角,施洞苗家獨木龍舟的龍角是一對彎彎的大水牛角,左右角上分別寫有「國泰民安」和「豐調雨順」八個字。
三是劃龍舟的方法不同。別的地區賽龍舟坐著劃,施洞苗族的獨木龍舟賽是站在兩邊的子舟上劃。
四是紀念的人物不同。別的地區舟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施洞苗族的獨木龍舟賽來源於一段遠古的神話傳說。
以施洞為中心的清水江沿岸
各個村寨臨江邊都有龍船棚安放龍船,從訪問中得知,各村的龍船下水在逐年減少,從70年代的30餘條到今年的7條,去年還多些,有10來條。其中的原因說出來也許還是比較現實的,因為龍船的「鼓頭」在清水江沿岸有親戚的寨子都要靠岸收禮,一般以鵝居多,也有送現金和活豬的。劃龍舟的這四天都要包船上所有人的吃喝,今年收的禮來年要還的,應了那句電影里的老話:出來混,遲早要還的,人情社會啊!還有一個原因,由於最近幾年外出打工的人很多,青壯年勞力大都在節日期間不回來,從抬龍船下水到劃龍船的這幾天很耗體力,這也是清水江沿岸許多村寨龍船不下水的原因。今年的龍船節政府還獎勵每條船1000元,鼓勵各村寨都參加,但收效甚微。 苗族的獨木龍舟節是男人的節日,顯示的是男人的力量。女人是不能參加的,不能坐龍船、不能摸龍船、家裡有懷孕或坐月子的都不能參加,不能的太多了,村民說因為怕龍船出事。不過這幾年實際上從儀式到禁忌也沒這么嚴謹了,正式的龍船下水儀式已許久不搞了,也許支撐村民參加龍船節的唯一動力是:「今年要收禮,要收禮呀要收禮!收禮只收豬、鵝、人民幣!」 劃龍舟的村寨,一般一寨一隻龍舟,兩百戶以上的多是兩只
或三隻。放龍舟的房子形長廓,稱「龍舟棚」。棚為一排七間八柱式木結構,上有瓦面屋頂,依山而建。全長約25.6米,寬2.7米,高為3.24米。經過實地測量十三個寨子的「龍舟棚」,長短高矮幾乎相等。 以一個寨或一個氏族為單位,第屆(即每年)推選一個鼓主。苗語稱為「嘎紐」,即鼓主之意,俗稱為「鼓頭」。「紐」是鼓的意思,本來,劃龍舟時龍舟應該是主要的,鼓是次要的。但不以龍舟來稱呼當年的主辦者,而以鼓來作稱呼,這可能是劃龍舟和「祖鼓祭」(也稱「鼓社祭」,系苗族人一種以鼓為主要祭品、祭樂的祭祖儀式)有關。或者它起源於「祖鼓祭」主持者兼辦,因而才沿用「鼓主」這名稱。
「鼓頭」是由其共有一隻龍舟的住戶家裡主人輪流擔任的。每年龍舟節剛過,「 鼓頭」殺豬請寨子上的人吃酒的時候,大家都要決定來年「鼓頭」的人選。新「鼓頭」推選出來之後前一任「鼓頭」便要將鼓和龍頭送到他家裡。有的寨子上住著一個大姓的,就由其大姓中分房輪流擔任,輪到某房,即由該房按還在世的長輩輪流擔。如老一輩人放棄,才由一輩來輪流承擔。輪到的時候。一般不願放棄,因為寨子里家戶不少,需要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輪到一次,一生中輪到兩次的算是幸運了。也有終身沒有輪到的。值得注意的是「祖鼓祭」的主持人也是如此產生的。當「鼓頭』是極為榮耀的事。當「鼓頭」的條件是從各方面決定的,諸如系一方一地的頭面人物,或者親戚朋友眾多,自己的家底厚或是德高望重的老年人。