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歷史怎樣有效的做筆記
年事表,從有人類文明名開始寫年事表。很有邏輯的記憶歷史。做筆記要挑重點,不能任意寫,浪費。其實歷史大多考的是自己對某個歷史事件的見解。所以有自己的見解特別重要。多看看記錄片。肯定對你有好處。
❷ 歷史學讀書筆記怎麼做
如果你今後的目標是搞研究的話,不妨建議你採取如下步驟:
第一步、記全書的核心觀點,結論性的東西。雖然很多老師不贊成看書只記下一個結論,但看一本書,結論恰好是全書的精華和主旨所在,如果你看完一本書抓不住這些,這本書你就白看了。
第二步、記作者所引用的參考資料,主要是你自己不知道的。說白了也就是史料,這叫文獻追蹤法。為以後自己的研究打好史料基礎。
第三步、記富有啟發性的、值得學習的論證過程。別人的論證思路,其中非常精闢的,值得借鑒的,一定要記下。
第四步、記下自己的思考,包括對該書的評價,自己的疑問,對作者觀點的質疑等等。看書需要有懷疑精神。其好處是為自己今後的研究積累選題。
差不多如果你能做好以上四步,一本書你絕對算是讀好了、讀透徹了的。這也是我的經驗。建議以上四步用不同的本子寫,最好是活頁式的本子。方便隨時補充、插入、完善。如果僅為打發時間,做好第一步也就不錯了。
❸ 歷史如何做筆記
一、充分預習
做課堂歷史筆記,首先要做的事要充分預習所要講授的新內容。 通過藉助輔導書的形式,對於本課所要講授的新內容有一個基本框架的了解。這個基本框架就歷史課而言,可以是本課若幹事件構成的基本框架,可以是由若干時間點連起來的基本框架,也可以是本課課本中目錄構建起來的基本框架等等。
對於本課的知識點在預習的時候,掌握主要預習本課的基本學習目標,了解本課的重難點,同時標注出本課在預習過程中自己不明白或存在疑惑的疑難點。
二、准備工具
1.筆記本
在准備工具方面,講授新課前要准備好筆記本。在准備筆記本方面,應該說從開學上第一課開始到本學期期末最後一節課結束,筆記本始終如一都沒有發生更換。
在筆記本的使用方面,最好是能夠至少保證一學期的使用不發生變動,這樣就能保證本學期所講授的所有歷史課的筆記都能夠完整的在一個筆記本上完整的呈現出來具有邏輯性形成體系。這樣做筆記本厚度適當使用方便,另外使用一學期時間長的筆記本正好可以來回翻閱。
筆記本每張紙分成三部分,大概上下4/5至左右3/4之間的部分,記錄所要講授新課的內容。最右邊1/4的部分,留作以後對本課知識的補充和拓展。最下邊1/5的部分,留作對本課內容的反思,自己在學習本課的時候所感悟出來的一些想法或存在的疑惑。
2.三色筆
使用三色筆,通過不同顏色標注不同的內容是整篇筆記,看起來內容之間有所區分實用性比較大,另外就是使整個筆記看起來比較美觀。
三色筆的顏色一般為黑色、藍色、紅色。一般來說,這三種顏色的筆比較容易找到。這種三色筆搭配一種是比較細的三色筆。黑色用來書寫一般內容,紅色用來記錄主幹內容或重點內容,藍色用來記錄補充內容或次要內容。另外一種就是用比較粗狀的塗色筆,通常都是用一種顏色筆把整課筆記記錄下來,然後在過程中或者是最後,用比較粗狀的塗色筆把相關的內容進行塗色標注。
注意在使用三色筆方面,為了前後有完整性能夠形成系統的邏輯體系。要保證在使用三色筆的顏色方面始終穩定,保證在使用三色筆的顏色所書寫的內容方面始終穩定。在使用三色筆方面最好是僅限於三種顏色即可,顏色過少不足以表達筆記記錄的內容;顏色過多這是整篇筆記顯得比較花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記錄筆記本質上所具有的功能。
3.便利貼
另外可以准備好若干便利貼,裡面對所記錄的內容,在筆記本空間不足的情況下可以進行相應的補充。
三、標題使用
在使用標題方面,為了便於有所區分和使用方便,三級標題即為
一、1、①
四、筆記內容記錄
1.記錄的內容
