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國際貿易是個歷史范疇怎麼理解
第一、國際貿易是一個歷史范疇,即國際貿易有一個產生、發展、滅亡的發展過程。國際貿易發展是生產力發展和國際分工的結果。第二、國際貿易具有歷史性,具體地點和具體時間下,國際貿易有其歷史階段性,每個時代都有其特點。
B. 簡答題:為什麼說財政是一個歷史范疇,又是一個經濟范疇
從財政學說上來說,財政是一個經濟范疇。經濟范疇是指經濟關系的理論表現。從財政的幾種學說,如國家分配論、社會共同需要論、社會再生產論、剩餘產品論、價值分配論等可以看出,財政是在全社會的范圍內對剩餘產品進行的集中性分配,屬於社會再生產的分配環節,體現的是一種分配關系,屬於經濟范疇。
從財政的產生和發展上來說,財政又是一個歷史范疇。奴隸社會初期,出現了第一個財政范疇捐稅;在封建社會末期,國家預算產生;在資本主義社會,國家對經濟全面干預產生了國債和財政補貼等財政范疇。財政是隨著歷史的發展而變化的,因此財政是一個歷史范疇。
財政不是從來就有的,它是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發展到一定的歷史階段,伴隨著國家的產生而產生的。因而,我們說財政既是一個經濟范疇,又是一個歷史范疇。簡言之,財政是一個歷史的經濟范疇。
C. 經濟全球化之利弊論
經濟全球化之利弊論
引言:
自20世紀晚期,隨著冷戰的告終,「全球化」、尤其是「經濟全球化」成為當今最時髦的話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一些經濟學加認為,經濟全球化是一件好事,它可以使我們更加富有,可以過上美好的日子,可以周遊世界享受生活。但是,另外許多經濟學家則持懷疑態度。他們指出,如果經濟全球化真的那麼好,那為什麼國際經濟還是如此混亂?就此,國內外理論界和輿論界對這個問題展開了激烈的討論,本文就經濟全球化的利弊簡要地予以評析,並探求在參與經濟全球化的進程當中,我們應該採取的相應對策。
全球化現象:
「經濟全球化」這個詞,至今沒有一個公認的定義。學術界對何謂經濟全球化,大致有兩種觀點:一是認為經濟全球化的實質就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資本主義剝削的全球化,甚至認為經濟全球化突出地表現為世界經濟的美國化;二是認為經濟全球化是市場經濟一統天下,生產要素等經濟技術資源在全球范圍內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其中,第一種觀點帶有濃厚的意識形態色彩,因此我認為其理論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客觀性和公正性;第二種觀點既全面又最接近實際情況,其表現就是當今世界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逐漸融入了全球化的經濟浪潮。
我認為,對經濟全球化的理解應該從生產力運動和發展的角度出發,經濟全球化是一個歷史過程:一方面在世界范圍內各國、各地區的經濟相互交織、相互影響、相互融合成統一整體,即形成「全球統一市場」;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圍內建立了規范經濟行為的全球規則,並以此為基礎建立了經濟運行的全球機制。在這個過程中,市場經濟一統天下,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因此說,經濟全球化就是指生產要素跨越國界,在全球范圍內自由流動,各國、各地區相互融合成整體的歷史過程。
經濟全球化是一個歷史范疇,不是從來就有的,而是隨著世界市場的出現而出現的。因此,經濟全球化的根本前提是全球統一大市場的形成。在全球市場分割情況下,國與國之間的經濟交往和自由化貿易不等於經濟全球化。只有在各國之間廣泛分工基礎上形成的世界市場,才意味著從根本上消滅了國家間的孤立發展狀態,從而最終形成廣泛的、深厚的世界經濟聯系。任何國家和地區,一旦融入世界經濟體系,都必然深受來自世界市場的各種影響。20世紀80年代以來,特別是90年代,隨著蘇聯解體,東歐巨變,以中國為代表的社會主義國家在堅持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前提下的不斷深化改革轉入了市場經濟軌道,傳統計劃經濟逐漸消失,市場經濟一統天下,市場競爭和市場逐利行為打破了經濟的國家和地區限制,把世界各國的國民經濟日益聯結成一個整體的全球經濟。與此同時,作為經濟一體化組織形式的地區經濟集團也迅速發展。到1996年末,全世界已有100多個地區經濟集團,幾乎囊括了所有的國家。其中歐盟、北美自由貿易區和亞太經合組織已成為世界經濟的主體三極,其區域內所實現的進出口總額和經濟總量都佔全世界的80%。而且近年來,各地區經濟集團在壯大自身隊伍的同時,也不斷相互滲透,區域市場邊界不斷向外延伸和相互接軌,極大地促進了各國經濟的融合和全球化的發展,形成了龐大的市場經濟運行體系。在這個體系內,各國間的合作障礙日益減少,滲透和依存關系不斷增強,各個國家程度不同地分享著世界市場上生產要素自由流動而實現的資源最佳配置帶來的收益,同時也承擔著經濟一體化可能的風險。隨著國際分工的深化,無國界經濟的擴大,各國經濟文化也突破了國家和民族界限,從對立、碰撞,走向了滲透、融合。西方以個人主義為中心的企業文化吸收了東方文化的和諧、團隊精神,而東方國家的企業也融入了西方文化鼓勵競爭、鼓勵自我價值實現的成份。