至於兒子多的人,也有可能當選,因為親友多。而最容易當選的,為姑娘多並且多已出嫁的人家(這也許是舅權習俗在節日中的一種反映)。因當了龍舟「鼓頭」之後,這只龍舟每到一地親友們來送禮物,這便可以炫耀一下「鼓頭」的人緣關系,可以獲得好名譽,可以抬高自己的社會地位,對兒女的婚姻前程也有禪益。再則,接受大批禮物,如果處理得當,還會使家中更加富裕。故當「鼓頭」時除了考慮自己的家底,更須考慮親友的多寡,二者缺一不可。如輪流到家境較差的人家,他不願放棄時,家族也樂意在經濟和飲食上給予幫助。因感親友太少,收禮不多,有失體面而不願承擔的,就不勉強,而另舉他人。
當上「鼓頭」的人會置備糖果點心,外出通知三親六戚,新老朋友,叫做「透風」。言外之意,即明年我家當「鼓頭』了,希望得到你們的幫助,以便讓我把龍船劃得體體面面的。受禮者(沒有外出通知習俗的村子的親友,通過其它渠道得知明年自己有親戚當了「鼓頭」的),也開始作隔年送禮的准備。屆時,親友們都將備辦的禮物直接送到江邊上等待、稱「接龍」。送的禮物主要是家畜或家禽,其次是鞭炮和一條長約一丈的紅綢緞。女婿的禮物最少是一條豬,而女婿的直系親或房族,禮物也不能少於一隻羊,一般的要送鵝或鴨。過去,苗寨中當權人物當「鼓頭」時,他的親友也有以牛、馬作為禮物贈送的。
送禮的儀程是這樣的,龍舟劃進了寨子口,先要放三銃。岸上的送禮人看到是自己的親友船來了,便迅速將禮物抬送到河灘邊,待龍舟在岸邊停穩,送禮人手中的一串鞭炮即炸響,然後在龍頭的角上繫上紅緞,接著斟上一杯酒先敬「鼓頭」又依次向所有龍舟上的人敬上一杯,然後才把禮物送到龍舟上面去。
「鼓頭」這一天可以得到很多禮物,但開支也是很大的,除了招待所有參加劃船的人三餐飯食酒菜外,在劃船結束後,他還得殺豬備酒。招待寨子上的人與客人。當親友回去時,送的禮物是豬羊,則回贈雞鴨。如果送來的禮物是雞、鴨就不必回贈了。禮尚往來。以後輪到送禮的親友當「鼓頭」,必須按原來他送來的禮物加倍送去。
從前,一個村寨上有專一的田土、山林、稻穀或金錢作為龍舟節的基金來源,稱之為「眾田」,「眾山」或「眾谷」。田和山林以每年的收益作龍舟節的費用。後來這一方法逐漸消失。
當今的「鼓頭」不再是用輪流方法產生的,而改用推選的方法選出「鼓頭」。 砍樹制龍舟的時間是龍年十月的未日。去時,由寨子上備糯米飯少許,一隻活公鴨,一隻公雞,一砣刀頭肉,一尺青布,一綹絲線,一束麻,一壺酒和香、錢紙以作祭「樹神」用。在選中的杉樹下,先將青布、絲線纏在樹幹上,將酒、飯置於樹下泥土上,然後焚香,燒錢紙,再將鴨血放出,淋在樹幹上請「山神」、「樹神」受獻。然後由一知古規古禮,並「富貴雙全」(兒孫滿堂的)的老人向樹祈禱:「吉杉啊!請允許我們全氏族將你砍伐去做龍舟、願你庇護老少吉安,子孫昌盛。」祭禮畢,即由一名事先已選好了的「有福之人」(是青年,要父母雙全,是中年,要兒女俱在,忌續弦)動手先砍第一斧。然後大家才把樹伐倒。樹要倒向東方(因為傳說苗族人系溯江西進來此定居,故有懷念祖先意思)才算吉利。(砍伐龍頭用的水柳木時也用這種儀式。)然後,把這根樹運到寨子邊上進行製作,木頭進寨子的時候,全寨老少要備酒、肉、彩絲線來迎接龍船木,並為砍樹者洗塵。