課堂筆記記錄方面,正如前面在預習方面所講的內容,那麼我們課堂上在聽課的時候,筆記應該記錄哪些內容呢?因為學習目標是最基本的內容,首先是要記錄下本課的基本學習目標,萬變不離其宗,記錄基本的學習目標。也能夠使整個的筆記能夠形成系統的網路結構,也能夠使我們對基本的學習目標加深記憶和理解。接著就是要記下本課的重點和難點,這個內容是自己在課堂上聽課的最主要著重點,一般來說,所謂的重點基本上都是在往年考試中經常出現,或者是反復要強調的內容,有經驗的老師在這個方面會下一定的功夫進行著重講解。對於所謂的難點往往是很多學生出現比較難以理解,或者是容易混淆的知識點。對於這樣的知識點,學生在聽課記錄筆記方面應該以自己的基礎作為參考。如果是自己的基礎比較好,那麼應當再仔細聽課的同時記錄下筆記;如果自己的基礎一般,那麼對於難點只需要按照老師的提示記錄下相應的內容即可,留作以後對本知識點進行探究。接著就是在聽課的時候,也要記錄下自己在預習的時候存在的疑惑點,如果老師在上課的時候沒有講到自己的疑惑點,要麼課堂上進行提問,或者是課下找老師解決,補充到筆記本上。
2.需要注意的點
易錯易混,記書上沒有、老師補充的內容。這些內容往往是重要的考點,你可能因記下這些知識而取得優勢。如果非要用到書本上的大段內容,可用「見書**頁**行到**」的形式註明。若有沒有記下來的內容要留出空位,以便課後補上。
3.無須記筆記
①次要的知識;②一看就懂的內容;③書上有的知識。
五、課後整理
記筆記是將老師所講的內容、課本中的內容以及自己的思想加以融合。上課老師講的有時候會快,有時候會慢,整堂課下來自己的筆記並不一定能夠得到完善的記錄,所以筆記需要在下課之後自己從頭到尾進行重新梳理。我們不應當把僅僅限於做筆記與課堂學習分裂開來,在這一次梳理的過程,也是自己對本課所學知識進行一次復習的過程。
六、注意
在上課聽課與記筆記方面,發生著魚與熊掌的故事,好多同學既想要把課堂聽明白,又想要把筆記記得完整一些可是有時候這兩方面又無法兼得。這個時候需要有所舍棄,應當以聽課為主,記錄筆記為輔。如果出現在聽課的時候,筆記沒有辦法跟上或者是記錄不全的情況出現,可以課下自己解決,也可以找同學或者是找老師進行相應筆記的補充。
本文所講授的記錄筆記的情況是記錄帶專門的筆記本上,當然也可以直接記錄在課本上或者是有準備的學案或者其他輔導資料上面也可以,總之要使自己的筆記始終記錄在一個媒介上面,以便於以後自己能夠經常翻閱、復習、查找相關所學。
❹ 歷史如何做筆記初中
其一,「連綴成篇」法
就是把時空跨越大, 看起來似乎風馬牛不相及的知識點歸納聯結成篇進行記憶。如中國古代歷史中所出現的所有朝代, 按先後順序進行排列, 單純記憶就不是那麼容易,若把它們編成順口溜的形式連綴成篇, 既朗朗上口, 又增加知識點趣味性。學生既願背誦又容易掌握, 自然會收到時半功倍的效果。
試看以下知識點的連綴:炎黃堯舜夏商周/ 春秋戰國亂悠悠/ 秦統天下劉建漢/ 東漢建朝為劉秀/ 三國爭雄風雲起/ 兩晉南北朝對峙/ 楊堅起兵隋朝立/李淵反叛登唐基/ 五代十國山河破/ 宋遼西夏戰亂多/ 金元兩朝不太平/ 明滅之後立清國。
其二,「分進合擊」法
❺ 中學歷史學習中做筆記的幾種基本方法
學會做筆記是學會學習的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徑之一。做歷史筆記就是將課本上要掌握的知識加以整理;就是將自己對課本的理解加以整理。做歷史筆記的過程就是閱讀歷史教材的過程;對歷史歷史教材的內容加以歸納、概括、提煉的過程;所以也就是記憶、理解的過程;培養自己學習能力的過程。通過對歷史教材內容的多次整理,對自己思維的不斷整理,最終達到把教材看透,使教材在自己頭腦中變薄、變簡單,使自己對教材的理解不斷加深,對歷史事件的認識不斷加深的目的。所以中學生要學會做筆記,做歷史筆記。我認為做歷史筆記的基本方法有以下三種: 1、提綱法。這是做歷史筆記的最基本方法。這種方法就是根據教材的原有編排體系對知識點加以概括、歸納、整理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最適用於對教材的初步整理。