經濟全球化的原因:
經濟全球化既是一種社會現象,又是一種歷史發展的必然,它的產生有其一定的動因:
一、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傳播是經濟全球化的根本動因。20世紀以來,特別是二戰後,以電子計算機技術、微電子技術、信息通訊技術、新材料技術、空間技術、海洋技術、現代交通運輸技術等為主體的現代高技術群的出現,大大加快了各個國家、各個地區之間的信息流、物資流、資金流、技術流和人流,使相隔數千里、甚至上萬里的世界瞬間變成了一個地球村,從而在很大程度上縮小了人際、組織、民族、國家間交往的時空,為加速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奠定了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提供了可靠的信息、交通工具和手段。
二、發達國家的商品、資本的過剩和技術的超前與其資源、能源、市場、廉價勞動力缺乏之間的矛盾是經濟全球化的內在動因。事實上 20世紀以來,世界經濟的國際化趨勢一直是在逐漸發展著的,大體經歷了商品國際化、資本國際化和生產國際化三個階段。而經濟全球化只是這種世界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突變和飛躍。跨國公司的出現是經濟全球化的主要承擔者和體現者。由於它們擁有雄厚的技術資源(據有關資料統計,現在世界科學技術的創新有90%被控制在跨國公司手中)和資金資源,貯存有大量的過剩商品,加之受到本國、本地區生產資源、消費市場和有限廉價勞動力的限制,這就迫使他們要進行商品、資本和技術的輸出。盡管這種輸出客觀上促進了輸入國的經濟、技術和社會的發展,但其主觀動機則是以獲取最大的經濟利潤為目的的。因此,在整個世界經濟一體化的進程中,發達國家是經濟全球化的主要提倡者和推動者。
三、發展中國家為了縮小與發達國家在經濟、技術和綜合國力上的差距,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都不得不投入到經濟全球化浪潮中去,這是客觀上促進經濟全球化的又一內在動因。由於種種原因,20世紀後半期,發展中國家在科學技術、生產力、經濟和社會整體水平上與發達國家的差距越來越大。因此,一些發展中國家為了縮小這一差距,便積極地融入世界經濟體系中去,以吸收發達國家的技術、資金和先進的管理經驗來發展本國的經濟。此舉產生了顯著的效果, 70年代到 80 年代發展起來的韓國、新加坡、台灣、香港和泰國等國家和地區就是最明顯的例證。正是基於這些後起的工業化國家和地區的影響,其它一些發展中國家才清楚地認識到,只有順應經濟全球化的客觀潮流,採取正確的政策和措施,使自己國家的經濟盡快地、更好地融入國際經濟體系,才能不被經濟全球化的浪潮所淹沒。當然,發展中國家不管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是樂觀的還是悲觀的,這種或積極順應或消極受應的舉措表明實際上他們已被納入到或接近於世界經濟一體化的潮流中。事實上,若沒有發展中國家參與經濟全球化,新的世界經濟格局和秩序的形成則是不可能的,至少是不完善的。
經濟全球化的利弊分析:
應當承認,世界經濟全球化的進程才剛剛起步,它給各國經濟和整個世界經濟帶來的影響還難以預料,但是有一點是非常明確的,即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如果單純從人類社會進步和科技發展的角度、從提高生產力的標准來看,經濟全球化的確能夠促進經濟效益的提高以及世界產業規模的擴大,會引起生產與消費從結構到地點上的變化,會刺激各種新技術的研究與開發……同樣經濟全球化也會產生一些負面效應,這些影響對具體國家和具體領域的影響也隨各國政策選擇的不同而有所區別。具體來說,經濟全球化的利弊表現為:
一、經濟全球化的正面效應:
1、經濟全球化可使世界范圍內的資金、技術、產品、市場、資源、勞動力進行有效合理的配置。
經濟全球化在有效促進國際合作的同時,也加劇了各國間的競爭。競爭的原因,在經濟上是由於世界資源的有限性和資本的擴張性;在政治上則是由於國家的存在,各國都試圖通過增強自身的實力來實現別國對自己的依賴,從而較多地獲取收益,較少地付出成本。經濟全球化加速了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的自由流動,形成了統一的全球市場,從而推動跨國公司的全球化經營和全球產業結構的調整,並最大限度地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從一國的角度看,本國企業將突破本國資源和本國市場的限制,在全球范圍內尋求資源的最優配置與有效利用。發達國家可發揮其資金和技術優勢,通過資本和技術的輸出和轉移,不斷向發展中國家開拓市場,並利用發展中國家豐富的資源和廉價的勞動力,以獲取利潤。發展中國家則可通過吸收和引進發達國家的資金和技術,來發展本國家和本民族的經濟,以滿足人民的物質利益需求,逐步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這種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的經濟要素的有效組合,客觀上促進了全球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了發展中國家經濟的發展,減少或避免了人類社會現有的各種資源的浪費。