龍船木運行途中,沿途的親友都要以酒迎接龍木,並贈送鴨、鵝等,並備一壺酒,一匹長約一米的紅緞帶系在龍船木上,賓主互相唱祝賀的歌,氣氛十分熱烈。回到寨里,全寨人都會跑來歡迎,並高聲喊:「龍來了!」
龍船木的賣價起碼高出普通木料的一倍,特別是做母船的樹,要價更高。有的主人甚至提出要用一頭水牛去兌換。
雕龍頭用的水柳木比較好找。選中以後如果樹主人不願意賣,就「偷」。主人發現了也不責罵,但「偷」樹人一定要在樹下放一籃糯米飯,一隻公雞,一壺米酒。
龍船木運回寨里,擇吉日動工製造。龍舟與龍頭的製造要同時進行。開工前,用白雞燒香燒紙祭名曰「嘎哈」的保護神,求他保佑龍舟造得順利成功。之後,木匠師傅(若他家有未滿月的產婦則不能參加)才動手。一般先由師傅「發墨」,即劃好各部位的尺寸與標記。然後所有的男子能刨的刨,能鑿的鑿,不能刨鑿的則做零碎活,總之,各盡所能。待船初具規模之後,再由木匠師傅加工修整、龍舟做好之後還要試劃。製作龍舟一律是義務勞動。只有雕匠師傅才可以得到一籃糯米飯,一隻紅公雞,一壺酒的酬謝。
龍舟造好之後,要祭祀和慶祝一番。由全寨每戶視其家境情況湊錢物進行,全寨老少於龍船棚內歡宴,並擊鼓跳舞唱歌,興盡始散。 龍船船體一律用杉樹。中為主船,苗語稱「合迷」,意為「母船」。兩側各一小船,苗語稱」嘎呆」,意為「子船」。均由三根粗大、完整的樹挖成槽形的獨木舟並排捆紮而成。母船粗大,挖成六個艙。每船長約1.8至5米不等。母船船長至21、24米間。寬約0.7米。其前部接龍頭處,繞翹離水面0.9米高。中間的四艙是供裝載節日期間沿岸親友所贈家畜、家禽的,和當日撓手中餐食品。
兩側兩只子船較小,長度一般在15米左右,寬約0.5米,為撓手站立用撓的地方。龍頭木選用水柳樹(苗家稱「動加機」),質輕且韌,宜於雕刻。選材長3至4米,直徑約0.3米,具體大小視龍舟船身而定,龍頭上雕有角、耳、鼻、眼、腮、胡須。龍頸的下部要掏成空洞,再以小木板封洞口(據說若不掏空,龍船將與水中的龍相鬥。實則掏空後可減輕船頭的重量,有利競渡)。頸背刻龍鱗,施以金,紅、黃、綠,白各種顏色,並嵌以小玻璃片。猶如真龍在閃光。龍眼部嵌入小玻璃片。須發飄,可謂栩栩如生。最具有特色的是,龍頭兩邊還要安上一對彎彎的大牛角。左右兩只角上向前方的一面還要分別寫上「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節日期間,「鼓主」家每天要蒸上一甑糯米飯,備好米酒、肉、鴨等菜餚給龍舟上的人吃。凡在龍舟上吃飯的人都用手抓飯吃。不用筷子,以懷念遠祖先民的生活。煮飯與烹肉的人必須由老年或中年的「有福氣」的男人擔任。蒸飯時,甑口不能加蓋,煮肉,雞、鴨時不許在鍋中翻動,飯蒸熟後,把鵝、魚、肉放在甑口,搬上龍舟供橈手食用。飯甑抬走後,留下的鍋具都不許搬動,直到龍舟返回村寨後才能動手。最為禁忌的是婦女不得上龍舟,其次婦女生孩子,坐月子,則全家一律不許觸摸龍船,否則會「發生不測之事」。