它常見的格式是:一、背景 1、政治 2、經濟 3、文化 4、軍事……二、經過 1、發生(或序幕、或導火線) 2、前期(第一階段) 3、後期(第二階段,後面可能還有第三、第四階段) 4、結束 [也可能是:二、內容 1、政治 2、經濟 3、文化 4、軍事…… 也可能是:二、措施 1、…… 2、…… 3、……]三、影響 1、政治 2、經濟 3、文化 ……(或1、國際 2、國內 或國際、國內中還分別分為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方面。) 用這種方法整理知識點,首先就是要理解課文編者的思路,然後用概括性的語言,把有關內容寫下來。具體步驟是:首先是閱讀教材,閱讀教材時要圈、要畫、要寫。要圈出關鍵詞語,畫出能回答問題的語句,前面寫上「背景」、「經過」、「影響」、「政治」、「經濟」、「文化」、「性質」、「特點」等字眼,然後再把有關內容寫到筆記本上。[好研網]
❻ 在閱讀歷史類書籍的過程中,如何做好讀書筆記
做讀書筆記的過程要配合讀書來做,當第一遍拿到書的時候可以快速地瀏覽書中的重點,把自己有感觸的地方標注下來。第二遍讀的時候,把那些需要深刻理解,或者有自己見解的地方抄錄下來。我個人是比較喜歡用手寫的方式記錄的,因為在你抄寫的過程中,對書中的內容又會加深一遍印象。同時書寫這種方式也可以激發我們的大腦更加專注於書寫的內容。當然手寫也有很多弊端,比如比較花時間,同時也不方便後期的檢索。所以你也可以使用電子工具來替代手寫。比如我現在經常會使用幕布這個軟體來記錄讀書筆記。它可以更好地呈現書籍的結構,同時又可以方便地生成思維導圖,配合讀書使用非常方便。
❼ 怎樣規范記好歷史課堂筆記
1、
下課抄別人的筆記
有的學生比較懶,自己在課堂上不願做筆記,下了課去抄別人的筆記。這是一種很不好的習慣,不利於鍛煉自己的總結綜合能力。只有自己做筆記才會有學習效果和意義。
我也就結合我平時上課的實踐和對學生的詢問了解,給學生提供了一些建議。
1、聽記結合,聽為主,記為輔。為了便於學生上課聽清所要補充知識要點,一般我都會先講清楚知識點的要點或者是關鍵詞幫助學生記憶,然後再讓學生記筆記。因而我強調學生以聽課為主,記筆記為輔。
2、 要提高書寫速度。聽課筆記限於講課要在一定時間內完成,因此,學生在思維速度和書寫速度方面要教師協調一致。書寫速度太慢,勢必會跟不上講課進度,筆記就會不完整或沒有條理,影響筆記質量。要學會一些提高筆記速度的方法。不必將每個字寫得橫平豎直、工工整整,可以潦草地快速書寫;可以簡化某些字和詞,建立一套適合自己的書寫符號。但要注意不要過於潦草,過於簡化而使自己也看不懂所記的內容是什麼。
3、在筆記遺漏時,要保持平靜。上課時,如果有些東西沒有記下來,不要擔心,不要總是惦記著漏了的筆記,而影響記下面的內容。可以在筆記本上留下一定的空間,課後求助於老師或同學,把遺漏的筆記盡快補上。也不必一味追求課堂筆記不必要的細處,把主要精力放在做筆記上,以致常常為看不清黑板上的一個字或一句話,不斷向四周同學詢問。這樣不僅失去了做筆記的意義,也將課堂「聽」與「記」的本末倒置了,要改正這一不好的習慣。
做課堂筆記是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學習步驟,正所謂「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可是有不少同學上高中了還不會很好地記筆記,特別是歷史課筆記,經常有學生反映不知道怎麼記錄,記就顧不上聽老師講,專心聽講又顧不上及時記錄;即使上課時都記下了,由於記錄方法不當到用時也不能有效發揮筆記的功效,甚至有學生因此產生了歷史課做筆記是浪費時間的荒謬想法,從而放棄了做筆記,直接影響歷史學習興趣和成績。