2、經濟全球化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一次迎接機遇和挑戰的機會。
第一,有利於發展中國家利用外資和對外投資。1996年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發布的《1997年世界投資報告》指出,發展中國家1996年接受了1290億美元的外國直接投資,對外投資了510億美元,二者都創造了歷史最高紀錄。它們在獲得世界投資總額中的比重從1995年的30%上升到1996年的37%其中,48個最不發達國家在1996年的資本流入量也增加了56%。
第二,促使發展中國家的出口商品結構優化。由於資本的流入、跨國公司的直接投資活動和本國產業結構的調整發展中國家出口商品結構有所改善,製成品在出口中的比重從1980年的56%上升到1990年的73%和1994年的77%。
第三,迫使發達國家把發展中國家面臨的問題予以考慮和解決。發達國家日益認識到,在經濟全球化下,它們的經濟穩定和發展有賴於發展中國家。在債務解決、地區經濟一體化和聯合國的改革等問題上不得不考慮發展中國家的權益。
在機遇與挑戰面前,由於世界各國經濟和技術發展的水平不同,因而導致他們在經濟全球化中所處的地位和利益不可能均等。在這種弱肉強食、優勝劣汰的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發展中國家在許多方面必然處於劣勢。但我們相信,只要發展中國家能夠抓住機遇,敢於迎接挑戰,通過對國外先進技術的吸收和消化,並在此基礎上進行技術創新,建立本民族的經濟實體,積極參與國際競爭,生產出高質量、低價格的產品,就一定會在世界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中國、印度、巴西、墨西哥就是最好的證明)。更何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世界經濟一體化的各種原則、制度和秩序會逐步趨於平等,國家民族經濟也會日漸成熟。
3、經濟全球化為世界各國人民提供了選擇物美價廉的商品和優質服務的好機會。
隨著市場全球化的發展,物流將成為國際貿易的主要形式,世界各國人民可根據自己的愛好和消費需要,選擇自己需要的商品,那種以各種不同的方式所設置的貿易壁壘和防線將會被逐步取消,那種國家壟斷或個人壟斷的局面將一去不復返,那種以低劣的質量和服務向消費者漫天要價的情形行將結束。
4、經濟全球化將會促使世界大文化的產生和發展。
經濟全球化不僅會影響全球的經濟結構和秩序,而且也對不同民族的文化帶來了程度不同的沖擊。文化的這種碰撞和沖擊將導致全人類都可認同的大文化,主要內容包括:
第一,「經濟文化」已有了全人類認同的標准。如市場經濟的法則、商品流通的規則等,已被普遍認可和遵循。
第二,「科技文化」的普遍性更加不能否認。現在不論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為了生存和發展,都在抓科學技術和教育,都已認識到科學技術是強國之本。盡管各個民族國家之間的科學技術發展水平不平衡,但科學技術的交流已成為一種不可阻檔的潮流。科學技術文化早已沖破民族國家間的界線,滲透到世界的各個角落。
第三,隨著 「經濟文化」和 「科技文化」的發展,各個民族國家之間的文學、藝術、哲學、宗教、風俗習慣的傳播與交流更加容易,信息網路技術和交通運輸技術已為這種交流提供了現代化的工具和手段。人們總會自覺不自覺地、程度不同地吸收這些外來文化的營養,以填補本民族、本國在某些方面的不足。這也是文化全球化的某種表現形式。
第四,「民主和法治」作為一種制度文化,也將成為一種不可阻擋的歷史發展趨勢。
5、經濟全球化將促進貿易和投資的自由化。
貿易與投資自由化是世界經濟全球化的產物又是全球化的強大推動力。正是貿易與投資自由化的加速發展推進了世界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反過來,世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又要求貿易與投資自由化的進一步完善。世界貿易自由化最重要的內容和核心就在於減少和取消關稅壁壘和非關稅壁壘。世界貿易組織正式運轉後,首次將服務貿易、知識產權和投資等非貨物貿易也納入到多邊規則之中,使擴大多邊自由化的領域以及擴大國際貿易自由化進程成為世界貿易組織的一個核心職能。此外,投資自由化已經成為當前國際投資發展的主流,不僅是發達國家而且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也積極採取投資自由化措施。一方面大量引進外資,另一方面又積極進行對外投資,從而使世界直接投資額迅速增加,投資活動遍及全球,全球性投資的規范框架和規則也開始形成。