龍舟的開劃儀式既嚴肅又莊重。早在五月十八九日即推舟下水。二十三日方用蔑條將母子船捆紮在一起,然後將龍頭安放母船上。二十四日舉行開劃儀式時,「鼓頭」要准備一隻白公雞、一壺酒。在河灘邊置一方桌,立龍神之位於其上。沿桌腳則綁一根剔枝去葉並剝去樹皮的五倍子樹棍,上留一杈,綁雨傘一把,系紅布一段,剪白紙一串(象徵稿素。雨傘則是象徵人類的保護神被人類始神「姜央」放火燒房子,使他衣服燒著了,保護神只好打把傘遮羞的意思),芭茅草一把(芭茅細長,形如刀,取避邪之意。此草敬神之後隨船帶走,插在尾小孔中,待到龍舟集結地,再由艄公將它分給一個人一根,然後統一動作拋入江中)。桌上擺一升米,三碗酒、刀頭肉。焚香敬酒後祈禱唱:「我手裡拿只白公雞,一罐米酒象蜜糖。這山叫一聲,那山喊一喊,請你們龍神、地神、山神齊下山,同心協力保龍船平安清吉,無往不勝,賜給大家添子孫,多象魚兒千千萬。」等。
請眾神之後,才殺白公雞,將血滴在五倍子棍上,又扯下幾皮翅膀毛粘在五倍子樹棍的小權上;將雞煮熟,盛在太碗中,又燒香化錢用酒滴在地上,向神靈獻熟食。接著鑼鼓頓響,將龍舟在寨子附近的水面劃上一圈才離去,前往比賽地點。近代有些寨子在開劃前不興祭祀,只在江邊臨上龍舟一刻,由掌艄者大喊三聲:「兄弟們!劃龍船去喲!」眾人則齊聲應和「啊!」如此三聲,便啟程。祭祀的東西在龍舟從比賽場地回來之前不得挪動。 舟上人員計有「鼓頭」一人,鑼手一人,撐篙一人,理事一人,艄公一人,他門分別站或坐在母船上,每隻子船則站十六名撓手。
「鼓頭」身著夏布長衫,外套特製鑲黑邊的紅色或青色的絨背心,戴一副墨鏡,頭上戴特製的寬邊麥草帽,手提一面直徑約一盡兩面蒙著鼓皮的鼓坐在船的最前面,背靠龍船頭,面向橈手。按「咚咚咚咚」的節拍擊鼓。比賽時他負責發號施令,猛烈擊鼓,催促橈手奮勇向前沖刺。 鑼手:坐在離鼓頭1.5米的地方。鑼的直徑約一米;掛在一根鑼竿上,竿頭雕了一隻小龍頭。鑼繩即掛在龍口中。由一男扮女裝的十歲男孩擔任。行舟時應著鼓點節奏敲打。全成為:「咚咚咚咚多!」的聲響。他身佩銀項圍和精美的銀飾,頭戴銀風冠,衣著十分華麗,這個小兒是由「鼓頭」家族中選出來的。由這一老一少掌鼓擊鑼,有人說這象徵著保公與九保父子倆。但此說不盡合理,九保是男孩,何以打扮成女孩?這可能基於苗族身居水鄉,早年有男女共同泛舟的習慣,後來因江上風浪太大,舟速太快,婦女體弱不支,出現落水慘死之事,及改為男子劃舟,婦女不再上舟。男扮女裝的小兒即象徵不忘古時風俗。
撐篙:苗語稱「紐富」,由「鼓頭」請來力氣好、識水性的人擔當。
管帳:每到一地,親友送上禮物時便作記錄,便於「鼓頭」將來還禮。
撓手:每隻子船十六人,每艙四人。站著,不坐,比賽時略取弓箭步兀立。他們一律穿紫青色土布對襟短衫和陰丹士林布褲子。忌卷褲腳(意為正在求雨還卷褲腳,有怕雨之嫌,於求雨不利)。腰扎一條寬約一寸的織花釘上銀泡泡的腰帶。頭上則戴精巧綉邊的「馬尾斗笠」。帽沿插著三片如同鳳冠的銀片。從前劃龍舟時,每人都身披蓑衣,頭戴紙糊的斗笠,以示祀雨,橈手的橈片長約2米,寬10厘米,手持瑞為園柱狀,下水端為扁擔形,最下端呈弧狀尖形。
艄公,苗語稱「達帶」,要識水性,善於應變。他以手中的長橈片充舵槳。一面掌船方向,一面發出調節橈手用橈節律號令。因此清水江的龍舟上,鑼鼓只起助威、喧染氣氛的作用,而齊橈的重任則落在艄公的身上。
節日期間,最富有民族特色的活動還屬少男少女們的「遊方」,即談情說愛。而集市上的貿易也伴隨進行。