其實,歷史課做筆記是相當重要的,我們的歷史課經過新的改版和整合,內容較混雜,很多課目涉及的內容很雜、跨越的時間幅度很大,如果不做好課堂筆記,對上課的內容可以說是完全不清楚的,僅僅通過課堂上老師的講解很難明確知道該特別注意、什麼該補充掌握的。記下一份有質量的課堂筆記不但能幫助當堂課的掌握和作業的解決,更能為日後復習提供方便。而且,如果學生掌握了正確的記筆記方法,上課時記錄不但不會影響聽講,反而能使學生在學習時高度集中注意力,緊跟教師的上課思路,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問題一:為記筆記而記筆記
有的同學習慣於教師講什麼,自己記什麼,老師寫什麼,自己記什麼,筆記做為復習的惟一依據,考試的樣板,一節課下來記了好幾頁紙。學生成了筆記的奴隸,為記筆記而記筆記,這樣不但起不到記筆記的作用反而增加了學習負擔,降低了效率,形成惡性循環。
問題二:不抓重點機械地記筆記
課堂上經常會出現「慢點、慢點」「老師再說一遍」等等情況,這固然有老師的因素,更多的是學生做筆記不得方法,速度太慢。有的學生不知該記什麼,不知簡略,不抓重點,只是機械地將老師的話一字一句地記下來,往往是記了前句,忘了後句。這樣筆記不但速度慢,大大影響課堂的效率,而且筆記質量不高。
❽ 如何做歷史筆記
做歷史筆記方法如下:
將知識點歸納起來,列成樹狀圖,先背好主幹知識,熟透了才背分支,一定要每天背,一有時間就要看書;做好課堂筆記,記課堂筆記時,書寫速度要快,對歷史名詞,概念等盡量簡記,對較長的句子可抓住句子的主幹縮寫或關鍵詞,還可以自己定義一些特殊的簡單的符號來代替文字等;做好課後整理筆記,課後整理筆記就是把課堂筆記進行整理,可就原筆記基礎上進行補充、修改、完善,也可重新處理,做好課後整理筆記。
❾ 如何做歷史筆記
筆記有很多種:如課堂筆記(又分要點記錄,課堂隨記),課後整理筆記,課後摘抄筆記等等,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做好筆記,可以把零散的知識收起來,形成知識鏈,構成知識網,這有利於鞏固消化已學過的知識,並開闊視野,拓展思維,補充教材,突破課堂的局限,更有利以後復習,勤做筆記,做好筆記不失為一個重要的學習途徑,那怎樣做好筆記呢?(一)做好課堂筆記:課堂筆記的內容主要是老師所講解的重難點問題,如重要的歷史概念,歷史觀點,重要結論,歷史發展的一般規律和特例,老師板書的知識框架與線索,聽講過程中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和疑難批註等許多內容。決不是記下老師所講的每一句話,在黑板上所寫的每個字,而這樣實際上既無必要,又不可能。由於記筆記不能影響聽課,因此,記課堂筆記時,書寫速度要快,對歷史名詞,概念等盡量簡記,對較長的句子可抓住句子的主幹縮寫或關鍵詞,還可以自己定義一些特殊的簡單的符號來代替文字等,從而節約時間。(二)做好課後整理筆記。課後整理筆記就是把課堂筆記進行整理,可就原筆記基礎上進行補充、修改、完善,也可重新處理,做好課後整理筆記,實際上也是一個再回顧、領悟、鞏固知識的過程,可以收到較好的復習鞏固的效果。(三)做好課後摘抄筆記。信息時代,知識更新加快,而我們的教材,課堂提供的信息量很有限。因此,同學們應充分利用各種現有資源和手段(圖書館、媒體、網路等),通過各種途徑獲取新的歷史知識。這對我們學習歷史也很重要,開闊我們的視野和知識,培養我們的多向思維,全面分析和看待歷史現象,從而彌補教材與課堂教學的不足。做好課後摘抄筆記,就是把通過各種途徑有針對性地搜集來的信息整理出來,進而進一步理解教材,把握學術觀點與學術動態。 課後如何復習課後復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下面就如何搞好課後復習提幾點建議:(一)在課堂上沒有弄懂的還未解決的知識盲點,似懂非懂的知識模糊點,課後應及時復習解決,徹底弄懂、懂透。可以去看課本,查資料,尋找一些與之相關的練習題做做,也可以與同學討論或請教老師,尋求解決。(二)課後應及時做好課堂筆記整理,反復研究教材。(三)適當做些歷史練習題以反饋自己對所學知識是否真正掌握,掌握多少,掌握程度,從而做到有針對性地查漏補缺。(四)善於歸納整理歷史知識,構建歷史知識體系,可從宏觀、中觀、微觀三個方面進行。