6、經濟全球化加速技術轉讓和產業結構調整的進程。
經濟全球化帶來了國際分工的大發展、產業的大轉移和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的大流動,這對於發展中國家彌補國內資本、技術等要素缺口,發揮後發優勢,迅速實現產業演進、技術進步、制度創新,促進經濟發展十分有利。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投資和技術轉讓互相促進,不斷加快。跨國公司為了延長技術的生命周期,擴大技術效用以及給自己的技術尋找出路,大大加快了技術轉讓活動。這種加速轉讓在客觀上有利於發展中國家的技術發展,有利於發展中國家加快產業結構的升級和工業化進程,加速從傳統經濟向現代經濟的轉變。此外,經濟全球化的加速發展,還加快了發展中國家從發達國家引進外資的進程,有助於彌補發展中國家資本的不足。再有,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不僅為發展中國家的產品,特別是勞動密集型產品進入世界市場提供了更多的機會,而且也有助於彌補發展中國家市場發育的不足,特別是跨國公司的組織形式,愈來愈突破國家的界限,出現了所謂無邊界的企業,從而非常有利於發展中國家引進發達國家先進的管理經驗。
7、經濟全球化能夠促進國際間政治的協調。
在經濟全球化浪潮中,社會結構、價值觀念、生活方式等都會發生很大變化。在人們物質需求得到相對滿足之後,必然較多地關注自己所處的政治環境;公民的政治意識、政治參與素質將極大提高,希望充分表達自己的政治訴求,廣泛地要求參加國家和社會的管理;擁有雄厚實力的獨立利益群體,在利益的驅動下,必然提出相應的政治參與要求;日益發達的信息傳媒網路,從技術上支持了人的自主選擇權力,宣揚了人的主體地位和價值意識,也使「愚民政策」的體制喪失了基礎。所以,經濟全球化發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要求各國在政治上相互協調以作為經濟全球化新的推動力,這也是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關系所決定的。政治上協調的過程盡管漫長,但卻是經濟全球化進一步發展的一個決定性因素。
8、經濟全球化有利於減少國際沖突。
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捲入了更深層次的國際分工體系,跨國公司的投資與技術轉讓活動又把各國的生產經營、銷售和研究與開發活動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由此產生的直接結果就是各國經濟相互依賴、相互滲透的程度加深,經濟關系的變化必然引起政治領域和國際關系的變化,協商與對話越來越成為當今處理國際關系的主要手段。各國之間加強信任與合作,約束國際沖突或至少降低沖突的激烈程度已漸漸成為發展趨勢。有理由相信,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一步發展,這種趨勢將會越來越加強。
二、經濟全球化的負面效應:
1、經濟全球化加劇了世界經濟的不平衡,使貧富差距拉大。
經濟全球化首先帶來的是對發展中國家民族經濟的沖擊,而且這種沖擊是建立在不平等關系基礎之上的。一方面,國際經濟組織(世界貿易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都掌握在發達國家手中,為世界經濟運轉所制定的各種原則、制度和秩序都是由他們制定的。另一方面,西方發達國家所擁有的經濟、技術和管理優勢,是發展中國家遠不可及的。因而經濟全球化中獲益最大的當然是社會生產力高度發展的發達國家,而經濟和技術相對落後的發展中國家盡管具有一定的中長期利益,但在近期或較長的時間內,是很少或很難受益的,甚至可能受到很大的損害和沖擊,如許多民族企業虧損或倒閉等。
雖然經濟全球化客觀上能導致全球物質財富的增加,但在市場化的過程中,競爭是首要法則,它在創造高效率的同時,必然導致財富越來越向少數國家或利益集團集中,導致貧富差距的擴大。據世界銀行統計,1983年高收入發達國家的人均GDP是低收入發展中國家的43倍,到了1994年變為62倍,社會分配更加不公平。造成這種差距擴大的具體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制度的原因、市場發展的原因及結構變動的原因等,但有兩個因素是顯而易見的:
第一,是經濟全球化的利益分配不均衡。從理論上講,所有參與全球化過程的國家在不同程度上都會從中收益,但絕不是利益均沾。事實上,作為資本和先進技術的主要擁有者,發達國家總是處於全球化的中心地位,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這種地位使它們依靠價格制定方面的主導權,與發展中國家進行交換時獲取更多的利益。