Ⅳ 苗族有哪些風俗苗族的傳統文化有哪些

苗族有哪些風俗苗族的傳統文化有哪些
苗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
原先無民族文字,20世紀50年代後期創制了拉丁化拼音文字。
現今大部分人通用漢文。
苗族過去信仰萬物有靈,崇拜自然,祀奉祖先。
"祭鼓節"是苗族民間最大的祭祀活動。
一般是七年一小祭,十三年一大祭。
於農歷十月至十一月的乙亥日進行,屆時要殺一頭牯子牛,跳蘆笙舞,祭視先人。
食時邀親朋共聚一堂,以求增進感情,家庭和睦。
苗族的音樂舞蹈歷史悠久,群眾喜愛的蘆笙舞,技藝很高。
苗族的挑花、刺綉、織錦、蠟染、首飾製作等工藝美術,瑰麗多彩,在國際上享有盛名。
苗族節日較多,較隆重的節日有過"苗年"、"四月八"、"龍船"節等。
苗族的傳統風俗:
1、開年節
開年節是苗族人民的「春節」,也稱作「客家年」。
過年時,家家戶戶殺豬宰羊,烤酒打粑慶豐收,希望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按照風俗,苗族人民用對歌的方式表達他們對新年的祝福和希望。
一大早,黔湘渝(貴州、湖南、重慶)邊區五鄉四鎮的各族同胞就從四面八方趕到三省市交界的天星坡腳,用歌聲表達迎新的喜悅。
還要唱《開春歌》,歌詞大意為思春、盼春、惜春、挽春等。
2、踩花山節
踩花山是苗族傳統節日。
雲、貴、川等省苗族群眾在農歷正、二月間或四、五月間盛行踩山、跳場,源於青年男女的求愛活動。
節日期間,青年男女對歌、跳蘆笙舞、尋求配偶;老農們則來到花場地交流生產經驗,傳授生產技術,祝願五穀豐登。
居於山區的苗民在節日內還要進行鬥牛比賽。
屏邊縣的苗族還舉辦跳獅子和爬花桿的比賽。
3、四月八
苗族傳統節日,傳說這個節日起於明代。
每逢農歷四月初八,苗族人都身著盛裝群集於貴陽市噴水池邊,吹笙奏笛,對歌談心,以紀念、憑吊傳說中的古代
4、英雄亞努。
此外,四月八還是布依族的節日,有稱它為「牛王節」的,也有叫「牧童節」或「開秧節」的。
每逢這天,人和牛都要吃「牛王巴」或糯米飯,並休息一日,表示對耕牛的慰勞。
5、龍船節
龍船節是流行於湘西和黔東南施洞、松桃一帶的苗族節日。
大都在農歷五月初五進行。
這天除了角逐龍舟外,還有跑馬、鬥牛、踩鼓等活動。
6、姐妹節
在貴州省東部清水江畔的苗家村寨,每年農歷三月十五至十八日為苗家「姐妹節」。
節日里,苗家按傳統風俗都要吃「姐妹飯」。
這種飯是用姑娘們在山上採集的野花和葉把糯米染成五顏六色後蒸成的。
節日里還有熱鬧的鬥牛場面和「遊方」活動。
7、趕苗場
為苗族傳統節日。
流行於敘永、古藺一帶。
每年農歷二月十三日和七月三日舉行兩次。
關於趕苗場的起源,相傳是苗族人在一次起義失敗後形成的。
官府不讓他們聯聚會。
人們便以到場壩吹蘆笙娛樂為名,秘密聯系,後來逐漸演變為固定的節日。
8、贈帶節
流行於敘永縣下東一帶。
每年農歷二月初五日舉行。
屆時,方圓數十里的青年男女。
如雙方中意,便可互贈腰帶,作為訂婚禮物。
事後反悔者,可索回腰帶,解除關系。
(4)施洞鎮苗族歷史文化如何記錄擴展閱讀
苗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散布在世界各地,主要分布於中國的黔、湘、鄂、川、滇、桂、瓊等省區,以及東南亞的寮國、越南、泰國等國家和地區。
根據歷史文獻記載和苗族口碑資料,苗族先民最先居住於黃河中下游地區,其祖先是蚩尤,「三苗」時代又遷移至江漢平原,後又因戰爭等原因,逐漸向南、向西大遷徙,進入西南山區和雲貴高原。
自明、清以後,有一部分苗族移居東南亞各國,近代又從這些地方遠徙歐美。
苗族有自己的語言,苗語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分湘西、黔東和川黔滇三大方言。
由於苗族與漢族長期交往,有一部分苗族兼通漢語並用漢文。
苗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
在2010年中國人口普查中,中國苗族總人口為9426007人,人口在少數民族中居第四位。
參考資料
網路-苗族
網路-苗族節日
網路-苗族的習俗