1.宏觀上應把握一個單元(章)有哪些重大歷史事件組成,這些重大歷史事件之間有什麼內在聯系,這些重大歷史事件與所處歷史階段的基本特徵又有什麼聯系,下面以第一章為例來說明,第一章共計有七節內容,共敘述了三個重大的歷史事件,鴉片戰爭、第二次鴉戰爭、太平天國運動。本章標題揭示歷史階段基本特徵: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半封建社會。三個歷史事件之間與本章標題的內在聯系是:鴉片戰爭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第二次鴉片戰爭是鴉片戰爭的繼續與擴大,使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鴉片戰爭加劇了國內業已尖銳的階級矛盾,加速了太平天國運動的興起,第二鴉片戰爭結束中外反動勢力公開勾結又加速了太平天國運動的失敗,太平天國運動打破列強將中國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圖。2.中觀上,應把握重大歷史事件的構成要素,即我們對這個歷史事件應了解些什麼,以太平天國為例,我應了解太平天國運動。 太平天國運動的歷史背景,興起與發展的經過、結果及其原因、教訓、性質,主要歷史功績,特點及其成因等。微觀上,把握重大歷史事件各構成要素的相關知識點,以太平天國運動的背景為例,我們應掌握以下內容:根本原因:階段矛盾的激化⑴興起的原因 外部原因:外國資本主義的侵略 直接原因:自然災害嚴重
❿ 怎樣做歷史課堂筆記
如何做好歷史課堂筆記
通過近段時間的教學,我為我們的課堂深感擔憂,也為老師們一節課的辛勤付出感到悲哀。我發現老師們認真背了一節自認為相當精彩的課,結果課後發現學生們的書上仍是白板一片,就如同我們還沒學這節課一樣。為此我很傷心,於是就有了跟大家談談「做歷史課堂筆記」的這篇習作,希望對老師和同學都能有所幫助。
一、做歷史課堂筆記的重要性
作為一名學生,做課堂筆記應該始終伴隨著學習的整個過程。它可以幫助我們理清課堂教學的思路、抓住聽課的重點難點,並且為日後的復習提供方便,更重要的是它能使我們在學習時高度集中注意力,深入理解老師所講的內容,從而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率。
二、歷史課堂筆記「記」什麼、如何記
作為歷史這門科目,依據中招考試要求,我們一般把筆記做在課本上就行,不需要准備專門的筆記本了。
那麼,歷史課堂筆記都要記什麼、如何記呢?
1、記基礎知識。
這是學生自學課文時自主能夠做到的。我們一般要求學生依據導學案來自學課文,在自學完成導學案的同時,要將導學案中的相關語句從課本中找出來並畫出橫線,這句話中需要填空的那個詞語在導學案中填出來,但同時要在課本中用括弧括出來。如果導學案中有小標題,那麼也需要同學在課本相應位置標出小標題來。
2、記補充知識點。
在課堂教學中,老師們還會依據中招考試要求對課本中的知識進行適度的拓展延伸,那麼此時就需要同學在課本相關知識點旁邊做出補充批註。比如在講三民主義的內容時,老師會給大家分析出三民主義的核心是民權主義,而未完成的是民生主義;在三民主義中涉及土地問題的是民生主義。在講二戰後西歐日本經濟恢復和發展的共同原因時也需要學生在課本上做出補充。在講一戰、二戰性質時都需要同學在課本上作出補充批註的。類似於這樣的知識在我們歷史課堂教學中是很普遍的,所以同學們一定要養成做補充批註的良好的學習習慣。
3、記圖解、表解或者提綱。
圖解往往是歷史發展的線索或者知識脈絡,它是靈活掌握歷史知識的必要能力。一旦老師在黑板上板書這樣的內容時,同學們務必要工整的在課本一個顯眼的地方記錄下來了。比如在講人教版九下第三、第四課時,我就連續為同學板書了兩個圖解,以幫助他們把握這一階段的歷史發展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