第二,是市場競爭使一些社會政策面臨挑戰。眾所周知,競爭是市場經濟的動力,由競爭帶來的不平衡要靠社會政策來修補。各個國家都有各自的福利政策,通過勞資妥協來保持社會穩定。但全球化破壞了這一社會契約,以出口和直接投資為主要內容的激烈的跨國競爭,正在影響工資和就業狀況, 社會政策在平抑差距方面顯得蒼白無力。經濟全球化為以發達國家為主的國際資本開拓了尋求更高利潤的地域和空間,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經濟實力相差甚大的背景下,經濟全球化使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收入差距拉大。
2、經濟全球化使世界經濟不穩定性加強。
經濟全球化使各國經濟同世界經濟的聯系更為密切,各國國內經濟的穩定將不僅取決於本國國內因素,更大程度上要受到國際因素的巨大影響。隨著國際貿易和服務貿易的不斷擴大,其他國家尤其是主要貿易夥伴的經濟狀況如通貨膨脹、金融危機等將通過國際經濟的傳遞機制影響到本國。如果本國的經濟結構存在某些類似隱患,這些經濟波動就不可避免地會在國內出現。即使本國經濟不存在問題,也會因為心理因素的作用而使經濟發生一定程度的波動。特別是對於發展中國家而言更是如此。因為經濟全球化就是金融、貿易與投資的全球化,然而由於發展中國家市場發育不夠充分,經濟結構比較脆弱,更容易受到外部不利因素的沖擊;而且由於發展中國家立法不全,便於投機;再加上發展中國家執法不嚴,有法不依,從而給「國際游資」留下可乘之機。於是,西方國家的大量游資不時沖擊發展中國家的金融市場,甚至引發金融危機,造成如同戰爭般的破壞。經濟全球化使發達國家的經濟周期、匯率、利率的變動傳導給發展中國家,使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經常出現不利波動,發生在 1994年底的墨西哥金融危機和1997年的東南亞金融危機已充分說明這一點。
3、現行的全球經濟運行規則不盡合理,大多有利於發達國家。
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客觀上需要用規則去加以規范、約束參與者的行為,而規則的制定是以實力為基礎的。所謂規則,其實就是對利益沖突的一種界定。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由於國際經濟組織是由歐美等發達國家操縱,因此經濟全球化的游戲規則主要由發達國家來制定。現存的國際經濟規則中雖然有些規則考慮到發展中國家的利益,如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則,但大部分規則卻是由發達國家主導制定的,有些規則還是在發展中國家缺席的情況下制定的。某些產業發展規則是在發展中國家還沒有發展該產業的時候制定的,如信息技術產業協議以及勞工標准等。發展中國家一旦發展這些產業就必須遵守他們並未參與制定的規則,並為此而付出代價。此外,盡管發達國家極力倡導經濟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化,但是各國政府為維護本國利益,仍然實施各種貿易壁壘措施。尤其是非關稅壁壘措施,如綠色壁壘、技術壁壘等,這些由發達國家有意制定的貿易標准往往都是發展中國家難以達到的。這些措施客觀上阻礙著生產要素在各國間的自由流動,從而使市場導向機制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發展中國家所應得到的機會與利益無從保障。因此,目前經濟全球化給世界經濟所帶來的利益是建立在發展中國家經濟利益及政治利益遭受損失的基礎之上的。
4、經濟全球化還可能導致發展中國家生態環境遭到破壞。
例如,日益蔓延的荒漠化,土地的侵蝕,動植物物種的滅絕,海洋與河流道的污染等問題。其中發達國家往往出於本國戰略利益的考慮,為了保護本國的生態環境不受污染,而把大量的污染源工業都建立在海外,既消耗了他國的資源,還污染了他國的環境。據有關資料統計,美國將60% 以上的污染企業建立在海外。
5、經濟全球化使發展中國家所付代價巨大。
在經濟全球化浪潮中,發展中國家由於在企業規模、效率、技術水平和研究開發能力方面都無法與發達國家相競爭,因而造成跨國公司的品牌和產品充斥國內市場,導致民族品牌消失;跨國公司操縱和控制了眾多發展中國家的支柱產業和市場,抑制了民族工業的自主發展;發展中國家大量引進外資,造成國內通貨膨脹壓力增大並面臨匯率風險和償債風險,對西方國家的巨額債務支付成為許多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的嚴重障礙,經常引發經濟與社會動亂;全球化還會導致發展中國家人才外流,特別是熟練人才和高級技術人才,跨國公司往往在東道國用高薪僱用現成的人才而不注意在當地實施培訓計劃,從而使發展中國家遭受教育經費支出和不能使用已培養人才的雙重損失。特別是最不發達國家的經濟狀況將更加惡化;發展中國家民族企業由於競爭力不強,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倒閉,致使大量工人失業,如果社會勞動保障系統不健全,必然產生一些社會不穩定因素,引起社會的混亂。世界銀行於 2004年4月30日發表的《世界發展指數》承認:「經濟全球化的某些因素已使最貧窮國家受到損害,使富國和窮國之間巨大差距的擴大面臨著更大的風險。在一個不能打破貧國周期且愈來愈不平等的世界中,集中於工業化的國家佔世界人口1/6 的人卻壟斷了全球近80%的收入。與此同時,居住在63個發展中國家佔世界人均60%的人,僅得到世界收入的6%,人均每天不足2美元」。