Ⅳ 施洞鎮的鄉鎮氣息

施洞從外表看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苗寨,論民居建築藝術,不及雷山縣的上朗德;論村寨的規模,也不及雷山西江苗寨。但是對許多人來說,她卻有著無法抗拒的吸引力。
施洞鎮政府所在地為塘龍,依次順河而下還有偏寨,楊家寨等苗寨。這條河屬清水江中游,彎彎曲曲從寨前流過,河水清亮,河面上時有三兩漁船和運輸船劃過,鸕鶿漁船靜立河中。河岸邊,時有洗菜、洗衣、挑水的苗家女往來上下,水中的鴨群、鵝群在自由自在地嬉戲覓食,一幅上好的田園水墨畫。
順河上坎,進得寨子,那鵝卵石和塊石鋪就的寨中小道,寧靜、安謐。村口屋宇前放著一架耕田用的犁和一架耙,屋前的板壁用桐油漆得金黃金黃。施洞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苗族的母親是清江水,她養育了苗家人」。施洞後倚高山,面臨清江水,有水必有船,有船的施洞有一個傳統的節目——龍船節。施洞的龍船節是來自一個古代英雄殺死惡龍,為民除害的傳說。每年五月二十五這一天,「群龍」雲集施洞,沿河兩岸萬頭攢動,人聲鼎沸,當鐵炮響起,江面上鑼鼓喧天,銀浪飛濺,舟似箭發,千萬觀眾歡聲雷動,十分壯觀。今天,龍船節仍是施洞苗族男性,特別是青年男性表現自己勇武和智慧必不可缺的儀式。
施洞民風淳樸,仍保持著遠古的遺風,施洞民族文化歷史悠久,豐富多彩,這里的銀飾手工製作工藝精湛,堪稱一絕。從古至今,施洞人的故事演繹了一代又一代。

Ⅵ 苗寨的民俗民風(關於苗家姑娘的銀飾)