6、經濟全球化必然對民族文化帶來一定的沖擊。
這將使得各個民族的文化特質消長不等、凸顯不一。這種現象,不利於文化的發展,更不符合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文化演進原則。文化的形態是多種多樣的,有商品文化、制度文化、價值文化、語言文化、科技文化、藝術文化等。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加快,妨礙資本、技術和產品跨國界流通的障礙一個接一個地被拆除,繼之而來的是不同文化、不同價值觀、不同生活方式、不同信念的流入。有些在相互沖突和撞擊中形成了新質——世界大文化,有些則會改變本民族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念和文化特性。
面對經濟全球化我們應採取的政策和建議:
經濟全球化作為現代經濟發展的一種趨勢,已經被世界經濟發展的事實所證明。從人類發展的歷史來看,隨著社會交往的擴大,社會生產單靠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已不行了,須靠世界力量,建立在機器化生產和世界市場形成基礎上的世界經濟全球化,同世界歷史進程是一致的。今天,任何一個國家或民族的經濟都面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的嚴峻挑戰。
當前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科技革命突飛猛進,知識與技術更新周期大大縮短,科技成果以前所未有的規模與速度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經濟全球化趨勢加快,世界市場對各國經濟的影響更加顯著,國際競爭與合作進一步加深。思想觀念不斷更新,各種文化交流日益擴大,開放意識、競爭意識和效率意識明顯增強。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指責經濟全球化本身是沒有任何作用的,因為它是一種趨勢,如果我們不融入這一發展過程,自己將永遠落後。唯一的辦法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使自己成為競爭的強者。具體來說,應採取以下對策和措施:
一、必須堅定不移、積極主動地參與經濟全球化當中去。
經濟全球化是生產力發展的客觀必然,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客觀歷史潮流,它不是某個國家或者某類國家的政策選擇,而是跨世紀國際經濟關系變化的總體趨勢。如果我們否認乃至拒絕它,既非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也會給我們經濟發展帶來極大的危害。閉門自守必然導致落後,我國在這方面有過慘痛的歷史教訓。因此,我們應解放思想,更新觀念,順應歷史潮流,積極主動參與經濟全球化。目前,我國已是一個舉足輕重的貿易大國,但是對外投資和跨國經營發展卻比較緩慢,對外投資量尚不到世界對外投資的1%,這既與我國經濟的總體發展和引進外資的規模不相稱,也表明我國在國際分工中處於不利地位。因此,我們應一方面要發揮現有技術優勢,擴大對有關國家的直接投資;另一方面,對發展成熟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可以考慮轉移到發展中國家去生產。我們參與經濟全球化應對它的風險保持清醒的認識,要有步驟、有計劃地推進。
二、注重科技發展和人力資源培養戰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D. 為什麼經濟學本身是一門歷史屬性的學科
經濟學是現代的一個獨立學科,是關於經濟發展規律的科學。從1776年亞當·斯密的《國富論》開始奠基,現代經濟學經歷了200多年的發展,已經有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政治經濟學等眾多專業方向,並應用於各垂直領域,指導人類財富積累與創造。是研究關於經濟發展規 律的科學
只要有經濟活動都在研究的范疇內
E. 為什麼商品和商品經濟是歷史范疇
因為商品是用於交換的勞動產品.原始社會,是以自然經濟為主要經濟,只有勞動產品,還沒用於交換,所以沒有商品;再將來的產品經濟階段,也不存在交換,由國家統一發放,所以也沒有商品.商品經濟是原始社會末期之後才產生的,將來也沒有商品經濟,只有產品經濟(由國家發,不用買).所以是歷史范疇.
只要有勞動就有勞動產品.所以是永恆范疇.
產品經濟時期,物品不用錢買,所以不存在價值.所以是歷史范疇.
使用價值是生產勞動產品的基礎,沒有使用價值的東西人們不會生產.所以是永恆范疇.
這是我自己總結的,一字一句,字字經典,用心良苦,好好珍惜哦!
F. 什麼是歷史范疇和經濟范疇
歷史范疇和經濟范疇分別是:
歷史范疇:就是看問題是在歷史的概念框架中進行的,主要指某個概念是發展變化著的,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不同的含義或存在形態。歷史范疇是會消失的,一切與意識,階級有關的都是歷史范疇。這個范疇要求我們要用歷史的觀點去分析問題及評價歷史人物。由於在不同時期,其內容會發生變化。
經濟范疇:就是對經濟本質的概括和反映。即人們對經濟關系的理性認識所形成的概念。有各個社會都通用的共有經濟范疇如「生產力」、「經濟規律」和只適用於幾個或一個社會特有經濟范疇如「價值」、「剩餘價值」。
經濟范疇的本質認識
按照人們在經濟生活中對經濟現象和經濟過程的本質認識深入程度的不同,經濟范疇又可分為兩類:
①通過經濟現象和經濟過程的外表的形式上的聯系反映其本質的經濟范疇,如價格、利潤等。
②不通過經濟現象和經濟過程的外表的形式上的聯系,直接反映其更深刻的內在聯系和本質的經濟范疇,如價值、剩餘價值等。價值范疇是理解價格範疇的關鍵,剩餘價值范疇是理解利潤范疇的關鍵。對更深層的經濟范疇的研究可以成為對表層的經濟范疇作科學解釋的基礎。有些經濟學家認為從社會經濟關繫上來考察的生產力的范疇,如生產工具、勞動對象等,也屬於經濟范疇。
G. 歷史范疇和經濟范疇的區別
一、 歷史范疇就是看問題是在歷史的概念框架中進行的,主要指某個概念是發展變化著的,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不同的含義或存在形態。歷史范疇是會消失的,一切與意識,階級有關的都是歷史范疇。這個范疇要求我們要用歷史的觀點去分析問題及評價歷史人物。比如先秦時期可以談封建奴隸制,秦朝以後在談封建制度有點不合時宜,而是應該轉向中央集權郡縣制,這就是歷史范疇。
二、 經濟范疇就是對經濟本質的概括和反映。即人們對經濟關系的理性認識所形成的概念。有各個社會都通用的共有經濟范疇如「生產力」、「經濟規律」和只適用於幾個或一個社會特有經濟范疇如「價值」、 「剩餘價值」。
二者針對的對象不同,一個是歷史,一個是經濟本質。
拓展資料
一、經濟范疇信用
經濟范疇中的信用主要是指一種借貸行為,表示的是債權人和債務人之間發生的債權債務關系。這種借貸行為是指以償還為條件的付出,償還性和支付利息是它的基本特徵。利息是借貸關系中資金借入方式支付給資金貸出方的報酬。利息是伴隨著信用關系的發展而產生的經 濟范疇,並構成信用的基礎。利息率,通常簡稱為利率,是指借貸期滿所形成的利息額與所 貸出的本金額的碧綠。利率體現著借貸資本或生息資本增殖的程度,是衡量利息數量的尺度。
二、歷史范疇分類
1. 按地域分:世界歷史、亞洲史、歐洲史、非洲史、大洋洲歷史、美洲歷史、中國歷史等。
2. 按時代分:史前史、古代史、近代史、現代史等。
3. 按學科分:哲學史、宗教史、思想史、史學史藝術史、電影史、美術史、建築史、廣告史、文化史、文學史、教育史、博物館史、經濟史、農業史、自然科學史、數學史、醫學史、交通史等。
4. 按種類分:人類歷史、動物歷史、植物歷史、地球歷史等。
5. 按研究對象分:個人歷史(即傳記)、畫家歷史、國王歷史等。
6. 按歷史的可靠性分:正史、野史、傳說、故事等。
H. 經濟全球化的影響