苗族銀飾
銀飾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在歷史上曾被許多民族青睞,成為多元文化交流的載體之一。在這一載體中,融合有來自南方少數民族的"耳檔",起源於北方少數民族的「跳脫」,以及從古代飾物中沿襲而來的 「步搖」、「五兵佩」和中國傳統的龍、鳳、鱗紋樣等等。苗族銀飾以大為美的藝術特徵是不言而喻的,苗族大銀角幾乎為佩戴者身高的一半便是令人信服的例證。苗族的圖騰崇拜,是銀飾的重要造型。苗族圖騰即與苗族有血緣關系的幾種圖像。在苗族古歌中,傳唱是楓木生出了蝴蝶媽媽(即妹榜妹略),蝴蝶媽媽生下了十二個蛋,由鵲宇鳥孵化出苗族的祖先姜央和十二兄弟。苗族銀飾以大為美的藝術特徵是不言而喻的,
苗族銀飾的加工,全是以家庭作坊內的手工操作完成。根據需要,銀匠先把熔煉過的白銀製成薄片、銀條或銀絲,利用壓、寥、刻、摟等工藝,制出精美紋樣,然後再焊接或編織成型。

銀飾特徵

以大為美

苗族銀飾以大為美的藝術特徵是不言而喻的,苗族大銀角幾乎為佩戴者身高的一半便是令人信服的例證。堆大為山,呈現出巍峨之美;水大為海,呈現出浩渺之美。苗族銀飾以大為美的獨特見識,用美學的觀點來看是很有道理的。同時也體現了你的家庭富裕程度是不錯的,並顯示著苗家姑娘的大氣。
以重為美

再看以重為美,貴州施洞苗族婦女自幼穿耳後,即用漸次加粗的圓棍擴大穿孔,以確保能戴上當地流行的圓輪形耳環,利用耳環的重量拉長耳垂。有些婦女因耳環過重,耳垂被拉豁。當地耳環單只最重達200克。黎平苗族婦女的簍花銀排圈講究愈重愈好,重者逾八斤。
以多為美

苗族銀飾上呈現出的"多"的藝術特徵,也是十分驚人的。很多苗族地區佩戴銀飾講究以多為美。耳環掛三四隻,疊至垂肩;項圈戴三四件,沒頸掩額;腑飾、腰飾傾其所有,悉數佩戴。特別是清水江流域的銀衣,組合部件即有數百之多,重疊繁復,呈現出一種繁縛之美。這種炫耀意識的物化在其他民族也不難見到。傣族男子的紋身習俗講究紋身部位愈寬、圖案愈復雜愈美;求偶期的哈尼族少女渾身上下戴著密密的珠飾、貝飾;青海牧區藏族婦女的「加龍」背飾充分體現了追求大和多的審美原則;德昂族的腰箍多達三四十圈,可謂追求飾品數量的典型。足見追求繁復的以多為美,不止苗族一家。多表示著一種獨特感。
變與不變

值得一提的是,從貴州省博物館所藏不同時期的銀飾比較情況看,苗族銀飾追求大、重、多的腳步始終沒有停止。特別是在20世紀80年代以後,苗族銀飾的發展速度更為空前。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苗族群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

Ⅶ 施洞鎮的風土人情

施洞每年的節日達19個之多。 「姊妹節」其實是叫「吃姊妹飯」節,是當
地苗族一個古老的節日之一。在以前,黔東南地區很多地方都有這個節日,久而久之便淡化了,只有在台江的施洞鎮保留得最完整,也最隆重。其中以農歷三月十五這天最為熱鬧,家家戶戶殺雞宰鴨,製作「姊妹飯」。中午在各村寨中寬敞的地方擺上宴席,唱歌、喝酒,然後姑娘們換上節日才穿的盛裝,戴上銀飾,聚集到石家寨和楊家寨相連的河灘上,圍成各式圓圈,隨著鼓聲,跳起「皮鼓舞」,一直到日落才散去。晚上則互唱情歌,結交朋友,謂之「遊方」。年輕的未婚男女在這種場合中尋找自己的意中人。所以這個節日又被稱為東方古老的「情人節」。
按照風俗,是十五這天過節、十六這天在河灘「踩鼓」,十七則道別自己的親友。由於地方政府在1998年起開始將「姊妹節」作為縣里一項大型活動來操辦,所以,各村寨的內容安排也有所變化。鎮上的河灘,
這里搭起了舞台,正在進行「姊妹花評選大賽」,年輕的苗族姑娘一個個打扮得如花似玉,水靈光鮮,真是風情萬種!
施洞自古以來都是出美女的地方,以前聽說台江縣有「四大美女」,都是出自施洞,所以選「姊妹花」的大賽選在這里舉行是有根據的。美眉們除來自附近的村寨和本縣內的外,也有周邊縣的。有一位美眉自述來自黃平縣的谷隴。當然全是苗族姑娘,除面容、服飾外,也有才藝表演,一個施展才華,搖曳多姿,氣氛熱烈。
苗姑踩鼓身姿美,緙女跳花服飾華。奪錦贏來衣煥彩,對歌輸去臉飛霞。舞低紅日人歸寨,踏碎一灘白玉沙」。詩中的「緙女」是指自稱為「緙家」的姑娘,是遠古苗族的一個分支,居住在黃平一帶。 吃新節,是苗族人民的傳統節日。苗族古稱「腦莫」(nongs
mol),每年一次。西江、陶堯、丹江等地在農歷六月上、中旬卯日(兔場天),所以又叫「吃卯」。即舊歷六月的第一卯日的意思,或稱「努格西」,意即新米。朗德、報德等地在七月卯日,從開秧門的日子計算,滿50天即舉行。蓮花、橋港、桃江、掌雷等地則在農歷8月上中旬的「卯日」。 吃新節是千戶苗寨西江除了十三年一度的鼓藏節外,平時每年過的節日里除了苗年節之外最隆重的節日。按照當地人的說法,應該是在稻子插秧後的50天左右,而具體的時間是由鼓藏頭來定的,時間大概在7月1日到7月10日之間。
節日來歷有三:一是為紀念開發雷公山的苗族祖先;二是大忙季節已過,趁農事稍閑時,休息娛樂,調劑一下生活;三
是稻秧已孕穗、抽穗,預兆豐收,祭祀天公賜福。過節時,家家包粽粑,幾戶聯合殺一頭豬或全寨宰一頭牛分食,雞鴨魚各戶自備。進餐前要用的祭品是從稻田中扯來7至9個秧苞(孕穗)置於飯上祭祀「花樹」(jenl hlod)、「岩媽」(wuk vib)或祭「橋」(jux)以及祖宗神靈。以糯米飯為主食。對歌、賽歌、賽馬 ,紀念苗族始祖「引否飛」和「莫否飛」,感謝天公賜福,預祝當年豐收。丹江(現雷山縣城區)還在這時趕熱鬧場,節日連續兩夜三天,徹夜吹笙對歌,萬人空巷,熱鬧非凡。 位於雷山縣的千戶苗寨---西江,有過吃新節的傳統習慣。每逢西江吃新節,除西江外,還有台江,凱里等縣鄰近地方的各族人民群眾。共約一萬多人參加。
節日期間,男女才老少都身著節日盛裝。特別是姑娘要穿銀帶花,除了不帶銀角外,項圈、手鐲、亞領、耳環等各種銀飾凡有的都戴上。有的還在百褶裙外套上條裙,全身銀飾叮鐺 ,鮮艷奪目。
節日中,只吹蘆笙,但不跳。主要活動有鬥牛、斗雀、賽馬、遊方等。這些活動中,主要是鬥牛和遊方兩項。

閱讀全文

與施洞鎮苗族歷史文化如何記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2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8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10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8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7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6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7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5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9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9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3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01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8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