「經濟全球化」這個詞,至今沒有一個公認的定義。學術界對何謂經濟全球化,大致有兩種觀點:一是認為經濟全球化的實質就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資本主義剝削的全球化,甚至認為經濟全球化突出地表現為世界經濟的美國化;二是認為經濟全球化是市場經濟一統天下,生產要素等經濟技術資源在全球范圍內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其中,第一種觀點帶有濃厚的意識形態色彩,因此我認為其理論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客觀性和公正性;第二種觀點既全面又最接近實際情況,其表現就是當今世界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逐漸融入了全球化的經濟浪潮。
我認為,對經濟全球化的理解應該從生產力運動和發展的角度出發,經濟全球化是一個歷史過程:一方面在世界范圍內各國、各地區的經濟相互交織、相互影響、相互融合成統一整體,即形成「全球統一市場」;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圍內建立了規范經濟行為的全球規則,並以此為基礎建立了經濟運行的全球機制。在這個過程中,市場經濟一統天下,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因此說,經濟全球化就是指生產要素跨越國界,在全球范圍內自由流動,各國、各地區相互融合成整體的歷史過程。
經濟全球化是一個歷史范疇,不是從來就有的,而是隨著世界市場的出現而出現的。因此,經濟全球化的根本前提是全球統一大市場的形成。在全球市場分割情況下,國與國之間的經濟交往和自由化貿易不等於經濟全球化。只有在各國之間廣泛分工基礎上形成的世界市場,才意味著從根本上消滅了國家間的孤立發展狀態,從而最終形成廣泛的、深厚的世界經濟聯系。任何國家和地區,一旦融入世界經濟體系,都必然深受來自世界市場的各種影響。20世紀80年代以來,特別是90年代,隨著蘇聯解體,東歐巨變,以中國為代表的社會主義國家在堅持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前提下的不斷深化改革轉入了市場經濟軌道,傳統計劃經濟逐漸消失,市場經濟一統天下,市場競爭和市場逐利行為打破了經濟的國家和地區限制,把世界各國的國民經濟日益聯結成一個整體的全球經濟。與此同時,作為經濟一體化組織形式的地區經濟集團也迅速發展。到1996年末,全世界已有100多個地區經濟集團,幾乎囊括了所有的國家。其中歐盟、北美自由貿易區和亞太經合組織已成為世界經濟的主體三極,其區域內所實現的進出口總額和經濟總量都佔全世界的80%。而且近年來,各地區經濟集團在壯大自身隊伍的同時,也不斷相互滲透,區域市場邊界不斷向外延伸和相互接軌,極大地促進了各國經濟的融合和全球化的發展,形成了龐大的市場經濟運行體系。在這個體系內,各國間的合作障礙日益減少,滲透和依存關系不斷增強,各個國家程度不同地分享著世界市場上生產要素自由流動而實現的資源最佳配置帶來的收益,同時也承擔著經濟一體化可能的風險。隨著國際分工的深化,無國界經濟的擴大,各國經濟文化也突破了國家和民族界限,從對立、碰撞,走向了滲透、融合。西方以個人主義為中心的企業文化吸收了東方文化的和諧、團隊精神,而東方國家的企業也融入了西方文化鼓勵競爭、鼓勵自我價值實現的成份。
I. 為什麼說"世界經濟是個歷史的范疇"世界經濟學
以前的世界經濟只是西方經濟,世界經濟發展很畸形.而現在出現了很多龐大的經濟體,美國、歐盟、東亞、印度、南非,以及環太平洋地區,世界經濟出現了多元化的發展趨勢。這是歷史上從未出現過的繁榮時期。這個階段將會非常牢固,以後經濟全球化是大勢所向。